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及答案1.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151998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7.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及答案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生物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及答案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及答案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及答案1.pdf(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高考生物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及答案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3、细胞内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AA.D N A B.脂肪 C.蛋白质 D.氨基酸6、192 1年弗雷德里克班廷从狗的体内分离得到天然胰岛素。40多年后,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科学家是AA.中国人 B.加拿大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7、组成D N A 的结构的基本成分是C 核 糖 脱 氧 核 糖 磷 酸 腺 嗯 吟、鸟噪吟、胞 喀 咤 胸 腺 喀 咤 尿 喘 唾A.B.C.D.10、某 2 2 肽被水解成1 个 4 肽,2 个 3 肽,2 个 6 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

2、及肽犍总数依次是CA.6 18 B.5 18 C.5 17 D.6 171、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 0和 3 0 c 培养箱中培养4 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 液 和提取液H。取 3 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储水,45 水浴保温5分钟,立 即 在 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煮沸2分钟,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D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2 1、(多选)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CA.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肽

3、健相互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B.D N A 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C.酶是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D.R N A 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 N A 完全不同1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B.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C.用双缩版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服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形状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两种细胞DA.D N A 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C.转运R N

4、 A 不同 D.信使R N A 不同2、下列物质中,不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BA.麦芽糖酶 B.核糖核酸 C.腆岛索 D.载体蛋白5、关于蓝藻和蛔虫结构及代谢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DA.蓝藻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蛔虫细胞进行无丝分裂B.蓝藻有叶绿体,蛔虫没有叶绿体c.蓝藻是光能自养型生物,蛔虫是化能自养型生物D.蓝藻可以吸收利用C O 蛔虫不能吸收利用C 0 23、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A.两者都能产生A T 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C.两者都含有磷脂、D N A 和多种的,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两者都有内膜和

5、外膜,叶绿体基质中般还有基粒6、结合表中数据,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 同膜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B 内膜比外膜具有更多的功能C 内膜、外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 D 内膜表面积大,导致蛋白质含量高成分线粒体蛋 白 质(质量分数/%)脂 类(质量分数/%)外膜5 248内膜7 62 48、甲(O)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ooo,OOOO O O胞外细胞膜X胞内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1 0、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

6、管的过程是CA.全部为主动运输 B.大部分为扩散作用,少部分为主动运输C.全部为扩散作用 D.少部分为扩散作用,大部分为主动运输1 1、雌性家兔体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CA.神经细胞 B.心肌细胞 C.乳腺细胞 D.红细胞8、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CA.真核生物 B.异养生物 C.无核膜的生物 D.有线粒体的生物1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CA.人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没有胰岛素基因B.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 6 个 D N A 分子C.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D.内质网与细胞膜相连,不与核膜相连第二节细胞增殖2、下列所为不同细胞细胞周期

7、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C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十二指肠细胞1 3.51.81 5.3肿瘤细胞1 8.00.51 8.5成纤维细胞1 9.30.72 0.0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4、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A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最.调焦观察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

8、光量,调焦观察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绸焦观察5、连续分裂的动物体细胞的生长即体积增大,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A.分裂间期B.分裂前期C.分裂中期D.分裂后期7、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物质是BA.线粒体D N A B.细胞核D N A c.核糖体R N A D.叶绿体D N A9、(5 分)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请回答:(1)为什么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而不是幼根为材料观察细胞质流动?(2)如果先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 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9、(5分)(1)幼叶中存在叶绿体,便于细胞质流动的观察,幼根

9、中细胞质流动没有明显的参照物,不便于观察;(2)可能会找不到观察对象,还可能会出现高倍镜镜头压破玻片(损坏镜头);(3)光照。9、显微镜目镜为1 0 X,物镜为1 0 X,视野中被相连的6 4 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 0 X 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BA.2 个 B.4 个 C.8 个 D.1 6 个第 三 节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1 2、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CA.通过减数分裂不断增殖 B.都有染色单体C,都在合成蛋白质 D.D N A 量都相等第 三 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9.(1 0 分)为了研究前的有关特性,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为A

10、、B,各注入2 m L体积分数3%的 1 1 4 溶液:再向A管滴人2 滴 3.5%Fe C L(溶掖,向 B管满人2 滴质量分数2 0%的肝脏研磨液;堵住管口,轻轻振蔼;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检验;观察并记录结果。(1)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2)如果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从实验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3)过氧化物酶也能催化H 曲的分解,产生的 0 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为了鉴定马铃薯块茎是否含有过氧化物酶,设计了如下实验。(2m)4(热的马M块茎臭电液 I I I 7、I I I 8 男性 O女性23、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筒图。X和 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

