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特性表优质资料.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182471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78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优质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优质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优质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特性表优质资料.doc(17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特性表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现有危险化学品易燃液体丙酮、丁酮、甲醇、乙醇、环己酮、异丙醇、甲苯、乙醚、乙酸乙酯、N,N-二甲基甲酰胺、丙烯酸丁酯、1,2-二甲苯(二甲苯)、纯苯、1,1-二氯乙烷、正丁醇、二(正)丁醚、丙烯酸正丁酯、石油醚、易燃固体萘、乌洛托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氧、乙炔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双氧水)、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硝酸银、硝酸钠毒性物质苯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四氯乙烯、二氯甲烷、三氯乙醛腐蚀性物质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甲醛、盐酸、硫酸、硝酸、冰乙酸(冰醋酸、乙酸)、三氯乙酸、氢氟酸、次氯酸钠、 亚硫

2、酸氢钠、丙烯酸、甲酸、氢氟酸、乙酸酐、2-丁酮自燃物品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注:其中丙酮、丁酮、甲苯、高锰酸钾、2-丁酮、盐酸、硫酸为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乙酸酐、三氯甲烷、乙醚为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特性表(自制)危险化学品特性表(自制)1(1)丙烯酸4(2)甲酸5(3)氢氟酸6(1)N,N-二甲基甲酰胺7(2)丙烯酸丁酯8(1)萘9(2)乌洛托品10(1)氯酸钠11(2)亚硝酸钠12(1)四氯乙烯13(2)二氯甲烷14丙酮153.1.1.2-丁酮16甲醇17乙醇183.1.1.5 环己酮19异丙醇203.1.1.7 甲苯213.1.1.8 1,2-二甲苯223.1.1.9 乙醚233.

3、1.1.10 乙酸乙酯24过氧化氢25高锰酸钾26重铬酸钾27硝酸银28苯酚29三氯甲烷30四氯化碳31氢氧化铵水溶液32氢氧化钠33氢氧化钾34甲醛35盐酸36硝酸37硫酸383.1.1.25 乙酸39三氯乙酸40氢氟酸41次氯酸钠42亚硫酸氢钠43(4)纯苯44(5)1,1-二氯乙烷45(7)正丁醇46(10)二(正)丁醚47(11)丙烯酸正丁酯48(4)冰醋酸49三氯乙醛50硝酸钠51连二亚硫酸钠52石油醚53对二甲苯54氧55乙炔56乙酸酐572-丁酮58(1)丙烯酸表3.1-1 丙烯酸简介标识中文名:丙烯酸英文名:acrylic acid 分子式:C3H4O2相对分子质量:72.06

4、UN编号:2218危规号:81617分类:腐蚀性物质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14相对密度(水=1):1.05沸点():141相对密度(空气=1):2.45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禁忌物:强氧化剂、强碱燃爆特性及消防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炸。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

5、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毒性指标LD50:2520 mg/kg(大鼠经口);950 mg/kg(兔经皮)LC50:53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

6、,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

7、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装方法塑料桶(胆)外钢塑复合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储运条件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装于受压容器中例外)。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8、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2)甲酸表3.1-2甲酸简介标识中文名:甲酸英文名:formic acid分子式:CH2O2分子量:46.03UN编号:1779危规号:81101理化性质性状: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酸味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醇熔点():8.2相对密度(水=1):1.23沸点():100.8相对密度(空气=1):1.59闪点():68.9引燃

9、温度():410爆炸上限(V/V):57.0爆炸下限(V/V):18.0禁忌物:强氧化剂、强碱、活性金属粉末主要用途:用于制化学药品、橡胶凝固剂及纺织、印染、电镀等。危险概述主要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症状。接触后可引起结膜炎、眼睑水肿、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浓甲酸口服后可腐蚀口腔及消化道粘膜,引起呕吐、腹泻及胃肠出血,甚至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而致死。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和溃疡。偶有过敏反应。急性毒性:LD50:1100 mg/kg(大鼠经口);LC50:15000 mg/m3,15分钟(大鼠吸入)危险特性: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

