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八)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9229859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八)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八)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八)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八)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八)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对点训练: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2017揭阳模拟)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 D亚里士多德、牛顿解析:选B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正确认识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牛顿在归纳总结伽利略、笛卡儿等科学家的结论基础上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故选项B正确。2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B物体

2、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的合力方向一定相同解析:选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受力(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改变,A错误,B正确;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错误;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也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D错误。3(2017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伽利略和牛顿都是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巧合的是,牛顿就出生在伽利略去世后第二年。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不属于他们观点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

3、线运动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解析:选D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以及逻辑推理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A项不符合题意;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B、C项不符合题意;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项符合题意。4(2017益阳模拟)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学中说: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自然本性”,物体由其“自然本性”决定的运动称之为“自然运动”,而物体受到推、拉、提、举等作用后的非“自然运动”称之为“受迫运动”。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批判的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说法,建立了新物理学

4、。新物理学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自然本性”是“惯性”。下列关于“惯性”和“运动”的说法中不符合新物理学的是()A一切物体的“自然运动”都是速度不变的运动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使物体做“受迫运动”即变速运动的原因C可绕竖直轴转动的水平圆桌转得太快,放在桌面上的盘子会向桌子边缘滑去,这是由于“盘子受到的向外的力”超过了“桌面给盘子的摩擦力”导致的D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却没有立即反向运动,而是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反向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解析:选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当物体不受到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运动的状态,

5、故选项A正确;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选项B正确;可绕竖直轴转动的水平圆桌转得太快时,放在桌面上的盘子会向桌子边缘滑去,这是由于“盘子需要的向心力”超过了“桌面给盘子的摩擦力”导致的,故选项C错误;物体具有向上的速度,由于具有保持这种运动状态的惯性,虽然受到向下的重力,但物体不会立即向下运动,故选项D正确。5(2017潍坊模拟)关于惯性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惯性也随之改变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即使质量很大也能被拉动,说明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C让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无论多快,都需要一定时间

6、,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D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滑动,速度较大时停下来需要的时间较长,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解析:选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但物体的惯性完全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的受力及运动速度无关,故A、B、D均错误;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让物体受力使其速度发生改变,都需要一定时间,所以C正确。6.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解析:选B因小车表面光滑,因此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会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小球与小车有相同的

7、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两小球的速度将不变,所以不会相碰。对点训练: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命名是任意的解析:选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相互作用力,即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其中的任一个力叫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故只有D选项正确。8(2017

8、南宁模拟)手拿一个锤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锤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锤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B锤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锤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锤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锤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锤头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解析:选C锤头敲玻璃的力与玻璃对锤头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因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物体的承受能力不同,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故C正确,A、B、D均错误。9.(多选)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

9、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水平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选BD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错误;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墙壁对物体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的作用,因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正确;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作用在墙壁上,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选项C错误

10、;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D正确。对点训练: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10.(2017乐山模拟)如图所示,家用吊扇对悬挂点有拉力作用,正常转动时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与它不转动时相比()A变大 B.变小C不变 D无法判断解析:选B吊扇不转动时,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等于吊扇的重力,吊扇旋转时要向下扑风,即对空气有向下的压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空气也对吊扇有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得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减小,B正确。11.如图所示,两块小磁铁质量均为0.5 kg,A磁铁用轻质弹簧吊在天花板上,B磁铁在A正下方的地板上,弹簧的原长L010 cm

11、,劲度系数k100 N/m。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长度为L11 cm。不计地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和磁铁与弹簧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求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g取10 m/s2)解析:A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k(LL0)mgF0解得:F4 N故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4 N,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B的作用力FF4 N,方向竖直向下B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NmgF0解得:FN9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9 N。答案:9 N考点综合训练12.(2017福建六校联考)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墨子号”卫星

12、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关于这次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前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解析:选A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因而选项B、C

13、错误,选项A正确;火箭运载卫星进入轨道之后,卫星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卫星吸引地球,地球吸引卫星,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D错误。1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解析:选C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A错误;因为甲和乙的力作用在同

14、一个物体上,故选项B错误;若甲的质量比较大,甲的惯性比乙的大,故运动状态改变比乙难,故乙先过界,选项C正确;“拔河”比赛的输赢只与甲、乙的质量有关,与收绳速度无关,选项D错误。14.(2017淄博一模)如图所示,小球C置于光滑的半球形凹槽B内,B放在长木板A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在缓慢减小木板倾角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受到的压力逐渐变大BA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变大CC对B的压力逐渐变大DC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解析:选A以小球和凹槽为整体分析,可得木板倾角减小时,整体对木板的压力增大,整体受到的沿斜面方向的摩擦力减小,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知选项A正确,B错误;由于木板缓慢移动,则小球

15、C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小球C始终受到重力和凹槽B的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而平衡,C对B的压力大小等于C受到的重力,故选项C、D错误。15.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B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C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D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解析:选A由于滑轮光滑,甲拉绳子的力等于绳子拉乙的力,若甲的质量大,则由甲拉绳子的力等于乙受到的绳子拉力,得甲

16、攀爬时乙的加速度大于甲,所以乙会先到达滑轮,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若甲、乙的质量相同,甲用力向上攀爬时,甲拉绳子的力等于绳子拉乙的力,甲、乙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速度,所以甲、乙应同时到达滑轮,选项C、D错误。16.如图所示,圆环的质量为M,经过环心的竖直钢丝AB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今让小球沿钢丝AB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运动,要使圆环对地面无压力,则小球的加速度和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多少?(设小球不会到达A点)解析: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若圆环对地面无压力,则地面对圆环无支持力,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和钢丝对小球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fma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对钢丝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fFf对圆环受力分析可知,圆环受重力M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f作用,则:MgFf由以上各式解得:ag小球沿钢丝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x。答案: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