11、中I 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I I 1,I I 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甲)壬 孝 芳 荏O正*世(乙)(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 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片段。(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 Y染色体的I 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 02 3、(8 分)(1)I I-2;(2)I ;(3)I I-1;(4)不一定。例如母本为XT,父本为Xa

12、YA,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 Y 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X,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2 5、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CA.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B.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2 9、.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 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1 号B.2号 男 患者C.3 号 D.4号 516,女患者3 2、(1 5 分)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 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

13、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1)_ 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为 性遗传病。(2)H IT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3)若I H u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 0(4)n _ 6 的基因型为 山一门的基因型为(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U I U与n i T 3 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只患乙病的概率为_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_3 2、(1)乙 常 隐(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3)1 1%(4)Aa XBXb a a X Xb(5)1/6 1/3 1/2 1/6第四

14、节生物的变异1、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检测这种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必须使用的酶是CA.解旋酶 B.D N A 链接酶 C.限制性内切酶 D.R N A 聚合酶1 6、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B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1 8、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 A b b 和 a a B 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 a b b 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B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6、(7 分

15、)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1)细 菌 抗 药 性 变 异 的 来 源 属 于。(2)尽管在细菌菌群中天然存在抗药性基因,但是使用抗生素仍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菌群中。(3)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 的结果,其内在实质是O(4)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细菌往往只要一到两代就可以得到抗性纯系。而有性生殖的生物,淘汰一个原来频率较低的隐性基因,形成显性纯合子组成的种群的过程却需要很多代,原因是。6、(7分)(1)基因突变(2)有抗药性基因的个体占极少数(抗药性基因频串极低)(3)定向选择 菌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4)隐性基因可通过杂台子保存下来8、在育种研究中,给普通

16、小麦授以玉米的花粉,出现甲、乙两种受精类型的胚珠;甲胚珠双受精;乙胚珠卵受精、极核未受精。两种胚珠中的受精卵在发育初期的分裂中,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下列不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是BA 甲胚珠发育成无生活力的种子B 乙胚珠发育为无胚乳的种子C 甲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D 乙胚珠中的胚经组织培养,可获得小麦单倍体9、(2 2 分)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 o(2)未受精卵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

17、蜂王或工蜂,这表明密蜂的性别由决定(3 )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峰相,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P “非卫生”蜂的蜂工 X “卫生”蜂的雄蜂I (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少)H “非卫生”蜂测交?X?的雄蜂测交后代“非卫生”蜂 新类型1 新类型I I “卫生”蜂(2 5%)(2 5%)(2 5%)(2 5%)“非卫生”蜂 的 工 蜂 行 为 是 (显性/隐性)性状。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 对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 定律。判断依据是。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 作母本与 的雄蜂交配。

18、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新类型J 的表现型是。“卫生”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的行为属于 行为。9、(1)种内互助(2)染色体数目(3)显性两 自由组合 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相等 R代 的 蜂 王“卫生”蜂 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或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本能3 0、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D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 诱变育种 克隆技术A.B.C.D.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4、近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主要原因在于()CA.近亲结婚容易使后代产生新的致病基因B.近亲结婚的双方携带的致病基因较其他人多C.部分遗

19、传病由隐性致病基因所控制D.部分遗传病由显性致病基因所控制1 5、优生学是利用遗传学原理改善人类遗传素质、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一门科学。以下属于优生措施的是B避免近亲结婚 提倡适龄生育 选择剖腹分娩 鼓励婚前检查 进行产前诊断A.B.C.D.2 0、(多选)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正确的是A B D遗传病遗传方式夫妻基因型优生指导A抗维生素D佝偻病X 染色体显性遗传XaX XXAY选择生男孩B红绿色盲症X 染色体隐性遗传x Y x x 选择生女孩C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a XA a选择生女孩D并指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TtX tt产前基因诊断3 4、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的遗

20、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D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A.B.C.D.第 七 章 生物的进化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C.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D.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2、(1 8 分)(1)1 9 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尺蛾中黑化蛾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尺蛾种群变化的影响,1 9 5 0 年科学工

