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建设通用优质资料.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73285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97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建设通用优质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建设通用优质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建设通用优质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建设通用优质资料.doc(19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建设通用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电网建设部分)第一部分 通 用 部 分2021年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电网建设部分)第一部分 通 用 部 分习题一、单选题(共375题) 1.( )可根据本规程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及工程的特点,编制专项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经本单位( ) 批准后执行。A. 参建单位、分管领导;B. 业主项目部、分管领导;C. 参建单位、主要领导;D. 参建单位、主管领导2. 电网建设安规适用于公司系统()kV 及以上新(扩、改)建及公司所属单位承揽的公司系统以外的电网工程。A. 10;B. 35;C. 1

2、10;D. 330 3. 分部分项工程开始作业条件,( ) 应编制完成并交底。A. 作业指导书;B. 作业票;C. 安全施工方案;D. 一般方案4. 开工前,应编制完成工程( ),识别评估施工安全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A. 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B. 作业指导书;C. 安全保证措施;D. 强制性条文计划措施5. 对作业人员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A. 应身体健康,体格检查一年一次;B. 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工器具;C. 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D. 每年至少考试一次6. 应经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 )考试合格,掌握本岗位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作业技能和紧急救护法。A. 岗位

3、技能培训;B. 安全教育培训;C. 质量培训;D. 技术培训7. 作业人员发现安全隐患应妥善处理或向( )报告;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A. 上级;B. 业主;C. 监理;D. 施工单位8. 施工分包规定描述错误的是( )。A. 应同时签订分包合同及安全协议;B. 劳务分包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必纳入承包单位统一管理;C. 专业分包工程的重要临时设施工程作业时,承包单位应派员监督;D. 劳务分包人员不得独立承担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9. 专业分包单位应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应提前将参与施工的( )培训考核情况书面提交承包单

4、位审核认可,或经承包单位复训考核。A. 质量员;B. 安全员;C. 技术人员;D. 所有人员10. 专业分包工程的重要临时设施、重要施工工序、特殊作业、危险作业项目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时,( )应派员监督。A. 承包单位;B. 分包队伍;C. 建设单位;D. 设计单位11. 以下关于安全施工方案一般规定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重要临时设施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B. 重要施工工序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C. 特殊作业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经专家论证、审查12. 安全施工方案编审批及交底的规定,描述错误的是( )。A.

5、作业指导书应由施工单位组织编制并发布;B. 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管理内容由施工项目部安全人员编制;C.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D. 交底应由编制人负责完成13. 以下关于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管理内容编审批规定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应由施工项目部技术人员编制;B. 应由施工项目部项目经理组织编制;C. 应由施工项目部安全员编制;D. 应由施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14. 施工方案由( )编制,并经安全、质量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或施工单位技术管理人员审核,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A. 项目总工;B. 施工项目部技术人员;C. 公司技术负责人;D. 项目经理15. 专项安全

6、施工方案应由( )组织编制,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质量、安全等管理部门审核,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A.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B. 施工项目部技术人员;C. 公司技术负责人;D. 项目经理16. 作业票签发人或作业负责人在作业前应重新核对现场勘察情况,发现与原勘察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修正、完善相应的( )措施。A. 安全;B. 质量;C. 环保;D. 文明17.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一张作业票中,作业负责人、签发人不得为同一人;B. 四级及以上风险作业项目应发布风险预警;C. 安全施工方案的交底应由编制人负责完成;D. 作业票由作业负责人填写,安全、技术人员审核,作业票A 由施工队长签发,

7、作业票B 由监理人员签发18. ( )级及以上风险作业项目应发布风险预警。A. 三;B. 四;C. 五;D. 六19. 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10kV 带电线路、设备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m。A. 6.5;B. 5.5;C. 4.0;D. 3.0 20. 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20kV35kV 带电线路、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 )m 时,施工项目部应进行现场勘察,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A. 6.5;B. 5.5;C. 4.0;D. 3.0 21. 近电作业,当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220kV 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 )m 风险控制值时,施工项目部应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

8、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A. 8;B. 9;C. 10;D. 11 22. 近电作业,当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66110kV 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 )m 风险控制值时,施工项目部应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A. 7.5;B. 6.5;C. 5.5;D. 4.5 23. 近电作业,当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330kV 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 )m 风险控制值时,施工项目部应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A. 6;B. 7;C. 8;D. 9 24. 近电作业,当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500kV 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 )m 风险控制值时,施工

