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贾岛山水诗的艺术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9224701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贾岛山水诗的艺术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贾岛山水诗的艺术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贾岛山水诗的艺术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贾岛山水诗的艺术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贾岛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摘要:贾岛是中唐以苦吟著称的诗人,他在山水诗和对山水的描写在整个诗歌创造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艺术特色上也给了后人学习的借鉴的空间。细读贾岛的山水诗发现,瘦、清、奇、僻、幽是其最大的艺术特色。取材范围狭窄、色彩运用单调、思想表现单一,谓之瘦;苦吟著称的诗人在山水面前也着力表现清淡闲适;构思的奇特让人不禁拍案叫绝;僻主要表现在内容题材、意象组合,意象选择上;与此同时,贾岛的意象也意境又给人幽深的感觉。关键词:贾岛;山水诗;艺术特色;瘦;清;奇;僻;幽贾岛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大历末年,一度因家贫和世乱出家为僧,于元和六年(811)结识韩愈,在其劝说下还俗应举,本欲有所作为

2、,无奈困守长安二十多年,遍干名人,四方求荐,年年应试,却始终未得一第,终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贬为长江主簿。唐代苏绛贾司仓墓铭言贾岛“祖宗官爵,顾未研详,中多高蹈不仕。” (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卷七六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518页但是尽管这样,贾岛仍洁身自好,在诗歌中表现自己的理想。在他留下的众多诗歌中,有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有贫病生活的真实写照,有真挚友情的袒露,表现寒士的万般情怀等等,其艺术特色也是丰富多彩。本文将从贾岛的山水诗入手,研究贾岛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来抒发作者情思的诗歌。起源于晋代,盛行于唐代。本文对贾岛山水诗的研究,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山

3、水诗,也包括贾岛送别诗、赠别诗中对山川景物的描写部分。细读贾岛的诗歌我们会发现,至情至性的诗人笔下琐碎细小的景物其实并不占多数,他也善于写阔大雄壮的景象,清远闲逸的风景,以及苍凉悠远的景物,抒发怀古幽情。在所写景物的地理分布上,他既善写方外之人隐居之处的幽雅之境,也善于写祖国各地山川的景物,而且均能符合所写之处的特点,通过山川景物的描写,抒发诗人心中的感想。尽管贾岛的山水诗在内容上大相径庭,但其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瘦,清,奇,幽,僻。下面我将就这五点分别进行阐述。 瘦用“瘦”字评价贾岛的诗风最初见于宋苏轼的祭柳子玉文,苏轼在文中有言:“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宋)苏轼:祭柳子玉文,孔凡礼点校

4、苏轼文集卷六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第1939页。“瘦”本用描述人的形容样貌,这里用近于“移觉”的手法来概括诗文的特点,不仅形象生动同时也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灵动与自然。“岛瘦郊寒”,是指唐诗人孟郊和贾岛的诗风。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两者含义相似。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故称。早在宋初,欧阳修即曰:“孟郊、贾岛皆以诗穷至死,而平生尤自喜为穷苦之句。”,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清)何文焕辑宋代诗话,中华书局,1982年,上册第267页。到苏轼正式提出此评语:“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苏

5、轼这一论点提出,便成了孟郊、贾岛诗风的定评,且往往加以疵病。如宋严羽云:“李杜数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下视郊岛辈,直虫吟草间耳。” (宋)严羽:沧浪诗话,(清)何文焕辑宋代诗话,中华书局,1982年,下册第698页。张表臣曰:“(诗)以气韵清高深眇者绝,以格力雅健雄豪者胜。元轻白俗,郊寒岛瘦,皆其病也。” (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宋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二册,第2603页。但也有反对的声音,如方回:“东坡谓郊寒岛瘦,元轻白俗,予谓诗不厌寒,不厌瘦,惟轻与俗决不可。”全唐诗卷八二五,中华书局,1999年,第十二册,第9376页。,程学询韩诗意貌:“自苏子瞻有郊寒岛瘦之谑,

6、严沧浪有虫吟草间之诮,世上寡识之流遂奉为典要,讥薄二子不值一钱,宜乎风雅之衰,靡靡日下也。试看韩欧集中推崇二者如何,岂其识见反出于苏严下耶。”贾岛集校注,齐文榜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附录四“历代诗评”,第601页。 可贾岛的诗从何处可见其“瘦”,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山水诗的取景选材上。品读贾岛的诗歌,我们发现,贾岛在选材取景上有所偏重,唐诗宋词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诗人在取材写景上的偏好,如杜甫善写鸟,刘禹锡独爱悲秋等等,虽然这些是诗人所爱咏之物,在诗篇中出现的频率也较其他多,但这只是他们众多材料中的一种,在庞大的物象群里,这些便显得微不足道。而贾岛却不一样,他的诗篇中所出

