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二).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154401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京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二).pdf(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天工开物记录了用天然气煮盐的过程:“西川有火井(天然气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下列有关说法不正佛的是A.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B.甲烷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易溶于水C.甲烷完全燃烧反应为:CH4+2 0,CO2+2H.OD.用天然气煮盐,利用的是蒸发结晶的方法【答案】B【详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化石能源,故 A 正确;B.甲烷是由极性键构成的结构对称的非极性分子,难溶于水,故 B 错误;C.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4+2。2点 燃 CC)2+2 凡。,故 C正确;D.用天然气煮盐的方法是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盐,故 D 正确;故选B。2.下列关于HCHO及构成微粒的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年项的是A.0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基态C 原子的轨道表示式:EjEumnIs 2s 2pC.C 原子杂化轨道示意图:D.HCHO的分子结构模型:【答案】C【详解】A.氧元素原子序数是8,O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A 正确;B.基态C 原子的轨道表示式:ffiiiu irT T T nIs 2s 2pB 正确;C.甲醛中C 原子杂化方式是sp2杂化,C 错误;D.HCHO的分子结构模型一般指球棍模型:.,D 正确;故选C

3、o3.下列事实或现象不熊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醋酸的pH 大于盐酸B.醛基的碳氧双键中,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C.Mg和水的反应不如Na和水的反应剧烈D.向NaBr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黄【答案】A【详解】A.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醋酸是弱酸未完成电离,故醋酸的pH大于盐酸,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A符合题意;B.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负性增强,故醛基的碳氧双键中,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B不符合题意;C.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减弱,故Mg和水的反应不如Na和水的反应剧烈,C不符合题意;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越来越弱,氯气氧化性强于溟单质,

4、故向NaBr溶液中滴加氯水,可以置换出嗅单质,溶液变黄,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涉及反应的方程式不氐颐的是A.工人用FeCL,溶液制作电路板,利用反应:2Fe3+Cu=2Fe2+Cu2*B.药剂师用(OH%作抗胃酸药,利用反应:A1(OH)3+3H+=A13+3H2OC.船舶工程师在船体上镶嵌锌块,防止反应:Fe-2e=Fe2+D.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防止反应:2Fe+3H2O Fe2O3+3H2【答案】D【详解】A.用FeCh溶液和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制作电路板,故A正确;B.Al(OH)3和胃酸反应,故可以做抗胃酸药,故B正确;C.船体上镶

5、嵌锌块,防止铁被腐蚀生成亚铁离子,故C正确;D.铁和水高温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错误;故选D。5.实验室制取氯气,下列装置(“一”表示气流方向)和试剂选择均正确的是浓盐酸A.制备Cl?B.除去C l?中的杂质 C.收集Cl?D.吸收C1?尾气【答案】B【详解】A.浓盐酸和二氧化镒反应需加热,A 错误;B.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可以去除HC1杂质气体且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损耗少,B 正确;C.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收集时应向上排空气法,C 错误;D.氯气有毒,用强碱氢氧化钠吸收尾气,D 错误;故选B。6.2022北京冬奥会采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选择氢能汽车作为赛事交通服务用车,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

6、念。已知:下列说法不氐砸的是A.氢气既可以通过燃烧反应提供热能,也可以设计成燃料电池提供电能B.凡 0 伍)=凡 0(1)的过程中,AH0,AS0C.断裂2mol H 2和 ImolO?中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断裂2molH2。中化学键所需能量D.化学反应的“,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答案】C【详解】A.氢气既可以通过燃烧反应提供热能,也可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成燃料电池提供电能,A 正确;B.由盖斯定律知H2O(g)=H2O(1)AH=-=-44kJ/mol 0,气体变成液体,该反应是嫡减的反应,B 正确;C.氢气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断裂2moi氢气和Im ol氧气