9、项目部应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A. 9;B. 10;C. 11;D. 12 25. 近电作业,当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750kV 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 )m 风险控制值时,施工项目部应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A. 12.5;B. 13.5;C. 14.5;D. 15.5 26. 近电作业,当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1000kV 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 )m 风险控制值时,施工项目部应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A. 16;B. 17;C. 18;D. 19 27. 近电作业,当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400kV 带电

10、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 )m 风险控制值时,施工项目部应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A. 9;B. 10;C. 11;D. 12 28. 近电作业,当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500kV 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 )m 风险控制值时,施工项目部应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A. 12;B. 13;C. 14;D. 15 29. 近电作业,当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660kV 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 )m 风险控制值时,施工项目部应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A. 13.5;B. 14.5;C. 15.5;D. 16.5 30. 近电

11、作业,当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800kV 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 )m 风险控制值时,施工项目部应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A. 17;B. 18;C. 19;D. 20 31. 近电作业时,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110kV 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6.5m 时,施工项目部应进行现场勘察,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 )单位备案。A. 运维;B. 检修;C. 建设;D. 监理32. 塔吊、混凝土泵车、挖掘机等施工机械作业,应考虑施工机械( )对近电作业安全距离的影响。A. 安全防护装置;B. 钢丝绳;C. 操作人员;D. 回转半径33. 作业票描述错误的是(

12、 )。A. 二级及以下风险的施工作业填写作业票A;B. 三级及以上风险的施工作业填写作业票B;C. 一个作业负责人同一时间最多使用两张作业票;D. 作业票可以采用手工方式填写34. 电网建设安规规定:施工作业前,( )级及以上风险的施工作业填写输变电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B。A. 一;B. 二;C. 三;D. 四35. 作业票采用手工方式填写时,不应用( )填写和签发。A. 黑色的钢笔;B. 蓝色的钢笔;C. 红色的钢笔;D. 水笔36. 用计算机生成或打印的作业票应使用统一的票面格式,由( )审核,手工或电子签发后方可执行。A. 施工负责人;B. 作业票签发人;C. 监理工程师;D. 项目经理3

13、7. 作业票签发后,( )应按照作业票要求,提前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工作。A. 作业负责人;B. 施工专职安全员;C. 施工专职质检员;D. 施工项目经理38. 作业票有破损不能继续使用时,应补填( ),并重新履行签发手续。A. 新的作业票;B. 新的补充措施;C. 新的技术文件;D. 新的交底记录39. 作业票签发人是负责该项作业的( )。A. 技术负责人;B. 安全责任人;C. 安全监护人;D. 施工负责人40. 电网建设安规规定,下面不属于作业票签发人责任是( )。A. 确认施工作业的安全性;B. 确认作业风险识别准确性;C. 确认作业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D. 明确被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4

14、1. 电网建设安规规定,下面不属于作业票审核人责任是( )。A. 审核作业风险识别准确性;B. 审核作业安全措施及危险点控制措施是否正确、完备;C. 审核施工作业的方法和步骤是否正确、完备;D. 检查作业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完善42. 下面不属于专责监护人责任的是( )。A. 明确被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B. 作业前,对被监护人员交待监护范围内的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C. 审核作业风险识别准确性;D. 检查作业场所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43. 下面不属于作业人员责任的是( )。A. 熟悉作业范围、内容及流程,参加作业前的安全交底;B. 掌握并

15、落实安全措施;C. 正确组织施工作业;D. 正确使用施工机具、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44. 下面属于监理责任是( )。A. 熟悉作业范围、内容及流程,参加作业前的安全交底;B. 掌握并落实安全措施;C. 及时纠正作业人员存在的不安全行为;D. 正确组织施工作业45. 作业开工规定描述错误的是( )。A. 作业票签发后,作业负责人应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待作业任务等事项后,方可开工;B. 作业负责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C. 专责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D. 施工作业票A 由监理人员现场确认安全措施,并履行签名许可手续46. 输变电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B 由( )现场确认安全措施,并履行签名许可手续。A.