7、现的景物主要是自己偏好的,且物象集中,这样,让他的诗歌所写的范围比较狭窄。故而在选材上呈现“瘦小”的特征。统观贾岛的诗歌,我们不难找出诗人钟情的物象。首先是“钟”, 如雪晴晚望“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唐)贾岛:长江集新校,李嘉言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以下所选贾岛诗歌皆出于此处。诗人在寒冬的傍晚举杖闲游,看到雪、小溪、晚归的樵人、落日、野火、从石松处冒出的白烟,雪后的日出让整个大地都一派明秀,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回去的路上,又听到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此前此景,如何不叫多愁善感的诗人思绪万千。在题岸

8、上人郡内闲居中有,“静向方寸求,不居山嶂幽。池开菡萏香,门闭莓苔秋。炉烟上乔木,钟磬下危楼。”在人郡内如何能过“闲居”的生活,想必清净只在山水间,而山水又在人心头,两句“池开菡萏香,门闭莓苔秋”,让我们仿佛回到了王维的“日照松间林,清泉石上流”的画面中。“炉烟上乔木,钟磬下危楼”中,一“上”一“下”对比手法的运用,让整个空气中都透着袅袅升起的炉烟和缓缓的钟声,看着朦胧的晚景,听着徐徐的梵音,内心的空明宛如浩渺九天,在天与地之间充盈的是浓浓的禅意。此外,从一些送别诗中对山水的描写部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如“石头城下泊,北固暝钟初。”(送朱可久归越中) “吴山钟入越,莲叶吹摇旌。”(送姚杭州) “

9、钟远清霄半,蜩稀暑雨前。”(过雍秀才居) “羽族栖烟竹,寒流带月钟。”(慈恩寺上座院),这些诗句让我们看到,贾岛不仅喜欢写钟磬之声,而且写的是“暮钟”“远钟”“暝钟”“月钟”“山钟”“寒磬”等,这些幽约飘渺的意象与它的背景共同构成了淡远的冷色调。其次是“秋”,自“千古悲秋之祖”的宋玉起,写秋的诗篇就数不胜数,较之其他诗人不一样之处,贾岛山水诗中有大量关于“秋”的诗篇,且难见描写其他三个季节的诗篇。写秋如冬月长安雨中见终南雪中“秋节新已尽,雨疏露山雪”的残秋,有题岸上人郡内闲居中“池开菡萏香,门闭莓苔秋”的仲秋,有南池中“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的初秋;有“秋霖”、“秋信”、“秋池”、“秋鹤”、

10、“秋月”、“秋夜”、“秋光”、“秋风”、“秋萤”、“秋木”、“秋蟾”、“秋日”、“秋塘”、“秋色”等等,各式各样,道出人间秋色。此外,“鹤”、“鸿”、“松”也是他山水诗中的主要意象。色彩运用上。贾岛山水诗“瘦”的另外一个表现方面就是他在色彩上的运用,不像王维、孟浩然的山水诗,为我们展现色彩缤纷的世界。在贾岛的山水诗中,冷色调是基础色调,而颜色以“白”和“青”为主,色调单一,色彩黯淡,让读者在品读其诗歌时,不知不觉走进他阴冷、灰暗的心理世界,同时也能明显感觉到“瘦”在他山水诗色彩上的表现。没有五颜六色,诗人将描写的主要意向定格在“白”“青”两种色彩上,白如白云、白日、白露、白塔、白浪、白衣、白石

11、、白发、白须、白鸟、白气等;青如青天、青山、青枫、青松、青地、青苔、青霭、青石、青猿等。他常常将白和青用于对偶句中,具有对比意味,泥阳馆“夕阳飘白露,树影扫青苔”;五律荒斋“落叶无青地,闲身著白衣”等。在他的山水诗中,也会出现黄、红,这种颜色,但都经过了冷处理,如送人适越“晴湖胜镜碧,寒柳似金黄”一个“寒柳”让再金黄的颜色也没有了灿烂与炫目;送神邈法师“绕房三两树,回日叶应红”;五律寄江上人“分明杜陵叶,别后两经红”等。这些色调,都没有出现在诗人眼前,或是过去,或是想象中,而与友人的别离无疑让这些颜色蒙上了凄冷的情调。清冷色调的选用有助于构成凄冷幽寂的诗境,但也可形成清淡闲适、清新淡远、苍凉沉