7、中化学键所需能量小于断裂2moi水中化学键所需能量,C 错误;D.化学反应的,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D 正确;故选c。7.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 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B.1.8 g重水(;也0)中所含质子数为NAC.电解粗铜精炼铜,通过电路的电子数为NA时,阳极有3 2g C u转化为C l?D.(Mm o LL-N H4 c l 溶液中,N H;、N H,凡0 数目之和为 0.1 N%【答案】A【详解】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为C H2,故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8g14g/molXNA=2

8、NA,A正确;B.1.8 g重水(;凡0)中 所 含 质 子 数 为 喘 惠X10XNA=0.9 NA,B错误;C.电解粗铜精炼铜,阳极发生的反应除了 C u-2e-=C M+还有其他金属的溶解,故通过电路的电子数为N-时,阳极溶解的铜小于3 2g,C错误;D.O.l m o LL-N H4c l溶液中,N H:、N H?凡。数目与溶液的体积有关,未说明体积,D错误;故选A8.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p H减小的是A.向浓硝酸中加入铜粉,产生红棕色气体B.向水中加入N a?O 2固体,产生无色气体C.向碘水中通入S O?气体,碘水颜色变浅D.向C u S O&溶液中通入H2s气

9、体,生成黑色沉淀【答案】C【详解】A.C U+4 HN O 3 =C u (N O 3)2+2N O 2T+2H2O,因氧化还原反应p H增大,A错误;B.2N a2O2+2H2O=4 N aO H+O2T ,因氧化还原反应碱性增强,p H增大,B错误;C.向碘水中通入S O 2气体,碘水颜色变浅,SO2+I2+2H2OH2s o 4+2HL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p H减小,C正确;D.向C u S 0 4 溶液中通入H 2 s 气体,生成黑色沉淀,C u S O 4+H2S=C u S j+H2s O&,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选C。9.向碘水中加入K I溶液,发生反应:(叫)+

10、L(aq)T;(aq),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微粒浓度如下列说法不无理的是微粒rI2I;浓度/(m o l-L7)2.5 x 10-32.5 x 10-34.0 x 1 O-3A.向所得溶液中加入Cd,,振荡静置,水层C(L)降低B.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水,c(I2)K=6 4 0 ,故平衡逆向移动,c(I2)1.25 x l O _3m o l-E ,B错误;C.K=C(U)c(i2)-c(r)4.0 x 10-32.5 x IO3 x 2.5 x 1 O-3=6 4 0,C 正确;D.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小,配制碘水时,加入少量K I,1+12 73,可促进12的溶解,D正确;10.小组

11、同学用如下方法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故选B。步骤装置操作现象下列说法不氐现的是c石墨-(I)2X3石墨:(H),滴有酚酚的饱和N aC l溶液打开K 2,闭合K 两极均产生气体打 开 闭 合K?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A.中 比0 H-容易失去电子容易失去电子,在石墨(I )发生氧化反应B.中还可观察到石墨(II)电极附近的溶液变红C.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从石墨(H)电极流向石墨(1 )电极D.中石墨(II)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H2-2 e-=2 H+【答案】D【详解】A.为外接电源的电解池,石墨(I)连接电源的正极作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C l-k L 0 H-容易失去电子,2 C l-2 e-

12、=C 1 2 T ,A正确;B.石墨(II)电极连接电源负极作阴极,水中的氢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滴酚儆的溶液变红,B正确:C.为原电池,石墨(H)电极是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故电子从石墨(】【)电极流向石墨(I )电极,C正确;D.由上述分析知中石墨(H)周围有氢氧化钠显碱性,故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H2-2 e +2 0 H =2 H2O ,D 错误;故选D。1 1.小 组同学用以下流程去除粗盐水中的S O:、C a 2+、M g?*,获得了精制盐水。BaCOi NaOH 过滤 调 pH粗盐水-*-L 漉 液-粗制盐水 滤渣已 知:i .物质B a S O4B a C

