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复习题集.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151687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10.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题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题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题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实验复习题集.pdf(7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物理实验复习题集实验复习要求:一、仪器的使用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条件、读数(有效数字)1、游 标 卡 尺(10分尺、20分尺、50分尺)(1)读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c m.(2)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是1 m m,游标尺上有2 0 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如下图所示。这个工件的长度是_ _ _ _ _ _ m n i o2、螺旋测微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矩形小零件的长和宽时,螺旋测微器上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左图的读数是 c m

2、,右图的读数是 c m。3025O45rh=O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0为橡皮筋以细绳的结点,0 B 和 0 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F 与 X 两 力 中,方向一定沿A 0方向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1)F:(2)B;三、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1、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纲丝、钢筋)受到的拉力会伸长,17世纪英国

3、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个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现有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4m,横截面积为0.8 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1/1 000,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就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2)在寻找上述关系中,你运用哪种科学研究方法?。(3)通过对样品的测试,求出新材料制成的金属细杆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答案:(l)x=k (其 中k为比例系数):(2)控制条件法(或控制变量法、单因子法、归纳法):(3)104N2、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

4、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 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图 线 不 过 原 点 的 原 因 是 由 于。答案:200 N/m弹簧有自重3、以下是一位同学做“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1)下列的实验步骤是这位同学准备完成的,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C、将铁架台固

5、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2)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弹 力(F/N)0.51.01.52.02.5弹簧原来长度(L 0/cm)1 51 51 51 51 5弹簧后来长度(L/cm)1 6.21 7.31 8.51 9.62 0.8弹簧伸长量(x/cm)在图6的

6、坐标上作出F-x 图线。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 用 cm 作单位):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图 63、(1)实验步骤排列:C B D A E F(2.1)请计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氏度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弹 力(F/N)0.51.01.52.02.5弹簧伸长量(x/cm)1.22.33.54.65.8(2.2)请你 在下图坐标上作出F-x 图线。(2.3)曲线 的函数式。(x 用 c m作单位)。F =0.4 3 x(2.4)函数表达式中的常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表示使弹簧每伸长或压缩0.0 1 m(1 cm)所需的拉力,大小为0.4 3 N。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在 做“研究匀变速

7、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 等 7 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 2 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F 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速度0.122 0.164。.如5 0.250 0.289计算七的公式为VF=;(2)根 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 A 点对应的时刻为t=0,作 出 v-t图象,并求物体的加速度 a=_ m/s2;(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 1 H 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

8、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d-d答案:(1)vF=-(2)a =0.4 25 0.0 0 5 m/$2,图略偏小1 0 T2、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 0H z,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 6 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放着带有最小分度毫米的刻度尺,零点 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 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距离4dz4测量值/cm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 瞬 时 速 度 为 艺=m/s;小车的加速度是2=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 案:

9、1.20 5.4 0 1 2.0 0 也=0.21 m/s a=0.60 m/s23、为了测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 木 块 A和 板 B 上贴上待测的纸,B 木板水平固定,砂桶通过细线与木块A 相连,0 一 凡调节砂桶中砂的多少,使 木 块 A 匀速向左运动.测出砂桶和砂的总质量 小 mm,以及贴纸木块A 的质量M,则两纸间的动摩擦因数=(.V(1)该同学为什么要把纸贴在木块A 和木板B 上,而不直接测量两张 纸间的滑动摩擦力?(2)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保证木块A 做匀速运动较困难,请你对这个实验作一改进来克服这一困难.你 设 计 的 改 进 方 案 是;

10、根据你的方案,结 果 动 摩 擦 因 数 的 表 达 式 是;根据你的方案要添加的器材有 o答案:(1)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便于测量;(2)使木块A 做匀加速运动,测出其加速度a;X上 打点计时器、低压电源M MgA BV4、图是运用运动传感器测定小车A 刹车时加速度大小的实验中的简易装置图.(1)若信号发射器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信号发射器接受到,从而可以测量物体运动的一 些 物 理 量.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A.超声波是一种电磁波B.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2)这组 传 感 器 所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是。(3)图是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

11、,再经计算机所绘制的小车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v-t 图线,根据图线中的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a=_m/s 2.答案:(1)B (2)位移、时 间(3)1.3 5 m/s25、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 图 9所示,、8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 有 物 体 从h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1 0 所示装置测量滑块和长1 m 左右的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图 中M 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 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设有画出。此外在木板顶端的P点还悬挂着一个

