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影响评价选修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9153515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88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环境影响评价选修学习教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水环境影响评价选修学习教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环境影响评价选修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环境影响评价选修学习教案.pptx(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pngji)选修选修第一页,共50页。4.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 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 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 常用河流常用河流(hli)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件 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第2页/共50页第二页,共50页。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是以

2、一定的预测方法为基础的,而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水体的自净特性。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jnggu)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P66)水体水体(shu t)自净的基本原理自净的基本原理物理自净:混合稀释、自然沉淀物理自净:混合稀释、自然沉淀化学自净: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自净:氧化还原反应 生物自净:水中微生物(尤其是细菌生物自净:水中微生物(尤其是细菌(xjn))作用)作用Ex:纵向混合系数,纵向混合系数,m2/s;E y:横向混合系数,:横向混合系数,m2/s;E z:垂向混合系数,:垂向混合系数,m2/s;K3:沉降系数,沉

3、降系数,1/d;第3页/共50页第三页,共50页。水体水体(shu t)的耗氧和复氧过程的耗氧和复氧过程水体水体(shu t)耗氧过程:耗氧过程:l 含碳化合物被氧化;含碳化合物被氧化;l 含氮化合物被氧化;含氮化合物被氧化;l 水生植物(如藻类)的呼吸作用水生植物(如藻类)的呼吸作用(h x zu yn);l 河床底泥耗氧;河床底泥耗氧;水体复氧过程:水体复氧过程:l大气中的氧气不断溶于水中大气中的氧气不断溶于水中l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氧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氧K1:耗氧系数,单位:耗氧系数,单位 1/d;K2:复氧系数,单位:复氧系数,单位 1/d;第4页/共50页第四页,共50页。4.6

4、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 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 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xunyng)原则原则 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 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第5页/共50页第五页,共50页。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hunjng)简化(简化(P96)河流简化:矩形河流简化:矩形(jxng)平直

5、河流,矩形平直河流,矩形(jxng)弯曲河流和非矩形弯曲河流和非矩形(jxng)河流。河流。l河流断面宽深比河流断面宽深比20,可视为矩形河流;,可视为矩形河流;l大中河流预测河段弯曲系数较大(大中河流预测河段弯曲系数较大(1.3)视为弯曲河流,否则简化)视为弯曲河流,否则简化(jinhu)为平直为平直河流;河流;l大中河流水深变化很大且评价等级较高(如一级)视为非矩形河流,其他简化大中河流水深变化很大且评价等级较高(如一级)视为非矩形河流,其他简化(jinhu)为矩形河流;为矩形河流;l小河一般可简化小河一般可简化(jinhu)为矩形平直河流。为矩形平直河流。l河流水文、水质有急剧变化河段,

6、在急剧变化之处分段,分别简化河流水文、水质有急剧变化河段,在急剧变化之处分段,分别简化(jinhu)。湖泊与水库的简化:湖泊与水库的简化:大湖(库)、小湖(库)、分层湖(库)大湖(库)、小湖(库)、分层湖(库)。水深水深10m且分层期较长(如且分层期较长(如30d)的湖泊、水库可视为分层湖(库)。)的湖泊、水库可视为分层湖(库)。不存在大面积回流区和死水区且流速较快,水力停留时间较短的狭长湖泊可以简化不存在大面积回流区和死水区且流速较快,水力停留时间较短的狭长湖泊可以简化为河流。为河流。第6页/共50页第六页,共50页。污染源的简化污染源的简化(jinhu)(P96)污染源简化包括排放污染源简

7、化包括排放(pi fn)方式的简化和排放方式的简化和排放(pi fn)规规律的简化。律的简化。污染源排放污染源排放(pi fn)方式简化:点源和面源方式简化:点源和面源 无组织排放或从多个间距很近的排放口排水时,也可以简化无组织排放或从多个间距很近的排放口排水时,也可以简化(jinhu)为面为面源;源;排入河流的两排放口间距较近时,可简化排入河流的两排放口间距较近时,可简化(jinhu)为一个,其位置假设在为一个,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排放量为二者之和。两排放口之间,排放量为二者之和。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可简化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可简化(jinhu)为一个,其排放量是所有排为一

8、个,其排放量是所有排放量之和。排入大湖(库)的两排放口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放量之和。排入大湖(库)的两排放口间距较近时,可以简化(jinhu)成一成一个,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排放量为两者之和。个,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排放量为两者之和。污染源排放规律简化:连续恒定排放和非连续恒定排放污染源排放规律简化:连续恒定排放和非连续恒定排放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中,通常可以把排放规律简化为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中,通常可以把排放规律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连续恒定排放。第7页/共50页第七页,共50页。4.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 水体水体(s

