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最新文档.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9178697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85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最新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最新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内科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最新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内科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最新文档.doc(8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内科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最新文档,欢迎下载)心内科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个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总费用。急性心肌梗死 ICD-10:I21-I22充血性心力衰竭ICD10: I50.0心绞痛 ICD10: I20高血压病(成人)ICD10: I10-I1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CD10: I47.112心房纤颤ICD10:I48.X04预激综合征ICD10:I45.60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CD10:I49.501风湿性瓣膜病ICD10:I05.0-2,I06.0-2,I07.0-2,I08主

2、动脉夹层动脉瘤ICD10:I71(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总费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ICD-9-CM-3:36.1二尖瓣瓣膜置换术ICD-9-CM-3:35.23-24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ICD-9-CM-3:35.21-22主动脉部分切除伴人工血管置换术 ICD-9-CM-3:38.44室间隔缺损修补术ICD-9-CM-3:35.53001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ICD-9-CM-3:35.81001大动脉转位矫治术ICD-9-CM-3:35.84001新生儿小婴儿复杂心脏手术,每年不少于200例,死亡率3%DeBakey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

3、诊手术,死亡率7%”(三)住院重点介入: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总费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ICD-9-CM-3:36.06, 36.07冠状动脉造影 ICD-9-CM-3:88.55-57永久起搏器植入术ICD-9-CM-3:37.8ICD植入术ICD-9-CM-3:37.94射频消融术ICD-9-CM-3:37.34001颈动脉支架植入术ICD-9-CM-3:00.63房间隔缺损封堵术ICD-9-CM-3:35.52001室间隔缺损封堵术ICD-9-CM-3:35.53003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ICD-9-CM-3:10.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ICD-9

4、-CM-3:(四)麻醉麻醉总例数由麻醉医师实施镇痛治疗例数由麻醉医师实施心肺复苏治疗例数麻醉复苏(Steward苏醒评分)管理例数麻醉非预期的相关事件例数麻醉分级(ASA病情分级)管理例数体外循环例数(五)住院患者安全类指标1.择期手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败血症、出血或血肿、心包压塞、伤口裂开、猝死、呼吸衰竭、骨折、生理/代谢紊乱、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意外脱出)发生率。2.择期手术麻醉并发症发生率。3.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4.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率。5.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6.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7.医源性气胸发生率。8.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9.医院内跌倒/坠床

5、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三、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 ICD-10:I21.0-I21.3,I21.91.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的时间。2.到达医院后首次心功能评价的时间与结果。3.实施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STEMI):到院后实施溶栓治疗的时间;到院后实施PCI治疗的时间;需要急诊PCI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转院的时间。4.到达医院后使用首剂-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的时间。5.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受体阻滞剂、ACEI/ARB(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6.住院期间血脂评价与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时间。7.出院时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受体阻滞剂、A

6、CEI/ARB、他汀类药物有明示(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8.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急性心肌梗死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时机。9.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10.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二)急性心力衰竭 ICD-10:I05-I09,I11-I13,I20-I25,伴I501.到达医院后首次心功能评价的时间与结果。2.到达医院后使用首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时间。(有适应证,无禁忌症者)。3.出院时继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ACEI/ARBs。4.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时机。5.患者住院天数与

7、住院费用。6.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 (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ICD 9-CM-3 36.1实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的时间与结果。符合手术适应症与急症手术指征。使用乳房内动脉比率。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1)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种类选择;(2)术前(切皮前)一小时内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3)术后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术后活动性出血或血肿的再手术时间。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时间。 7.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时机。 8.切口/甲愈合。 9.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10.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 (四)心脏瓣膜置换术 ICD 9-CM-3 3

8、5.21-28实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的时间与结果。明确诊断,手术适应症评估与术前准备。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1)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种类选择;(2)术前(切皮前)一小时内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3)术后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手术后活动性出血或血肿再手术时间。手术后发生并发症与时间。为病人提供心脏瓣膜置换术健康教育内容与时间。切口/甲愈合。住院23天内出院。病人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五)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 ICD 9-CM-3 35.8101实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的时间与结果。确立诊断,手术适应症选择。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1)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种类选择;(2)术前

