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力与运动 第1讲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9229205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力与运动 第1讲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力与运动 第1讲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力与运动 第1讲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力与运动 第1讲 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1一建筑塔吊如图所示向右上方匀速提升建筑材料,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有关材料的受力分析图正确的是()解析材料向右上方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A、B、C中合力不为零,受力不平衡,选项A、B、C错误,D正确。答案D2(2019江苏扬州一模)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在它上面放有质量为m的木块,用一根平行于斜面的细线连接一个轻环,并将轻环套在一根两端固定、粗糙的水平直杆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杆对环的摩擦力大小为()Amgsin BmgcosCmgtan Dmgsincos解析设细线的弹力为F,对斜面上的木块由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mgsin0

2、,对轻环由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cosFf0,解得杆对环的摩擦力大小为Ffmgsincos,故选D。答案D3(2019广东汕头一模)一轿车和一货车在两条平行直道上同向行驶,开始时两车速度都为v0且轿车司机处于货车车尾并排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超车,轿车司机开始控制轿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t,轿车司机到达货车车头并排位置,若货车车身长度为L,且货车保持匀速,则轿车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 BC. D解析轿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t内的位移x1v0tat2,货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内的位移x2v0t,根据x1x2L解得:a,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项。答案B4(2019济南二模

3、)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x,从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实际上,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越大,则飞机着陆时的速度应是()Av BvCv Dv解析由题意知,当飞机的速度减小时,所受的阻力减小,因而它的加速度会逐渐变小,画出相应的v t图像大致如图所示。根据图像的意义可知,实线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为x,虚线(匀减速运动)下方的“面积”表示的位移为:t。应有:tx,所以v,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C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并排放着3 000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现用恒定水平推力F推第3 000号球,并使所有球共同向右运动,则第2 0

4、16号球与第2 017号球间的作用力跟第1号球与第2号球间的作用力的比为()A2 016 B2 017C. D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3 000ma;得:a;以12 016个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N12 016ma,得:N1F;以1号球为研究对象:N2maF;则第2 016号球与第2 017号球间的作用力跟第1号球与第2号球间的作用力的比为2 0161;故选A。答案A6(多选)(2019河北承德联校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3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A、B间相互接触但无压力。取g10 m/s2。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

5、断瞬间()AB对A的压力大小为12 NB弹簧弹力大小为20 NCB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DA的加速度为零解析剪断细线前,A、B间无压力,则弹簧的弹力FmAg30 N,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对A、B整体分析,整体加速度:a m/s24 m/s2隔离对B分析有:mBgFNmBa,解得:FN(2024) N12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对A的压力为12 N,故A、C正确,B、D错误。答案AC7(多选)(2019云南昆明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木板M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固定一轻质刚性竖直挡板,挡板能承受的最大弹力为4 N。超过4 N,挡板将从木板上掉落。初始时质量为1 kg的物

6、块m(可视为质点)恰好与竖直挡板接触,且两物体均静止,某时刻开始M受水平向左的外力F作用。已知M、m间的动摩擦因数0.5,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关于M、m的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若F9 N,此时挡板对物块m的力为3 NB只要F30 N,物块m能静止在木板上C若F15 N,此时木板M的加速度a5 m/s2D物块m的最大加速度为9 m/s2解析物块m与木板M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Nmg0.5110 N5 N,当F9 N时,物块m与木板M一起做加速运动,共同的加速度a3 m/s2。m受到的摩擦力fma3 N5 N,所以当F9 N时,竖直挡板对m没有弹力作

7、用,A项错误;m受到的向左的力最大值为最大静摩擦力与弹力的和,所以最大加速度am m/s29 m/s2。物块m和木板M相对静止时,最大的加速度为9 m/s2,Fm(Mm)am27 N,B项错误,D项正确;当F15 N时,物块和木板相对静止,a5 m/s2,C项正确。答案CD8(2019陕西西安月考)如图所示,物体A、B质量均为m,叠放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上端和物体不连接)。对A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F的外力,使弹簧再压缩一段距离(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后物体A、B处于平衡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F2mg。现突然撤去外力F,设两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

