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9224664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项选择题A按照作品的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诗歌可分为C和叙事诗。C. 抒情诗B芭蕾舞起源于A,形成于法国。A.意大利B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C。C. 法国B北朝民歌?木兰诗?是一首D。D.叙事诗B表现性与形式美是(A)艺术的一种审美特征。A.实用C常被人们称作 “第七艺术的是D。D.电影DC的?悲怆交响曲?充满了深刻的矛盾和无法排遣的郁闷,表现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以及最后希望破灭的悲惨结局。C.柴可夫斯基D德国的A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从而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正式形成。因此,他也被称为“艺术学之父。A.康拉德费德勒D电视的B形成了这门艺术的欣赏特点。B. 介入性D

2、对于艺术来讲,A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气氛或文化条件, 直接制约着 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 创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A.社会文化E?二泉映月?是一首C独奏曲。C.二胡G工艺美术品的审美特性集中表达为B。B.造型美G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是一部B。B.命运悲剧H?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麦克白?是C的“ 四大悲剧。C.莎士比亚H?红楼梦?的作者是BB.曹雪芹H绘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AA.达芬奇H绘画?清明上河图?是中国B朝的作品。B. 宋H绘画?向日葵?是画家C的作品。C.凡高H绘画是(B)艺术中最主要的一

3、种艺术形式。B. 造型JA阶段, 主要是鉴赏主体反作用于艺术作品, 整个心理活动处于一种主动 状态,表达为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A. 审美体验J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和思想性属B艺术的审美特征。B. 语言J节奏性与韵律美是C艺术的一个审美特征。C.表情KA堪称音乐的灵魂。A.旋律K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是建筑的C。C. 艺术语言L?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首C。C.小提琴协奏曲M?命运交响曲?是A的代表作之一。A.贝多芬M“蒙太奇是法文 montage 的音译,原为A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 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A. 建筑学M

4、美声唱法源于C,它追求声音效果,讲究发生方法,注意运用华彩和装饰唱法。C.意大利M美育的核心是DD. 艺术教育NB年 12 月 28 日晚, 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 放映了他们自己拍摄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短片,这一天被电影史家们定为电影 正式诞生的日子。B.1895 年P?琵琶行?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B的作品。B.白居易Q情节性与主人公是D艺术的一个审美特征。D. 综合R人们喜欢把B比喻为“流动的建筑。B.音乐R人们喜欢把B比喻为“凝固的音乐。B.建筑R人物、情节和环境是C的三要素。C.小说SA是指在中外艺术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 法

5、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A.艺术流派SA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A. 气SB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于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 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 聚精会神地欣赏它, 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B. 审美直觉SB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 运用独特的物质媒 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B.艺术语言SB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的影 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B.艺术思潮SC是指鉴赏主体在审

6、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根底上到达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 对象化。C.审美升华SC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表达为一种哲理、 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 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C. 艺术意蕴SC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C. 道SC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C. 舞SD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D. 艺术鉴赏SD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

7、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D. 艺术风格 SD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D. 和SD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D. 心 S“实用、巩固、美观是建筑的A。A. 根本原那么S摄影艺术独具的审美特征主要集中在纪实性与D的统一上。D.艺术性S实用艺术中,实用性与B,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它们构 成了实用艺术最根本的原那么和特征。B.审美性S书法艺术是C特有的一种民族传统艺术形式。C.中国S瞬间性与永固性是B艺术的一个审美特征。B. 造型S苏、黄、米、蔡“四大家是我国D代的著名书法家D.宋S所谓C是指一种活泼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 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

8、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根底和前提,乃至萌发 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C. 艺术体验W我国京剧史上的“四大名旦是D、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D. 梅兰芳 X西方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尤其是C艺术更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C.油画X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属D艺术。D. 综合Y“以美育代宗教 的思想是B提出的B. 蔡元培Y“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艺术B作用的特点。B 审美教育Y一般认为,西方雕塑史上有C个最为辉煌的顶峰期。C.四Y一度盛行欧洲的“三一律是B戏剧的创作法那么。B.古典主义Y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C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 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

9、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C.巫术说Y艺术批评具有二重性的特点,即科学性与D的统一。D.艺术性 Y意大利佛罗伦萨,美弟奇教堂内的四个大理石雕刻?晨?、?暮?、?昼?、?夜? 。 的作者是AA.米开朗基罗Y音乐、舞蹈属C艺术C.表情Y影视艺术的成功首先取决于C,对于故事片、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来讲,具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C. 剧本Y与西方戏剧比拟,中国戏曲在形式美上是“D。D. 以一求多ZB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B. 悟Z在独舞?水?中,塑造了一位西双版纳傣族妇女优美形象的著名舞蹈艺术家是D。D.刀美兰Z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艺术那么是以具体的、B生动感人的来反映

