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NICU住院新生儿病情评估表及出NICU标准最新文档.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77474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0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NICU住院新生儿病情评估表及出NICU标准最新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入NICU住院新生儿病情评估表及出NICU标准最新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入NICU住院新生儿病情评估表及出NICU标准最新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NICU住院新生儿病情评估表及出NICU标准最新文档.doc(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入NICU住院新生儿病情评估表及出NICU标准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最新文档,欢迎下载)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入院时间:住院号: 第 次住院 过敏史: 病情简介:初步诊断:危重风险评估:一、符合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6分):1、需气管插管。2、严重心律失常。3、有DIC临床表现及化验指标者。4、急性贫血危象:Hb50g/L,或24小时内Hb下降一半者。5、电解质紊乱:低钠(110mmol/L),高钠(160mmol/L),低钾(2.5mmol/L),高钾(大于7.0mmol/L),酸中毒(pH7.20,ABE12mmol/L)。6、血气有呼吸衰竭,PO26.67kPa(吸

2、氧时),PCO28.0kPa。7、代谢紊乱: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8、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256umol/L,足月儿307.8umol/L,或需换血者。9、新生儿硬肿症:体温30,硬肿面积60%以上。10、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g,胎龄32周。二、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评估:1、呼吸功能不全评分标准:评分神志紫绀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次/分)节律及幅度0清无无正常,40正常1烦躁或嗜睡轻鼻扇或三凹征较快60暂停10秒2昏迷重点头或颌式呼吸甚快80或30暂停15秒注:紫绀:轻一般吸氧10分钟,口鼻周围发绀消失;重:一般吸氧10分钟以上,紫绀持续存在2、循环功能不全评分标准:评分四肢温度股动脉

3、搏动血压(kPa)皮肤颜色皮肤循环0正常正常8.0正常正常1较凉弱苍白较慢2甚凉触不到6.1花纹甚慢注:四肢温度:肢端发凉至膝肘以下为较凉;冷至膝肘以上为甚凉皮肤循环:指压前臂内侧皮肤,放手后3-4秒转红为较慢,4秒为甚慢3、急性脑水肿评分标准:评分神志颅内压肌张力增高瞳孔呼吸节律0清前囟平无正常正常1烦躁或嗜睡紧张,尖叫偶有忽大忽小,迟钝偶不规则2昏迷膨隆,突出频繁或惊厥不等大,光反应消失不规则4、急性肾功能不全评分标准:评分BUN(mmol/L)血钾(mmol/L)血压(kPa)尿量尿比重07.14正常正常正常正常1122ml/(kg.h)1.018214.37.014.71ml/(kg.

4、h)固定,1.010左右其他:评估等级:危重、一般危重、非危重 护理等级:重症监护、一般监护不良后果及大致预后:患儿家属注意事项:诊疗计划:收集资料时间: 提供资料者:评估医师签名: 上级医师签名:评分方法:根据检查结果,对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进行评分。一个或一个以上系统达6分或6分以上者,均为危重患儿。一个或一个以上系统达5分者为一般重患。凡符合单项指标者均为危重病例。出NICU的标准: 1 循环系统:心率稳定;稳定的血液动力学评价。2 呼吸系统:FiO20.5;没有气管插管。 3 神经系统:正常的颅内压;稳定的神经系统疾病。4 消化系统:消化道大出血已控制;液体丧失已补偿。5 其他:水电解质

5、维持稳定。昌平区医院新生儿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科室 床号 住院号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初步诊断入院时间入院方式:产科转入门诊抱入急诊抱入外院转入病史采集、体检:经管医师 值班医师 进修医师 联络人 与患者关系态度:关心 不关心过于关心无人照顾第次入院基本情况评估病情简介:呼吸:正常 呼吸急促 呼吸困难 吸氧 气切插管 其他:哭声:有力微弱 无 :肤色:红润周围性紫绀中心性紫绀 苍白黄疸皮疹 其他:肌张力:正常高 弱:反应:正常 差:新生儿反射:哺乳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其它.体格检查:TP R头围 体重阳性体征:无 有:重要的辅助检查:无 有:特殊的阴性体征:无 有:风险因素评估生产

