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案日月潭教案设计意图(5篇).docx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92103358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月潭教案日月潭教案设计意图(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日月潭教案日月潭教案设计意图(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月潭教案日月潭教案设计意图(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月潭教案日月潭教案设计意图(5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日月潭教案日月潭教案设计意图(5篇)有关日月潭教案(精)一 高原之上,蓝天之下,象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我们雪域高原熠熠生辉,登上峰顶,才知道,诺大的草原,古老的传奇,沉重的记忆,都在你的肩头屹立,你的光线吸引着人们一路追随的脚步。 山峦起伏,峰岭高耸,因山的表层被红土层所掩盖,唐朝的时候被称为赤岭,由于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时,途经赤岭作过短期停留的历史,日月山便给汉藏人民留下了很多美妙的记忆和传奇。 据说当年的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来到赤岭时,想到将要离别唐朝所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凄然,前看西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乡情,于是拿出了临行前皇后赐予的“日月宝镜”,从镜中回看长安风光

2、和亲人,非常难过,思乡的泪水奔流而下,汇合成了今日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倒淌河,但是,当她想到自己肩负着唐蕃和平使命的重任时,便坚决地摔碎了手中宝镜,毅然决然的斩断了对家乡亲人无限的眷恋情丝,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行的和亲道路。从今,赤岭被改名为“日月山”,日月山因文成公主的故事而富有了奇妙的颜色,文成公主因日月山而成为汉藏人民心中永久与日月齐天的女神。 漫漫数千年过去了,许多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和传奇,给日月山增加了诸多神奇的颜色,分立在山的垭口两侧,古朴高雅的日月双亭,在风中站成了路碑,站成了文字,站成了日月。 虽然我们眼中的日月山,没有昆仑山的磅礴气概,也没有唐古拉山的高大宏伟,但是,由于文成公主

3、的漂亮故事,让这座曾架起过汉藏人民的深情厚谊的一般山峰,作为一个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被永久的载入了史册,因而它与雪域高原上全部的神山圣湖齐名,被当地的藏族人民视为神山,对之有着一种至死不渝的虔诚,而光照天地。 翻开历史的年轮,我们看到,日月山曾饱尝了诸候争霸的峰火纷争,也见证了很多汉藏和亲的场景,目睹过唐番古道的盛衰,护佑过茶马驮队的经过,也共享了青藏铁路畅通无阻的喜悦。而今,日月山放开胸怀,给来回过往的行人,坦荡的展现出一种粗暴朴实的豪情,一种畅酣淋漓永恒的爱。 时过境迁,今日的日月山不仅仅只是青海农牧业区的分水岭,也一块安静详和的“西海屏风”,它是千年岁月执著的守护神,悄悄的坐守在青藏高

4、原的“草原门户”上,降伏着那些随便闯荡的野性侵略者。 站在山上向四野远眺,山的东面紧临湟水谷地,梯田阡陌,村落点点,尽显农耕盛景,山的西面就是无垠的草原,山恋起伏,草原广袤,牛羊成群,一派高原风光。高原的猎风顺着山体在姿意的爬升,平坦的天路上,来往疾驰的汽车川流不息,苍茫无际的草原上,闲逛着安稳得意吃草的牛羊。 每每西行经过日月山时,不管是否下车登岭,望着山口正中文成公主端庄婉约的汉白玉塑像,望着古色古香遥遥相对的日月双亭,望着山坡上在风中猎猎劲舞的五彩经幡,想起了路过此地西去和亲的故事,想起了英姿勃发藏王的骁勇,眼前总有一双温顺的眼眸,含情脉脉的牵着我的憧憬,象是季节的风,温润的吹绿了我的遐

5、想,心中便对这座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肃然起敬。 走在挂满经幡的山路上,粗暴的风放开它那激越的歌喉,每天唱着经书里的歌,昭示着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幽深的诵经声似若在天穹的深处响起,沧桑,神奇,神圣的感觉围绕在我的四周,苍茫的气息浸洇着脚步下这片土地,四野律动着雪域的奇妙。我想,经幡上诵念的,不只是一段千里烟缘的佳话,也有汉藏人民憧憬和平幸福生活的美妙心愿。 历史曾经在这座平凡的山上埋下岁月的伏笔,记录了沧桑的故事,于是,在日月双亭的衬托下,在我的眼前,日月山又化成了一首诗,一阙词,抑或是一首合弦的曲子,湛蓝的天空里,白云飘飘,那是梦的倒影,在苍穹里潺潺经流。 秋雁声声,九曲回肠,当季节把日月山的萧

