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综合检测卷.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2189708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综合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综合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综合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综合检测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择性必修三检测一、选择题1图1为某学者根据中国文明孕育发展情况,绘制出的中国文化地理分区示意图。这表明,中华文明()图1A源头的多元性 B多元一体发展模式C注重文化认同 D优于其他地区文明2图1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1A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 B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C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 D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3公元前535年,晋国大夫魏献子为政时,分羊舌、祁氏之田为十县,分别以司马弥牟等十人为县大夫,其中二人“有力于王室,故举之”,其中四人“以贤举也”。这表明,当时晋国县大夫的任命()A加速了井田制度的解体 B受到三家分

2、晋的影响C促进了君主权力的加强 D带有官僚制度的色彩4史载:“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到汉文帝时期,国家富裕,国库充盈,以致于穿钱之绳多年不用而腐烂。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在于()A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B盐铁官营政策的实施C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 D与民休息的开明政策5表2是魏晋时期的三则故事,这反映出当时()A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时代主流 B传统儒学遭遇信仰危机C士人群体追求世俗生活享受 D儒、道、佛三教出现交融6图2是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时期新兴的政治文化的比较。这反映出()图2A南朝政治文化的成熟 B南北实力的此消彼长C民族

3、交融的历史潮流 D北朝政治文化的优势7有学者认为“唐的鼎盛有一种横向比较的优势,即同一时期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都不如唐”,并指出“这些灿烂光环的背后是唐朝内政的修明”。“唐朝内政的修明”体现在()调整赋税制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完善三省六部制优化决策程序地方设置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 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交往政策A B C D8新唐书写道:“自天宝以来,大盗屡起,方镇数叛,兵革之兴,累世不息,而用度之数,不能节矣。加以骄君昏主,奸吏邪臣,取济一时,屡更其制,而经常之法,荡然尽矣盖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至于盐铁、转运、屯田无所不为矣。盖愈烦而愈弊,以至于亡焉。”这段材料旨在说

4、明()A藩镇割据的现象 B两税法实施的结果C唐朝灭亡的原因 D宦官专权的危害性9图2为我国古代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内地关系的三种模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模式一 模式二 模式三图2A模式一下民族关系一直紧张,战争频繁B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加速汉化,国家统一C模式二下少数民族内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模式三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加强10辽政权在其统治区域内,契丹以及其他草原民族居住地实行部族制,设节度使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居住地设置州县。这是因为()A草原民族居住地区不适合设立州县 B吸取了唐代设立节度使的经验教训C因俗而治更有利于维护辽的统治 D辽政权统治下民族问题较为严重11宋朝土地买

5、卖“立契”的法定程序除填写契纸,须经官府验契纳税,称作“税契”。税契后只有经官府印押的红契,才是买主取得所有权的合法凭证。此规定()A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B确保了政府赋税收入C缓和了尖锐社会阶级矛盾 D维护了小农合法权益121272年,元帝国于岭北行省设和林宣慰司,由中书省直辖,并在此后的22年间,向岭北行省调入大批汉军、南宋降军、南人及蒙古军民,给予耕牛、农具,于怯鹿难、杭海、五条河、和林等地屯种。这些措施()A表明元朝内部胡汉矛盾不可调和 B奠定了今天中国北部疆域基础C属于典型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D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3明代,若遇四品以上大臣缺员,必由六部官员、都御史、通政使

6、、大理寺卿等共相计议,而后推荐,再经皇帝批准任用,称“廷推”。大臣们若未经廷推而是由皇帝特旨简拔的话,则深以为耻。据此可知,廷推制度()A有利于理性构建政治领导层 B标志着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C成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工具 D致使科举的选官功能被削弱14晚明苏州地方官黄希宪说:“吴中五方杂处,日食甚繁吴所产米原不足供本地之用”。江南所需的粮食的一半是从湖广、江西及皖南运来。雍正帝在朱批中道“朕知江浙粮米历来仰给于湖广。”这主要是由于江南地区()A商品经济发展 B农业发展迟滞 C生产技术落后 D奢侈习俗风靡15明清时期,李时珍十年中多次远行,踏遍青山尝百草;徐霞客头戴“远游冠”,手拄铁杖,游遍“九州五

7、岳,问奇名山大川”;顾炎武遍游华北,写下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些学术考察旅游活动()A深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 B反映市民阶层的需求C旨在总结古代科技的成果 D体现文人的闲情逸致16(20分)表3为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的部分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表3颁行时间举措出处964年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马端临文献通考964年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筦榷(政府对盐、铁、酒的专卖)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官乏车牛者,僦(租赁)于民以充用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965年诏诸道当辇送上供钱帛等舟车,并从官给,勿以扰民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973年令诸州旧属公使钱物尽数系省(中央管理财物的机构),毋得妄

8、有支费马端临文献通考概括指出宋太祖上述举措的本质特征,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其举措做出合理的解释。17(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中期徽州新安商人程春宇编写的士商类要共四卷,第一、二卷主要记载明代各城市间的100条主要水陆商路(附有舆地总图,见下图),北起辽东,南达福建、广东,东起上海、山东,西至陕西、宁夏。其中徽州13条,杭州8条,苏州7条,芜湖7条,南京6 条,扬州5条。第二卷的后半部分,附载客商规略船脚总论为客十要买卖机关贸易赋等有关市场营销的基本常识。第三卷介绍全国主要行政区的建置所辖、历史沿革、官吏设置状况等。第四卷是关于商人自我修养方面的内容。材料二为客十要称(为商之人)要持“

9、中和”之道,“凡待人,必须和颜悦色,不得暴露骄奢。年老务宜尊敬,幼辈不可欺凌。”贸易赋云:“贸易之道,勤俭为先,谨言为本。”“凡在外,弦楼歌馆之家,不可月底潜行,遇人适与酌杯,不可夜饮过度。”买卖机关称(为商之人)“是官当敬凡见官长,须要起立引避,盖尝为卑为降,实吾民之职分也。”据姜晓萍与明代商业社会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代商业社会的理解。选择性必修三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DDBDACDC题号1112131415答案ADAAA二、非选择题16(20分)(1)本质特征:从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削弱地方财权的角度作答。(2)解释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从实

10、行必要性的角度作答,如从北宋建立背景及建立方式的角度阐明北宋迫切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从实行可能性的角度作答,如北宋建立后削弱节度使的军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的角度阐明北宋具备了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可能;从历史影响的角度作答,如从削弱地方经济割据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加强集权,利于巩固统一的角度作答。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7(20分)明代,商品经济获得发展,商业网络、地域性商帮、商业知识和文化体现了商业社会的特色,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贸易商路通达全国各地,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和海外贸易成为商业的组成部分,贸易网络比较成熟;徽商作为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在商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经营知识和相关的制度和历史的研究;形成了与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相适应的商业文化:如个人修养方面的待人和气,做事低调,尊老爱幼,力行勤俭,谨言慎行,洁身自好等,表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商业的影响对待官员必须谦卑,反映出商人对权势的畏惧,商人群体的社会地位总体较低。第 5 页 共 5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