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三).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154664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3年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三).pdf(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22年 6 月 1 3 日至19日为我国第3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绿色低碳,节能先行”。绿色低碳举措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将CO?有效转换利用,造福人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还原法将CO?转化为乙醇,CO?参与反应的电极连接电源的负极B.CO。通过反应生成的碳酸二酯属于油脂C.电还原CO?时,可用KHCO3溶液做电解液,该溶液中存在两个平衡D.CO2与NH3反应可生成尿素CCXNH?)?,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实验室模拟脱硝反应:2c(s)+2N()2(g)UN2(g)+2CO2(g)AH=-64.2kJ/mol 关于此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婚变A H 0,燃变ASX)

2、B.可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实现常温下能量的转化C.此反应在恒容条件下比恒压条件下,更有利于提高NO?的转化率D.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有可能使反应在低温下以较快的速率进行3.两种溶液混合后的成分与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可能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溶液与(Hmol LT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2C2O4)+C(HC2O4)+c(C2O;)=0.Imol-r1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溶液和NaHCO:溶液混合:c(HCO;)c(CO;)C(H2CO3)7,则1 Vb(BOH)a(HA)D.向 某 Na2s 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 晶体,所得溶液中S2-水解程度增

3、大,pH增大4.镁是组成航空航天材料的重要元素,可由碳真空热还原MgO制得,主要反应为C(s)+MgO(s)=Mg(s)+CO(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反应过程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N(CO)B.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增大C.一定温度下,减小CO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不变D.如图,当温度升高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5.NQ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法为2%0值)=2 电 +02,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此反应,NQ的转化率如图所示,若 N O起始浓度为l m o l/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008070oO09866421%、耕3?0z50100 150

4、200 250 300反应时间/minA.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N?。的转化率B.a、c 两点中,用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反应在2 3 0、恒压容器中进行,达平衡时,N?。的转化率大于9 8%D.若 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 的体积分数为2 0%6.在 2 5 c 下,稀释C H 3 c o O H 和某酸HA的溶液,溶液p H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V 1表示稀释前的体积,V z 表示稀释后的体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 4,两种酸溶液 pH 相同时,c(HA)c(CH3coOH)B.a、b 两点中,水的电离程度a 小于bC.25时,等浓度的CH3coONa 与 NaA 溶 液 中,c(

5、A)c(&CO3)B.等浓度的NaHS溶液和NaHCO,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则c(H+)-c(OHj=c(COj+c(S2)-C(H2S)-C(H2CO,)C.pH 相同的Na2cO3溶液和Na?S溶液中的c(Na+):0,在 1100下,若CO起始浓度为12nol/L,lOmin后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100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0.2B.达到平衡过程中,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CO)=0.02mol/(L-min)C.达到平衡后,若增大c(C O j,则达到新平衡时,增大D.测得某时刻c(CO)=0.8m ol/L,则此时v正 4bC.图中Q 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

6、中,/3/八占必n(CHQH)D.温度不变时,增大Q 点对应的平衡体系压强,则(p(CHQH)减小1 0.燃料电池为现代能源利用的新形式,图为(Fe3+/Fe2+)/甲醇单液燃料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e3+在正极放电B.隔膜为质子交换膜C.负极反应为 CH3OH+H2O-6e=CO2T+6H+D.放电结束后,通入空气可使Fe再生,每再生0.4mol Fe3+,可消耗2.24LChI I.笑气(N Q)是工业废气,近年发现它有很强的温室效应,在催化剂下,CO还原N Q 是有效的去除方法,反应为CO+NQ=N2+CC)2,其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W2S迎餐妾A.FeO,为催化剂B.