10、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穿全身防护服、佩戴氧气呼吸器灭火。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堵漏的人员。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

11、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存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信息包装标志:腐蚀品;有毒品包装方法:玻璃瓶

12、或塑料桶(罐)外全开口钢桶;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3)氢氟酸表3.1-3氢氟酸简介标

13、识中文名: 氢氟酸英文名:hydrofluoric acid分子式:HF相对分子质量:20.01UN编号:1790危规号:81016分类:腐蚀性物质理化性质性状: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商品为40%的水溶液熔点():-83.1(纯)相对密度(水=1):1.26(75%)沸点():120(35.3%)相对密度(空气=1):1.27溶解性:与水混溶禁忌物:强碱、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燃爆特性及消防危险特性:本品不燃,但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而引起爆炸。遇发泡剂立即燃烧。腐蚀性极强。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

14、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

15、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

16、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装方法装入铅桶或特殊塑料容器内,再装入木箱中。空隙用不燃材料填充妥实;装入塑料瓶,特种电木、橡胶或铅容器,严封后再装入坚固木箱中。木箱内用不燃材料衬垫,每箱净重不超过20公斤,35公斤包装每箱限装4 瓶。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碱类

17、、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1)N,N-二甲基甲酰胺表3.1-4 N,N-二甲基甲酰胺简介标识中文名:N,N-二甲基甲酰胺英文名:N,N-dimethylformamide分子式:HCON(CH3)2相对分子质量:73.10UN编号:2265危规号:33627分类:高闪点易燃液体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有微弱的特殊臭味熔点(): -61相对密度(水=1):0.94沸点():152.8相对密度(空气=1):2.51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闪点():58引燃温度():445爆炸上限(V/V)

18、:15.2爆炸下限(V/V):2.2禁忌物: 强氧化剂、酰基氯、氯仿、强还原剂、卤素、氯代烃。燃爆特性及消防燃爆危险: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猛烈反应, 甚至发生爆炸。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强烈反应。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毒性指标LD50:4000 mg/kg(大鼠经口);4720 mg/kg(兔经皮)LC50:94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焦虑、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肝损

19、害一般在中毒数日后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痛,可出现黄疸。经皮肤吸收中毒者,皮肤出现水泡、水肿、粘糙,局部麻木、瘙痒、灼痛。慢性影响:有皮肤、粘膜刺激,神经衰弱综合征,血压偏低。还有恶心、呕吐、胸闷、食欲不振、胃痛、便秘及肝大和肝功能变化。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

20、: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装方法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

21、应与氧化剂、还原剂、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

22、运输。(2)丙烯酸丁酯表3.1-5丙烯酸丁酯简介标识中文名:丙烯酸丁酯英文名:n-butyl acrylate 分子式:C7H12O2相对分子质量:128.17UN编号:2348危规号:33601分类:易燃液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熔点():-64.6相对密度(水=1):0.89沸点():145.7相对密度(空气=1):4.42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闪点():37引燃温度():275爆炸上限(V/V):9.9爆炸下限(V/V):1.2禁忌物:强氧化剂、强碱、强酸危险特性及消防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

23、急骤加剧。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毒性指标LD50:900 mg/kg(大鼠经口);2000 mg/kg(兔经皮);LC50:14305mg/m3,4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24、。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25、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装方法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

26、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1)萘表3.1-6萘简介标识中文名:萘英文名:naphthalene分子式:C10H8相对分子质量:128.16UN编号:1334危规编号:41511分类:易燃固体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易挥发晶体,有温和芳香气味,粗萘有煤焦油臭味熔点():80.1

27、沸点():217.9相对密度(水=1):1.1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42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无水乙醇、醚、苯闪点():78.9引燃温度():526爆炸上限%(V/V):无资料爆炸下限%(V/V):2838mg/m3禁配物:强氧化剂主要用途:用于制造染料中间体、樟脑丸、皮革、木材保护剂等。燃爆特性及消防遇明火、高热易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灭火方法:采用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