21、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结果:页 目地区白色蛾黑化蛾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释放数回收数回收率污染区6 41 62 5.0%1 5 48 25 3.2%非污染区3 9 35 41 3.7%4 0 61 94.7%请回答下列问题:自然选择是 的过程。表中两组数据 大于、大于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这一论点。(2)2 0 世 纪 5 0 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请根据下图说出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2、(1)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5 3.2%,2 5.0%;1 3.7%(两组数据先后顺序可以调换)(2)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 0

22、?浓度逐年降低。由 于 S O?浓度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地衣对S O?敏感,因 此 S O?浓度降低,有利于地衣生长。由于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频率逐年降低。原因是地衣颜色浅,黑化蛾易被鸟类捕食。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生态因素2、下列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C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物种第二节种群和生物群落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该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 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BA.种群数量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第三节生态系统3、下列有关

23、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C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4、(9分)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作为观赏植物引人我国,现已在一些地区蔓延成灾,有“植物杀手”之称.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某地区的分布与危害性,有人做如卜.调查:将调查的地块划分 成 1 0 等份,每份内取1 个样方,分别统计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计算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近五年植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24、单位/株2 0 0 0 年2 0 0 1 年2 0 0 2 年2 0 0 3 年2 0 0 4 年加拿大一枝黄花1.95.19.41 5.11 6.5狗牙根8.06.25.63.91.6巢菜3.02.11.10.20车前草3.02.00.400婆婆纳3.22.81.71.30泽漆2.11.81.51.00小藁2.21.91.51.21.0狗尾草3.22.51.51.10.6繁缕8.03.21.10.50卷耳5.41.41.000(1)该 群 落 中 加 拿 大 一 枝 黄 花 与 其 他 植 物 向 的 关 系 是。(2)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出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繁缕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3)本调

25、查采用的方法是;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种 群 密 度 的 计 算 方 法 是。(4)从 生 物 多 样 性 保 护 的 角 度 考 虑.本 调 查 结 果 给 我 们 的 启 示 是。4、9 分(1)竞争(2)见图(3)样 方 法.随机取样计算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4)某些外来物种的引进和管理不当会导致生态灾难。引进外来物种应慎重,加强生物安全性监测5、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简化实例是()AA.食草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从而引起食草动物数量增长受到抑制B.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D.废弃

26、耕地上杂草丛生6、(8分)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草-兔-猫头鹰A章食昆虫-A食虫鸟(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猫头鹰属于.(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 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6、(共 8分,:每 空 1分)(1)生产者 消 费 者(2)草 光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C 0

27、2(气体)光 合 呼 吸7、.(5分)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 1%。据估计,全球生物生产力3 2%来自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中的 是该生态系统重要的生产者,它能够利用太阳能将C O z 转化成有机物并 释 放 氧 气,这一过程被称为,其 总 化 学 反 应 式 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 海洋中还生活着许多动物,如浮游动物、鱼、虾、海鸟等,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它们被统称为。7、浮游植物:光合作用;C O 2+H 2O(C H2O)+O 2;消费者8、下列关于

28、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9、(5 分)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水域富营养化严重,赤潮灾害频繁发生,这对海洋渔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请回答以下问题:(1)富 营 养 化 的 海 水 为 赤 潮 生 物 大 规 模 爆 发 提 供 了。(2)许多赤潮生物体内含有毒素,分泌或死亡后释放到海水中,致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赤潮爆发时常常引起海鸟、鱼、虾和贝类等的大量死亡,甚至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中

29、毒。请写出赤潮生物引起人中毒的食物链:(3)海水的pH 值一般在8.0 8.2 之间.赤潮发生时海水pH 值可达8.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 9.3以上:请分析赤潮引起海水pH 值上升的主要原因:(4)除了产生生物毒素和引起海水p H 值变化以外.请另举一例说明赤潮对海洋环境的危害。9、(5分)(1)营养物质(N、P 等矿质元素);(2)藻类一浮游动物一鱼(或虾或贝类)f人;(3)爆发的赤潮藻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CO?,从而使海水p H 值上升。(4)赤潮区域的水面被赤潮生物覆盖,降低了海水透光率,严重影响其它浮游植物、水草的光合作用;处于消失期的赤潮生物大量死亡,海水中的溶解氧被

30、大量消耗,使水体缺氧;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部分以胶着状群体生活的赤潮藻,可使海洋动物呼吸和滤食器官受损。10、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初来源于DA.光合作用 B.高能化学键 C.绿色植物 D.太阳光能11、生长在自然保护区北坡的野生稻,其叶片的两个主要生理功能是BA.吸收矿质元素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C.吸收水分和光合作用 D.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12、右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贮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这铲)卜.三种蜂的生存曲线依次是A I卜 .丙A.甲、乙、丙 B.乙、丙、甲 2 卜

