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大学毕业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研究.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9163221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7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大学毕业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会计-大学毕业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大学毕业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大学毕业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研究.doc(5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硕 士 研究生:导 师:申请学位级别:管理学硕士学 科、专 业:会计学所 在 单 位:经济学院答 辩 日 期:2012年3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Classified Index: F276.44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ManagementThe Study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Evaluation Based on Stakeholder Candidate: Gao yuan Supervisor: Wa

2、ng Ping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ManagementSpecialty: Accounting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March, 2012University: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本人所知,论文中除已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

3、文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系本人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哈尔滨理工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它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哈尔滨理工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提交论文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哈尔滨理工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 , 在 年解密后适用

4、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已经由传统的单边治理模式逐渐转变为多边共同治理模式,即企业更多体现的是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政府等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整体有机组合。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出发点不同,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所以在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时,股东利益已经不再是评价的唯一重点。企业要为包括股东在内的更多利益相关者服务,只有实现了各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均衡,各相关者才能持续参与配合,企业也才能更加繁荣的发展。所以,构建一套基于利益

5、相关者角度的绩效评价系统,显得十分必要,也更加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总体目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在参考了国内外众多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总结了现有绩效评价模式的优点和不足,并以其作为参考依据,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模型的设计,并以具体制造业企业为例,对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了应用。根据实证应用结果,提出了提升企业绩效的策略。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绩效评价;模糊评价The Study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Evaluation Based on Stakeholde

6、r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enterprise has from the traditional unilateral governance mode gradually into multilateral common governance mode.That is to say, the enterprise more reflects the shareholder, creditor, employees, customers, government and many other stakehol

7、ders of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whole. Because of all the stakeholders of the different starting point and different interests demand, so in an enterpris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shareholders interests is no longer the only key evaluation. Enterprise must of service for more stakeholder

8、s, including shareholders. Only realize the stakeholders of the equilibrium interest demand, the stakeholders can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in coordination, enterprise can also more prosperous development.So,construct a set of stakeholders based on point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s very ne

9、cessary, and also more in line with the enterprise the requir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paper with the maximization of enterprise value for the overall goal, with the stakeholder theory as the guiding ideology,in the basis of many related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summarizes the exis

10、t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with its as references, put forward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stakeholder. At the same time, design an index system model based o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with specific

11、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 application of the index system and model.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ults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promoting enterprise performance. Keywords stakehold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uzzy evaluation-II-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2.1 研

12、究目的11.2.2 研究意义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2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2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4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51.4.1 研究内容51.4.2 研究方法51.4.3 技术路线6第2章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72.1 利益相关者分类及其目标分析72.1.1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72.1.2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分析92.2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程度分析112.2.1 相关者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现状112.2.2 关系程度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22.2.3 关系程度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分析132.3 本章小节14第3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

13、计153.1 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及其存在问题分析153.1.1 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153.1.2 现行体系存在的问题163.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设计163.2.1 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163.2.2 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173.2.3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183.3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193.3.1 财务维度指标203.3.2 顾客维度指标213.3.3 内部管理维度指标213.3.4 外部效率维度指标213.3.5 社会维度指标223.4 本章小结22第4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234.1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234.1.1 现有绩效评价

14、方法分析23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利益相关者业绩评价中的适应性244.2 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绩效的模糊评价模型的构建244.2.1 评价因素及评价等级的建立24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264.2.3 模糊综合评价284.3 本章小结29第5章 实证分析305.1 SMC公司简介305.2 SMC公司绩效评价315.2.1 绩效评价过程315.2.2 绩效评价结果345.3 提升企业绩效的改进措施355.3.1 建立股东与企业的密切依存关系355.3.2 通过激励发掘员工潜能355.3.3 维持良好的顾客关系365.4 本章小结38结论39参考文献40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44致

15、谢45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剧了企业间的资本流动和相互竞争。全球的经济化、经济的知识化,使得人力资源、创新产品日益突出,新产品生产周期急剧缩短,所有权和经营权迅速分化,各方需求急速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同时,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也变得越来越深刻。为了适应这种宏观环境的发展趋势,企业必须加强经营活动的全面管理,并适时的进行业务流程的改造,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企业各方面经营活动的参与者不断增加,传统的只强调股东利益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股东不再是企业唯