13、 O3C a C O3M g(O H)2Ks p(2 5)l.lxlO-102.6 x 1 0-93.4 x l(y 95.6x10-12ii.粗盐水中 c(SO:)c(Ca2+)下列说法不事碰的是A.的反应为:BaCO3+S O ,BaSO4+C O B.中当溶液pH=11时,M g2+已沉淀完全(即浓度小于IO-5mol L1)C.的滤渣中除泥沙外,还有BaSO、CaCO3,Mg(O H%、BaCO,等物质D.中用稀盐酸调溶液pH为中性或微酸性,以除去O F T、COf【答案】A【详解】A.加入碳酸钢的目的是沉淀法除掉硫酸根和钙离子,故的反应为:BaCO3(s)+SO;(aq).BaSO4

14、(s)+C O(aq)、Ca2+CO=CaCO3,A 错误:B.中当溶液pH=l l 时,c(Mg2中 二 Ksp峥?H,=5 6 x i0 3,一 Na 2 S 2。3 溶液Na 2 S 2。3已知:i.Na 2 s O 3+S=Na 2 s 2 O 3i i.过程中溶液先变浑浊再变澄清,得到Na 2 s 2 O 3 溶液下列说法不正顾的是A.过程中溶液先变浑浊可能的原因:2 Na 2 s+3 S C)2=2 Na 2 s o 3+3 S JB.过程中N a 2 c o 3 的作用:S O2+N a2C O3N a2S O3+C O2C.过程中加入适量乙醇可增大s的溶解度,加快反应速率D.过

15、程中通入过量S O?,可增大Na 2 s 2 O 3的产率【答案】D【详解】A.i i.过程中溶液先变浑浊再变澄清,得到Na 2 s。,溶液,过程中溶液先变浑浊可能的原因:2 Na 2 s+3 S 02 =2 Na 2 s o 3+3 S J,A正确;B.已知:i.N a2s0 3+SN a2s故过程中Na 2 c。3的作用:S O2 4-Na2C O3=Na2S O3+C O2,B 正确;C.过程中加入适量乙醇可增大S的溶解度,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D.过量的S 0?使得溶液酸性过强会降低硫代硫酸钠的产率:2 H+S 2 O;=S j+S O 2 T+H 2 O,D错误;故选D。14.探究某

16、浓度Na Cl O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漂白性的变化。实验过程中,取 时刻的等量溶液,加入等量红纸条,褪色时间如下。时刻温度/2 5 4 5 65 2 5褪色时间/m i n品t2其中,t4t 1t2t3 o下列说法不正颐的是A.红纸条褪色原因:C10-+H20 H C10+0H-,H C10漂白红纸条B.一的过程中,温度对C1CF水解程度、H C10与红纸条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致C.14 品的原因:一的过程中,温度降低,C K X水解平衡逆向移动,c(H Cl O)降低D.若将溶液从4 5 直接降温至2 5,加入等量红纸条,推测褪色时间小于【答案】C【详解】A.H C10具有漂白性,次氯酸根离子

17、水解生成次氯酸:CI O +H20 -H C10+0H ,H C10漂白红纸条,A正确;B.水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且随着温度升高,漂白时间缩短,故一的过程中,温度对C K X水解程度、H C10与红纸条反应速率的影响一致,B正确;C.t 4 t 1的原因:次氯酸不稳定分解成盐酸和氧气,漂白性减弱,C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若将溶液从4 5 直接降温至25,加入等量红纸条,推测褪色时间小于t 4,D正确;故选C。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 题,共 58分。1 5.小组同学对比N a 2c o 3和N a H C O j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1)向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 a 2c。

18、3和N a H C O j溶液中分别滴加O.l m o l.L-i的盐酸,溶液pH变化如下。图(填“甲”或 乙”)是N a 2c O 3的滴定曲线。A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填序号)。a.N a 2c o 3和N a H C。,溶液中所含微粒种类相同b.A、B、C 均 满 足:c(N a+)+c(H+)=2c(C O;)+c(H C O;)+c(O H )c.水的电离程度:A BC(2)向I m o l L-i的N a 2c O 3和N a H C O:溶液中分别滴加少量F eC 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后者有气体产生。资料:i.l m o l.r1 的 N

