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218823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骚》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离骚》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骚》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骚》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教学设计创作背景:继诗经之后,楚辞这一新体诗在江汉一带的南方兴起。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即后人所说“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黄伯思东观余论校定楚辞序)。诗人屈原在楚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楚辞这一新诗体,这对一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体是一次解放,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数学者认为离骚是屈原流放汉北时所作。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浪漫主义抒怀诗。离骚是诗人在遭第二次流放中,满怀“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委屈,凝聚忧愤、感慨于笔端写成的。这首近2500字的长诗,叙述了诗人的身世和志向,通过表现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决心以身殉志的悲剧,反映了楚

2、国统治阶层中正直与邪恶两种势力的尖锐斗争,暴露了楚国的黑暗现实和政治危机,表达了他为国为民而战斗不屈,“九死而不悔”的精神。作者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

3、、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文学赏析: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浪漫主义抒情诗篇,它诞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诗篇使用第一人称形式,塑造了一个有着崇高政治理想、高尚人格和强烈主体精神的自我形象。诗歌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现实,写“我”在现实中的高洁品质、尖锐个性以及受到的挫折和排挤;第二部分写幻想,写“我”就重华陈词、阊阖受阻、求女(宓妃、有娀氏之女和有虞二姚)和驾龙西游的经历,出神入化

4、地引用了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让诗歌内容更加奇幻、更加波澜壮阔。课本上的离骚部分是诗歌的选段,分别属于开头叙述自己身世和修养以及写自己的失败和自我确证。开头八句写了“我”的天生不凡,而“我”的出色不仅体现在先天的因素,更从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志向中体现出来。未被选入课本的后文也写了主人公的作为的积极的政见。但就是这样一个坚持保有美好品格,注重自我约束的我,“謇朝谇而夕替”,怀着好的出发点向君王觐见却遭到贬谪,贬谪的原因是“蕙纕”和“揽茝”,但诗人的意思并不是“我”因为佩戴和采摘植物而被贬,而是用香草比喻君子身上的美好品德。我有着美好的品德、做正直善良的事,却被国君猜忌、贬谪,是莫大的悲哀,但“我”

5、也十分坚定,知道自己真心爱好美好的品德,决定要做正直善良的事,所以绝不会后悔。“我“的决心用看似夸张的语句表露:“虽九死其犹未悔”,哪怕为此死了很多次也会坚持。“怨灵脩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灵修指有神明远见的人,此处指君王。讽刺的是,灵修本该有远见,却不能洞悉人的内心,贬谪忠良而轻信小人。“我”又将品质美好的自己比作有美丽眉毛的女子,而其他的小人就像嫉妒“我”的女子们一样,造谣对“我”进行诽谤。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世界的黑暗的荒唐。“我”所面对的世界本来就善于取巧、违背规则。许多人不稀罕正直高洁,却要追求虚伪、歪曲的事物,以竞相苟合为生存的准则。所以“我”的内心充满痛苦,并有举世皆浊我独

6、清的情绪:孤独、悲凉,又带着骄傲和不屈。只有高洁的“我”独自在世上困顿,但“我”宁愿死也不会作出其他人所作的丑态。这时诗人又开始了比喻,以善鸟比喻高洁之士,恶禽喻奸佞之徒,以方比喻自身的刚直不屈,以圆比喻小人的阿谀圆滑。这些事物本就不能与对方相容,所以自己也不可能与小人为伍。因此“我”的志趣虽受到压抑和委屈,自己却也无法改变这种现状,毕竟改变的方法就是和奸佞一样虚伪圆滑,不怀好意。“我”只能寄情于时间的尘埃,以从前圣贤们正直的品行聊以自慰。圣贤们“伏清白而死直”,保持灵魂的清白,因为对正直的坚守而死,这也是诗人对自我的要求,是他人生和结局的写照。污浊的政坛自然容不下如此坚持的“我” ,不断给“

7、我”以挫折和贬谪。所以“我”最终走上了归隐远行的道路。在前文中,“我”说自己不会后悔,但是此处,面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屡受挫折的境地,我终究产生了悔意。不过并非为自己的高尚而后悔,而是后悔自己踏上了不适合自己的道路,“悔相道之不察”,也许离开这里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所以“我”漫步在兰花和椒树丛生的水边和小丘上,修补自己未踏入政坛时的旧衣。我穿上荷花做的衣服,芬芳而洁净,高耸的帽子和长长的佩剑象征着傲岸不屈的人格力量,所以“我”不畏惧污秽和奸邪了:“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即使和臭物混杂在一起,芳香物的洁白本质也不会改变。这是“我”归隐、寻找新方向的前奏。整理好了衣服,“我”继续前