16、一的所有者,企业的经营管理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协调配合。利益相关者参与到企业进行共同治理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企业要进行上述的改变和创新,就必须要考虑这种必然趋势的存在,从根本上改变同股东、员工、政府、环境等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企业在变革创新后,就要对其成果进行评价。那么,如何对现代企业的这种多边合作关系去进行绩效评价,就成为了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只有评价方法的合理正确,企业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加持续稳步的前进。本文的研究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立足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1.2 研究目的

17、及意义1.2.1 研究目的本文将财务、员工、内部管理、外部效率、社会资源纳入到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中,目的在于研究一套可供企业使用的绩效评价系统,使企业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对其经营活动进行绩效评价。这对于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2.2 研究意义(1)为企业正确的进行绩效评价活动提供理论依据。现代企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高速发展的较大挑战,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不再是传统的为单一的利益相关者服务,企业的绩效评价主体也不再是某个单一的信息使用者,绩效评价信息要尽量反映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此,本文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融合到企业绩效评

18、价系统中,力求为企业正确的进行评价提供一定依据。(2)构建了一个更加科学、合理、全面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本文站在全面战略管理的高度,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从五个宏观角度和各利益相关者的微观角度建立了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合。为企业构建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3)促进了企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渐提上了各企业的发展日程。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对环境绩效加以重视。本文在兼顾股东、员工、债权人、政府等多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同时,加入了环境方面的绩效评价,构建了一个能够全面促进企业与社会

19、经济、生态环境共同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1950年,美国的Peter Drucker(彼得德鲁克)提出了包括市场地位、财务资源和实物、创新、获利能力、生产率等八项指标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同时指出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同期,美国的杰克逊马丁德尔(Jackson Martindell)也提出了包括财务政策、生产效率等指标的一套较为全面的企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11990年,凯文克罗斯(Kelvin Cross)和理查德林奇(Richard Lynch)提出了将企业战略目标与企业绩效评价相结合的业绩金字塔评价方法。该方法共分为五个层级,其中企业

20、的战略目标位于金字塔的最高层,使得企业的战略思想通过金字塔顶部逐级向下传递至最底层,并最终将效率指标反馈给企业的最高层,满足了战略管理的要求。21991年,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rn Stawart&Co.)提出了EVA(经济增加值)绩效评价方法,EVA指标表示的是企业的资本收益与其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EVA指标更加真实的反映出了企业的经营绩效,是企业绩效度量的有效指标,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机制,在当时得到了许多公司的应用。31992年,Robert Kaplan (卡普兰)提出了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该方法的指标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竞争需求和战略管理目标。主要从财务方面、顾客方面、内部流程方面、

21、学习和发展四个方面来综合评价企业的绩效。该方法涵盖了企业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达到了全面评价企业绩效的目的。41993年,Fitzgeald提出了包括分析财务角度、资源利用角度、革新角度、竞争角度、服务质量角度、灵活性角度这六个角度的多方面分析方法来评价企业绩效。5同年,Biddle通过对1983-1993年1000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EVA指标并没有比现金流量、剩余收益、盈余收益三个指标体现出更多的价值。61994年,Chrislopher Meyer针对传统评价体系进行修改,提出了考核团队绩效的指标体系,并为各管理部门设计了相应的指标,这样的评价方法更有助于团队的成功。71

22、997年,Markides,Williamson Bamey,Teece提出了战略指数评价法,该方法提出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应注意对战略资产的评价,同时将核心能力也纳入到了企业绩效评价的范围中。8同年, Tom Copeland Tim Kller(麦肯锡公司),基于价值的管理思想,提出了运用折现现金流的方法来评价公司价值,同时价值评估也作为改善企业业务决策和战略绩效的一种手段。9同年,Jeffrey,提出了修正的EVA评价指标用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他指出企业绩效评价应该以资产市场价值为基础,而不是以其经济价值为基础。企业真正为投资者创造的利润必须超过其期初资本市场价值计算的资本成本。10199

23、8年,Soumitra Dutta,Jean-Francois Manzoni,通过对企业进行多层面的重新思考和革新之后将企业企业绩效评价分为文化和员工、过程、结构和系统、技术四个方面进行评价。111999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共同提出了财务业绩表的绩效评价方法,该方法指出企业业绩应该分为理财收益、经营收益、其他收益三个部分来进行评价。122000年,Mark.B,Susan G.W,采用RPM相对绩效管理的方法,提出企业绩效的评价应该建立在与企业主要竞争者的基础上,进而来评价企业的相对绩效。132002年,瑞典的Fredrik Weissenrieder提出,采用CVA和EV

