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151610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159 大小:20.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pdf(15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焉一化孽2初中化学复习实龚学化挈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 1课时)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 2 课时)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 3 课时)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 1课时)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 2 课时)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 3 课时)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 4 课时)复习导学案(第一轮复习用)复习导学案(第二轮复习用)章末复习提纲(课外阅读用)练习训练题(第三轮复习用)化孽的届&其立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 1课时)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 2 课时)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 1课时)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 2 课时)第二节 离子反应

2、(第 3 课时)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 1课时)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 2 课时)复习导学案(第 1课时物质的分类)复习导学案(第 2 课时离子反应)复习导学案(第 3 课时氧化还原反应)技金属及英化合物金属的化学性质(第 1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第 2 课时)金属的化学行质(第 3 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 1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 2 课时)三节节节节节一一一二二第第第第第第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3课时)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4课时)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课时)复习导学案(第1课时)复习导学案(第2课时)第 田 章 玲 金 属 及 属 化 合 物

3、第一节无极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一一硅(第1课时)第一节 无极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一一硅(第2课时)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一氯(第1课时)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一一氯(第2课时)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第四节 氨 硝 酸 硫 酸(第1课时)第四节 氨 硝 酸 硫 酸(第2课时)复习导学案(第1课时)复习导学案(第2课时)章末练习(第1课时)章末练习(第2课时)初中化学复习(1课 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理解物质构成、化学反应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记住一些重要物质的性质及其重要应用;学会简单的化学计算的方法。2、过

4、程与方法:通过典型例子来进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巩固所学化学基础知识,知道化学学习的基本要求,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化学学习能力。学习重点:理解物质构成、化学反应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及化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一、典型示例1结合以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问题:(课前完成)(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O 实 验 室 用 过 氧 化 氢 溶 液 与二氧化锦固体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该反应的类型为-其 中二氧化锦起 作用。(3)能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o(4)如果用高镭酸钾制氧气,主要操作步骤有从水槽中取出 导

5、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停 止 加 热 收 集 气 体 加 热 加 入 药 品,请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序号)。应 选 用 的 发 生 装 置 是(填序号),反应的表达式为。(5)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其是否收满的方法是小结:化学实验应掌握(可多归纳几点)(堂上完成)(1)(2)(3)二、典型示例2(包含3小题)1.(课前完成)下列粒子: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离子,带正电的是,带负电的是,不显电性的是,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质量最小的是,在同一原 子 中 数 目 相 等 的 是。2.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课前完成)(1)奥运火炬燃烧时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热

6、能和 能;火炬铝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 氧 化 铝 保 护 膜,它 是 常 温 下 铝 与 氧 气 反 应 生 成 的,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为:。(2)将“嫦娥一号”送上太空的火箭推力巨大,因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则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液氢作燃料除了单位质量燃烧的热能最大以外,还有一个与环保有关的优点是 o(3)震后救灾需要大量的消毒剂,我国研制出比漂白粉更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ClCh”,制取CIO?反应为:X+2NaClO2=2ClO2+2NaCl,则X的化学式为。3.下图是碳酸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你从宏观、微观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堂上完成)(1)化学变化中分

7、子可;(2)碳 酸 由 组成(3)反应中 未发生改变(4)o小 结:化学主要是在原子、分子、离子层面上去了解物质的构成、性质、变化及应用的,因此化学学习必须记住重要的物质构成、性质及化学变化的方程式。三、典型示例3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质量(g)346SO2质量(g)6(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以及生成的S02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S02多少克?(以上2间课前完成)(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SCh的质量.(堂上完成)堂上小测一、填表序号17名称碳符号原子结构示意简图主要化合价2、+4、+6二

8、、在名称的右面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1.硫酸铜:2.硫化钠:3.硫酸铝:三、在各元素上面标出它的化合价H3PolH2S0:iC103-学习反思必 修I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 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回顾初中学过的药品取用、物质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掌握过滤和蒸发两种物质分离提纯方法,并指出它们的局限性可以通过化学除杂法提纯,讨论课本提出实验1-1的思考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复习,树立安全意识,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通过演示实验掌握过滤、蒸发等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仪器、步骤和注意事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意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9、培养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学习重点过滤、蒸发 学习过程一、复习1、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 _ _ _ _ _ _ _ _ _ _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有些块状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把块状药品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把药品放入 后,再把容器,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 或 小心地送至,然后使试管。(2)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里。取用液体药品时,细口瓶的塞子要_ _ _ _ _ _ _ _ _ 在桌子上,倾倒液

