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226651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6.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df(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 练化学平衡图像专练基础练1.下列叙述与图像对应符合的是A.图 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N 2(g)+3 H?(g)2 N H3(g),在 t o 时刻充入了一定的N H 3,平衡逆向移动B.图 B:p2p,TTiC.图 C:该图像表示的方程式为2 A=B+3 cD.图 D:对于反应2 X(g)+3 Y(g)2 Z(g)AH 0”将曲线b 和 c 做对比可知温度力 不,故 B 正确;C.根据图象可知,A 为反应物,B 和 C 为生成物,在 t i 时反应达平衡,A、B、C 的浓度该变量分别为0.8m o l/L,0.4 m o l/L 和 1.2 m o l/L,

2、故 A、B、C 的计量数之比为2 :1 :3,由于此反应最后达平衡,故为可逆反应,故化学方程式为:2 A U B+3 C,故 C 错误;D.从图象可知,温度T升 高,y降低,而对于反应2 X(g)+3 Y(g)=2 Z(g)A4 V 0,升高温度,平衡左移,Y的百分含量升高,故 y 不能表示Y的百分含量,故 D错误;答案选B。2.对于反应a A(g)+b B(g)l c C(g)+d D(g)A H,反应特点与对应的图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的平衡转化率A.图甲中,若pi P 2,则在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B.图乙中,若 T2TI,则 AHVO且 a+b=c+dC.图丙中,口时刻改变

3、的条件一定是使用了催化剂D.图丁中,若A H 0,则纵坐标不可能表示的是反应物的转化率【答案】C【详解】A.由反应1图可知,增大压强,A的含量减少,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燧减的反应,升温A的含量增加,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 G=aH-TS可知,该反应在低温度时更容易自发进行,故A正确;B.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低,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T 2,升高温度,若AHVO,平衡逆向移动,说明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而图象是温度越高越大,所以不可能表示的是反应物的转化率,故D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技巧:紧扣特征,弄清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减小

4、还是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先拐先平,在含量(转化率)一时间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则先达到平衡,说明该曲线反应速率快,表示温度较高、有催化剂、压强较大等。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有时还需要作辅助线。三步分析法,一看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二看v正、v逆的相对大小;三看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3.将4m ol凡 和2m oicO通 入1L的反应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H2(g)+2CO(g)CH3OCH3(g)+H2O(g)其中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正确的是A.A H 0B.P)P2C.X 点和Y 点对

5、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X)V K(Y)D.在P2和 316时,若将6moi H 2和 2 m o ic0 通入容器中,则平衡时CO 的平衡转化率小于50%【答案】A【详解】A.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平衡时CO 的转化率越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2,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压强P I P 2,故 B 错误;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X 点和Y 点对应的温度相同,则化学平衡常数K(X)=K(Y),故 C 错误;D.在P2和 316时,若将6m olH 2和 2

6、 m o ic0 通入容器中,相当于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氢气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 CO转化率应大于5 0%,故 D 错误;答案选A。4.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2&)符合图像(1)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像(I)和(II)说法不正确的是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p 3 /?4,y 轴表示B的质量分数D.P 3 P 4 ,丫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答案】c【分析】据图像(I)知,在压强不变时,曲线b 的斜率比c 的大,故 7 乃;降温(一-)时,C%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温度不变时,曲线b的斜率比a 的大,故压

7、强p 2 p i,增大压强(p i-p 2)时,C%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故 x P 4,y 轴不能表示B的质量分数,故C错误;D.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但总质量不变,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所以若小 7,y 轴可以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故 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5.已知某可逆反应m A (g)+nB (g)p C (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 时,温度T和压强p 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 i p 2 m+n p 放热反应 B.T i Ti p i p 吸热反应C.T

8、 i T 2 P A p 2 m+n T 2 p i p 2 m+n T z,由图知温度越高,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越低,所以平衡向正反应进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定温度相同,比较压强不同时,即比较曲线T i、p i与曲线T i、pi,根据先出现拐点,先到达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压强高,所以P P 2,由图知压强越大,B的体积分数越高,所以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m+nT2,反应吸热,p i m+n。温度越高,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在 T i 时的平衡常数比T 2 时的大,

