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docx

上传人:说****呢 文档编号:92132564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_化学教案人教版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其次 节 醛、酮及习题讲评第一课时:(1)以乙醛为例学习醛基的化学性质;甲醛的反响及相关计算。 其次课时:学生分组试验:乙醛的银镜反响、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响;简洁介绍酮的性质。 第三课时:步步高 醛的练习讲评。第四课时:步步高 酮的练习讲评 2、教学目标: 熟悉醛类的构造特点和性质主要通过醛类的典型代表物乙醛,介绍了乙醛的氧化反响和加成反响,主要通过试验来归纳乙醛的性质;结合乙醛的构造特点,复习和应用核磁共振氢谱图;结合乙醛的加成反响,进一步熟悉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 教学重点:乙醛的构造特点和主 要化

2、学性 质。教学难点: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3、资料预备: 选修5有机化学根底教材、步步高、试验药品、仪器、视频 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第一课时 醛 学生已经把握了乙醇的构造和性质,把握了羟基官能团的构造特点及其在化学反响中可能的变化,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帮忙学生在比照羟基和醛基官能团构造的根底上,运用“构造打算性质”的观点,推想乙醛 可能的化学性质;再通过试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落实“性质反映构造”的观点;最终通过小结醛基的构造和性质,帮忙学生迁移到醛类化合物,并把握醛基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的根本规律。 依据“构造打算性质”的观点,首先提示

3、争论乙醛的构造特点,推想乙醛可能的化学性质, 然后开展试验探究,探 究乙醛的复原性。探究乙醛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与银氨溶液、与cu(oh)2反响的试验现象和反响规律。争论小牢固验现象,书写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争论学习:边讲、边争论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争论反响规律,1 mol 醛基(cho)可复原2 mol ag+或2 mol cu(oh)2,醛基(cho)转化为羧基(cooh)。迁移提高:依据乙醛与 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响的规律,写出甲醛、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争论题:以下有机物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响的是()。ahc

4、ho bch3ch2cho choch2ch2oh dch3cooh答案:c、d小结:乙醛的反响中“官能团转化”的根本规律: 其次课时 学生分组试验【试验3-5】乙醛的银镜反响 试验关键:为使生成的银能很好地附着在试管壁上,可先在试管中参加naoh溶液,加热煮沸1 min,以除去试管壁上的油污;硝酸银溶液要新配制 的,若放置太 久或酸性太强试验效果都不佳;氨水要稍过量一点,保证反响在弱碱性条件下进展。配制银氨溶液时,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的过程中,应先产生白色略带棕色的沉淀,然后再连续滴加氨水使沉淀溶解;若溶液始终澄清,则说明药品的浓度、用量有问题,或试剂放置太久不宜再用。 【试验3-6】乙醛

5、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响 试验关键: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响,需要在较强的碱性条件下进展。因此,naoh要大大过量于cuso4。试剂要用新制的cu(oh)2,否则cu(oh)2悬浊液会汲取空气中的co2转化为碱式碳酸铜而影响试验效果。 高三化学教案:钠 钠 一、教学目的: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构造及用途2.把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3.熟悉构造打算性质,性质打算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维方法4.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观看力量及化学美二、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三、教学用品学生试验用品:钠、酚酞、小刀、镊子、滤纸、烧杯、玻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等教师演示用品:钠、酚酞、玻璃钠柱、锥形瓶、

6、漏斗、导管(带尖嘴)、大头针、小灯泡、导线、电源、电极等四、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法五、教学过程引言在人类已发觉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一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的活泼金属,由于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因此,又将它们统称为碱金属。板书 其次章 碱金属设问碱金属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呢?(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后答复,并写出其元素符号)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争论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属钠。板书 第一节 钠学生试验请用镊子从你们桌上的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外表的液体(留意:不行用手接触),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并认真观看新切面的颜色(把切下的一小块钠留在玻片上)。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7、?说明白钠的哪些性质?(钠的新切面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能用刀切,说明钠的硬度小)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熔点密度导电性 展现用玻管截取的钠的样品。 演示钠的导电性试验。把电极两端插入瓶里的金属钠中,接通电源,可以发觉串联在线路上的灯泡发亮,提起电极,灯泡熄灭。(说明钠的导电性很强)学生试验观看留在玻片上钠新切面颜色的变化(钠外表变暗,失去光泽。)设问为什么在密封的玻管内的钠能保持光亮的银白色,而我们刚刚切割的钠却不能呢?(玻管隔绝空气,刚切割的钠却与空气充分接触,说明钠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响)板书二、钠的化学性质1.钠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响讲解Na在常温下可被空气中的O氧化成NaO,纯