12、铅锤,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I、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 0%和 2.0 x 1 0-2$。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1 1块的宽度”,卡尺数如图图1 1 所示。(1)读出滑块的宽度”=c m。(2)滑块通过光电门1 的速度v 产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 的速度也=一 m/S o(3)若仅提供一把米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完成测量,除了研究力、也和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外,还 需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是 (说明各量的物理意义,同时指明代表物理量的字母)。(4)用(3)中各量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5,(1)5.0 1 5 (2)1.0 2.

13、5 (3)一点到桌面高度;重锤在桌面上所指的点与。点的距离a;斜面的长度b (4)a 2 Lga6、一位同学进行“用打点器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实验。(1)现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铁架台、电火花计时器及碳粉纸、电磁打点器及复写纸、纸带若干、2 2 0 V交流电源,低压直流电源、天平、杪表、导线、电键。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缺 少 的 器 材是(2)这位同学从打出的几条纸带中,挑出较为理想的一条纸带。把开始打的第一个点标 为 A,随后连续的几个点依次标记为点B、C、D、E和 F,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如 图 7所示。请你在这位同学工作的基础上,思考求纸带加速度的方法,写出你所依据的公式:(3)根据你

14、的计算公式,设计表格记录需要的数据,计算纸带下落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估计你的计算结果的误差有多大?试分析误差的来源及其减少误差的方法。6、答 案 1: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电火花计时器及碳粉纸、2 2 0 V交流电源、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表:缺少的器材是:低压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重 锤.答 案 2: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电磁打点器及复写纸、低压直流电源、天平、秒表;缺少的器材是:毫米刻度尺、重 锤.答 案 1:(2)依据的公式:.s =g 2,.二 彳(4)实验结果纸带的加速度9.60 m/-与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9.8 m/s?有偏差,误差大小为=|9.8-9.60 1 m

15、/s2=0.2 0 m/s2误差的来源主要是空气的阻力和纸带的摩擦,可以用增大重锤重量的方法,减少摩擦的影响。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平均s(m)(A F)0.0 48(A E)0.0 3 0 7(A D)0.0 17 3/t(s)0.100.0 80.0 6/g(m/s2)9.60 09.59 49.6119.60答案 2:(2)依据的公式:As=aT2,T=0.02s,.-.a=芦平均s(m)(E F)0.0 17 3(D E)0.0 13 4(C D)0.0 0 9 6(B C)0.0 0 58(A B)0.0 0 19/A s (m)/0.0 0 3 90.0 0 3 80.0 0 3 80

16、.0 0 3 90.0 0 3 8 5a(m/s2)/9.63(4)实验结果纸带的加速度9.63 m/s 2与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9.8 m/1有偏差,误差大 小 为A a=|9.8-9.63 1 m/s2=0.17 m/s2.误差的来源主要是空气的阻力和纸带的摩擦,可以用增大重锤重量的方法,减少摩擦的影响。五、验证牛顿运动定律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得到的两条曲线如图1 5所示.左图的直线不过原点是由于:右图的直线发生弯曲是由于 造成的.15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2、9.某同学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物体受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实验次数物体质量勿(k g)物体的加速度a (

17、m/s2)物体质量的倒数l/f f l(l/k g)10.2 00.7 85.0 020.400.3 82.5030.600.2 51.6740.8 00.2 01.2 551.0 00.161.0 0(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 图5所示的坐标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a必图象和a 1/w图象。(2)由a 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由a 1/w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3)物 体 受 到 的 合 力 大 约 为。2、(1)图象略(2)在

18、物体受外力不变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在物体受外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成正比(或尸一定,a 与 成 反 比)(3)0.1 5 N-0.1 6 N 均对。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1、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 量 m=l.0 0 k g 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o 4Pq*!*!15.55 cm H5*-19.20 cm-J-23.23 cm-纸带,O为第一个点,A、B、C 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 2 s 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