9、故 B错误;C.由图可知,T 2 温度下到达平衡需要的时间较短,反应速率较快,故温度T2TI。温度越高,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越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合成甲醇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C 错误;D.由图可知,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 i 变到T?,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物质的量增大,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小,前除增大,故 D正确;故选D。7.S i H Cb在催化剂作用下主要发生反应:2 S i H Ch(g)S i H 2 cb(g)+S i CL(g)A/=+4 8 k J mol L 已知:反应速率.U=U正一V逆 一 人 正X (SiHCla)-逆 (与 匕。2产区

10、。4)正、k 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 为物质的量分数,在 3 2 3 K 和 3 4 3 K 时 S i H Ch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 4 3 K 时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为2 1%B.a 点的反应速率小于b 点的反应速率k n:0 1 I2C.3 4 3 K 时 产 =k 逆 0.7 82D.由3 2 3 K 的平衡转化率数据,不能计算3 2 3 K 的平衡常数K【答案】C【分析】分析题给信息,该可逆反应为气体分子数不变且吸热的反应。则对于该可逆反应来说,温度升高,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根据题中f-SiHCb%图,可知曲线a 为 343K时 S

11、iHCb的转化率-时间曲线,曲线b 为 323K时 SiHCb的转化率-时间曲线。据此进行分析。【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a 为 343K时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343K时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为22%,A 项错误;B.由图可知,a、b 两点的转化率相等,可认为各物质的浓度对应相等,而 a 点的温度更高,所以速率更快,即 a 点的反应速率大于b 点的反应速率,B 项错误;C.由图可知,343K时 SiHCb的转化率为2 2%,设起始时SiHCb的浓度为1 m ol/L,则根据反应方程式有:2SiHCl3(g)SiH2Cl2(g)+SiCl4(g)起始浓度(mol/L)100转化浓度(mol/L)

12、0.220.110.11平衡浓度(mol/L)0.780.110.11平 衡 时 逆,则左正2 jk正X(SiC IJ,则 厂K逆_ X(SiH2Cl2)(SiCl4)_0.112X(SiHCI3)X(SiH2Cl2)2X(SiHCI5)-O k,C J页正确;D.由图可知,323K时 SiHCb的转化率为2 1%,设起始时SiHCb的浓度为lm ol/L,由反应方程式可知:2SiHCl3(g)SiH2Cl2(g)+SiCl4(g)起始浓度(mol/L)100转化浓度jmol/L,0.210.1050.105平衡浓度(mol/L)0.790.1050.105(0.105mol/L)2该可逆反应

13、的平衡常数心-、一0.15 RA*in-2 以rih a o a k 时左左诙米彳rihi n r IJ i4-r 1.3 0 x 1 v ,iiZIll JZ JK 11J|知我m T 奴他,UJ 以 LI(0.79amol/L)-().7 少算 323K的平衡常数K,D 项错误;答案选C。8.已知甲酸的分解反应:HCOOH#CO+H2O,儿 在 H+催化作用下反应历程为:O O/HCWH+H*-(H-C )-HjO+CC)-CO+H*H+:OH H过渡态I 过渡态II根据过渡态理论,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H E2、E3均为大于0。A.E2为正反应的最高活化能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14、,H=E3C.图像中第一个峰(过渡态)对应的物质结构为过渡态ID.使用催化剂后,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改变,平衡不移动【答案】B【详解】A.从图像可看出,E2为正反应的最高活化能,A 正确;B.从图像可看出,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E3,B 错误;C.从图像可看出,图像中第一个峰(过渡态)对应的物质结构为过渡态I,C 正确;D.使用催化剂后,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改变,平衡不移动,D 正确;故选B9.向绝热恒容密闭器中通入SO?和 N O 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02(g)+NO2(g)USO3(g)+N0(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v 正)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