8、行,眺望将去的远方。这时的“我”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最大的追求就是“美”,美好高洁的品行,在表明志向时,“我”再次“立下死誓”:即使被肢解,我也不会变心。死誓的反复出现展现了主人公在最极端条件下的坚定,也让人隐约想起了诗人投江的结局。总的来说,诗中的主人公“我”就是屈原自己的精神投射,诗人通过塑造这样一个高洁傲岸的人物形象表达自身的志向,用“我”的奋斗史、遭遇和广阔的探索与游历展现内心的苦闷与精神追求。教学设计:一、导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根据图片猜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时节,龙舟飞动,粽叶飘香,人们用朴实鲜活的方式,表达着对屈原历久弥新的敬重与思念。梁启超先生曾说:“凡为中国人者,须

9、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需生此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楚辞的代表作离骚,走进屈原的心灵世界。二、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生平和楚辞,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3.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鉴赏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四、知人论世(一)作者介绍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他名平,字原,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末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我们

10、对他评价很高: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是我国有记载的第一位文人诗人,第一位知识分子(必须依托于一位君主,诸葛亮本事多大,依附于刘备,从来未产生过取而代之的念头,刘邦、项羽则不同,后来中国文人的特点源自于屈原。)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

11、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有九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用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包括两个内涵:圣君贤相的政治和民本思想。他的代表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其中离骚是代表作。(二)楚辞介绍1.“楚辞”的定义“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体。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

12、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了。2.“楚辞”的来源如时间紧迫,此部分内容不讲(1)楚辞的形式,从直接的因素来说,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但歌谣是用来唱的,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在于篇幅较长,如离骚、招魂、天问,另一方面,它是“不歌而诵”的,但又不像散文那样的读法,而是用一种“吟唱”式的特别声调来诵读。(2)楚地盛行的巫教,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楚国巫风盛行,充满了原始的宗教气氛,这使得屈原在创作时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给人以神秘的感受。(3)诗经的影响,如比兴手法的运用。3.“楚辞”的特征

13、宋黄伯思:“盖屈宋渚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三)解题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通“罹”,“遭遇”义;“骚”,“忧愁”义。“离骚”,即“遭遇忧愁”的意思。司马迁解释“离骚”为“离忧”;班固解释为“遭遇忧患”;王逸解释为“离别的愁思”;也有人解释为“牢骚”。现多采用班固的解释。离骚前半部分,作者反复倾诉其对于楚国命运的关怀,表达了他要求革新政治、与权贵集团斗争的强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过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叙述,反映出他热爱楚国的思想感情。作品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

14、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全诗 372 句, 93 节, 2464 字,课文是节选。五、整体感知(一)朗读诗歌.听录音朗读,读准字音。.听录跟读,把握诗的节奏。(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每句二至四个节拍,随文意切分;注意延长;注意重音;注意感情 ).学生自读。(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注意读出感情。诗人在感叹时要读得深沉而有力,诗人在充满理想时要读得激越而昂扬;读出诗人在遭受屈辱之后的悔恨和愤懑;还要读出诗人在“众女”种种丑态面前所表现出的

15、高昂气节,在崇高理想面前所表现出的一往情深。4.重点讲解下列实词的意义。修 姱 :修洁而美好。 羁:喻指束缚、约束。谇:谏诤。怨:恨。(“恨”在文言中多为“遗憾”义)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释为“人生”)溘:突然。(“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忍尤:忍受强加的罪过;尤:这里作“罪过”讲。(“以儆效尤”中“尤”即此义;“怨天尤人”中的“尤”为“归咎”义;“无耻之尤”中的“尤”为“特异”、“突出”义。)反:文言文中多作“返”讲。忳:忧闷。岌岌:高耸的样子。(“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形容十分危险。)陆离:修长的样子。(“光怪陆离”中“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16、(二)划分内容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用两个字概括每部分的内容。明确:第一部分(第一、二段):立志第二部分(第三段):述怀第三部分(第四段):反省六、深入研读(一)文本探析作者在离骚的开篇都突出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1.高贵的出身是楚王同姓之臣,与楚王是同根,楚国是我的祖国,爱国是我的本分,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2.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意在标明降生在这一时刻,“生的伟大”,像是负有上苍的使命来到人世,天降大任于斯人。3.被赐以美好的名字无论从哪方面讲,他都应该成就一番大业,都应该是楚国政治舞台上极其重要的人物。第二段中,诗人是如何描绘自己的美好品质的?明确:诗

