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玫瑰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60647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亩玫瑰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万亩玫瑰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亩玫瑰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亩玫瑰种植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级万亩玫瑰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河南省*市*县*镇报告编制单位:*投资有限公司报告编制时间:二0一一年三月目 录1 总论32 项目内容53 市场分析74 项目优势265 项目主要设施建设方案326 生产技术方案347 推广408 项目进度安排419 投资估算4210 效益分析4311 结论451 总论1.1 项目名称*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国家级万亩玫瑰园建设项目。1.2 承建单位概况*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位于素有“花都”之称的河南省*县国家级名优花木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大道中段。公司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公司是国

2、家注册的园林绿化二级资质企业,*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河南省双千工程实施企业。公司拥有苗木基地1300多亩,产品包括多种名优花木。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现有员工158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6人。1.3 项目简介本项目主要目标是打造万亩生态玫瑰园,引进观赏玫瑰与食用玫瑰两大玫瑰品种,生产高档鲜切花与玫瑰深加工产品。其中观赏玫瑰用于生产鲜切花,食用玫瑰用于生产玫瑰食品与玫瑰花茶,同时引进国际领先的玫瑰萃取技术,生产玫瑰精油。公司发展目标是:以万亩玫瑰种植园为依托,积极开发玫瑰旅游经济,发展玫瑰产业,弘扬玫瑰文化,完美诠释“生态、生活、健康”的品牌内涵,融合*度假生态酒店,形成集玫瑰种植、研

3、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成为河南省玫瑰种植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农民增收,土地增效,社会受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和谐发展。1.4 项目背景玫瑰是集药用、食用、美容、化工、绿化于一体的木本植物,适宜大田、荒山荒坡种植。玫瑰具有适应性强,抗寒、抗旱、耐贫瘠,抗病力强的特点。玫瑰种植后,2年3年进入盛花期,一年种植可连续收获15年20年,亩产鲜花400公斤500公斤左右,可加工成干花80公斤100公斤,亩产值2000元左右,最高可达3000元5000元,是普通粮食作物收入的5倍10倍;如果深加工成玫瑰浸膏、玫瑰酒、玫瑰酱、饮料等,效益将更加可观。 玫瑰花的药用价值其实更高,但是一直被人忽略。据国

4、内外医药专家研究表明,玫瑰花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效,其药用价值已引起国内外医药专家的普遍重视。我国利用玫瑰花开发出十几种新药、特药、中成药和保健品以及美容美颜霜露等产品,投入市场后颇受消费者青睐。 近几年来,玫瑰花、玫瑰花茶、玫瑰花蕾、玫瑰干花蕾等产品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价格节节上涨,年均上涨4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从玫瑰花中提炼的玫瑰油已畅销国内外市场,其价值是黄金的1倍2倍;加工制作的玫瑰花茶不但在国内畅销,还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市场上的抢手货,其价格是普通花茶的2倍3倍。 据市场调查显示,我国药用、食用、化工用及出口玫瑰花年需求量在30万吨以上,而目前产

5、量只有几万吨,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目前,我国玫瑰花只在山东、安徽、河南、甘肃等少数省份种植,种植面积有限。因此,扩大玫瑰种植的前景十分广阔。我国的花卉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在逐步地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今世界流行的花卉,即鲜切花、观叶植物和现代小盆花,近年来在我省及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迅速,短短十几年间,已经成为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室内装饰首选用花,其中鲜切花在庆典、婚嫁、探友及节假日的用花中居主体地位,在人们美化环境、美化生活和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鲜切花产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在农村及农村经济中的

6、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鲜切花产业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2 项目内容2.1 项目内容该项目规划种植玫瑰总面积为1万亩,2011年秋后2014年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用3年时间建设完成示范基地、种植基地和加工厂规划建设任务。建设内容包括:1、200亩公司玫瑰种质资源圃(采穗圃)建设2、300亩公司育苗圃基地建设3、1000亩公司种植示范基地建设4、8000亩农户玫瑰花种植基地建设5、150亩公司玫瑰加工厂建设2.2 项目进度 1、2011年秋季完成200亩玫瑰种质资源圃(采穗圃)建设,为育苗提供插穗及种根; 2、2012年3月2013年3月完成300亩繁育基地、1000亩示范种