15、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c 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 点小于b 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逆反应速率:c 点大于b 点【答案】D【详解】A.c点时正反应速率还在改变,则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选项A错误;B.a、b点反应都正向进行,则反应物浓度:a b,选 项B错误;C.开始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反应速率加快,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选项C错误;D.温度:c b,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则逆反应速率:C b,选项D正确;答案选D。10.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 2X

16、(g)3Y(g)反应的 H=E5-E2B.由 2X(g)Z(g)反应的 H=E2-E,C.增大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D.升高温度不利于提高Z的产率【答案】D【详解】A.由图可知,2X(g)3Y(g)反应吸热,其H=E3-E2,故A错误;B.由2X(g)Z(g)反应放热,其H=EE?,故B错误:C.增大压强2X(g)3Y(g)逆向移动,Y的产率减小,故C错误;D.2X(g)Z(g)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不利于提高Z的产率,故D正确;故选D。11.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 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图1表示各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2表示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17、,t2、t3、t4、t5时刻各改变一种条件,且改变的条件均不同。若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压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 ti=1 5 s,则 前 15 s 的平均反应速率v(C)=0.004 m olL k-i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一B(g)+2C(g)C.t2、t3、t5 时刻改变的条件分别是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浓度D.若 ti=1 5 s,则 B 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4 mol【答案】C【详解】A.反应在ti时刻达到平衡时,气体C 的浓度增大0.06m ol.LL所以平均反应速率为v(C)=0.06 mol l?15s=0.004 mol-L1-s-1,故 A 正确

18、;B.t4时刻降低压强后反应平衡状态没有改变,说明反应物系数和与生成物系数和相等,又因为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时气体A 浓度降低0.091HO1L-1,气体C 的浓度增大0.06 mol-L-1,所以气体A 与 C 的系数比为3:2,因此气体B 也是生成物且其系数为1,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故 B 正确;C.t5时刻后若为增大反应物浓度,开始时应该只有正反应速率增大,不会两个反应速率同时增大,故 C 错误;D.气体C 的浓度增大0.06mol L T,气体B、C 的反应系数比为1:2,所以气体B 浓度增大0.03mol L L 又由初始气体A 浓度可知,容器的体积为0.

19、3m ol/0.15m oiLW L,可知气体B 起始物质的量为(0.05-0.03)mol-L x2L-0.04mol,故 D 正确;答案选C。1 2.向 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ImolX、0.3molZ和一定量的Y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一所示,图二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moi 1/A.Y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5molB.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X(g)+Y(g)=3Z(g)A/0,B不正确;C.若to=0,h=IO m in,则toti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z)=

20、0.03mol(L,min尸,C正确;lOminD.t3t4阶段X的转化率不变,Ut5阶段X的转化率不变,15T6阶段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所以反应物X的转化率t6点比t3点高,D正确;故选B。1 3.右图是可逆反应A+2B=2C+3 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A.A、B一定是气体B.C 可能是气体C.D 一定不是气体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B【详解】根据速率时间图,达到平衡后加压,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说明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有气体,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反应;根据化学反应左右两边的系数,若 D 为气

21、体,该反应正向不会是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反应,故 D 一定不是气体、C 一定是气体;由于C 是气体,故 A、B 必须同时是气体才能满足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反应;达到平衡后降温,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正向是放热反应;故 ACD说法正确,B 说法错误;答案选B。1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B(g)-3C(g)+Q(Q 0)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图 I 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B.图II表示to时刻缩小容器体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ni表示to时刻增大B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O时间mD.图IV中

22、 a、b、c 三点中只有b 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答案】B【详解】A.图 I 中乙到达平衡时间较短,乙的温度较高,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Ch的转化率减小,乙的温度较高,故 A 错误;B.图n 在 to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仍相等,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应是缩小体积或加入催化剂的原因,故 B 正确;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瞬间,正反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不变,之后逐渐增大,图HI改变条件瞬间,正、逆速率都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较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应是同时不同等程度增大反应物与生成的浓度,故 C 错误;D.曲线表示平衡