10、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瓶 口 要 ,地倒入。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_ _ _ _ _ _ _ _量出体积。量液时,视线要与一,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取 用 少 量 液 体 时 可 用。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滴管再使试剂滴入试管中。取液后的滴管,应 保 持 橡 胶 胶 冒,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冒。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以备再用。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添加酒精时,禁止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1、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点燃酒精灯时,禁止熄灭酒精灯时,禁止,应用;若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 扑灭。(2)给物质加热加热前,被 加 热 的 玻 璃 仪 器 外 壁 要,以免加热时仪器炸裂。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灯焰的 加热 试 管 加 热 时 要 先,否则容易因 使试管炸裂;加 热 后 的 试 管 不 能,防止炸裂。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口应一,试 管 口 不 能,以免液体外溅伤人。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以免。有下列几种仪器:试管、烧杯、圆底烧瓶、

12、蒸发皿、量筒、锥形瓶、集气瓶、珀烟,可直接加热的是,应垫上石棉网加热的是,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O二、化学实验安全(课前完成)1.认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课本P4图 11)2.常见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具体事例处理方法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用一 覆盖浓碱沾到皮肤上先,后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再重金属盐中毒喝豆浆或牛奶水银洒到桌面上用 _覆盖三、过滤和蒸发实 验 11 粗盐的提纯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其 中 不 溶 性 的 杂 质 有,那么如何除去不溶性杂质呢?选用 的方法来提纯。2.请写出具体操作方法及现象。(填写课本P6表格的步骤,现象可堂上完成)【注意】过滤的操作要领是“一贴”“二低”“三靠”,

13、具体为 贴:;二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二晶: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4、 _ _ _ _ _ _ _ _【注意】蒸发时蒸发皿中液体不得超过容积的_ _ _ _ _ _ _,用 不断搅动液体,防止因 过高而造成 o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 将水分蒸干。思 考 1: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在溶解、过滤、蒸发各步骤中均使用到的仪器是什么?。其作用分别是什么?溶解:;过滤:;蒸发:0思考2:你认为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是比较纯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呢?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药品取用、物质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通过演示实验掌握过滤、蒸发等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仪器、步骤和注意事项。课堂练习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用药匙取用粉末

15、状或小颗粒状固体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C.给盛有2/3 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药品多数有腐蚀性或毒性,因此任何实验都不得用手直接接触药品B.实验剩余的任何试剂都不得放回原试剂瓶中C.化学实验中药品用量过多,会造成浪费,但不会出现安全问题D.滴管交叉使用会污染试剂3.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如试管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B.要使试管均匀受热,即先进行预热,然后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C.加热时不要使试管与灯芯相接触D.加热完毕,立即用冷水冲洗试管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都可用镜

16、子B.在无药量说明的情况下,取用稀硫酸2mLC.把盛有液体的蒸发皿直接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D.手拿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酒精灯5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6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A.NaNC)3 和 NaQC.CuO和木炭粉B.M11O2和 KC1D.BaSC4 和 AgCl 课堂小测1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A B C D2 .下列有关药品的取用操作中,正确的是()A.实验后剩余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B.倾倒液体时,应注意标签要对

17、着手心C.用药匙或纸槽将固体粉末药品送入试管底部D.无腐蚀性药品(如石灰石和锌粒),可用手将它们装入试管中3 .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及用品是()A.玻璃棒、滤纸、烧瓶、漏斗、铁架台 B.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C.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 D.烧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漏斗4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每一步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溶 解()过 滤()蒸 发()课后反思必修I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检验(SO?-)o讨论课本P7思考与交流,了解用化学方法除杂质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能简单设计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过程。

18、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掌握SO?一 等离子的检验方法。通过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学习,初步学会用化学方法除杂,掌握这种除杂方法的试剂选择要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除杂试剂选择顺序的探索过程,敢于发表见解,努力形成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深刻的理解,自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重点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检验(SO42)与除杂、能简单设计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过程(包括所加试剂的选择与顺序)学习过程一、复 习(课前完成)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稀硫酸与氯化钢溶液反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9、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碳酸钠