12、郁的诗风,让贾岛的诗歌在风格上呈现“瘦”这一特色。思想上。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主要表达愁苦冷漠的精神状态,挣扎却无可奈何穷困潦倒的生活,以及诗人的消极悲叹。看似这种思想很平常,几乎涵盖所有诗人的诗歌中,这既是由于古代社会环境让诗人们对生活产生的感叹,也是由于诗人多愁善感的特性,更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原因。诗人用诗篇将生活中的五味瓶展现出来,自然包含酸甜苦辣咸,丰富、饱满的内心情感。但贾岛的山水诗,甚至他所有的诗歌中,我们几乎只能看到一个消极悲叹的文人,一个满腹愁绪的文人,一个饱受凄苦的文人,诗歌思想表达的单一,范围的局促,是贾岛山水诗“瘦”的另一个原因。造成诗人思想表达的“瘦”主要是因为,长期的

13、贫困生活,让贾岛的身心备受伤害,他在和刘涵中自述 “新题惊我瘦,窥镜见丑颜” (唐)贾岛著:长江集新校,李嘉言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卷二,第11页。,瘦弱而多疾的外貌,是残酷的现实生活在贾岛肉体上的烙印。所以山水诗中不自觉的折射出他的荒凉凄苦情绪。如冬夜“羁旅复经冬,瓢空盎亦空。泪流寒枕上,迹绝旧山中。凌结浮萍水,雪和衰柳风。曙光鸡未报,嘹唳两三鸿。” 主人公孤身一人流浪他乡又逢严冬,缺衣少食的他只有清泪流于寒枕上。寒枕、迹绝、浮萍、衰柳、嘹唳,这五个词语配上形单影只的主人公,不可谓不悲。再如题青龙寺镜公房“一夕曾留宿,终南摇落时。孤灯冈舍掩,残磬雪风吹。树老因寒折,泉深出井迟。疏

14、慵岂有事,多失上方期”。短短八句诗,摇落、孤灯、残雪、老树、深井,为我们展现出一幅衰败、凄凉的画面,使人读之不欢。贾岛的山水诗没有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的欢快,少了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的豪放与热烈,有的是国家山河凋敝,自己穷困潦倒的悲叹,而这一叹已不再是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声放歌了,只是默默地悲叹,也就注定他诗歌寒瘦的风格。清唐张为诗人主客图列贾岛为“清奇雅正主”之“升堂”者 (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第五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485页。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引雪浪斋日记云为诗“

15、欲清深闲澹,当看韦苏州、柳子厚、孟浩然、王摩诘、贾长江”。 (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二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258页。明顾璘批点唐音云:“浪仙诗清新沈实,自足为一家,但少从容敦厚耳。”。 (明)顾璘:批点唐音,转引自齐文榜贾岛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592页。薛雪一瓢诗话云“崔颢笔力宏大;贾岛诗骨清峭”。清李怀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则奉贾岛为“清奇僻苦主”。 (清)李怀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转引自齐文榜贾岛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598页。这里的“清”多与“奇”、“幽”相结合,而本文的“清”重在论述他山水诗有如陶渊明、王维的清淡闲逸。如偶作:野步随吾意,

16、那知是与非。稔年时雨足,闰月暮蝉稀。独树依冈老,遥峰出草微。园林自有主,宿鸟且同归。首联写自己随心所欲地漫步于野外,一时之间忘记了是非得失。颔联写丰年雨水充足,闰月的傍晚已经听得到稀稀疏疏的蝉鸣声。颈联诗人看到一棵老树独自依着高冈生长,远远看去,山峰好像是从草中露出来的。最后诗人点明,此处园林有自己的主人,不宜久留,当与晚归的飞鸟同行。读这首诗,感受不到诗人以往的苦吟之风,虽是黄昏独自散步,也没有太多的孤独,有的只是那一份清谈祥和,一颗平静的心欣赏身边的美景。诗风清新闲适,颇似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五))的悠闲、又有王维“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的闲适之风。又如题

