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海洋权益.pdf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9221485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海洋权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海洋权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海洋权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海洋权益.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海洋权益摘要摘要:“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地球财富和地球本身”。全球化发轫于近代航海地理大发现,海权从一诞生就打上了全球化烙印。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审视海权对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深刻意义。然而现如今,中国的海权形势相当严峻,不容乐观。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国海权面临着长期而复杂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自1996 年 7 月 6 日正式加入公约,就有了国际法基础上拥有的300 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主权。然而,与中国海上相邻的 8 个国家,由于历史遗留等问题,都与中国有海洋权益之纠纷,中国至今尚未与任何一个海上邻国达成海上划界协议。人类已进入21 世纪,中国既要保

2、卫自己的海洋国土、捍卫自身的海洋权益,又要和周边国家一起把和平和稳定带入新的世纪。这是一个既崭新又敏感、既对现实又对未来有深刻影响的课题。关键词关键词:海权,政治,经济,安全,挑战,屯海从 1958 年起,联合国陆续召开了 3 次国际海洋公约会议。1958 年 2 月至 4 月,第一次由联合国主持的海洋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会议就拟定海洋法草案进行了讨论,最后制定了四个公约。1960 年 3 月,第二次由联合国主持的海洋会议同样在日内瓦召开,专门讨论海洋宽度问题。今天的公约是历时 9 年(1973 年 12 月至 1982 年 12 月)的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制定的。1982 年 12 月,经过

3、160 多个国家的协商、妥协和斗争,终于通过了一部国际立法史上最广泛、最全面的海洋法典,即公约,并决定建立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备委员会。1984 年 12 月,共有 155 个国家和 4 个实体在公约上签了字。9 年后,即1993 年 11 月 16 日,公约得到了第60 个国家的批准,一年后,即 1994 年 11 月 16 日,公约正式生效。公约的生效,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全面开发、法制管理海洋的新阶段。公约的生效,并不意味着从此海洋会变得风平浪静。公约唤醒了沿海国家开发和维护海洋资源的意识,进而引发了争夺海洋岛屿、海洋国土、海洋资源和海洋通道的新的争斗,使世界热点集中到海洋上,不

4、仅霸权主义继续谋求海洋霸权,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在海洋问题上日益觉醒,都在按照自己对公约的理解,尽可能大地圈占海域。然而,世界上海洋国家占全球国家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大多数国家彼此相邻或相向,沿海国家的利益往往与其相邻或相向国家的利益交织在一起。矛盾的焦点是主权的获得或享有以及相应资源的占有或分享。随着更多的国家批准加入公约,海洋权益面临一次全面再分配,海洋权益的斗争将越来越复杂。全世界有 300 多处海域出现划界纠纷,有争议的岛屿达 1000 多个。冷战结束后,仅 1991 年至 1995 年,世界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次数就达 181 起,其中 80%与海洋有关。一、我国海洋国土的基本情况一、我国

5、海洋国土的基本情况我国大陆邻接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区,台湾省并邻接太平洋一隅。自然地理面积总共为470 多万平方公里 但是,除渤海是我国的内海外,其他海区与周边国家的海域界线还都没有完全划定。因此,出现了许多争端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于1996 年 7 月 6 日正是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突破了“领海之外即公海”的海洋法规则,一场“蓝色圈地运动”席卷全球。因此,我国同 8 个海岸相邻或相向的国家,既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越南都存在海域主张的重叠,需要解决划界的争议。中国同有关国家的海洋划界问题,涉及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多种不

6、同性质的国家管辖海域,而且多国主张交叉重叠,错综复杂。但随着公约的正式生效,我国的周边国家纷纷完善海洋立法,调整海洋政策和海洋战略,不顾历史事实和海洋法的具体实施细则和以往的判例,不恰当、不严肃地引用其中对其有利的条款来侵害我国的海洋权益,使我国的许多海域和岛屿无可争议的历史主权面对不少新的争议,对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二、我国海洋国土权益遭受的侵犯及思考二、我国海洋国土权益遭受的侵犯及思考 渤海是目前为止没有争议属于我国的海,但是其他的海,都与他国存在争议。近年来,中国南海争端持续升级,越南在南海进行实弹军事演习,菲律宾议员更是强我国南沙岛屿;东海之上,岛屿问题,日本巡逻船在属

7、于我国的钓鱼岛撞沉中国渔船。随后又在中日专属经济区界限问题上出现了东海油气田之争;美国在黄海海域进行军演,更是向中国扬威。还有东海问题,日本紧盯钓鱼岛不放,大家心里都清楚,钓鱼岛是陆地岛屿,拥有钓鱼岛海岸线就能扩张经济区。历史上,日本用战争手段胁迫中国的签署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中约定: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后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开罗宣言承诺战败国日本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钓鱼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钓鱼岛属于中国是历史可鉴的。现如今,界线争端已经不