19、 a H C O3溶液中,c(C O;)=1 x 1 O 3与F eC l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 C O;+)位=亦eC O.3 J +通过计算说明N a H C O3与F eC l2反应产生的沉淀为F eC C)3而不是F e(O H)2。【答案】(I).乙.H+C O;-=H C O:.a c(2)0.2 H C O;+F e2+=F eC O31+C O2t+H2O .I m o L L N a H C C h 溶液中:生成 F eC C h 沉淀所需K.(F eC O J Q 9 x I O-K F e(O H)c i(F e2+-=-;=3.2x l O _9m o l L_|;

20、生成 F e(O H)2 沉淀所需 C 2(F e2+)=-、=c(C O;)1 x I C T?/(O H )5.0 x 1 0 1 7-=1.25 x 1 0 5m o l-L,;c i(F e2+)-?C 2(F e2+)。(2 x 1 0*2【小 问1详解】H 2c 0 3的电离平衡常数K a l K a 2,故相同浓度的N a 2c O 3和N a H C C h溶液,前者的pH更高,即图乙是N a 2c C h的滴定曲线;H C 1 和 N a 2c o 3 的反应分为两步:H C l+N a 2c 0 3=N a C l+N a H C C h,N a H C O3+H C l=

21、N a C l+C O 2f+H2O,则 A,-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 O;=H C O;a.N a 2c o 3 和 N a H C C h 溶液中所含微粒均有 N a+、H C O:、H C O;、O H ,H 2c o 3 和 H 2O,a 正确;b.图甲是N a H C C h的滴定曲线,B点表示N a H C C h和H C 1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已不含CO/、H C O;、H 2c o 3,则仅 A 点满足 c(N a+)+c(H+)=2c(C O;-)+c(H C O;)+c(O H ),b 错误;c.图甲中,A点的溶质是N a H C C h,H C O:的水解能

22、促进水的电离;B点溶质是N a C l,对水的电离无影响;C点的溶质是N a C l和H O,H+能抑制水的电离;故水的电离程度:A B C,c正确;故选a c。【小问2详解】向N a H C C h溶液中滴加少量F eC h溶液,产生白色F eC C h沉淀,还生成气体,该气体为C C 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 C 0,+F e2+=F eC O3l+C O 2T+H2O;K(F eC O )3 9 x 1 OH 1lmol-LT NaHCCh溶液中:生成 FeCCh沉淀所需 o(Fe2+)=受?=-=3.2xlO-9mol L-;生c(C 0;)1 x K T?成 Fe(OH)2沉淀

23、所需 C 2(Fe2+)=,pF e(O H)2 =5.。x 1?=25x1(y5mol-LT;a(Fe2+)“c2(Fe2+),故 NaHCChcJ(0 H )(2 x 1 0*2与 FeCb反应产生的沉淀为FeCCh而不是Fe(OH)216.将 C。?富集、活化、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对实现碳中和有重要意义。(1)一种富集烟气中CO?的方法示意图如下:K2CO3溶液 KHCO3溶液写出“解吸”过程产生CO?的化学方程式:。(2)CO2性质稳定,使其活化是实现转化的重要前提。使用过渡金属作催化剂,提 供 空 轨 道 接 受(填“C”或O”)原子的孤电子对,破坏CO?的结构使其活化。采用电

24、化学、光化学等手段,使 CO?(填“提供 域 接受”)电子转化为C H Q H。(3)CO2与 H?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转化为C H 3 O H,体系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i.CO2(g)+3H2(g),CH3OH(g)+H2O(g)AH1=-49kJ mor1ii CO2(g)+H2(g),-CO(g)+H2O(g)AH2=+41kJ mor研究表明,CO与 H2也能生成C H O H,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在催化剂作用下,将 ImolCO?、3moiH2投入反应器,反应温度对CO2平衡转化率X(C O j、CH30H选择性Y(CHQH)的影响如下。已知:Y(C H 3 O H)=n

