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218027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DF 页数:154 大小:28.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pdf(15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 X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班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X X X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探究与兴趣目标科学探究的8个要

2、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科学态度目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三)科学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具体如下: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册科学包含四个单元,共12课

3、,但是却包含了 18个主要概念的分布: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5 .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6 .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7 .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8 .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9 .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1 0 .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1 1 .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1 2 .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

4、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1 3 .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1 4 .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1 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1 6 .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1 7 .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1 8 .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在以上1 8个涉及的概念中,1、7、8、1 2、1 5、1 7、1 8是本学期的重点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掌握的度,既不过于浅显,让三年级学生感觉没有在科学通过探究得到成就感,也不能

5、加大教学难点,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及生活经验来系统、科学的学习本册科学知识,并引导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并思考生活中事物间的联系,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也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既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维,同时也认识到我们美好的世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爱护、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三、各单元设计意图第1单 元 植物的一生设计意图: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对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动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植物遍布我们的周围,为我们提供食物、氧气和美好的环境,研究植物是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内容。

6、对于儿童来说,植物是熟悉而陌生的,他们知道植物的存在却很少有目的地去观察和了解植物,对植物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形态与功能缺乏研究与认识。儿童对植物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年级下学期,学生认识了形形色色的植物,初步了解了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二年级下学期学生栽小葱,通过观察并记录小葱每天的喝水情况,了解到水是小葱生长的基本需求,也初步了解到盆栽植物的生长有不一样的基本需求。本单元要让学生在低年段栽小葱活动的基础上,以种为载体,从观察植物生命的某个阶段延伸到观察植物的一生,实现对植物生命历程的认识。学生将通过亲手种植番茄或黄瓜,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认识植物的构造和各部分

7、的功能,为四年级学习植物的营养与繁殖,六年级学习生态平衡打下基础。本单元精选了番茄和黄瓜这两种既常见又各有典型特征的植物作为种植和观察对象,按照自然顺序编排内容,从播种到收获,按照两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依次展开对其根、茎、叶形态的观察和作用的探究,最后抽象概括出绿色开花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从学习目标上看,本单元既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注重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第 2 单 元 植物与环境设计意图:从遗传学的角度而言,生物的多样性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在遗传与变异的过程中,接受自然选择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变异的物种能适应生存环境就得以存活,否则便面临死亡。这

8、样一来,存活下来的物种便具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制。从研究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难度而言,由于植物基本上是定位生存,不会像动物那样频繁地移动位置甚至进行长距离的迁徙,所以研究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要比研究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简单一些,也比较容易得出结论,适合作为小学科学的学习内容,也便于小学生进行研究。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对植物的多样性有所认识,在一年级下学期也学过 多姿多彩的植物。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产生更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希望对诸如各种各样的植物“是长在哪里的”“为什么会长成这样”等疑问作出解答。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建构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教材以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为主

9、体内容,选取几种学生较为了解的环境一一沙漠中、水里、石头上,指导学生在动手活动和阅读资料中了解其中一些典型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制,让他们懂得植物适应环境的一些初步知识,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第 3 单 元 声音的奥秘设计意图:声音对于地球上的动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声音,整个世界便会沉浸于一片静寂当中,动物将失去感知环境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随时随地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里,无论是否在感知或愿意感知,声音都客观存在,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研究声音现象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必不可少的基础内容之一,对于帮助儿童了解、认识外部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单元

10、围绕认识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声音的特征等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感悟、研究、认知声音的奥秘。声音无疑是每个人都“司空见惯”甚 至“充耳不闻”的,从婴儿时期就早已“耳熟能详”了。但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很多人对此缺少思考,对儿童而言尤其如此。他们对声音现象、变化过程的知识积累不足,形象思维缺乏,概念模糊。本单元通过系列科学探究活动解答声音的产生、传播与变化这三大疑惑,用活动体验纠正偏见,也为初中学段学习声音规律提供知识基础与实践经验,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声音现象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来。本单元的探究活动采用了显性化的方式,让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声音“现身”,使声音“看得见”,以及听得见声音