17、李疑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首联写景,荒凉的园林里有一条长满荒草的小径迤逦而入。颔联诗人走进园中,看见池树,听闻宿鸟,并轻敲月下之门,此景特别安静,让人不敢打破这份宁静。接着,诗人寻人不遇,只能打道回府,走过小桥,眼前景色分为两景,而更远处是一片茫然,云影浮动,乱石嶙峋,不知是云是石,是云动还是石动,更是想象奇妙,景致又转入空旷的全景。又如五律送南康姚明府:铜章美少年,小邑在南天。版籍多迁客,封疆接洞田。静江鸣野鼓,发缆带村烟。却笑陶元亮,何须忆醉眠。该诗写景部分清丽淡远,音韵轻扬,有一气呵成之势。诗中写了南方小

18、邑南康纯朴的民风民俗:静静的江上打起野鼓,拉起缆绳开船了,而村里的炊烟袅袅升起。景象静寂而不枯索、热闹而不喧哗!尾联略带戏谑,以陶渊明爱醉眠之典告诉姚明府:这个地方虽然属于偏僻地带,但只要静静地发现,自有桃源之美,无须学渊明归隐醉眠。体现这种诗风的诗作还有如五律郊居即事、过唐校书书斋、忆吴处士、原上秋居、送独孤马二秀才居明月山读书、登楼、题朱庆馀所居、寄山友长孙栖峤、夜喜贺兰三见访、僻居无可上人相访、宿慈恩寺郁公房、送田卓入华山、送董正字常州觐省、江亭晚望、送贺兰上人、孟融逸人、喜姚郎中自杭州回,五言排律送韩湘、题刘华书斋,等等。奇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中记载到,孙仅在谈及杜甫对中晚唐诗

19、人之影响时说:“少陵之诗支为六家: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健,陆龟蒙得其赡博,皆出公之奇偏尔,尚轩然自号一家,赫世煊俗。”, (宋)魏庆之编,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卷十。指出了贾岛诗歌在中晚唐诗坛别于众人、自成一家的关键所在。唐张为在诗人主客图中将贾岛列为“清奇雅正主”之升堂 (唐)张为:诗人主客图,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上册,第91页。,清李怀民在论及晚唐二派诗时将贾岛尊为“清真僻苦主”, (清)李怀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转引自齐文榜贾岛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598页。与张水部分坛领袖,二

20、人分别认识到了贾岛诗歌的“奇”与“僻”的特色。晚唐人也常以“奇”、“僻”概括贾岛诗歌的特点。 贾岛山水诗的求奇,不仅表现在创作思想和态度上,而且也表现于诗歌的内容、形式、风格及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求奇作为贾岛诗歌创作的一种追求已经渗透到了其诗歌的炼字、炼句、炼意、炼格等每一个细节当中。所以后世诗论者往往以“奇字”、“奇文”、“奇笔”、“奇对”等来评价贾岛诗歌中的奇妙之处,“奇”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旨趣已深深地融入贾岛诗歌的每一个细微角度,成为其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这里只要就其构思的“奇”进行论述。构思,贾岛山水诗常常有意追求一种超乎寻常的效果,给人变幻莫测的感觉。如送李骑曹:“归骑双族远,欢生此别

21、中。萧关分破路,嘶马背寒鸿。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贺兰山顶草,时动卷帆风。”此诗颈联历来受人称道,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卷下:“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东,无此奇笔,如何匠得塞垣景出。此与王右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正变之分,而发难显则同。”同。,对此联何以之奇,文坛上也产生过不同的理解,李庆甲在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二回评曰:“此诗谓嘶马背寒鸿,则雁南向而人北去,又谓河源落日东,河源当在西。今返在落日之东,则身过河源又远矣。所谓贺兰山,盖回绝之地也。”,纪昀评:“此解甚谬,上句又如何解?”,方回对“嘶马背寒鸿”的理解较为贴切,天气冷的时候,北雁南飞,马背向寒归的大雁,那么人无疑就是向北去,一南一北,

22、运用的是一种衬托的方法。“朔色晴天北”一句亦是如此,晴天万里不见朔色,朔色当在晴天之外,故而显得他出行已经很远了。但方虚谷对“河源落日东”的理解却显得很牵强,虚谷强行把主体放入河源与落日之间来说明主人公已经出行很远了。其实不管行人存在与否,落日总当在河源之西,所以贾岛说河源在落日之东只不过是一个常景。贾岛做诗的特点就是喜欢出人意料,让人们觉得在一定要用巧的地方反而以拙出之,方回的失误就在于受习惯思维的影响而误人歧途。这句诗按照常规的写法应该是“朔色晴天北,河源落日西”,前后结构一致,两巧并列反而不如一奇一正,变幻莫测,从而达到求奇的效果。贾岛诗中常有超越正常思维的想像,故使一些诗句产生出人意表

