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声乐之“声”_李晶.pdf

上传人:看****篇 文档编号:9226598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声乐之“声”_李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漫谈声乐之“声”_李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漫谈声乐之“声”_李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声乐之“声”_李晶.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2音乐表演漫谈声乐之“声”李 晶摘 要:声音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事物,其唯一的特点是可以听得到(除借助声音检测的声音频率谱外)、感受得到,但是对于声乐学习者以及声乐研究者而言,声音是永远离不开的研究对象,而声乐中的“声”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声有所相同又有所不同,由于声音的这一特性,对于声乐学习者、演唱者以及研究者来讲常常会有很多的困惑,因此本文中笔者将以漫谈的方式对声乐中“声”的发声体、共鸣腔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对声乐中的“声”进行多方位的全面试论述。关键词:声乐;声;共鸣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李晶(1990-),女,硕士研究生,山西晋中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青年教师

2、。对于声乐的记载从古至今便有诸多的论著,比如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再如明朝魏良辅的曲律等等,可见声乐从古至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在宋代的乐书卷一五四中记载到:“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丝泛指弦乐,竹泛指管乐,肉指的是人声声带,也泛指人的歌声、声乐,这句话的全意是讲弦乐乐器的演奏不如管乐动听,而管乐不如歌喉更好听,足以看出在所有音乐演奏的种类中,人的歌声(声乐)是最为动听,因为声乐是最为接近自然的声音,而越是接近于自然的声音便愈动听,故而便有了“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声乐是音乐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声乐艺术正规教育从学堂乐歌开始,学堂乐歌主要是指在我

3、国清末时期,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影响,由留学日本的留学生受日本教育理念的影响,在中国实行学堂之上开展唱歌课,故而称为学堂乐歌,之后又经历上海国立音专、中国歌唱土洋之争等历史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育以及演唱体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健全,声乐学科教育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渐趋成熟,在声乐教育界也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声乐教育家,从最早的上海国立音专周小燕先生、到后来的沈湘教授,再到如今的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教授、马秋华教授、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孟玲教授以及各大音乐学院的声乐名师等等,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声乐教育家以及声乐教师,他们为

4、我国声乐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声乐人才,比如阎维文、廖昌永、王宏伟、雷佳等能够在国内外声乐艺术舞台上举足轻重的歌唱家们,这些优秀的歌唱家就是我国声乐教育成果的最具说服力的证明。在所有的音乐专业类课程中,声乐学科相比较其他的器乐类学科而言,由于声音看不到、摸不着等特性,仅仅可以借助耳朵的听觉进行辨别,而又由于每个个体、每位老师对于声乐中的声音、科学的声音、动听的声音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每个个体对于同一事物在认知观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声乐学科便成为了音乐学科中更加抽象化、更加主观化的学科。但是即使再主观化、再抽象化的事物,最终也离不开事物在客观认知观念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规律,故而声乐中的声音

5、不论在发生源、发声器官、发声原理以及共鸣原理等各个方面都应当与正常的声音产生原理是相同、相通的,其归根结底是对于声音的研究,是对于发声体以及发生源的相关一切研究,因此对于声乐中“声”的研究,首先需要对声乐中的发声体(发声源)结合物理学以及生理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再对声乐中“声”之特性进行特殊个体方面的特殊分析。在声乐的学习以及教学中,对于声乐的科学的正确认知至关重要,只有对于声音的产生以及共鸣原理有了正确的认知,我们才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根源上对声乐中的“声”有正确的认知,认知逐步形成意识,最终使自己的声音为自己所认知、调整、运用,再加上日积月累的学习以及沉淀,最终学会科学地发声和歌

6、唱,故而只有在正确的声乐之“声”的认知、感悟以及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有可能唱出正确的、科学的、悦耳的声音,最终将声乐“唱明白”。DOI:10.19340/ki.hhzs.2022.24.020113SONG OF YELLOW RIVER2022/24笔者认为声乐除了是一门音乐学科外,其还应该是一门交叉学科,声乐中所涉及的诸多的理论知识不仅仅需要音乐方面的知识,更需要诸如物理学、生物学以及哲学知识方面的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科学化、立体化以及形象化地认知声乐中的“声”。因此笔者认为当前的声乐教育体系中,应该不断融入其他与声乐相关的学科知识体系,并且将这些相关学科知识体系纳入到声乐学习者以