11、在各类物质中传播等,让学生感受到看不见的东西也具有客观存在性,并且学会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其终身发展服务。第 4 单 元 身边的材料设计意图:材料是我们生活的物质基础之一。从文具、衣帽、课桌到轮船、火车、宇宙飞船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了生活中成千上万的物品。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材料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也都是以材料为标志来划分的。面对种类繁多的材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认识材料的特征?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认识材料的特征?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我们怎样研发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材料?这些都是本单元要研究的问题。

12、本单元共有四课。第一课为材料总览。通过观察身边的各种材料,使学生意识到物体是由不同材料做成的。按来源可将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接下来是并列平行的三课,分别选取了纸、金属和塑料为研究对象,它们不仅常见、易得,而且既有天然材料也有人造材料。这三课的设计模式大体相同:在认识材料性质的同时,交织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练习。所涉及的科学探究过程技能有:观察、描述、控制变量、作出假设、实验、概括推理、表达交流等。本单元也将“科学一技术一社会一环境”结合得非常好,可以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和态度。在纸的研究中,渗透了保护纸的原材料一一木材资源的教育;在 金属一课中,让学生综合考虑材料的多种性能,

13、进行材料的设计;在 塑料一课中,让学生思考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等等。第 5 单 元 观察天气设计意图:天气是大气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的物理状态。天气的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天气定量的观测以及对量的分级,是人类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的重要依据。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大,只有充分把握其特点才能预防灾害、减少损失。了解天气与气候的相关知识,学会观测天气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的关于天气的观念,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地球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众对天气与气候的熟知程度,对其参与诸如气候变暖等全球性话题的讨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年级的孩子对天气的知识或

14、多或少有所了解,低年级时他们学过 关心天气这个单元,但是对天气缺乏定量观测的经验。他们已经认识到天气变化、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但不会从量的意义上去判断影响的程度。此外,学生对天气和气候区分不清,对各气象要素也未形成整体的认识。儿童在天气这一概念的建立上有进阶性,他们是先认识具体的天气现象,进而了解这些现象的规律,最后才能搞明白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本单元处于儿童天气概念发展的中间环节,重点是要帮助学生建立“量”的概念,通过观测天气去把握几个重要的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本单元教材的编写不只是呈现关于天气与气候的若干科学知识,还鲜明地显示出天气知识从形成到运用的逻辑,由这样几个问题串联起来

15、:为什么要知道关于天气的量?怎样才能知道这些量?知道这些量可以做什么?带领学生弄清楚这些问题,其用意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天气知识的意义何在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设计意图:在科学教育的过程方法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以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虽然探究式科学教学是模仿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所经历的一般过程,但由于儿童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完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应采用比较简单的形式,以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科学方法是研究者用以考察自然界的步骤、程序,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总结而来的。科学方法创造了科学知识,体现着科学的

16、精神与态度,彰显着科学的本质与价值。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是整个小学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回顾和分析科学家探究活动的一般流程基础上,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一些共同的要素,例如基于对自然的观察提出问题等。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要素的形式提出了科学探究活动的共同要素,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八个方面。以要素形式来提出,提示我们学生的探究活动不一定完全按照这个流程的顺序,也不一定在所有的探究活动中都涵盖全部八个要素,例如,在指导低年级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问题不一定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但是,学生如果能够掌握探究活动的一般流程,那么他们今

17、后面对问题时,就有了自主设计和开展探究活动的必要基础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将运用并发展观察、测量、分类、推理、预测、控制变量、假设、解释、交流等科学方法,这些被称为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科学探究的技能不是孤立出来逐个培养,而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 过“做中学”的方式,逐步得到训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亲历“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的过程,在过程中训练科学探究的技能,是科学教入学的重要目标。本套教材以专项学习的形式,设 置“像科学家那样”单元,与程师那样”单元一起形成两个面向的专项技能发展体系。在一年级到年级的 12册教材中,分上、下两册交替安排,各有侧重,做到依据学单的发展水平,选取不同的重

18、点和深度,让学生获得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提高。专项学习的选题,选取有利于凸显清晰的探究过程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探究活动的过程要素及其关系。对学生认识探究活动过程要素的教学,并非仅在本专项学习中进行,应该渗透在全年段教学过程中。因此,每学年所安排的专项学习强调的要点,教师要有所把握,在日常教学中有所体现,并在专项学习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整理、明晰,形成完整的认识本套教材专项学习中的科学探究过程细化为八个步骤,基本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要素,又有一定的特色,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这八个步骤同样呈现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

