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精析精练-人民版必修32.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9158801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精析精练-人民版必修3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精析精练-人民版必修3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精析精练-人民版必修3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精析精练-人民版必修32.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课时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 改编题中国古代四大创造中对人类社会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作用最大的是 ( )解析: A使人类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而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2.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 A. 自然经济 B. 儒家民本思想C. 手工业兴旺 D. 重农抑商政策解析:A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科技上表达出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强调实用性,重经验的总结,轻视理论的探究,这些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3. 在西方

2、,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的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A.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B. 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 国家分裂、国力衰退 D. 经济停滞倒退解析:A 科学技术没有在中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4. 以下图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大型舞蹈四大创造的片段。以下关于四大创造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西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良了造纸术B. 唐朝时主要的火药武器有火箭和突火枪C. 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D. 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解析:

3、D 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突火枪是宋朝出现的,隋唐时期在印刷方面出现的是雕版印刷术。5. 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翻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解析:C 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等有效信息,可以判断出“中国雪指的是火药。6.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突出,主要是因为 ( )A. 农业开展的需要 B. 手工业开展的需要 C. 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D. 是在封建迷信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 解析:A 我国长期处于农耕经济时代,天文学之所以得到开展并取得突出成就,主要得益于农业开展的

4、需要。7. 关于古代中国创造和发现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哈雷彗星的国家?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齐民要术?是世界现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本草纲目?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A. B. C. D. 解析:A ?齐民要术?是中国但不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黄帝内经?。8. ?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注重理论研究以科学实验见长A. B. C. D. 解析:A 据题干?九章算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主,并没有进行理论

5、概括,也就是说,并不注重理论研究,也没有进行科学实验,排除。9. “神舟六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根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创造,中国的这项创造用于军事开始于 ( )A. 汉朝 B. 唐末 C. 元朝 D. 明朝解析:B 现代火箭推进的根本原理源于唐宋时期的火箭。10. 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创造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 )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

6、宗教改革 A. B. C. D. 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确实对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很大推动作用,但不是根本因素。因此排除项。11. 2021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1周年,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是( )A. 指南针的应用 B. 造纸术的应用C. 火药的应用 D. 牵星术 解析:A 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相似功能是准确定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古代指南针应用的功能。12. 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7、结合古代科技史的相关史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 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C. 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 D. 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解析:C 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信息:“中国人的头所对应的是A项;“阿拉伯人的口所对应的是B项;“法兰西人的手所对应的是D项;而这句名谚并没有否认欧洲人创造新技术,所以C项不符材料本意。 13.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促使欧洲 ( )A. 辞别了骑士时

8、代 B. 加速了文化进程C. 引发了地理大发现 D. 引发了社会转型解析:C 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的“针盘等信息可知是指南针在风雨天用于航海区分方向,由此引申判断C项正确。14.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创造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 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 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 D.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解析:A 中国的四大创造对世界的奉献突出表现在为欧洲由封建社

9、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创造了重要的条件。15. 明清时期我国之所以没有产生与1618世纪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主要原因是( )封建自然经济限制了生产力的开展,不能为科学技术提供开展的推动力闭关锁国阻碍了中西方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技的条件明清统治者依然推行重农抑商及文化专制,压制了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由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也日趋淡薄,传统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A. B. C. D. 解析:B 此题考查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据所学知识,说法正确,说法有误,并非由于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淡薄导致落后。16.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1276年,皇帝忽必烈委派

10、郭守敬等人主持修改误差较大的历法,郭守敬认真学习研究天文知识,制造出精密的天文仪器简仪,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二十七个观测点东到高丽,西到滇池和凉州,北到铁勒,南到琼州,收集资料。通过三年多的测量,结合可靠资料加以计算,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 5日。这个数值和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根本一样。?中国传统天文学数学的开展与没落?材料二 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确实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艾萨克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来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

11、界。在近代科学诞生之前的几千年当中,人类凭经验进行生产,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提炼出技术,然后在改良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科学。这是一个凭经验办事的过程,所以走了不少的弯路和错路。瓦特没有重走人类几千年走过的弯路,为了对旧式蒸汽机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瓦特曾钻研过力学、数学、化学,做过系统的实验并仔细计算过气缸的热效能。他对于生产、技术、科学三者关系的认知从何而来?在瓦特研制蒸汽机之前的一个世纪里,正是欧洲历史上一个科学鼎盛的时期。在这批科学巨人当中,排在最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他就是艾萨克牛顿。请答复:1根据材料一,结合中国古代经济、政治状况,扼要说明郭守敬等人取得天文学成就的原因。2依据材料

12、二,扼要说明牛顿的创造和发现带来的科学变化。3比拟说明郭守敬与牛顿的科学成就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的不同影响。解析:此题比拟了中国和西方科技创造、发现方式的不同,即中国科技注重经验总结,西方科技注重计算和实验。不同的道路决定了中西科技开展的水平和影响。第12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答案:1农耕经济需要准确的历法;修订历法需要天文知识;中央政权的支持;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科学家的努力等。2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认识;使人们凭借生产产生科学,开展到借助科学技术改良生产。3郭守敬的天文学成就,使历法更为精确,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开展。牛顿的力学成就有利于人们辞别宗教黑暗,为开

13、启工业革命大门创造了条件。17.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开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创造,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开展和提