17、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芷草,又把秋兰作为饰物。借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和才能。诗人的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变成了“辟芷”“秋兰”等美好的事物,让读者感受到了其高尚的情操。用各种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不是直抒情感想法,而用诗化的物象去表现内在的美,这是今后鉴赏的重要思路。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

18、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可抒难抒之情。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因为“蕙纕”“揽茝”被贬,反映出怎样的现实?明确:“蕙纕”“揽茝”比喻诗人对美好品德的追求。诗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原因是自己追求美德,洁身自好,反映出屈原与周围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和君王不分清浊、不辨忠奸的昏庸。“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两句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德行的追求和至死不悔的坚定决心。如何理解“众女嫉余

19、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两句的含义?明确:在这里诗人成了一个美丽却遭逢不幸的女子形象。她天性爱美,喜欢用芳洁的香草修饰自己,却遭到众女的嫉妒和诽谤。这两句是屈原“香草美人”式抒情手法的体现,写出了君王的糊涂荒唐,听信谗言和群小对自己的诬陷,表现了自己的高洁人格。“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两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当时社会环境一团糟,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尺度可言,只是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什么感情?明确:比喻。用“鸷鸟”和凡鸟的“不群”、“方枘”和“圆凿”的不

20、“周”,比喻自己和世俗小人难以“相安”,从而进一步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表达了诗人不与群小同流合污的决心。“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这几句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与前文所写的正道直行、高洁自守是否矛盾?明确:这几句诗塑造了一个犹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诗人形象。“兰皋”“椒丘”正是诗人美德的写照。这几句诗是就政治活动中的进退而言的,并不意味着诗人就此放弃操守。与前文所写的品格是一致的,并不矛盾。“复修吾初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明确:“初服”指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复修吾初服”表明诗人全然不顾自己遭受

21、指责,依然不改变自己的初衷,会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原有的美好品德。(二)讨论研析1.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明确: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洁身自好、坚持正道、献身理想的爱国诗人形象。(1)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就是因为其像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2)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第二,他主张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所谓美政,就是要能体察民意(“察夫民心”),认为统治者应用人唯

22、贤而不是用人唯亲,臣子应忠贞而不是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诗中描写花草禽鸟的用意是什么?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明确:描写花草的诗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1)诗人用各种香草意象比喻自己理想的崇高美好;在被疏离、被废弃后的恶劣处境中,诗人以荷花、荷叶为衣裳,表现了诗人无论“进”“退”,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始终不变,九死不悔。(2)在描述楚国群邪蔽贤、自己壮志难酬时

23、,以古来鹰、雕和凡鸟不能同群比喻自己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决心。3.诗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音乐性?明确:(1)押韵。隔句用韵。如“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里“替”“茝”是韵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里“错”“度”是韵脚。(2)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是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兮”用在上下句中间,增加了停顿,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3)大量使用对偶句。(4)多用双声叠韵联绵词及叠音词。如“革几羁”“郁邑”“侘傺”“陆离”等是双声词,“岌岌”“菲菲”等是叠音词。七、拓展延伸(一)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4、,最后抱石投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明确:1.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2.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臣子和君主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二)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明确:1.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2.

25、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3.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八、课堂小结读懂了离骚就读懂了屈原。他对民众的关怀和关注,无论是作为统治阶层中的一员,还是被流放,他始终关注民众的生存状况和同情民众所再遭遇的苦难。在当今许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心态浮躁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发掘和倡导屈原的人格精神。他爱国忧民、坚持真理、“九死不悔”的精神和他的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但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独醒”“独立”人格精神及不屈不挠的执著毅力,值得后世永远珍藏和纪念,他的人格、作品和精神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一笔丰富而珍贵的财富,成为在人类文明长河中一座不朽的丰碑。九、作业布置1.以“今天的你,最想对千年的屈原表达些什么?或千古的屈原,可能又会对今天的你说些什么?”为话题,抒写离骚学习随笔,与屈原展开对话。2.背诵诗歌。十、板书设计离骚屈原立志浪漫主义 述怀 爱国主义反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