9、hu t)自净的基本原理自净的基本原理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 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 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 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第8页/共50页第八页,共50页。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的方法(的方法(P95)物理物理(wl)模型法模型法类比类比(lib)调查法调查法 主要指主要指水工模型水工模型。水工模型法。水工模型法定量性较高,再现性较

10、好定量性较高,再现性较好,能反映出,能反映出比较复杂的地表水环境的水力特征和污染物迁移的物理过程。但需要合比较复杂的地表水环境的水力特征和污染物迁移的物理过程。但需要合适的试验场所和条件以及必要的基础数据,需较多人力、物力和时间。适的试验场所和条件以及必要的基础数据,需较多人力、物力和时间。专业判断法专业判断法 半定量或定性预测。注意预测对象与类比对象的相似性。半定量或定性预测。注意预测对象与类比对象的相似性。数学模式法数学模式法 定性预测。建设项目对地表水环境某些影响无法定量预测,也没有定性预测。建设项目对地表水环境某些影响无法定量预测,也没有条件采用类比调查时采用。条件采用类比调查时采用。

11、第9页/共50页第九页,共50页。4.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 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 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水质数学水质数学(shxu)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则 常用河流水质数学常用河流水质数学(shxu)模型与适用模型与适用条件条件 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第10页/共50页第十页,共50页。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

12、(xunyng)原则原则 水质数学模式水质数学模式按水质分布状况分: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按水质分布状况分: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按来水和排污随时间的变化分:动态、稳态、准稳态(准按来水和排污随时间的变化分:动态、稳态、准稳态(准动态);动态);按拟预测水质组分分:单一按拟预测水质组分分:单一(dny)组分模式、耦合组分模组分模式、耦合组分模式;式;按求解方法及方程形式分:解析解模式、数值解模式;按求解方法及方程形式分:解析解模式、数值解模式;水质影响预测模式的选用(水质影响预测模式的选用(P97)主要考虑水体类型和排污状况主要考虑水体类型和排污状况(zhungkung)、环境水文条、环境

13、水文条件及水力学特征、污染物的性质及水质分布状态、评价等级等件及水力学特征、污染物的性质及水质分布状态、评价等级等方面。方面。第11页/共50页第十一页,共50页。4.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 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 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水质数学模式水质数学模式(msh)的类型与选用的类型与选用原则原则 *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 水质模型参

14、数的确定方法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第12页/共50页第十二页,共50页。1.*河流混合(hnh)过程段长度(P73)预测范围内河段分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排污口上游河段。预测范围内河段分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排污口上游河段。充分混合段: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面上任意一充分混合段: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点(y din)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认为达到均匀分布。混合过程段:指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混合过程段:指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河流混合

15、过程段长度可由下式计算(理论公式):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可由下式计算(理论公式):河中心排放河中心排放 x=0.1uxB2/Ey岸边排放岸边排放 x=0.4uxB2/Ey u xx方向流速,方向流速,m/s;B 河流宽度,河流宽度,m;Ey横向扩散系数,横向扩散系数,m2/s。常用常用(chn yn)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第13页/共50页第十三页,共50页。1.河流混合(hnh)过程段长度(P73)*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可由下式估算(经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可由下式估算(经验验(jngyn)公式):公式):式中,式中,B河流宽度河流宽度(kund),m;a排放口距岸边的

16、距离,排放口距岸边的距离,m;u河流断面的平均流速,河流断面的平均流速,m/s;H平均水深,平均水深,m;g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9.8m/s2;I河流坡度,河流坡度,。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第14页/共50页第十四页,共50页。例题例题1:一河段的一河段的K 断面断面(dun min)处有一岸边污水排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河水特征为: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河水特征为:B=50.0m,H 均均=1.2m,u=0.1m/s,I=9,试计算混,试计算混合过程污染带长度。合过程污染带长度。解解:混合过程段长度:混合过程段长度:779