16、 业主项目部人员;B. 施工人员;C. 监理人员;D. 设计人员47. 专责监护人需长时间离开作业现场时,应由( )变更专责监护人,履行变更手续,告知全体被监护人员。A. 监理;B. 作业负责人;C. 安全员;D. 专责监护人48. 下列选项不符合作业监护规定的是( )。A. 作业负责人在作业过程中,要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B. 根据现场安全条件等的需要,增设专责监护人,并明确其监护内容;C. 专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D. 专责监护人需长时间离开作业现场时,可以指派专人代替49. 遇雷、雨、大风等情况威胁到人员、设备安全时,( ) 或专责监护人应下令停止作业。A. 作业票签发人;B

17、. 作业负责人;C. 作业人员;D. 作业审核人50. 作业票应保存至( )。A. 工程项目竣工;B. 工作票作业项目完工;C. 单位工程第一部分通用部分竣工;D. 工程结算51.( )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施工现场。A. 外包人员;B. 与施工无关的人员;C. 任何人;D. 施工人员52.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帽,根据( ) 或场所需要选配个体防护装备。A. 作业环境;B. 作业内容;C. 作业工种;D. 作业方法53. 施工现场及周围的悬崖、陡坎、深坑、高压带电区等危险场所均应设可靠的防护设施及安全标志;坑、沟、孔洞等均应铺设符合安全要求的盖板或设可靠的围栏、挡板及( )。危险场所夜

18、间应设警示灯。A. 消防标志;B. 安全标志;C. 环境标志;D. 安全设施54. 现场道路不得任意挖掘或截断,确需开挖时,应事先征得( )的同意并限期修复。A. 项目经理;B. 建设单位;C. 上级领导;D. 现场负责人55. 现场道路跨越沟槽时应搭设牢固的便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人行便桥的宽度不得小于( )m。A. 1;B. 2;C. 3;D. 1.5 56. 现场的机动车在特殊地点、路段或遇到特殊情况时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km/h ,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限速标志。A. 5;B. 10;C. 15;D. 30 57. 机动车辆行驶沿途应设交通指示标志,危险区段应设“危险”或“禁止通行

19、”等安全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灯。场地狭小、运输繁忙的地点应设( )。A. 警示标志;B. 交警指挥;C. 交通指示灯;D. 临时交通指挥58. 临时建筑物工程竣工后应经( )方可使用。A. 验收合格;B. 检查;C. 粉刷;D. 试验59. 施工用金属房外壳应( )。A. 有固定标记;B. 可靠接地;C. 警示标语;D. 黄色印记60. 施工用金属房,房内配线应采用橡胶线且用() 固定。照明用灯采用防水瓷灯具。A. 瓷件;B. 铁件;C. 铜件;D. 银件61. 施工用金属房的出入口门外应铺设( )。A. 塑钢板;B. 绝缘橡胶板;C. 金属板;D. 瓷砖62. 材料、设备应按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定

20、的地点进行( ),并符合消防及搬运的要求。堆放场地应平坦、不积水,地基应坚实。应设置支垫,并做好防潮、防火措施。A. 标准化管理;B. 定置化管理;C. 合理化管理;D. 规范化管理63. 材料、设备放置在围栏或建筑物的墙壁附近时,应留有( )m 以上的间距。A. 0.2;B. 0.3;C. 0.5;D. 1 64. 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品等应分别存放在与普通仓库隔离的危险品仓库内,危险品仓库的库门应( ),按有关规定严格管理。A. 向内开;B. 向外开;C. 横拉开;D. 封闭65. 汽油、酒精、油漆及稀释剂等挥发性易燃材料应( )存放,配消防器材,悬挂相应安全标志。A. 敞口;B. 通风

21、;C. 阴凉处;D. 密封66. 器材堆放距铁路轨道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m。A. 1.5;B. 2;C. 2.5;D. 3 67. 钢筋混凝土电杆堆放的地面应平整、坚实,杆段下方应设支垫,两侧应掩牢,堆放高度不得超过( )层。A. 3;B. 4;C. 5;D. 6 68. 钢管堆放的两侧应设立柱,堆放高度不宜超过( )m,层间可加垫。A. 0.5;B. 1;C. 1.5;D. 2 69. 袋装水泥堆放的地面应垫平,架空垫起不小于( )m,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0 包。A. 0.3;B. 0.4;C. 0.5;D. 0.8 70. 绝缘子应包装完好,堆放高度不宜超过( )m。A. 2;B. 2.5

22、;C. 3;D. 3.5 71. 器材堆放整齐稳固。长、大件器材的堆放有( ) 的措施。A. 防滚动;B. 防倾倒;C. 防移动;D. 防火72. 施工用电设施应按批准的方案进行施工,竣工后应经( )方可投入使用。A. 验收合格;B. 检查;C. 批准;D. 查验73. 施工用电工程应( ),对安全隐患应及时处理,并履行复查验收手续。A. 临时检查;B. 定期检查;C. 不定期检查;D. 抽检74. 施工用电工程的380V/220V 低压系统,应采用( ) 级配电、二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系统(漏电保护系统),末端应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A. 二;B. 三;C. 四;D. 五75.

