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源国际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环评影响报告书.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618338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源国际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环评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华源国际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环评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源国际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环评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源国际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环评影响报告书.doc(10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淮涟置业有限公司华源国际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1总论11.1项目由来11.2编制依据11.3评价目的31.4评价工作原则31.5评价技术路线31.6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确定51.7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51.8评价区域范围61.9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标准、排放标准61.10环境保护目标9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102.1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102.2区域社会发展规划和环保规划143建设项目概况203.1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地点、投资概况203.2建设项目工程概况204工程分析254.1施工期工程分析254.2营运期工程分析295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365.1施工期环境

2、保护措施365.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分析395.3排污口规范化设计455.4环保投资456清洁生产分析476.1施工期清洁生产分析476.2营运期清洁生产分析507评价区现状污染源调查与评价537.1污染源调查537.2区域污染源分析538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48.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48.2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548.3声环境现状调查568.4现状评价结果569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89.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89.2外界环境对小区的影响分析619.3运营期建设项目对外界环境的影响709.4建设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及其环境影响分析7310生态影响分析7610.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3、分析7610.2生态保护措施7610.3涟漪湖黄嘴白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关系771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7811.1污染物排放总量计算的原则7811.2总量控制因子的选择7811.3总量控制建议指标7812公众参与7912.1公众参与的目的7912.2公众参与对象的组成7912.3征求公众参与意见的方式8012.4结果及分析8312.5公众参与的意见与合理化建议汇总8412.6信息反馈8413选址可行性论证8613.1建设项目选址与区域规划的相容性8613.2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8613.3周围环境对该项目的影响8613.4建设项目的节能设计8614环境管理及监测制度建议8814.1环境管

4、理目的8814.2环境管理计划8814.3环境监测计划901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115.1分析方法9115.2环保费用估算9115.3社会环境效益分析9215.4环境效益分析9416结论及建议9616.1结论9616.2建议98附件:1、环评咨询意见2、建设单位环评委托书3、建设单位确认书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5、建设用地规划设计要点6、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7、污水接管证明8、环评公示9、质保单19北京嘉和绿洲环保技术投资有限公司1 总论1.1 项目由来为加快涟水县城市建设的步伐,江苏淮涟置业有限公司对涟水县金城北路东侧,炎黄大道南侧,红日大道北侧,运来路西侧总面积约63499.546平方

5、米的地块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小区拟名为“华源国际”。该项目位于涟水县城西南部,总用地面积63499.5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地上)为31.7万平方米。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文化氛围好,同时感受到新的氛围气息,把社会效应、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高度统一起来。因此该地段具有较好的环境和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的有关规定,江苏淮涟置业有限公司特委托北京嘉和绿洲环保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我单位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该项目的有关材料,并进行实地踏勘和现场调

6、研,收集和核实了有关材料,根据相关技术规定,开展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请涟水县环境保护局审批,并作为建设项目的审批依据及建设和营运过程环境管理的重要决策依据。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及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通过,2008年6月1日起施行;(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

7、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全国人大2002年6月29日发布,2003年1月1日实施;(8)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全国人大2008年8月29日发布,2009年1月1日实施;(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10) 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控19970232号;(1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发200540号,2005年12月2日);(12) 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省政府1993第38号令;(13) 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江苏省人民政

8、府,苏政复200329号文;(14)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江苏省环委会981号;(15)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的通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办200315号);(16)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05年12月1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执行);(17)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建设部(建标200466号);(18) 关于印发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控97122号;(19) 江苏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2003);(20) 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

9、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70号;1.2.2 评价技术导则及标准(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9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国家环境保护部;(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国家环境保护部;(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6)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2.3 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