7、植基地建设(主要进行栽培模式、栽培管理技术、丰产措施等示范推广);3、2013年3月2014年春,完成8000亩农户玫瑰种植基地建设;4、2014年,年完成占地150亩的玫瑰系列产品生产加工设施建设,生产加工采用国产设备,建厂以有利于就近加工生产、有利于环保的原则,合理布局加工厂。产品以加工玫瑰精油、玫瑰口服液、玫瑰露、玫瑰养颜胶囊等产品为主。 2.3 项目选址和布局*县地处中原腹地,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该县花卉苗木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至今,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和销售基地,截止2010年底,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52万亩。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

8、万亩玫瑰种植基地和深加工建设项目非常重视,将给予政策扶持;*县当地的花农,对发展玫瑰种植及加工项目,具有极大的积极性。项目区位优势明显。选址地点位于*县名优花木园区的核心区,公司基地地处兰南高速公路*出口旁边,西距京港澳高速10公里,北距新郑国际机场60公里,311国道横穿东西,219声道纵贯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项目所在地*镇,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地下水经国家质量监督局检验检疫总局检测:地下水向量元素锶含量达0.71.3mgl,偏硅酸含量达24mgl,均超过国际天然矿泉水标准。2009年11月,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仅有2家。同时,*镇地下温

9、泉水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市场开发价值。3 市场分析3.1 国际花卉市场3.1.3 世界花卉市场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花卉产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商品。近年来,世界花卉消费额不断攀升,年平均增长率达10%左右。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花卉贸易额还不足30亿美元,然而在其后的半个世纪里花卉产业蓬勃发展,花卉消费额在1985年达到150亿美元,1989年为300亿美元,1991年达到1000亿美元,2000年接近2000亿美元,2008年更是达到3600亿美元,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花卉产业正在不断加速扩张。目前,世界花卉消费中心主要集中在欧共体、美国、日本三个国家和地区,亚

10、洲已经成为花卉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花卉产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商品,消费量逐年稳步上升。欧共体国家的花卉消费量最大,进口额占世界贸易的80%左右,美国占13%,日本占6%。在花卉的商品结构中鲜切花约占60%,贸易量占一半左右。切花种类以月季、菊花、香石竹、百合、唐场普、郁金香、非洲菊、满天星为主,同时新型切花品种在不断涌现。世界贸易中心等贸易组织的数据表明,仅世界鲜花产业的贸易额,1998年就已超过了1800亿美元,切花占49%、活植物和插条占43%、切叶和其他新鲜植物材料占8%。到20世纪末,世界花卉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其中鲜切花占60%、小盆花占30%、观赏植物占10%。进入21世纪,

11、全球花卉消费和贸易的总态势仍是稳定的。欧、美、亚太地区是花卉的主产区,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末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积已达22.3万公顷。其中亚太地区花卉栽培面积最大,达13.4万公顷,其次是欧洲,栽培面积达4.5万公顷,美洲地区约4万公顷。亚洲花卉生产总值达400亿欧元,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美洲170亿欧元,其中北美160亿欧元,南美10亿欧元,欧洲135亿欧元。这三大花卉生产区域合计占全球花卉生产总值的94%,2002年全球花卉出口总值已经由1982年的20亿欧元上升到80亿欧元。荷兰仍是世界花卉出口第一大国,出口额达56.8亿欧元,排在其后的是哥伦比亚、肯尼亚和以色列。花卉栽培面积比较大的国