8、洁的NaO是一种白色粉末。教师请大家写出钠和氧气反响生成氧化物(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NaO=NaO(白色固体)思索一块钠如久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教师下面我们转变钠与氧气的反响条件,观看现象是否同上。学生试验切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外表液体,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看现象请一个同学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其他同学补充(钠首先溶化成球状,然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现象分析钠溶化成球状说明什么?(钠的熔点低)生成淡黄色固体说明在加热时钠与氧气生成了一种与氧化钠不同的物质,这种物质是过氧化钠(NaO)。2NaO= NaO(淡黄色固体)思索依据Na与O反响生成NO和NO的条件,分析比拟NO与

9、NO的稳定性。结论NO2比NO稳定。讲解钠与氧气反响条件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生成了不同的产物。设问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反响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响?(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的反响)讲解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响,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S。过渡钠在空气里很简单燃烧,假如钠着火,能否用水来灭火?试验向你们桌上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然后投入切下的一小块钠(留意钠块只要绿豆大小,不要用手接触金属钠),并盖上外表皿,观看发生的现象(浮、熔、游、红)。教师请大家依据上述试验现象,争论以下问题:投影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

10、游动?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是水?学生争论及答复教师通过以上试验及争论结果,请大家归纳出钠的性质。板书2.钠与水反响讲解由N与水反响后生成的物质可使酚酞变红可知,N与HO反响生成了碱,那么,反响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呢?演示试验在锥形瓶中装满水和带有大头针、漏斗和导管的胶塞做Na与水反响的试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教师由试验现象可知,钠与水反响还生成了H。板书NHO=NOHH投影争论1.依据以上试验争论及分析,你觉得钠的化学活性怎样?并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挨次表相比照。2.分析上面各反响中,N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构造方面来说明?结论1.钠的化学性质特别活泼,与

11、金属活动挨次表相全都。2.钠在上述反响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响中易失电子,具有复原性,是一种强复原剂。设问通过对钠的性质的争论,并参阅课本有关内容,答复以下问题:投影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3.钠有哪些用途?板书二、钠的存在及用途学生答复,投影并板书1.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存在于NCl、NSO等物质中,由于钠的性质活泼,所以须密闭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2.钠的用途a.制过氧化物b.NaK合金用做原子反响堆的导热剂c.制稀有金属如Ti、Ta、

12、Ni等d.制高压钠灯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布置作业1.钠能否和CSO溶液发生置换反响?说出理由。2.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火?3.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及现象。高二下册化学教案:芳香烃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完成芳香烃一节的教学及第一节2-1脂肪烃的习题讲评第一课时:(1)复习芳香烃、苯的同系物概念;(2)复习稳固苯的化学性质:氧化反响、取代反响,加成反响;(3)力量提升;拓展与溴取代及硝化反响的试验,产物的提纯。其次课时:(1)苯的同系物(甲苯)的化学性质;(2)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第三、四课时:对脂肪烃、芳香烃稳

13、固训练,讲评相关习题 2、教学目标: 在复习苯的构造和性质后,重点介绍苯的同系物。教学时,要留意引导学生从苯的构造和性质,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构造和性质;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规律和思索方法,迁移到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问题。要留意脂肪烃和芳香烃的构造和性质的比照;要擅长通过试验培育学生的力量。 教学重点:苯和苯的同系物的构造特点、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同系物构造中苯环和侧链烃基的相互影响 3、资料预备: 选修5有机化学根底教材、步步高、分子球棍模型、试验视频 4、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第一课时:以旧带新,复习提升; 其次课时:比照、联系学习新知。通过比拟苯和甲苯的构造与化学性质的不同,