10、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B.艺术形象Z中国园林真正的精华与核心是它的D。D.文化美Z朱自清的B?背影?,乍看似乎只是随意倾吐家常琐事,仔细回味,不难从中 发现浓郁的情感和深沉的寓意。B. 散文Z主教材认为,C作为艺术的根本特征之一,表达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C.主体性Z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美学家是BB. 亚里士多德Z作为戏剧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A历来被认为是戏剧之冠,具有崇高的低位。A.悲剧Z作为中国戏曲史上划时代的浪漫主义杰作?牡丹亭?,其作者是BB. 汤显祖Z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学形成于(D)世纪末叶。D.19多项选择题B表情艺术具有ACD等审美特

11、征。A 抒情性与表现性、C 表演性与形象性、D 节奏性与韵律美C从表现风格区分,艺术舞蹈可以分为ABCE等等。A 古典舞、B 现代舞、C 民间舞、E 宫廷舞 C从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区分,雕塑一般可分为BCE。B 圆雕、C 浮雕、E 透雕C从体裁形式来划分,器乐可以分为ABCDE组曲 、夜曲 、进行曲 、叙事曲 、 梦想曲、狂想曲、随想曲、协奏曲等等。A 序曲、B 交响音画、C 交响曲、D 舞曲、E 谐谑曲C从体系来划分,绘画可以分为BD。B 东方绘画、D 西方绘画C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那么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ABCDE。A 实用艺术、B 造型艺术、C 表情艺术、D 综合艺术、E 语言艺术C从

12、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艺术形象可以分为ABCD。A 视觉形象、B 听觉形象、C 综合形象、D 文学形象DABCD等许多因素是建筑的艺术语言。A 空间、B 形体、C 比例、D 均衡G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ABCDE。A“模仿说、B“游戏说、C“表现说、D“巫术说、E“生产劳动说H汉字书法可分为ABCDE。A 篆书、B 隶书、C 楷书、D 行书、E 草书R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ABCDE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A 文字、B 声音、C 线条、D 色彩、E 画面SACE是建筑的根本原那么。A 实用、C 巩固、E 美观 SBCD是小说不可缺少的根本要素。B 人物、C 情

13、节、D 环境SBCD是影视艺术的主要语言。B 画面、C 声音、D 蒙太奇SBCE是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B 自然美、C 建筑美、E 文化美SBDE是语言艺术独具的审美特征。B 情感性与思想性、D 间接性与广阔性、E 结构 性与语言美S散文的种类丰富多样,一般将其分为(CDE)散文。C 抒情、D 叙事、E 议论S摄影艺术的样式和体裁繁多,按题材分,可以分为ABCDE等。A 肖像摄影、B 风光摄影、C 舞台摄影、D 体育摄影、E 建筑摄影S实用艺术具有ABE等美学特征。A 实用性与审美性、B 表现性与形式美、E 民族 性与时代性S视觉设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ABCDE广告设计等等。A 装帧设计、B 印

14、刷设计、C 包装设计、D 展示陈列设计、E 视觉形象设计W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ACE要素。A 物质文化、C 制度文化 E 精神文化 W我国声乐一般被划分为ACE唱法。A 民歌、C 美声、E 通俗X西方现代派艺术主要有BCDE 等。B 象征主义、C 存在主义、D 表现主义、E 未来主义X戏剧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按照作品的样式类型划分,可以分为CDE。C 悲剧、D 喜剧、E 正剧Y依据教材,表情艺术主要包括CD。C 音乐、D 舞蹈Y依据教材,实用艺术主要包括ABDE等。A 建筑艺术、B 园林艺术、D 工艺美术、E 现代设计Y依据教材,语言艺术被分为ABCD。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剧本

15、Y依据教材,造型艺术主要包括ABCE等。A 绘画、B 雕塑、C 摄影艺术、E 书法艺术Y依据教材,综合艺术是ABDE等一类艺术的总称。A 戏剧、B 戏曲、D 电影、E 电视Y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ABD几个阶段。A 艺术体验、B 艺术构思、D 艺术传达Y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 (ACD) 作用。A 认知、C 教育、D 娱乐Y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中包含着ABCDE理解等根本要素。A 注意、B 感知、C 联想、D 想象、E 情感Y艺术鉴赏是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审美过程,可以区分为(BDE)。B 审美直觉、D 审美体验 E 审美升华 Y艺术具有BCD等根本特征。B 形象性、C 主体性