12、家依次是:中国、印度、日本、美国、荷兰、意大利、泰国、英国、德国和墨西哥。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是荷兰、哥伦比亚、意大利、丹麦、以色列、比利时、加拿大、德国、厄瓜多尔。荷兰几乎占世界花卉交易的一半,这个“郁金香王国”一直是花卉的大宗生产国和出口国。以色列、肯尼亚、泰国以及哥斯达黎加、斯里兰卡等都在和荷兰争夺着国际花卉市场。其中西班牙更被荷兰视为共同市场内的强劲对手,哥伦比亚则是世界切花贸易仅次于荷兰的国家,肯尼亚和厄瓜多尔都是是著名的花卉生产和出口国。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因素影响,目前世界花卉生产和经营正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花卉生产增加迅速,花卉贸易额增长幅度较大。据资料

13、显示,在过去的5年中,荷兰花卉出口贸易减少5%,哥伦比亚及以色列均增长7%,厄瓜多尔增长24%,西班牙增长了9%。其它一些国家也有明显的增长,加拿大外销产值增加了35%,澳大利亚增加了55%,韩国增加了20%,中国香港增加了36。世界花卉生产和销售的区域性也越来越明显,如泰国主要以生产热带兰花为主,哥伦比亚主要以生产月季、香石竹为主。荷兰生产的花卉主要供给欧洲市场,而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生产的花卉主要销往美国,中国、韩国和泰国生产的花卉主要销往日本。3.1.2 世界花卉产业的市场结构:花卉的消费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国际市场上,20世纪80年代以前,欧共体、美国、口本二三个花卉消费中心

14、的花卉贸易额曾占据世界总额的99。到了90年代初,发达国家仍起主导作用,控制80的国际市场份额。近年来,世界花卉产业格局也在迅速变化,有越来越多的花卉由南半球源源不断地输出,哥伦比亚已上升为全球主要鲜花出口国;肯尼亚、墨西哥、秘鲁和厄瓜多尔也是大宗鲜花供应国。2005年,世界最主要的鲜切花出口国及出口比例如下:荷兰58、哥伦比亚16、以色列5、厄瓜多尔4、西班牙和意大利均为3,其中中国鲜花出口交易额为0284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十四位,比例不足1。荷兰主要生产郁金香、玫瑰、观叶植物和球根花卉,是欧洲花卉的主要供应国。哥伦比亚是第二大花卉出口国,是美国花卉的主要来源地。号称“欧洲冬季花园”的以

15、色列,主要在严寒的冬季,在荷兰、丹麦等国的花卉产量锐减时,填补花卉市场的空缺。国际花卉贸易表现为全球性流通和高度集中的区域性交易市场:以荷兰为中心形成的欧洲花卉批发市场主要经销欧洲区域产出的花卉商品,来自欧洲以外的花卉产品约占经销总量的1020,其中鲜切花占54 5;美洲市场以美国、加拿大为主要消费国,南美各国及荷兰、藜国为主要供货者:亚洲市场主要以日本和香港为消费主体,以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为主要生产基地。3.1.3 世界花卉生产状况:二十世纪后半叶,国际花卉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呈现出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发展中国家生产规模扩大的特点。荷兰在花卉种苗、球根、鲜切花、自动化生产方面

16、占有绝对优势,尤其是以郁金香为代表的球根花卉,已成为荷兰的象征。美国则在草花及花坛植物育种及生产方面走在前列,同时在盆花、观叶植物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凭借“精准农业”的基础,在育种和栽培上占有明显优势;丹麦则集中全国的力量,从荷兰引进全套盆花生产技术,并进行大胆改进,在盆花自动化生产和运输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他如以色列、西班牙、意大利、哥伦比亚、肯尼亚则在温带鲜切花生产方面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而泰国的兰花实现了工厂化生产。目前世界花卉生产多种模式并存。发达国家的花卉生产实现了基地化、温室化、工厂化和专业化;并在新品种选育、采后生理、技术处理研究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花卉产品向高科技、高

