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病篇-类似证课稿.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9200214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5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病篇-类似证课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太阳病篇-类似证课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病篇-类似证课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病篇-类似证课稿.ppt(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太阳病辨证论治太阳病类似证第五节 太阳病类似证(一)饮停胸胁证(十枣汤证)病机:水饮内停胸胁。主症:胸胁满痛,咳唾引痛,短气,心下痞硬满。治法:攻逐水饮方药:十枣汤(芫花、大戟、甘遂)【原文】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鞕滿,引脇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十棗湯主之。(152)自“太阳中风”至“乃可攻之”为一段。论述外有风邪,内有悬饮之证。既云太阳中风,当有发热、恶风寒、头痛、汗出等证。因饮邪停聚胸胁,阻碍气机,升降失常,故上逆而为干呕,下迫而为下利,并见胸胁心下痞硬疼痛,短气,咳嗽等。如此表里同病,法当先行解表,表解后

2、,方可攻逐水饮。自“其人漐漐汗出”至“十枣汤主之”为一段,是述里有悬饮外无表证,可经用攻逐水饮之法。饮停于胸胁,胸阳不振-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肺气受阻呼吸短气。饮邪随气机升降,亦可有种种症状,如外走皮肤、则漐漐汗出;时而气机暂通,饮不外攻故有时无汗。饮溢于胃,胃气上逆,则呕吐。上干清阳则为头痛。此皆水饮结于胸胁不解,走窜上下,阻碍三焦,牵连周身所致。此非一般温化利水之法所能奏效者,故以十枣汤峻逐水饮。喻嘉言:此证与结胸颇同,但结胸者,邪结于胸,其位高。此在心下及胁,其位卑,然必表解乃可攻之,亦与攻结胸之戒不殊也。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而非昼夜俱笃,即此便是表解之征,虽有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

3、下痛,干呕、短气,诸证乃邪结之本证,不得以表证名之。若待本证尽除,后乃攻之,不坐误时日乎,故复申其义,见汗出不恶寒,便是表解可攻之候,虑何深耶。盖外邪挟饮,两相搏结,设外邪不解,何缘而得汗出津津乎。攻药取十枣汤者,正与结胸之陷胸汤相仿。因伤寒门中种种下法,多为胃实而设。胃实者,邪热烁干津液,肠胃俱结,不得不用苦寒而以荡涤之。今证在胸胁,而不在胃,则胃中津液,未经热耗,而荡涤胸胃之药,无所取矣。故取蠲饮逐水于胸胁之间,以为下法也。(尚论篇太阳经上篇)病机:痰壅胸膈,气机受阻,有上越之势。主症:胸脘痞塞胀满,气上冲咽喉,呼吸不利。治法:涌吐痰实方药:瓜蒂散(瓜蒂、赤小豆、豆豉)第五节 太阳病类似证

4、(二)胸膈痰实证(瓜蔕散证)【原文】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氣上衝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166)病如桂枝证,是指有发热、恶风、汗出等症,但头不痛、项不强,仅见寸脉微浮,是知非太阳中风。此乃胸中痰实阻滞,肺失肃降,卫气不宣所致。因痰涎壅塞于胸膈,阻碍气机,故胸中痞硬;邪实阻滞,肺气不降,故气上冲咽,呼吸困难。以上见证皆因痰涎实邪为患,邪居高位,故宜因势利导而用瓜蒂散涌吐之。尤在泾:此痰饮类伤寒证,寒为寒饮,非寒邪也。活人云,饮之为病,能令人憎寒发热,状类伤寒,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正此之谓。脉浮者,病在膈间,而非客邪,故不盛而微也。胸有寒饮,足

5、以阻清阳而碍肺气,故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也。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千金云,气浮上部,顿塞心胸,胸中满者,吐之则愈,瓜蒂散能吐胸中与邪相结之饮也。(伤寒贯珠集辨太阳篇下)第五节 太阳病类似证(三)风湿证(桂枝附子汤证、去桂加白术汤证、甘草附子汤证)病机:风寒湿邪相搏,气血运行不畅。主症:身体烦疼,难以转侧。治法: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方药:1.桂枝附子汤(桂枝、炮附子、生姜、大枣、甘草)2.去桂加白术汤(炮附子、白术、生姜、大枣、甘草)1.1.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表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表 【原文】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脉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

6、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湯主之。(174)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肉导致营卫不调,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周身烦疼,难以转侧,可伴见恶寒发热。因风性疏泄,故脉浮;肌腠开泄,表阳不固,故见汗出,脉虚;寒湿阻滞,气血不畅,故见脉涩。此证初起,有发热,恶寒,汗出,身体痛烦,脉浮等,与太阳表证有类似之处,宜加鉴别。盖太阳病虽有身痛,但一般不重,亦不致难以转侧。不呕不渴,自与少阳、阳明无关。大便硬,小便自利?伤寒论中的名词术语和现代不同。大变硬是大便不溏薄,小便自利是小便不涩不少,小便正常。佐证1:金匮要略.痉湿暍:“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故桂枝附子汤证和湿痹一样,有内湿的因素,小便短少,大便溏薄。佐证2:方后注

7、: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复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术,並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佐证3:神农本草经:“术,主风寒湿痹死肌。”故可见:去桂加术和去术加桂的根据,是小便利与不利,大便硬与不硬。而大便硬不硬,又在于小便利不利。加桂枝,在有附子存在的情况下,可治表里俱湿,内外阳虚。反之,若无内湿,就不需要通阳,用白术走表祛湿就够了。2.2.风寒湿邪痹着于关节、筋骨风寒湿邪痹着于关节、筋骨 病机:风寒湿邪相搏结于关节。主症:骨节疼痛剧烈,屈伸困难,小便不利。治法:温阳散寒,除湿止痛方药:甘草附子汤(甘草、炮附子、白术、桂枝)第五节 太阳病类似证(三)风湿证(桂枝附子汤证、去桂加白术汤证、甘草附子汤证)【原文】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175)尤在泾:此亦湿胜阳微之证,其治亦不出助阳驱湿,如上条之法也。盖风湿在表,本当从汗而解,而汗出表虚者,不宜重发其汗,恶风不欲去衣,卫虚阳弱之征,故以桂枝附子助阳气,白术甘草崇土气,云得微汗则解者,非正发汗也,阳胜而阴自解耳。(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