6、瑟,别到了高原的衣襟上,一声又一声的祈祷声揉在山风里,卷在哈达上,传诵着一个虔诚的心愿,让人体会一种以心源为炉,古朴中彰显华丽的人性感悟。 满山的蝶,尽情的舞,那不是蝶,那是五彩的经幡,那是高原永久也不会苍老的圣洁。 经幡上面密密麻麻排列的经文中,或许写着日月轮回的故事,或许写着高原俊朗的容颜,或许写着心中虔诚的祈盼,或许写着日月山挺立的豪情。虽然我看不懂上面的密密麻麻排列着的经文,但是,对于日月山,我也是怀着同样的敬畏。 目光流放在苍茫的群山中,尘封的记忆被山风牵着,不知游荡到岁月经纬里的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在时间的一瞬驻足,搭乘着远去的风,留下一颜浅浅的惆怅,一声轻轻的叹息,日月亭前,

7、又多了一抹遥远的思念。 原野之野,亘古的苍茫站在高原之上,手持一块经幡,噙了满腹的祈望,想要饮断这千年的豪肠,只是,稍不留神,还是掉进一册婉约的宋韵里,湿淋淋的浸透了自己。 蓝天,白云,远山,岁月的深处,那里有你,有我,有一场完善的奔赴。 而我,就站在琐琐碎碎的日子里,等待着你从窗前的晨曦中路过,等待着你从唐番古道的山垭口前路过,等待着你从无垠的草原上路过,等待着你从我的故事里路过 迢遥的你,会来吗? 有关日月潭教案(精)二 站在山上向四野远眺,山的东面紧临湟水谷地,梯田阡陌,村落点点,尽显农耕盛景,山的西面就是无垠的草原,山恋起伏,草原广袤,牛羊成群,一派高原风光。高原的猎风顺着山体在姿意的

8、爬升,平坦的天路上,来往疾驰的汽车川流不息,苍茫无际的草原上,闲逛着安稳得意吃草的牛羊。 每每西行经过日月山时,不管是否下车登岭,望着山口正中文成公主端庄婉约的汉白玉塑像,望着古色古香遥遥相对的日月双亭,望着山坡上在风中猎猎劲舞的五彩经幡,想起了路过此地西去和亲的故事,想起了英姿勃发藏王的骁勇,眼前总有一双温顺的眼眸,含情脉脉的牵着我的憧憬,象是季节的风,温润的吹绿了我的遐想,心中便对这座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肃然起敬。 走在挂满经幡的山路上,粗暴的风放开它那激越的歌喉,每天唱着经书里的歌,昭示着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幽深的诵经声似若在天穹的深处响起,沧桑,神奇,神圣的感觉围绕在我的四周,苍茫的气息

9、浸洇着脚步下这片土地,四野律动着雪域的奇妙。我想,经幡上诵念的,不只是一段千里烟缘的佳话,也有汉藏人民憧憬和平幸福生活的美妙心愿。 历史曾经在这座平凡的山上埋下岁月的伏笔,记录了沧桑的故事,于是,在日月双亭的衬托下,在我的眼前,日月山又化成了一首诗,一阙词,抑或是一首合弦的曲子,湛蓝的天空里,白云飘飘,那是梦的倒影,在苍穹里潺潺经流。 秋雁声声,九曲回肠,当季节把日月山的萧瑟,别到了高原的衣襟上,一声又一声的祈祷声揉在山风里,卷在哈达上,传诵着一个虔诚的心愿,让人体会一种以心源为炉,古朴中彰显华丽的人性感悟。 满山的蝶,尽情的舞,那不是蝶,那是五彩的经幡,那是高原永久也不会苍老的圣洁。 经幡上