17、.0m所以混合过程段长度为所以混合过程段长度为779.0m。第15页/共50页第十五页,共50页。*2.河流河流(hli)完全混合模式(完全混合模式(P71)适用条件:适用条件:(1)河流充分混合)河流充分混合(hnh)段;(段;(3)河流为恒定流动;)河流为恒定流动;(2)持久性污染物;)持久性污染物;(4)废水连续稳定排放。)废水连续稳定排放。c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浓度(nngd),mg/L;cp污染物排放浓度污染物排放浓度(nngd),mg/L;ch河流来水污染物浓度河流来水污染物浓度(nngd),mg/L;Qp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量,m3/s;Qh河流来水流量,河流来水流量,m3/s;常用

18、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第16页/共50页第十六页,共50页。例题例题2(P72):):河边拟建一工厂,排放含氯化物废水,流量河边拟建一工厂,排放含氯化物废水,流量2.83m3/s,含盐量含盐量1300mg/L;该河流;该河流(hli)平均流速平均流速0.46m/s,平均,平均河宽河宽13.7m,平均水深,平均水深0.61m,含氯化物浓度,含氯化物浓度100mg/L。如。如该厂废水排入河中能与河水迅速混合,问河水氯化物是否该厂废水排入河中能与河水迅速混合,问河水氯化物是否超标(设地方标准为超标(设地方标准为200mg/L)?)?解:解:ch100mg/L,Q h

19、0.4613.70.613.84m3/s cp=1300mg/L,Q p=2.83m3/s 代入代入得得 c=609mg/L。该厂废水如排入河中,河水氯化物将超标。该厂废水如排入河中,河水氯化物将超标。第17页/共50页第十七页,共50页。*3.河流河流(hli)一维稳态模式一维稳态模式 c 计算断面的污染物浓度计算断面的污染物浓度(nngd),mg/L;c0计算初始点污染物浓度计算初始点污染物浓度(nngd),mg/L;t断面间水团传播时间,断面间水团传播时间,d;K水质综合消减系数,水质综合消减系数,1/d;u河流流速,河流流速,m/s;x从计算初始点到下游计算断面的距离,从计算初始点到下

20、游计算断面的距离,m;常用河流水质常用河流水质(shu zh)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或或一般方程式为:一般方程式为:e:自然对数的底自然对数的底 ,2.718第18页/共50页第十八页,共50页。*3.河流河流(hli)一维稳态模式一维稳态模式*适用条件:适用条件:(1)河流充分混合)河流充分混合(hnh)段;段;(3)河流)河流为恒定流动;为恒定流动;(2)非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4)废水连续稳定)废水连续稳定排放。排放。c 计算断面计算断面(dun min)的污染物浓度,的污染物浓度,mg/L;c0计算初始点污染物浓度,计算初始点污染物浓度,mg/L;K1耗氧系数

21、,耗氧系数,1/d;K3污染物的沉降系数,污染物的沉降系数,1/d;u河流流速,河流流速,m/s;x从计算初始点到下游计算断面从计算初始点到下游计算断面(dun min)的距离,的距离,m;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或或第19页/共50页第十九页,共50页。例题例题3:一河段的:一河段的K 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p=19440m3/d,BOD5(p)=81.4mg/L,河水,河水Qh=6.0m3/s,BOD5(h)=6.16mg/L,u=0.1m/s,K1=0.

22、3/d,如果忽略污,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混合过程段内的降解染物质在混合过程段内的降解(jin ji)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 的下游某段处,河流中的下游某段处,河流中BOD5 浓浓度是多少?度是多少?解:解:Qp=19440/86400=0.225m3/s 计算计算(j sun)起始点处完全混合后的起始点处完全混合后的BOD 的浓度的浓度8.88mg/L=6.275 mg/L 在距完全混合断面在距完全混合断面(dun min)10km 的下游某段处,河流中的下游某段处,河流中BOD5 浓度是浓度是6.275 mg/L第20页/共50页第

23、二十页,共50页。常用常用(chn yn)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4.Streeter Phelps(S-P)模式模式(msh)建立建立S-P模式的基本假设:模式的基本假设:(1)河流中的)河流中的BOD衰减和溶解氧的复氧都是一级反应衰减和溶解氧的复氧都是一级反应(fnyng);(2)反应)反应(fnyng)速度是定常的;速度是定常的;(3)河流中的耗氧是由)河流中的耗氧是由BOD衰减引起的,而河流中的溶解氧来源衰减引起的,而河流中的溶解氧来源则是大气复氧。则是大气复氧。S-P模式的适用条件:(模式的适用条件:(1)河流充分混合段河流充分混合段;(2)污染物为耗氧