10、他相关文件(1) 规划定点图、规划设计要点;(2) 涟水县总体规划(2008-2030)(3) 由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方案及其他相关文件。1.3 评价目的本次评价通过现场调查、监测,摸清该项目所在地环境本底状况及周围环境特征。通过类比调查,摸清项目施工期的污染物排放情况,预测项目建成后外环境对本项目影响的程度和范围,评价其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得出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结论,提出有关污染防治措施的对策与建议。根据环境保护的“六项审批原则”综合分析得出项目在拟建地建设可行与否的结论,为项目环境管理提供审批依据,为项目工程设计提供支持。1.4 评价工作原则(1) 坚持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

11、规划、同步实施的方针,确保项目与周围景观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2) 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算清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三本帐”,贯彻执行“达标排放”原则。(3) 通过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附近地区的污染源可能对拟建项目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污染控制对策措施,保护周围环境。(4) 充分利用近年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取得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5 评价技术路线本评价的技术路线见图1.5-1。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查调查、分析自然环境调查社会环境调查工程分析区域污染源调查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环境噪声监测环境质量现状评

12、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综合分析结论、建议编写报告书图1.5-1 评价技术路线环保措施技术经济论证清洁生产分析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生态影响分析污染物总量控制评价标准委托书收集资料、现场踏勘分析核实资料公众参与选址可行性论证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6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确定评价因子的确定见表1.6-1。表1.6-1 环境因子确定表项目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大气环境SO2、PM10、NO2CO、HC、NO2、SO2、油烟水环境pH、DO、COD、NH3-N、TN、TP 、动植物油COD、SS、NH3-N、TN、TP、动植物油COD、SS、NH3-N、TN、TP、动植物油声环境等效声级等效声级固体

13、废物固废排放量1.7 评价重点及评价工作等级1.7.1 评价工作内容及评价重点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为施工期间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运行期间外环境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工作中突出污染源调查、工程分析、水污染防治、平面布局与环境的相容性。项目产生的水、气、声和固体废物作一般性评述。评价时段主要为施工期、运行期,按正常排放情况进行评价或分析。 工程分析,按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的要求开展详细的工程分析。1.7.2 评价工作等级1.7.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根据估算模式预测数据,拟建项目Pmax计算结果见表1.7-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评价等级判据

14、见表1.7-2。拟建项目各污染因子Pmax均小于10%,确定评价等级为三级。表1.7-1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计算污染物Pmax(%)判断值计算等级CO面源1.48三级三级HC面源3.73三级NO2面源7.18三级表1.7-2 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判据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判定结果三级1.7.2.2 水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生活污水达接管要求,排入涟水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因此,水环境影响评价将利用涟水县污水处理厂验收运行的数据和结论,分析本项目废水排放对水环境造成的影响。1.7.2.3 声环境影响评价建设

15、项目位于涟水县金城北路东侧,炎黄大道南侧,红日大道北侧,运来路西侧。为规划的商业、居住用地,本项目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项目建成后,环境噪声级增加较小,因此,建设项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按二级进行。1.8 评价区域范围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1.8-1。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及大气监测点位图见图1.8.1。表1.8-1 评价范围表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大气以项目建设地点为中心,全年主导风向为主轴的5公里为边长的矩形区域水涟东一干渠、涟中总干渠噪声本项目厂界周边200米范围内区域污染源重点调查评价区内的主要工业企业1

16、.9 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标准、排放标准1.9.1 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标准(1) 根据涟水县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本地区属二类区,环境空气中污染物SO2、PM10、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具体数值见表1.9-1。表1.9-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因子环境质量标准(mg/m3)标准来源小时平均日均年均SO20.500.15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NO20.120.080.04TSP0.300.20PM100.150.10CO10.04.0非甲烷总烃2.0(2) 地表水:按江苏省地表水(

17、环境)功能区划,涟中总干渠、涟东总干渠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悬浮物指标执行水利部试行标准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具体限值见表1.9-2。 表1.9-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除外)项目类水质标准标准来源pH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COD30氨氮1.5总磷0.3总氮1.5DO3SS60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3)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炎黄大道、金城北路均为4a类),详见表1.9-3。表1.9-3 环境噪声标准情况标准标准限值标准来源2类标准昼间:6

