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讲话.docx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92154261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讲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年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讲话(文档) 同志们: 今日的会议开得很胜利,到达了预期效果。全县乡村振兴工作雄伟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就是要集中力气、有序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总体来讲,就是要围绕“九个必需”抓详细抓深入。 第一,必需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要求抓详细抓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作出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进展”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进展”等产业振兴的要求; 提出了“积极培育外乡人才,鼓舞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舞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等人才振兴的要求;提出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文化振兴的

2、要求;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共抓大爱护,不搞大开发”等生态振兴的要求;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加、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等组织振兴的要求。这些都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需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X实际结合起来抓详细抓深入,才能确保政治方向不偏、政治原则不违、政治路径不错。 其次,必需结合中心省市一系列乡村振兴文件要求抓详细抓深入。一要坚持总体要求不偏离。要坚持“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有”总体要求,统筹推动农村经济建立、政治建立、文化建立、社会建立、生态文明建立和党的建立,加快实现农村产业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和

3、城乡公共效劳一体化。二要坚持根本原则不动摇。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进展,坚持农夫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进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根本原则,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各项措施落地落实。三要坚持目标任务不降低。国家提出了“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夫富”的总体目标任务,这次全会也明确了2023年、2023年、2025年的分期目标任务,必需根据既定目标任务奋力冲刺,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劲懈怠、决不能有一毫一厘的降低标准。四要坚持政策支撑不掉链。要把中心、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用活用足,找准产业的对接点、政策的对接点、资金的对接点、工程的对接点、空

4、间的对接点,为实施乡村振兴供应政策、资金、工程和空间保障。 第三,必需结合“一城四基地”战略目标抓详细抓深入。一要在助推一城四基地中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一城四基地”的核心和根底,我们要以产业振兴为打造贵州重点肉牛生产加工基地和世界锌硒茶生产基地供应支撑; 我们要以生态振兴为打造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国家森林康养小城制造条件;我们要以人才振兴为打造“一城四基地”供应人才保障。二要以一城四基地引领乡村振兴。“一城四基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引擎,要通过“一城四基地”的方向引领、工程支撑、政策捆绑来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第四,必需结合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抓详细

5、抓深入。一要与“十三五”规划相连接。要仔细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成效和问题,找准在产业进展、根底设施、民生事业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缺乏。在“十四五”规划中,要着力补齐短板、做强长板,保持规划的连续性、一贯性和严厉性。二要与国家省市规划相连接。必需树立“一张图”“一盘棋”的思想,决不能闭门造车,更不能自成一套,既要立足X思索X,又要跳出X思索X,将X的乡村振兴融入全市、全省、全国的规划中去,找准X的定位,科学编制“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三要与X的比拟优势相连接。X的比拟优势是什么?就是绿色、生态、有机,要坚持把这些比拟优势贯穿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全领域。在实施“三化”的过程中,要把“双有

6、机”战略和3个“2+N”主导产业融进去,在实施“五大工程”“五大建立”“五大升级”的过程中,要把资源禀赋和比拟优势摆进去。 第五,必需聚焦讲话、意见、清单抓详细抓深入。一是要深刻理解讲话明方向。继松书记的讲话目标明确、分析透彻、安排详细、措施得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各级各部门必需深刻理解、精确把握、精准落实,做到一门心思抓究竟,一个步伐跟究竟,一个声音喊究竟,一股狠劲干究竟。二是要全面落实意见求实效。各级各部门必需对标意见提出的“五大工程”“五大建立”“五大升级”,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列出时间表、任务图、责任人,根据时间节点有序扎实推动。三是要快速转换清单抓落地。意见中拟定的X

7、个工程清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着力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需紧盯这X个工程转化为有效投资精准发力,将每个工程都分解到单位、分解到人,一个一个抓好落实,想尽千方百计让每一个工程都能成为现实、都能发挥实效。 第六,必需聚焦城区、园区、景区、坝区“四区联动”抓详细抓深入。一是规划要联动。乡村振兴规划要与“四区”规划以及国土空间、重点产业、城镇、旅游等专项规划相互联动、相互连接,确保步调全都、目标全都。二是产业要联动。乡村与“四区”在产业上要联动进展,要坚持农工旅一体化、农商旅一体化、农城旅一体化、农康旅一体化,以实施“四引四变”和打造“三园一栈”为突破口,将农村与城市融合进展、互动进展,将农业与加工业、康养业