7、无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的能垒为188.3kJ/molC.根据图示,催化反应可分为两个半反应:N2O+FeO+=N2+Fe(O2)CO+Fe(O,)+=CO2+FeO+D.从 Im4到 Im5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1 2.甲酸(HCOOH)具有液氢储存材料和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产生氢气的反应为:HCOOH(g)CO2(g)+H2(g),在 T时,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HCOOH(g),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甲酸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m、n 点反应达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e ew3锻=-容器体积/LA.m、p 两点中,甲酸的浓度:mpB.Vl:V2

8、=l:10C.n 点时再充入一定量H C O O H(g),达平衡时甲酸的转化率升高D.p 点时H?的体积分数约为g1 3.常温下,难溶物Ag/ZrQ,与Ba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定义其坐标图示:p(CrO;)=-lgc(CrO:),p(Mn+)=-lgc(Mn+),M+表示Ag+或Ba?+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 表示人82口04的溶解平衡曲线B.常温下,Ag,CrO,的分散系在a 点时为悬浊液C.向 c 点溶液中加入N azC Q 饱和溶液,析出BaCrO,固体D.BaCrO4(s)+2Ag+(aq)U Ag2CrO4(s)+Ba?+(aq)的平衡常数 K=1013

9、二、多选题1 4.已知H?C2O,为二元弱酸,常温下将O.lmoLL”的 NaOH溶液滴入20mL0.1mol-LT的NaHCz。,溶液中,溶液中H c q;(或c q j)的分布系数5、NaOH溶液体积V 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知5(,H C&、卜 诉/c(码HC,O4扁)时 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b 表示的是C?。;的分布系数变化曲线B.n 点对应的溶液中,c(C2O t)3c(H2C2O4)+c(HC2O;)C.Na2c0 的水解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IOD.在 n、p、q 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p 点三、工业流程题15.工业废料的回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铁钻渣其主要成分为Co、

10、Fe、Zn,含少量Pb和Si。Z,图是一种分类回收的工艺流程。铁钻渣MnSO4H2O已知:相关金属离子 c(M)=0.1mol-U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范围如下。沉淀物Mn(OH)2Fe。%Fe(OH)2Co(OH),开始沉淀pH8.32.77.67.6完全沉淀pH9.83.29.79.2回答下列问题:(1)提 高 酸 浸 出 速 率 的 措 施 有(任写两条),铅 渣 的 成 分 为(填化学式)。(2)“除铁”时,加入试剂A 的目的是,生成铁渣需要控制的pH 范围为 o(3)“氧化沉钻”时将Co?+转化为CoOOH,则 该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由流程可知,Fe和C o 的

11、氧化性强弱关系为Fe Co (填“或)。(4)已知常温下,溶度积常数:K、p(ZnS)=1.2x10-,($)=1.2、1(尸5,且常温下,沉锌,后滤液中c(Mn)=2.4mol】T,则滤液中的c(Z n )=mol-LJ1。(5)已知:MnSO4-5H2OMnSO4H2O温度/20304050607080溶解度/g78829083726040则“系列操作”得到M nSO/H Q 晶 体 的 步 骤 为、洗涤、低温干燥。四、实验题1 6.课外实验小组以K I参与的某些反应来对反应过程和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1)KI中的促进HzO?分解的反应机理如下 HQ+F-也 0+10(慢)H q?+ic

12、r-H2O+O2 T+r(快)则 此 过 程 的 决 速 步 骤 为(填 序 号),KX在 此 过 程 中 的 作 用 是。(2)KI中的在经酸化的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4H+4r+O2=2I2+2H,O实验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编号温度广cO.lmolL_1硫酸体积/mL0.8molL7KI溶液体积/mLH Q 体积/mL淀粉溶液体积/mL出现蓝色的时间/sA3910.05.05.01.05B510.05.0V1.039C3915.05.00.01.0t为确保A组实验在39下进行,应 采 用 的 控 温 方 法 为。B组 实 验 中 丫=,C组是探究 对反应速率

13、的影响,t 的 取 值 范 围 为。(3)若将C 组实验反应后溶液充分放置一段时间,检 验 其 吸 收 的 体 积,可用Na2 s标准溶液滴定吸收液(2N a 2s 2O 3+U =N a 2S,C 6+2N a I),实验时应将N a A Q s 标准溶液放在滴定管中,滴 定 终 点 时 实 验 现 象 为,若消耗0.2m o l/L N a 2s 2。,标准溶液为15.00m L,则吸收氧 气 在 标 准 状 况 下 的 体 积 为。五、原理综合题17.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十分广泛,实验小组对不同含氮物质做了相关研究。乙二胺(H?N C H 2 c H K H?)是二