18、0dB(A)夜间:50dB(A)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1.9.2 排放标准(1) 废气排放标准住宅油烟无排放标准,餐饮企业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相应标准。由于我国仅对每辆汽车的怠速和高怠速工况条件制定了大气污染物(CO、THC、NOX)的排放标准,而对地下车库的尾气未单独制定排放标准,因此本评价对汽车尾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其中THC参照非甲烷总烃标准,CO参照前苏联排放标准执行。见表1.9-4。表1.9-4 地下车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CONOx

19、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mg/Nm3)100240120排放速率(kg/h)0.01170.141(2) 废水排放标准项目建成后,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污水管网排入涟水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后,最终排入涟中总干渠,本项目废水排放执行涟水县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B标准。具体数值见表1.9-5。 表1.9-5水污染物接管标准和排放标准 pH无量纲,其余单位为mg/l项目pHCODSSNH3-NTNTP动植物油接管标准6932026030-5100排放标准6960208(15)2013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

20、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3) 噪声排放执行标准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见表1.9-6。表1.9-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dB(A)昼间夜间土 石 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 桩各种打桩机85禁止施工结 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7055装 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项目区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其中炎黄大道边界执行4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9-7。表1.9-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类别昼间dB(A)夜间dB(A)执行标准26050GB123

21、48-2008470551.9.3 固废执行标准建设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属一般固废。一般固废的暂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10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周边500米范围内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见表1.10-1。表1.10-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环境空气君悦华城W300约600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红日金城WS150约450户金城外国语学校S20约2500人水环境涟中总干渠N200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涟东一干渠N20-声环境同环境

22、空气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2008)2类标准2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2.1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涟水县地处苏北平原,位于北纬3445-3405,东经119-11935之间,辖19个乡镇,面积1676平方公里,人口106.3万。东与阜宁、滨海、响水为邻,西与淮阴区、沭阳县接壤,南与楚州区隔河相望、北与灌河相邻。水陆交通便捷,淮连高速、同山高速和京沪公路汇合境内,五条省级公路通达全境。本项目位于金城北路东侧,炎黄大道南侧,红日大道北侧,运来路西侧。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1。2.1.2 建设项目周围自然环境概况2.1.2.1 自然资源涟水县光照充足,春秋温和,

23、生态环境良好,境内林木森森,遮天蔽日,古黄河沿岸经济林,生态林绵延百里,被专家誉为“天然氧吧”。涟水城中有湖,湖中有岛,每到春季,数万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成群飞至涟水觅食栖息。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先进县。2.1.2.2 水文特征涟水县入境河流主要为盐河、废黄河和六塘河,入境水量较大,且涵闸较多。水文因子除受降水影响外,还受过境水和水利工程调度的制约,水系图见图2.1-2本县境内河流,多为常年性河流,除废黄河自成系统,独自流入大海外,其余皆属灌溉水系。由于受降水季节性分配不均匀的影响,境内各河流一般都表现在夏秋水位高,流量大,而冬季水位低、流量小。废

24、黄河:从县内保滩入境,环绕南部和东部边界,向东北流入黄海,境内长约78公里。作为涟水县取水口。盐河:盐河是自南向北通贯涟水的三大河流水系之一,开凿于唐朝(公元688年),因系漕盐运道而得名,历史上泄洪、漕运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现盐河发展为排涝、灌溉、航运、发电综合利用的河道。盐河起源于大运河淮阴船闸上游,河流流向自西向东,全长140公里,流域面积359.3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42.2m3/s,年径流量13.2亿立方米,平均水深2.0-2.5米。盐河涟水段全长64 km,水域面积30平方公里,河宽30-130米,河深4-11米。现河道为4级航道,可通行500吨级船舶,盐河是涟水县内调用洪泽湖水农灌