8、,则下列关于FN的说法正确的是()A刚撤去外力F时,FNB弹簧弹力等于F时,FNC两物体A、B在弹簧恢复原长之前分离D弹簧恢复原长时FNmg解析刚撤去外力F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对A、B组成的整体有F2ma1,对物体A有FNmgma1,联立解得FNmg,选项A错误;弹簧弹力等于F时,对A、B组成的整体有F2mg2ma2,对物体A有FNmgma2,联立解得FN,选项B正确;当A、B恰好分离时,A、B间相互作用力为0,对A有mgma,ag,B的加速度也为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知弹簧恰好恢复到原长,选项C、D错误。答案B9(多选)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

9、运动,其v t图像如图乙中实线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1 s内,拉力F不断增大B在13 s内,拉力F保持不变C在34 s内,拉力F不断增大D在34 s内,拉力F不断减小解析由v t图像可知,在01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摩擦力恒定,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fma,因此拉力F恒定,A项错误;在13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为零,拉力大小始终等于摩擦力的大小,B项正确;在34 s内,物体做的是变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越来越大,摩擦力恒定,则由fFma可知,拉力F越来越小,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BD10.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运动

10、。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tan,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解析小木块刚放上去后,在速度小于v0前,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1gsingcos;在木块速度等于v0后,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2gsingcos。D项正确。答案D11(2019山西阳泉一模)如图所示为一种叫“控子”的游戏:让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游戏者通过控制BC段上的可控区域的长度,让滑块到达C点时速度刚好为零,滑块自由落入洞D中即为成功。已知轨道AB、BC可视为斜面,AB长25 cm,BC长1 m,CD

11、高20 cm,滑块在AB段加速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12 m/s2,在BC段非可控区域加速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21 m/s2,在可控区域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33 m/s2,滑块在B点、可控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g取10 m/s2,求:游戏成功时,(1)可控区域的长度L;(2)滑块从A到洞D所经历的时间t。解析(1)设滑块在B点时速度大小为vB,则由运动学规律知v2a1xAB且vBa1t1解得t10.5 s,vB1 m/s设滑块在E点进入可控区域,从B到E,由运动学规律知vv2a2(xBCL)vEvBa2t2从E到C,由运动学规律知v2a3LvEa3t3解得t2t30.5 s,L0.375 m(2

12、)滑块从C到D,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知hCDgt解得t40.2 s所以滑块从A到洞D所经历的时间tt1t2t3t41.7 s。答案(1)0.375 m(2)1.7 s12(2019福建泉州一模)如图所示,一货场需将质量m160 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倾斜轨道SP和竖直面内圆弧形轨道PQ,使货物由倾斜轨道顶端无初速度滑下后,滑上置于水平地面紧靠在一起的木板A、B上。倾斜轨道SP竖直高度h1.2 m,与水平面夹角53。圆弧形轨道PQ半径R2 m,末端Q切线水平,两轨道相切于P点,且不计货物与两轨道间的摩擦。开始时木板A紧靠弧形轨道末端Q,木板A上表

13、面与轨道末端Q相切。相同的两块木板A、B,长度均为l3 m,质量均为m260 kg,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0.15,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未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已知sin530.8,cos530.6,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1)求货物到达圆弧形轨道末端Q时对轨道的压力;(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求2应满足的条件;(3)若20.40,求货物最后停在哪块木板上及在该木板上滑行的距离。解析(1)设货物滑到圆弧轨道末端Q时的速度为v,货物的下滑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1ghR(1cos)m1v2货物滑到圆弧形轨道

14、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FN,根据向心力公式得:FNm1gm1联立得:v2 m/s,FN1 80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到达圆弧形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FNFN1 800 N,方向竖直向下(2)若货物滑上木板A时,木板不动,对木板A和B整体分析,则有:2m1g1(m12m2)g若滑上木板B时,木板B开始滑动,对木板B分析得:2m1g1(m1m2)g联立得:0.3020.45(3)若20.4,由上问可知,货物在木板A上滑动时,木板A不动,设货物在木板A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1gm1a1设货物滑到木板A末端时的速度为v1,由运动学公式得:vv22a1l联立可以得到:v14 m/s设货物滑上木板B经过时间t货物与木板B达到共同速度v2,木板B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对于木板B有:2m1g1(m1m2)gm2a2,v2a2t,对于货物有:v2v1a1t木板的位移:x2t货物的位移:x1t货物相对木板B的位移:xx1x2联立得:x1.6 m货物与木板B达到共同速度v2后,由于21,货物与木板B间没有相对滑动则货物最后停在木板B上,在木板B上滑行的距离x1.6 m。答案(1)1 800 N,方向竖直向下(2)0.3020.45(3)B木板1.6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