20、溶液与氯化钢溶液反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5、碳酸粉与稀盐酸反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6、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1、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二、粗盐的提纯(课本P6-7)1、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检验(课前完成)通过溶解、过滤和蒸发得到的NaCl还含有CaCL、MgCb及一些硫酸盐等可溶性杂质,怎样检验溶液中含有S O/?请用文字描述.(方法指导:解答物质检验题的方法可归纳为“取试样,加试剂,说操作,由现象,定结论”)2、除去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1)(2)点 课 前 完 成,(3)(4)(5)堂上完成)要除去这些可溶性杂质,可以设计以下实验流程进行除杂,请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内容:(1)在该流程中,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涉及的化学方程

22、式。N a C lM g C hC a C l2()B a S O4;加 入(),N a C lC a C l2B a C l2()B a S Q j加入()N a C l溶液N a 2 s oiM g C hC a C l2加 入()N a C lN a O H()B a S O M g C O H JB a C O3|C a C O s i,()N a C lN a O HN a s C Q j加入()N a C l()()纯净的食盐晶体,(2)上述试剂还有其它的加入顺序吗?请模仿上面的流程尝试写出新的试剂加入顺序。操作目的化学方程式(3)由(2)可知,在粗盐提纯中,试剂加入顺序的关键是什

23、么?(4)为了保证每一种杂质全部除去,所加的除杂试剂必须过量,怎样判断第步中所加试剂是否过量?(5)第步加入的试剂过量,对食盐晶体的纯度有无影响?课堂小结一、离子检验检验S C U 的试剂;化学方程式:Na 2 s0 4+-二、粗盐的提纯经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的粗盐中还含有S O?,C 0?Mg 2+等杂质,除去这些杂质需用到的试剂有:这些试剂加入顺序的关键点是。加 入 的 试 剂 用 量 要,以保证除去所有杂质。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一不增,二不减,三易分,四复原。课堂练习I .能够用来鉴别B a C b、Na C l、Na 2 c O3 三种物质的试剂是()A.A g NC

24、 h溶液 B.稀硫酸 C.稀盐酸 D.稀硝酸2 .某溶液中含有较多的c r、CO,、O H-等 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 3 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滴加Mg(NC)3)2 溶液 过滤 滴加A g NC h溶液 滴加B a(NC 3)2 溶液A.B.C.D.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H 2 s。4H C 1A g NC)3 溶液、过滤B.K N O3K2 S O4B a (NO3)2 溶液、过滤C.C uC u O盐酸、过滤D.C a C C)3C a O氏0、过滤4、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的氯化

25、钠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B a C L溶液 N a W j 溶液 盐酸Na C l 溶 解|I 过滤 加热煮沸 纯i 争 的Na S 5-溶液-悬浊液-滤液-Na C l溶液(1)操作能否用硝酸钢溶液?说明理由。_O(2)进行操作后,如何判断S C V 一已除尽,方法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O操作的目的是 O

26、 课后反思必修I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了解蒸储操作。掌握C的检验。了解并通过实验体验萃取、分液操作,了解这两种操作的适用范围和一些新的实验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注意事项。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复习蒸储操作,通过实验了解萃取和分液这两种操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验实验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养成胆大心细、积极思考、善于分析总结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蒸储、萃取、分液 学习过程一、蒸 馆(课前完成)实验室制取蒸储水1、该实验提纯是用 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或 的杂质。2、主要

27、仪器有:o3、阅读课本P 8的实验1-3,完成下列内容:(1)在蒸储烧瓶中放少量_ _ _ _ _ _ _,以防止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蒸 储 烧 瓶 中 所 盛 放 液 体 不 能 超 过,也 不 能 少 于:(3)冷凝管冷却水从 口进,口出;(4)温度计 的 位 置 应 与 蒸 储 烧 瓶 支 管 口 下 缘,目的是(5)如何检验自来水中含有C 1?二、萃取和分液1、演示实验:(堂上完成)在试管中倒入约1 m L 碘水,再滴几滴C C 1 4,振荡,观察现象。现象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8、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讨论:(1)碘水中什么物质显黄色?C C L,的颜色、气味如何?(2)液体分两层,出现这种分层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上层液体是什么?下层呢?如何判断?2、萃取和分液的定义(课前完成)萃取:利用物质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溶剂里 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萃取后常需分液。分液:把两种 的液体分开的操作。注意:(堂上完成)(1)萃取和分液涉及的主要