8、、旅游业联动进展、互补进展,最终实现一二三产协调联动融合进展。三是利益要联动。乡村与“四区”效益要同步提升,要聚焦坝区,做优一产,以坝夯农; 要聚焦园区,做强二产,以工富农;要聚焦景区,做活三产,以旅强农;要聚焦城区,做大市场,以城带乡,实现进展成果互享、进展红利互惠。四是政策要联动。乡村振兴与“四区平台”各项政策要深化融合、立体联动,纵向上务必要更快、更准、更稳地接好“天线”,严密联动对接中心、省、市的相关政策;横向上务必要打通各部门之间、城乡之间的“信息孤岛”,将支持“四区平台”建立的各项政策和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连接。五是机制要联动。乡村振兴与“四区平台”建立要一体推动,要建立健全运行调度的

9、联动机制、监视检查的联动机制、人才队伍的联动机制、资金保障的联动机制、宣传报道的联动机制、评估考核的联动机制,确保建立“四区平台”与推动乡村振兴同步进展、联动进展、融合进展。 第七,必需聚焦引资、融资、投资“三资破题”抓详细抓深入。一是围绕优势产业招大引强。不断放大资源禀赋优势,围绕农业“3+N”、工业“2+N”、三产“2+N”主导产业,精准发力、精准招商,为乡村振兴“造血”输氧。二是围绕资源资产放大杠杆。要充分整合农村优质资源资产,盘活现有闲置资源资产,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加乡村振兴,撬动银行资金效劳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添油”助力。三是围绕短板与产业向上争资。紧

10、盯政策导向、产业方向和短板弱项,精准谋划工程、主动对接政策、积极争取资金,补齐乡村振兴短板,拉长主导产业长板,为乡村振兴“提速”增效。 第八,必需聚焦政治、经济、社会“三大引领”抓详细抓深入。一是发挥村级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主心骨”作用,积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团结群众,构建人人参加、人人受益的乡村振兴共商共建共享模式,确保乡村进展有人带、工作有人干。二是发挥村级合作社“经济引领”作用。根据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和“四新一高”进展思路,全面推动“村社合一”,突出抓好农夫专业合作社主体培育,舞活农村经济进展的龙头,让合作社进展有劲头,让村集体经济有龙头,

11、让老百姓致富有看头。三是发挥村民自治“社会引领”作用。要强化自治、德治、法治、礼治、智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提高村民自治力量,特殊要发挥好村民议事会的作用,不断增加群众内生动力,真正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效劳、自我治理、自我监视。 第九,必需聚焦决策力、执行力、管控力、效劳力“四力提升”抓详细抓深入。一是践行“六大思维”提高决策力。始终坚持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精准思维、底线思维来指导工作,统筹推动“五大工程”“五大建立”“五大升级”,确保政治正确、法律正确、方法正确。二是践行“五步工作法”提高执行力。始终坚持把一抓究竟、紧追不舍作为抓落实的根本原则,

12、仔细践行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催促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确保有令则行、立说立行、有禁则止。三是践行“县作风六条规定”提高管控力。始终坚持把作风建立作为一项长期性根底性工作来抓,深入践行“县作风六条规定”要求,坚持抓详细抓深入,坚决克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政令畅通、风险可控、目标可达。四是践行“营商八条”“招商十条”提高效劳力。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引擎,仔细落实“营商八条”和“招商十条”规定,全力营造法治化、开放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确保以人为本、有求必应、运转高效。 同志们,推动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征途就在脚下,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宏大旗帜,在县委的顽强领导下,以蓬勃向上、克难攻坚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历史担当,以奋勇直前、不怕牺牲的战斗姿势,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中奋勇争先,在“勇攀顶峰、挑战极限”中全力冲刺,奋力谱写X乡村振兴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