19、在低年段的学习中是由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这三个步骤来统领的;进入中年段以后呈现的是七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分享交流;进入高年段以后,进一步增加了查阅文献。本册教材的 像科学家那样”选取了“下雪以后,人们会在积雪冰冻的道路上撒工业盐”的生活情境,通 过 提 出“为什么要在冰冻的路面撒盐”和“在冰上撒盐和不撒盐,结果有什么不同呢”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亲历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在三年级,重点对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得出结论和分享交流进行较为细致的指导。首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提出问的方法,通 过 对 比“为什么要在冰冻的路面撒盐”和“在冰上撒

20、盐和不撒盐,结果有什么不同呢”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理解要提出能够通过实验找寻答案的问题;其次,引导学生设计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案,强调实验的公平性;再次,在得出结论时,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所获得的结果(证据)来对假设进行判断,得出结论;最后,强调分享交流时要结合证据介绍结论以及在交流质疑时也要提出证据。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着重对四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体现探究过程技能的螺旋发展,但并不意味着未被突出强调的方面在探究过程中不重要,如作出假设、处理信息,同样要让学生去经历这些过程。四、教学策略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科学

21、书及实验用具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并

22、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3.儿童的科学探究习惯及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探究能力对自己科学学习的帮助。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这种机制中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

23、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五、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与上学期相比,经过二年半的科学教育,有了一定的课堂常规与一定的科学素养;但与四年级学生相比,又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及跳跃性思维,所以在教授中,既要引导学生继续保持较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又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好奇心。引导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欲、让学生在学生科学常识的基础上,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真正做到学生

24、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真谛。第1单 元 植物的一生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植物是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对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动物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植物遍布我们的周围,为我们提供食物、氧气和美好的环境,研究植物是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内容。对于儿童来说,植物是熟悉而陌生的,他们知道植物的存在,却很少有目的地去观察和了解植物,对植物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形态与功能缺乏研究与认识。儿童对植物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年级下学期,学生认识了形形色色的植物,初步了解了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二年级下学期,学生栽小葱,通过观察并记录小葱每天的喝水情

25、况,了解到水是小葱生长的基本需求,也初步了解到盆栽植物的生长有不一样的基本需求。本单元要让学生在低年段栽小葱活动的基础上,以种为载体,从观察植物生命的某个阶段延伸到观察植物的一生,实现对植物生命历程的认识。学生将通过亲手种植番茄或黄瓜,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认识植物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为四年级学习植物的营养与繁殖,六年级学习生态平衡打下基础。本单元精选了番茄和黄瓜这两种既常见又各有典型特征的植物作为种植和观察对象,按照自然顺序编排内容,从播种到收获,按照两种植物的生长过程依次展开对其根、茎、叶形态的观察和作用的探究,最后抽象概括出绿色开花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从学习

26、目标上看,本单元既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注重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1)本单元通过种植、观察、探究、归纳等活动,落 实 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能

27、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 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

28、段要求。7.3 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列举当地的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8.1 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部分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8.2 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本单元分为四课,分 别 是 种子发芽了 幼苗长大了 植物开花了 植物结果了,按照植物自然生长的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对植物各部分的观察和探究。四、单元教学目标(1)能通过种植、观察、记录与探究,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植物各部分的形态与功能。(2)能用图画、文字

29、、数据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3)能抽象概括出植物生长过程的共同特征。(4)乐于探究植物的奥秘,坚持对植物进行照料、观察、记录与探究。五、单元活动导图1.1观察番茄和1.2播种番茄1.3讨论栽种记录1.4收集五种植1.5做种子萌发对黄瓜的种子,了或黄瓜,了解的内容,知道观察物的种子,认识比实脸,探究种解其外形特征。种植方法。记录的重要41,种子的多样性。子萌发的条件。六、课时安排序号课题课时1种子发芽了22幼苗长大了23植物开花了24植物结果了2总课时81.种子发芽了【课 标 落 实】1.本单元通过种植、观察、探究、归纳等活动,落 实 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植物体的主要组成