23、10kV/400kVA 及以下的变压器宜采用支柱上安装,支柱上变压器的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 )m。A. 2;B. 2.5;C. 3;D. 5 76. 围栏与变压器外廓的距离:10kV 及以下应不小于( )m,35kV 应不小于( )m,应在围栏各侧的明显部位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安全标志。A. 1、1.2;B. 1、1.5;C. 2、1.2;D. 2、1.5 77. 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m 的地区,工作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A. 10;B. 20;C. 30;D. 40 78. 施工用电发电机组禁止设在以下( )场所。A. 基坑里;B. 场地内;C. 设备间内;D. 施工区79

24、. 不属于三级配电的有( )。A. 施工箱式变压器;B. 总配电箱;C. 分配电箱;D. 末级配电箱80. 直埋电缆在转弯处和大于等于( )m 的直线段处,在地面上设置明显的标志。A. 30;B. 50;C. 70;D. 90 81. 关于低压电力电缆错误的有( )。A. 应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工作零线、保护零线的芯线;B. 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应采用五芯电缆;C. 五芯电缆应包含淡蓝、绿/黄两种颜色绝缘芯线;D. 淡蓝色芯线用作保护零线(PE 线)82. 用电设备的电源引线长度不得大于 5m,长度大于 5m 时,应设( )。A. 分配箱;B. 移动开关箱;C. 便携式卷线绳;D.

25、动力箱83. 移动开关箱至固定式配电箱之间的引线长度不得大于( )m,且只能用绝缘护套软电缆。A. 10;B. 30;C. 20;D. 40 84. 不同电压等级的插座与插销应选用相应的结构,禁止用单相三孔插座代替三相插座。单相插座应标明( )。A. 电压等级;B. 电流;C. 电阻;D. 功率85. 在散发大量蒸汽、气体或粉尘的场所,应采用( ) 型电气设备。A. 抗腐蚀;B. 防爆;C. 密封;D. 抗氧化86. 在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及危险品仓库内,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开关应装在( )。A. 室内;B. 室外;C. 开关箱内;D. 配电箱内87. 行灯照明变压器应使用( ),禁止使用自耦变

26、压器。A. 双绕组型安全隔离变压器;B. 三绕组变压器;C. 非晶合金变压器;D. 芯式变压器88.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 系统做保护接零时,说法错误的有( )。A. 保护零线应通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 B. 保护零线(PE 线)应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C. 工作零线(N 线)应通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D. 保护零线(PE 线)上禁止装设开关或熔断器,并且采取防止断线的措施89. 当施工现场利用原有供电系统的电气设备时,应根据原系统要求做( )或保护接地。A. 可靠接地;B. 保护装置;C. 保护接零;

27、D. 零序保护90. 移动式或手提式电动机具与保护零线(PE 线)的连接线截面积一般不得小于相线截面积的1/3 且不得小于( )mm2。A. 1;B. 1.5;C. 2;D. 2.5 91. 电源线、保护接零线、保护接地线不可采用() 方法连接。A. 绑接;B. 焊接;C. 压接;D. 螺栓连接92. 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动作电流不应大于( )mA,额定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A. 10;B. 15;C. 20;D. 30 93. 总配电箱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 ,额定漏电动作时

28、间应大于( )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A. 0.1;B. 0.2;C. 0.3;D. 0.4 94. 关于配电箱停电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末级配电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B. 总配电箱末级配电箱;C. 末级配电箱总配电箱;D.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末级配电箱95. 配电箱送电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操作正确的是( )。A. 分配电箱末级配电箱总配电箱;B. 分配电箱总配电箱末级配电箱;C. 末级配电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D.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末级配电箱96. 关于消防有关说法错误的有( )。A. 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应按当地安监部门的有关规定申请,经批

