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53080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第2章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吃橘子的故事:吃橘子的故事:这个由哈佛大学费希尔、尤里两位这个由哈佛大学费希尔、尤里两位教授描述的故事是这样的:教授描述的故事是这样的:两姐妹共有一个橘子,姐姐想要皮,两姐妹共有一个橘子,姐姐想要皮,妹妹想要橘瓣。但是橘子的分割存妹妹想要橘瓣。但是橘子的分割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分割办法:其一是在着两种不同的分割办法:其一是姐姐取其皮,妹妹取其瓣;其二是姐姐取其皮,妹妹取其瓣;其二是橘子每人一半,各取其需后,扔掉橘子每人一半,各取其需后,扔掉不需要的。不需要的。姐妹俩将如何选择?姐妹俩将如何选择?如果姐妹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情况又如果姐妹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情况

2、又将如何?将如何?各国为什么要进行贸易各国为什么要进行贸易在贸易活动中是一方在贸易活动中是一方还是双方获利还是双方获利 利从何来利从何来国际贸易理论要回答三个问题国际贸易理论要回答三个问题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国国际际贸贸易易理理论论保护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理论一、历史背景和代表人物介绍一、历史背景和代表人物介绍 18世纪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新兴的资产年代,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

3、从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料并销售其产阶级为了从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料并销售其产品,迫切要求扩大对外贸易,而品,迫切要求扩大对外贸易,而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却严重束缚了对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却严重束缚了对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展。这种要求,必然要反映到经济思想上来。这就是重商主义衰落这种要求,必然要反映到经济思想上来。这就是重商主义衰落和古典学派兴起的大背景。和古典学派兴起的大背景。古典学派提出了古典学派提出了“自由放任自由放任”的口号,在理论上为资本主义的的口号,在理论上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铺平了道路。自由发展铺平了道路。古典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

4、是古典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亚当.斯密斯密。2023/5/268亚当亚当斯密(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者。者。出生于苏格兰,斯密先后在格拉斯哥大出生于苏格兰,斯密先后在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曾在爱丁堡学和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曾在爱丁堡大学讲授法学、政治学和修辞学,后来大学讲授法学、政治学和修辞学,后来到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到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在此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在此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道德情操论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 1778

5、年他被任命为苏格兰税务监督,年他被任命为苏格兰税务监督,1787年担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年担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1790年逝世,终年年逝世,终年67岁。被尊称为岁。被尊称为“现代经现代经济学之父济学之父”和和“自由经济的守护神自由经济的守护神”。亚当亚当斯密简介斯密简介在狩猎社会,一个人一开始既打猎又造弓在狩猎社会,一个人一开始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造弓箭,于是就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造弓箭,于是就专门造弓箭换猎物;另一个人一开始也是专门造弓箭换猎物;另一个人一开始也是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打既打猎又造弓箭,后来发现自己更擅长打猎,于是就专门打猎,然后用猎物交换弓猎,于

6、是就专门打猎,然后用猎物交换弓箭。如此一来,两个人的箭。如此一来,两个人的“蛋糕蛋糕”都可以都可以做得更大,整个社会的做得更大,整个社会的“蛋糕蛋糕”也因之更也因之更大。大。二、亚当二、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及观点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及观点 1 1、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交换。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交换。交换的倾向形成分工,分工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交换的倾向形成分工,分工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斯密以制针为例,说明工场手工业中实行分工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斯密以制针为例,说明工场手工业中实行分工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7、。他说,由一个人制针,所有的生产率。他说,由一个人制针,所有的1818道制针工序都由他自己来完成,道制针工序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每天最多只能生产每天最多只能生产2020枚。如果实行分工生产,由枚。如果实行分工生产,由1010个人分别去完成各种个人分别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工序,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48004800枚。枚。2023/5/26112 2、国内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家之间、国内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家之间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之

8、间存在的之间存在的之间存在的之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劳动生产率或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比别国高的劳动生比别国高的劳动生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或具有比别国低的生产成本产率或具有比别国低的生产成本产率或具有比别国低的生产成本产率或具有比别国低的生产成本,该国在这一产品,该国在这一产品,该国在这一产品,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上就具有上就具有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绝对优势(Absolute Ad