6、史:平产剖宫产 宫内窒息 生后窒息 其他:母孕期疾病:妊高症贫血 糖尿病 其他:家族史:父母近亲遗传病 传染病 其他:其他:无 有:其它不良后果及预后: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诊疗计划::评估等级: 一般 病重病危处置结果: 收治 转院护理等级: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收集资料时间提供资料者签名评估医师签名 主治医师签名科主任签名住院病人再评估表科室 床号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情变化时评估由普通病例转变成危重症病例:否是 原因:患者目前情况:意识状态:清楚 嗜睡 烦躁 昏迷 其它自主能力:正常 全瘫 截瘫 偏瘫 其它.体格检查:TP R BP 体重阳性体征:无 有:重要的辅助检查:无

7、 有:特殊的阴性体征:无 有:观察病情:及时 不及时 原因危急值处理:及时 不及时 原因调整治疗方案:正确 不正确 理由上级医师查看病人:及时 不及时 原因执行医嘱:及时 不及时 原因输血:及时 不及时 原因医务人员之间病情及治疗方案讨论交流:及时 不及时 原因病情危重或发生变化,医患沟通:良好 欠佳 没有沟通 无法沟通 其它 对心理不稳定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 否 原因:会诊:否 是 会诊科室(院内、院外)转科:否 是 转科、转院评估等级: 一般 病重病危护理等级:特级护理 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评估医师签名 主治医师签名科主任签名评估时间出院前评估出院时患者情况:意识状态:清楚 嗜睡

8、烦躁 昏迷 其它自主能力:正常 全瘫 截瘫 偏瘫 其它.体格检查:TP R BP 体重阳性体征:无 有:重要的辅助检查:无 有:特殊的阴性体征:无 有:出入院诊断:符合 不符合出院时疗效判断:痊愈 好转 转院 自动出院 死亡 其它出院后的随访事宜充分和清楚地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是 否 原因评估医师签名 主治医师签名科主任签名评估时间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风险事件风险性评估评价积分风险发生后,准备程度准备积分风险优先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的严重性预防控制措施高中低高中低好一般差321321123手卫生落实不到位,每床是否配速干手消毒剂病室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检验、后勤、

9、设备维修、探视等入室人员管理不到环境的清洁消毒措施落实不到位暖箱、蓝光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用后终末消毒、遇污染时应及时清洁消毒。奶瓶、奶嘴、冰箱清洁消毒措施落实不到位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不到位空气消毒机定时维护保养环境卫生学检测:空气、物表、手、暖箱、使用中消毒剂、奶瓶、奶嘴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沐浴感染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配奶感染预防措施不到位医生不了解科室前5位病原体及耐药情况医疗废物管理不规范职业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所需要准备程度: 分数 等级 风险性评估: 分数 等级 2 低 3 低 35 适中 48 适中6 高 9 高所有需要准备应对的感染危险度评估得分小于等于4分,如果6分需有改

10、进措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任务采取措施负责人员部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 重视手卫生,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认真落实新生儿室各项管理规范与操作规程:在进行各项侵袭性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正确掌握侵袭性操作指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痰等操作动作应轻柔,缉拿少操作损伤,避免重复插管,缩短到管保留时间,降低医院感染率 加强新生儿病房环境和物品的规范性管理 增强新生儿抗病能力,做好皮肤护理,加强基础护理 格里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根据病种不同,患儿分区安置新生儿病室院感科新生儿安全管理制

11、度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为新生儿病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保障新生儿住院期间的安全而应遵循的制度。 一、目的 :为住院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保证新生儿的健康需求。二、标准 :1、人员管理 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病室负责人由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理组长由具备护师及3年以上护士担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下对病房进行管理。 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

12、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其他辅助人员。 2、科室管理 :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普通新生儿病室患儿如出现生病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需要重症监护者,应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避免造成院内感染。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13、 应当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和患儿的正确。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医疗区,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进入。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医疗文书。 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

14、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通过有效的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病室空气要清新,每季度做空气培养 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戴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手套。未穿规定工作服或入室衣者不能随意在病房走动。 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