23、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上各点都是平衡点,故 D 错误;故答案为:B。1 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02(g)+H2(g)o C(h(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Ch)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Tom、(do)3D C,厂 夕/I I II I I T y T2 T3 T/X.A.反应 CO(g)+H2O(g)CO2(g)+H2(g)的 “()B.在 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v 正 (),A 错误;B.在 T 2 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 c(C C h)比平衡状态时大,此时平衡发生逆向移动,一定有v“:v迎,B正确;C.平衡状

24、态A与 C相比,C点比A点温度高,平衡正向移动,c(C O)减小,则平衡状态A的 c(C O)大,C正确;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CO的转化率,D 错误;故选AD。1 6.在恒压、S 0 2 和。2 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测得不同温度下S 0 2 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A.若图中a 点使用了催化剂,则 b 点没有使用催化剂B.反应 2 so 2(g)+C h(g)2 so 3(g)的 A H 5 0【答案】B D【详解】A.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转化率,故 A错误;B.据图可知温度升高S O 2 的平衡转化率下降,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2 sO 2(

25、g)+C h(g)2 so 3(g)为放热反应,A/7 (),所以K 5 0,故 D 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 D。1 7.利用液化石油气中的丙烷脱氢可制取丙烯:C 3 H 8(g)C 3 H 6(g)+H 2(g)AWo起始时,向 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1 m o l 丙烷,在不同温度、压强下测得平衡时反应体系中丙烷与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所示(已知 P i 为 0.1 M P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的A”0B.压强P 2 KB【答案】A B【分析】由图像可知,图象中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增加,丙烷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由此分析。【详解】A.图象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

26、升高丙烯增加,丙烷减少,说明升温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故 A符合题意;B.温度一定,压强越大平衡逆向进行,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2压强下丙烯物质的量分数大于冏状态,说明尸1 匕,即压强P 2 0.1 M P a,故 B符合题意;C.内烷物质的量为I m o L 消耗物质的量为x,图象中可知丙烷在B点物质的量分数为5 0%,则C,HXJ oC3H6+H2开始(mol)100变化(mol)XXX平衡(mol)l-xXX1 1X Lx=5 0%,即 x=L 所以平衡常数犬=-y=一,故 C不符合题意;1-x+x+x 3 1 123D.图象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丙烯增加,丙

27、烷减少,说明升温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 的 平 衡 常 数 只 受 温 度 的 影 响,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温度TA TB,则KA 1,CO 转化率下降n(N O)C.X点可以通过更换高效催化剂提高NO 的反应速率D.Y 点再通入 C O、N 2各 O.Ol mol,此时 v(C O,正)l,增大了 CO 的浓度,平衡正移,但 CO 的转化率降低,B选项正确;C.X点更换高效催化剂,能使反应速率加快,C选项正确:D.Y点再通入C O、N?各 0.0 1 mol,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因此此时v(C O,正)v(C O,逆),D选项错误;答案选AD。19.在

28、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 H4(g)+C C h(g)=2 CO(g)+2H2(g)AH,若起始时充入0.4mol C H4和0.4mol C O2,测得C 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中曲线a 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超十三。A.A W 0B.延长M点的反应时间,可以提高C H4的平衡转化率C.T 1,起始时若向该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 H4、C O2、CO 和 H 2,则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D.曲线b 可表示向该容器中充入0.5 mol C H4和 0.5 mol C O2,C 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答案】A D【分析】横坐标为温度,温度升高,甲烷转化率增

29、大,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消耗甲烷的方向移动。【详解】A.温度升高,甲烷转化率增大,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正确;B.M点为平衡状态,条件不变,延长反应时间,平衡不发生移动,甲烷的转化率不变,B错误;。也(g)+C O Mr状 和 平,IT T o p p i.起始值 0.4mol 0.4molC.体积为 1L,T l C 时:变化值 0.24m4 0.24n1Ol平衡值 0.16mol 0.16nu)l2co(g)+2H,(g)Omol OmolOASntol 0.48 m。/OASmol 0.48?。/K=f=2.0 736,假设起始时充入0.16x0.16C H4,C O2、CO