14、使学生熟悉基团间的相互影响。第一课时【方案】复习再现,比照思索,学习迁移复习再现:复习苯的构造和性质。通过计算机课件、立体模型展现苯的构造,通过试验录相再现苯的燃烧、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及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响。引导学生争论甲烷、乙烯、乙炔、苯的构造和性质的相像点和不同点,并列表比照小结。 提示:从苯的分子组成上看,具有很高的不饱和度,其性质应当同乙烯、乙炔相像,但实际苯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响,说明苯的构造比拟稳定。这是苯的构造和化学性质的特别之处“组成上高度不饱和,构造比拟稳定”。学习迁移:(1)苯燃烧有深厚的黑烟,同乙炔类似,由于苯(C6H6)和乙炔(C2H2)分子中

15、C、H的原子个数比一样,含碳的质量分数一样,均为92.3%,高于甲烷和乙烯。(2)取代反响,类似于烷烃的反响,重点争论苯的溴代和硝化反响,与甲烷氯代的反响进展比照。(3)加成反响,由于苯属于不饱和烃,因此也能发生类似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响,苯与氢气催化加成生成环己烷(环状饱和烃),不同的是苯不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响。其次课时2. 苯的同系物【方案】活动探究,比照思索,总结讲解活动探究:争论比照苯和甲苯构造的相像点和不同点,试验探究苯、甲苯分别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响,思索有机化合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通过活动探究,填写下表: 总结讲解:甲苯发生取代反响时取代基的定位,甲

16、苯被氧化的缘由是苯环与甲基的相互作用使甲基变得活泼。【方案】构造演绎,观看思索,迁移提高3. 芳香烃的来源及其应用【方案】自学阅读,争论提高情景创设(教师也可供应网络教学资源,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问题提示:芳香烃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芳香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阅读争论:阅读教科书,争论相关问题小结提高:沟通各小组争论结果,联系 生活实际,提高对石油产品及其应用的熟悉。二、活动建议【试验2-2】由 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颜色较深,甲苯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响较慢,本试验颜色变化观看较困难。一方面要参加硫酸转变溶液的酸碱性,另一方面,高锰酸钾溶液不能参加太多,几滴即可

17、,并可用蒸馏水稀释试管中的溶液,以便于观看颜色变化和分层状况。 争论记录罗贤朗:1、教学中要留意引导学生争论甲烷、乙烯、乙炔、苯的构造和性质的相像点和不同点,并列表比照小结。2、通过苯的构造和化学性质的特别之处“组成上高度不饱和,构造比拟稳定”使学生意识到构造(官能团)打算有机物的性质。3、课本中只介绍甲苯的硝化反响(取代反响),上课时应当补充甲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的卤代反响,强调条件不同,取代的位置不同。林春:1、演示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苯+溴水的试验,或者播放视频,引导认真观看试验现象。2、引导学生争论比照苯和甲苯构造的相像点和不同点,先猜想甲苯的化学性质,再通过试验探

18、究苯、甲苯分别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响,思索有机化合物基团间的相互影响。3、多个侧链的苯的同系物的取代反响产物简洁补充一下,让学生真正熟悉到邻、对位取代。化学方程式需要多练习书写。附件:导学案其次 单元 芳香烃学案芳香族化合物 。芳香烃 。一、苯的构造与性质1苯的构造(1)分子式: 最简式(试验式):(2)构造式: 构造简式:沟通与争论苯分子的构造是怎样的? 苯的1H核磁共振谱图(教材p48):苯分子中6个H所处的化学环境苯分子构造确实定经受了漫长的历史过程,1866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提出苯环构造,称为凯库勒式: 苯的一取代物只有一种,邻位二取代物只有一种拓展视野苯环中的碳

19、原子都是采纳的sp2杂化,碳原子之间形成(sp2sp2)键,六个C原子的p轨道重叠形成一个大键。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都是一样长的(1.410-10m),这说明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别共价建,(3)分子空间构型苯分子是 构造,键角 ,全部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键长CC 苯环上的碳碳键长 C=C CC,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之间的独特键。2苯的物理性质苯是 色,带有 气味的液体,苯有毒, 溶于水,密度比水 。用冰冷却,苯凝聚成无色的晶体,通常可 溴水中的溴,是一种有机溶剂。 3苯的化学性质(1)苯的溴代反响原理: 装置:(如右图)现象:向三颈烧瓶中加苯和液溴后,反响完毕后,三颈烧瓶底部