23、的奇特效果。明月山怀独孤崇鱼琢“乡本北岳外,悔恨东夷深。愿缩地脉还,岂待天恩临?”,文宗开成二年,年近花甲的诗人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贬至偏僻荒远的遂州长江县任主簿,年少起坚定不移的科举之梦到这时已经完完全全破碎了,一生的理想与追求也随之烟消云散。功名事业不成,回乡的念头变得愈来愈浓烈,但家乡在千里之外,又没有得到皇帝的批准,怎样才能回去呢?贾岛在诗中突发奇想,“愿缩地脉还”,把地缩小,千里即在咫尺之间,不就可以立刻还家了吗?当然,贾岛为求奇异的效果,有时也难免顾此失彼,留下缺憾。如“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哭柏岩禅师)一联,本来诗人想将沉寂化作炽烈,继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差,来表现生命的张力,从而

24、造成绚烂奇丽的效果,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衔接,反而弄巧成拙,让诗句显得晦涩难懂,在语言上也缺乏圆润。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评曰:“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贾岛哭僧云: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时谓烧杀活和尚,此尤可笑也。”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见宋代诗话,清何文焕辑,中华书局,1982年,上册,第267页。同是表现燃烧,“往往东林下,花香似火焚”(寄贺兰朋吉)则运用得较为成功,以燃烧的火焰比喻浓重的花香,造成感官上的错乱,而形成奇异的审美效果;类似的还有“千根池里藕,一朵火中花”(上乐使君救康成公),则以火光之明艳喻花色之厚重,以动感的火焰写静态的花色,给人蓬勃欲出的生机与活力。僻贾岛山水

25、诗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僻”,这里的“僻”理解为,偏僻、奇僻、僻涩等。贾岛是以苦吟著称,三年得两句的诗人一生着力追求与众不同,在诗风盛行的唐朝,要让自己的诗作于诗坛中脱颖而出实非易事,而贾岛选择了用偏僻的题材,奇僻的的组合以及僻涩的意象,来抒写心中的感想。史上对贾岛诗歌的“僻”也做了不同理解,可止在哭贾岛中有:“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持僻降古今,官卑挨子徐。爆栩寒月色,人哭苦吟魂”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卷八二五,第十二册,第9376页。后村诗话又心集中有,“国初盛称二孙何之文,苦不多见。仅叙杜诗云:公诗支为六家,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陋,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健

26、。,此数亦近似。”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新集卷一,第152页。偏僻。偏僻主要是指贾岛山水诗的内容题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之无官受角.载:“贾浪仙名岛,元和中,元、白尚轻浅,岛独变格人 僻,以矫浮艳”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卷十一,第121页。,唐人论诗之格,往往有丰富的含义,但大都是指诗歌的内容题材、表现方式、修辞手法、篇章技巧等方面,说贾岛的诗歌僻就意味着贾诗在以上几个方面都有不同之处。贾岛诗歌在内容上多是反映自己坎坷不平的命运、贫病苦寒的生活、冷寂晦暗的心灵,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他在内容上有共同之处的唐朝诗人要数孟郊,但孟郊诗

27、歌思想内容更丰富,其中有的诗反映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疾苦,愤慨贫富不均,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综、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有的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如落第、溧阳秋霁、伤时、择友等,还有的自诉穷愁,叹老嗟病,如秋怀、叹命、老恨等;而“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作者偏激的心情,孟郊的视野较之贾岛则开阔许多,所以说贾岛诗内容偏僻,此外,前面我们在贾岛诗歌的“瘦”上,也就其诗歌内容选材的狭窄

28、做过介绍。奇僻。贾岛诗歌中有许多以奇僻而留传的名句,如诗源辩体卷二五所录:“贾岛五言律,如“鸟绝吏归后,蚤鸣客卧时。锁城凉雨细,开印曙钟迟”,“废馆秋萤出,空城寒雨来。夕阳飘白薄,树影扫青苔”,“早讲林箱在,孤禅隙月残”,“积雨荒邻圃,秋池照远山”,“门掩园林僻,日高巾帧佣。孤鸿来半夜,积雪在诸峰”,“独鹤耸寒骨,高杉韵细咫”,“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空粱箱叶落,疏瞩水萤穿”等句,皆气味清苦,声韵峭急,其他句多奇僻,即变体,不可为法。如“野水吟秋断,空山影暮料”,“磐通多叶峥,月离片云棱”,“凌结浮萍水,雪和衰柳风”,“松生师坐石,潭涤祖传孟”,“西殿宵灯磐,