17、质量、多品种方向发展;而花卉产业运作和服务体系向着制度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另外,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寻求与花卉生产成本低的国家进行合作经营,如荷兰、美国、日本的一些花卉公司已经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智利、巴西、肯尼亚、印度、马来西亚及中国等地建立了大型花卉生产基地,以降低成本,扩大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总之,世界的花卉生产和花卉消费已形成区域化布局,可以看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交通运输方便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生产区域。经济发达、有着良好花卉消费习惯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消费区域。荷兰的花卉93%出口到欧共体国家,哥伦比亚的花卉75%出口到美国,泰国生产的盆栽热带兰花则有78%销往日本。3.1

18、.4 主要产地经营模式3.1.4.1 荷兰:它之所以成为花卉生产的最重要的国家,是因为不仅花卉生产技术水平领先于世界,而且是典型的商品化生产。荷兰是世界鲜花生产的第一大国,也是切花生产大国,年产切花100亿多枝,切花数量大种类多,有月季、菊花、香石竹、石竹、郁金香、百合、小苍兰、非洲菊、满天星、六出花、兰花等。花卉生产以温室种植为主,用于鲜花生产的温室占荷兰温室总面积的60%左右,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的智能化控制。花卉业完全是按“出口为导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模式进行的社会化、专业化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专业公司服务,相互衔接,密切配合, 产品的商品性水平极高。快速高效的供销网络已形成

19、,鲜切花可在48小时甚至24小时就送到德国、法国、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主要花卉市场上。3.1.4.2哥伦比亚:充分利用其交通和自然条大力发展花卉业。哥伦比亚离主要消费地如美国的迈阿密及佛罗里达州, 只有3 个小时的空运距离,交通便捷;赤道横贯国内的南半区, 无明显的季节更换特性,全年均适花卉生长;采用适合国情的热带气候特性的先进技;在所有花卉业者中, 基本上都参加了哥伦比亚的花卉出口业者协会,对促进花卉外销起了保证作用。同时, 该组织还提供研究经费、持续的教育机会以及传播信息等;为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从主要生产香石竹、玫瑰和菊花三大类切花,开发了包括百合、水仙、星辰花、非洲菊、紫

20、苑草、满天星、海芋、金鱼草、紫罗兰、飞燕草, 以及其它热带切花如火鹤等。哥伦比亚的花卉业已进入稳定发展的状态。业者仍在寻求更有效的生产及销售方式, 例如, 改善栽培技术以节省人工费用,研发对环境影响小的栽培模式 引进或育成新颖的花卉品种, 分析新的市场利益所在点,结合不同的销售网络,如直销, 或销售成型的花束到超市等。花卉已是哥伦比亚仅次于咖啡的第二大外销农产品。即使与工业产品相较, 也仅次于石油与煤炭的出口值。花卉产业对于哥伦比亚,是一个提供国内8 万个直接工作机会, 以及5 万个间接工作机会的重要产业。3.1.4.3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穿国内,气候条件优越,劳动力成本低廉。通过明确

21、市场定位,规范生产技术,加强环保保证,把握出口质量,大大提高了国际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花卉生产以每年1015%的速度快速增长,花卉出口已跃居世界第三位。肯尼亚花卉业正迅速抢占世界各地花卉市场,成为非洲第一大花卉出口国,是肯尼亚最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主要出口欧洲市场,占有率仅次于荷兰,约为35%。出口花卉品种以月季为主,约占出口总量的3/4。肯尼亚对日本月季花贸易额也在上升,仅次于印度,随着西欧花卉市场不断饱和,肯尼亚已经开始进军东欧花卉市场,尤其是俄罗斯花卉市场。3.2 国内花卉市场3.2.1 我国花卉产业现状:我国花卉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中国

22、花卉协会统计,1984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有1.4万公顷,1997年增为8.6万公顷,2000年达到14.8万公顷;花卉产值由1984年的6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96亿元。2006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达72.21万公顷,花卉生产面积超过1万公顷的有10个省,其中鲜切花类的种植面积达4.16万公顷。鲜花销售额达556.23亿元,其中鲜切花销售量达125.68亿只,销售额达60.53亿元。鲜花出口额为6.09亿美元,其中鲜切花的出口额高达3.44亿美元。鲜切花产业在5.76%的种植面积上创造出高达10.88%的产值,尤其是出口额占到花卉总出口额的56.49%,由此也可以看出鲜切花产业是一项前景广阔的

