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三篇.docx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9155752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三篇.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报告范文三篇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报告篇1一、基本情况乡位于东北25公里,全乡总面积43.1平方公里。全乡总户数462户,1761人。和为省定脱贫村,其中村2023年已退出,村计划2023年退出。为了确保贫困村顺利退出,我乡加强了对“五个一”帮扶力量的选派和管理,对两个贫困村各派县级帮扶领导1名、第一书记1名、帮扶联系单位1个、下派农技员1名、年轻驻村干部3名。全乡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49户189人,贫困发生率为10.7。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2014年退出贫困户5户18人;2015年退出贫困户7户30人;2023年退出贫困户16户58人,村整村退出;2023年计划退出贫

2、困户21户84人,村整村退出。二、主要做法(一)紧抓队伍建设、充实领导班子新“血液”。抓住了县乡2023年换届契机,选优配强贫困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干部考核中突出脱贫攻坚实效,激发贫困村干部的内生动力。(二)抢抓发展机遇、发展党员带富新“路子”。根据贫困村开发规划和产业实际,制定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广泛发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的致富带头人,支持他们创办领办致富项目,组织党员结对帮扶,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三)狠抓基层建设、强化脱贫攻坚新“堡垒”。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和实施脱贫攻坚系列重点专题培训,大力提升农民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利用春节、“七一”等节假日对困难党员

3、、贫困户等困难群体开展入户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积极开展村“三分类三升级”转化提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党组织提升方案。(四)准抓选派“五个一”帮扶力量、发挥选派干部新“作用”。发挥“五个一”帮扶力量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县级联系领导廖锦标切实发挥作用,为村带来302万元的帮扶援建项目资金;县级联系单位疾控中心定期为村民开展体检,并请来华西医院专家为贫困户进行会诊;同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乡上妥善安排好了“第一书记”的生活、住宿、办公等方面,消除他们驻村的后顾之忧。(五)强抓落实关爱慰问政策措施、呈现脱贫干部新“气象”。我乡利用“七一”对“第一书记”开展表扬慰问,并将优秀“农技员

4、”和“第一书记”推荐省州县进行表彰,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等制度,让脱贫干部干的安心、干的顺心。三、存在的问题党员扶贫示范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没有体现县级领导、帮扶单位及驻村工作组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报告篇2“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近日,国家领导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新号令。以初心立信心,任尔东西南北风。疫情狂风骤雨的时候,党和国家迎难而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红色堡垒固若金汤、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

5、疫情这场“大考”,我们答得顽强且坚定。没有什么能阻止中国行稳致远、继续前行的脚步,到202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誓言铮铮,初心不改。正因为今年只剩下300天,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绝对不松劲、不懈怠、不停顿,那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定要举全国之力、全国之智,战旗猎猎,不胜不还。以磨砺炼韧劲,放使干霄战风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温室虽好,只能生长娇花;温水虽适,只会困死青蛙。党的干部应是夙兴夜寐,实干兴邦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今年的疫情考验算是一个,也正是这样的考验让党员干部尤其是

6、年轻干部浴火淬炼,加速成长。仅仅月余,疫情前线那些摘下口罩带着血痕的昔日稚嫩的脸,俨然配上了沉静的成熟表情;一份份来自火线的入党申请,带着“红”的热烈和“绿”的青春。疫情防控中,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更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他们日常是“扶贫队”,拉起来就是战疫队。他们既在疫情防控中稳定民心,保障群众生活;又在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变化时,响应号召,抓住时间节点和工作重点,关注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产品销售、帮扶工作等最易产生问题和困难的工作上想办法、找出路。以科技助奋斗,好风凭借力。目前,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8%,科技扶贫有了更多的硬件支持。科技成果与地区自然资源、

7、发展需求和群众诉求有机结合起来,应运而生的蔬菜大礼包按需投放对口地区、微信助力花农卖花、餐厅歇业时期的服务员转岗成为临时外送员、网上招聘会面试会、空中学生课堂,信息的交流、需求的交换,让虚拟世界的云产业蓬勃地发展在现实世界中。相比“送米”“撒钱”等简单直接的做法,科技扶贫不受地区限制、能更敏锐高效地利用大数据寻找脱贫的路子,精准施策、定向脱贫,产业、产品、技术有了去处,外界的需求尽快得到了满足,两相欢喜。科技扶贫,因为对知识的需求,也使得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空前提升。以宣传感民心,万众一心共进退。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利用手机、电视、LED流动屏、走字屏等常见的

8、载体,做好防疫宣传,稳定民心;逍遥文稿整理,而在脱贫攻坚再动员、再部署的阶段,线上线下宣传依然要发挥传达领袖指令,鼓舞士气的作用。只有获得民众理解和支持,民心所向,对标对表,统一步调,复工复产,才会在今年剩下的10个月里让奋斗之花越开越艳,既定目标不偏不倚,所有愿景一一实现,取得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结报告篇3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在管理学上叫做“木桶定律”,也称“短板理论”。一个组织,在面临一个问题时,构成组织的各个单位往往是良莠不齐的,组织的整体效应发挥也取决于最短的那个单位水平。当前我们国家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9、,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中国已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贫困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到2023年全面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略目标,但从全局来看,短板问题仍很突出:一是认定贫困标准的持续提高。2010年认定贫困人口标准为:居民每人每年收入在2300元以下;2023年认定贫困人口标准为:居民每人每年收入在4000元以下。国民经济在逐年增长,物价在持续上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相对来说,收入也需持续提高。80年代的万元户很稀少,到2023年的万元户有可能就成了贫困人口。二是贫困人群的分布问题。在目前的农村贫困人口中,因病因

10、残致贫分别占40.7%、20.2%,65岁以上贫困老人占18.5%。有的家庭辛苦积累的财富,因一场大病而化为乌有。有的百姓因一场意外,而导致家庭债台高筑。家庭一旦贫困,小孩子的辍学、教育跟着出问题。三是贫困问题的区域分布。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区域发展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慢。在西部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工业基础落后。在广大农村,很多农民除了外出务工,没有其他收入来源。部分矿区,资源开采完后,生态被破坏,当地百姓失去收入来源。地区与地区不平衡问题仍很突出。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如果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不解决,甚至差距越拉越大,会影响我

11、们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四是贫困人口的致富能力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几年我们在扶贫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解决了很多群众的兜底生活保障,也壮大了部分集体经济,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只有提高贫困人口的致富能力。思想上贫困,甚于经济上贫困。没有脱贫的头脑,没有致富的意愿与能力,靠人民政府的补助是行不通的。因为贫困,小孩子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之后找不到好的工作,导致贫困问题代际传递。综上所述,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也已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脱贫的木桶,短板仍很突出。我们只有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抵励前行,不断地补齐脱贫的短板,壮大集体经济的水桶,才能保证: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