29、东林曙雨风”,“绝雀林藏鹃,无人境有猿”,“井凿山含月,风吹磐出林”,“明晓日初一,今年月又三”,“芽新抽雪茗,枝重集猿枫”,“露寒鸿宿雨,鸿过月圆钟”等句,最为奇僻,皆前人所未有者。”贾岛诗中所写的事物,大都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只是常常为人们所忽略。孤云、冷月、寒风、草径、桥石、落叶、流萤、苔痕、病蝉、独鹤,贾岛将他们组合起来,形成奇怪的意象组合,再加上诗人的特定心境,进而引进诗歌中。大不同于李贺的异想天开、光怪陆离或者虞仝之荒涎奇异。贾岛因僻而怪,以寻常之物锤炼出陌生化的效果,延伸了艺术感知,令人耳目一新。此外,贾岛诗歌语音的晦涩,语义的难解也加深了他诗歌的奇僻之感。僻涩。指诗歌意象的

30、选择,对僻涩这一特色可谓是众说风云,如对题皇甫荀蓝田厅一诗之“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纪购评:“此非奇语,乃太僻,太碎,太狭小,太寒俭耳。 (元)方回:流奎律髓汇评,李庆甲校,上海古籍出版社,卷六,2008年。”。对“客归秋雨后,印锁暮钟前”一联,李怀民评曰:“客归秋雨后,印锁暮钟前此等似无可写,看他偏要著笔。” (清)李怀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转引自齐文榜贾岛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卷下,2001年。其实,贾岛之所以为贾岛,其特点正是在于能于他人不经意处落笔,并以自己的锤炼而加以出新,前文提到的“化常为奇”和“因奇入僻”正是贾岛诗歌的本色。贾岛遭贬斥的原因众说纷纭,其才学偏僻、无补于时或

31、许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载:“制贬平曾、贾岛,以其僻涩之才,无所采用,皆此类也。”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2年,卷六。僻涩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贾岛留给人们的一个印象,五总志载:“蜀僧鸯鄙贾岛寒涩,乃自讽其词曰且曰:不能致思龄藩篱蹄滓之间” (宋)吴炯:五总志,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2009年。后代的学者用“僻涩”来论贾岛的诗作的人也不少,如“贾五言律亦出自杜。如形容尤入僻细。”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郭绍虞选编,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李怀民评曰:“石缝衔枯草,植根渍古苔一联:搜剔不遗细小。又:僻涩可念。” 同。又北梦琐言载:“进士李洞慕贾

32、岛,欲铸而顶戴,尝念贾岛佛,而其诗体又僻于贾。” 同。从中也可以看出贾岛在晚唐人们心中的普遍印象。贾诗的“僻”又是其诗歌总体风格的重要方面。贾诗的“僻”有着丰富的含义,在不同的作品当中其内涵也各有侧重,结合历代评论家所言,大体包含有清僻、深僻、苦僻、险僻、幽僻、偏僻等多重含义。如直言其诗僻者,其题长江:“言心俱好静,癣署落晖空。归吏封宵钥,行蛇人古桐。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若任迁人去,西浮与刻通。”纪昀评之曰:“此诗虽僻而赖上句大方,遂不觉其鄙琐”。 (元)方回:流奎律髓汇评,李庆甲校,上海古籍出版社,卷六,2008年。幽 幽是贾岛山水诗的又一大特色,明胡应麟即认为:“曲江之清远,浩然之简淡

33、,苏州之闲婉,浪仙之幽奇,虽初、盛、中、晚,调迥不同,然皆五言独造。至七言,俱疲苶不振矣。” (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第五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485页。由于诗人做过僧人,官场不得意,后半生处于隐士生活,所以诗作取象造境偏爱幽清静谧,情感抒发坚持和婉幽淡,语言表达力求自然平淡,因而形成了幽清平淡的风格。但这里的幽与前面所讲的清有所不同,这里的幽主要是讲贾岛山水诗中的意象选择和意境创造,着重于诗人所刻画的景物以及营造的气氛,而前面所讲的清,主要是作者于山水风光中的闲适、清淡的心境。细读贾岛的山水诗发现,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表现幽这一特色的。意象选择上。贾岛的