25、(转化为CH30H的CO?)n(转化的C O jxlOO%70605040302010%AHOXU200 220 240 260 2800温度壮050so#221150 X(C C)2)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Y(C H 3()H)随 温 度 升 高 逐 渐 减 小 的 原 因 是。在2 4 0 达到平衡时,体系(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k J(除了反应i 和 i i 不考虑其他反应)。A【答案】(1)2 K H C O 3 =K 2 C O 3+C O 2 T +H2O(2).0 .接受(3)C O (g)+2 H 2(g).、C H 3 0 H(g)A H=-9 0 k J/m o l

26、(4).反 应 i 为放热反应,反应i i 为吸热反应。随温度升高,反应i 逆向移动程度小于反应i i 正向移动程度.吸收.3.4 5【小问1 详解】A“解吸”过程产生C O 2 的化学方程式为酸式盐碳酸氢钾的受热分解:2 K H e 0 3 =K 2 c o 3+C O 2 T +H 2 O;【小问2详解】使用过渡金属作催化剂,提供空轨道接受O原子的孤电子对,破坏C。?的结构使其活化;采用电化学、光化学等手段,使 C O?接受电子转化为C H 3 O H;【小问3详解】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i-反应i i 可得目标方程C O (g)+2 H2(g),,C H 3 0 H(g)A H=-4 9 k

27、 J/m o l-4 1 k J/m o l=-9 0 k J/m o i ;【小问4详解】X(C C)2)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Y(C H 3()H)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的原因是反应i 为放热反应,反应i i 为吸热反应。随温度升高,反应i 逆向移动程度小于反应i i 正向移动程度:根据图像可知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 1 5%,甲醇的选择性是2 0%,故 有 I m o l x l 5%x 2 0%=0.0 3 m o l 二氧化碳参与反应i,反应i 放热4 9 x0.0 3=1.4 7 k J;1 0 1 0 1 乂1 5%*8 0%=0.1 2 0 1。1 二氧化碳参与反应门,反应 i i 吸热

28、 4 1 x O 1 2=4.9 2 k J。故在 2 4 0 达到平衡时,体系吸收的热量为4.9 2-1.4 7=3.4 5 k J 1 7.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 C R 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机尾气中N O,的排放。其原理是在催化剂作用下,用N H,等物质将尾气中的N 0 x转化为N2。(1)柴油机尾气中的N O,是由N 2 和 02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生成的。写出N 2的电子式:。高温尾气N 0,中绝大多数为NO,推测2 N O +O 2 .2 N O 2 为(填“放热”或 吸 热”)反应。(2)在催化剂作用下,N H?还原NO?的化学方程式为(3)用传感器检测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

29、如下:工作电极 对电极写出工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若用该传感器测定NO?的含量,则传感器信号响应方向(即电流方向)相反,从物质性质角度说明原因:(4)一种研究认为,有氧条件下N H?与 NO在催化剂表面的催化反应历程如下(催化剂中部分原子未表示):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填序号)。a.过程涉及了配位键的形成与断裂b.反 应 i vi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NH3与 NO反应而不与O?直接反应,体现了催化剂的选择性根据上图,写出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总反应方程式:【答案】:N:N:.放热(2)8NH,+6NO27N2+12H2O(3).2H2O+NO-3e=NO:+4H+.二氧化氮有强氧

30、化性,在工作电极得电子(4).ac.4NH3+4NO+O24N2+6H2O【小 问 I 详解】氮元素原子序数为7,核外电子排布为2、5,位于第二周期VA族,氮气的电子式为:N N:,一氧化氮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的反应推测为放热反应;【小问2 详解】反应器中NH3还原NO2生成N2和 H2O,N H,具有还原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27N2+12H,O;【小问3 详解】由图示知一氧化氮在酸性电解质中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硝酸根:2H2O+NO-3e=NO;+4H+;二氧化氮有强氧化性,在工作电极得电子,故传感器信号响应方向(即电流方向)相反;【小问4 详解】a.历程图中有镀根