14、元弱碱,分步电离,在溶液中的电离类似于氨。25时,乙二胺溶液中各含氮微粒的分布分数6(平衡时某含氮微粒的浓度占各含氮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随溶液p O H p O H=7g c(O 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H?N CH2c HzN H?在 水 溶 液 中 第 一 步 电 离 的 方 程 式 为;乙二胺一级电离平衡常数KM为,A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c(O H)2c (H,N C H2C H2NH f)+c (H2N C H2C H2 N H;)+c (H。(填或“=)。(2)已知CHj CO O N H,溶液为中性,又知将C H 3 c o O H 溶液滴加到N a 2c O,溶液中有无色无

15、味气体放出,试推断N H4HCO,溶液的p H 7(填“或“=)。现有25时等浓度的4种溶液:N H4c l 溶液;CH3c o O N H,溶液;N H4H C O;溶液;N H,HS O4溶液,这 4种溶液按N H;浓 度 由 大 到 小 的 顺 序 排 列 是(填 序 号)。(3)25时,将 10m L 0.02m o l L?N H Cl 溶液和l O m L Q O l m o l A g N O,溶液混合(忽略溶液混合后的体积变化),混合后溶液中A g*的浓度为 m o l -L-25时,Ks p(A g Cl)=1.8x l O l 0o用 数 字 传 感 器 探究A g Cl的

16、沉淀溶解平衡。实验测得悬浊液中溶解的氯化物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 中a点 表 示A g Cl溶 于N H,C1溶液形成的悬浊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娶辽减.(填 字 母)。a.图 中b点可能是滴加N H4c l溶 液b.图 中c点后无黄色沉淀生成c.图中 d 点c(A g+)c(Cl )d.由图可知:Ks p(A g I)Ks p(A g Cl)18.二氧化碳有效转化是“碳中和”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催化剂条件下可以生成重要的化工原料 乙 烯,反应为2 c O 2(g)+6H 2(g)U C2 H 4(g)+4 H z O(g)A H O o根据此项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在恒压密闭容器中,起 始

17、 充 入2 moi c C(g)和6moi旦 发生反应,该反应在不同的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 中 表 示C R4的 体 积 分 数 随 温 度 变 化 的 曲 线 是(填 字 母)。C点时,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为(填 字 母)。a.3 v(I)(H,)=2 v(i g)(H2O)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c.混 合 气 体 的 密 度 不 再 变 化d.C(C 2 H JC(H。不再变化A、B、C三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A、KB、Kc,则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B点反应达到平衡后,CO?的 平 衡 转 化 率 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若平衡时总压为

18、P,则平衡常数Kp=(列出计算式,以分压表示,气体分压=总压x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2)其他条件相同,分别在X、Y两种催化剂作用下,将2moicO?(g)和6 m o i4(g)充入体积 为1L的密闭容器内,测得反应相同时间时C02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希y7都sd。温度QC使用催化剂X,当温度高于320时,CO?的转化率逐渐下降,其原因是。根据图像,(填能或不能”)计算2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其理由是参考答案:1.A【详解】A.采用电还原法将CO?转化为乙醉,发生还原反应,C0?参与反应的电极应该连接电源的负极,A 正确;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CO 通过反应生成的碳酸二酯

19、不属于油脂,B 错误;C.KHCO3溶液中存在三个平衡:水的电离平衡、HCO;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C 错误;D.CO?与 NH3反应可生成尿素,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故选Ao2.C【详解】A.正向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则嫌变AS。,焙变AH 0,A 正确;B.由 A 项分析知,该反应AS0、A H 0,则 AG=AH-TAS c(HCO;)c(H)c(CO:水解平衡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则即c(HCO;)c(CO;)C(H2CO3)c(HCO;)则 B 项错误;C.常温下,pH=2 的 HA溶液与pH=12的 B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 7,则推知 B