15、人一用一消毒,如体温表、听诊器、呼吸机湿化瓶等。雾化吸入器、吸氧装置一人一用,吸痰管一用一更换。 患儿使用后的奶头、奶瓶应统一一人一用一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早产儿暖箱、蓝光箱的湿化液每日更换,使用中的暖箱、蓝光箱、蓝光毯 、辐射台每天清洁,每周更换一次做终末消毒,用毕终末消毒。暖箱、蓝光箱、蓝光毯辐射台清洁、消毒有记录。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患儿使用的包单、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病室每日清洁擦地不少于2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病室窗台、床头桌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

16、、洗手池等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一桌一布。 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施标准预防。患有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应调离新生儿病室,防止交叉感染。发现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阮病毒、多重耐药菌株等,或传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同类病人可相对集中。所用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每日各项操作先由早产婴开始,隔离患儿最后接受治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病室的医疗废

17、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4、暖箱、蓝光箱、辐射台、CPAP机、经皮测胆红素仪、快速血糖仪的安全管理及应用。 暖箱、蓝光箱、辐射台、CPAP机、快速血糖仪应由注册护士或在注册护士的监督下使用。使用前应了解仪器作用、适应症、方法和注意事项,具体内容可参考“仪器操作指南”,如有疑问应向资深护士、医生或设备科咨询确认。 使用前暖箱、蓝光箱、CPAP机、快速血糖仪、辐射台应做好准备,包括按需加无菌蒸馏水、监测各项显示指标、选择箱温/肤温控制模式并预热。 使用中的暖箱、蓝光箱应每天检查蒸馏水是否足够,及时添加。同时,每天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擦拭箱体内外,并记录。每周更换暖箱

18、,总消毒一次,并记录。 患儿置于暖箱、蓝光箱、辐射台后,放置合适体位,同时常规每小时巡视、观察患儿、暖箱温湿度、探头位置。 辐射台探头固定牢固,谨防脱落,避免温度无限制加热,如选肤温监测,探头置于新生儿的腹部,避开肝脏,紧贴皮肤。每班更换探头部位。 每班记录实际的箱温记于体温单及重症记录单上,签名并做好交接班。 暖箱、蓝光箱、辐射台使用后应终末消毒,未使用的暖箱、蓝光箱、CPAP机、经皮测胆红素仪、快速血糖仪、辐射台应每周维护,保证其呈备用状态,并记录。 暖箱、蓝光箱、经皮测胆红素仪、CPAP机、快速血糖仪、辐射台出现故障,及时报告护士长或相关人员,及时送设备科修理,并记录。 5、新生儿外出检

19、查、治疗、转科和出院安全流程 :对外出检查、转科、治疗和出院的患儿,应有护士双人核对患儿手圈识别带和床头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床号 患儿需外出检查时,责任护士应明确患儿检查的项目及时间,根据医嘱使用患儿检查所需的药物。通知检查护送人员并与其核对,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和床头卡,核对患儿检查的项目名称及检查所需携带的药物。核对后将患儿抱出病室检查。患儿检查完回室后,再次由护送人员和护士双人核对,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无误后将患儿放至其床位上,继续治疗。 患儿转入时,责任护士和应转入科室的责任护士双向核对,检查患儿的全身皮肤及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

20、断、住院号、床号,并核对患儿所需携带 的各类物品,包括胸片、CT片、门诊卡和患儿的药物,核对正确后由责任护士接收患儿。 患儿出院时,责任护士接到出院医嘱后与另一护士双人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和床头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床号,核对正确后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名,并剪下身份识别腕带放患儿胸前。抱给家长时,做开放式提问,让家长说出患儿的姓名、性别与腕带核对准确无误后与家长检查患儿的皮肤,并作穿刺点的护理指导,并将患儿交给家长,必要时让家长出具身份证明,并做好记录。6、新生儿病区的工作人员不得私自将患儿抱出病区,医院监控部门应24小时监控新生儿病区的通道,防止有人私自抱走患儿。 7、当

21、有意外紧急情况发生时,病区医生和护士应在第一时间通知病区负责人或医院总值班,根据角色分工组织人员妥善将患儿撤离病区。 8、患儿住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了,应及时补戴,新的身份识别腕带要双人(不包括护工和清洁员)核对病人的信息确认无误后制作。新生儿监护室工作制度1、新生儿监护室在本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医师给予必要的协助。 2、保持监护室整洁、舒适、安全、安静,避免噪音,不得在监护室内大声喧哗。 3、保持监护室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天通风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 4、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严肃,不得在病房内打 ,不得在监护室内吃东西。 5、病房床位和