9、vantageAbsolute AdvantageAbsolute AdvantageAbsolute Advantage););););反之,反之,反之,反之,则不具有绝对优势,而是具有则不具有绝对优势,而是具有则不具有绝对优势,而是具有则不具有绝对优势,而是具有绝对劣势绝对劣势绝对劣势绝对劣势。3.各国应该如何进行贸易?(贸易模式)各国应该如何进行贸易?(贸易模式)各国应各国应各国应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产品,的产品,的产品,进口其具有绝进口其具有绝进口其具有绝进口其具有绝对劣势对劣势

10、对劣势对劣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这种以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这种以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P22P222023/5/2615 假定世界上只有法国和英国两个国家,两国只生产小假定世界上只有法国和英国两个国家,两国只生产小假定世界上只有法国和英国两个国家,两国只生产小假定世界上只有法国和英国两个国家,两国只生产小麦和布两种产品。生产麦和布两种产品。生产麦和布两种产品。生产

11、麦和布两种产品。生产1 1 1 1个单位小麦,法国需要投入个单位小麦,法国需要投入个单位小麦,法国需要投入个单位小麦,法国需要投入80808080单单单单位劳动,英国则需要投入位劳动,英国则需要投入位劳动,英国则需要投入位劳动,英国则需要投入150150150150单位劳动;生产单位劳动;生产单位劳动;生产单位劳动;生产1 1 1 1单位布,单位布,单位布,单位布,法国需要投入法国需要投入法国需要投入法国需要投入120120120120单位劳动,英国则需投入单位劳动,英国则需投入单位劳动,英国则需投入单位劳动,英国则需投入50505050单位劳动。单位劳动。单位劳动。单位劳动。在分工前,法国和

12、英国在上述投入情况下共可以生产在分工前,法国和英国在上述投入情况下共可以生产在分工前,法国和英国在上述投入情况下共可以生产在分工前,法国和英国在上述投入情况下共可以生产2 2 2 2单单单单位小麦和位小麦和位小麦和位小麦和2 2 2 2单位布。单位布。单位布。单位布。分分分分工工工工前前前前国家国家国家国家小麦小麦小麦小麦劳动投入劳动投入劳动投入劳动投入布布布布劳动投入劳动投入劳动投入劳动投入法国法国法国法国1 1 1 1808080801 1 1 1120120120120英国英国英国英国1 1 1 11501501501501 1 1 150505050总产量总产量总产量总产量2 2 2

13、22 2 2 2三、绝对优势论的例证三、绝对优势论的例证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均获利。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均获利。1、总产出增加总产出增加 分工与交换后,世界总产出增加了分工与交换后,世界总产出增加了0.50.5单位小麦单位小麦和和2 2单位布。单位布。2、可供消费的产品数量增加。、可供消费的产品数量增加。在用一单位小麦交换一单位布后,法国可供消费在用一单位小麦交换一单位布后,法国可供消费的小麦和英国可供消费的布都增加了。的小麦和英国可供消费的布都增加了。贸易利益贸易利益3、节约劳动。、节约劳动。或者,假定两国消费总量不变,则法国或者,假定两国消费总量不变,则法国0.

14、50.5单位的小麦和英国单位的小麦和英国2 2单位布的生产就不必要单位布的生产就不必要了,了,即法国只生产即法国只生产2 2单位小麦,共投入单位小麦,共投入80*2=16080*2=160单位劳动,可以节约单位劳动,可以节约4040单位劳动;单位劳动;英国只生产英国只生产2 2单位布,共投入单位布,共投入50*2=10050*2=100单位单位劳动,可节约劳动,可节约100100单位劳动。单位劳动。这些增加的产量,或者节约的劳动,就是这些增加的产量,或者节约的劳动,就是贸易利益。贸易利益。比较利益论比较利益论比较优势论比较优势论2023/5/2621一、历史背景及作者生平一、历史背景及作者生平

15、一、历史背景及作者生平一、历史背景及作者生平历史背景:历史背景:18151815年,英国实施谷物法,提高对农业的保护年,英国实施谷物法,提高对农业的保护力度。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力度。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方可进口,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结果导致了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结果导致了谷物价格的飞涨,从而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资谷物价格的飞涨,从而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需要更为彻底的理论来武装自己。产阶级需要更为彻底的理论来武装自己。围绕谷物法存废展开的激烈论争;围绕谷物法存废展开的激烈论争;既然英国能比他国更便宜地生产粮食,何需进口既然英国