20、OH的碱性较弱,由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弱酸的酸性或者弱碱的碱性就越大可知,K b(B O H)K a(H A),C 项正确;D.N a 2 s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2-+H2OHS+OH-,向溶液加入少量C u S O 晶体,C u2+会结合S 2一发生反应得到C u S沉淀,S 2-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所得溶液中S?-水解程度减小,pH减小,D项错误;故答案选C o4.B【详解】A.该反应中只有CO是气体,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C O),A正确;B.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K=c(C O)不变,因此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不变,B错误;C.减小CO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温度不变,平衡

21、常数不变,C正确;D.从图像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D正确;故选B。5.D【详解】A.从图像知,升高温度N2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N2O的转化率,A正确;B.a、c两点的转化率相等都为6 7%,则两点N20的物质的量相等,容器体积不变,因此a、c两点N2O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B正确;C.正向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在2 3 0、恒压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平衡时容器体积大于同温下恒容时的体积,等效于在恒容条件下反应达平衡后再减压,平衡正向移动,N 2。的转化率大于9 8%,C正确;故选D。D.在230e条件下,2

22、N2O(g)b点转化率为98%,列三段式:U 2 N,(g)+O2(g)起始(m o l/L)100变化(m o l/L)0.9 80.9 80.4 9 平衡(m o l/L)0.0 20.9 80.4 9则O 2的体积分数为0.4 9-X1 0 0%*3 2.9%,D 错误;0.0 2 +0.9 8 +0.4 96.A【详解】A.m4,两种酸都是弱酸,HA的酸性小于C”3c故pH相同时,C(CH,COOH)C(HA),A 项错误;B.a 点 pH 小于b 点 p H,则 a 溶液中c(H*)大,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因此水的电离程度:a 小于b,B 项正确;C.C&coo和 HA都是弱酸,其

23、中HA的酸性弱于C/C O O”,25时,等浓度的CH.COONa NaA 溶液中 c(A)c(OH)c(H+)KCH3coOH),Kw不变,故曲线上a、b 两点c(CHCOCr)c(C 3co0H)c(0 4-)一定相等,D 项正确;答案选A。7.B【详解】A.NaHCO;,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HCO;U H+C O;,K=上 Jc(H,C O、)Kq=4.7xl(ru,HCO;+FhOBH2co3+OH-,K =c(0H7(H2co,)_ c(H)-=C(HCO3)C(HCO3)K 1 JT =77X10,由此可知,CO;是电离产物,H2c03是水解产物,二者大小取决于电离和Ka

24、l 4.5水解程度大小,即比较电离平衡常数和水解平衡常数大小,由上可知水解平衡常数大于电离平衡常数,故水解程度大,则NaHCO,溶液中c(CO;)c(HS)+2c(S2)+c(HCO-)+2c(CO)+c(OH),物料守恒为c(Na+)=c(HS)+c(S2)+c(H2S)+c(HCO3)+c(CO)+c(H2CO3),两式相减得:c(H+)=c(S2)+c(CO;-)+c(OH-)-C(H,S)-C(H2CO3),B 项正确;C.由表中数据可知,Na2s溶液水解程度较大,所以pH 相同的Na2c0,溶液和Na2s溶液,Na2s溶液的浓度较小,则钠离子浓度较小,即,C 项错误;D.由电离常数可

25、知,酸性H2cC)3 H 2 S H C O,H S;则过量H2s通入Na2cO3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A+CO;=HS+HCO;,D 项错误;故答案选B。8.C【分析】列三段式:FeO(s)+CO(g)U Fe +CO2(g)起始(mol/L)1.2 0变化(mol/L)x x 平衡(mol/L)1.2-x xY 1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x 100%=,解得x=0.2mol/L,c(CO)=lmol/L,1.2-x+x 6c(CO2)=0.2mol/L,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1100C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g=用陪=0.2,A 正c(CO)1 mol/L确;B.根

26、据以上分析,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CO)=丝 吧 匹=0.02mol/(L-min),B 正确;10 minC.该反应属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加压平衡不移动。该反应生成物中只有CO?是气体,达到平衡后,若增大c(C O j,等效于加压,平衡不移动,则达到新平衡时,糜*不变,C 错误;D.达到平衡时,c(CO)=lmol/L,测得某时刻c(CO)=0.8m ol/L,说明反应还未达到平衡,平衡逆向进行,则此时v正 V逆,D 正确;故选C。9.A【分析】从图像可看出,随着温度升高平衡时甲醇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H QH的物质的量一定的