14、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日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比照500年?请答复:(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个例子加以说明(不能引材料中的史实)。(2)材料中所提到的火药与罗盘针的创造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的开展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创造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4)科学技术在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答案:(1)特征:一方面

15、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开展。例子:印刷术和造纸术可以促进文化新开展,亦可用来大搞迷信活动;儒家思想核心是“仁、“礼,可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社会,也可以被统治者改造成为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2)作用: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开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热兵器时代,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世界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欧洲人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3)原因:专制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4)认识: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

16、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方面,提到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视为正确,但整个答案的意思不能改变。)第2课时 中国的古代艺术和古典文学1. 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书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正楷的根本特点是 ( )A.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B. 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C. 规矩与放纵并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具D. 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解析:A B项是草书的根本特点,C项是行书的根本特点,D项与“正楷结体严整的特点冲突,故A项正确。 2. (2021江苏省如皋期考)余秋雨说:“汉字

17、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以下关于汉字开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甲骨文、楷书、隶书、篆书 B. 甲骨文、楷书、篆书、隶书C. 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D. 楷书、甲骨文、隶书、篆书解析:C 中国古代汉字演变的脉络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3. ?汉书艺文志?:“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 )隶书是在楷书的根底上出现的隶书的创造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隶书便于书写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开展演化而来的A. B. C. D. 解析:B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排除,题中引文表达了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应选B

18、。4. 泰山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以下图“五岳独尊石刻所示的书法为 ( )A. 楷书B. 隶书C. 行书D. 草书解析:A 观察图片可知,该书法作品字形方正,笔画详备,规矩严整,这是楷书的特点。5. 在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中,有一幅传世名画,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卖扫墓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形式优美,宛如飞虹。这幅画反映了 ( )A. 魏晋的文人个性 B. 唐朝的经济繁荣C. 北宋的风土人情 D. 明清的商业兴盛解析:C 阅读材料,可以看出这幅画是?清明上河图?

19、,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的风土人情。6. 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假设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 )解析:D 题中字体分别为:小篆、隶书、楷书、草书。材料是对草书特点的描述。7. 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汉字形体变化来看,我国古代文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 )A. 由大到小 B. 由繁到简 C. 由象形到会意 D. 由图画到符号解析:B 我国古代文字演化总体呈现由繁到简的趋势。8.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

20、,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至宝,普通百姓根本无缘一睹真容,现藏于故宫。该画 ( )A. 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B. 以人文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C. 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D. 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解析:C A项是隋唐时期绘画的特点,B项是元明清时期文人画的特点,D项时间错误,应为北宋。9. 以下图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名画?墨竹图?,他笔下的竹子,竹竿瘦劲挺拔,富有弹性,枝叶颇简,以少胜多,典型地反映了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特点,关于这一特点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 )A. 注重写实 B. 注重意境 C. 借物抒情 D. 神韵意趣解析

21、:A 郑板桥的?墨竹图?属于写意画,其特点在于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10.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那么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中外艺术的交融性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解析:D 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而材料中的壁画内容反映的是当时的时代生活。11. 以下作品中,绘画风格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的是 ( )解析:B 注重意境是文人画的特点,B项为文人画,A、D两项皆为人物画,C

22、项为风俗画。12. 2008年10月20日,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济南开幕,它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京剧艺术盛会。以下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由元杂剧开展而来的 B. 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C.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 南方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解析:D 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京剧是由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形成的,而徽剧、汉剧都是南方剧种。13.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表达了 ( )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23、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穿解析:C 从题干可知,京剧是多剧种融合而成的,这表达了传统文化的兼容性。14. 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但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是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A. B. C. D. 解析:B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及体裁时间的掌握。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出自战国时期的?离骚?,出自唐朝李白的?静夜思?,出自宋朝柳永的?雨霖

24、铃?。不可能在北魏时出现。15. 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古代在“李杜之后各领风骚的文学形式有 ( )A. 楚辞、元曲、明清小说 B. 南戏、元杂剧、京剧C.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D. 宋词、明清小说、京剧解析:C 此题考查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解题时需注意题干要求选的是唐朝以后的文学形式。南戏、京剧不是文学形式。16.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一直受到世人的瞩目,近年来更是受到世人的青睐,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

25、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21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请答复:(1)材料一的哪一幅图代表的古代科技对人类文明开展的影响最久远?图三所代表的古代科技对欧洲社会开展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的著名艺人是我国何时在哪一艺术领域中涌现出来的?(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西汉的董仲舒和南宋的朱熹在继承和开展孔子思想的根底上,分别提出了哪些主张?结合孔子的核心思想和材料三指出: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将会对世界产生怎样积极的影响?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26、以及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所涉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答复即可。答案:(1)图二;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2)同治、光绪年间;京剧。(3)核心:仁。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朱熹:理气论;心性论。影响: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17. 2021江苏高考法国历史学家雅克 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二

27、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请答复: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开展的主要原因。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

28、社会功能。4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说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解析:此题以戏剧为切入点,主要学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题目较为简单。第1问答案很简单,“瓦肆主要指的是娱乐场所,考查知识的识记和再现。第2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作答,从商业、城市、阶层三方面作答。第3问中的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中“花、雅两部的别称;第二小问依据材料概括。材料三表达的是休闲娱乐功能,材料四表达社会教化功能。第4问和题目开头法国历史学家的话相照应,理解作答。答案:1娱乐演艺场所。2商业的开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3京剧;休闲娱乐功能,社会教化功能。4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