10、面密密麻麻排列的经文中,或许写着日月轮回的故事,或许写着高原俊朗的容颜,或许写着心中虔诚的祈盼,或许写着日月山挺立的豪情。虽然我看不懂上面的密密麻麻排列着的经文,但是,对于日月山,我也是怀着同样的敬畏。 目光流放在苍茫的群山中,尘封的记忆被山风牵着,不知游荡到岁月经纬里的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在时间的一瞬驻足,搭乘着远去的风,留下一颜浅浅的惆怅,一声轻轻的叹息,日月亭前,又多了一抹遥远的思念。 原野之野,亘古的苍茫站在高原之上,手持一块经幡,噙了满腹的祈望,想要饮断这千年的豪肠,只是,稍不留神,还是掉进一册婉约的宋韵里,湿淋淋的浸透了自己。 蓝天,白云,远山,岁月的深处,那里有你,有我,有一

11、场完善的奔赴。 而我,就站在琐琐碎碎的日子里,等待着你从窗前的晨曦中路过,等待着你从唐番古道的山垭口前路过,等待着你从无垠的草原上路过,等待着你从我的故事里路过 迢遥的你,会来吗? 有关日月潭教案(精)三 日月山随笔 高原之上,蓝天之下,象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在我们雪域高原熠熠生辉,登上峰顶,才知道,诺大的草原,古老的传奇,沉重的记忆,都在你的肩头屹立,你的光线吸引着人们一路追随的脚步。 山峦起伏,峰岭高耸,因山的表层被红土层所掩盖,唐朝的时候被称为赤岭,由于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时,途经赤岭作过短期停留的历史,日月山便给汉藏人民留下了很多美妙的记忆和传奇。 据说当年的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来到赤岭时,想到

12、将要离别唐朝所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凄然,前看西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乡情,于是拿出了临行前皇后赐予的“日月宝镜”,从镜中回看长安风光和亲人,非常难过,思乡的泪水奔流而下,汇合成了今日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倒淌河,但是,当她想到自己肩负着唐蕃和平使命的重任时,便坚决地摔碎了手中宝镜,毅然决然的斩断了对家乡亲人无限的眷恋情丝,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行的和亲道路。从今,赤岭被改名为“日月山”,日月山因文成公主的故事而富有了奇妙的颜色,文成公主因日月山而成为汉藏人民心中永久与日月齐天的女神。 漫漫数千年过去了,许多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和传奇,给日月山增加了诸多神奇的颜色,分立在山的垭口两

13、侧,古朴高雅的日月双亭,在风中站成了路碑,站成了文字,站成了日月。 虽然我们眼中的日月山,没有昆仑山的磅礴气概,也没有唐古拉山的高大宏伟,但是,由于文成公主的漂亮故事,让这座曾架起过汉藏人民的深情厚谊的一般山峰,作为一个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被永久的载入了史册,因而它与雪域高原上全部的神山圣湖齐名,被当地的藏族人民视为神山,对之有着一种至死不渝的虔诚,而光照天地。 翻开历史的年轮,我们看到,日月山曾饱尝了诸候争霸的峰火纷争,也见证了很多汉藏和亲的场景,目睹过唐番古道的盛衰,护佑过茶马驮队的经过,也共享了青藏铁路畅通无阻的喜悦。而今,日月山放开胸怀,给来回过往的行人,坦荡的展现出一种粗暴朴实的豪

14、情,一种畅酣淋漓永恒的爱。 时过境迁,今日的日月山不仅仅只是青海农牧业区的分水岭,也一块安静详和的“西海屏风”,它是千年岁月执著的守护神,悄悄的坐守在青藏高原的“草原门户”上,降伏着那些随便闯荡的野性侵略者。 站在山上向四野远眺,山的东面紧临湟水谷地,梯田阡陌,村落点点,尽显农耕盛景,山的西面就是无垠的草原,山恋起伏,草原广袤,牛羊成群,一派高原风光。高原的猎风顺着山体在姿意的爬升,平坦的天路上,来往疾驰的汽车川流不息,苍茫无际的草原上,闲逛着安稳得意吃草的牛羊。 每每西行经过日月山时,不管是否下车登岭,望着山口正中文成公主端庄婉约的汉白玉塑像,望着古色古香遥遥相对的日月双亭,望着山坡上在风中

