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交流 人民网 试论中日文化交流.docx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92235579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日文化交流 人民网 试论中日文化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日文化交流 人民网 试论中日文化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日文化交流 人民网 试论中日文化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日文化交流 人民网 试论中日文化交流.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日文化交流 人民网 试论中日文化交流试论中日教育合作与交流摘要:在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三十年时间中,无论是中日政府间、中日民间组织间,还是中日间以其他很多方式,都开展了很多次教育合作与交流。推动两国传统的友好关系和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进一步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了有利外部条件。关键词:中日、教育、合作、交流长期以来,日本是中国开展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国家,交流形式、种类和项目总数一直居于首位。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往始终没有间断,成为沟通彼此心灵、联系人民友谊的坚实纽带。尤其是自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之间在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基础上,先后签订了中

2、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为促进文化交流的协定、中日教育部长会谈纪要等协议,为两国在教育领域中进行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我认为,在这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三十年时间中,中日教育合作与交流的作用与意义是有目共睹的。前期,日本政府与民间向中国教育界提供无偿援助,向中国教育界提供宝贵经验,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后期,中日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逐渐呈现出双向交流趋势,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日本也有不少大学生远渡日本来到中国的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中国文化。作为文化间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中日两国间的教育合作交流对中日关系的缓和及不断发展具有显著作用,对两国的政府、企业、

3、尤其是学界实现互惠互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不可缺少的。一、中日政府间教育合作与交流自从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来,中日两国政府在教育领域始终保持着密切往来,不断共同推进两国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发展。在两国政府推动下,日本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神户大学等知名大学都先后与中国的大学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中日两国历任教育主管都互相进行过友好访问。比如2006年日本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率民主党代表团访问中国,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会见了小泽一行,双方就中日交流合作特别是中日青少年交流等感兴趣的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由此看出,政府间关于教育问题的交流有协议保障,有国家作为强力后盾,建立稳定合作交流

4、机制,为以后民间教育合作交流开创道路。二、中日民间组织间教育合作与交流提到民间的中日学术交流,就不得不说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基金机构日本学术振兴会。该会主要资助以大学为主体的学术研究以及国际交流活动。其中一个中日据点大学群交流项目惠及了千千万万的中日学子,为两国都提供了积极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包括以中国科技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为据点的大学群合作、以北京大学和筑波大学为据点的大学群合作、以清华大学和京都大学为据点的大学群合作等几个项目。此举为两国的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参与高尖端领域研究和接受顶级优秀研究者指导的机会,同时也为他们搭建了一个进行国际交流,开阔学术事业的平台。另一个文化机构是以推进日本的

5、国际文化交流事业为目的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此基金会就与中国在培养中国大学日语教师方面展开了合作,为中国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的日语教师。除此之外,日本财团在中国大学设立青年教育基金的项目、日本大荣企业给中国捐款以支持中国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项目等都对中国教育事业提供了积极的帮助,为两国教育方面的邦交打下坚实基础。三、中日其他形式教育合作与交流除了政府和机构、组织间的交流,两国互派的留学生是沟通中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对相互的学习交流、促进共同发展,具有特殊作用。有数据表明,截止到2007年5月1日为止,日本大学中的在读中国留学生已达到71277人,占在日本留学生总数的60.

6、2%。从1978年以来,中国到日本的留学生累计已有大约15万人,中国是在日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而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近年来,由于在中国的日本企业数目剧增,来中留学的日本学生数目也在与日俱增。我认为,留学生在两国关系中能起到重要作用,他们在别国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不禁左右了他们自身对日本或中国的印象,也影响着周边的日本人和中国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日本会需要大量中国人才,而中国也会需要日本人才。四、中国和平崛起与中日教育交流横亘在中日两国邦交中间的,就是日本侵华战争这道鸿沟。中日两国的恩怨自此开始飙升。德国用了六十年的时间道歉悔过才让世界理解,却不是原谅。而日本不仅迟迟不为他的所

7、作所为向中国道歉,还变本加厉地掩盖真相,篡改日本本土教科书,这些让中国国民愤怒。侵华战争里日军的烧杀抢掠,加深了两国的民族矛盾,是中日关系举步维艰的原因。然而,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日两国必须走和平、友好、合作的道路,这才是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所以30年前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坚持和平、友好的大方向指导下,中日教育合作与交流是两国共同的期盼。全球化的大背景要求我们不仅在经济层次进行交流与合作,也暗示了文化的融合和兼收并蓄。近些年来。两国互派留学生和各种论坛交流,让两国最优秀的学子了解和感受了不同的文化氛围,取长补短。通过教育文化的特殊交流形式,让处在两国高精尖研究领域的人才互相磨合。中国不是忘记了那一段屈辱的历史,也不是原谅了那个年代日本人的暴虐。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站在中国崛起的历史高度,我们需要的是稳定和平的外界环境,以加快国内发展。教育合作交流兼有文化性质,通过教育问题的交流更容易软化两国矛盾,进一步推动两国传统的友好关系和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能使大大加快中国的崛起速度。06年,两国迎来的“破冰”“融冰”“迎春”之旅,我有理由相信,我不久的将来,中日关系将会有突破性进展,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有利条件,而在这其中,教育合作交流功不可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