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空间解析.pdf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9221494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2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空间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空间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空间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空间解析.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空间解析 摘 要:赖特作为美国建筑大师,对现代建筑影响巨大。但他的建筑思想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与当时欧洲大陆的主流现代主义设计崇尚“功能”至上的思想不同。赖特的“有机建筑”打破了方盒子框架,利用建筑的空间、材料、结构诠释着建筑理念。他的作品生动而富有诗意,但也不乏过份执迷于“信仰”的争议之作。古根海姆博物馆便是其一,它大胆的形式就像一个巨大的白色“漩涡”融合着赖特的时间与空间。关键词:古根海姆;赖特;时空连续 一 赖特与古根海姆博物馆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43 年,美国冶炼业巨富所罗门R古根海为保存和陈列自己的美术藏品,委托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最终于 1959 年

2、建造完成并开幕。赖特作为美国建筑大师,对现代建筑影响巨大。但他的建筑思想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与当时欧洲大陆的主流现代主义设计崇尚“功能”至上的思想不同。赖特的“有机建筑”打破了方盒子框架,利用建筑的空间、材料、结构诠释着建筑理念。他的作品生动而富有诗意,但也不乏过份执迷于“信仰”的争议之作。古根海姆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它大胆的形式就像一个巨大的白色“漩涡”融合着赖特的时间与空间。本文将对这一争议建筑进行分析,主要为建筑空间形式的分析。意图不在于盲目地推崇或贬低,旨在更全面地理解大师的建筑手法,理解现代建筑。二 建筑解析 (1)环境与功能 建筑坐落于纽约市第五大道拐角处,面对中央公园,周围为吵

3、杂的街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基地面积的限制,建筑平面无法水平延伸,令空间纵向延展无疑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作为博物馆建筑,参观线路和内部环境营造十分重要。博物馆的基本参观功能也决定建筑内部需要流通性强、采光优良的空间。此外,就空间分配而言,博物馆应具备藏品储备空间、办公空间、接待间、休息室、交通等辅助空间。(2)平面布局打破对称,明确有序 平面布局对空间划分至关重要。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平面根据功能划分成动态的不对称布局。以入口轴线为界,左右分别布局一大一小两建筑主体。这样的平面布局使观众参观路线、工作人员路线互不干扰,二层平面又再次通过平台将两馆连接。这样对比又协调的平面既区分主次又相互联系。交通流线上

4、,过于复杂会影响参观效率和质量。因此古根海姆采用了交通流线明确,空间开阔的设计。(3)外观简洁与变幻相结合 弯曲厚实的外墙带动整个白色建筑螺旋上升,楼层间的缝隙为环形窗带,直至六层。建筑为白色螺旋形混凝土结构,外观简洁不作修饰。与传统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赖特构想的这个螺旋体,向城市的空间敞开并清晰明确地表达内部结构,并有别于周遭的板型建筑,成为地区焦点。如赖特本人说:“在这里建筑第一次表现为塑性的。一层流入另一层,代替了通常那种呆板的楼层重叠,处处可以看到构思和目的性的统一”。其形式虽显独特,但不乏合理性:基地面积小,竖向空间拓展有利于节约空间;周围街区环境嘈杂,内向的建筑形式有利于隔绝

5、噪音;建筑位于街角,圆形建筑有利于缓解硬朗的街景。(4)内部空间时空连续的四维空间 建筑的外观只是内部功能空间的必然体现,内部空间才是建筑物的主体。古根海姆的建筑空间可以简单地视为由三大部分:入口空间(包括上部连接平台)、主展空间(大螺旋体)、辅助空间。入口空间:赖特注重入口空间的设计,这或许是受日本和中国园林的影响。博物馆的入口设计相对低矮、隐蔽、朴实无华,其上部支撑二楼平台。入口上部半封闭,下开放为通道,连接两展厅。穿过低矮的入口,向右即转入主展厅。展厅中庭空间顶部采光、开阔明亮、贯穿建筑六层,给人豁然开朗的印象。主展空间:空间随坡道盘旋向上升六圈后止于玻璃天窗之下,围合出一高大的共享空间

6、。这样使空间延伸由水平的二维突破为三维,空间关系核心围绕,具有向心性、连贯性。在功能上这种空间形式把展厅、交通、纵向空间统一于一体,流畅有序。人流自然导向,观者在步行中便能浏览展品,整个过程轻松愉悦。辅助空间:辅助空间包括:小螺旋体四层,主要摆放监控设备,加建过程中把其中的三、四层改为展厅;咖啡厅,位于主展馆二层平台;地下层,讲堂及技术用房。时空连续的第四维时间因素,即在于建筑的开窗。环形窗带,置于墙壁顶部,利于隔热隔噪。顶棚玻璃窗与墙壁高窗形成自然采光,再加上白色墙壁的漫反射,使整个展馆内光线明亮柔和。透明的玻璃窗将城市景色引入博物馆内,一年四季博物馆内部光线、色调千变万化,空间也随着时间在

7、改变。三 结束语 赖特对自己的事业孜孜不倦,对自己独树一帜的建筑主张坚持不懈,最终才在现代建筑史上画上了令人惊叹的一笔。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生涯中的最后一个作品,它注重建筑精神的统一、材料本质的表达、与周围环境的考虑,可被视为对“有机建筑”的全面体现。作为一座公共建筑,虽然功能具有一些不合理性,但是其设计的“从优选择”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空间连续的设计手法多样,如何才能与预期功能相统一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 1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三联书店,2004(3)2 布鲁诺赛维.现代建筑语言.席云平 王虹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5(6)3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之梦: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著述精选.于潼译.山东画报出版,2011(6)4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赖特论美国建筑.考夫曼编.姜涌 李振涛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数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