25、的主要河道,提水灌溉面积75万亩,也为涟中地区40万亩土地的。涟中闸:位于朱码节制闸南涟中干渠与涟高公路交叉处,3孔,每孔净宽3米,闸底高程4.8米,顶高程10.3米,设计水位闸上8米,闸下7.8米,设计流量49m3/s,主要用途是蓄水灌溉,一般只在灌溉期间开启,每年4月底开始放水,9月20日结束。陆庄闸:位于时码乡陆庄,2孔,各净宽3米,闸底高程4.6米,顶高程8.2米,设计流量35m3/s,位于涟中闸中游,主要用途是蓄水灌溉,受涟中进水闸的影响,只在进水闸开启时,根据节制闸上下游水位变化进行开关调节。涟东总干渠:涟东总干渠属盐河支流,起源于涟城大关村,经灌南县东部,在响水县城东汇入灌河。盐

26、河闸西断面上游具有航运能力,下游不通航。本项目最终纳污河流为涟中总干渠,涟中总干渠为盐河支渠,始于朱码乡张码村,终于五港镇港东村,全长32.7公里,为涟水县农业灌溉和排涝干渠。经灌南县东部,在响水县城东汇入灌河。按江苏省地表水水域功能类别划分该河为类水体。2.1.2.3 气象特征涟水县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东干冷夏温热,春秋温和,四季分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无霜期20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93.4小时。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966.1毫米,年降水日为101 天,年平均蒸发量1414.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风速2.7m/s。涟水县四季风玫瑰图和全年

27、风玫瑰见图2.1-3。图2.1-3 涟水县四季风玫瑰和全年风玫瑰图根据气象台的观测资料,主要气象参数归纳如下:常年平均气温 14.1极端最高气温 37极端最低气温 -9.1年平均相对湿度 77%年平均气压 102.1kPa年平均降雨量 941mm年平均蒸发量 1414.4mm2.1.2.4 地形地貌涟水县属徐淮黄泛平原,以废黄河决口扇堆积地形为主,海拔高程由西南部逐渐下降至3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9米之间,地貌类型分为沿河高地(滩)、平原坡地和湖荡洼地三类。沿河高地包括废黄河高地、六塘河高地和张河高地,面积30.5万亩,海拔9米以上,坡地较大。平原坡地包括全县大部分地区,面积143.8万亩,海

28、拔68米。湖荡洼地和公兴河下游洼地及古硕洼地为主,面积66.7万亩,海拔都在6米以下,有的不足3米。2.1.3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社会环境概况涟水县占地面积1676平方公里,现今人口106.3万人,辖19个乡镇,1个办事处,3个工业园区。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37所,各类卫生机构67个。2009年底,全县总人口106.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65%,平均人口密度为634人/km2,其中在岗职工人数为5.17万人,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31.1%和19.5%;实现财政收入1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29、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5%和50%;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6.2:44.6:29.2;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1项增幅居全市前列;被评为省财政增收先进县。涟水已形成食品酿造、化工医药、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农副产品、食品加工等10多个支柱性工业产业。主要工业产品有酒类、医药、服装、农用化肥、机械电子、建材、纱、布、塑料制品、人造板等。酿酒业系涟水工业经济的支柱,年产白酒6万吨,啤酒1万吨。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是国家二级酿酒骨干企业,年生产能力4.5万吨。今世缘系列酒以其上乘的质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畅销省内外,成为全国十大文化名酒之一,是苏酒的一大支柱。纺织工业基本形成了纺纱、织布、

30、服装加工一条龙。化学工业,主要有医药化工、塑料化工和“两肥化工。涟水制药有限公司,水针剂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位居榜首。涟水县现有省级名胜古迹一处月塔,建于宋代,原名法济塔,十级八面,坐落在唐集镇境内。另有历史纪念物一处涟水保卫战革命烈士纪念塔,建在烈士陵园内。2.2 区域社会发展规划和环保规划2.2.1 区域规划涟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要点: (1)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布局结构:将自然环境融于城市布局的生态园林式结构,即“二河、二渠、四片、一中心”生态型园林式城市结构。城市总体布局:西片工业区,中片新城区,南片老城区,东片文教区,以“二河、二渠”穿插其间。城市用地功能分区:老城区发展商