16、能比他国更便宜地生产粮食,何需进口?大大大大卫卫卫卫李李李李嘉嘉嘉嘉图图图图(17721772177217721823182318231823年年年年)是是是是继继继继亚亚亚亚当当当当斯斯斯斯密密密密之之之之后后后后的的的的英英英英国国国国古古古古典典典典政政政政治治治治经经经经济济济济学学学学的的的的杰杰杰杰出出出出代代代代表表表表人人人人物物物物,被被被被称称称称为为为为古古古古典典典典政政政政治治治治经经经经济济济济学学学学的的的的集集集集大大大大成成成成者者者者。(先先先先驱驱驱驱、鼻鼻鼻鼻祖祖祖祖和和和和集集集集大大大大成成成成者)者)者)者)2023/5/2622作者生平:作者生平

17、:李嘉图李嘉图18171817年出版了他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及赋税原理,对商品,对商品价值理论和财富分配问价值理论和财富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地租及国际贸易问题对地租及国际贸易问题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该书完成了著名的讨。该书完成了著名的比较成本学说。比较成本学说。“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二、大卫二、大卫.李嘉图的贸易思想李嘉图的贸易思想二、二、大卫大卫.李嘉图的贸易思想李嘉图的贸易思想 李嘉图认为,

18、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生产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率上的相对差别率上的相对差别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就会出现,就会出现,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的相对差别的相对差别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从而使各国,从而使各国,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

19、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较优势较优势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所以,每个国家应该根据所以,每个国家应该根据所以,每个国家应该根据所以,每个国家应该根据“两优取最优,两劣取两优取最优,两劣取两优取最优,两劣取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次劣次劣次劣”的原则,的原则,的原则,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比较优比较优比较优势势势势”(Comparative AdvantageComparat

20、ive AdvantageComparative AdvantageComparative Advantage)的产品,进口的产品,进口的产品,进口的产品,进口其具有其具有其具有其具有“比较劣势比较劣势比较劣势比较劣势”的产品。的产品。的产品。的产品。2023/5/2626国国国国家家家家呢绒呢绒呢绒呢绒产量产量产量产量劳动劳动劳动劳动投入投入投入投入酒酒酒酒产量产量产量产量劳动劳动劳动劳动投入投入投入投入英英英英国国国国220/220/100=100=2.22.2100+100+120=120=220220葡葡葡葡萄萄萄萄牙牙牙牙170/170/80=80=2.1252.12580+80+9

21、0=90=170170 分工后分工后分工后分工后国国国国家家家家呢绒呢绒呢绒呢绒酒酒酒酒英英英英国国国国1.21.21 1葡葡葡葡萄萄萄萄牙牙牙牙1 11.1251.125呢绒和酒呢绒和酒呢绒和酒呢绒和酒1:11:11:11:1交换交换交换交换分工的结果:英国所有劳动只用于生产呢绒,可生产分工的结果:英国所有劳动只用于生产呢绒,可生产分工的结果:英国所有劳动只用于生产呢绒,可生产分工的结果:英国所有劳动只用于生产呢绒,可生产2.22.2单位呢绒,葡萄牙只单位呢绒,葡萄牙只单位呢绒,葡萄牙只单位呢绒,葡萄牙只 生产酒,可生产生产酒,可生产生产酒,可生产生产酒,可生产2.1252.125单位酒,产

22、量都比分工前增加了。通过国际贸易用一单单位酒,产量都比分工前增加了。通过国际贸易用一单单位酒,产量都比分工前增加了。通过国际贸易用一单单位酒,产量都比分工前增加了。通过国际贸易用一单位呢绒换一单位酒后,英国可多消费位呢绒换一单位酒后,英国可多消费位呢绒换一单位酒后,英国可多消费位呢绒换一单位酒后,英国可多消费0.20.2单位呢绒,葡萄牙可多消费单位呢绒,葡萄牙可多消费单位呢绒,葡萄牙可多消费单位呢绒,葡萄牙可多消费0.1250.125单位单位单位单位 酒,使得消费量增加了,对双方都有利。酒,使得消费量增加了,对双方都有利。酒,使得消费量增加了,对双方都有利。酒,使得消费量增加了,对双方都有利。