19、 0 m/s2.那么:(1)纸带的端(选 填“左”或 右 )与重物相连;(2)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和一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3)从 O点到所取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AEp n J,动能增加量AER=J;(结果取3 位有效数字)(4)实验的结论是.答案:(1)左(2)B(3)1.8 8 1.8 4 (4)在误差范围内,重 物 F 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与光滑圆弧轨道相切,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轨道的左端,OP是 可 绕 O 点转动的轻杆,口摆到某处就能停在该处;另有一小钢球.现在利用这些器材测定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还需要的器材是、。以上测量实际上是把对弹性势

20、能的测量转化为对 能的测量,进而转化对和 的直接测量.答案:(1)下降上升(2)天平刻度尺重力势能质量高度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如图所示,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C D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 I n w y i l挡 板 C、D 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B 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加八、%(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在 滑 块 A、滑 块 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

21、轨上.(d)用刻度尺测出滑块A的左端至板C的距离L.(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滑块A、B分别碰撞挡板C、D时停止计时,计下滑块A、B分别到达挡板C、D的运动时间口和(1)实 验 中 还 应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是。t2o(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 证 动 量 守 恒 定 律 的 表 达 式 是,由此公式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o(3)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能否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如能,请写出表达式.答案:(1)B 的小端至D板的距离(2)机.上-机 8 幺=0测量时间、距离等存在误差,由于阻力

22、、气垫导轨不水平等造 1 2成误差.1 L2 L 2(3)能 Ep=(mA y+mB2 t22、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的钢球B放在小支柱N上,球心离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拴好悬挂于O点,当细线被拉直时。点到球心的距离为L,且细线与竖直线之间夹角a;球 A 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时恰与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C推移到与竖直夹角为,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用来记录球B的落点.(1)用图中所示各个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碰撞前后两球A、B的动量(设两球A、B碰前的动量分别为P a、PB;碰后动量分别为外、PB则 PA=;PA=_

23、;PB=_ _ _ _;fPB=-。(2)请你提供两条提高实验精度的建议:o答案:(1)%j 2 g L(l-c o s a)叫 j 2 g L(l-c o s 0 0 2 g L2H(2)让 球 A 多次从同一位置摆下,求 B球落点的平均位置;a角取值不要太小;两球A、B质量不要太小;球 A质量要尽量比球B质量大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 B _ _ _ _ _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 0 H z,长木

24、板下 A r r r L工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一 己 图 1-8-15(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 为运动起 孝建1 E 一始的第一点,则应选一段起计算A 的 K.本.乎.本.:!A B C DE碰前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A 和 B 碰后的共同速度(填AB、BC、CD、DE).(2)已测得小车A 的质量n=0.4 0 k g,小车B 的质量m2=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_ _ _ _ _ _ kg,m/s 碰后总动量=kg,m/s3(1)BC DE(2)0.42kg m/s 0.417kg m/s4.某同学用图16装置做验证动量守

25、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 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 复 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附近静止,让 a 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 8 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I。次,),本 实 验 必 须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有 以 下 哪 些 一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 a、b 的质量 m”、mh C.小球 a、b 的半径 r-D.小 球a,h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f E.记录纸上。点到4、B、C 各点的距离。4、O B、O C F.。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

26、的高度差h小球a、b 的质量他、,出应该满足什么关系?为什么?放上被碰小球后,两小球碰后是否同时落地?如果不是同时落 v-;-7地,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为什么?这时小球。、b的落地点依 .市.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 点和 点.?45 46 4;K为测定未放被碰小球时,小 球 a 落点的平均位置,把刻度尺的 国17零刻线跟记录纸上的。点对齐,右图给出了小球a 落点附近的情况,由 图 可 得 距 离 应为 cm.按照本实验方法,验 证 动 量 守 恒 的 验 证 式 是.4.B、E(2)mamb,防 止 a 球碰撞后反向弹回,再回到碰撞点的过程中因为有摩擦导致速度减小而影响实验结果。(3)同时落地、

27、如果不是同时落地,会影响实验结果、A、C(4)4.59(5)maOB=maOA+mb(X?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o.810 m.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4Q,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 F1 0 I电阻率 、jf A(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1 4 01 V(2)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电阻丝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A.直流电源:电动势约4.5 V,内阻很小;B.电流表A|:量程00.6 A,内阻0.125Q;一 一 C.电流表