15、猎猎劲舞的五彩经幡,想起了路过此地西去和亲的故事,想起了英姿勃发藏王的骁勇,眼前总有一双温顺的眼眸,含情脉脉的牵着我的憧憬,象是季节的风,温润的吹绿了我的遐想,心中便对这座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肃然起敬。 走在挂满经幡的山路上,粗暴的风放开它那激越的歌喉,每天唱着经书里的歌,昭示着一种强劲的生命力,幽深的诵经声似若在天穹的深处响起,沧桑,神奇,神圣的感觉围绕在我的四周,苍茫的气息浸洇着脚步下这片土地,四野律动着雪域的奇妙。我想,经幡上诵念的,不只是一段千里烟缘的佳话,也有汉藏人民憧憬和平幸福生活的美妙心愿。 历史曾经在这座平凡的山上埋下岁月的伏笔,记录了沧桑的故事,于是,在日月双亭的衬托下,在我

16、的眼前,日月山又化成了一首诗,一阙词,抑或是一首合弦的曲子,湛蓝的天空里,白云飘飘,那是梦的倒影,在苍穹里潺潺经流。 秋雁声声,九曲回肠,当季节把日月山的萧瑟,别到了高原的衣襟上,一声又一声的祈祷声揉在山风里,卷在哈达上,传诵着一个虔诚的心愿,让人体会一种以心源为炉,古朴中彰显华丽的人性感悟。 满山的蝶,尽情的舞,那不是蝶,那是五彩的经幡,那是高原永久也不会苍老的圣洁。 经幡上面密密麻麻排列的经文中,或许写着日月轮回的故事,或许写着高原俊朗的容颜,或许写着心中虔诚的祈盼,或许写着日月山挺立的豪情。虽然我看不懂上面的密密麻麻排列着的经文,但是,对于日月山,我也是怀着同样的敬畏。 目光流放在苍茫的

17、群山中,尘封的记忆被山风牵着,不知游荡到岁月经纬里的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在时间的一瞬驻足,搭乘着远去的风,留下一颜浅浅的惆怅,一声轻轻的叹息,日月亭前,又多了一抹遥远的思念。 原野之野,亘古的苍茫站在高原之上,手持一块经幡,噙了满腹的祈望,想要饮断这千年的豪肠,只是,稍不留神,还是掉进一册婉约的宋韵里,湿淋淋的浸透了自己。 蓝天,白云,远山,岁月的深处,那里有你,有我,有一场完善的奔赴。 而我,就站在琐琐碎碎的日子里,等待着你从窗前的晨曦中路过,等待着你从唐番古道的山垭口前路过,等待着你从无垠的草原上路过,等待着你从我的故事里路过 迢遥的你,会来吗? 有关日月潭教案(精)四 日月山是青海东

18、部农业区和西部牧业区的分水岭,山的东西两侧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极为明显。山麓两边风光迥然不同:山麓西边是广袤苍茫,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山麓东边是村落点点,梯田阡陌,麦浪滚滚的农区。 日月山南北朝至唐代时叫做赤岭,是北魏和吐谷浑、唐和吐蕃的界山,因山顶砂土赤红而得名。它属于拉脊山脉西端,北起青海湖东部的耳海,南接湟中群加,绵延数十里。日月山是青海东部外流河与内陆河的分水岭,也是青海东部农业区和牧业区的自然分界限。这里山峦起伏,峰岭高耸,气候严寒,雨水充足,水草丰美。山麓两边风光迥然不同:山麓西边是广袤苍茫,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山麓东边是村落点点,梯田阡陌,麦浪滚滚的农区。每年六至九月

19、,山坡之上绿草如茵,野花绚烂,帐篷点点,风光非常壮丽。日月山口的南北各有1个乳峰,其外形似太阳和月亮。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日月山,地处要塞,形势险峻,战略位置重要。很早以来,它就是祖国内地通往西南边陲的交通要道,也是汉藏人民友好往来,互市贸易的纽带。早在汉代,日月山已成为我国“丝绸辅道”的一大驿站。唐代时,日月山更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 公元620xx年,唐朝建立后,与边疆各民族和谐相处,各族首领纷纷派遣使者向唐朝求婚,唐朝先后有15位公主嫁到兄弟民族当中。当时的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开明治国,为引进文化、加深友情、安定边疆,在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