9、(切皮前)一小时内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3)术后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手术后活动性出血或血肿的再手术时间。手术后发生并发症与时间。为病人提供先心病术健康教育内容与时间。切口/甲愈合。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六)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ICD 9-CM-3 37.351.实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的时间与结果。2.起搏器安置术适应证。3.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1)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种类选择;(2)术前(切皮前)一小时内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3)术后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4.起搏器效果评价。5.手术后发生并发症与时间。6.为患者提供起搏器安置术健康教育内容与时间。7.住院

10、天数与住院费用。(七)射频消融术 ICD 9-CM-3 37.34实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的时间与结果。RFCA适应证。RFCA效果评价。 RFCA术后并发症与时间。 为患者提供RFCA健康教育内容与时间。 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八)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ICD 9-CM-3 36.06 36.07实施手术前的风险评估的时间与结果。PCI适应症。 术前药物准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评价。介入治疗后并发症与时间。住院期间药物使用。出院后药物使用情况。为患者提供冠心病以及支架治疗的健康教育内容与时间。住院天数与费用。 四、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一)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

11、医学科率%(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四)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率(五)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率(六)重症患者预期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APACHE II评分)%(七)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APACHE II评分)%(八)各类导管管路滑脱与再插率%(九)人工气道脱出例数 五、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一)抗生素处方数/每百张门诊处方(二)注射剂处方数/每百张门诊处方(三)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四)抗菌药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五)常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可提供药敏试验种类比例 六、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一)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二)留置导尿管所致泌尿系

12、感染(三)血管导管所致血行感染(四)手术部位感染%(按手术风险分类)宁夏省主治医师(心内科)中级技师职称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突眼、心率增快,基础代谢率增高B.心慌、多食、消瘦、怕热、腿软、乏力C代谢亢进、神经兴奋性增高、突眼、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率高E。兴奋、急躁、心率增快、怕热多汗 2、对内分泌患者的诊断中,首先易于确定的是.功能诊断B病因诊断C细胞学诊断D.病理诊断E鉴别诊断、患者,男,14岁。近2周发热、乏力、食欲缺乏,放射学检查提示原发型肺结核,正确的短程化疗的疗程是4个月B.

13、8个月C812个月12个月E。69个月 4、患者,女,40岁,骨痛,腰背部、髋部骨压痛。X线摄片提示骨质疏松,查血钙2.9 mmo/L(正常.126mmol/L),疑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下列各项检查对诊断最重要的是血磷B血PHC.尿钙D。血清碱性磷酸酶E.尿cMP5、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为。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B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障碍C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蛋白质摄人不足E肝合成蛋白障碍6、患者,男,37岁,朝鲜族,有经常食生鱼史,近日体检发现肝功轻度异常,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均阴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轻度升高,E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华支睾吸虫病B慢性肝炎C。胆系感

14、染D.血吸虫病E并殖吸虫病、关于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抑制磷酸酯酶A2B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介子的释放D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活化E增加受体反应性 8、依据下列心电图表现(图11),首先应采取的治疗措施为 ()A。毛花苷C 0。4m静脉注射.直流非同步电除颤.腺苷6mg静脉注射D。胺碘酮50m静脉注射E。维拉帕米5mg静脉注射9、患者,58岁,突发呼吸困难,两肺哮鸣音,既往病史不详。治疗应选用。哌替啶B异丙肾上腺素吗啡D毛花苷C氨茶碱 1、肝癌淋巴转移最常见的是A.左锁骨上淋巴结B肝门淋巴结C。主动脉旁淋巴结D.胰腺旁淋巴结E。胃旁淋巴结、与局部感染或肿瘤

15、密切相关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IAIgD。E。D1、患者,男,60岁,阵发头晕头痛、心悸、气促已5年,BP 21.3/kpa(160/11mmH),血清尿素氮mml/L,sc 220mmoL,尿蛋白(+),治疗时下列各类药物不宜使用的是A钙通道阻滞药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受体阻滞药D.受体阻滞药E.血管扩张药13、男,28岁,心悸,气促3个月.心脏扩大,室性奔马律,心尖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少许湿性哕音,肝大,下肢肿。超:左房、左室扩大明显。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该病死因多为A。心力衰竭 B。严重心律失常 C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E心源性休克、患者,女,32岁,颈前疼痛3,周前

