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功与能量 第2讲 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综合应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9229188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功与能量 第2讲 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综合应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功与能量 第2讲 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综合应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功与能量 第2讲 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综合应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三 功与能量 第2讲 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综合应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能量观点在力学中的综合应用1(2019山东潍坊三模)如图所示,某段滑雪道倾角为30,总质量为m(包括滑雪具在内)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在他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下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C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D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解析若物体不受摩擦力,则加速度应为agsin30g,而现在的加速度小于g,故运动员应受到摩擦力,故减少的重力势能有一部分转化为了内能,故A错误;运动员下滑的距离L2h,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22aL,解得v,动能为Ekmv2mgh,由动能定理可知mghWfmv2,

2、解得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Wfmgh,机械能的减小量等于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故下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mgh,故B正确,C、D错误。答案B2(2019四川内江三模)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60 kg的物体在沿固定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斜面的底端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外力F做的功为120 J,此后撤去外力F,物体又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出发点。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动能小于120 JB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最大重力势能大于120 JC在撤去外力F之后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等于120 JD在刚撤去外力F时,物体的速

3、率为2 m/s解析F做功为120 J,则物体的机械能等于120 J,撤去F后,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为120 J,故A错误,C正确;物体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WFWG0,即重力做功为WGWF120 J,重力做负功,物体的最大重力势能等于120 J,故B错误;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做负功,所以在刚撤去外力F时,物体的动能小于120 J,物体的速率v m/s2 m/s,故D错误。答案C3(2019湖南长沙调研)一物体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减速运动。此过程中物体速度的平方和上升高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取h0处为重力势能等于零的参

4、考平面,则此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随高度变化的图像(如图)可能正确的是()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公式为v2v2ah,结合v2h图可知加速度a为定值,所以竖直向上的拉力F也为定值,由功能关系知,拉力F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EE0Fh即EE0Fh,故Eh图像为线性关系,D正确。答案D4(多选)(2019四川内江一模)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由静止释放。某同学在研究小球落到弹簧上后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他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方向建立坐标轴Ox,做出小球所受弹力F大小随小球下落的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不

5、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当xhx0,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最小B最低点的坐标为xh2x0C小球受到的弹力最大值大于2mgD小球动能的最大值为mgh解析根据乙图可知,当xhx0,小球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此时小球具有最大速度,以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可知,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和最小,故A正确;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小球运动的最低点大于h2x0,小球受到的弹力最大值大于2mg,故B错误,C正确;小球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知mg(hx0)mgx0mv2,故小球动能的最大值为mgh,故D正确。答案ACD5(2019山东济南一模)(如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6、公司将研制时速达千公里级的“高速飞行列车”。“高速飞行列车”是利用低真空环境和超声速外形减小空气阻力,通过磁悬浮减小摩擦阻力,实现超声速运行“近地飞行”的运输系统。若某列高速飞行列车的质量为m,额定功率为P,以恒定加速度a启动,启动和加速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很小,可以认为恒为f,加速达到设定的某一速度后,列车保持较小功率P就能够维持列车匀速运行。(1)求刚加速到设定的速度时列车的瞬时功率;(2)若列车以额定功率启动达到该设定速度的时间为t0,求列车通过的距离。解析(1)设设定的速度为v1,匀加速运动时牵引力为F,刚加速到设定的速度时列车的瞬时功率为P1,则Ffma,P1Fv1,Pfv1,解得v1

7、,P1。(2)若列车以额定功率启动,达到设定的速度v1时,运动通过的距离为x,则Pt0fxmv,解得x。答案(1)(2)6(2019山东威海调研)雨滴在空中下落时,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最终会以恒定的速度匀速下降,我们把这个速度叫做收尾速度。研究表明,在无风的天气条件下,空气对下落雨滴的阻力可由公式FfCSv2来计算,其中C为空气对雨滴的阻力系数(不同空间为不同常量),为空气的密度(不同空间密度不同),S为雨滴的有效横截面积(即垂直于速度方向的横截面积)。已知雨滴下落空间范围内的空气密度为0,空气对雨滴的阻力系数为C0,雨滴下落时可视为球形,半径均为R,每个雨滴的质量均为m,且在到达地面前均已达

8、到收尾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1)求雨滴在无风的天气条件下沿竖直方向下落时收尾速度的大小;(2)若根据云层高度估测出雨滴在无风的天气条件下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距地面的高度为h,求每个雨滴在竖直下落到地面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解析(1)设雨滴竖直下落的收尾速度大小为v雨滴达到收尾速度时开始匀速下落,则有:mgFf又因为FfC00Sv2C00R2v2解得:v(2)设雨滴在空中由静止沿竖直方向下落至地面的过程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Wf,由动能定理:mghWfmv2解得:Wfmg答案(1)(2)mg7(2019山东德州期中)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由圆弧AB和圆弧BC组成的光滑固定轨道,两者在最低点

9、B平滑连接。AB弧的半径为R,BC弧的半径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在A点正上方与A相距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A点沿圆弧轨道运动。(1)求小球经B点前后瞬间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之比;(2)小球离开C点后,再经多长时间落到AB弧上?解析(1)设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为vB,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mv小球经过B点前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N1mgm,FN2mgm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经过B点前后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也分别与FN1、FN2相等,整理可知。(2)设小球经过C点时速度为vC,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mv设小球再次落到弧AB时,沿水平方向的距离为x,沿竖直方向下降的高度为h,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

10、可知xvCt,hgt2由几何关系可知x2h2R2,整理可得t答案(1)(2)8(2019江西南昌期中)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的圆弧轨道AP放在竖直平面内,与足够长的粗糙水平轨道BD通过光滑水平轨道AB相连。在光滑水平轨道上,有a、b两物块和一段轻质弹簧。将弹簧压缩后用细线将它们拴在一起,物块与弹簧不拴接。将细线烧断后,物块a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2m,物块b与BD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块到达A点或B点前已和弹簧分离,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b沿轨道BD运动的距离x;(2)烧断细线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p。解析(1)弹簧弹开a

11、、b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mv12mv2物块a从A到C运动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mg2Rmv在最高点重力与支持力合力提供向心力mgFm联立可解得v1,v2物块b减速到停下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2mg)x02mv可解得x(2)弹簧弹开物块过程,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可得Epmv2mv解得弹性势能EpmgR。答案(1)(2)mgR9(2019山东烟台模拟)如图所示,倾角30的足够长光滑斜面底端A固定有挡板P,斜面上B点与A点的高度差为h。将质量为m、长度为L的木板置于斜面底端,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某处,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板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

12、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1)若给木板和物块一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v0,木板上端恰能到达B点,求v0大小;(2)若对木板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0,物块相对木板刚好静止,求拉力F0的大小;(3)若对木板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2mg,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木板下端恰好能到达B点,物块始终未脱离木板,求拉力F做的功W。解析(1)由动能定理得2mv2mg(hLsin)解得:v0(2)对木板与物块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02mgsin2ma0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cosmgsinma0解得:F0mg(3)设拉力F的作用时间为t1,再经时间t2物块与木板达到共速,再经时间t3木板下端到达B点,速度恰好减为零。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mgcosma1mgsinmgcosma3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cosmgsinma2对木板与物块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sin2ma4另有:a1t1a3t2a2(t1t2)a2(t1t2)a4t3a1ta1t1t2a3ta4tWFa1t解得:Wmgh。答案(1)(2)mg(3)mg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