23、或者,假定两国消费总量不变,则英国或者,假定两国消费总量不变,则英国0.20.2单位单位的呢绒和葡国的呢绒和葡国0.1250.125单位酒的生产就不必要了,单位酒的生产就不必要了,即英国生产即英国生产2 2单位呢绒,共投入单位呢绒,共投入100*2=200100*2=200单位劳单位劳动,可以节约动,可以节约2020单位劳动;单位劳动;葡萄牙负责生产葡萄牙负责生产2 2单位酒,共投入单位酒,共投入80*2=16080*2=160单位劳单位劳动,可节约动,可节约1010单位劳动。单位劳动。这些增加的产量,或者节约的劳动,就是贸易利这些增加的产量,或者节约的劳动,就是贸易利益益。贸易利益贸易利益局

24、限性:局限性:局限性:局限性:1.学说的许多假设前提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学说的许多假设前提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2.该该学学说说主主张张一一国国只只从从事事具具有有比比较较优优势势的的行行业业的的生生产产和和出出口口,对对没没有有比比较较优优势势的的行行业业彻彻底底放放弃弃,这这样样的的分工在现实不存在。分工在现实不存在。第二节第二节 相互需求理论相互需求理论相互需求论实质上是指由相互需求论实质上是指由供求关系决定商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值品价值的理论,是比较优势论的补充。的理论,是比较优势论的补充。约翰约翰穆勒穆勒和和阿弗里德阿弗里德马歇尔马歇尔是相互需求论是相互需求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穆勒首先提出

25、了相互需的主要代表人物。穆勒首先提出了相互需求论,马歇尔以几何方法对穆勒的相互需求论,马歇尔以几何方法对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作出进一步分析和阐述。求原理作出进一步分析和阐述。相互需求论相互需求论约翰约翰斯图亚特斯图亚特穆勒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年)是年)是英国英国经济学界经济学界的重要人物,是李嘉图的追随者,也的重要人物,是李嘉图的追随者,也有人称他是有人称他是“最后一个古典主义者最后一个古典主义者”。1848年,他出版了其代表作年,他出版了其代表作政治经政治经济学原理济学原理。在书中他论述了他的。在书中他论述了他的“相互需求原理。穆勒以相互需求原理。穆勒以等量

26、劳动的不等量劳动的不同产出同产出来比较两国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来比较两国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差异,补充了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中补充了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中没有论及的国际交换比问题。没有论及的国际交换比问题。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一)互惠贸易的范围(一)互惠贸易的范围 相互需求论认为,交易双方在各自国内市场有相互需求论认为,交易双方在各自国内市场有各自的交换比例,在世界市场上,两国商品的各自的交换比例,在世界市场上,两国商品的交换形成一个国际交换比例,交换形成一个国际交换比例,这一比例只有介这一比例只有介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才对贸易双方均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才对贸易双方均有利。有利。下面以英

27、国和德国两个国家各生产毛呢和麻布两下面以英国和德国两个国家各生产毛呢和麻布两种产品为例,来论述穆勒关于国际交换条件的确种产品为例,来论述穆勒关于国际交换条件的确定问题。定问题。.假设英德两国假设英德两国投入既定量劳动投入既定量劳动可可各自生产毛呢和各自生产毛呢和麻布的数量麻布的数量如下表。如下表。毛呢麻布英国10码15码德国10码20码国际分工前国际分工前根据根据等量劳动换取等量报酬等量劳动换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在英国,的原则,在英国,10码码毛呢换取毛呢换取15码麻布;在德国,码麻布;在德国,10码毛呢可换取码毛呢可换取20码码麻布。麻布。根据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德国在麻布的生产上,

28、德国在麻布的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而英国则在毛呢的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而英国则在毛呢的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所以,贸易格局应该是处于相对优势。所以,贸易格局应该是英英国生产并出口毛呢以交换德国的麻布国生产并出口毛呢以交换德国的麻布。毛呢麻布英国20码德国40码国际分工后国际分工后按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分工,英德两国集中生产按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国际分工,英德两国集中生产的产品量如下:的产品量如下:产品总量由于分工而增加了:毛呢的量虽仍为产品总量由于分工而增加了:毛呢的量虽仍为20码,但麻布的量却由码,但麻布的量却由35码增至码增至40码。码。英德两国间商品的交换比例,应在两国国内交换比英德两国间商品的