24、A相结合的方法,现金增加值CVA将NPV计算周期化,EVA对会计体系调整达164页,CVA调整只2-8项更合适VBM过程要求的信息质量。142004年,JHAhna,G.Chang采用KP绩效评价方法,将过程和产品两项内容作为中介测度知识指标来评价对企业绩效的贡献。1.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王雷于2000年针对上市公司,设计了包括成本角度、资产收益角度、盈利角度、利润角度、社会贡献角度5个角度的16个具体财务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多种因素的评价模型。15王泽霞于2001年重点强调了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性,提出了将非财务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的方法。并同时针对非财务指标的转化提出了模糊评价模

25、型,使整个评价系统更加合理化。16冯福根于2002年考虑到,企业是由多个拥有不同需求和目的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要评价企业的绩效就要综合考虑到多个角度的利益相关者。基于此提出了一套较全面的指标体系。17贾研研于2004年将环境因素引入到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从环境过程、质量、技术三个角度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18同年,李健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并以此作为出发点,设计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19李维安于2005年将利益相关者引入到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中,设计了三个利益相关者考核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对于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他认为要想改善上市公司的绩效,必须对

26、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给予更多的关注。20张凤香于2006年对10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利益相关者治理分析,得出了与李维安基本相同的结论,并同时得出,股东性质和行业种类可能是影响利益相关者治理程度的重要因素。21同年,史晓燕基于2004年李健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尝试采用层次评价法对企业绩效进行了评价。22邓俏莉于2006年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员工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员工作为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企业应该增加对员工绩效的考核指标,才能更加全面的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23赵玲玲于2007年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应该将国外的绩效评价理念融入到具体的企业文化中,而不仅仅是单纯

27、的理论学习。同时指出,应借鉴国外的优秀管理模式,将绩效评价转向多元化发展。24朱振光于2008年将战略管理理论纳入到企业的绩效评价中,指出企业绩效评价应该考虑以战略管理作为总的指导思想,考虑更多的利益相关者、注重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结合,以及企业应当更加注重战略管理的发展。25李春洪于2010年对我国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探析,将我国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分为分为横四纵三的多维度结构。26同时,郑丽伟也于2010年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绩效评价模式,改进了我国现有评价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主要包括:提出了企业创新研发能力的评价指标;扩大了非财务指标的比例;根据不同的行业性质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指标。

28、27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4.1 研究内容(1)介绍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查阅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分析。(2)确定了企业利益相关者所包含的范围,并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目标进行了分析。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说明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确实对企业绩效存在影响,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同时也对各利益相关者的相关性进行了排序。(3)分析了传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各指标的内涵,并给出测算方法。(4)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优势及评价步骤,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绩效评价模型。(5)选

29、取典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提升绩效的策略。1.4.2 研究方法(1) 规范研究的方法,综合运用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以增强整体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价值。(2) 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系统分析指标体系各指标的内涵与测算方法。(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引进模糊评价理论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进行评价。(4) 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典型企业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绩效的策略。1.4.3 技术路线本文的技术路线如图1-1。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者与企业绩效关系分析相关者分类及

30、其目标分析相关者与企业绩效关系程度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现行评价体系及其存在问题体系设计框架建立五维体系评价模型的构建现行绩效评价方法分析模糊评价步骤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实证应用图1-1 技术路线Figure 1-1 Technique line第2章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2.1 利益相关者分类及其目标分析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众多的个体或是群体。从企业的角度讲,某些个体或者某些团体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法定的权利或利益需求,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股东、员工、顾客等方面。但从社会的多元化角度来讲,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就远不止这些,还应该包括其他相

31、关群体,比如:政府、社会公众、生态环境等方面。下文介绍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及其有关分类,为后文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书(6)2.1.1 利益相关者的分类1.利益相关者概念(理论)自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被提出后,国内外学者就对其进行了很多深入的研究。但最终对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学术界一直未曾得到一个一致认可的界定。在这些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斯坦福研究院1963年提出:“能够对企业提供生存支持的利益群体即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弗里曼1984年在其书中定义为:“任何能够对企业的利益目标实现过程产生影响的群体或者个人即为利益相关者。”克拉克森在1994提出:“其在企业中