16、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查甲状腺度肿大,触痛明显,碘摄取率降低,血清T3、T4水平升高.该病人的诊断是A。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B.ae病C产后甲状腺炎D。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5、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A变态反应B内分泌代谢障碍C感染性疾病D。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16、推测心绞痛发作时疼痛发生机制最可能是A电生理改变B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引起C多肽类刺激心脏内传入神经末梢D。冠状血管痉挛引起E.目前尚不清楚17、当有急性肾功能不全不排除尿路梗阻因素存在时,首选检查是A。泌尿系CB。泌尿系MRIC。泌尿系彩超D。造影E.VP 8、下列物质可以与乙酸条件下的锌粉发生氧化还原

17、反应的是_。A.硝基化合物B醇类化合物C芳香烃D脂肪醛 、患者,女,5岁,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级。长期服用地高辛,0。25mg,每天1次,自觉尚好,今来复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R 80n,PR间期20s,ST段呈鱼钩形下移。对此患者的处理应为A停用地高辛,观察B。继续服用地高辛.2mg d,维持C。加大地高辛用量D加服氯化钾E。改用苯妥英钠 20、患者,岁,以“寒战、高热5d”来诊。查体:T。1,急性病容,呼吸略急促,颈部及腋窝淋巴结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cm。胸部X线平片未见异常.鉴别败血症与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有困难时,下列各项检查囊重要的是A血常规.血沉C。肝、胆、脾超声血或骨髓培养

18、。尿细菌培养21、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肥厚型心肌病有重要的意义。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C。胸部X线检查 D。心导管 E心血管造影 22、心脏骤停的最主要诊断标准是A。颈动脉搏动消失.股颈动脉搏动消失C。心音消失D.呼吸停止E.意识丧失23、急性腹痛发病d后,下列各项检查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为A。血清脂肪酶B血清淀粉酶C血清C肽检测D血清肌红蛋白E.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4、=D-/HK/H,S为锐利度;K为对比度;H是A。高度B密度C.厚度模糊值E灰雾值2、以下药物可引起中毒性心肌炎的是A青霉素B利多卡因C。吲哚美辛环孢素。阿霉素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个以上符合题意

19、,至少有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下列各项临床表现中,最不支持心绞痛诊断的是A疼痛多在睡眠中发生B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在35min内缓解C。疼痛在劳累时发生,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诱发反复出现的局限性心前区刺痛,每次持续只 2E疼痛常在休息时发作,持续可达3n以上 2、发热患者,下列各项体征最有助于确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是。杵状指B脾大C皮肤瘀点D进行性贫血主动脉瓣区出现新的杂音及杂音变化3、患者,发热,腰痛、头痛。查体:酒醉貌,腋下有条索状出血点,球结膜水肿,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许,考虑诊断为A伤寒.斑疹伤寒C急性肾炎D流行性出血热E败血症

20、4、患者,女,40岁,以发热、乏力个月,关节、肌肉疼痛伴气短2周入院。查体:T 7.,呼吸略促,两颊部潮红,颈部淋巴结肿大,双肺呼吸音减弱。肝脾未及.双手及双膝关节压痛阳性。化验: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LDH升高,尿蛋白微量。为除外该患有无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具有筛选意义的抗体是ARANC抗Sm抗体D抗S抗体E抗sDNA抗体5、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A人B.牛。羊D.鹅E猪 6、患者,男,8岁,时有肋腰部胀满感,且反复出现活动后肉眼血尿,其母5岁时死于尿毒症,多囊肾.该患者最大可能的诊断是A多囊肾B肾结石C.肾结核D。肾肿瘤E.梗阻性肾病 7、患者,女,30岁,发热,腹痛,腹泻,查体:麦克伯尼点

21、压痛、反跳痛,该患者的诊断是A急性阑尾炎B.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肝炎E急性肠炎 8、呕吐大量隔夜食物可见于急性胃炎B尿毒症C幽门梗阻.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 9、心肌梗死的最基本病因是A。冠状动脉栓塞B。冠状动脉炎症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D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E冠状动脉痉挛 0、女性,5岁,间歇性胸痛、气促个月,心动超声检查诊断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治疗宜选用下列哪种药物A硝酸甘油 B.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 。普萘洛尔 D洋地黄 E利尿剂1、风心病心衰患者用洋地黄和利尿剂治疗,出现食欲不振,头痛,心电图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应首先考虑洋地黄剂量不足 B.低钾 C.洋地黄中毒 D风湿活动 E心衰加

