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92221911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见梁惠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孟子见梁惠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见梁惠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见梁惠王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孟子见梁惠王第二课时学起来疑议相析仨与时俱进肆读准字音壹积累文言贰1、读准字音叟()庶()人万乘()弑()其君不夺不餍()一、读:读准字音一、读准字音叟(su)庶(sh)人万乘(shng)弑(sh)其君不夺不餍(yn)二、积累文言知识重点实、虚词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 上下交征利二、积累文言知识重点虚词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句首助词,无义 亦有仁义而已矣:但,只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但,只 苟为后义而先利:如果,假如上下交征利:交:互相;征:求取、追逐二、积累文言知识词类活用 不远千里 有以利吾国 苟为后义而先利 二、积累文言知识词类活用 不远千里:以

2、为远 有以利吾国:使得利 苟为后义而先利:以为后 以为先 二、积累文言知识特殊句式 何以利吾国 何以利吾家 何以利吾身二、积累文言知识特殊句式 何以利吾国宾语前置:以何利吾国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叟:对老人的尊称 亦:句首助词,无义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方法使我的国家得利呢?孟子对曰:“王何必曰 利?亦有 仁义 而已矣。王曰 何以利吾国?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亦:但,只 交征利:互相求取利益。征,求取,追逐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一定说 利 呢?只有 仁义 罢了

3、。大王说 怎样使我的国家得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封地得利?士人、小官吏说 什么对我自身得利?上上下下互相求取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译文: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一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取得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得百辆兵车的大夫,不能认为是不多的。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 仁义 而已矣,何必曰 利?”苟为:如果,假如 后义:以义为后,即轻视义。后文的

4、“先利”,意思是重视利益。不夺不餍:不夺取全部就不满足。译文:如果轻视义而重视利,那么他们不夺取全部就不会满足。(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求 仁 的人 却抛弃自己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求 义 的人却轻视他的国君。(所以,)大王只说 仁义 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说 利 呢?”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方法使我的国家得利呢?孟子对曰:“王何必曰 利?亦有 仁义 而已矣。王曰 何以利吾国?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一定说 利 呢?

5、只有 仁义 罢了。大王说 怎样使我的国家得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封地得利?士人、小官吏说 什么对我自身得利?上上下下互相求取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译文: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一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取得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得百辆兵车的大夫,不能认为是不多的。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 仁义 而已矣,何必曰 利?”译文:如果轻视义而重视利,那么他们

6、不夺取全部就不会满足。(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求 仁 却抛弃他的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求 义 却轻视他的国君的。(所以,)大王只说 仁义 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说 利 呢?”叁:疑义相析1、文章开头,梁惠王一看到孟子提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核心是什么?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利2、从梁惠王的问话中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君呢?重利。直率一句话就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人3、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治国良药?答案:仁义。王曰 何以利吾国?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7、。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先破后立用铺排手法,破对方观点立自己的观点仁是蕴藏在内的,义是发之于外的 既然梁惠王只知言利,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执著的追求,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感悟孟子的人格魅力 在现代社会,当人类的精神家园渐渐荒芜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功利,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了孔孟的精神超越了历史,超越了国界,在熠熠生辉!肆:与时俱进作业:今天,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他的义利观?“重义”只是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以义求利,并非不言利,也不轻利。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