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62375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结构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提供全套毕业设计,各专业都有淮 阴 工 学 院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工程结构 课程编号: 1411860 学生班级: 工管1102 学 号: 1101606134 姓 名: 指导老师: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一、 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二、 设计内容和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比例1:1001:200);2板模板图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3

2、次梁模板及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4、梁材料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 5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上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计算书三、 设计资料1、柱网为5700mm5700mm,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kN/m2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3、材料选用

3、: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梁、板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梁箍筋、板构造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一、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5.7m,次梁的跨度为5.7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1.9m。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楼盖建筑平面 (L1=5700mm L2=5700mm)、按高跨比条件,当,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80mm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h()L(317475)mm,取h450mm。则b()h(150225)mm,取b200mm。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L(380

4、590)mm,取h550mm。则b()h(183275)mm,取b200mm。二、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荷载计算: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宽板带计算: 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 0.02200.4 kNm 80mm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0 kNm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 0.015170.26kNm 恒载: g2.66 kNm活载: q10 kNm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于是板的恒荷载设计值 g=2.661.2=3.20活荷载设计值 q=101.3=13设计值总值: =16.20 2、板的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

5、45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边跨:,取l01720mm 中间跨: l0ln1900mm-200mm170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度连续板计算。计算简图如下图: 17201700170017001720g+q=16.20板的计算简图AB C 123C2B1A3、弯矩设计值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系数如下: 支承情况截 面 位 置端支座边跨支座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中A1B2C3梁板搁支在墙上01/11两跨连续:-1/10三跨以上连续:-1/111/16-1/141/16板与

6、梁整浇连接-1/161/14梁-1/24梁与柱整浇连接-1/161/14则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1B2C1/11-1/111/16-1/144.36-4.362.93-3.34由题知:环境类别为一类,C30混凝土,板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板厚80mm, 板宽b=1000mm。C30混凝土,=1.0,HRB400钢筋,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板的配筋计算截面1B2C4.36-4.362.93-3.34()51.480.0850.0850.0570.065()0.0900.0900.0590.067轴线计算配筋(mm2)214.5214.5140.6159.7实

7、际配筋(mm2)6/81502186/815021861501896150189轴线计算配筋(mm2)214.5214.50.8140.6=112.5*0.8159.7=127.8*实际配筋(mm2)6/81502186/815021861501896160177* 对轴线间的板带,其跨内截面2、3和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都可以折减20%。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乘以0.8。 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bh=177/(100080)=0.22%,此值大于0.45=0.451.43/360=0.18%,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三、次梁设计(

8、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永久荷载: 次梁自重: 次梁粉刷: 恒载: 活载: 荷载设计值总值: 2、计算简图。次梁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240mm。主梁截面为250mm550mm。计算跨度: 中跨: 边跨: ,取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55755450545054505575g+q=33.3板的计算简图AB C 123C2B1A3、内力计算: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1B2C1/11-1/111/16-1/1494.10-94.1061.82-70.65由可计算出、,计算结果如下表:截面位置0.450.600.550.5581.74

9、-109.00100.00100.004、承载力计算:、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故取。除支座B截面纵向钢筋按两排布置外,其余截面均布置一排。环境类别一级,C30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5mm。一排纵向钢筋。二排纵向钢筋。C30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400钢,箍筋采用HRB335钢,。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下表: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截 面1B2C弯矩M94.10-94.1061.82-70.650.0200.220.0130.140 0.0200.250.0130.150626.4774.6407.2494.5选用钢筋()

10、216+118316+116212+116214+116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 /(bh)=427/(200*450)=0.47%,此值大于0.45 / =0.451.43/360=0.18%,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验算截面尺寸:,因,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KN计算所需腹筋:采用6双肢箍筋,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由,可得到箍筋间距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箍筋的面积增加20%或箍筋间距减小20%。现调整箍筋间距,s=0.8214=171,2

11、mm最后取箍筋间距s= 180mm 为方便施工次梁长不变。验算配筋率下限值: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筋率下限为:,实际配箍率,满足要求。四、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计算):1、荷载计算: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 主梁自重: 主梁粉刷重: 恒载:恒载设计值:活载设计值:2、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370mm;中间支承在400mm400mm的混凝土柱上。计算跨度:边跨:=5700-200-120=5380mm 因=134.50.1, 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3=5.7/3=1.9mb+取=1.9mB支座边的弯矩设计值MB =- V

12、0 b/2= -426.34+2490.4/2= -376.54. 纵向受力钢筋除B支座截面为2排外,其余均为1排. 跨内截面经判断都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过程列表如下.截 面1B2弯矩M394.62-426.34234.56-114.62=M/或=M/=0.055 =0.367=0.032=0.1090.9720.7580.9860.9352189.830041283.1661.2选用钢筋222+325(弯)2233422+325(弯)2993320+125(弯)1432225982梁高: (边跨),(中间跨)翼缘厚: 判定T形截面类型:故各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480-80=400mm,因/b=400/250=1.6=323.53kN,截面尺寸满足要求。计算所需腹筋:采用14200双肢箍筋,=0.71.43250480+250480308/200=341.88kN=206.86Kn、=289.63kN、=323.53,满足要求。 第 15 页 共 1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