31、业金融、休闲旅游和优良人居环境的居住用地;新城区为行政中心、商贸中心和现代城市居住用地;西片工业区以新兴工业园区为主,兼有仓储、商贸、物流、港口、交通用地功能;文教区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文化、体育用地为主,生活居住用地为辅。本项目位于涟水县城市总体布局的老城区,规划用地为商业、居住用地。 (2)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涟水县城建设用地近远期规划具体见表2.2-1,涟水县土地利用规划图和县城区规划图见图2.2-1。表2.2-1 涟水县城建设用地近远期规划用地代码用地名称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用地面积(公顷)比例(%)人均()用地面积(公顷)比例(%)人均()R居住用地653.631.136.38

32、51.426.530.41C公共设施用地292.813.913.92422.813.815.1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3846.61.451.66C2商业金融用地95171.75.356.13C3文化娱乐用地8.1140.440.5C4体育用地13.5280.871C5医疗卫生用地15.224.30.760.87C6教育科研用地102138.24.314.93M工业用地511.824.428.4802.52528.66其中M1一、二类工业用地596.118.5M2M3三类工业206.46.5W仓储用地35.361.681.96702.182.5T对外交通用地21.281.011.18411.271

33、.46S道路广场用地300.814.316.7464.814.516.6U市政设施用地46.72.22.5975.62.352.7G绿化用地220.810.512.26480.514.917.16其中G1公共绿地122.45.86.8313.69.7311.2G2生产防护绿地98.4166.95.21D特殊用地18.40.871.02000建设总用地2101.5100116.73208.8100114.6E其他用地4540.53489.2E1河流水系412440E2生态农田4128.53049.2规划用地范围66426642 (3)基础设施规划给水工程规划现有设计能力为4万m3/d的废黄河水厂

34、,取水口位于废黄河北岸,清水输水总干管与城区现有管网连通。供水范围为涟水县中心城区。污水工程规划污水厂位于淮海路和中渠路口的北侧,工二路西侧。污水厂建设规模3万m3/d,远期6万m3/d。尾水执行一级B标准并暂排涟中总干渠。供热工程规划为兼顾盐河两侧集中工业区的需要,热电厂布置在河东工业区西侧,便于对盐河两侧的工业区统一供热。具体选址于东海路、涟河路交叉口的东北侧。按工业区类型和面积,估算远期需要集中供热负荷约250300吨/h。规划控制热电厂用地10公顷。热电站选址在经济开发区盐河东、东海路。燃气液化气仍作为县城气源,天然气管网已部分铺设,居民液化气瓶装供应普及率近期40%,远期20%。天然

35、气主管接入口选址在宁连公路入城道口南侧。供电规划220万伏工业区西变电所规划在二干渠之西,宁连高速公路以南。110千伏变电所4处:朱码变位于安东路以西、涟北路以北;引北变位于淮浦路以西、淮河西路以北;城东变位于东环路以西、红日大道以南;盐河西变位于西环路以西、兰州路以南。环卫垃圾处理厂近中期选址在东郊“三百工程”路南侧、废黄河北侧。中远期再在城西二干渠的大关路附近选址一处。2.2.2 涟漪湖黄嘴白鹭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 涟漪湖黄嘴白鹭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徐淮平原东部,淮河下游,北纬3345至3365,东经11859至11935,废黄河和六塘河之间,包括涟城镇的五岛湖公园以及相连水域,城郊废黄河沿线

36、的林区和水域、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约21.0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范围为涟漪湖夕照山岛及该岛周围100米水域,共计1.77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栖息的鸟类种类和数量丰富,共16目33科11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二级保护鸟类10种,省级保护鸟类17种,62种被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9种被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区内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水源充足,水面占整个面积72%,湖泊、沟塘湿地资源丰富。林木、湿地生态系统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和丰富的食物来源,此处既是我国东部鸟类迁飞滞留必经地,也是夏侯鸟良好的栖息繁衍之地。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黄嘴白鹭鸟类生态系统、以及林木、湿地生态系统。2.