32、投入了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实物资本或者其他一些有价值的资本,并因此而承担了某些风险的群体即为利益相关者。”从上面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上这些定义都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它们都只发掘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影响的众多方面中的一个方面,这些方面对于企业的影响也只能是很小的一部分。综合了上述界定,我国学者贾生华提出“利益相关者是这样一个群体,它对企业既投入了一定的专用性的投资,同时又承担了相应的风险,它可以受到企业目标实现过程的影响或者它的活动可以改变或影响企业的目标。”综合了上述的观点看来,这样的定义应该是相对较为全面且合理的。28 冯俊华,张 龙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与评述J科学咨询,2009(8):13

33、-142.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伴随着利益相关者概念的不断深入研究,企业普遍认识到了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生存的必要性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众多,企业不可能把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纳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内,所以与利益相关者有关的各种分类研究就应运而生了。国内外的学者对于利益相关者分类的研究都有所涉及,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分类进行了归纳,国外学者的分类如表2-1所示:表2-1 国外利益相关者分类Table 2-1 Foreign stakeholders classification方法分类者分类依据类别具体范围多锥细分法弗里曼拥有资源的属性所有权性股东、经理人员经济性员工、

34、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竞争者、社区社会性政府、媒体弗雷德里克对企业的影响方式直接股东、员工、债权人、供应商、供应商、消费商、竞争者间接政府、社会团体、媒体、一般公众克拉克逊与企业合同关系的存在公众类消费者、政府、压力集团、媒体、社区契约类股东、雇员、顾客、分销商、供应商、贷款人威勒社会关系的具备性主要社会型股东、员工、债权人主要非社会型自然环境次要社会型政府、社会团体、竞争对手次要非社会型环境压力集团、动物利益集团米切尔细分法米切尔必备属性和分值大小预期型投资者、雇员、政府潜在型环境、媒体、社会组织确定型股东、雇员、顾客29 谢霓泓利益相关者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会计之友,2009(4):

35、88-8930 孙晓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0-11国内学者对于利益相关者分类的研究如表2-2所示:表2-2 国内利益相关者分类Table 2-2 Domestic stakeholders classification分类者分类依据类别具体范围万建华契约的正式性一级股东、员工、政府、供应商、顾客二级社会公众、环境、消费者、社区李心合潜在威胁性合作威胁性支持型股东、债权人、经营者、顾客、供应商和提供服务者不支持型存在竞争关系的相关企业、工会、媒体边缘型雇员的职业联合会、消费者利益保护组织、未经组织起来的股东混合型紧缺的雇员、顾客陈宏辉积极性、紧急性边缘特殊团体、社区

36、蛰伏供应商、消费者、债权人、分销商、政府核心管理人员、员工、股东贺红梅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关键股东、债权人非关键供应商、消费者核心员工、政府吴玲资源的基础性、依赖性边缘顾客、社区、一般政府、债权人、经营者重要员工关键股东郝桂敏企业需求和实力程度一般顾客、政府次要管理人员、社区、供应商重要员工、股东31 杨秀琼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综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58-61通过上述表格的总结与研究,综合了国内外对利益相关者的细分后,本文按照各种分类中出现频率的高低将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分为: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顾客、供应商、政府。2.1.2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分析股东是企业存在的基础

37、,是企业的核心要素。企业要想进行正常的运转,就需要股东资金的投入,只有具备了充足的财务资本,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才能正常运行,所以股东对于企业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股东在投入资本的同时,也会需求一定的收益回报。股价和股息的上涨毫无疑问会成为股东收益的主要资本来源。所以,股东的利益目标主要表现在可以获得持续上升的股价和保持稳定的股息。债权人是指对企业提供需要偿还资金的机构或者个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可能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或资金不足的时刻,这就需要向有能力的债权人贷款,来缓解企业暂时所面临的困境。同时,企业只有准时还贷才能建立良好的信用等级。所以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提供给企业资金,自然最关心