30、和 H2的物质的量为a,Qc=UaxaQ c 和 K 的大小,和起始值a 有关,不一定正向移动,C错误;D.充入0.5 mol C H,和 OS mol C C h比充入0.4mol C H4和 0.4mol C O2而言,平衡正向移动,但是起始值增大程度大于转化值增大程度,转化率减小,图像符合,D正确。答案选AD。【点睛】本题易错选项C,某时刻平衡正向移动还是逆向移动,关键看Q c 和 K 的关系,Q c K,平衡逆向移动,Q c 0D.图 4 可表示反应N 2(g)+3H2(g)=2 NH 3(g)在 口时刻扩大容器体积时,v 逆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答案】C D【详解】A.电解N a C l

31、 溶液时,阴极始终是水电离生成的H+被还原为H z,因此氢气的体积随着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在不断增加,A项错误;B.常温下0.1mol/L 的 N a O H 溶液其p H 是 13,因此,滴定曲线中“盐酸)=0 m L 即未滴加盐酸时,溶液的p H 应 为 13,B项错误;C.由图可知,该反应的A H X),该反应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根据AG=AH-T A5可知,该反应的A S X),C项正确;D.h时刻扩大容器体积,相当于降低体系的压强,因此h 时刻I,延会因为压强降低而减小;根据该反应的方程式可知,降低压强会使反应平衡逆向移动,N%的量会逐渐下降,因此v 逆会进一步减小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32、,D项正确:答案选C D。n(C l,)(o=-=-1 .已知反应:C H 2=C H C H 3(g)+C 1 2(g)k=C H 2=C H C H 2 c l(g)+H C l(g)。在一定压强下,按 n(CH2=CHCH3)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氯气与丙烯。图甲表示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9)与温度(T)、的关系,图乙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 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丙财的体枳 分 数 r)平衡常敷*A.图 甲 中 1B.若在恒容绝热装置中进行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将不变C.温度Ti、(0=2,C L的转化率约为3 3.3%D.图乙中,线 A表示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答案】

33、C【解析】A.3 增大,C H 2=C H C H 3 的转化率增大,则(P 减小,由上述分析可知:0 2 ,则故A错误;B.该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根据图甲升高温度丙烯的体积分数增大,即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在恒容绝热装置中进行题述反应,体系内温度升高,根据P V=n RT,达到平衡时,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将增大,故 B 错误:C.由图乙可知,时平衡常数为1,设起始时C H 2=C H C H 3 和 C 1 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 o l 和 2 a m o l,达到平衡时转化的C l2的物质的量为x m o l,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C H2=C H C H 3(g)+

34、C l2(g)C H2=C H C H 2 C l(g)+H C l(g)起始(m o l)a2 a00转化(m o l)XXXX平衡(m o l)a-x2 a-xXXY Z 7 Y 2 一 X则()2+(x )=1,解得 x=2/3 a,则 C I 2 的转化率 2/3 a+2 a x l 0()%=3 3.3%,故 C正确;D.由图甲可知,3 定时,温度升高,p 增大,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温度升高,正反应平衡常数减小,故图乙中,线 A表示逆反应的平衡常数,故 D错误.2.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表示2 A (g)+B(g)u 2 c (g)(AH 0)这个可逆反应的正确图象为(注:(C)表示

35、C的质量分数,P表示气体压强,C表示浓度)()侨化剂/允 侪 化 剂A的转化率D.【答案】A【解析】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的质量分数减小,故 A 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 V 正 Va,故 B 错误;C.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发生移动,故 C 错误;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 的转化率降低,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的转化率增大,本题温度的曲线不正确,故 D 错误。3.将一定量的X 加入某密