22、物品摆放规范,所有与医疗、护理有关的仪器和物品,如监护急救仪器、急救物品、药品及一次性用物等应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后应物归 原处,不得随意乱放。 6、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应常备不懈,并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清点、检查、填充,做到有备无患。 7、报警信号就是呼救,医护人员听到报警必须立即检查,迅速采取措施,消除报警信号。 8、医护人员每日查房3-4次,对重点病人做到随时查看。 9、护士的工作站是在患者床旁,除工作需要需暂时离开患者外,护士不允许离开患者。 10、值班医生24 小时不允许离开监护室,如有外出需保持通讯畅通,3分钟可返回。 11、 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手卫生,患者使用的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

23、 12、遇有严重感染、传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应与其他患者隔离,有条件应安置在单间隔离病房,专人护理。 13、护士交接班必须在患者床旁,接班护士确定无问题后,交班护士方可离开病房。 14与医疗护理无关人员限制出入,监护室外公示家属探视制度。 15、全科医护人员均有方便快捷的通讯联系方式。新生儿监护室抢救制度1、紧急抢救时,二线医生必须立即到监护室组织抢救。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生未到以前,护士不能离开患者,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吸氧、吸痰、测量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麻醉机辅助通气、胸外心脏按压等并详细记录。 2

24、、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迅速。执行抢救口头医嘱时,护士在用药前应口头重复医嘱,医生确认,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执行,并将空安瓿保留,抢救工作结束时二人核对后方可弃之。 3、对危急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核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要详细交班。 5、及时与患者家属联系,及时通报病情变化。 6、抢救完毕后,除做好抢救记录外,还需做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新生儿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工作人员更衣、洗手制度 1、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清洁工人上班必须穿工作服。 2、保持工作服、帽子整洁,并于每周更换2次。清洁工的工作服除

25、每周更换一次外,随脏随换。 3、接触肝炎、梅毒、严重感染与隔离患者时,需戴手套操作,操作后并泡手、洗手。 4、化验报告确诊隔离的患者,要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将换下的衣服浸泡在84消毒液中30分钟后送洗涤。 5、工作人员上班更衣后,护理前、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每月抽查作细菌培养一次。 6、医生查体、护士治疗护理每一个患儿前后应用快速手消毒剂。 7、严禁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区。 二、卫生宣传制度 1、新生儿入院时清洁皮肤更衣,穿上医院婴儿服,嘱将脏布类及多余的物品带回。 2、医务人员有责向新生儿家属宣传新生儿喂养、护理卫生知识。3、上、下午做护理的护士应向每位家属宣传卫生知识,并督促护

26、理前后洗手。换尿布后应先洗手,然后再进行喂养,人工喂养患儿奶具应消毒。 4、母乳喂养的母亲应督促勤剪指甲、洗净双手,喂哺时应用干净毛巾(专用)湿擦乳头、乳房。 5、对早产儿家属应详细进行喂养、护理的示范指导,甚至手把手的教,一边教方法,一边教卫生知识。 6、出院前,进行新生儿缺陷筛查(产科做);出院时,应进行出院指导,预防接种:卡介乙肝疫苗等,注意保暖、喂养、预防感染及早期干预等。 7、同时应向家属宣传减少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的重要性,必要时加以控制。 8、保持病室整洁,不随地吐痰、丢垃圾。三、晨间护理消毒制度 1、护理前护理人员的手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水洗,将干净的布类、消毒液等物品带入病室。 2

27、、一人一盆一巾擦澡,并行口腔、脐部、臀部常规护理,并保持清洁干燥。 3、每护理一人后,必须用快速手消毒剂后方可进行第二个护理。 4、做到一人一巾一扫床,护理新生儿后应将婴儿床湿扫。 5、护理结束后方可收出院病人的布类,不得将换下的布类丢在地上,应放在护理车的布袋内。 6、护理结束后的护理车,用1:500mg/L84消毒液消毒液湿擦 7、护理结束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8、晨间护理时先护理早产儿,然后护理无感染,最后护理感染病人。 四、静脉、肌注消毒制度 1、行静脉、肌肉注射前应洗手、戴口罩帽子,根据情况随时更换。2、抽吸药液、加药、头皮静脉注射等按无菌操作原则。 3、静脉注射消毒皮肤用安尔碘