23、高附加值产业。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06年,全国花卉从业人员已有195万,生产面积在3公顷以上或年经营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3300多家,大小花卉市场2000多个。从全国花卉生产布局来看,云南鲜切花生产位居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43%左右,广东、福建是全国最大的观叶植物生产中心,江苏、浙江、四川、河南、河北等地已经成为绿化苗木和观赏树木的供应基地。我国鲜切花生产主要集中在云南、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销量排名为:云南、广东、福建、江苏。前四强的种植面积、销售量、销售额、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69%、38%、40%和98%。3.2.2 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问题:3.2.2.1 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

24、低据有关机构预测,我国花卉消费需求量每年将以20%的速度递增,较世界花卉消费量平均水平高10%。尽管国内花卉生产逐年扩大,但总体上来说,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我国花卉产业每公顷平均产值仅是荷兰的1.7%,以色列的5.9%,哥伦比亚的7.7%。正是目前花卉生产的状况造成国内市场上较缺乏优质花卉产品,从而导致国内市场对需求的优质草花种子,草坪种子,花卉种苗和种球,成品花卉及园林机械和园艺工具主要依赖进口。3.2.2.2 专业技术人员较缺乏 花卉产业上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从当前调查情况看,全国共有2万多个花卉企业,42万户花农,从业人员195万人,但从业

25、人员中只有4.6万名技术员,占从业人员的2.4%,平均每户有从业人员45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花卉生产过程中,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较难,产品质量不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当前要实现我国花卉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迫切地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3.2.2.3 产业结构不合理世界上许多花卉产业大国,鲜切花生产占产业的60%以上。近10年来,国内鲜切花和盆花生产虽然受到重视,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据国家统计局授权国家农业部发布的2006年花卉产业种植比例资料表明:草坪,种子,种球,观赏苗木生产占花卉总生产面积的56%,切花切叶仅占7%,盆栽植物占13%;绿化苗木,草皮,观叶植物占国内花卉产值的

26、80%以上。国内花卉生产面积是世界总生产面积的1/3,而切花生产总量仅为国际市场的3%。这与当前国际花卉贸易的产品结构形成很大反差,没有充分发挥我国劳力资源优势,还需要大力发展切花和盆花产业。3.2.2.4 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我国花卉生产和需求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的特点,花卉消费常处于南花北调状态。目前,花卉流通体系尚不健全,花卉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为: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花卉产销结合,花卉流通量较小,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加之缺乏先进的花卉采后贮运,保鲜技术及花卉流通过程的质量监督,产品质量评估难,优质优价难实现,影响花卉的国内外贸易。现在全国有近800个花卉批发市场,南方建成有2个花卉拍卖中心

27、,最大的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预计每天可成交300万-400万枝鲜切花,可解决南花的国内流通问题。但要与国际花卉贸易接轨,扩大我国花卉的出口,还要不断地完善流通体系。3.2.2.5 缺乏生产标准化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国内花卉生产标准化的有关法规,国内花卉生产方式较传统,生产技术,如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治方法,花卉保鲜,贮运及包装等技术落后,加之对国际花卉贸已要求的技术信息缺乏了解,造成我国花卉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如美国规定进口的盆景生产只准用泥炭,火山岩等介质,使我国用天然泥土栽培的盆景出口受到很大的影响。花卉生产标准化成为入世后我国花卉国际贸易面临的重要问题。3.2.3 相关图表表1:历年国内花