29、准后方可进行;B. 采用易燃材料包装或设备本身应防火的设备箱,禁止用火焊切割的方法开箱;C. 电气设备附近应配备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发生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D. 熬制沥青或调制冷底子油应在建筑物的下风方向进行,距易燃物不得小于10m ,不应在室内进行97. 关于临时建筑说法错误的有( )。A. 冬季采用火炉暖棚法施工,应制订相应的防火和防止二氧化碳中毒措施;B. 临时建筑及仓库的设计,应符合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C. 值班室与库房之间应有防火隔离措施;D. 烟囱伸出屋面的高度不得小于500mm 。禁止用汽油或煤油引火98. 施工现场、仓库及重要机械设备、配电

30、箱旁,生活和办公区等应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需要动火的施工作业前,应增设相应类型及数量的( )。A. 消防器材;B. 铁锹;C. 水桶;D. 沙袋99. 在防火重点部位或易燃、易爆区周围动用明火或进行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时,应办理( )。A. 第一种工作票;B. 第二种工作票;C. 抢修单;D. 动火工作票100. 采用易燃材料包装或设备本身应防火的(),禁止用火焊切割的方法开箱。A. 装备箱;B. 设备箱;C. 器材;D. 工具101. 电气设备附近应配备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发生电气火灾时应首先( )。A. 用灭火器扑火;B. 切断电源;C. 离开现场;D. 拨打火警 102. 氧气、

31、乙炔气、汽油等危险品仓库,应采取避雷及防静电接地措施,屋面应采用( ),门、窗不得向内开启,保持通风良好。A. 装配式;B. 钢结构;C. 轻型结构;D. 框架结构103. 各类建筑物与易燃材料堆场之间的最小防火间距错误的是( )。A. 正在施工中的永久性建筑物与办公室及生活性临时建筑为20m;B. 办公室及生活性临时建筑与易燃材料(氧气、乙炔气、汽油等)仓库为20m;C. 正在施工中的永久性建筑物与易燃物(稻草、芦席等)堆场为30m;D. 材料仓库及露天堆场与易燃物(稻草、芦席等)堆场为40m 104. 正在施工中的永久性建筑物与办公室及生活性临时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 )m。A. 5;B.

32、 10;C. 15;D. 20 105. 两幢易燃材料(氧气、乙炔气、汽油等)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为( )m。A. 5;B. 10;C. 15;D. 20 106. 关于临时建筑错误的有( )。A. 临时建筑不宜建在电力线下方;B. 如必须在110kV 及以下电力线下方建造时,应经线路运维单位同意;C. 屋顶采用耐火材料;D. 线路电压为110kV 时,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临时库房与电力线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6m 107. 临时库房与35kV 电力线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小于( )m。A. 1;B. 2;C. 3;D. 4 108. 110kV 及以下电力线下方

33、建造临时建筑物时,应经线路( )同意。A. 运维单位;B. 建设单位;C. 设计单位;D. 监理单位109. 临时库房与110(66)kV 电力线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小于( )m。A. 5;B. 10;C. 15;D. 20 110.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称为( )。A. 垂直高度;B. 作业高度;C. 平均高度;D. 基准高度111. 物体在大于30m 的高度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 )m。A. 3;B. 4;C. 5;D. 6 112. 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衣袖、裤脚应扎紧,穿软底防滑鞋,并正确佩戴个人( )。A. 安全帽;B.

34、 安全带;C. 保安绳;D. 防护用具113. 高处作业人员衣着穿戴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A. 衣着灵便;B. 扎紧衣袖、裤脚;C. 穿软底防滑鞋;D. 衣着宽松114. 高处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及后备防护设施应( )。A. 高挂低用;B. 低挂高用;C. 高挂高用;D. 低挂低用115. 高处作业下方危险区内禁止人员停留或穿行,高处作业的危险区应设围栏及“( )”的标志牌。A. 禁止攀爬;B. 靠近危险;C. 禁止靠近;D. 禁止通行116. 高处作业的平台、走道、斜道等应装设不低于( ) m 高的护栏(0.5m0.6m 处设腰杆),并设180mm 高的挡脚板。A. 1;B.