29、仪器是 o使用该仪器前,要检查_ _ _ _ _ _ _ _ 和是否漏水。分液时,要在上口处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一烧杯内壁,下层液体从 口放出,及时关闭,再将上层液体从 口倒出。(2)在进行萃取操作时需要加入萃取剂(如四氯化碳),选择萃取剂需要注意什么问题?3、从碘的饱和水溶液中萃取碘单质 课本P 9 实 验 1 4 (课前完成)(1)实验步骤:T T (2)仔细阅读实验1-4 的实验步骤,注意操作要点。【思 考 1】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中,可以用酒精代替四氯化碳做萃取剂吗?为什么?【思考2 振荡后两层均为无色的混合物能否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I 课 堂 小 结 填写下表:分离方

30、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应用举例蒸微萃取分液 课后练习1.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B.用蒸镭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镭水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A.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B.蒸储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僧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3 .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漏 斗 试 管 蒸 锵 烧 瓶 天 平 分 液 漏 斗 研 钵A.B.C.D.4 .下列混合物的

31、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A、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C、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僧方法分离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5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6 .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

32、须比水密度大I)、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7 .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 B.花生油和水 C.四氯化碳和水 D,汽油和水8.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把 5 0 m L 碘水和1 5 m L 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检查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分液漏斗放正;E.旋开活塞,用烧杯承接溶液;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将

33、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H.静置、分层;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D 正 确 操 作 步 骤 的 顺 序 是(用 上 述 各 操 作 的 编 号 字 母 填 写)-(2)上 述 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3)能选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课后反思学完本节课,你能回忆并画出蒸储及萃取的装置图吗?请试一试,并根据装置图复述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必修I 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概念的意义。能根据物质的量(n)与物质质量(m)、粒子数(N)之间

34、的关系进行计算。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研讨,学会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经历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物质质量之间的换算,理解概念、运用和巩固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物质的量概念的建构过程中感受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在运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物质的量的定义;物质的量(n)与 质 量(m)、粒 子 数(N)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是按照一定量进行反应的,而化学反应中涉及的原子、分子等微粒质量非常的小,目前还不能直接称量,因此需要一个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这个物理量就是物质的

35、量。一、物质的量(课前完成)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它实际上表示含有 集体。这里的微观粒子可以是。符号为:,单位是。2、物质的量的单位一一摩尔摩尔是 的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为 O国际上规定,I m o 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约为 个。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 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即是,符号为,单位_ _ _ _ _ _ _。注意:(1)“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不能拆分。如:“硫酸的物质的量”不能简化为“硫酸的量”,也不能写成“硫酸的质量”或“硫酸的数量”。(2)描述某微粒的物质的量时,要指明微粒的种类,如 I m o l Hz O ,2 m o i F e 3+,1.

36、5 m o l H等。4、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与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公式):或【练 习 1】1.5 m o l Ch 含有。2 分子数目是多少?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数目呢?【练习2】0.5 m o l N a 2 s Ch 含有N a+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含 N a 卡 的数目是多少?(P 1 7 习题2)【练 习 3 2 m 0 1 出 含氢气分子数;含有 m o l 氢原子,含有氢原子数二、摩尔质量(课前完成)1.请找出I m o l 粒子或物质的质量的规律OA lH2H2O一个原子/分子的质量2.6 5 7 X1 02 3g4.4 8 5 x1 02 3g3.2

37、 9 4 x1 0-2 4 g2.9 9 0 xI O%物质的量I m o lI m o lI m o lI m o l相对分子/原子质量1 62 721 8I m o l 物质的质量1 6 g2 7 g2 g1 8 g1 m o l 任何粒子集合体都含有 个粒子,而 I m o 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与该粒子的 或 相等。2 .摩尔质量的定义: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常用单位:或。3 .物质的量(n)、质 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练习4】2 4.5 g H2 s o 4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Hl S 3 2 0 1 6)【练习5】1.5