20、后,派禄东赞到长安求婚,得到唐太宗应允。文成公主自幼被唐太宗和皇后收养,深得疼爱。公主远嫁,唐太宗预备了各种日用器皿、珠宝饰物、绫罗绸缎及书籍、药物、蚕种、谷种等作为嫁妆,还派乐队、工匠伴同去吐蕃。公元641年正月,唐朝派李道宗护送公主从长安起程,经咸阳、陇西、临夏,渡过黄河,进入青海,沿湟水西行。过日月山后,先与嫁给吐谷浑王诺曷钵的唐朝弘化公主,在大河坝四周的馆驿中,进行盛大宴会, 唐、吐蕃、吐谷浑三方亲朋团聚一堂。之后,公主一行连续南行。松赞于布亲自率兵在扎陵湖南岸,筑馆安营,迎接公主,李道宗主持了盛大的婚礼。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经玉树进入西藏,4月15日抵达今拉萨,受到吐蕃人民盛大欢送。文

21、成公主远赴西藏联姻,沿途留下了许多美妙的传奇和史迹,千古流传,至今藏族人民仍旧称公主为“阿姐甲莎”,意思是汉族姐姐。 日月山,古今著名,传奇众多。其中流传最广,最为感人的莫过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相传,唐太宗为了汉藏人民世代和好,将自己的宗室女儿文成公主许配给了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一行由江夏王李道宗、藏相禄东赞伴随,从京都长安迤逦西行,来到了日月山。当公主登上山顶,举目环顾时,但见山麓两边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一边是雨打芳草萋萋,一边是雪压枯草惨惨;一边是烟雨飘摇枝新,一边是玉鳞纷飞草叶枯,甚至连这里的日月,也没有家乡那样光明、暖和,不禁心潮起伏,愁思万缕,潸然泪下。唐太宗听说公主怀乡思亲

22、,不愿西进,为了替女儿解愁,特意铸造了一面日月如意宝镜送上此山,说是假如公主想家,翻开宝镜,可以从中看到家乡父母、故里山河。护送的吐蕃大相怕公主见到亲人,思故不进,便暗中将日月宝镜换成了石刻日月镜。公主拿起镜子来看,怎么也看不到长安城里的父母,以为是父皇薄情而在有意哄骗她。公主潸然泪下,泪水流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汇人碧波万顷的青海湖。一气之下,将石刻日月镜抛在一边,毅然西进。后来人们便把赤岭改名为日月山。唐代开元年间,唐王朝和吐蕃王国还在日月山顶树立过汉藏和好碑,藏汉两族以日月山为界,和谐相处,并把日月山作为茶马互市之地。 日月山虽然高不及昆仑,险不如积石,既无青翠的森林,又无嶙峋的怪石,有的

23、只是一派苍茫。然而,从古到今,很多过往行人都愿登上日月山去寻找当年文成公主路过日月山时留下的踪影。为此,人们早先在日月山顶修建了庙宇。惋惜被人破坏。近年,人们又在日月山口修建了两座造型美观、风格独特的日亭和月亭,供游人参观。 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自西向东流经40多公里后注入青海湖的耳海。倒淌河是注入青海湖水量最小的一支,但河水清亮见底,常年不断。倒淌河由于河水向西流淌以及文成公主的传奇而名扬四海。 倒淌河镇是青藏大路和青康大路的交汇处,是西宁通往海西、西藏、玉树、果洛、海南等的必经之地。镇内建有纪念文成公主的雕塑公园,亦是旅行休息就餐的好地方。 日月山双亭 在日月山口,有为纪念唐

24、代文成公主进藏联姻而建的日月二亭。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宗室女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由长安去拉萨在这里停留,留下许多历史佳话和奇妙的传奇,给日月山增加了一层神奇颜色。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确定唐朝和吐蕃以赤岭分界,并立界碑,成为民族友好的象征。20世纪80年月中期修建的日月二亭,成分立垭口两侧,建筑精致、辉煌。日亭内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记述了文成公主和亲始未及历史功绩。亭内还绘有壁画,再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面貌;月亭有宝贵的“唐蕃赤岭分界碑”和文成公主在西藏传播中原文化,促进西藏文化艺术与生产成就等方面的壁画。山口中立有1950年10月1日