7、及声乐教学的课程体系中,比如声乐生理学、声乐物理学、声乐生态学、声乐哲学等等,相信有了与声乐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辅助,声乐学习者将会对声乐中的“声”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透彻的、更加立体地认知和领悟,这些知识将会在声乐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声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客观的、正确的、科学的认知“声”起到事半功倍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当前对于声乐学习者而言,想要对声乐有正确的认知、学懂声乐、学好声乐,不仅仅要学好声乐相关的音乐类的理论以及实践课程,还必须学习和掌握与之相关的其他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声乐学科与音乐学科中其他学科相比较是最为抽象、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学科,不

8、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演唱,对于正确的声音目前都是停留在靠听觉进行辨别的阶段,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人对于声音的理解以及丰富的声乐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讲解以及调整,故而如果对于声乐的概念以及定义以及声乐中声音认知不够科学、不够全面,将会导致过于主观化甚至于错误的声音概念,最终导致声音误入歧途,从此在无法从事声乐相关的工作。当前声乐教育界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本身嗓音条件很好,也有很好的音乐素质,但是由于教师错误的声音理念以及错误的示范给予学生错误的声音引导,再加上目前学生对于声乐系统化理论知识的匮乏,最终“断送”掉好的声音,最终声乐方面一事无成。声乐教育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入校前冰凉的小手(声乐

9、学习中较难驾驭的咏叹调作品),毕业后小手冰凉,”可见错误的声音对歌者的歌唱有多大的危害,同样可见对于声乐中“声”的科学的认知以及科学的声之理念有多重要,多么地迫在眉睫。因此不论是声乐教师还是声乐学习者,必须牢牢掌握与声乐之“声”相关科学的、客观的知识,掌握声乐中声音的源头、声音的动力、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共鸣以及声的分类等各个方面的正确的、科学的认知,利用正确的声之理论知识指导日常的声乐实践活动,最终避免在声乐道路上“少走弯路”或者“不走弯路”,最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好声音、用好的歌声奉献社会。一、声乐之“声”声乐“Vocal music”,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

10、舌头、鼻腔等作用于气息而发出的悦耳的、连续的、有节奏的声音。笔者认为从声乐这一名词的构词来讲,首先声乐的定义简单来讲可以分为声与乐两部分,声+乐即为声乐,声即为人声、声带;乐即为乐律、乐韵。前者更多的是“声”即简单意义上所讲的声音,后者“乐”更多的是律动、韵律以及情感在声音中的输出以及表达,二者相结合为声乐,即用人声的形式来表达音乐的律动以及情感的流露,声为声乐之载体,乐为声乐表达之内容及目的。声乐在一定程度上讲可以理解为人的声带或人的声音对乐律的演绎,对情感的表达。声不仅仅包括了生物学角度的声带,而且还包括了物理学角度的声音,也包括了音乐方面的乐音。声带是声乐艺术产生的根本性源头和构成声乐艺

11、术的核心,声音是声乐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也是声乐中乐的载体和呈现体,故而对于声带生物认知、声音产生的物理原理认知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知识的科学认知是声乐教育者以及声乐学习者需要也必须掌握的,是从事声乐这门学科中首当其冲需要进行深入掌握的知识,更是对于声乐艺术学习以及深入研究的第一步,是所有关于声乐艺术一切活动的研究出发点。声带“Vocal cards”是发声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位于人类的喉腔中部,整体由声带肌、声带韧带和黏膜三部分构成,由左右两片声带构成,两片声带中间的矢状裂隙称为声门裂。声门裂处于人体喉部的最窄处,当声带打开时其会呈现出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裂隙,气息便由此进行出入,故而可

12、以将声门裂看做是气息出入的阀门。众所周知,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比如敲门声是由门受力产生振动发出的声音,弦乐器是由弦的振动产生声音,鼓声是由鼓槌敲击鼓皮,鼓皮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等等,同理可知,声乐中的声即为声带、声音,故而声乐中的声音便是由于人的声带振动而产生的,但是声带所产生的声音与敲门所产生的声音是区别的,那么声带是如何振动而产生声音的呢?二、声乐之发声原理不论我们日常的说话还是歌唱,只要是我们人体本身所发出所有声音都是由于声带振动而产生的,而声114音乐表演带的振动则是由于气息穿过声门使声带闭合振动所产生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与唢呐的哨片发声的原理是相同的,再简单一些的例子便是