30、部分。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31、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 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7.3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列举当地的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8.1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部分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8.2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

32、实和种,子的过程。【教 材 分 析】种子发芽了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标准,对 应 新 课标8.2“亲手种下盆栽植物的种子,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成幼苗,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和12.1 “用简单的实验或依据生活经验,探讨水、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例如,探究水对种子发芽的的影响”。本课第一课时内容首先询问学生平时对于植物的观察情况,了解学生前概念。然后通过观察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这一活动,明确观察可以从形态、颜色等方面入手。同时引起学生对种植植物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植物生

33、长需要哪些条件,完成活动一“种植植物”。最后,设计活动二“找到弄混的种子”,让学生学会利用种子的特征,把不同的种子和对应的植物联系起来的简单方法。第二课时内容通过对上节课种植的西红柿生长情况的观察,思考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再分别对每一种影响因素提出假设,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对这门课有了一定认识,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在一年级下册 多姿多彩的植物中,学生学习了观察植物不同的方法;通过二年级下册 栽小葱,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但是并没有观察过小葱从一颗种子变成一株完整植株的过程。

34、在这一课的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前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善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种子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愿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形态不同。2.知道种植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方法。3.认识种子发芽的条件,能够理解种子发芽实验的设计。科学探究:1.能够用语言描述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的外形特征。2.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播种西红柿和黄瓜。3.能够设计栽种记录的内容,乐于长期观察记录。4.设 计“种子的发芽与什么有关”的实验,引导学生经历“问题一假设一验证一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科学态度:1.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

35、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的乐趣。2.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意见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而空气可以使种子发芽,可以运用到生活中,提高种子发芽的效率,给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教学重点】1.熟悉观察方法,明确记录单观察内容。2.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教学难点】设 计“种子的发芽与什么有关”的实验,初步形成对比实验的探究思维。【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发芽的西红柿和黄瓜植株各一盆、各种各样的种子(西红柿、黄瓜、玉米、带壳葵花籽、

36、枣、南瓜、蚕豆、苹果、松子等)。学生材料:固体胶、彩笔、活动单、每组土壤、水若干、塑 料 瓶1个、花 盆2只。【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新朋友1.师:今天有两位新朋友跟咱们一起上课。不过它们想和同学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一些与它们有关的线索,同学们依次阅读线索,猜一猜它们到底是谁?如果你们猜出来了,按照要求填写活动单。2.师:你猜到你们组的小伙伴了吗?能不能向其他同学介绍你的小伙伴的样子?投影仪展示学生活动单,学生回答。生:我们组的小伙伴是黄瓜种子,它的个头大一点也长一点,是黄色的,表面比较光滑;生:黄瓜种子的壳很硬;生:我们组的小伙伴是西红柿种子,它的个头很小,扁

37、扁的,是褐色的,上面有一些细细的绒毛;设计意图:认识新朋友的活动符合小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认识新朋友的欲望。通过介绍新朋友,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观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做好引导者。活跃了气氛,奠定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3.师:没错,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就是我们这节课的新朋友。西红柿和黄瓜是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它们维生素含量高,味道甜美,还可以美容养颜。我们的新朋友要长大成熟,必须经过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几个过程,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它们发芽的过程。(板书:种子发芽了)二、一起种植物1.种子的发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通过一个视频观察一下。观 看 视 频 种子发芽了2.师:你们愿意也来试一试,

38、让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发芽吗?(愿意)你们打算怎么种植西红柿或者黄瓜种子?生:准 备 2 个花盆,把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埋入土壤;生:每天按时浇水、晒太阳,放在温暖的地方。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以满足部分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3.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为了把种子种的更好,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观 看 视 频 种植西红柿和黄瓜)4.师:老师是怎么种的?谁愿意来说一说?生描述实验步骤:(1)把土壤放进花盆里,填满到距离花盆边缘1 根手指的地方;(2)在土壤上面放上两粒种子,两粒种子中间隔一点距离;(3