27、情况下,M 增大,H?O(g)的物质的量增大,促进平衡正向移动,CH Q H 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时CH QH的体积分数减小,可以判断出a、b 和 4 的关系,据此解答。【详解】A.由图像可知,M 一定时,温度升高,0,所以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高温,故 A 正确;B.CHQH的物质的量一定的情况下,M 增大,H?O(g)的物质的量增大,促进平衡正向移动,CHQH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时CHQH的体积分数减小,贝 l j b 4 a,故 B错误;C.反应起始时n(H2O)n(C H,O H)=4,但 Hq和CHQH按物质的量之比1:1 反应,平衡混合物中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不为4,故 C错误;D.温

28、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 p,故A正确;B.在T 时,假设充入HC O O H(g)的物质的量为I m o l,m点甲酸的转化率为4 0%,n点甲酸的转化率为8 0%,由于温度一样,所以平衡常数K相等,V1:V2=1:12,故 B 错误;C.n点反应达平衡,再充入一定量HC O O H(g),平衡正向移动,但是甲酸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在T七时,假设充入HC O O H(g)的物质的量为I m o l,m点反应达平衡,甲酸的转化率为4 0%,则平衡时H?的体积分数为:p点体积大于m点,平衡正向移动,还未达到平衡,此时H?的 体 积 分 数 应 该 大 于 故D错误;故选A。1

29、3.B【详解】A.K w(A g2 C r O 4)=c 2(A g+)c(C r O;),Kv(B a C r O4)=c(B a2+)c(C r O:),假设 K 表示A g2C r O 4的溶解平衡曲线,根据b点数据可知,K w(A g2 C r O 4)=c 2(A g+c(C r O;)=(l O-3 5)2.i o 4 i=i 0T J,符合图中曲线 K 起始的数据,因此 K为A g2 C r O 4的溶解平衡曲线,则L表示B a C r O4的溶解平衡曲线,A正确;B.a点在K斜线上方,在金属阳离子浓度不变时,纵坐标越大,表示相应的阴离子浓度越小,因此a 点 Q c=c 2(A

30、g+c(C r O:)c(C r O;)=(10-3 5)2.1()4 1=10-11,B a C r O 4(s)+2 A g+(a q)=A g2 C r O 4(s)+B a 2+(a q)的平衡常数 K=c(B a )c“A g+)c(B a 2*)c(C r O:)c2(A g+)c(C r O;)Ks p(B a C r O4)叱Ks p(A g2C r O4)10=1013,D 正确;故选B。14.A B 分析】A常温下将0.I m o l L 的 N a O H 溶液滴入2 0m L 0.I m o l 广 的N a HC2O4溶液中,N a HC2O4+N a O H=N a

31、2C2O4+H2O,随着 N a OH 溶液的力口入,C/):的浓度上升,H g o,浓度下降,据此分析。【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则曲线a 代表HCQ4,曲线b代表CQ:,剩余曲线为滴定曲线,A正确;B.n点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溶质为等浓度的N a H J O 掬 lN a 2 GO ,可得电荷守恒:c(N a+)+c(H+)=C(H C2O4)+2C(C2O;)+C(OH );物料守恒:2 c%+)=3 上9 2 0:)+或1匕 0 4)+8 达(70 4)两式相减,抵消钠离子,得:2 c(H+)+3 c(H 2 c q,)+c(H C q 4)=c(C 2 O:)+c(OH )溶液显

32、酸性,c(H*)c(OH ),则c(C2Ot)3 c(H2C2O4)+c(H C2O4),B 正确;C.根据m 点H J O,与cq:分布系数相等,即 的 浓 度 等 于 HCq4浓度,p H=4.2,可知:K (H C 0)=C*M,*)=c(H+)=lxlOY2,k产k、./k广 邦3=1 X 1 0 9 8,c 错1 X 1U误;D.滴定过程可知,n点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溶质为等浓度的N a H C q#D N a 2 c 2。p点,p H=7,溶质为N a2c2。4和少量的N a H C qq点加入2 0 ml氢氧化钠溶液,溶质为N a2C2O4,N a 2 GO&越多,水解程

