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回顶方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99253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回顶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下室回顶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回顶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搭设说明及要求- 1 -4、地下室回顶措施- 2 -5、地下室顶板回顶计算- 2 -1、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006年版)(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工程概况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面积,地下面积 m2。地下2层,其中2、3楼地上23层,建筑高度为;1、4楼地上25层,建筑高度为;5、8楼地上26层,建筑高度为;6、7楼地上

2、28层,建筑高度为。塔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框架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3、搭设说明及要求临时脚手架回顶料场说明及范围由于场地作业面狭小施工现场无塔楼地库顶板上局部现需作为料场作业区,由于地库顶板自身承载能力不足,故需对以上部位进行钢管支撑架回顶,以满足施工要求。地下室顶板上需要堆放材料得区域也需要按此方案执行回顶。2、脚手架回顶搭设要求?施工准备?技术人员应熟悉图纸及搭设方案,熟悉各个部位及高度得结构变化,准备材料,包括48钢管、对接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安全网、脚手板等,并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保证其符合相关得规定及搭设要求。搭设过程中必

3、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11版。相关作业班组组织作业人员进场,架子工必须具备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得条件,经过培训、考核、取得安全操作证并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脚手架安装、拆除作业。同时在施工前,技术人员与质安人员对作业班组进行作业前技术、安全交底。?3、支撑体系搭设基本要求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图形一致、平竖通顺、连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安全操作空间、不变形、不摇晃,两层地下室都需搭设支撑体系时,下层立杆与上层立杆得位置需统一一致。?支撑体系搭设顺序?放置纵向扫地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连接固定后,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吊线确保立

4、杆垂直),竖起4根立杆后,随即安装第一步水平杆(与立杆连接固定)校正立杆垂直与水平杆使其符合要求后,拧紧扣件螺栓。根据楼层总高与施工需要,料场作业区应满足作业及堆载得全部荷载,料场设置于地下室顶板上,在地下室采用两层回顶措施以保证对料场得承载力。4、地下室回顶措施 回顶设计料场作业区下得地下室顶板与负一层板均设置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回顶,支撑架立杆纵横间距为7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立杆顶端加设可调顶托支撑双木方主楞,次楞采用40mm90mm木枋,间距350mm,木枋顶紧楼板底。(详见附图) 支撑架搭设拆除(1) 回顶支撑架搭设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5、2011)得要求。(2) 支撑架采用48mm钢管,支撑架外围搭设竖向剪刀。(3) 立杆底有垫块。(4) 调节顶托必须使木枋顶紧楼板,以保证能有效卸荷。(5) 回顶支撑架必须在料场作业区使用前搭设完毕,料场停止使用后方可拆除支撑架。(6)拆除支撑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方可离开。5、地下室顶板回顶计算钢管强度为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立杆得纵距 b=,立杆得横距 l=,立杆得步距 h=。木方4090mm,间距350mm,木方剪切强度mm2,抗弯强度mm2,弹性模量mm2。梁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模板自重m2,混凝土钢筋自重m

6、3,施工活荷载m2。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按照模板规范条规定确定荷载组合分项系数如下: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得组合S=+=m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得组合S=+=m2由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得组合S最大,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采用得钢管类型为。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D4-d4)/32D。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与刚度。模板面板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考虑得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标准值 q1 = +=m考虑得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标准值 q2 = +=m面板得截面惯性矩I与截面

7、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与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 = ; I = 12 =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f其中 f 面板得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得最大弯距; W 面板得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得抗弯强度设计值,取mm2; M =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 M =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10001000/37800=mm2面板得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T = 3Q/2bh T其中最大剪力 Q=+=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mm2面板抗剪强度验

8、算 T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 v = / 100EI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3504/(1006000340200)=面板得最大挠度小于250,满足要求!(4) 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弯强度计算经过计算得到面板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 M = +面板得计算宽度为集中荷载 P = 考虑得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标准值 q = +=m面板得计算跨度 l = 经计算得到 M =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10001000/37800=mm2面板得抗弯强度验算 f f,满足要求!二、模板支撑木方得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1、荷载得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

9、N/m): q11 = =m(2)模板得自重线荷载(kN/m): q12 = =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得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m考虑得结构重要系数,静荷载 q1 = +=m考虑得结构重要系数,活荷载 q2 = =m计算单元内得木方集中力为+=2、木方得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m最大弯矩 M = =最大剪力 Q=最大支座力 N=木方得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与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 = ; I = 12 =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106/=mm2

10、木方得抗弯计算强度小于mm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最大剪力得计算公式如下: Q =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004/(250100)=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mm2木方得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挠度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均布荷载通过变形受力计算得最大支座力除以木方计算跨度(即木方下小横杆间距)得到q=m最大变形v=100EI=(100=木方得最大挠度小于250,满足要求!(4)集中荷载作用下抗弯强度计算经过计算得到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为 M = +考虑荷载重要性系数,集中荷载 P = 经计算得到 M

11、=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106/=mm2木方得抗弯计算强度小于mm2,满足要求!三、托梁得计算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取木方得支座力 P= 均布荷载取托梁得自重 q= 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 托梁剪力图(kN)变形得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顶托梁得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与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6 = ; I = 12 =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 = M

12、/W =106/=mm2顶托梁得抗弯计算强度小于mm2,满足要求!(2)顶托梁抗剪计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6787/(2100100)=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mm2顶托梁得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顶托梁得最大挠度小于250,满足要求!四、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得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与风荷载。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得自重(kN): NG1 = =(2)模板得自重(kN): NG2 =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考虑得结构重要系数,

13、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得荷载。考虑得结构重要系数,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 五、立杆得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稳定性计算公式为:其中 N 立杆得轴心压力设计值,N = i 计算立杆得截面回转半径,i=;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mm2;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得长度,a=; h 最大步距,h=; l0 计算长度,取+2=; 由长细

14、比,为1800/=113 150 满足要求! 轴心受压立杆得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经计算得到=10818/506)=m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稳定性计算公式为:风荷载设计值产生得立杆段弯矩 MW依据模板规范计算公式 MW=10其中 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uzusw0 = =m2 h 立杆得步距,; la 立杆迎风面得间距,; lb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得立杆间距,;风荷载产生得弯矩 Mw=10=; Nw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轴心压力最大值,参照模板规范公式; Nw=+=经计算得到=10715/506)+26000/5260=mm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得稳定性计算 Mmax=所以第15天以后得各层楼板强度与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得荷载。第2层以下得模板支撑可以拆除。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