31、离子的形成和破坏,钱根离子中有配位键,故涉及了配位键的形成与断裂,a 正确;b.反 应i、ii、iv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NH,与NO反应而不与O2直接反应,体现了催化剂的选择性,c正确;故选ac;根据上图,写出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总反应方程式:4NH3+4NO+O2-4N2+6H2O 18.浪酸钾(K B rO j可用于测定水体中的碑含量。(1)KBrO3的一种制法如下。过量KOHBr2溶液含KBr、KBrO3的溶液ci2含KB。的溶液-较纯净的KBrCb溶液结晶KBrO3固体B2与KOH溶液反应时,若产生Imol KBrO、,理论上需要 mol Br2。C%能提高澳的原子利

32、用率。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1?的作用:已知:25时的溶度积(Km)Ba(BiO3)2BaCO3%2.4 xlO-42.6x10-9设计由“含KBrOa的溶液”到“较纯净的K B Q,溶液”的流程:(按上图形式呈现,箭头上方注明试剂,下方注明操作,如NaCl溶液AgNC)3滤液过 滤、洗涤,AgCl固 体)。KBrO,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从“较纯净的KBrO3溶液”中得到“KBrO,固体”的主要操作是0 20 40 60 80 100温度FC(2)测定水体中亚碑酸盐(AsO。)的含量:取 amL水样,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盐酸使AsO:-转化为H3ASO3,再加入2 滴甲基橙指示剂和一定量K

33、B r,用cmol LKBrOs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KBr。,溶液vmL。滴定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反应 a:3H3ASO3+BrO3=3H3AsO4+Br反应 b:BrO;+5Br+6H+=3Br2+3H2O当H3ASO3反应完全后,甲基橙与生成的Br?反应而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 B rO,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水样中AsO;-的含量为 g P。【已知:M(AsO;)=123g m oE 滴定过程需保持在60C。若温度过低,甲基橙与Br?的反应速率较慢,会 使 测 定 结 果。(填“偏高”或“偏低”)。【答案】(1 ).3.

34、Ch+2Br=2Cr+Br2.含 KBrOj过量Ba(0H)2溶液Ba(BrO3)2过量K2c。3溶液较纯净的的溶液过滤固体过滤KBr()3溶液(2).容量瓶 .-.偏高a【分析】计算物质的含量时,要根据方程式找到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之后根据给出的数据按照比例计算。【小 问 1详解】根据方程式3Br2+6KOH=KBrO3+5KBr+3H2O 可知,B r,与 KOH溶液反应时,若产生Imol KBrO3,理论上需要3moiBrz;加入C b 能将Br氧化为B n,继续与KOH反应,提高澳的原子利用率,离子方程式为 Ch+2Br=2Cl-+2Br;由“含 KBrO3的溶液”到“较纯净的K B

35、rO,溶液”,可以先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钢溶液,生成B a(BrO3)2,过滤后除去溶液中的杂质,之后向固体B a(BrC)3)2 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使B a(B rO j2 生成更难溶的碳酸铁过滤除去,得到较纯净的KBrO?溶液,流程为含KBrpJ 过量Ba(0H)2溶阿的溶液Ba(BrO3)2固体过量K2c。3溶液较纯净的KB。溶液;由曲线图可知,KBr。.,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明显,故操作可以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小问2 详解】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BrOa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容量瓶;反应 a 可知 3 A s O。3 H3ASO3 B r O;,向 a m

36、L 水样滴入 v m L 的 c m o l L-k B r O?溶液,K B r C)3 的物质的量为c v x l(y 3,所以A s O:-的物质的量为3 c v x l O-3,则1 L水样中A s O;一 的含量为1 0 0 0 m/x 3cmol-L T1 v x 1 0-3L x 1 2 3 g -m o P =g B P g -L-1;滴定过程需保持在 6 0。若温ami a a度过低,甲基橙与B r?的反应速率较慢,致使滴入过量的K B i t)?,使测定结果偏高。【点睛】物质的制备流程一般包括目标元素的提取、杂质的去除、核心转化、产品的分离与提纯,解题时要分析原料中的杂质有