13、通过吹动两张别放在叠在一起的、相对闭合的纸张发出的声音,不论是哨片的发声还是吹纸片所发出的声音,其与声带振动发声的原理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声音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便是发声体(声带、哨片、纸等等)以及重要的动力气息(气流),二者缺一不可。气息在声音的产生中起着动力源的作用,为声音的产生提供动力,而气息除了是发声中所必要的动力外,气息中气流的大小还是调整声音高低的重要因素(同一发声体在同一发声环境下),声乐中“声”的产生毫无疑问,也是同样的原理、遵循同样的客观规律,在声乐的发声中气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研究声乐中声的过程中需要研究和掌握关于歌唱中气息的相关的一切知识,以便对声乐有更加科学的认

14、知。首先需要从气息相关器官进行研究,人的生存依靠呼吸进行,吸进空气,呼出二氧化碳,众所周知,人体所吸进的空气都储存于呼吸器官肺里,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完成呼吸功能的唯一场所,肺部位于人体的胸腔中,覆盖在人体器官心脏上面,有左右两片肺共同构成,而且肺具有分叶,其中左肺有两片肺叶,右肺有三片肺叶,肺部通过肺系与喉鼻相连,喉部被称为肺之门户,鼻被称为肺之外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呼吸、说话以及声乐中的气息都与肺部的肺泡密切相关,肺泡是肺部的功能性单位,也是气体进行交换的主要部分,气息主要是在肺泡单元进行循环交换,当我们吸气时,气息经过喉部气管、支气管通过肺泡的扩张进入肺泡,呼气时通过肺泡的收缩

15、通过喉部气管、支气管将气息呼出。肺主呼吸,呼吸的介质便是空气,也就是声乐中最常讲到,也是讲得最多的气息,气息是歌唱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气息在声乐的声中所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将歌唱比作汽车,那么气息便可以比支持汽车持续运作的动力汽油,由此可见,气息便是声乐的动力动力之源,其重要程度显眼可见,而声带在声乐中所起的便是决定性作用,依然用汽车做比喻,声带与歌唱的关系犹如汽车与发动机的关系,故而在声乐中声为一切之源,声为声乐之源头、声乐之基体、声乐之根本,肺部为动力之源、动力之储备室,气息便是动力之根本。声乐的演唱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许多的哲学知识,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辩证关系,主义与客体,辩证

16、与被辩证,主动与被动关系等,在声乐中哲学知识不一定会时时刻刻有所运用,但是必须承认声乐中很多问题确实需要运用哲学的思维以及原理去解决,许多的声乐相关的有争议的、难解的问题借助于哲学将会得到很好地解决,其中主被动关系便是声乐中最为常见的。声乐的演唱中有着很多对主被动关系,甚至可以讲声乐就是在许许多多的主被动关系中所进行的一种身体的声带运动,其中在声乐的发声过程中有着一对明显的、主要的主被动关系,那便是声带与气息的主被动关系,而二者在发声过程中又处于互为主被动的关系。当吸气时,声带是自然打开的,气息穿过声门裂、气管、支气管进入肺泡,此时声带处于主动打开的主动关系,气息处于被吸入的被动关系;当需要发

17、声时,声带是需要处于闭合状态,使气息主动从声带穿过从而冲击声门,产生声音,在此过程中声带是处于被动、被振动的被动状态,而气息则是处于主动冲击声带的主动状态中,在声乐的发声中,这一主被动关系是循环往复、不断进行的,当其中一方任意一方停止“工作”,发声的过程都会戛然而止,都会被动中断。与我们日常说话不同的是,声乐中的声音是具有音高以及旋律的,是伴随着音符进行的,有高有低。声乐中以音区分辨声音的高低,分为低声区、中声区和高声区三部分构成,声区越高意味着声带的振动频率越高,那么声带的振动频率的快与慢是气息所决定的,随着声区的不断提升,声带的振动频率也在不断上升,其所对应的气息的压强固然也是能不断上升的

18、,同一个体(歌者)演唱中声带本体是固定的,声区的不断上升唯一的一个变量便是气压,不同声区间的转化以及调节,都由气息的压强参与进行,这里所讲的气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作“声压”,即控制声音高低的气息的压强,如果用声压这一概念,能够使抽象化的声乐更加具象化一些,更便于声乐的演唱以及研究。三、声之共鸣不同的声区的声音由声带产生出基音,仅仅是完成了声音的振动,想要获得声乐中的“声”,还需要进入下一步的“车间加工”共鸣。对于共鸣的理解有多层次,每个个体由于各个方面的认知的不同,对于同一事物在认知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化差异,会与声乐中“声之共鸣”笔者目前所要讲的共鸣是简单意义上的物理共鸣,而非深度意义