28、卉生产面积及产值年份花卉生产面积(万公顷)产值(亿元)19862.07.019903.31119957.54019988.59107.4200343353.1200672.2556.6表2:2000-2006年中国主要花卉生产面积变化 单位(万公顷)年份种植面积鲜切花盆栽植物观赏苗木种植面积比例种植面积比例种植面积比例200014.750.946.371.8812.756.5644.47200124.601.134.593.3013.4111.6147.20200233.441.885.623.9111.6916.3848.98200343.002.887.004.6610.8423.3154

29、.21200463.603.515.527.8512.3435.6155.97200581.003.894.806.007.4141.5051.23200672.23.604.997.2310.0145.6563.23从2000-2006年全国主要花卉的种植面积来看,观赏苗木占当年度花卉种植面积的比例都是最大,至2006年为45.65万公顷,占全国花卉种植面积的63.23%,居花卉产业的首位;其余的依次是盆栽植物,种植面积7.23万公顷,占10.01%;鲜切花种植面积3.6万公顷,占4.99%。这表明全国花卉业中盆栽植物和鲜切花所占比例还比较低,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表3:2000-2006年中国

30、主要花卉销售占当年度比例情况 单位(亿元)年份销售额鲜切花盆栽植物观赏苗木销售额比例销售额比例销售额比例2000158.1619.5312.3552.5333.2165.2541.262001215.8425.0411.6062.1728.8089.5741.502002293.9943.3414.7479.6927.11125.5442.702003353.1044.5712.6284.9624.00175.4949.72004430.5849.1411.41104.0024.15215.5650.062005503.3450.7510.08135.8526.99248.9149.45200

31、6556.6056.3410.12140.2525.20278.6550.06近年来,全国各种主要花卉的销售额都有较大的提高。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观赏苗木2006年达到278.65亿元,比2000年的65.25亿元增长327.04%;盆栽植物由2000年的52.53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40.25亿元,增长了167%;鲜切花2006年达56.34亿元,比2000年的19.53亿元增长188.48%。观赏苗木的销售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盆栽植物、鲜切花。表4:2000-2006年中国主要花卉销售量增减 单位(亿元)年份观赏苗木盆栽植物鲜切花销售量06年比当年度增减销售量06年比当年度增减销售量06

32、年比当年度增减200018.1646.748.53258.2632.20273.39200137.47260.7210.50191.0537.04224.95200254.55147.7715.8692.6990.133.58200377.2275.0335.51-13.9474.8060.912004131.232.9932.38-5.6288.6835.722005132.462.0327.4211.45108.7710.662006135.1630.56120.36从2000-2006年全国主要花卉的销售情况看,观赏苗木的销售额占当年度比例都是最大,七年的销售额都在40%以上。全国各种主

33、要花卉的销售量总体上增长。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观赏苗木销售量由2000年的18.1亿株猛增到2003年的77.22亿株,增长326.33%;盆栽植物销售量从2000年的8.53亿盆增长到2003年的35.51亿盆,增长316.30%;鲜切花销售量2002年猛增到90.1亿支,比2000年增长179.87%,到2003年由所回落,降到74.8亿支,但比2000年还是增长了132.3%。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经济比较发达,花卉消费一直居于前列,已经成为全国三大花卉消费中心。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之一,鲜切花的消费一直排在全国首位,超过了4.5亿支。表5:2000-2006年中国主要花卉出口额 单

34、位:万美元年份观赏苗木盆栽植物鲜切花出口额06年比当年度增减出口额06年比当年度增减出口额06年比当年度增减20002890.16-73.411954.90110.91321.622681.9620012930.05-73.771503.97174.152669.60235.1620021726.10-15.603155.2130.671716.13421.3720031460.00-55.483453.0419.403693.40142.2520041476.79-47.963389.9421.635138.7074.122005533.31-44.103930.044.917114.102

35、5.772006768.544123.068947.353.3 省内花卉市场3.3.1 省内花卉产业现状我省花卉生产有上千年的历史,许多名贵花卉为我省所独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使我省的花卉品种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省花卉发展方兴未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河南省根据实际情况,把花卉作为高效农业纳入结构调整范畴,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立足本地优势,突出特色农业,生产规模由过去的“小而全、小而散”逐步向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加快优势花卉区域布局,发挥优势花卉产品逐步形成科学高效的花卉产业布局,提高了河南花卉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据统计,截至2007