38、的是企业是否可以按期归还本金和利息,也就是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在当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下,经营者在企业中的管理职能日益突出。经营者受企业所有者之托管理企业的各个方面,企业的绩效评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经营者工作业绩的评价。企业只有充分调动起经营者的积极性,经营者才能更加用心的为企业服务。经营者的利益目标主要包括合理的薪酬、被认可的能力、一定的社会地位、相应的权利和满足感等方面。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内部“顾客”,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必须由员工来直接操作完成。只有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后,员工才能更加用心的去生产产品和服务客户,企业也才能卖出更多的商品,从而才能推动企业长期健康的发展。

39、员工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经济利益是其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员工的利益需求主要体收入水平、工作稳定、员工满足感等方面。顾客是企业产品的最终使用者,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顾客的地位在逐步提升,企业对于顾客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只有顾客满意,企业才能得到收入,企业的市场份额才能增加,才能卖出更多的产品。就当前市场情况来讲,顾客的利益目标不仅是得到合适的价格和最好的质量,还应当包括企业良好的售前和售后的服务。企业只有充分让顾客利益得到满足,才能获得持续上升的盈利。供应商为企业提供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企业产品的成本高低和质量好坏都直接受到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影响,两者之间是一种合作互利关系。只有企业与供应商之

40、间具备良好的沟通协商后,企业才能以最低的价格和最好的质量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供应商所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订货数量、支付货款的能力以及在提供赊销时企业的还款及时性等。政府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深刻的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宏观环境、基础设施、竞争规则等条件,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就要服从政府的正确领导,提高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能力。因此,政府的利益目标为企业的纳税金额是否足够、是否及时,以及企业是否履行了其对于政府、社区、环境等方面的社会责任。32 管静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1):178-17933 刘雅桢,谢瑞峰基于

41、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17):130-13134 蒋占华关键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互动机理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9(4):19-202.2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程度分析2.2.1 相关者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现状随着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更多的学者开始热衷于研究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当前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内学者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并未在实践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而国外学者主要研究的则是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绩效之间的关系,然而企业的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在具体研究内容上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不能用社

42、会绩效来代替财务绩效的研究。其次,由于采用方法的不同,不同的学者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有些学者认为两者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Berman ( 1999 ), Ruf ( 2001 ), Margarita (2004),Eugenia和Alina (2008),Scott(2009)等,而有些学者则认为,加强利益相关者的治理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绩效的降低,所以两者呈现一种负相关关系或二者根本不相关的关系Freedman (1986 ), Husted ( 2000 ), Stephane和Charles (2002),Moneva(2007),Peter和Anshuman (2008

43、)等。最后,由于不同的行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会有所不同。35 纪建悦,刘艳青利益相关者满足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财经科学,2010(9):71-7836 席宁,严继超利益相关者治理与公司财务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75-79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就必须要弄清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只有弄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后的体系建立与评价模型的构建才有意义。所以,本文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2.2.2 关系程度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立

44、足于上面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分析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基本思路是:选取合适的指标,构建利益相关者影响企业绩效的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选取适合的样本数据,分析出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面板数据模型是计量经济分析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具有截面、时间序列、指标三个方面信息的数据结构模型。本文要研究的是利益相关者是否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类型。由于利用各个利益相关者截面个体、时间和指标三个方面的信息,可以更加深入的分析各个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所以本文认为采用均衡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较为合适。该模型的基本公式如下:,其中,为常数项,为相应的系数向量,为随机

45、误差,为截面个体的个数,为时间序列的总数,为个截面个体在个时点上的变动对总体产生的影响。由于上章提及不同的行业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分析结果。所以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本文立足于制造业,选取了CCER数据库中的10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1-2010年连续1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同时由于企业的财务绩效在企业绩效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所以采用企业财务绩效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则选取了企业主要的7个利益相关者及其各自的利益指标。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选取如表2-3所示:表2-3 变量及指标汇总表Table 2-3 Variables and index summary form变量指标代表符号指标计算企业财务绩效资产净利率EP净利润平均资产额股东目标资本增值率ST末期股东收益初期股东收益债权人目标资产负债率CT负债总额资产总额经营者目标代理收益率OT经营者收入营业收入员工目标工资支付率ET支付给职工的工资营业收入顾客目标销售成本率RT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供应商目标应付账款周转率PT主营业务成本应付账款平均余额政府目标总资产纳税率GT缴纳税金资产总额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资产的期末总额标准化、极值化考虑到企业规模可能会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在模型中加入了企业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