29、交换比例,应在两国国内交换比英德两国间商品的交换比例,应在两国国内交换比英德两国间商品的交换比例,应在两国国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之间。例的上下限之间。例的上下限之间。例的上下限之间。在没有国际分工时,在没有国际分工时,英德两国国内的商品交换比例由英德两国国内的商品交换比例由商品的劳商品的劳动成本动成本决定。所以,决定。所以,在英国国内,毛呢与麻布的交换比例为在英国国内,毛呢与麻布的交换比例为10151015,即即10码的毛呢换码的毛呢换15码的麻布,因为它们所含的劳动量码的麻布,因为它们所含的劳动量相等。相等。在德国国内,毛呢与麻布的交换比例为在德国国内,毛呢与麻布的交换比例为10201020,

30、即,即10码码毛呢换毛呢换20单位码。单位码。当有了国际分工后,当有了国际分工后,英国人开始用毛呢到德国去交换麻布。这英国人开始用毛呢到德国去交换麻布。这种国际交换的比例应如何确定呢种国际交换的比例应如何确定呢?假设英德两国间的运输成本假设英德两国间的运输成本为零,为零,英国人英国人会希望用会希望用10码的毛呢到德国去码的毛呢到德国去按德国国内的交换按德国国内的交换比比换回换回20码的麻布;码的麻布;德国人德国人则希望能按则希望能按英国国内的交换比例英国国内的交换比例,得到码的得到码的10单位毛呢时只付出自己的单位毛呢时只付出自己的15码麻布。码麻布。显然,两国的愿望是相互矛盾的。在现实中必须

31、达成一个折中方显然,两国的愿望是相互矛盾的。在现实中必须达成一个折中方案,才能被双方同时接受。案,才能被双方同时接受。折中方案折中方案如果用如果用e e表示国际交换比例,则其范围可以表示为表示国际交换比例,则其范围可以表示为 10 20(德国)(德国)e10 15(英国)(英国)只有在此限度内,国际贸易才会发生。如果国际商只有在此限度内,国际贸易才会发生。如果国际商品交换比例高于这一上限或低于这一下限,则贸易品交换比例高于这一上限或低于这一下限,则贸易双方中就必有一方会退出交易,国际贸易也就无法双方中就必有一方会退出交易,国际贸易也就无法进行下去。进行下去。通过以上分析,穆勒得出结论:通过以上

32、分析,穆勒得出结论: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两国国内交换比例构成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构成国际交换比例的上下限 。这个变动范围越大,这个变动范围越大,说明两国的比较成本差异越大,互补性越强,进行说明两国的比较成本差异越大,互补性越强,进行互惠贸易的空间越大。互惠贸易的空间越大。.(二)贸易利得的分配(二)贸易利得的分配 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利益。贸易利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利益。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范益的大小取决于两国国内交换比例之间范围(即互惠贸易范围)的大小。而贸易利围(即互惠贸易范围)的大小。而贸易利益中的孰多孰少,则决定于具体的国际交益中的孰多孰少,则决定于具体的国际交换比

33、例。换比例。国际交换比就越接近于本国国内交换比,对国际交换比就越接近于本国国内交换比,对本本国国越不越不利,利,本本国国分得的分得的贸易贸易利益越少;利益越少;国际交换比国际交换比就越接近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对本国就越接近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对本国越越有利,有利,本国从贸易中获益本国从贸易中获益越越多多。(三)相互需求法则(三)相互需求法则 他认为,在两国间互惠贸易的范围内,他认为,在两国间互惠贸易的范围内,贸易条件(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是贸易条件(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是由两由两国对对方产品的相互需求强度决定国对对方产品的相互需求强度决定的。如的。如果两国的需求强度发生变化,则贸易条件果两国的

34、需求强度发生变化,则贸易条件必然要发生变动。必然要发生变动。一国对他国商品需求越一国对他国商品需求越强强,而他国对该国出口商而他国对该国出口商品需求越弱,则品需求越弱,则贸易条件对本国贸易条件对本国不不利,本国从贸利,本国从贸易中获益较易中获益较小小;反之,一国对他国商品需求越;反之,一国对他国商品需求越弱弱,而他国对该国出口商品需求越强而他国对该国出口商品需求越强,贸易条件对,贸易条件对本本国有利,国有利,本本国从贸易中获益较多。国从贸易中获益较多。阿费里德阿费里德马歇尔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1842-1924年年),英国经济学家,英国经济学家,是新古典学派或称剑桥学是新古