31、 六、A.C.乙、甲、丙 D.甲、丙、乙 斤14 (12 分)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的问题。:-卵 f 成虫(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陆生植物繁茂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季高于夏季,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这是因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O(2)右图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中数字表示该生物的个体数量,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该生物的平均体重。据图回答:1)

32、该食物网中占据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AI中的 o2)若初级消费者中,被除去,则对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影响最大。3)若除去G后,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数量将。(3)南方某地有一片热带雨林,最初碳积蓄量5 0 0 吨/公顷,此时,总生产量每年为6 0 吨/公顷,叶的呼吸量为2 4 吨/公顷,生长量为5吨/公顷。已知总生产量=生长量+枯死量+呼吸量,则该地的净生产量是 吨/公顷,非同化器官的呼吸量是一吨/公顷。1)该林地因人为破坏,碳积蓄量逐年下降,降至2 0 0 吨/公顷时,该林地进一步被开垦为农田的5 年间,碳积蓄量每年减少 2 0 吨/公顷。5 年后退耕还林,退耕还林后的6 0 年内,碳积蓄量以每年

33、5吨/公顷的增加,在右图中标出退耕还林后的1 6 0 年内该林地的碳积蓄量的变化,从该图可读出,要恢复到该片雨林最初的碳积蓄量需要 年。2)通过本例,请从保护森林的意义及生态学的角度谈谈你的感想:2000 2001 2042 2003 2MM 年份1 4、.(1)夏季气温和光照都合适,光合作用旺盛,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冬季则光合作用减弱。(2)1)F G 1 H 2)E 3)减少(3)1 5 2 0 1)见图 1 1 0 年 2)森林可促进水循环,保持水上;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而生物原始群落在调节和保护环境方面的功能优于人工林。从本例来看,一个较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一旦被人为破坏,

34、要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生态状况,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保护森林,对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十分重要。2 5、(1 0 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某电镀厂排水口采集重金属污染液1 0 0 0 m L。利用以卜实验材料和器材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实验材料和器材:水稻种子:试管:培养皿;纱布:尺 子(10 0 m m);蒸储水;恒温光照培养箱,温度设定为28 ,光强度为20 0 0 L u x);(实验材料和器材的数量不限)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器材.请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1)方法和步骤:(2)结果预测和分析:25、(10 分)(1)方法和步骤:用蒸

35、储水将重金属污染液逐级稀释10、I O?、1 0 io 倍(稀释过程中p H 值的变化可不作考虑),获得4种不同浓度的污染液;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水稻种子25 0 粒,随机分成5 组,5 0 粒/组;取 5只培养皿,垫上纱布;其中4只培养皿加人等体积的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即可),另 1 只培养皿加人等体积的蒸储水作为对照;在每只培养皿的纱布上,均匀放置5 0 粒水稻种子;将 5只培养皿置于恒温光照培养箱培养;每天实验组补充等量的相应浓度重金属污染液,对照组补充等体积的蒸储水,以保持纱布的湿润;1 周后统计各组的发芽率;用尺子测量幼苗株高(或根长),计算其平均值。(2)结果预测和分

36、析: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萌发率逐渐降低;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幼苗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株高(或根长)逐渐降低。18.(4 分)探 究 pH 对绿豆幼苗株高的影响挑选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绿豆种子10 0 0 粒,随机均分10 组,置 于 10 种不同的pH 环境中,在 25 七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 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1:表 1 pH 对绿豆幼苗株高的影响组号12345678910pH3.04 .55 .66 .07 .07 .58 .09 .010.0 11.0株 高(c m)5 .06 .58 .112.912

37、.88 .77 .55 .55 .25 .1据 表 1 完成下列填空:(1)本实验说明绿豆幼苗生长的最适pH 范围是。(2)酸雨是指pH W 5.6的降雨。根据本探究实验的结果可以推测,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 作用。(3)实验室配制1 L pH 为 10.0 的溶液时,需用固体试剂,除使用图4仪器外,还需要的实验仪器分别是_ _ _ _ _ _ _和图4 本 实 蛉 部 分 仪 需 图18、(1)6.0 7.0 (2)抑制(3)托盘天平或台秤(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烧杯第 九 章 人 与 生 物 圈1、(8 分)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