37、哪些,哪些会随同目标元素一起进入下一步骤,怎样去除这些杂质,核心转化反应的原理是什么,怎样分离产品以及怎样提纯等等。1 9.某小组同学探究S O?与F e C l,溶液的反应。(1)实 验1: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将S O?通入Fe C h溶液中。实验现象:A中产生白雾;C中溶液由黄色变成红棕色,静置5m in后,溶液颜色从红棕色变回黄色,检测到Fe?+;静置9 h后,溶液变为浅绿色。浓H2S O4与C u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试剂a是。(2)分析C中溶液颜色变化 原因。溶 液 颜 色 由 黄 色 最 终 变 为 浅 绿 色 的 原 因 是。(写离子方程式)。

38、针对溶液颜色变为红棕色,提出了两种假设。假 设1:主要与S O?、H2 s有关。假设2:主要与S O:、H S O;有关。实验II证实假设1不成立,假设2成立。实验II:向Fe C h溶液中加入N a H S O s溶液,(填现象),然后滴加(填试剂),溶液变为黄色。(3)进一步探究Fe C k与S O;、H S O;显红棕色的原因。查阅资料:Fe 3+nS O;+m H 2。,F e e c Q X H z O),如(红棕色)实验H I:向Fe C h溶液中滴加N a 2so 3溶液,溶液由黄色变成红棕色,析出大量橙黄色沉淀。甲同学认为橙黄色沉淀中可能含有O H、S O:、S O:,并设计如

39、下检验方案。酸性K M nC)4溶液c m-溶液褪色盐 酸,_ 分成两份3 试剂b 试剂c洗净的 溶液A 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橙黄色沉淀乙同学认为酸性K M 1 1 O 4溶液褪色不能证明橙黄色沉淀中含有S O;,理由是。实验证实橙黄色沉淀中含有S O:、不含SO,试剂b、c分别是、。(4)实验反思:实验I静置5m in后 溶 液 颜 色 由 红 棕 色 变 回 黄 色 可 能 的 原 因 是。A【答案】(1).C u+2H 2s0 4(浓)=C U S O 4+S O 2T+2H 2O .饱和 N a H S C h溶液(2).2Fe 3+S O 2+2H 2O=2Fe 2+S O j+4H

40、+.溶液变为红棕色 .硫 酸(或盐酸)(3).溶 液A中含有盐酸,也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干扰亚硫酸根的检验;.B a C L溶液.H 2O 2(氯水等合理即可)(4)三价铁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三价铁离子浓度减小,反应生成的氢离子使亚硫酸根减小,Fe 3+nS O;-+m H 2(D =Fe(SOj(耳。),1 1逆向移动,溶液由红棕色变为黄色。【小 问1详解】A浓H 2sO 4与C 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 u+2H 2sC U (浓)=C 1 1 S O 4+S O 2T+2H 20;试 剂a是除杂试剂饱和N a H S C h溶液,去除二氧化硫中混有的杂质气体而不损耗二氧化硫

41、;【小问2详解】溶液颜色由黄色最终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2Fe 3+S C h+2H 2O=2Fe 2+S O j +4H+;向Fe C l3溶液中加入N a H S。:溶液,溶液变为红棕色,然后滴加硫酸或盐酸,溶液变为黄色。【小问3详解】溶液A中含有盐酸,也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干扰亚硫酸根的检验;试剂b、c分别是B a C b溶液、H2O2(氯水等合理即可),先滴加氯化钢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硫酸根,再加氧化剂生成沉淀说明亚硫酸根被氧化成硫酸根;【小问4详解】实验I静置5min后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变回黄色可能的原因是三价铁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三价铁离子浓度减小,反应生成的氢离子使亚硫酸根减小,Fe3+nSO;+mH2O Fe(SO j(凡0),”逆向移动,溶液由红棕色变为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