35、典学派或称剑桥学是新古典学派或称剑桥学是新古典学派或称剑桥学派的奠基者。派的奠基者。派的奠基者。派的奠基者。他研究了穆他研究了穆勒的国际贸易理论,并在勒的国际贸易理论,并在1878年问世的代表作年问世的代表作对对外贸易纯理论外贸易纯理论中首先以中首先以几何曲线阐释穆勒的相互几何曲线阐释穆勒的相互需求说。需求说。评价评价 1、发展了李嘉图的理论,使得比、发展了李嘉图的理论,使得比较成本学说成为更加完整的理论。较成本学说成为更加完整的理论。2、穆勒理论的分析方法有创新。、穆勒理论的分析方法有创新。是一种是一种“比较利益论比较利益论”(投入同样投入同样多的劳动生产出的产品数量不同多的劳动生产出的产品

36、数量不同),有别于李嘉图的有别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比较成本论”(生产出同样多的产品投入的劳动生产出同样多的产品投入的劳动量不相同量不相同)。3、只应用于经济规模相当、双方、只应用于经济规模相当、双方需求对国际市场的价格有显著影需求对国际市场的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大国经济。响的大国经济。第三节第三节 要要 素素 禀禀 赋赋 论论 (H-OH-O理论)理论)赫克歇尔()赫克歇尔()代代 表表 人人 物物俄林()俄林()E.Heckscher,1879-1952生产要素禀赋论生产要素禀赋论,最早是由,最早是由瑞瑞典典经济学家经济学家赫克歇尔赫克歇尔提出。提出。1919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年,

37、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的论文,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思想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作出作出了初步的分析。了初步的分析。贝蒂贝蒂俄林俄林,瑞典瑞典著名经著名经济学家。从师于赫克歇尔。济学家。从师于赫克歇尔。1933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释,俄林在综合前人学说俄林在综合前人学说俄林在综合前人学说俄林在综合前人学说的基

38、础上,创立了的基础上,创立了的基础上,创立了的基础上,创立了生产要生产要生产要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素禀赋理论素禀赋理论素禀赋理论,该理论又被,该理论又被,该理论又被,该理论又被称作称作称作称作赫克歇尔赫克歇尔赫克歇尔赫克歇尔俄林原理俄林原理俄林原理俄林原理(简称(简称(简称(简称H-OH-O原理)原理)原理)原理)。俄林因此而获得俄林因此而获得俄林因此而获得俄林因此而获得19771977年诺年诺年诺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贝尔经济学奖。贝尔经济学奖。贝尔经济学奖。一、一、一、一、主要概念主要概念主要概念主要概念1.1.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价

39、格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Factor of Production)是指生产活动是指生产活动是指生产活动是指生产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中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中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中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的主要手段。的主要手段。的主要手段。(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精神等)(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精神等)(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精神等)(土地、资本、劳动力、企业家精神等)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要素价格(Factor of

40、 Production PriceFactor of Production Price)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2023/5/262 2、生产要素禀赋和生产要素丰裕度生产要素禀赋和生产要素丰裕度49生产要素禀赋生产要素禀赋生产要素禀赋生产要素禀赋(Factor of Production Factor of Production EndowmentEndowment)是指生产要素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指生产要素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指生产要素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指生产要素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的天

41、然供给状况。中的天然供给状况。中的天然供给状况。中的天然供给状况。生产要素丰裕度生产要素丰裕度生产要素丰裕度生产要素丰裕度(Factor of Production Factor of Production AbundanceAbundance)则是从一国整体的角度来衡量其则是从一国整体的角度来衡量其则是从一国整体的角度来衡量其则是从一国整体的角度来衡量其要素禀赋的状况,即一国拥有的某种生产要素要素禀赋的状况,即一国拥有的某种生产要素要素禀赋的状况,即一国拥有的某种生产要素要素禀赋的状况,即一国拥有的某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富程度。的相对丰富程度。的相对丰富程度。的相对丰富程度。3 3、生产要素密

