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218854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房宫赋》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阿房宫赋》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房宫赋》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房宫赋》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语文新授学案42 姓名: 班级: 学号: 16.阿房宫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语言建构与应用: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积累相关文学常识和成语。2、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修辞手法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3、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理解和把握“赋”体文章的特色。4、文化传承与理解:正确认识历史事件,了解秦灭亡的原因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评价观。 【学习任务】 任务一:预习课文,完成以下习题,夯实基础。【基础知识】阅读双成新学案第184页“识作者”“知背景”“拓知识”,着重了解“赋”这一问题。了解文体知识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

2、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特点:用词辞藻华丽;修辞上多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多变,骈散结合;押韵自由,韵脚灵活多变。在内容上可以总结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借古讽今。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1.字音检测阿房宫( ) 蜀山兀( )廊腰缦回( ) 囷囷焉( ) 蜂房水涡( ) 媵嫱( ) 梳晓鬟( ) 剽掠()鼎铛玉石() 逦迤(

3、)锱铢() 架梁之椽( ) 庾之粟粒() 横槛( ) 不霁( )何虹妃嫔()尽态极妍( ) 管弦呕()哑()辘辘( )远听 金块珠砾( )任务二:研读1、2段,落实基础知识。1. 解释加点字词。六王毕,四海一 骊山北构而西折 各抱地势 盘盘焉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复道行空 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 而气候不齐 辞楼下殿 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 为秦宫人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雷霆乍惊 杳不知其所之也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金块珠砾 任务三:合作探究,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2.第1、2段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这些描写对表达作者观点有什么作用? 3.第2段是如何铺叙秦宫人梳妆这件事的?【课堂检

4、测】(1)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且十分高大甚至到遮天蔽日的程度的句子是: , 。(2)阿房宫赋中描绘宫殿密集,移步见楼的句子是: , 。(3)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走廊像人们的腰一样回环曲折;屋檐像鸟仰首啄物一样翘立的句子是: , 。(4)阿房宫赋中描绘楼阁宫室各随地势,参差错落,精致工巧的句子是: , 。16阿房宫赋(第二课时)任务一:研读3、4段,落实基础知识。1. 解释加点字词。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 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 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多于南亩之农夫 多于周身之帛缕 戍卒叫,函谷举 族

5、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 任务二:合作探究,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2. 作者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是 3. 作者的写作意图是: 4.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么样的表达作用?5.第4段是如何进行论证的?任务三:深入探究,拓展提升。6.根据赋体物写志的特点,划分层次。7.作者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写阿房宫被焚,表现出浓郁的感情色彩,这与借秦始皇讽喻朝政的写作意图矛盾吗?【课堂检测】1. 词类活用(1)六王毕,四海一() (2)北构而西折:( )(3)廊腰缦回() (4)檐牙高啄()(5)蜂房水涡:( ) (6)未云何龙:()(7)不霁何虹:() (8)辇来于秦()(9

6、)朝歌夜弦() (10)鼎铛玉石( )(11)金块珠砾( )(12)族秦者秦也( )(13)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 )(14)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2.古今异义(1)直走咸阳古义:( );今义:行(2)钩心斗角古义:( );今义:常用来比喻用尽心思,明争暗斗。(3)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 );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状况(4)明星荧荧古义:( );今义: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名的人。(5)韩魏之经营,古义:( );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6)齐楚之精英古义:( );今义:精华,也指出类拔萃的人3.理解性默写(1) 阿房宫赋中描绘楼阁宫室各随地势,参差错落,精致工巧的句子是

7、: , 。(2) 阿房宫赋中描写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分辨不清方向,从而突出宫殿结构的规模宏大的句子是: , 。(3) 阿房宫赋中借助一日之内天气变化多端来突出建筑的规模广阔的句子是: , , 。(4)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 , 。”作结,委婉提醒唐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重蹈亡秦覆辙。16阿房宫赋(第一课时)答案1、重点词语解释六王毕,四海一 一:数词作动词,统一。骊山北构而西折 而:表顺接的连词。北、西:名词作状语。走:达。各抱地势 抱:适合,随着。盘盘焉 焉:的样子。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落:量词,座,所。复道行空 行空:横跨半空。不知西东 西东:互文见义,指各个方向。歌台暖响 响:声

8、响,指歌声和乐声。而气候不齐 而:然而。气候:天气(风雨晴雪),指情况。齐:相同。辞楼下殿 辞:离开。下:走下,名词作动词。辇来于秦 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朝歌夜弦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词作动词,弹弦,奏乐。为秦宫人 为:成为。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绿云:黑发。雷霆乍惊 乍:突然。杳不知其所之也 之:动词,往,到。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齐楚之精英 精英:出类拔萃的人。金块珠砾 块、砾:名词作动词,当土块、当石子。 1.第1、2段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

9、房宫珍宝之富。写建筑,先描写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倍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透过楼台殿阁、脂粉金玉这些画面,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2.如何铺叙秦宫人梳妆这件事的?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铺叙:照镜、梳头、洗脸、熏香。采用倒置式的暗喻,比如用璀璨闪亮的明星比喻宫女们打开的妆镜,将喻体放在前面,先予人以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用四个判断句构成排比句式

10、,同时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力渲染宫中美女之多、生活之奢靡。铺排描写,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也显示了赋“铺采摛文”的特色。1、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且十分高大甚至到遮天蔽日的程度的句子是: 覆压三百余里 , 隔离天日 。2、阿房宫赋中描绘宫殿密集移步见楼的句子是: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 3、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走廊像人们的腰一样回环曲折;屋檐像鸟仰首啄物一样翘立的句子是: 廊腰缦回 , 檐牙高啄 。4、阿房宫赋中描绘楼阁宫室各随地势,参差错落,精致工巧的句子是: 各抱地势 , 钩心斗角 。16阿房宫赋(第二课时)答案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心:心意

