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动能定理(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9229163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动能定理(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动能定理(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动能定理(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15 动能定理(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动能定理建议用时:45分钟1(多选)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至停止,则()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B质量小的物体滑行的距离大C它们滑行的距离一样大D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一样多BD由动能定理得mgxEk,所以x,知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选项A、C错误,B正确;克服摩擦力做功WfEk相同,选项D正确。2.如图所示,用细绳通过定滑轮拉物体,使物体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A点运动到B点,已知H3 m,m25 kg,F50 N恒定不变,到B点时的速度v2 m/s,滑轮到物体间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A、B两处分别为30和45。此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2、为()A50(53) J B50(73) JC50(34) J D50(32) JA设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为Wf,由动能定理得FWfmv2,代入数据求得Wf50(53) J,选项A正确。3.(2019天津模拟)一个质量为0.5 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F随物体位移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位移x8 m 时,物体的速度为()A2 m/s B8 m/s C4 m/s D4 m/sCFx图象中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功,横轴上方为正功,下方为负功,x8 m时,可求得W8 J;由动能定理有mv28 J,解得v4 m/s,选项C正确。4(2018江苏高考)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

3、,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k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ABCDA设小球抛出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0,抛出后,某时刻t小球的速度vv0gt,故小球的动能Ekmv2m(v0gt)2,结合数学知识知,选项A正确。5.(2019师大附中检测)如图是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前进距离s,速度达到最大值vm,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小车所受阻力恒为F,那么()A小车先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开始匀速运动B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

4、做的功为PtC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mvD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mvFsB小车电动机的功率恒定,速度不断变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故小车的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选项A错误;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所以W电Pt,选项B正确;对小车启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W电Fsmv,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W电Fsmv,选项C、D错误。6(2019日照一模)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图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脚蹬起蹬器,身体成跪式,手推冰壶从本垒圆心O向前滑行,至前卫线时放开冰壶使其沿直线OO滑向营垒圆心O,为使冰壶能在冰面上滑的更远,运动员可用毛刷刷

5、冰面以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O点到前卫线的距离d4 m,O、O之间的距离L30.0 m,冰壶的质量为20 kg,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0.008,用毛刷刷过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小到20.004,营垒的半径R1 m,g取10 m/s2。(1)若不刷冰面,要使冰壶恰好滑到O点,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多大?(2)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为10 N,要使冰壶滑到营垒内,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是多少?解析(1)设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大小为F,由动能定理得:Fd1mgL0代入数据,解得F12 N。(2)设冰壶运动到营垒的最左边时,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是x1,冰壶运动到营垒的最右边时,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是x2

6、,则由动能定理得:Fd1mg(LRx1)2mgx10代入数据,解得x18 m由动能定理得:Fd1mg(LRx2)2mgx20代入数据,解得x212 m所以用毛刷刷冰面的距离为8 mx12 m。答案(1)12 N(2)见解析7(2019湖北襄阳联考)质量m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拉力方向与物体初速度方向相同)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为4 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为8 m时物体停止运动,运动过程中Ekx的图线如图所示。取g10 m/s2,求:(1)物体的初速度大小;(2)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拉力F的大小。解析(1)从图线可知物体初动能为2 J,则Ek0mv2

7、2 J得v2 m/s。(2)在位移为4 m处物体的动能为Ek10 J,在位移为8 m处物体的动能为零,这段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设摩擦力为Ff,则Ffx20Ek010 J10 J,x24 m得Ff2.5 N因Ffmg故0.25。(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位移为4 m这段过程中,受拉力F和摩擦力Ff的作用,合力为FFf,根据动能定理有(FFf)x1EkEk0故得F4.5 N。答案(1)2 m/s(2)0.25(3)4.5 N8.(多选)(2019江苏高考)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从A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

8、最大距离为s,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A弹簧的最大弹力为mgB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mgs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sD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为BC对物块从A点开始到再回到A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Wf2mgs0mv,则vA2,故B正确,D错误。对物块从A点开始到弹簧压缩量最大这一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W弹Wf0mv,Wfmgs,则W弹mgs,则物块克服弹力做功为mgs,所以弹簧弹性势能增加mgs,故C正确。当克服弹力做功为mgs时,弹簧的最大弹力要大于mg,故A错误。9.用传感器研究质量为2 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时,在计算机上

9、得到06 s内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6 s内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B06 s内物体在4 s末的速度最大C物体在24 s内速度不变D04 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06 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Da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在相应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情况,在时间轴上方为正,在时间轴下方为负。由题图可得,物体在6 s末的速度v66 m/s,则06 s内物体一直向正方向运动,选项A错误;物体在5 s末速度最大,vm7 m/s,选项B错误;在24 s内物体加速度不变,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大,选项C错误;在04 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由动能定

10、理可知W合4mv036 J,06 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可知W合6mv036 J,则W合4W合6,选项D正确。10(2017上海高考)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37的斜面和半径R0.4 m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点,且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滑块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0.25。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vC;(2)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vB;(3)A、B两点间的高度差h。解析(1)对C点:滑块竖直方向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mgvC2 m/s。(2)对BC

11、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1cos 37)mvmvvB4.29 m/s。(3)滑块在A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mghmgcos 37mv0代入数据解得h1.38 m。答案(1)2 m/s(2)4.29 m/s(3)1.38 m11如图所示,从高台边A点以某速度水平飞出的小物块(可看作质点),恰能从固定在某位置的光滑圆弧轨道CDM的左端C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圆弧轨道CDM的半径R0.5 m,O为圆弧的圆心,D为圆弧最低点,C、M在同一水平高度,OC与水平面夹角为37,斜面MN与圆弧轨道CDM相切于M点,MN与水平面夹角为53,斜面MN足够长,已知小物块的质量m3 kg,第一次到达D点时对轨道

12、的压力大小为78 N,与斜面MN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球第一次通过C点后立刻安装一个与C点相切且与斜面MN关于OD对称的固定光滑斜面,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不考虑小物块运动过程中的转动,求:(1)小物块平抛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2)A点到C点的竖直距离;(3)小物块在斜面MN上滑行的总路程。解析(1)在D点,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FDmgm解得v8(m/s)2从C点到D点,由动能定理有mgR(1sin 37)mvmv解得vC2 m/s。(2)平抛运动到C点的竖直分速度vCyvCcos 37A点到C点的竖直距离y解得y0.128 m。(3)最后物块在CM之间来回滑动,且到达M点时速度为零,运用动能定理得mgR(1sin 37)mgcos 53s总mv代入数据并解得s总1 m。答案(1)2 m/s(2)0.128 m(3)1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