24、有机污染物污染物为耗氧有机污染物;(3)需要预测河流溶解氧状态;)需要预测河流溶解氧状态;(4)河流为恒定流动;)河流为恒定流动;(5)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第21页/共50页第二十一页,共50页。常用常用(chn yn)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4.Streeter Phelps(S-P)模式模式(msh)CBOD0计算初始断面的计算初始断面的BOD浓度浓度(nngd),mg/L;D0计算初始断面亏氧量,即断面计算初始断面亏氧量,即断面DO浓度浓度(nngd)与与DOf之差,之差,mg/L;Dh上游来水中溶解氧的氧亏值,上游来水中溶解氧的氧亏值

25、,mg/L;Dp污水中溶解氧的氧亏值,污水中溶解氧的氧亏值,mg/L;第22页/共50页第二十二页,共50页。*4.Streeter Phelps(S-P)模式模式(msh)D亏氧量,即饱和溶解氧浓度亏氧量,即饱和溶解氧浓度(nngd)与溶解氧浓度与溶解氧浓度(nngd)的差值,的差值,mg/L;cBODBOD的浓度的浓度(nngd),mg/L;K1耗氧系数,耗氧系数,1/d;K2大气复氧系数,大气复氧系数,1/d;x从计算初始点到下游计算断面的距离,从计算初始点到下游计算断面的距离,m氧垂公氧垂公式式氧垂曲线:根据氧垂曲线:根据(gnj)氧垂公式绘制的溶解氧沿程变化曲氧垂公式绘制的溶解氧沿程

26、变化曲线。(线。(P75)第23页/共50页第二十三页,共50页。*4.Streeter Phelps(S-P)模式模式(msh)计算计算(j sun)最大氧亏点临界点最大氧亏点临界点tc由起始点到达由起始点到达(dod)临界点的流行时间。临界点的流行时间。xc临界点到计算初始点的距离,临界点到计算初始点的距离,m。第24页/共50页第二十四页,共50页。*4.Streeter Phelps(S-P)模式模式(msh)S-P模式在水质影响(yngxing)预测中应用最广,也可用于计算河段的最大容许排污量。在在S-P模式基础上,结合河流自净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模式基础上,结合河流自净过程中的不同

27、影响因素(yn s),人们提出了一些修正型。例如托马斯引入悬浮物沉,人们提出了一些修正型。例如托马斯引入悬浮物沉降作用对降作用对BOD衰减的影响;多宾斯坎普提出了考虑底泥耗衰减的影响;多宾斯坎普提出了考虑底泥耗氧和光合作用复氧的模型;奥康纳进一步考虑含氮污染物的氧和光合作用复氧的模型;奥康纳进一步考虑含氮污染物的影响;影响;1989年美国年美国EPA推出了推出了QUAL2E,这是一维水质模,这是一维水质模型,全面考虑河流自净的机理,可以模拟型,全面考虑河流自净的机理,可以模拟15种以上不同的水种以上不同的水质参数的变化,如水温、有机磷、有机氮、肠杆菌等。质参数的变化,如水温、有机磷、有机氮、肠

28、杆菌等。第25页/共50页第二十五页,共50页。5.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河流二维稳态混合(hnh)模式模式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1)平直、断面形状规则河段混合过程)平直、断面形状规则河段混合过程(guchng)段;段;(2)持久性污染物;)持久性污染物;(3)河流为恒定流动;)河流为恒定流动;(4)连续稳定排放;)连续稳定排放;(5)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常用常用(chn yn)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第26页/共50页第二十六页,共50页。5.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河流二维稳态混合(hnh)模式模式 c(x,

29、y)(x,y)点污染源垂直平均浓度点污染源垂直平均浓度(nngd),mg/L;H平均水深,平均水深,m;B河流宽度,河流宽度,m;a排放口与岸边的距离,排放口与岸边的距离,m;My横向混合系数,横向混合系数,m2/s;x,y笛卡儿坐标系的坐标,笛卡儿坐标系的坐标,m;岸边排放岸边排放(pi fn):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第27页/共50页第二十七页,共50页。5.河流河流(hli)二维稳态混合模式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c(x,y)(x,y)点污染源垂直点污染源垂直(chuzh)平均浓度,平均浓度,mg/L;H平均水深,平均水深,m;B河流宽度,河流宽度,m;a