28、消毒二次。肌肉注射用安尔碘消毒皮肤。 4、给每位新生儿行肌注或静注前后均应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5、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剃刀”和“一用一消毒”制度。 6、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延长管等应分类送供应室消毒毁形。 7、操作完,护理车、注射盘应用1:500mg/L84消毒液爱尔施消毒液湿擦。五、布类消毒制度 1、每天更换下的被套、大单等当天送洗衣组浸泡、清洗、消毒。 2、住院病人用的布类原则上一周更换一次,但遇见有血迹、潮湿应及时更换。 3、换下的脏布类、尿布应放置在规定的器皿内,不得丢在地上。 4、早产儿体重小于1KG置暖箱保暖,其用的所有布类应高压消毒,包括衣服、中单、尿布、毛巾等。 5、新生儿

29、用的小毛巾用后浸泡在500mg/L84消毒液半小时后用肥皂水洗净,开水烫洗后晾干备用。 6、隔离布类应浸泡500mg/L84消毒液在30分钟后取出送洗衣组清洗,隔离病人尽量用一次性尿布。 7、库房用紫外线灯每天照射一次,一次1小时,每个月大扫除一次。 六、 地面、病床单位消毒制度 1、每天清晨、中午扫地后用500mg/L84消毒液湿拖医护办公室走廊一次。 2、病人使用的床头柜、窗台每天500mg/L84消毒液用湿擦一次,擦床头柜作到一桌一巾。出院病人彻底清洁消毒。 3、保持外走廊、前后楼梯地面整洁,除做好家属卫生宣教不往外走廊倒水、丢垃圾外,每天应扫一次,每月用流动水冲洗一次,病区走廊每月彻底

30、刷洗一次。 4、加强病床下、床头柜后清洁卫生,经常督促工人清扫,每个病人出院时将病床、床头柜移开,刷洗一次。 5、出院消毒见终末消毒制度。6、病房每周紫外线消毒1小时。七、喉镜消毒制度 1、喉镜使用后由医生随手用备好的3%过氧化氢棉球擦净血迹、分泌物并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用75%酒精消毒后置有盖方盒内备用。 2、喉镜每周清洗消毒一次,气囊每次用后洗刷并消毒。 3、气囊用后浸泡在500mg/L84消毒液中一小时后取出,用流动水冲洗后晾干各用。 4、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 5、喉镜叶片和手电筒、电池要分开放置,叶片放消毒的有盖小盒内。八、暖箱、兰光箱消毒制度 1、暖箱、兰光箱每天用500mg/L84消

31、毒液将暖箱内外擦拭一次,并随时将沾污的奶液及葡萄糖等用湿布擦净。 2、水箱湿化用水每天用灭菌注射用水更换一次,以免细菌滋生。 3、长期使用暖箱,应每周更换一次。 4、更换的暖箱及新生儿出箱后,温箱、暖箱应用上述消毒液进行箱内彻底清一次,并洗净湿化水的水槽,必要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5、清洁消毒过的暖箱放在指定地点,并加盖大单。 6、暖箱、兰光箱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 7、备用的暖箱、兰光箱每周用500mg/L84消毒液擦洗一遍,并更换罩单。九、给氧器具消毒制度 1、新生儿使用的给氧器具必须经过消毒处理。 2、给氧用的湿化瓶水应用灭菌注射水,每天更换。 3、面罩、头罩、橡皮管、湿化瓶每周彻底消毒清洁

32、2次。 4、停氧或放下的面罩、头罩、橡皮管、湿化瓶应浸泡在500mg/L84消毒液一小时后取出洗净晾干,放橱柜内备用。 5、面罩、头罩因操作不慎或呕吐弄脏时应及时更换。 6、停氧后应及时将给氧器具取下消毒,勿挂在供氧插头上十、床边隔离消毒制度 1、腹泻、脓疱疮、梅毒等任何原因需要床边隔离者应有床边隔离标志。 2、备洁芙柔消毒凝胶搽手,供工作人员及家属泡手,泡手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 3、病人用过的布类应浸泡在1000mg/L84消毒液中。 4、器皿应浸泡在1000mg/L84消毒液中,应与布类分开泡。 5、泡隔离用的器皿应专用。 6、工人做卫生的用具也应专用。同时应加强工人手的消毒。十一、拖