36、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3Y(g)+Z(g),混合气体中X 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K 减小B.压强大小有P3P2P|C.平衡后加入高效催化剂使平均摩尔质量增大D.在该条件下M 点 X 平衡转化率为9/11【答案】D【解析】A.根据图象知,升高温度,X 转化率降低,说明反应向正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 A 错误:B.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减小压强,X 转化率增大,所以,压强大小关系有:P3VP 2 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 I 研究的是to时刻

37、增大0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H研究的是to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III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D.图m 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低【答案】B【解析】A 项、增大氧气的浓度,平衡破坏的瞬间逆反应速率应不变,图中条件变化应为增大压强,故 A错误;B 项、图U中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应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 B 正确;C 项、催化剂能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图中条件变化应为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故 C 错误;D 项、图像III中乙首先到达平衡状态,则乙的温度高于甲中的温度,故 D 错误。5.生

38、产硫酸的主要反应:2SO2(g)+02(g)=2 S C h(g)4=-197 kJ/mol。图中L(L、Li),X 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代表压强B.推断 L2LIC.A、B 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相同D.当 SCh(g)和 SCh(g)生成速率相等时,则反应达到平衡【答案】D【解析】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但物质X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所以X不能表示压强,只表示温度,A错误;B.L 1,L 2 应为压强,压强越大,物质的转化率越大,则 L 2 VL i,B错误;C.A、B点温度不同,平衡常数不同,C错误;D.当 S C h(g)和 S

39、 0 3(g)生成速率相等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为平衡状态,D正确。6.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 O?与 H z 进行反应:2 c o 2(g)+6 H 2(g)=C H 3 0 c H 3(g)+3 H 2 O(g)A H。采用催化剂甲和催化剂乙分别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反应进行相同时间时C 02的转化率a(C C h)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忽略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可逆反应的A/0B.催化剂甲作用下反应的活化能比催化剂乙作用下反应的活化能大C.5 0 0 K 下达到平衡时,反应在催化剂中作用下的转化率比在催化剂乙作用下的转化率高D.d、e 两点反应已

40、经达到平衡【答案】D【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该可逆反应为放热反应,AWV 逆B .正反应的A H 0C.a、b两点的反应速率v(a)=v(b)D.当温度低于T i 时,3增大的原因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B【解析】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产物Z的生成率最大,物质的量分数最大,所以在T i 时刻,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时,化学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vF=v逆,A项错误;B.当温度高于T i 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减小,所以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是吸热的,所以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即A H v O,B项正确;C.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b点温度高于a点,所以b的速率高

41、于a点的速率,即 v(a)M cB.b、c 两点的平衡常数:Kb=KcC.从状态a 到状态c,N 0 2 气体的转化率减小D.状态a 通过升高温度可变成状态b,a、b 两点气体颜色:a 深、b 浅【答案】C【解析】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而r=外,m&不变。a、c两点所处的环境温度相同,压强不同,P2P ion 总从 a 到 c,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 总减小。根据公式平M r =,mu不变,减小,可得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有 M aM c,A项错误;B.b、c 两点所处环n 总境的温度不同。温度不同,则平衡常数不同。a 和 c的温度相同,可以通过a 和

42、b 的对比,知道T i和 T 2 的大小关系。a、b 两点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同,压强相同,从 T i到 T 2,VN O%增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为放热反应方向,则 T i到 T 2,为降低温度。对于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常数变大,则 KbT2,温度越高,平衡时X 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故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进行到M 点 X 的转化率较低,由于正向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进行到M 点放出的热量少,A 错误;B.T2下,在0ti时间内,X 的浓度变化为:c(X)=(a-b)mol/L,则Y 的浓度变化为c(Y)=-c(X

43、)=(二)mol/L,2 2v(Y)=m o l/(L-m in),2 4B 错误;C.根据图象可知,温度为T i时反应首先达到平衡状态;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到达平衡的时间少,则温度是TAT2;M 点温度高于N 点温度,且 N 点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 N 点的逆反应速率小于N 点的正反应速率,因此M 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C 错误;D.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达到的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压强增大,增大压强平衡正移,则 X 的转化率增大,所以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 的转化率增大,D 正确。n(H O)1 0.一定条件下,CH4与 H2O(g)发生