38、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地球之肾”。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 和 等生态功能。(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 进行传递。(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 稳定性较低。(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 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 鱼 类 大 量 死 亡 的 原 因 有,等。1、(8 分)(1)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蓄洪抗旱)净化水质(2)光合作用 食物链(网)(3)抵抗力(4)启动净化能

39、力 溶氧量下降 有毒物质增加2、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CA 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 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3、(多选)大气平流屋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B D的保护伞,然而.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卤代燃(如制冷剂叙利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引起地球表面紫外辐射增强。臭氧层耗损引起普遍的生物学效应是A.海洋浮游生物增多 B.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增加 c.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 D.农作物减产选修部分

40、:第 一 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一节人体的稳态3、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 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A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甘 D.钾离子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1)将正常的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2)A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溶液,B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小鼠活动状况无变化。3)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一段

41、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请回答:1)该实验原理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3)胰 岛 素 在 血 糖 平 衡 调 节 中 的 作 用 是。1、(2 1分).(1)胰岛素具有降低糖浓度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备荒糖卜.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病状,此病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2)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姓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3)胰岛素

42、可使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增加,同时使血糖来源减少,从而使血糖含量减少。2、正常情况下,人体摄人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若只饮水不进食,则()CA.K+排出量大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B.葭排出量等于正常情况下的播出量C.K,搏出量小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D.K+搀出量等于零5、3 7.(7分)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 m g /d L 胰 岛 素 分 泌 不 足 引 起 的 糖 尿 病 患 者 由 于发生障碍,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血糖含量过低导致惊厥和昏迷时,应及时给患者,以缓解症状。(2)左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

43、血液中K加京WKWWWK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O(3)体检时,测量血糖应在空腹时进行,其生理学理。5、(7分)(1)8 0-1 2 0 糖代谢(糖氧化供能)静 脉 输 入 葡 萄 糖 溶 液(2)b c(3)排除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的干扰6、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B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8、取正常小鼠,每天饲喂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3周后,该 小 鼠()BA.新陈代谢增强,

44、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B.新陈代谢增强,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C.新陈代谢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D.新陈代谢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9、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D.胰岛A细胞和B细胞协同调节血糖平衡1 0、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D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C.N 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1 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CA.大脑皮层

45、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1 3、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CA.N a 来自饮食,主要通过汗腺排出B.K 一排出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C.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D.寒冷环境中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只从肾、肺和消化道排出1 6、下列激素的生理作用相互拮抗的是A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B.甲状腺素与肾上腺素C.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D.生长激素与甲状腺素1 7、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A

46、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B.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1).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1 9、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 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B.C.D.4、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对于同一生理效应()D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B.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C.

47、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D.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第二节免疫3、(9分)下图表示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一表示有关过程。立tXMW J 小 幅 e flk J K V f*ntv T4MJM(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 和 过程。成熟红细胞 失 去 全 能 性 的 原 因 是。(2)各类血细胞均采自于造血干细胞,但 它 们 的 功 能 各 不 相 同.根 本 原 因 是。(3)图中f 代 表 的 细 胞 名 称 是,需要抗原刺激才能发生的过程有(填数字)。(4)效应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若要大量生产某种抗体,可

48、通过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形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合成抗体的翻译过程需要 作为模板。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9分)(1)增殖(分裂)分化 没 有 细 胞 核(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讹 细 胞 和 (4)(动物)细 胞 融 合 m RN A(信使RN A).特异性4、(7 分)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极为重要。(1)免疫功能失调可引起过敏性疾病。尊麻疹的起因是在过敏原的刺激下,效应B细胞分泌 的 抗 体 分 布 在;当同一种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有关细胞释放出的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 变化,进而出现红肿现象。(2)器官移植

49、时、异体器官常不可避免地会被患者的 细胞识别并攻击。为了避免器官移植时的异体排斥反应,医院建议保留婴儿的脐带血,以便必要时 o(3)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内不止一次地患流感,其免疫学原因可能是。4、(7分)(1)皮肤某些细胞的表面 扩张、管 壁 通 透 性 增 强(2)效应T 利用自身的干细胞构建组织器官(3)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的寿命比较短;流感病毒易突变,使原采的疫苗失去效用。7.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C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被蛋白酶分解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1 4、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BA.过

50、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I).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1 5、(多选)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B C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D.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1 8、本题为分叉题。A适 用 于 生命科学教材,B适 用 于 生物教材,A和 B中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以A给分。A.回答有关免疫问题。(1)抗 原 的 化 学 成 分 多 为。当 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