37、2.3 环保规划2006年涟水县环保局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持编制涟水县城市环境保护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1)规划范围与时限范围:涟水县城市规划区,涟城镇和朱码镇(含小李集)镇域范围,四至边界为北至北环路、南至废黄河、西至宁连高速、东至东环路。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时限:涟水县城市环境规划期限与其总规划保持一致,取基准年2005年(本规划现状资料除说明日期以外,均为2005年底数据。),分两个阶段。近期为2006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2)功能分区情况水环境功能分区:依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涟水县城市规划区主要水体的环境质量:废黄河、盐河达

38、到地表水类标准。涟中和涟东两条总干渠达到标准,涟漪湖因兼有城区排涝调蓄功能,规划通常达类标准,汛期局部时段不劣于类。大气环境功能分区:镇区以居住、商业、文化为主要功能,执行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工业园区执行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其余农村地区执行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涟漪湖黄嘴白鹭省级自然保护区执行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噪声环境功能分区:根据涟水县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进行声环境功能区划,具体见表2.2-2。表2.2-2 涟水县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序号名称声环境功能区类别1居住区12商业、文化中心区23工业区34交通干线及铁路两侧4生态功能分区:以地貌土壤特征、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环境和生态

39、建设方向的趋同性及生态产业的优势性为原则进行区划,共划为五个生态经济区。2.2.4 涟水县污水管网建设及污水处理厂运营情况介绍涟水县污水处理厂共占地面积150亩,工程总投资10349.7万元,总规模6万吨/日,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6860万元,建设规模3万吨/日,2008年10月通过竣工验收。涟水县污水处理厂管网布置图见图2.2-2。(1)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根据涟水县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污水处理厂近期收水范围为:涟水县城保安河、东大坳、五岛公园湖流域、渠北西路以北、涟中总干渠以南工业园区和居民住宅以及污水处理厂以西涟中总干渠北部工业区的污水。(2)污水处理工艺涟水县污水处理厂采用卡罗塞尔氧化沟为

40、中心的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图见图2.2-3。鼓风微孔曝气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厌氧池缺氧池氧化沟沉淀池加氯消毒出水污泥泵站回流污泥污泥脱水剩余污泥泥饼外运图2.2-3 涟水县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3)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涟水县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表2.2-3 涟水县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标准 单位mg/L污染物CODBOD5SSTPNH3-N备注进水水质320180260530进水水质标准出水水质60202018出水水质执行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涟水县污水处理厂已通过验收,运转情况良好,污水接管量和浓度随着城市

41、污水管网的扩容逐步提高。涟水县污水处理厂一期于2008年10月通过验收,水处理能力约为3万吨/日,目前污水处理厂的接管量接近3万吨每日,随着涟水经济社会的发展,污水处理厂将进行二期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接管需求,预计2011年动工,二期位于污水处理厂一期的北侧,水处理能力约为3万吨/日。本项目建成后最高日新增生活污水605.0t/d,在涟水县污水处理厂的接管计划内,同时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建设的雨污分流系统日趋完善,且二期扩建正在筹备中,故本项目建成后的废水接入该污水厂集中处理的方案是可行的。涟水县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涟中总干渠。该项目位于已建成的污水管网的范围内,因此污水接管是可行的。2.2.5 与产业政策、当地规划的相符性(1)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建设项目属于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项目 十九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 11.城镇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因此,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2)与当地规划的相符性建设项目选址于涟水县金城北路东侧,炎黄大道南侧,红日大道北侧,运来路西侧,属规划的商业、居住用地。该次建设已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为净土地出让,本项目周边配套设施相对比较完善,污水处理厂位于本项目的北侧2200米处,在涟水县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服务范围内,建设项目选址合理。因此,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