22、重 12、患者,女,8岁,发热半月余,弛张热型,伴恶寒,关节痛。体检:皮肤瘀点,Oler结节,心脏有杂音,考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确诊的直接证据来自.血液学检查X线和心电图检查C。超声心动图检查免疫学检查E。组织学和细菌学检查13、用0.1mo/的Cl溶液滴定016 NaCO3(其摩尔质量为0g/ol)至甲基橙变色为终点,约需Cl溶液_。A10mLB.mC。30mD。mL、左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状为咳血 。胸痛 C呼吸困难 D。少尿 E咳嗽、咳痰 15、患者,女,32岁,诊断为贫血,如要鉴别缺铁性贫血和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多时常用AOX染色BPA染色CNAP染色D.AS-D CE染色铁染色 16、内

23、分泌功能减退性疾病的替代治疗,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方法是。补充生理需要量的靶腺激素B。补充药理剂量的靶腺激素C。补充生理需要量的垂体激素D补充药理剂量的垂体激素E补充调节神经递质或受体的药物 17、铁在体内贮存的形式为铁蛋白。血红蛋白C肌红蛋白D乳铁蛋白.转铁蛋白18、呕吐伴眩晕,且有眼球震颤可见于A脑出血B。脑栓塞C颅内血肿D。梅尼埃综合征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9、下列各项中属于乙型脑炎病毒长期储存宿主的是A库蚊B蠛蠓.伊蚊.蝙蝠以上都不是 20、下列物质不能与亚硝酸反应的是_.。脂肪胺叔胺B。脂肪族仲胺C。脂肪族伯胺DN,N-二甲基苯胺 21、某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并发心房颤动已2年,R

24、70mi。下列治疗应选用A。口服地高车B电复律奎尼丁复律D.长期口服阿司匹林E.维拉帕米 2、属于主观评价的方法是A威钠频谱(B量子检出效率(QC照片颗粒度均方根值(RMD.调制传递函数(MT.观测者操作特性曲线(RO3、下列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表现中判断最正确的是A。主动脉瓣狭窄,左房左室大显著,心力衰竭发生晚B二尖瓣狭窄,左房大显著,心力衰竭发生晚.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房左室大显著,心力衰竭发生早D二尖瓣关闭不全,左房左室大显著,心力衰竭发生晚。二尖瓣脱垂,左房左室大显著,心力衰竭发生早2、心绞痛发作时不会出现的心电图变化为A。S段降低0。5mVB.ST段抬高C.病理性Q波D。T波平坦,双相或

25、倒置E.心电图变化不明显5、配位滴定中,使用金属指示剂二甲酚橙,要求溶液的酸度条件是_。AH6.116B。pH6.0pH6.0D.p6.心内科临床路径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2021年版)一、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ICD-10:I47.101)。经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治疗(ICD-9-CM-3: 37.34/37.26)。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JACC 2003,42卷,第8期)等国内外治疗指南。1.局灶性房性心动过

26、速。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定义为激动起源自心房内较小区域,然后离心性扩布,并于此后心动周期内较长的时间内无心内膜的激动。此类心动过速多为自律性增高机制,心房率通常在100250次/分。部分患者可以是多灶性起源,表现为房速频率不一致以及心电图P波形态多变。(1)临床表现:包括心悸、眩晕、胸痛、呼吸困难、疲乏及晕厥等。儿童可出现进食困难、呕吐及呼吸急促。局灶性房速多呈短阵性、阵发持续性,部分呈无休止性。呈短阵性发作或持续时间短的房速,如果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或者在房性心动过速终止时有窦性停搏,可导致晕厥或黑朦。局灶性房速患者的临床一般为良性过程,但无休止性发作可以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病或加重原有心

27、血管疾病,引起心力衰竭。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往往可以加重发作。(2)心电图表现:心电图常表现为长RP。PR间期的变化一般与房速的频率有关。如出现房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则可以排除AVRT。(3)根据局灶性房速时体表心电图的P波形态,可以初步判定其起源部位。P波在和AVL导联呈负相,或V1导联呈正相,一般提示为左房起源。此外,下壁导联P波呈负相,提示激动由下向上传导;下壁导联P波呈正相,提示激动由上向下传导。起源于高位终末嵴或右上肺静脉的房速的P波形态可以与窦律的P波形态相似。然而前者的P波在V1导联多呈正相。偶见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房速。2.折返性房速。其机制是绕固定解剖障碍或功能性障碍区的折返。原发性