34、山水诗多描写秋冬之景,肃杀的秋风,衰败的秋柳,凄冷的冰霜雨雪等是常见的自然景象,构成了他的诗衰败、寒寞,幽寂的意境。但我们知道贾岛是个一日不可无诗的苦吟诗人,他曾自言“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戏赠友人),他不仅仅是在秋天和冬天才作诗的,夏季和春季他同样苦吟不辍,而他的诗中却绝少春夏之季候,即使有,也经过了诗人的冷处理。如夏夜诗;“原寺偏邻近,开门物景澄。磬通多叶罅,月离片云棱。寄宿山中鸟,相寻海畔僧。惟愁秋色至,乍可在炎蒸。”他写夏季,不写难耐之暑热,而择取了相对清凉的夏夜、清澄的物景磬声、夏月、片云、山中鸟、海畔僧,并没有暑气蒸人的炎热感,反而给人些许清凉和幽寂。结尾两句诗人似乎是在发愁

35、清凉的秋天什么时候能到,因为酷暑蒸人的夏天是很难熬的。写夏仍不离秋。诗人对肃清的秋天似乎有一种偏好,也许是在对秋的吟咏中他郁闷的心灵能得到一丝清凉的慰藉吧。意境创造上。贾岛的山水诗常常通过一系列的特写镜头,通过丰富的想象,营造幽深的意境。如五律马戴居华山因寄设想华山景物,描写真切细致:玉女洗头盆,孤高不可言。瀑流莲岳顶,河注华山根。绝雀林藏鹘,无人境有猿。秋蟾才过雨,石上话松门。首联写华山云台上的一名曰“玉女洗头盆”的石盆,极写其高,不及其它景物,如一特写镜头。颔联则将镜头拉开,写瀑布从华山山顶奔流下来,黄河水从华山脚下流过,令读者将华山大势了熟于心。颈联将镜头向华山内部推进,使读者看到了藏着

36、鹰隼之类猛禽而很少鸟雀的树林,没有人迹而猿类跳跃的幽深之处,景象转为幽奇。尾联又将笔触从幽深可怖的情境中拉出,一片秋月的清光在雨后显得那么清澈明亮,洒在门前长着古松的石上,景色清新。喜李馀自蜀至“迢递岷峨外,西南驿路高。几程寻险栈,独宿听寒涛。白鸟飞还立,青猿断更号”,表现蜀地道路崎岖,景色清幽的特点。在送穆少府知眉州:“剑门倚青汉,君昔未曾过。日暮行人少,山深异鸟多。狖啼和峡雨,栈尽到江波。一路白云里,飞泉洒薜萝”中,首联用一个“倚”字点出了蜀地高峻的地形,颔联写蜀地景物独特,也透出旅途的孤独感:傍晚行人少了,人心思归,山林茂密,奇异的鸟很多。颈联写蜀地的狖啼、峡雨、栈道,景物凄美幽深。尾联

37、写穆少府一路行走在白云里,飞流泉水洒落在薜萝上,这又是蜀地多山林泉水、地形险峻的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贾岛的山水之作艺术上具有的寒瘦,清,奇,僻,幽的特色,清新疏朗的景物描写,清淡平和的意境,为我们提供了阔大的写景天地,因而在寒瘦奇僻之余,贾岛的诗作显示出别样的灵动色彩。对他的山水诗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贾岛以及贾岛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参考文献1黄鹏笺注.贾岛诗集笺注M,巴蜀书社,2002年版.2李嘉言点校.长江集新校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3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中华书局,1986版. 4.清何文焕辑.宋代诗话M,中华书局,1982版.5黄鹏.贾岛诗

38、的渊源和影响J.四川师院学报,1997,(3).6张文利.贾岛选择物象的特点J.西北大学学报,2001,(1).7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宋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9吴淑钿.贾岛诗之艺术世界J.唐代文学研究(第七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1李军.贾岛孟郊诗歌比较研究J.苏州铁道学院诚著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2郭绍虞.清诗话续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13 宋刘克庄主撰后村诗话M,中华书局1983年版.14欧阳修全集M,中华书局2001年版.15全唐持M,中华书局1999年版.16 李庆甲校(元)方回:流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版. 17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