33、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故可知水电离程度最大的为q点,D错误;故本题选A B o15.(1)提高温度,固体粉碎、搅拌,适当提高稀硫酸的浓度(任选两个)Pb S C U和S i O?氧化Fe?+转化为Fe3+3.2 p H 7.6(3)M n O;+5 C o2+6H2O=5C o OOH+M n2+7H+(4)2.4 xlO-mo l-L(5)蒸发浓缩,趁热过滤(保留滤渣)【分析】铁钻渣其主要成分为C。、Fe、Zn,含少量Pb和S i O?,“酸浸”过程加入稀硫酸,C o、Fe、Zn应转化为C o 2+、Fe2 Zn2+,少量Pb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沉淀物Pb S C M,故过滤后

34、铅渣成分是Pb S C h和SR,滤液中含C*、Fe2 ZM+的硫酸盐;“除铁”过程,加入氧化剂A使Fe 2+转化为Fe 3+,加入Zn O调节溶液p H,使其形成Fe(OH),更易除去;“氧化沉钻”过程,根据题中问题可知,加入硫酸酸化的K M n O4用于氧化C o?+得到难溶物C o OOH;“沉锌”过程中加入M n S使Zn?+转化为Zn S沉淀,过滤后的滤液中含M n S O4 K 2 s O4等溶液,经一系列物质分离提纯后得到M n S 04 H 2 0 o【详解】(1)提高酸浸出速率的措施有提高温度,固体粉碎、搅拌,适当提高稀硫酸的浓度等;“酸浸”过程中,Pb属于氢前金属,少量Pb

35、和S i O?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沉淀物Pb S C M,所以铅渣成分是Pb S 0 4和S i O?;(2)根据题中沉淀物的p H范围,使Fe 2+转化为Fe 3+更易形成Fe(0 H)3除去,所以试剂A是常见的氧化剂,目的是氧化Fe 2+转化为Fe 3+,防止C o?+沉淀,生成铁渣需要控制的p H范围为 3.2 Wp H F e3+,A小于C o 3+,则 F e3+V C o 3明K (Z n S)c(Z n2+)(4)“沉锌”后滤液中各离子形成平衡状态,硫离子浓度一致,故J,、=:代Ks p(Mn S)c(Mn-)入计算得二J。:,必2,则滤液中的c(Z n)=2.4x l(y8m o

36、 i.匚1;(5)根据题目信息,“系列操作中需控制好温度,温度较高,M n SOh F h O溶解度越小,越容易生成M n S C M H O。则“系列操作”得到M n S O Hq 晶体的步骤为蒸发浓缩,趁热过滤(保留滤渣)、洗涤、低温干燥。1 6.(1)作为中间产物(2)水浴加热 5.0 硫酸浓度 t 5(3)当最后半滴溶液滴进去时,溶液颜色由蓝色变无色,且半分钟不变 0.0 1 68L【详解】(1)反应历程中,决速步骤是反应较慢的反应,所以是反应,I C F 在反应中是生成物,反应中是反应物,所以I C T 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作为中间产物;故答案是;作为中间产物;(2)为确保A组实验在3

37、9下进行,应采用的控温方法为水浴加热;实验A、B、C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中加水的体积是为了保证三个实验的总体积相同,所 以 B组实验中V=5.0;C组硫酸的体积与实验A不同,其他相同,故 C组是探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相比实验A,实验C的硫酸浓度较大,反应速率快,所以t 的取值范围为t 3.6 x 1 0 c【分析】(1)乙二胺第一步电离方程式是:H,N C H2C H2N H2+H2OH2N C H2C H2N H;+OH,第二步电离方程式是:H?N C H 2 c H N H/H z O u H s N C H 2 c H z N H+OH,从图像可知,