30、排放口与岸边的距离,排放口与岸边的距离,m;My横向混合系数,横向混合系数,m2/s;x,y笛卡儿坐标系的坐标,笛卡儿坐标系的坐标,m;非岸边排放非岸边排放(pi fn):2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第28页/共50页第二十八页,共50页。6.河流二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河流二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liling)模模式式常用常用(chn yn)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适用条件:(适用条件:(1)弯曲河流、断面形状不规则河段混合过程段;)弯曲河流、断面形状不规则河段混合过程段;(2)持久性污染物;)持久性污染物;(3)河流为恒定流动;)河流

31、为恒定流动;(4)连续)连续(linx)稳定排放;稳定排放;(5)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岸边排放:岸边排放:c(x,q)(x,q)处污染物垂向平均浓度,)处污染物垂向平均浓度,mg/L;Mq累积流量坐标系下的横向混合系数;累积流量坐标系下的横向混合系数;x,q累积流量坐标系的坐标;累积流量坐标系的坐标;第29页/共50页第二十九页,共50页。4.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拟预测水质参数拟预测水质参数(cnsh)的筛选的筛选 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期和阶段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32、的时期和阶段 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地表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水质数学模式的类型与选用原则 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 水质模型参数水质模型参数(cnsh)的确定方法的确定方法第30页/共50页第三十页,共50页。水质水质(shu zh)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水质模型参数确定水质模型参数确定(qudng)的方法类别:的方法类别:实验室测定法实验室测定法公式计算法(包括经验公式、模型求解等)公式计算法(包括经验公式、模型求解等)现状现状(xinzhung)实测法实测法示

33、踪剂法示踪剂法第31页/共50页第三十一页,共50页。(1)实验室测定法)实验室测定法 K1=K1+(0.11+54 I)u/H式中:式中:K1耗氧系数,耗氧系数,1/d;K1试验室测定的耗氧系数,试验室测定的耗氧系数,1/d;I河流底坡或地面坡度河流底坡或地面坡度(pd),;u河水流速,河水流速,m/s;H平均水深,平均水深,m。在实际应用中,在实际应用中,K1 仍然写作仍然写作 K1耗氧系数耗氧系数K1单独单独(dnd)估值方法(估值方法(P83)第32页/共50页第三十二页,共50页。(2)两点法)两点法(现场现场(xinchng)实实测法测法)式中:式中:c A、c B为为A、B断面上

34、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断面上污染物的平均浓度(nngd),x为为A、B断面间的距离。断面间的距离。耗氧系数耗氧系数(xsh)K1单独估值方法(单独估值方法(P83)第33页/共50页第三十三页,共50页。复氧系数复氧系数(xsh)K2的单独估值方法的单独估值方法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P84)(1)奥康纳多宾斯,简称)奥康纳多宾斯,简称(jinchng)奥多公奥多公式:式:cz17cz17cz谢才系数谢才系数I河流河流(hli)坡度坡度n河床糙率河床糙率Dm分子扩散系数分子扩散系数第34页/共50页第三十四页,共50页。0.1H0.6m u 1.5m/s0.6H8m0.6u1.8m/s(2)欧文斯等

35、人经验)欧文斯等人经验(jngyn)式式(3)丘吉尔经验)丘吉尔经验(jngyn)式式 复氧系数复氧系数K2的单独估值方法的单独估值方法经验经验(jngyn)公式法(公式法(P84)第35页/共50页第三十五页,共50页。K1、K2的温度的温度(wnd)校正校正K1或或2(T)K1或或2(20)(T-20)温度温度(wnd)常数常数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对于对于(duy)K1,1.021.06,一般取,一般取1.047对于对于(duy)K2,1.0151.047,一般取,一般取1.024第36页/共50页第三十六页,共50页。(1)泰勒法求泰勒法求Ey(适用于河流适用于河流)Ey=(0.058H

36、+0.0065B)(gHI)1/2 B/H100式中:式中:B河流宽度河流宽度(kund);g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2)爱尔德法求爱尔德法求Ex(适用于河流适用于河流)Ex=5.93H(gHI)1/2混合系数的经验混合系数的经验(jngyn)公式(公式(P82)第37页/共50页第三十七页,共50页。混合混合(hnh)系数的示踪试验测定法(系数的示踪试验测定法(P82)示踪物质有:示踪物质有:无机盐类(无机盐类(NaCl、LiCl)荧光染料(如工业碱性玫瑰红)荧光染料(如工业碱性玫瑰红)放射性同位素等。放射性同位素等。示踪物质应满足以下要求:示踪物质应满足以下要求:具有在水体中不沉降、不降