28、的折返性房速多见于老年患者且多发于右房,心脏外科术后以及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容易产生折返性心动过速,其频率多在180300次/分,房室传导以2:1多见但也可以出现1:1传导,严重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力衰竭。心电图显示P波与窦性者形态不同,多数情况下心房激动连续存在,产生锯齿样心房波。三维电生理标测以及拖带标测有助于明确折返性房速的机制和折返路径。此外,部分有器质性心脏病(尤其各种原因导致右心房明显扩大者)手术史的患者可能合并窦性心动过缓甚至窦性静止,在转复或导管消融术后需要进行起搏器植入术。(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AC

29、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指南(JACC 2003,42卷,第8期)等国内外治疗指南。1.查找引起房速的病因,确定治疗方案。2.治疗诱因(包括洋地黄过量、电解质或代谢紊乱、慢性肺部疾病等)。3.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4.经导管消融。适应证:(1)反复发作症状性房速,推荐级别I;(2)症状性或无症状性的无休止房速,推荐级别I;(3)非持续性的无症状性房速,推荐级别。5.获得患者及家属有关病情以及相关抢救的知情同意。(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47.101房性心动过速疾病编码。2.除外洋地黄过量、电解质或代谢紊乱

30、和慢性肺部疾病等造成的房速。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首诊处理(急诊室)。1.明确房速的诊断。2.明确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确定终止或缓解房速的方式:(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意识不清者,立即给予同步直流电复律,终止房速;(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但意识尚清楚者,给予静脉诱导麻醉后同步直流电复律;(3)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律或暂时观察,心室率过快时可应用药物控制心室率。3.初步筛查引起房速的基础疾病,确定治疗方案:(1)存在洋地黄过量、代谢或电解质紊乱、慢性肺部疾病等诱因的患者,房速终止后

31、给予停药观察,补充电解质等治疗后进入“药物治疗流程”;(2)符合导管消融适应证的房速患者进入“电生理检查经导管消融手术流程”;(3)对于多源性房速,抗心律失常药物往往效果较差。治疗一般针对原发的肺部疾病和/或纠正电解质紊乱。(七)术前准备(电生理检查经导管消融术)12天。必需的检查项目:1.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2.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凝血功能、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超声心动检查、胸片,对于持续性局灶性房速和折返性房速,应当排除左房血栓的存在。(八)选择用药。1.根据基础疾病情

32、况对症治疗。2.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静脉和口服)。3.必要时术前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 (九)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明确患者房速的基础疾病后,可选择电生理检查经导管消融术。部分患者对药物反应差且心功能障碍,可行紧急消融术。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2.术中用药:局部麻醉药,诱导麻醉药(需行直流电复律者)。(十)术后恢复34天。1.需复查心电图。2.必要时复查Holter和超声心动检查。(十一)出院标准。1.生命体征平稳。2.无其他需要继续住院的并发症。(十二)变异及原因分析。1.消融术部分成功,另需药物治疗。2.消融术后因患者窦房结功能不良需植

33、入永久起搏器。3.其他情况,包括手术并发症等。二、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房房性心动过速(ICD-10:I47.101)行经导管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治疗(EPSRFCA)(ICD-9-CM-3: 37.34/37.26)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病历号: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57天 发病时间: 年月日时分 到达急诊时间:年月日时分日期到达急诊(030分钟)到达急诊(060分钟)到达急诊(024小时)主要诊疗工作描记12导联心电图评价心电图询问病史检查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完成血流动力学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向家属交 代可能的风险、所需抢救 措施(包括同步

34、直流电转复及气管插管、动脉深静脉穿刺等),并获得家属的知情同意签字 请上级医师会诊 如患者因血流动力学不稳 定,若没有禁忌,即刻予以同步直流电复律 如血流动力学尚稳定,可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律或暂时观察,心室率过快时可应用药物控制心室率向家属交代病情,签署相关 知情同意书 评价病史及基础病,分析各项化验结果再次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措施,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准备收入相关病房 洋地黄过量,代谢或电解质紊乱,慢性肺部疾病等诱因(病因)或无手术指征采用“药物治疗流程” 符合导管消融适应症的房速采用“EPS+RFCA流程表” 密切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和 心室率情况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吸氧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临