38、随着 p O H 逐渐增大,也就是说随着p H 逐渐减小,c(H+)逐渐增大,H 2 NCH 2 c H z NH Z 浓度逐渐减小,H N C H 2 c*N H;浓度先增大后减小,H.、NCH 2 c H?NH;+浓度逐渐增大,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乙二胺(H?NCH 2 c H K H z)属于二元弱碱,H 2 NCH 2 c H 灯凡在水溶液中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2N C H2C H2N H2+H2OH,N C H2C H2N H;+OH-;随着p O H 的增大,c(H z NCH 2 c H?NH 力逐渐减小,c(H?NCH 2 c H,NH;)逐渐增大,A 点时

39、两者相等,跖=*罂需需F=C(O H ),此时p O H=4.9,可得K-107;人C(1 1 T IN X1 1,2 -i-j IN)点时,根据电荷守恒,则有C(OH)=2C(H 3 N C H2 c H 2 NH:)+c(H z NCH 2 c H 2 NH;)+c(H)(2)C H 3 c o O NH4溶液为中性,说明CH3C 0 0 的水解程度和N H;水解程度相同,将CH 3 c o O H溶液滴加到Na 2 c O 3 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则CI L O O 的水解程度比H C O;的水解程度小,由此可知N H;水解程度比H C O;的水解程度小,故

40、 NH 4 H CO 3溶液显碱性,p H 7;NH 4 H S O 4 电离出的H+抑制镂根的水解,CI L CO O 和H C O;水解都会促进钱根的水解,且CH:,CO O 的水解程度比H C O;的水解程度小,则促进铁根水解的程度:CH:iCO O H CO,CT 对钱根的水平衡无影响,由此可得N H;浓度最大的NH 4 H S O 4 溶液,其次是NH 4 c l 溶液,再次是C H C O O N H,溶液,最小的是NH H CO,溶液,即按N 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八 口 人 L、士、*,-0.0 2 m o l L x l O m L-O.O l m o l-L1 x

41、 l O m L 八 八“1T l .(3)混合后溶液中c(Cl )=-=0.0 0 5 m o l E1,由2 0 m LKs p(Ag Cl)R A g+)c(CF )=1.8 x 1 0-得,K (As Cl)|R x I O-1 0c(A g+)=.:mo T=3.6 x I O-m o l T ;若 b 点是滴加 N H4c l 溶液,则氯c(Cl)().005化物增多,从图像可知,b点后氯化物浓度减小,与假设矛盾,a 错误;c 点时滴加K I 溶液,从图像知c点后氯化物增多,说明Ag Cl 转化为Ag l,有黄色沉淀Ag l 生成,b 错误;d 点 Ag+转化为一部分 Ag l,c

42、(Ag+)c(C),c 正确;K s p (Ag I)KA Kc 6 6.7%-y-(P)2 x(P)6(2)温度高于3 2 0 时,催化剂X 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不能 2 8 0 时,在两种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都未达到平衡状态【分析】(1)2 CO2(g)-H2(g)C2H4(g)+4 H2O(g)A HKAK(、;2 05 c 时,反应达到平衡后,根据三段式分析可知:2 C O2(g)+6 H 2(g)=C 2 H K g)+4 H 2 0(g)起始/mol2600变化/m o/2x6xX4 x 由图像可知,2 05 时反应平衡/mol2-2 x6-6 xX4 x2达到平衡后,c 2 H

43、4 和C C 2 的体积分数相等,2-2 x =x,解得X =g m o l,故容器中气体的总,2 .1物质的量2 2 工+6 6 工+工+4%=8 3 1=8 3 乂 一 =6 1 1 1 01,CO的平衡转化率为32 2 21 00%6 6.7%;若平衡时总压为 P,贝 U p(c o,)=-3 p=,p p(H,)=-3 p=1 p,22 6 9 之 6 32 2p(C,H,)=3 p J p,p(H Q)=l l l p J p,该反应的平衡常数4 6 9 -6 9K _ 仇(2 斯4)h(凡0)P2(C O2)P6(H2)飞哈铲)6(2)使用催化剂X,温度低于3 2 0时,反应还未达到平衡,升高温度C O 2 的转化率逐渐增大,温度高于3 2 0c 时,催化剂X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C O 2 的转化率逐渐下降;从图像可知,2 80时,在两种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都未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无法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