35、1.1;C. 1.2;D. 1.4 117. 高处焊接作业时应采取措施防止( )损坏。A. 安全绳(带);B. 安全帽;C. 手持面罩;D. 绝缘鞋118. 在电杆上进行作业前应检查电杆及拉线埋设是否牢固、强度是否足够,并应选用适合于杆型的脚扣,系好安全带。在构架及电杆上作业时,地面应有( )、联络。A. 劳务人员看守;B. 项目经理监护;C. 专人监护;D. 监理监护119. 在气温低于( )进行露天高处作业时,施工场所附近宜设取暖休息室,并采取防火措施。A. .5;B. .10;C. .15;D. .20 120. 进行交叉作业时做法正确的是( )。A. 作业现场设置专责监护人;B. 上层

36、物件未固定前,下层继续作业;C. 上下抛掷工具、材料、边角余料;D. 在吊物下方接料121. 有限空间作业时,( )应事先与作业人员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A. 专职安全员;B. 施工队长;C. 监理人员;D. 监护人员122. 关于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描述错误的是( )。A. 做好自身防护;B. 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C. 携带救援器材;D. 应急救援培训123. 机动车辆运输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车上应配备( )。A. 逃生装置;B. 安全带;C. 检修工具;D. 灭火器124. 运输电缆盘时,盘上的电缆头应固定牢

37、固,应有防止电缆盘在车、船上( )的措施。A. 滚动;B. 倾斜;C. 脱落;D. 损坏125. 用船舶接送作业人员应遵守的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A. 禁止超载超员;B. 船上应配备合格齐备的救生设备;C. 乘船人员应正确穿戴救生衣,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会熟练使用救生设备;D. 船上搭载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时,应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126. 遇有洪水或者大风、大雾、大雪等恶劣天气,应( ) 水上运输。A. 适当减少;B. 暂缓;C. 停止;D. 控制127. 山区抬运笨重物件或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道路,其宽度不宜小于( )m。A. 1;B. 1.2;C. 1.5;D. 1.6 128. 起重( )应

38、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人员熟悉起重搬运方案和安全措施。A. 作业前;B. 验收前;C. 作业中;D. 进场后129. 起重机械上应标以鲜明的色彩标志部件不包括( )。A. 起重臂;B. 卷筒;C. 吊钩;D. 平衡重130. 操作室内禁止堆放有碍操作的物品,( )禁止进入操作室。A. 操作人员;B. 非操作人员;C. 专业人员;D. 监督人员131. 在露天有( )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雷暴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起重吊装作业。A. 六;B. 五;C. 四;D. 三132. 起重吊装作业的指挥人员、司机和安拆人员等应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 )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A. 指挥人员

39、;B. 监护人员;C. 操作人员;D. 安拆人员133. 起重指挥信号不应( )。A. 简明;B. 统一;C. 含糊;D. 畅通134. 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穿戴( )、绝缘鞋、防护手套等符合专业防护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衣着不得敞领卷袖。A. 棉质服装;B. 静电防护服;C. 防化服;D. 专用工作服135. 登高进行焊割作业者的着装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A. 衣着灵便;B. 戴好安全帽;C. 系好安全带;D. 穿硬底鞋136. 不可露天或高处进行焊接和切割作业天气气候不包括( )。A. 风力四级以上;B. 风力五级以上;C. 下雨;D. 下雪137. 在高处进行焊割作业时注意事

40、项描述正确的是( )。A. 电焊导线、软管在切断电源或气源前用绳索提吊;B. 电焊机及其他焊割设备与高处焊割作业点的下部地面保持8m 以上的间隔;C. 不得从高处跨越;D. 随身携带电焊导线或气焊软管登高138. 施工现场的电焊机应根据施工区需要而设置。多台电焊机集中布置时,应将电焊机和控制刀闸作对应的编号。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不得超过( )m,二次侧引出线不得超过30m。一、二次线应布置整齐,牢固可靠。A. 5;B. 6;C. 7;D. 8 139. 露天装设的电焊机应设置在干燥的场所,并应有( )措施。A. 防暴晒;B. 防雨、雪;C. 防盗抢;D. 防触电140. 电焊机各电路对机壳的热态

41、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M。A. 0.1;B. 0.2;C. 0.3;D. 0.4 141. 电焊机倒换接头,转移作业地点或发生故障时,应( )电源。A. 切断;B. 更换;C. 远离;D. 控制142. 作业前检查焊机电源线、引出线及各接点接触是否牢固,( )接地线禁止接在焊机壳体上。A. 设备;B. 一次;C. 二次;D. 外壳143. 氩弧焊作业场地应空气流通。作业中应开动通风排毒设备。通风装置失效时,应( )作业。A. 停止;B. 适当减少;C. 暂缓;D. 控制144. 尽可能采用放射剂量极低的铈钨极,钍钨极和铈钨极应放在( )内保存。A. 铁盒;B. 铝盒;C. 铅盒;D. 不锈钢盒