35、时医嘱:描记12导联心电图血清心肌标记物测定血常规+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凝血功能长期医嘱: 一级/特级护理 每小时测量记录生命体征 卧床、禁食水 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复律后维持窦律治疗(按需)临时医嘱:麻醉机吸氧(如需同步直流电转复)静脉予麻醉药物(如需同步直流电复律) 同步直流电复律(按需)描记12导联心电图(转复后)静脉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直流电转复后按需)长期医嘱: 一级/特级护理 卧床 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 吸氧 复律后维持窦律治疗(按需)临时医嘱: 口服/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 针对异常化验指标进行复查主要护理工作 协助患者或家属完成挂 号、交费等手续 取血并建立静脉通道,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和

36、用药 一级/特级护理 准确记录治疗过程(时间、病情变化) 一级/特级护理 准确记录治疗过程(时间、病情变化)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注:本流程只适用于需要电生理检查并经导管消融、非危重抢救的房速患者。 日期住院第12天住院第23天(手术日)住院第34天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 分析病因、危险分层、监护强度、治疗效果评估 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完成病历书写向家属交代可能的风险,所需诊治方案,并获得家属的知情同意签字 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电生理检查+经导管消融术 完成术前准备 继续调整抗心律失常药 术后观察血压、心率和心电图的

37、变化以及有无心包填塞、气胸、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并发症发生则及时处理术后穿刺部位观察术后给予抗菌药物EPS+RFCA术后患者有置入永久起搏器指征,转入“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流程”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二级护理心电、血压和血氧监测临时医嘱描记12导联心电图Holter(按需)心脏CT或MRI(按需)抗心律失常药(按需) 经食道超声检查(按需)长期医嘱 二级护理临时医嘱明日局麻下行EPS+RFCA术 备皮 手术前晚可口服镇静药物继续调整抗心律失常药(按需)长期医嘱 今日行EPS+RFCA手术EPS+RFCA术后护理卧床心电、血压监测吸氧 血小板活化剂或抗凝治疗 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临时医嘱继续调整抗心律失

38、常药(按需)描记12导联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必要时)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宣教病房设施及相关规定介绍 心理及生活护理 心理及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相关治疗和检查活动EPS+RFCA术中如穿刺静脉者,术后加压包扎,沙袋压迫2小时,平卧46小时后可下地活动 如穿刺动脉,术后加压包扎,可延长至8小时,平卧12小时后解除包扎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日期住院第45天住院第56天(出院日)主要诊疗工作安排术后相关检查 术后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术后伤口观察,换药等相关治疗 术后血小板活化剂或抗凝治疗术后继续给予抗菌药物 确定行EPS+RFCA术的患

39、者是否可以出院如果患者可以出院: 通知出院处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 将“出院总结”交给患者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 告知随访相关内容及联系方式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请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心电、血压监测 血小板活化剂或抗凝治疗临时医嘱换药1次(EPS+RFCA术后6小时解除包扎,局部听诊有无杂音) 预防性抗菌药物继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按需)出院医嘱: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血小板活化剂或抗凝治疗;继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按需) 定期复查主要护理工作 术后心理及生活护理配合医师伤口换药 指导并监督患者术后的治疗与活动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40、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临床路径(2021年版)一、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ICD-10:I42.101)。行经皮腔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ICD-9-CM-3:37.34)。(二)诊断依据。根据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3年ACC/ESC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晕厥、黑朦或短瞬间头晕、猝死。2.超声心动图特点: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伴SAM现象。3.心电图特点:T波倒置、ST段改

41、变、异常Q波,可有多种心律失常。(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3年ACC/ESC相关指南。1.基础药物治疗: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2.经皮经腔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静息时50mmHg或LVOTPG静息时50mmHg,应激时70m Hg,心脏血管解剖适于行PTSMA。3.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静息时50mmHg。4.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者,建议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器。5.双腔起搏器(DDD)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不

42、适宜PTSMA或手术不成功,特别是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四)标准住院日为11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42.101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潜血;(2)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核磁共振;(4)冠脉+左心室造影,注意左心室测压。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脑钠肽、心脏负荷试验。(七)选择用药。同基础药物治疗。(八)手术时间为入院后57天。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2.手术方式:PTSMA,术前常规植入临时起搏器,术中床旁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