33、把消毒制度 1、办公室、病房、厕所、开水间拖把和桶的使用应分开,同时应用标志。 2、督促工人按规定使用拖把,并及时补充新拖把。 3、用500mg/L84消毒液拖地、拖后拖把洗干净、挂起、晾干,分开存放。 4、晴天应将拖把置阳光下暴晒。十二、终末消毒制度 1、病人出院后应将全部布类:被套、大单、枕头套、婴儿衣服、床周、垫套更换送布类清洗。病床、婴儿床、床头柜整理后用500mg/L84消毒液湿擦。 2、新生儿死亡后,应将新生儿穿的衣服、睡袋、小床的布类、远红外辐射床上中单更换,并用500mg/L84消毒液湿擦婴儿床及远红外辐射床。布类、器械、导管按常规消毒。 3、传染病病人的用物先行紫外线照射消毒

34、后,再行终末消毒处理。 4、经终末消毒处理后才能收住新病人。十四、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及污物处理 1、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2、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进行浸泡消毒后集中供应室统一毁形处理。 3、污物管理: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处理,医疗垃圾装黄色袋,生活垃圾装黑色袋;医疗玻璃垃圾单独放黄色袋;污染的冲洗液、排泄物应先消毒后按医疗污物处理。新生儿腕带使用管理制度、1、新生儿科所有患儿均需佩戴腕带标识。 2、责任护士认真填写,字迹端正,不得涂(修)改。3、腕带填写完毕需经双人核对无误后佩戴于患儿右手腕部,并向患儿家长讲解腕带使用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

35、转出、转入或腕带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4、注意观察腕带松紧度,以放入一手指为宜,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有无擦伤、血运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严禁医务人员、患者及家长随意将患儿腕带标识取下。6、执行各项治疗护理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信息。7、病人出院应及时取下腕带,按感染性垃圾进行处理。新生儿监护室探视制度1、为减少新生儿监护室感染发生,原则上,入住新生儿监护室的患儿谢绝家属探视。2、以下几种情况可允许家属探视:1)患儿病情危重或于抢救过程中,为让家属明确患儿病情,经大夫和护士同意可探视患儿。2)患儿外观畸形或其他发育异常,为让家属明确患儿病情经大夫和护士同意可探视患儿。3)住院时间超过7天

36、患儿,允许家属每周探视患儿1次。4)其他特殊情况,经主管医师同意可探视患儿。3、探视时注意事项:1)家长探视前按要求规范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戴口罩、帽子,更换隔离衣、拖鞋。2)探视者仅限于患儿父母或直系亲属,每次仅限1人。3)患有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性疾病者禁止进监护室探视患儿。4)探视时间限制3-5分钟,尽量避开查房、治疗时间段。5)探视家长,请自觉听从医生或护士安排,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喧哗。4、探视结束后,请家长换下隔离衣、拖鞋,尽快离开病房。 新生儿科患儿入院流程1、门诊医生开具住院证,经家属签字确认。2、由家属到住院处办理住院手续,危重病人由导诊护士先协助并护送至病房。3、产科转

37、入患儿,可将患儿护送到病房后由值班医师开具住院证办理住院手续。4、患儿到病房后病房值班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及时安排床位、建立住院病历;须加床时需告知家属,家属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 5、责任护士将患者送到床旁,妥善安置后向患儿家属详细宣讲新生儿科入院宣教并签字。6、带患儿家属熟悉病室环境并做好入院宣教,如病室内不准吸烟、饮酒,住院期间不准外出等;详细介绍入院须知,包括病室环境、作息时间、饮食制度、探视、陪护制度、医生查房时间、呼叫器的使用、物品保管、防火防盗、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等。7、通知医生查看患儿,如为急危重患者,到病房后立即通知医生。8、值班医师接到通知后,及时询问患儿相关病史,做全面