28、A2:量程03.0 A,内阻0.025 Q;D.电压表V:量程0 3 V,内阻3kQ;E.滑动变阻器Ri:最大阻值10Q;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 Q;G.开关、导线等.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应 该 选 用 的 滑 动 变 阻 器 是。(3)根据所选的器材,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4)若根据伏安法测出电阻丝的电阻为Rx=4.1 Q,则这种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为_ Q -m.(保留二位有效数字)答案:(1)0.520 0.002(2)A R,(3)实验电路如图所示(4)(1.10.1)X lO62、一个标有“12V”字样,功率未知的灯泡,测得灯丝电阻R 随灯泡两

29、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利用这条图线计算:在正常发光情况下,灯泡的电功率 P=W.(2)假设灯丝电阻与其绝对温度成正比,室 温 有 300 K,在正常发光情况下,灯丝的温度为 K.(3)若一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接 在 20 V 的电压上,灯泡能正常发光,则串联电阻的阻值为Q.答案:(1)24(2)1 800(3)43、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横截面如图所示.此金属材料重约12 N,长约为3 0 c m,电阻约为1 0 Q.已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0,密度为/?().因管内中空部分截面积形状不规则,无法直接测量,请设计个实验方案,测量中空部分的截面积S o,现有如下器材可选:A.毫米

30、刻度尺B.螺旋测微器C.电流表(600mA,1.0Q)D.电流表(3 A,0.1 Q)E.电压表(3V,6kQ)F.滑动变阻器(2kQ,0.5A)G.滑动变阻器(10kQ,2A)H.蓄 电 池(6 V,0.05Q)I.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1)除待测金属管线外,还应选用的器材有(只填代号字母).(2)在图中画出你所设计方案的实验电路图,并把所选仪器连成实际测量电路.(3)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计算金属管线内部空间截面积So的表达式为S0=答案:(l)ABCEGHl(2)如图所示(3)横截面边长a、管线长度/、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 S()=a 2-2幺U九、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

31、阻1、某同学用一个定值电阻R、两个开关、一个电压表和若干导线连成一个测量电源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电源的内电阻,其量程大于电源电动势,表盘上刻度清晰,但数字不清,电源内阻约为几欧.(1)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实 验 中 始 终 闭 合 开 关 当 开 关S?处于断开和闭合两种状态时,电压表指针偏转格数分别为内、n2,则计算电源内阻的表达式是尸M 17答案:(1)略(2)二NR%2、现有一种特殊的电池,它的电动势E约 为9 V,内 阻r约 为5 0 Q,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 m A,为了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进行

32、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对电路的影响可不考虑,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 999 0,Ro是定值电阻,起保护电路的作用.(1)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R。行以下几种规格:A.10Q 2.5 W B.100Q LOWC.200Q LOW D.2000Q 5.0 W本实验应选哪一种规格?答。(2)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o后,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压表的示数改变电阻箱阻值,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图线(已知该直线的截距为0.1 V,).则根据该同学所作出的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为_ V,内阻r为Q.答案:(1 )C(2)10 46+23、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33、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内电阻小于1.0Q)B.电流表G(满偏电流3 m A,内阻Rg=10Q)C.电流表A(00.6 A,内阻0.1 Q)D.滑动变阻器R1(0.20Q,10A)E.滑动变阻器R2(0200Q,l A)F.定值电阻R(990Q)G.开关和导线若干(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中甲的(a)、(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 图所示的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

34、绘出的LL 图线为电流表G 的示数,L 为电流表A 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 r=Q。答案:(1)b D 或 R,(2)(1.48 0.02)0.77(0.750.80)4、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某同学测得了七组数据(如下表).1234567U/V1.371.321.251.241.181.101.05/A0.120.200.250.310.320.500.57(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图中作出IU 图线;从图线中得出,电源电动势E=_ V,内电阻r=_ Q.(2)若一位同学未画出图线,只选用其中两组U 和 I 的数据,根 据 公 式 E

35、=U.+Iir和E=U2+12r算出E 和 r,这样做可能得出误差很大的结果,则他选用其中第一组和第一组数据时算得的结果误差大.O 1.0U/V答案:(1)1.46 0.73(2)3 5(图线略)十、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1、(1)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方便调节,请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和给定的三个滑动变阻器中选取适当的电路和器材,并将它们的编号填在横线上.E总阻值I 5 Q,最大允许电流2 A的滑动变阻器F.总阻值2 0 0 Q,最大允许电流2 A的滑动变阻器。0.5 1.0 1 5 2.0 2.5 7/AG.总 阻 值I0 0 0 Q,最大允许电流1A的滑动变阻