11、,意愿。秦爱纷奢 纷:多,繁华。人亦念其家 念:顾念。奈何取之尽锱铢 奈何:怎么,为什么。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比。南亩:田间。多于周身之帛缕 周:全。帛缕:借代衣物。戍卒叫,函谷举 举:被攻占。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名词作动词,族灭。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如果。爱:爱护。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为:做。谁得而族灭也 得:能够。秦人不暇自哀 哀:哀叹。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1. 不能施仁政爱民2. 借古讽今 要唐帝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向唐敬宗发出委婉的劝告。3. 这六个分句主要运用了排比与对比的修辞手法,极力描写阿房宫的构件之多,又以百姓及其生活作为

12、比较对象。每一个分句在夸张中都构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秦统治者和阿房宫的奢侈铺张,另一方面是百姓和他们生存环境的穷困艰难,讽刺之意不言而喻。六个分句铺排开来,气势流畅,使双方的差距更加明显,作者的讽刺之意也更加突出。4. 第4段先提出观点,阐明了兴亡自取的道理。然后使用假设论证就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从六国方面而言,“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从秦国而言,“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最后得出结论。从当时及后世的统治者而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含蓄地告诫“后人”当世及后代君主:如不以历史为鉴,还会重蹈覆辙。5.第1、2段为体物,

13、描写了阿房宫内的建筑之奇、美女之众、珍宝之多,揭露了秦统治者奢侈荒淫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张本。第3、4段为写志。指出秦统治者的奢靡、滥用民力导致自身灭亡,在此基础上,总结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并向当朝统治者发出警告。6.不矛盾。这里的“可怜”为“可惜”义。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可怜”二字,使无穷感慨充溢于字里行间。神奇瑰丽的阿房官付之一炬、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固然可惜,秦朝不能爱民,难图久安的教训仍被唐朝统治者无视则更为可叹!“可惜”秦人的“焦土”也终将成为唐人的命运。“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

14、安与忧愤溢于言表,正契合作者以史为鉴讽喻朝政的初衷。1、 词类活用(1)六王毕,四海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2)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向北向西)(3)廊腰缦回(名状,像人腰)(4)檐牙高啄(名状,像鸟嘴)(5)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6)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之出现龙。)(7)不霁何虹:(虹名动,出现彩虹。)(8)辇来于秦(名作状语,乘坐辇车)(9)朝歌夜弦(名词作动词,歌唱;奏乐)(10)鼎铛玉石(名词用作动词,把鼎当做;把玉当做)(11)金块珠砾(名词用作动词,把金当做;把珠当做)(12) 名词作动词,灭族 ;(13) 动词作名词,指金玉珠宝等物形容词

15、的为动用法,为而悲哀;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2、古今异义(1)直走咸阳古义:跑今义:行(2)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常用来比喻用尽心思,明争暗斗。(3)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雨雪晴阴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状况(4)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名的人。(5)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古义:金玉珠宝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古义:金玉珠宝今义:精华,也指出类拔萃的人1、阿房宫赋中描写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分辨不清方向,从而突出宫殿结构的规模宏大的句子是: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2、阿房宫赋中借助一日之内天气变化多端来突出建筑的规模广阔的句子是:

16、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作结,委婉提醒唐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不重蹈亡秦覆辙。言简意丰妙趣无穷阿房宫赋开篇十二字之妙阿房宫赋一文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十二字开篇,“发唱惊挺,操调险急”,文笔雄健,气冲霄汉,言简意丰,妙趣无穷,堪称“凤头”。妙处一:写尽始皇之纵心溢志嬴政承先王之基业,以气吞山河之势,逐一灭掉六国,囊括四海,统一天下,登上皇帝宝座,可谓创惊世伟业。“六王毕,四海一”六字虽概写秦之统一,却能使人从中读出始皇的豪迈气概,感受到始皇踌躇满志的心态。正如古文观止所评:起四语,只十二字,便将始皇统一

17、以后纵心溢志写尽。妙处二:为下文伏脉开头两句,写六国破灭,天下归秦,形似泛泛叙事,实则为下文伏脉:“六王”缘何会“毕”?“四海”为何能“一”?一亡一兴,关键何在?读完全篇,恍然大悟,才知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六王”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以六国为鉴,也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由此重蹈六国的覆辙,自取灭亡。而唐王朝呢?又走上了秦亡的老路,其结局不言可知。可见,开篇十二字,言简意赅,笼盖全篇,为下文伏脉。妙处三:展现历史背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短短十二字,却蕴含着无限的内容。读着,读着,我们仿佛回到了战乱频仍、兵戈相向的战国时代,眼前出现了一派充溢着血腥气的厮杀场面,旋即又听到了一片此起彼伏的“始皇万岁”的高呼声,看到了几十万劳动者蹒跚的步履和佝偻的背影。显而易见,这十二个字虽简却充分展现出了秦建阿房宫的广阔历史背景。妙处四:表明作者态度始皇骄奢淫逸,为一已之私欲,大肆建造阿房宫,劳民伤财,使全国上下怨声一片,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读罢这十二个字,时代的严峻形势,帝王的穷奢极欲和狼子野心,便都跃然纸上。自然而然,从中也可窥见作者的鲜明态度: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揭露与讽刺。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