25、由青海省军区司令员贺炳炎、政委廖汉生树立的“日月山修路纪念碑”,记载了人民解放军修建青藏大路的业绩。 有关日月潭教案(精)五 大家好,我是今日的导游苌奕行,你们可以叫我苌导。一进入日月潭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那里树木茂密,群山围绕,四周有很多名胜古迹,日月潭是中国台湾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的高山上。 旧称水沙连,又名水社里,位于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是中国台湾最大的自然淡水湖泊,堪称明珠之冠。在清朝时即被选为中国台湾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区内依特色规划有六处主题公园,包括景观、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鸟、宗教等六个主题公园,还有八个特别景点,以及水社、德化社两大

26、效劳区。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环潭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积达900多公顷,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日月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珠子屿”。抗战成功后,为庆祝中国台湾光复,把它改名为“光华岛”。岛的东北面湖水形圆如日,称日潭,西南面湖水形觚如月,称月潭,统称日月潭。 日月潭之美,在于它环湖皆山,重峦迭峰,郁郁苍苍;湖面宽阔,水平如镜,潭水湛蓝;湖中有岛,水中有山;波光岚影;一年四季,晨昏风光,各有不同。在风和日丽的春天,翠山围绕,堤岸曲致,山水交映,变化多端,当晨曦初上时,万籁俱寂,湖水放射出绮丽的颜色,倏忽变易,神奇莫测;每逢夕阳西下

27、,日月潭畔霞四起,轻纱般的薄雾在湖面上漂浮盘旋;若遇细雨蒙蒙。四周山峦如同经地冲洗,显得非常清净,山光水色,更是碧绿得得意;尤其是秋季的夜晚,明月照潭,清光满湖,碧波素月一起交相辉映,安静优雅,置身其间,如临仙境。清人曾作霖曾用“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的诗句来赞美日月潭这“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漂亮景观。游人常把它与西湖相比,毕竟谁美?其实,祖国山河,何处不美!日月潭不仅是中国台湾人的民傲慢,大陆同胞亦为它那“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景而骄傲。 日月潭湖中风光旖旎,风光如画。湖畔的山麓上还建有很多亭台楼阁,是欣赏湖光山色的极好场所。四周秀美的自然景致中点缀着寺庙古塔,更显得感想幽雅

28、。其中最引人的是潭南青龙山麓的玄奘寺和潭北山腰的文武庙。山麓建有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寺中悬有“民族法师”匾额一方。寺前有一座白色柱子的门楼,画栋雕梁的楼顶,飞檐挑角,富有民族特色。寺中三楼有一小塔,供奉着玄奘法师的头顶灵骨。寺后的青龙山巅,几年前建了一座九层高塔,名曰“慈恩塔”。塔仿辽宋古塔式样,为八角宝塔,每层檐尾垂挂小钟,迎风叮当作响,登塔远眺,明潭风光,尽收眼底。有人说,在天高云淡时,于塔顶可望见西子湖畔六和塔的塔尖,虽近似神话,却反映了人们对祖国大陆的憧憬之情。 文武庙中间是孔子像,左右是文昌帝群和关羽神像,庙中还祭祀神农大帝、岳王、玉皇大帝、元始天尊、三官大帝、城隍、海龙王

29、等,可谓集神圣之大成,庙宇建筑非常华美,从湖边山脚到庙门,共有陡峭石阶365级,有人戏称要走过“一年”才能到达,谓之“登天路”。 日月潭四周的德化社,是高山族聚居的村落,现已建为山地文化村,山胞歌舞翩翩,尤以表现春米的“杵舞”吸引着众多游客。日月潭西边,是一座别致的孔雀园林,养有数十对孔雀,每见艳装游人便竞相开屏,羽羽五光十色,光荣耀目,更添游人光致。 如今,环湖而游,至西北岸山脚,远远就可听见水流怒吼如雷鸣,原来就是日月潭水源的入水口。这是从浊水溪上游通过18公里长的大隧道引来的水,入水口喷出的水花,高达四五米至七八米,势若蛟龙吐水,湍激排空。使日月潭有了源源不断充分的水源,现在潭边修堤筑坝,湖面更加宽阔,成为一个水力发电站的蓄水池。虽然潭边低地被水沉没,月潭外形变得像一片枫叶,日月潭名称已名不副实,但其水光山色依旧布满诗情画意,不愧为中国台湾秀丽风景的突出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