36、年底,全省花卉种植面积88657公顷,比2006年同期增长8.1%,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浙江省。河南省花卉产业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07年河南省观赏苗木生产面积68794公顷,年销售量135869.5万株;盆栽植物生产面积5983.3公顷,年销售18829.3万盆;鲜切花类生产面积471.5公顷,年销售量23503.8万枝;花卉保护地栽培面积2456万平方。2010年郑州市花卉销售额达5.49亿元,比上年增加15%以上。目前郑州市花卉种植面积达7.1万亩,花卉生产企业600多家,郑州本地花卉已占陈砦市场年交易额的30%以上。目前全市拥有花卉批零市场9个,鲜切花店600多家,产品辐射北京

37、、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以及西北、华中及南方花卉主产区。河南省花卉产业逐步建成了豫东(开封菊花)、豫西(洛阳牡丹)、豫南(南阳月季)、豫北(濮阳鲜切花)、豫中(*观赏苗木)五条花卉产业带。*花卉历史悠久,素有花都、花县之称,享有*腊梅冠天下之盛誉。全县有花卉面积32万亩,花卉苗木品种2100多个,总株数达到2亿多株,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之一,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们对花卉需求的扩大,花卉市场、花店不断增多,目前,全省花卉市场有216个,花卉企业1384个,其中大中型企业337个,如河南鸿宝园林公司、郑州陈砦花卉园艺发展公司、*北方花卉集团、南阳月季基地、南阳月季集团等,

38、这些生产企业起步早,投入大,整体科技实力和带动能力强,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3.3.2 河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1)历史悠久(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3)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适合南北各种花卉生存(4)植物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丰富(5)河南花卉业已形成规模,市场潜力巨大。从种植面积分析,1000亩以上的近十家,5001000亩有20家,100500亩有250家,50100亩的有500家,1050亩的有1000多家,110亩的有近10万家(主要是花农)。从资金资产分析,50万以下的有500家,资金在1000万元的有60多家,注册资金在5000万元的近十家。我省花卉生产绝大多数是花农从事的小型

39、花圃,规模较小。从技术人员方面分析,我省各类花卉技术人员近2万人(其中90%是农民技术人员),各类专科、本科专业人员有20003000人,这些技术人员绝大部分分布在教学、科研、企业大型的生产基地,园林绿化工程及设计、管理部门。(6)河南拥有悠久的花卉文化,历史底蕴深厚。3.3.3 河南花卉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产业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繁殖手段单一,高技术繁殖比重低;生产设施简易,现代化温室的生产面积很小。(2)缺乏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科研机构建设不健全,科研人才缺乏;设施、科学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力度不够;相关技术网站较少,传媒重视度不够。(3)市场有待于进一步

40、开拓:批发市场建设力度不够,市场功能不完善,对盆花和切花市场开拓不足;对产品营销的重视度不高,花卉流通环节成产业发展瓶颈;(4)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产品质量急需提高。(5)政府重视不够,行业管理相对落后。3.4 玫瑰精油市场3.4.1 玫瑰精油玫瑰精油是一种珍贵的天然香精,在国际市场上,其昂贵程度可与黄金媲美,素有“液体黄金”之称,需求量逐年增加。国际市场上需求量每年以1O的速度递增,每公斤香精油价格高达7 0008 000美元(玫瑰花的现有的产油量为万分之三点五)。全国仅有极少几家玫瑰加工厂。多为加工玫瑰花茶。其中能萃取玫瑰油、玫瑰水的厂家更少。加工玫瑰油的能力有限,大量依靠进口。而国内