37、解、不产生化学反应具有在水体中不沉降、不降解、不产生化学反应 测定简单准确,测定简单准确,经济经济(jngj)对环境无害对环境无害 示踪物质的投放有瞬时投放、有限时段投放和连续恒定投放。示踪物质的投放有瞬时投放、有限时段投放和连续恒定投放。向水体(shu t)中投放示踪物质,追踪测定其浓度变化,据以计算所需要的各环境水力学参数的方法。第38页/共50页第三十八页,共50页。第四章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pngji)4.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4.2 相关相关(xinggun)水环境标准水环境标准4.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4.4 地表水环境影响

38、评价等级及范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4.5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4.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第39页/共50页第三十九页,共50页。4.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pngji)评价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是评定与估价建设项目各生产阶段对地表水的环境影响,是环境影响预测的继续。原则上可采用单项水质参数(cnsh)评价方法或多项水质参数(cnsh)综合评价方法。注意:注意:与现状评价采用的水质标准应相同;与现状评价采用的水质标准应相同;预测值未包括预测值未包括(boku)(boku)环境质量

39、现状值(背景值)时,注意环境质量现状值(背景值)时,注意叠加;叠加;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5年)内兴建并且向同一地表年)内兴建并且向同一地表水环境排污时,应有政府有关部门规定水环境排污时,应有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各建设项目的排污总量各建设项目的排污总量或或允允许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比例许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比例。*自净利用指数法自净利用指数法第40页/共50页第四十页,共50页。评价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的最终结果(ji gu)应得出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能否满足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结论。有些情况不宜做出明确的结论,如建设项目恶化了地表水环境的某些方

40、面,同时又改善了其它某些方面。这种情况应说明建设项目对地表水环境的正影响、负影响及其范围、程度和评价者的意见。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hunjng)(hunjng)评价结论评价结论 第43页/共50页第四十三页,共50页。地表水环境评价地表水环境评价(pngji)(pngji)结论结论下面两种情况应做出可以(ky)满足地表水环境保护要求的结论:(1)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除排放口附近很小范围外,水域的水质均能达到预定要求;(2)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某个阶段,个别水质参数在较大范围内不能达到预定的水质要求,但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后可以(ky)满足要求。第44页/共50页第四十四页,共50页。

41、下面(xi mian)两种情况原则上应做出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保护要求的结论:(1)地表水现状水质已经超标;(2)污染消减量过大以至于消减措施在技术、经济上明显不合理。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hunjng)(hunjng)评价结论评价结论第45页/共50页第四十五页,共50页。关于(guny)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对于北方河流,由于河流中流动的是污水,常常(chngchng)达标排放的建设项目废水水质好于河水水质,预测一定程度上失去意义;对于季节性河流,如何预测其影响;当污水进入城市下水道时,常常(chngchng)评价的是污水能否满足进入下水道水质标准;从总量控制上来探讨可能更合适。第46页/共50

42、页第四十六页,共50页。The end!Thank you!第47页/共50页第四十七页,共50页。作业作业(zuy):1.某水域经过几次监测某水域经过几次监测CODcr的浓度为:的浓度为:16.9mg/L,19.8mg/L,17.9mg/L,21.5mg/L,14.2mg/L,用内梅罗法计算,用内梅罗法计算CODcr 的统计浓度的统计浓度值是多少值是多少mg/L?2.气温气温(qwn)为为23时,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时,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4.5mg/L,已知该河段属于,已知该河段属于 类水体,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多少?(根据类水体,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多少?(根据GB383

43、8-2002,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6mg/L)3.某水样某水样pH为为6.5,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多少?,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多少?4.某建设项目某建设项目COD的排放浓度为的排放浓度为30mg/L,排放量为,排放量为36000m3/小时,排入小时,排入地表水的地表水的COD执行执行20mg/L,地表水上游,地表水上游COD的浓度是的浓度是18mg/L,其上游,其上游来水流量来水流量50m3/s,则其,则其ISE是多少?是多少?第48页/共50页第四十八页,共50页。4.根据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功能被分为几类?每类的具体内容地表水环境功能被分为几类?每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什么?5.GB8978-1996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控制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及控制(kngzh)方式将污染物分方式将污染物分为几类?分别在哪里采样?为几类?分别在哪里采样?6.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依据是什么?7.完全混合模型,一维模型和完全混合模型,一维模型和S-P模型的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模型的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作业作业(zuy):第49页/共50页第四十九页,共50页。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50页/共50页第五十页,共5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工具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