42、集度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生产要素密集度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生产要素密集度生产要素密集度生产要素密集度生产要素密集度(Factor of Production IntensityFactor of Production Intensity)是指产品中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是指产品中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是指产品中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是指产品中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果果果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大,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投入比例小,则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

43、程度高,投入比例小,则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程度高,投入比例小,则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程度高,投入比例小,则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低低低低。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把产品划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把产品划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把产品划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Factor of Factor of

44、Production Intensive CommodityProduction Intensive Commodity)。)。)。)。生产生产1单位产品单位产品投入资本投入资本(单位)(单位)投入劳动力投入劳动力(单位)(单位)服装服装1040汽车汽车30001000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服装:服装:资本投入量资本投入量/劳动力投入量劳动力投入量=1/4=1/4汽车:汽车:资本投入量资本投入量/劳动力投入量劳动力投入量=3/1=3/1所以,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所以,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二、二、H-O H-O 理论的核心

45、内容理论的核心内容 核核心心思思想想是是:一一个个国国家家的的生生产产优优势势或或国国际际竞竞争争力力是是由由其其要要素素充充裕裕度度决决定定的的。劳劳动动充充裕裕型型的的国国家家,其其生生产产优优势势在在于于制制造造劳劳动动密密集集型型产产品品;资资本本充充裕裕型型的的国国家家,其其生生产产优优势势在在于于制制造造资资本本密密集集型型产产品品。故故劳劳动动充充裕裕型型国国家家应应当当专专业业化化生生产产并并出出口口劳劳动动密密集集型型产产品品,进进口口资资本本密密集集型型产产品品;资资本本充充裕裕型型国国家家则则应应当当专专业业化化生生产产并并出出口口资资本本密密集集型型产产品品,进进口口劳

46、劳动动密密集集型产品。型产品。推导过程推导过程:要素供给的丰缺要素供给的丰缺要素相对价格不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商品相对生产成本不同商品相对生产成本不同商品价格差异商品价格差异一国应出口大一国应出口大量使用本国丰量使用本国丰富要素所生产富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商品,进口那些本国需要那些本国需要大量使用稀缺大量使用稀缺要素所生产的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商品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贸易的产生三、对理论的评价:三、对理论的评价:1 1 1 1、生产要素禀赋论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生产要素禀赋论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生产要素禀赋论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生产要素禀赋论是国际贸易理论

47、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向新古典发展的标志。它的段,是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向新古典发展的标志。它的段,是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向新古典发展的标志。它的段,是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向新古典发展的标志。它的研究更深入、更全面。研究更深入、更全面。研究更深入、更全面。研究更深入、更全面。H-OH-OH-OH-O模型模型模型模型以两种要素的投入以两种要素的投入以两种要素的投入以两种要素的投入为分析为分析为分析为分析前提,从一国的前提,从一国的前提,从一国的前提,从一国的基本经济资源优势基本经济资源优势基本经济资源优势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解释国际

48、贸易发生的原因,认为要素丰裕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原因,认为要素丰裕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原因,认为要素丰裕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原因,认为要素丰裕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为后来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奠定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为后来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奠定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为后来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奠定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为后来新贸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了基础。了基础。了基础。2 2 2 2、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过分强调供给的差异,、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过分强调供给的差异,、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过分强调供给的差异,、它也存在一定的

49、局限,例如,过分强调供给的差异,单纯地强调生产要素的供给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忽略了单纯地强调生产要素的供给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忽略了单纯地强调生产要素的供给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忽略了单纯地强调生产要素的供给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忽略了产品的需求方面产品的需求方面产品的需求方面产品的需求方面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些假设前提过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些假设前提过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些假设前提过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些假设前提过于苛刻,与事实不符;过于强调静态分析等苛刻,与事实不符;过于强调静态分析等苛刻,与事实不符;过于强调静态分析等苛刻,与事实不符;过于强调静态分析等第四节第四节 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之谜W

50、assily Leontief里昂惕夫里昂惕夫(19061999)u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u十五岁上大学,读遍列宁十五岁上大学,读遍列宁格勒图书馆的经济学书。格勒图书馆的经济学书。u1927离开苏朕,任哈佛大离开苏朕,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学经济学教授。u由于在投入产出学方面的由于在投入产出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第四届诺贝尔杰出贡献获得第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奖。2023/5/261951195119511951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美国美国美国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