41、玫瑰水的生产仅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据市场调查。我国的深圳、上海、广州、苏州等大城市生产有关化妆品的厂家急需大量玫瑰水,可以说玫瑰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国内目前能达到国际香型标准的玫瑰精油年产量为500 kg700 kg(公斤)。另外一般鲜花品种的玫瑰精油可达到1 000 kg(公斤),但因其精油香气具腊味,且质低量少,不受国际市场欢迎。产品一般用于附加值较低的日化与香料行业。国内市场预计在今后23年内,国内对国际香型的玫瑰精油需求量平均每年为5 300多kg(公斤),需求是同类型精油产量的1O倍。此类型精油产品供求缺口非常大,市场前景也非常有利。随着相关行业跨国公司的进入以及人们生活

42、水平的不断提高,玫瑰精油的用量将急剧增长。玫瑰精油是制造香水的一个既重要又昂贵的原料,保加利亚“大马士革1号”国际香型的玫瑰精油又是最昂贵的几个少数品种之一。在我国各大城市化妆品专柜销售的法国名牌香奈尔玫瑰香水每瓶(100 ml(毫升)售价高达700多元人民币。目前全球国际香型玫瑰精油的年产量不足15 000 kg(公斤),但需求量随着人们生活档次的提高在不断增长,考虑到玫瑰种植生长周期及主要影响其产量的自然环境与灾害等因素,此类型优质产品在近10年销售市场中仍将供不应求,故其市场销售价格也从1998的每公斤13500美元增长至2002年的每公斤16680美元。保加利亚玫瑰与国内其它玫瑰比较具

43、有高产优质的特点,玫瑰花产量高。亩产鲜花高达500 kg(公斤)左右,是中国红玫瑰的2倍。其精油成份的主要指标均达到了国际标准。3.4.2 国外玫瑰油市场现状 国际上玫瑰油主产于保加利亚和法国南部,用以生产玫瑰油的是大马士革玫瑰和哥拉斯玫瑰。其中保加利亚盛产玫瑰花,俗以“玫瑰之邦”闻名,种植的玫瑰主要是大马士革玫瑰。主要是在巴尔干山南麓的“玫瑰谷”地带,用其生产的玫瑰油质地纯正、香气浓郁。年产玫瑰油 1200 千克左右,最高年产量为 2000千克。出口量一直居世界第一。 保加利亚是国际市场玫瑰油的主要供应商,过去几乎占据了世界整个玫瑰油市场,现在所占份额已经下降到 35,因为土耳其、墨西哥和印

44、度等其他地区也开始种植玫瑰花。最近,保加利亚玫瑰种植面积又有所扩大。目前玫瑰油生产实现了现代化,生产者开始重视提高产品质量。2001 年,保加利亚玫瑰油约 60出口到欧洲,约 35出口到美国。法国南部出产的玫瑰油也比较有名,但主要供本国的一些化装品公司使用,少量用于出口。 在国际市场上,玫瑰油每千克的售价通常为60008000美元。其中又以保加利亚生产的质量为最好,每千克可达8000美元,有时最高达9500美元。目前全世界玫瑰油的年产量为3000千克左右,除保加利亚外,土尔其、摩洛哥、法国、印度等国也具有规模生产玫瑰油的能力。 由于香精香料在专用化学品中占有的重要地位,预计全球香精香料需求将以

45、年均 54的速度增长,预计今年将达到 208 亿美元。需求增长主要来自拉美和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越南和智利等国家,由于国际投资大量涌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加工和消费品行业迅猛增长。而芳香油和天然提取物将取代合成芳香化学品。因为快餐、饮料和食品需求增加,混合香精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发展尤其迅速。香料需求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用户对化妆品和洗盥用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另外,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增加,对消费品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这会促使各种芳香油、芳香提取物和合成香精香料需求的增加。玫瑰精油就是一种珍贵的天然香料,俗有“液体黄金”之称,需求量逐年增加。据统计,国际市场上玫瑰油需求量每年以 10的速度递增,这直接导致了玫瑰油价格的居高不下。 3.4.3 国内玫瑰油市场现状 玫瑰原产我国东北、华北,朝鲜、日本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