28、起剧烈的沸溅。毒性指标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健康危害: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致溶血性贫血及肝、肾损害。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蒸气接触可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应

29、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空旷处引爆。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装方法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

30、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塑料瓶、两层塑料袋或两层牛皮纸袋(内或外套以塑料袋)外瓦楞纸箱。储运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铁路运输,在专用线装、卸车的萘饼,可用企业自备车散装运输。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车辆

31、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2)乌洛托品表3.1-7乌洛托品简介标识中文名:六亚甲基四胺英文名:hexamethylenetetramine 中文名2:乌洛托品分子式:C6H12N4相对分子质量:140.18分类:易燃固体UN编号:1328危规编号:41528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细粒状结晶,味初甜后苦熔点():263(升华)沸点():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1.27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溶解性:溶于水、乙醇、氯仿、四氯化碳,不溶于乙醚、石油醚、芳烃。闪点():无资料引燃温度():239.7爆炸上限%(V/V):无资料爆炸下限%(V/V):无资料禁配物:强氧化

32、剂、强酸主要用途:用作纺织品的防缩整理剂、亚氯酸钠漂白活化剂、防水剂CR的缓冲剂等。燃爆特性及消防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具有腐蚀性。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毒性指标LD50:9200 mg/kg(大鼠静脉)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生产条件下,主要引起皮炎和湿疹。皮疹多为多形性,奇痒,初起局限于接触部位,以后可蔓延,甚至遍及全身。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

33、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粉尘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装方法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

34、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储运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铁路运输时要禁止

35、溜放。(1)氯酸钠表3.1-8氯酸钠简介标识中文名:氯酸钠 英文名:sodium chlorate 分子式:NaClO3分子量:106.45UN编号:1495危规编号:51030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结晶,味咸而凉,有潮解性熔点():248261沸点():分解相对密度(水1):2.4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燃烧热(kJ/mol):无意义临界温度():无意义临界压力(MPa):无意义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禁配物: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醇类、强酸、硫、磷、铝主要用途:用作氧化剂,及制氯酸

36、盐、除草剂、医药品等,也用于冶金矿石处理危险特性及消防强氧化剂。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毒性指标LD50:1200 mg/kg(大鼠经口);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37、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存事项储存于阴

38、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运输信息包装标志:氧化剂包装方法:装入二层纸袋或塑料袋,袋口扎紧,再装入厚度为0.7 毫米的钢桶内,容器口应密封牢固。每桶净重不超过50公斤;按零担运输时,钢桶外应再加透笼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塑料袋外普通木箱。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

39、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2)亚硝酸钠表3.1-9亚硝酸钠简介标识中文名:亚硝酸钠英文名:sodium nitrite分子式:NaNO2分子量:69.01UN编号:1500危规编号:51525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熔点():271相对密度(水=1):2.17禁配物: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主要用途:用于染料、医药等的制造,也用于有机合成.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

40、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消防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毒性指标急性毒性:LD50:85 mg/kg(大鼠经口)。健康危害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

41、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装方法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

42、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

43、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1)四氯乙烯表3.1-10四氯乙烯简介标识中文名:四氯乙烯英文名:tetrachloroethylene分子式:C2Cl4相对分子质量:165.82UN编号:1897危规号:61580分类:毒害品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有氯仿样气味熔点():-22.2相对密度(水=1):1.63沸点():121.2相对密度(空气=1):5.83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闪点():无资料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V/V):无资料爆炸下限(V/V):无资料禁忌物:强碱、活性金属粉末、碱金属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一般不会燃烧, 但长时间暴露在明火及高温下仍能燃烧

44、。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氧气呼吸器。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毒性指标LD50:3005 mg/kg(大鼠经口) LC50:50427mg/m3,4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有刺激和麻醉作用。吸入急性中毒者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流泪、流涎。随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运动失调及酒醉样症状。口服后出现头晕、头痛、倦睡、恶心、呕吐、腹痛、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甚至出现兴奋不安、抽搐乃至昏迷,可致死。慢性影响:有乏力、眩晕、恶心、酩酊感等。可有肝损害。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和湿疹。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

45、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