36、器(2)由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b线,将该小灯泡与一干电池组成闭合电路,该电池两极的电压随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中。线,则小灯泡与电池连接后的实际功率为 W;若再将-阻值为0.75 Q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答案:(1 )C E(2)0.72 0.242、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研究这 问题,实验室备有的器材是:电压表(O.3V,3kQ)、电流表(00.6 AQ.1Q)、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待测小灯泡、导线若干.实验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以上.(1)他们应选用图85中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

37、.(2)根据实验测得数据描绘出如图所示U-I图象,由图分析可知,小灯泡电阻随温度T(3)已知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标有1.5 V字样,请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求出小灯泡在1.5V电压下的实际功率是 W.答案:(1)A(2)R 随温度T 升 高 而 增 大(3)0.69 W十一、电阻的测量1 1.有一待测的电阻器Rx,其阻值约在4050Q之间,实验室准备用来测量该电阻值的实验器材有:电压表V(量程01 0 V,内电阻约20 kQ);电流表A,(量程。500 m A,内电阻约20Q);电流表A,(量程。300 m A,内电阻约4Q);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 Q,额定电流为2 A);滑动变阻器R2(

38、最大阻值为2 5 0 Q,额定电流为0.1 A);直流电源E(电动势为9 V,内电阻约为0.5Q);开关及若干导线.实验要求电表读数从零开始变化,并能多测出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画出I-U 图线.(1)电流表应选用.(2)滑 动 变 阻 器 选 用 (选填器材代号).(3)请在如图甲所示的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图乙中器材连成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71 4.某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1)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后,测量的结果如图甲所示,请你读 出 其 阻 值 大 小 为,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接着应该进行哪些操作?答。(2)若该同学再用“伏安法”测量该电

39、阻,所用器材如图乙所示,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 k Q,电流表内阻约为5 Q,变阻器阻值为5 0 Q.图中部分连线已经连接好,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请你完成其余的连线.(3)该同学按照“伏安法”测量电阻的要求连接好图乙电路后,测得的电阻值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测电阻的实际阻值.答案:(1)1.0 K Q 耨选择开关打到“X 1 0 0”挡;将两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钮,进行欧姆挡调零;再将被测电阻接到两表笔之间测量其阻值并读出读数;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打至“O F F”挡.(2)如图8 所 示.(3)大了.1 5.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 量程为3 0 0 mV的电压表的内阻R v,

40、R v 约为3 0 0 Q .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好电路,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 到。端,闭合开关S 2,并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到较大;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满刻度;保持开关S i 闭合和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断开开关S2,调整电阻箱R o 的阻值大小,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满刻度的一半;读出此时电阻箱R o 的阻值,即等于电压表内阻 R v.实验所提供的器材除待测电压表、电阻箱(最大阻值9 9 9.9 Q)、电 池(电动势约1.5 V,内阻可忽略不计)、导线和开关之外,还有如下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5 0 Q);

41、1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0 Q);C.定值电阻(阻值约2 0Q);皆,j二3D.定值电阻(阻值约2 00Q)._ rl I-根据以上设计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b s(1)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从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中,滑动变阻器R应选用.定值电阻R 应选用(填序号).(2)对于上述测量方法,从实验原理分析可知,在测量无误的情况下,实际测出的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R刈真实值R 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 R越大,其测量值RM的误差就越(填“大”或“小”).答案:(1 )B C (2)大于 小16.某同学为了测电流表A的内阻精确值,有如下器材:电流表A i

42、(量程3 00 mA,内阻约为5 Q);电流表A 2(量程600 m A,内阻约为IQ);电压表V(量 程1 5 V,内阻约为3kQ);定值电阻Ro(5Q);滑动变阻器Ri(01 0 Q,额定电流为1A);滑动变阻器R2(0250。,额定电流为0.3 A);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较小).导线、开关若干.(1)要求电流表A i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且多测几组数据,尽可能的减少误差.在如图所示线框内画出测量用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所用仪器的代号.(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电流表A1的内阻n,则所用电流表A i的内阻口表达式为口=;式 中 各 符 号 的 意 义 是。答案:(1)电路如图所示