20、消失 ( )锥形瓶内有白雾,向锥形瓶中参加AgNO3溶液,消失 沉淀向三颈烧瓶中参加NaOH溶液,产生 沉淀( )留意:直型冷凝管的作用: (HBr和少量溴蒸气能通过)。高二化学教案: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使学生把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 力量目标 培育学生配平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展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阅历。 教材分析: 是正确书写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

21、生所应把握的一项根本技能。配平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教材从化学反响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可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简单的氧化复原反响,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便利,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复原反响进展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育了学生敏捷对待力量,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教材还通过问题争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复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常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展分析推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响前后

22、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育了学生的力量。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新旧学问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复原反响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复原反响,学习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纳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把握氧化复原反响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便拓宽学问内容。 1通过复习,总结配平原则 教师通过以学生学习过的某一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配平步骤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平根本步骤: (1)写出反响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上升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

23、倍数法) (3)用观看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局部未被氧化或复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看法增加到有关复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根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根底上采纳逆向配平的方法。属于阅历之谈,是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使学生较好地把握配平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稳固所学学问。 另外,关于氧化复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争论”、得出氧化复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满意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学

24、生进展适当练习加以稳固。通过设置该“争论”内容,稳固了氧化复原反响配平的学问,强化了氧化复原反响的配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补充配平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复原反响时,氧化产物和复原产物确实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不能高于复原产物中被复原元素的价态。 如: (浓) 氧化产物是 而不是 或 ,复原产物是 而不是 。 氧化产物 的复原产物 。 典型例题 例1 肯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请配平方程式。 选题目的:复习稳固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方法,当使用一般配平方法有困难时可用其它方法配平。

25、拓宽视野,到达简化配平方法的目的。此题适于任何学生。 解析:一般可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关系 5NH4NO3 =2HNO3+ 4N2+ 9H2O 上升35 降低53 为了简化配平过程,也可通过反响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及变化关系 5/2NH4NO3 HNO3+ 2N2+ 9/2H2O =5NH4NO3 =2HNO3+ 4N2+ 9H2O N:+1+5 上升41 2N:(+10)2 降低22 注:在配平此题时肯定要留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不能消失穿插现象 解答: 5、2、4、9。 启发:对于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价态不清或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价态不同时,只需依据化合价法则,找出元素的相应化合价,抓住质量守

26、恒、电子守恒,就可正确配平。 例2 已知 在以下反响中失去7mol电子,完成并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选题目的:加强对“依据是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总数相等。”的理解。此题作为提高力量可介绍给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 思路分析: 观看反响前后 的化合价的变化: 。CuS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非常清晰,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 和H中元素化合价较简单,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复原反响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复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依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 计量数为 , 计量数为 ,依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27、。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看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终使各项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此题是依据氧化复原反响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复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此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展配平,需确定 中 为1价,S为2价,1个 应当失去 ,可得一样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发: 因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响是有限的,不行能把每一个反响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复原反响的配平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 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参加足量硫粉,发生反响生成 -和 。生成物连续跟硫作用生成 和 。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参加肯定量的强

28、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 , 跟 反响也完全转化为 。 (1)写出以上各步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a 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 ,至少需 和 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热碱液中含 6mol,则上述a 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 中的 值为多少? 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育学生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力量;熬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索问题,学会学习方法;复习稳固离子反响、氧化复原反响和等学问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析: (1) (2)从氧化复原电子得失关系看,电子得失均在硫元素之间进展。 从 ,失电子;从 ,得电子。 所以 完全转化为 所失电子数与 转化为 所得电子数相等,即: amol amol 由 守恒, 完全转化为 需 和 。 (3)原热碱液中含 ,则反响中消耗 。依据反响、,有 ,所以 。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一文,盼望“高二化学教案:化学平衡”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我们还为您精选预备的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案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