38、查体,做出初步诊断,完成入院评估、入院沟通并与家属沟通后签字,开具医嘱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9、责任护士根据新入院患儿诊断病情做入院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10、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认真履行告知程序,取得患儿家长的主动配合。11、值班护士遵医嘱为患儿进行治疗护理。新生儿科患儿出院流程 1、主管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做出出院决定下出院医嘱,并提前告知患者。 2、出院前主管医师向患儿家属做出院沟通,包括出院后的病情观察、喂养、用药、复诊时间等。 3、值班医师介绍办理出院手续的方法。如有新农合报销者填具报销单,交代报销事项。 4、值班护士开具出院通知单,告知其到住院处结算费用,并向患儿家属征求

39、意见或建议,不断改进护理工作。5、责任护士整理病历,撤床头牌及各种治疗卡。6、责任护士待患儿离开病房后做终末消毒处理后备用。 入新生儿监护室流程1、 患儿办理住院手续后送入监护室时,值班护理人员记录入院时间,通知值班医师查看患儿。2、 患儿送入后首先做好手腕带标识和采集双足印并请家长签字。3、测体重,生命体征稳定的患儿予以必要的卫生处置。生命体征不稳定患儿需放置远红外抢救台保温,联接心电监护。4、值班医师查看患儿,对患儿行初步评估、开具医嘱。与患儿家属进行病情沟通、住监护室沟通。病重患儿下达病危(重)通知单。5、值班护理人员与家属进行住监护室注意事项、探视制度等沟通,签入院宣教、护理评估单,解

40、答家属必要的问题。6、值班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对患儿进行相应的处置。7、需抢救的危重患儿入监护室后需先予抢救治疗,再进行相应工作流程。 出新生儿监护室流程1、住监护室患儿经主管医师评估,具备出监护室条件者,值班医师下达出监护室医嘱,通知家属患儿出监护室2、值班护理人员接到出监护室医嘱后,根据患儿当时治疗情况通知患儿家属出监护室时间,如有欠费情况,通知家属到住院处缴纳足额押金。3、出监护室前,监护室值班护士通知病房值班护士,根据患儿病种安置病床。4、出监护室时值班医护人员共同查看患儿及患儿手腕带,并告知家属患儿目前病情、吃奶情况,并做好出监护室后治疗、喂养及相关护理注意事项的宣教。5.出监护室时,值

41、班护士需查看家属有效证件(身份证和住院押金),并签字确认。6、出监护室后监护室值班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进行床头护理、治疗交接和病历交接。6、监护室医师与普通病房负责医师进行病情及诊疗计划交接。7、患儿出监护室后、特别是感染患儿床单元进行严格终末消毒处理。应急预案新生儿科人员调配应急预案新生儿病室如发生突发事件如多胞胎窒息复苏、多名危重患儿抢救等,值班医护人员或科室医护人员无法完成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时,科室启动人员调配应急预案,操作步奏如下:1、 科室出现突发事件,特别是夜班,值班医师需 告知科主任。由科室主任决定是否进行人员应急调配。2、 如需要,科主任需到达科室,指挥抢救工作,并 通知非值班医护

42、人员快速到达科室参加抢救治疗工作。3、 如科室人员无法完成抢救工作,科主任需及时上报医院总值班(88120),调配儿科系统高年资有新生儿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参与抢救工作。4、 通知人员遵循年资由高到低,距离医院由近到远原则。5、 接到通知医护人员无条件服从科室安排,及时到达科室参与抢救治疗工作。6、 通知顺序:陆芬 李培文 赵晓利 姜春萍 王相庚 夏晓 张伟伟 杜培培 刘元真 赵文文 刘晨辉。新生儿病房停电应急预案 1、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等,使用呼吸机患儿,包括无创和有创,床头备复苏气囊。将医护人员合理分工如医师给予上呼吸机患儿复苏气囊辅助呼吸协助责任护士。 2、如突然停电,所有医护人员立即进入病房,开启应急灯,科主任、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迅速组织在班医生护士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并给予合理分工医生和责任护士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患儿使用复苏气囊加压给氧其余护士继续加强病区巡视并关闭因停电发生的仪器报警。一名护士 联系电工班(8656)查询停电原因及时组织抢修工作。 3、恢复通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