39、)在上面盖上一层薄薄的土,看不见种子即可;(4)用塑料瓶浇水,等花盆底部有水流出即停止浇水。师:种的过程中,老师还有一些温馨提示送给大家,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生阅读四人为一个小组;分工明确,一人扶着花盆,一人放土壤,一人放种子,一人浇水;浇水时动作要轻,避免将种子冲出土壤;记得把试验台收拾干净,恢复原样。5.师:是的,请同学们拿出材料盘,我们用5 分钟时间种植西红柿和黄瓜种子,给你们组的小伙伴一个温馨的家。活动一:种植西红柿和黄瓜(学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师:种子种好了,我们接下来把它放到哪里呢?生:窗台上生:有阳光的地方。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动手种植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延

40、伸,潜能得到充分发掘,兴趣得到培养,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三、我是记录员1.师:把花盆放在教室的窗台上,那里有阳光照射,比较温暖。现在还是冬天,种子需水量少,每隔三天浇点水,大概一至两个星期后,种子就会发芽,来看看老师两个星期前种植的西红柿、黄瓜种子,看看它们长成什么样子。展示图片(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发芽-长叶)。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生:叶子的颜色和大小变了;生:植物长高了;生:叶子数量变多了。2.师:同学们很细心,如果能把它们记录下来就更好了。老师教大家一些记录方法。植物的高度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量出?(尺子)用尺子量出之后,我们可以用涂格子的方式把它记下来,一厘米涂一个格子,不到1 厘

41、米涂半个格子。叶子的数量我们也可以涂一涂,长出几片叶子,就用绿色彩笔把几片叶子涂成绿色。植物的形状可以用笔画出来。当然,我们还可以描出一片叶子,记录它的大小和形状,如果叶子多的话,也可以摘下一片叶子,夹在书里做成书签保存。3.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刚才教的记录方法观察老师带来的西红柿和黄瓜植株,3 分钟时间,看哪一组做的好看又准确。请同学们阅读活动单,按要求完成。活动二:观察西红柿和黄瓜植株。学生查找资料、成果展示。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用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方式进行学习,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观察能力。四、拓展活动1.师:刚才一起学习了这么

42、多的观察方法,同学们,你们能为你们组的小伙伴写一份这样的观察日记吗?如果你有不一样的发现,也可以用文字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观察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问题,同学们可以向爸爸妈妈或者老师求助,也可以去图书馆或者网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小组记录种植观察日记。)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观察并记录植物种子发芽过程,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确保学生对照料、观察和记录做到心中有数。2.每位同学收集植物的种子2、3 种,下节课带到课堂。【板书设计】1.种 子 发芽了西红柿种子=发芽一 长 叶黄瓜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一周过去了,你们的种子发芽了吗?

43、学生交流种植后的现象。2 师:黄瓜种子很多都发芽了,很棒,发芽后隔断时间要记得浇水哦。西红柿的种子还没发芽,不要着急哦,过几天可能就发芽了呢!孩子们每天都要观察哦。二、认识种子多样性1.师:老师之前让大家带来一些其他的种子,你们带来了哪些种子呢?生:介绍带的种子。师:看来种子有很多种哦,老师也带来一种种子,你们猜猜看?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这个白胖子。生:猜测,花生。师:你真聪明!找一找,花生的种子在哪里?生:捏开,花生米是种子。师:你们说的很对。2.师:这有很多不同的植物,你认识它们吗?生:蚕豆,苹果,红松,冬瓜,红枣。师:它们的种子在哪里?学生交流汇报:(蚕豆,拨开豆荚里面的豆子就是

44、蚕豆种子;苹果,吃掉苹果,里面的黑色的籽儿就是苹果种子;红松:松塔里面的松子就是红松的种子;冬瓜:去掉冬瓜瓢,里面的就是冬瓜的种子;红枣:吃掉枣,里面的枣核就是种子。)师:你们找的很准确,一般我们把籽儿、核儿、仁儿、豆儿等叫它的种子。3.师:植物的种子有很多种,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种子的特点呢?生:大小、颜色、软硬、表面.师:从这些方面观察,蚕豆,苹果,红松,冬瓜,红枣种子都具备什么特点呢?学生交流:(蚕豆: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小黑点;苹果: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红松: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冬瓜: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红枣种子:两头尖、中