44、反应:CH4(g)+H2O(g)=i CO(g)+3H2(g),设 起 始小 二、=Z,在恒压n(.C H4)下,平衡时(p(CH4)的体积分数与Z 和 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焰变A H v OB.图中Z的大小为a3 bn(H O)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 3n(C H4)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p(C H 4)减小【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温度越高,p(C H 4)的体积分数越小,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n(H,O)热反应,该反应的焰变A H 。,故 A错误;B、起始=Z,Z越大,即 H 2 O 促进C H 4

45、 转化的程度越n(C H j大,3 a,故 B错误:C、起始=Z,转化时C H 4 g)、n(C H jH 2 O(g)以等物质的量转化,则 X点 对 应 的 平 衡 混 合 物 中 故 C正确;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n(C H j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p(C H 4)增大,故 D 错误。1 1.焦炭催化还原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 c(s)+2 S C)2(g)F S 2(g)+2 C O 2(g)。一定压强下,向 1 L 密闭容器中充入足量的焦炭和I m o l S C h发生反应,测得S O 2 的生成速率与S 2(g)的生成速率随温

46、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 m o l ,m in )K 7TCA.该反观的A H 0 B.C点时达到平衡状态C.增加C的量能够增大S O 2 的转化率 D.T 3 时增大压强,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答案】B【解析】A.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C点对应温度升高到D 点对应温度,S C h的生成速率与S 2(g)的生成速率之比大于2 :1,说明S C h的生成速率大于其本身消耗速率,平衡逆向移动,即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4 HVO,故 A错误;B.达到平衡状态时,S O 2的生成速率与S 2(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根据图知,只有C点符合,故 B正确;C.能

47、够增大S C h 平衡转化率说明平衡正向移动,但不能是增加 C的物质的量,因为C为固体,故 C错误;D.增大压强,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 D 错误。1 2.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2H4(g)+H2O(g)=C 2H 5 0 H(g)。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起始时,n(H 20)=n(C 2H 4)=1 mo l,容器体积为1 L)。30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A H p2 p 3C.图中a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1 6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a b【答案】B【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乙烯气相直接

48、水合反应为放热反应,即A H 0,A项正确;B.由方程式C 2H 4(g)+H 2O(g)=C 2H 5 0 H(g)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所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乙烯的转化率提高,因此压强关系是:p i p 2 P 3 b,D 项正确。13.一定温度下,将 ImolA(g)和 ImolB(g)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xC(g)+D(s)AH0,在 t i 时达平衡。在 t2、t3 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C(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G t?t3 t/minA.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B.t3时亥v(逆

49、)可能小于t2 时亥U V(逆)C.t3时刻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t|t2、t2t3平衡常数均为0.25【答案】B【解析】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对平衡无影响,不能影响C 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图可知,t2时刻C的浓度增大,但平衡不移动,因此改变的条件不是催化剂,故 A 错误;B.由图象可知,t3时刻后C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t3时刻V(逆)可能小于t2时刻V(逆),故 B 正确;C.由图象可知,t3时刻后 C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降低温度等,故 C错误;D.根据图可知,在 t2时刻,平衡不移动,但 C 的浓度

50、变大,说明在在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缩小容器的体积,且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可知x=2,反应方程式为:A(g)+B(g)2c(g)+D(s),Ut3间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由图可知平衡时C 的浓度为0.5m ol/L,则:A(g)+B(g)=i2 C (g)+D(s)起始浓度(mol/L)0.5 0.5 0转化浓度(mol/L)0.25 0.25 0.5平衡浓度(mol/L)0.25 0.25 0.5所以平衡常数K=0 52 =4,故 D 错误。0.25x0.251 4.恒容条件下,1 mo lS i H C b 发生如下反应:2S i H C 1 3(g)=S i H 2C 1 2(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