43、(2)八=生W&,L分别为电流表示数,Ro是定值电阻大小.1 8.在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量 程0100A,内阻几百欧),标准电压表(量程03 V),电 阻 箱(09 999。),电 阻 箱(099 999Q),滑动变阻器(050。,额 定 电 流1.5 A),电 源(电动势6 V,有内阻),电 源(电动势12 V,无内阻),开关两只,导线若干.(1)该实验首先要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如果采用 可变电阻hT 可变电阻Y?R,E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流表的内电阻并且要想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那么从以上给出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 i应 选 用 可 变 电 阻R2应选用_,电

44、源应选用_(填器材前的序号).(2)如果测得电流表A的内阻为800Q要把它改装为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则改装的方法是给电流表串联一个阻值为Q的电阻.(3)如图甲所示器材中,一部分是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所需的,其余是为了把改装成的电压表跟标准电压表进行校对所需的.在图88乙的方框中画出改装和校对都包括在内的电路图(要求对。-3 V的所有刻度都能在实验中进行校对);然后将器材实物按以上要求连接成实验电路.答案:29 200(3)如图所示19 .光电管在各种自动化装置中有很多应用,街道路灯自动控制就是其应用之一,如图所示电路为其模拟电路,其 中 A为光电管,B为电磁继电器,C为照明电路,D为路灯,

45、请连成正确的电路,达到日出路灯熄、FI 落路灯亮的效果.2 0.图甲所示电路称为惠斯通电桥,当通过灵敏电流计G 的电流1g=0 时,电桥平衡,可以证明电桥的平衡条件为:虫=旦.图乙是实验室用惠斯通电桥测量未知电阻R x 的R?&电路原理图,其 中 R是已知电阻,S是开关,G 是灵敏电流计,AC是一条粗细均匀的长直电阻丝,D是滑动头,按 下 D时就使电流计的一端与电阻丝接通,L是米尺.(1)简要说明测量R x的实验步骤,并写出计算R x的公式;(2)如果滑动触头D从 A向 C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每次按下D时,流 过 G 的电流总是比前一次增大,已知A、C间的电阻丝是导通的,那么,电路可能在 断路了

46、.答案:(1)闭合开关,把滑动触头放在AC中点随近,按下D,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动D,直到按下D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用刻度尺量出A D、DC的 长 度 和 8根据公式&=乙/?,I求出段 的 值(2)B C 断了。高中物理实验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8 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全选对得2 分,漏选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 分)1.如图所示,是力学中三个实验装置,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 B.放大的思想方法C.比较的思想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万有引力恒融的测定2.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47、,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再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然后让单摆开始振动,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 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A.计算摆长时未加上摆球的半径B.开始计时时,秒表开启过迟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计成30次3.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M 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窗口F处装有银箔,氮气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口 八 14 16 I TA.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为:2叫+N f a 0+|HIoB.充入氮气后,调整银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质子引起的闪烁C.充入氮气前,调整银箔厚度,使S上能见到质子引起的闪烁D.

48、充入氮气前,调整银箔厚度,使S上见不到a粒子引起的闪烁4.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右表分析可知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8N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只有两次是相同的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各不相同()实验次数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弹簧测力计 读 数(N)1静止0.42静止0.63匀速直线_.4直线加速0.5直线减速0.3二、实验题5.(4分)某同学在做平抛实验中,在纸上记下了纵坐标y,描出了如图所

49、示的一段曲线,忘记标出抛出点的位置。为了求得初速度,他在曲线上取A、B两点,并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到y轴的距离x i、X 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则小球的初速度v0=,落至U A点时下落的竖直高度y()=。6.(8分)一个两用表的电路如图所示,电 流 计G的 量 程I g =0.0 0 1 A,内阻 R g =9 9 0 0 Q,R 2=1.0 1 Q,(1)若要当做电流表使用,双刀双掷电键应与接(选 填“a b”或“c d”),其程为(2)若要当做电压表使用,双刀双掷电键应与(选 填“a b”或“c d”),其量程为7.(8分)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

50、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1)他们应选用下图所示的哪个电路进行实验?答:()(2)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金属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答:.U(V)00.4 00.6 00.801.0 01.2 01.5 01.6 0K A)00.2 00.4 50.801.2 51.802.813.2 0(3)把元件Z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R=2Q时、电流表的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