42、145. 为防备和削弱高频电磁场影响,连续作业不得超过( )h。A. 5;B. 6;C. 7;D. 8 146. 作业完毕应关闭( ),再断开( ),清扫作业场地。A. 电源、电焊机;B. 电焊机、电源;C. 总电源、分电源;D. 分电源、总电源147. 汽车装运时,氧气瓶应横向卧放,头部朝向一侧,并应垫牢,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乙炔瓶应直立排放,车厢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 )。气瓶押运人员应坐在司机驾驶室内,不得坐在车厢内。A. 2/3;B. 3/4;C. 4/5;D. 5/6 148. 下列不得与氧气瓶同车运输的物品有( )。A. 易燃品;B. 油脂;C. 带油污的物品;D. 以上都对1

43、49. 气瓶存放处( )m 内禁止明火,禁止与易燃物、易爆物同间存放。A. 7;B. 8;C. 9;D. 10 150. 乙炔气瓶禁止放置在有放射性射线的场所,亦不得放在( )上。A. 橡胶绝缘体;B. 导体;C. 设备;D. 脚手架151. 氧气瓶卧放时不宜超过( )层,两侧应设立桩,立放时应有支架固定。A. 5;B. 6;C. 7;D. 8 152. 乙炔气瓶的使用压力不得超过( )MPa,输气流速每瓶不得超过1.5m3/h2m3/h。A. 0.147;B. 1.132;C. 0.256;D. 3.245 153. 施工现场的乙炔气瓶应安装防( )装置。A. 点火;B. 回火;C. 燃火;

44、D. 熄火154. 气瓶内的气体不得全部用尽,氧气瓶应留有( )MPa 的剩余压力。A. 0.05;B. 0.1;C. 0.2;D. 0.4 155. 施工现场用后的气瓶应关紧其阀门并标注“( )” 字样。A. 氧气;B. 乙炔;C. 氮气;D. 空瓶156. 动火作业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作业,应严格执行DL 5027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有关规定,填用动火( )。A. 工作票;B. 作业票;C. 动火票;D. 一类票157. 在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DL5027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有关规定,填用( )工作票。A. 一般;B. 特殊;C. 消防;D.

45、动火158. 动火作业应有( )监护,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火安全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A. 技术;B. 施工;C. 安全;D. 专人159.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护,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火安全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 )。A. 消防器材;B. 防火设备;C. 安全设施;D. 灭火设备160. 夏季高温季节应调整( )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A. 开工;B. 作业;C. 收工;D. 作息161. 入()之前,对消防器具应进行全面检查,对消防设施及施工用水外露管道,应做好保温防冻措施。A. 春;B.

46、 夏;C. 秋;D. 冬162. 对取暖设施应进行全面检查。用火炉取暖时,应采取防止( )中毒措施;加强用火管理,及时清除火源周围的易燃物;根据需要配备防风保暖帐篷、取暖器等防寒设施A. 一氧化氮;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碳;D. 硫化氢163. 当环境温度低于( )时不宜进行室外施工作业,确需施工时,主要受力机具应将安全系数提高10%20% 。A. .15;B. .20;C. .25;D. .30 164. 严寒季节采用工棚保温措施施工,工棚内养护人员不能少于( )人。A. 2;B. 3;C. 4;D. 5 165. 山区及林(牧)区施工应( )遵守环境保护相关工作。A. 严格;B. 不

47、应;C. 适当;D. 禁止166. 山区及林(牧)区施工应做好( )等传染性较强的疾病预防工作,及时为作业人员注射疫苗,配备相关药品。A. 疟疾;B. 流感;C. 森林乙脑炎;D. 麻疹167. 山区及林(牧)区施工应防止误踩深沟、陷阱。应穿硬胶底鞋。不得穿越不明地域、水域,随时保持联系,不得单独远离作业场所。作业完毕,( )负责人应清点人数。A. 施工;B. 作业;C. 项目经理;D. 安全168. 高海拔地区施工应合理安排劳动强度与时间,为作业人员提供( )的膳食。A. 高蛋白;B. 高热量;C. 低脂肪;D. 低糖169. 高海拔地区施工在进行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小型氧气瓶或袋,高处作业时间不应超过( )h。A. 1;B. 2;C. 3;D. 4 170. 高海拔地区,施工或外出时不得单独行动,并应保持联络,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食物、饮用水,( )等应急物品。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