8、仅是亚洲的矛盾,菲律宾在此问题上寻求美国帮助,菲欲租借美国巡逻艇、提供武器清单等手段,无非是引狼入室的行为。西方国家也趁机插手争端问题。为强调南海对亚洲的重要性,美国曾经称其为“亚洲的地中海”。近来,这里又被称为“中国的加勒比海”。美国参与这些问题,企图让中国被西方强国牵着鼻子走,这对中国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侮辱。从政治角度看,如果南海为中国所控,或者东南亚落入中国轨道,势必大大影响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力量平衡,而阻止这种可能性发生也符合美国利益。有鉴于此,美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将试图按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美国无须在争议岛屿和海域上采取立场。同时,中国也将试图反对美国卷入,并防止东南亚国家联手。美国总

9、统奥巴马 11 月访问澳大利亚时宣布在澳永久驻军,并加强与澳大利亚的军事合作。媒体普遍分析认为,奥巴马此举意在“牵制”中国。随后在第12 次中美国防部防务磋商中谈及中国 8 月下水的首艘航母时,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弗卢努瓦称已经“期待很长时间”,并“期望中国就航母今后的用途提供更多解释”。一次又一次的事实证明美国的野心,企图牵制以中国为主力的亚洲力量崛起,只有把美国赶出去,才有可能解决争端!三、中国未来海权战略屯海战略三、中国未来海权战略屯海战略这几年,围绕中国周边海域的争议岛屿和争议海域,中国与相关邻国的矛盾、纠纷、分歧,呈现扩大化趋势,频率、强度均是有增无减。争议岛屿和争议海域,在中国的海权体

10、系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在现代国际法条件下和国际竞争格局中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如何才能够从容应对?中国要想在争议海域与各相关国家的较量中处于上风,最根本的做法是继续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不断扩大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与海洋经济的相关性,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海洋,在“生产竞争”中制胜。但是,这也意味着,政府要提供更到位的海洋公共政策和海洋公共服务,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技术与效率也要得到提高。依此对照,不管是在海防、法律法规的出台、国家监管还是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发展方面,我们都还有很多需要上升的空间。另外,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有些国家往往视国际法如无物。虽说为争夺海权,发生战争的几率不大。可是,不怕一万

11、,就怕万一,我们还应当有应对极端事态发生的准备。从军事力量上,为完整的海权提供支撑。因此,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是怎样在现代海权条件下既能保证国家的海洋安全不轻言战事但足以应付各种战事,又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好海洋尽可能从海洋获取更多的收益,增进人们对海洋的认同与热情?换言之,怎样在被动状态下实现自己的完整海权?“屯海”强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包括对岛屿的精心守护和经营,也包括对沿海地区发展激励与支持,其落脚点在于,经由屯海者们的勤劳工作,增强中国从海上获取财富的能力,让海洋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且能够维持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致有一天中国有无可置疑的实力为自身发展提供“海洋安

12、全保障”。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一、完善我国的海洋立法 与海洋联系最为密切的是海军,应该积极推动与平时海上军事行动有关的海洋立法。二、临时安排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基本方针 共同开发是指有关国家在暂时搁置对资源开发的专属性主权权利争议的情况下,在相互协定的基础上,以某种合作方式勘探和开发重叠主张海域的相关资源。三、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是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 海洋资源的开采需要资金和科技的投入。公约虽然规定国际海底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实行“平行开发”的原则,但由于各国综合国力相当悬殊,事实上难以平等。没有高科技的支持和经济的高投入,便没有资格成为

13、“先驱投资开发者”,也无力在深海矿藏开发中竞争。建立综合的海上安全保障体系,维护国家安全 海权是一个国家运用军事力量对海洋的控制能力,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海上力量的强弱,建立一支强大的,有威慑力的现代海军是中国海权战略的第一步,同时也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第一步。面对争议问题,我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基本目标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最后需要声明的是面对我国海洋国土问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并不是中国解决海洋争端的最终方案,而是促进和平解决这些问题争端的一个步骤,我们应达到的目标是“主权属我,共同开发”!如何在新一轮的海洋竞争中,既保卫我国的海洋国土、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又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应对的重要课题。参考文献1 郁志荣.浅谈对海洋权益的定义2孙志国.中央财经大学专家孙志国:中国海权面临挑战.中国经济周刊3新浪读书.中国版图不是雄鸡:海疆告急4 陆向阳.浅论我国海洋权益的保护5 李国强.维护我们国家的海洋权益6姜志军,罗翌.海权、海军与国家安全7叶一剑.中国面临的海权问题,是怎样在现代海权条件下既能保证国家的海洋安全,又能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好海洋,中国争议海域背后:一个 公约 引发的中国海权危机.21世纪经济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