45、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4.师:(出示玉米)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种子的特点,接下来请找一找,玉米的种子在哪里?生:猜测玉米粒是种子。师:玉米豆可不是玉米的种子哟!它是玉米的果实,玉米豆外皮剥掉,里面才是它的种子哦!师:(出示草莓)你知道它的种子在哪里吗?生:草莓上面的小点点是种子。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草莓的种子不在草莓里面,而是长在草莓的外面!师:(出示香蕉)香蕉有种子吗?生:猜测没有种子。师:香蕉的种子就在香蕉内部黑色的地方,只是香蕉可以用其他方式繁殖,久而久之,香蕉的种子就退化了。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种子,使学生了解种子多样性。通过特殊种子的举例,使学生会找种子。三、

46、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1.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子,你知道种下去的种子,想要萌发时必须需要哪些条件吗?生:大胆猜测:需要阳光、水、空气、适合的温度2.师:要想知道种子萌发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咱们就这样猜测可不行,还得亲自试试呢!看,这是什么?生:豆芽。师: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准备了泡好的绿豆种子、有盖的瓶子6 个、水、纸巾等材料,和大家一起利用绿豆来研究一下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要想确定这些条件是否是种子萌发必须的条件,那么咱们还是得用实验来进一步的验证。你们想如何设计呢?生:设计对比试验。在 6 个瓶子里各放2 张纸巾。(出示图片)在 1 号瓶子里放5 粒种子、放一些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

47、充足的阳光。师:如果设计对比实验,接下来的几组你想如何设计?生:交流。在 2 号瓶子里放5 粒种子、不放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在 3 号瓶子里放5 粒种子、放很多水、不盖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4 号瓶子和1 号一样,但是放在冰箱里,制作低温环境。在 1 号瓶子里放5 粒种子、放一些水、盖紧盖子、放在窗台,温度是室温、有充足的阳光。6 号瓶子和1 号一样,但是瓶外用黑布遮挡,制作无光环境。师:仔细观察6 组种子种植的条件是什么?生:分析条件、完成表格。序号水空气温度阳光预测发芽情况发芽情况1 号7q常温q2 号Xq常温q3 号Wq常温q4 号qq寒

48、冷q5 号qX常温q6 号qN常温X3.师:(出示6个培养瓶)刚才同学们设计了种子萌发对比实验,老师这有一周前准备好了这套实验,请大家仔细观察6个瓶子里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 1号瓶、6号瓶的种子萌发了。师:2号瓶的种子为什么没有萌发呀?生:2号瓶的种子没有水。师:3号瓶的种子为什么没有萌发呀?生:3号瓶的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啦。师:为什么4号瓶也没有萌发呢?生:4号瓶放在冰箱里温度太低了。师:为什么5号瓶的种子没有萌发呢?生:因为5号瓶瓶盖拧紧了,没有新鲜的空气。师:那我们看一看1号瓶它为什么可以萌发呢?谁来总结一下?生:1号瓶和6号瓶有空气、温度合适、没有完全浸泡在水里。4.师:

49、通过实验,谁能总结一下植物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生:种子萌发需要新鲜的空气、充足的水、适宜的温度,不一定需要阳光。师:看来你们真的会了,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将知识再巩固一下。生:观看视频。5.师:我们一起完成活动手册吧!生:完成活动手册。师:核对活动手册。设计意图: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种子萌发必备的三点条件是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四、拓展应用1.师:特别热的环境种子能发芽吗?生:不能。师:煮熟的种子能发芽吗?生:不能。2.师:种子发芽虽然与充足的空气、水、适宜的温度有关,但是种子本身得是健康的种子才有机会发芽哦!设计意图:通过追问种子萌发的条件,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活的种子才可

50、以萌发。【板 书 设 计】1.种子发芽了(活的种子种子萌发条件 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1适宜的温度2.幼苗长大了【教 材 分 析】本节课重点是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西红柿或黄瓜幼苗的特征,探究植物根和茎的作用,了解叶的构造和作用。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整体植物的生长变化,包括一个活动:观察、描述西红柿或黄瓜各部分的样子,每周量一量幼苗的高度,用数据描述幼苗的生长变化。第二部分是分别对根、茎、叶进行研究,包括三个活动:活动一,认识根的作用,通过回顾二年级 栽小葱一 课 中“小葱生长变化”观察活动,启发学生总结根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活动二,研究茎的位置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