19、上的情感共鸣,仅仅指的是对声带所产生出的基音、音色进行扩大以及增响增亮方面的借助于生理器官作用的115SONG OF YELLOW RIVER2022/24物理共鸣。当前,声乐界所公认的歌唱共鸣主要包括胸腔共鸣、咽腔共鸣、口腔共鸣、鼻腔共鸣以及头腔共鸣等五大共鸣体系(不同理论研究派别可能会有些认知许差异或者表述差异)。所谓的共鸣其实主要靠人体的呼吸器官的组成部分所构成,完成共鸣的基本条件便是空腔,人体中的呼吸器官的空腔便形成了呼吸通道,呼吸通道在健康情况下必然是空腔,便形成了声乐中的共鸣腔体。在声乐演唱中共鸣腔体的主要作用便是将由于气息冲击声带所产生的基音进行增响、增亮、增加空间感,形成趋于立

20、体声的人声(原理犹如在空旷房间中所产生的回声)。声乐的演唱中,每首作品都是由低、中、高三个声区构成的,不可能一味地高,也不可能一味地低,旋律的线条是由不同音高所构成,不同的音高最终以声乐的形式表达出来便是低、中、高的声区划分,由于各个声区音色的不同,其各个共鸣腔体的共鸣比例也是在不断调整的。通常情况下,中低声区以胸腔共鸣、口腔共鸣为主,高声区更多利用头腔共鸣、咽腔共鸣,当然,在各个声区的演唱过程中并不会单独一个或者两个共鸣腔体进行单独工作,也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意义的划分界限,所讲的不同声区所利用的主要共鸣腔体仅仅是在演唱该声区时某个或者某两个共鸣腔体的运用比例高低,比如在进行高声区的演唱

21、过程中,虽然头腔共鸣和咽腔的共鸣比例大,但是胸腔共鸣还是必须有的,没有胸腔的高声区会使得声音缺乏力量感和穿透力。四、声乐中声之类别从日常生活中可以得知,每个人说话的音色都是不一样的,可能相同身高、相同体重的两个个体的说话音色都是千差万别的,甚至于双胞胎兄弟两个人说话的音色都是不尽相同的,而音色又是由于各种综合因素所造成的,在此不进行展开赘述。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有的人说话声音明亮有的人说话声音嘶哑,有的人说话音调高昂,而有的人说话音调则低沉,这些现象都是由于每个人的声带的条件以及身体构造不同等先天性以及后天性综合因素而导致的。声乐教学以及演唱中,会根据每个个体的声带结构以及身体构造等综

22、合因素进行声部的分类,一般会分为高、次高、中、低四个声部,首先是针对性别所进行的分类,男声与女生,再依据个体的音色、音高以及综合素质进行细分,那么对应男女性别差异,便会分类出男高、男次高、男中、男低、女高、女次高、女中以及女低八个声部。声部的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每位个体的声带进行划分,同样是根据声带的物理振动原理进行,声带薄而短的,在相同的气压(声压)下,其振动的频率会比声带厚而长的声带高,故而划分为高音声部,以此类推。依据声带进行声部划分是最主要的一种因素,当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唯一的,还需要根据每位个体的声带音色、口腔喉腔构造、身高以及身体其他部分构造等综合因素进行划分。结 语对于任何一个新的

23、事物的认知都需要有漫长的过程,要经过足够多的量变的认识积累,最终才能够达到质变的认知飞跃,声乐艺术也不例外,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每一位声乐人要想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仅仅需要对声乐本身的理论知识以及音乐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学习,而且需要对于其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认知、掌握、熟悉,比如与声乐相关的生理构造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立体、透明地了解关于声乐的生理构造;声乐物理学知识帮助我们了解共鸣的产生原理,还有运用哲学的原理去解决认知事物的本质性等等,因此对于声乐学习者以及从业者而言,需要学习的知识以及需要认知的事物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勇于对于声乐的正确理论知识进行不厌其烦地探索和追求,需要我们对

24、相关学科知识的研究和学习,最终形成正确的、科学的认知,形成正确的声音意识,用正确的科学的声乐理论知识以及声音理念和意识去指导自己声乐实践活动。“意识指导行动”唯有在科学的声音理念和意识以及正确而又科学的理论知识的指导和指引下,声乐的实践活动(演唱以及教学)才可能走上正确的道路,最终进行科学地歌唱。参考文献1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 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9.2胡郁青.中外声乐发展史 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孙英爱.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声乐室内乐教学的必要性J.戏剧之家,2014,(04).4李萍.声乐理论教程 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林俊卿.歌唱发声的科学基础 M.海音乐出版社,19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