16、、D 审美性Z造型艺术具有BCD等美学特征。B 造型性与直观性、C 瞬间性与永固性、D 再现性与表现性Z中国戏曲具有自身的审美特征。尤其是表现在ACE方面。A 综合性、C 程式化、E 虚拟性Z综合艺术具有ACD等美学特征。A 综合性与独特性、C 情节性与主人公、D 文学性与表演性名词解释艺术传达:指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 己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 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 艺术形象。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根本形式之一, 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 式。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

17、 来到达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灵感:指在创造活动中, 人的大脑皮质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 式,是在一定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根底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 的顿悟式思维形式。综合形象: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综合艺术,其中既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还有文学形象。它们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些门类中的艺术形象, 可以统称为综合形象。艺术意蕴: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 常常具有多义性、 模糊性和朦胧性, 表达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 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

18、术魅力 的根本原因。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是 情与景、 意与境的统一。 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旋律: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上下、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 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旋律 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还可以体 现出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人们常把旋律称为音乐的灵魂。 和声:音乐最根本的表现手段之一, 指多声部音乐按照一定关系构成重叠复合

19、的音 响现象,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和立体感。此外,复调、曲式、调式、调性, 以及速度、力度等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也都是通过有规律的变化与组合,共同 将乐音在时间中展开来塑造出音乐形象。蒙太奇: 是法文 Montage 的音译,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 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问答题2、 简述艺术的主要特征。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根本特征。 形象性。文学、艺术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 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 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

20、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 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表达出十分鲜明的 创造性和创新性。因而,主体性作为艺术的根本特征之一,表达在艺术生产活动 的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 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 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3、 如何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和审美娱乐三方面。 审美认知,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 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审美教育,主要指

21、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 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典范,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 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 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特点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和“寓 教于乐。 审美娱乐作用。审美娱乐,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 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 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5、 简述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 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从

22、那时起,艺术作为文 化的独特组成局部,就始终参与和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历史开展进程,表达和反映 出人类文化的各个历史开展阶段。 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局部,从另一方面来讲,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 制约。艺术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 分,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范畴。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决定了它所属的子系统,必 然附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对于艺术来讲,社会文化大系统作为一种总的文化 气氛或文化条件,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人“文 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8、 简要说明艺术与科学的区别。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

23、总和;艺术是人类进行审美创造的最高形 式。 科学求真,揭示事物开展的客观规律;艺术求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 面的审美需要。 科学主要运用抽象思维,强调理性因素;艺术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强调情感 因素。科学客观冷静地对待事物,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那么是一种主 观色彩很浓的创造活动,除了反映生活外还应当评价生活与表现情感。科学理论 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9、 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 艺术活动由客体世界、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接受 4 个要 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即指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 美

24、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作主体观照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指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方式将 其审美意识物化为艺术形象、情境或意境的创造性活动。艺术制作指与艺术创作 密切相关、以物质性制作为主、以精神性创造为辅的艺术活动。 (3)艺术作品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审美意识的物态化。 (4)艺术传播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 给接受者的过程。艺术接受指在传播的根底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 主体的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11、简析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的异同。艺术意境与艺术典型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意境在景物中也有人

25、物,意境的产生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结果,它一方面以 自然景物的意象描述为主,另一方面也必然熔铸进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美学情 趣。简言之,如果说典型是在主客体统一中侧重于客体,那么意境却是在主客体 统一中侧重于主体;前者侧重于塑造人物形象,后者侧重于抒发艺术家自己的情 感。 共同点: 它们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表达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是在个别 的有限艺术形象中,表达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人物形象身上 表达出共性、普遍性和本质必然性,艺术意境那么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 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乃至于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层意蕴。 或许,从有限中把握无限,正是艺术的极

26、致境界。19、简要说明艺术作品中再现与表现的关系。1再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2) 表现是指在艺术创作中重在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 以及主体对客体世 界的思考和评判。 (3) 再现和表现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侧重再现的艺术作品中,不可能没 有表现的因素;在侧重表现的艺术作品中,也不会没有再现的因素,其间只是存 在比重的差异。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达作者的思 想和情趣;表现性作品也要注重对客体世界及其规律的遵循,只不过它所表达的 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23、简述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 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 验的根底上到达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 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艺术鉴赏的审美升华,实 际上就是鉴赏主体通过审美再创造活动, 在鉴赏对象 (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中 直观自身,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引起审美愉悦,产生美感。24、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共鸣现象。(1) 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 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2) 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 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工程图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