38、0 m o l N a 2 c。3 的质量是多少?(N a 2 3 C 1 2 0 1 6)【练习61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请写出计算过程A.3 2 g o 2 所含的0原子数目为NAB.0.5 m o l H2 O 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 N AC.I m o l Hz O 含有的H2 O 分子数目为NAD.0.5 N A 个C 1 2 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 o l 课堂小结1.几个概念定义符号单位物质的量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I m o 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2.物质的量(n)、质

39、量(m)和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公式):【课后练习】请在空白处写出每题的计算公式与过程:1.0.5 m o l O 中含有 个 O;0.5 m o l O 的质量是 g。2.1.2 0 4 x 1 02 4 个 H,是 m o l H 原子3.3.0 1 x l O24个 H2O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m o l;质量是 g。4.4 9 g H2 s O 4 的物质的量是 l.5 m o l H2S O4的质量是其中含有 m o l H原子,含有 g 的 O原子。5.下列表示中,不正确的是()A.I m o l C H4 B.l m o l H C.I m o l S O r-D.l m o l

40、氢6.下列物质中所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A.2 m o l C H4 B.3 m o i N H3 C.4 m o i H2 O D.6 m o l HC l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 2 gB.l m o l 任何微粒中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C.l m o l N a C l 含有 6.0 2 x 1()2 3 个微粒D.H,P O4的摩尔质量是9 8.0 g/m o l8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个氢气分子与NA个氧气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NA个水分子的质量与水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相等C.1 6 g 氧气中含有的氧气分子数为NAD.4

41、4 g C O2与 2 8 g C O 所含有的分子数均为NA9 .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请写出计算过程A.3 2 g o 2 所含的O原子数目为NAB.0.5 m o l H2 O 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 N AC.I m o l Hz O 含有的H2 O 分子数目为NAD.0.5 N A 个C 1 2 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 o l 课后反思必修I第一章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气体摩尔体积,了解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意义。掌握物质的量(n)与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之间的关系。掌握阿伏伽德罗定律的简单运用。

42、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研讨,学会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经历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气体体积之间的换算,理解概念、运用和巩固概念,提高化学计算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物质的量概念的建构过程中感受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在运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气体摩尔体积(V Q 与物质的量(n)与气体体积(V)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1、根据表一、表二的体积数据分析以下问题表一:下表列出20下几种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请计算出Imol这几种物质的体积。物质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g密度g cm 3体积cm3Fe(固)Imol6.02x10 23567.8

43、67.1A1(固)Imol6.02x10 23272.701()H2O(液)Imol6.02x10 23181.0(4)18H 2 s(液)Imol6.02x10 23981.8353.6表二:0、lOlKPa下,几种气体的体积。物质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g密度g l-1体积LH2(气)Imol6.02x10 2320.089922.5O2(气)Imol6.02x10 23321.42922.4CO2(气)Imol6.02x10 23441.97722.3【思考交流】(课前完成)(1)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微观因素呢?(2)固体、液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哪些微观因素?受温度和压强宏观因素影响大吗?(

44、3)气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哪些微观因素?,哪个微观因素受温度和压强宏观因素影响大?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哪个微观因素不变?在这种条件下决定气体体积大小是哪个微观因素?结论:当粒子数相同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间距离,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体积是。2、【科学探究】课本P 1 3-1 4(1)假设电解3.6 g H 2 0,3 M 下表。(课前完成)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质量物质的量H2和 02的物质的量之比H202小结:电解水的产物H 2 和 0 2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o(以上课前完成)(2)观看视频电解水的实

45、验,生成的H 2 和 0 2 的体积比约是 o (堂上完成)小结: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I mol 的 H 2 和。2 的体积是。结论: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I mol 不 同 固 体 或 液 体 物 质 的 体 积 是。2.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I mol 任 何 气 体 的 体 积 都 约,标准状况(温度0、压 强 1 0 1 K P a)下都约是 L。一、气 体 摩 尔 体 积(课前完成)1、概念: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2、符号:,单位:或3、公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46、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0 l O l k P a时(标准状况),气体摩尔体积约为。结论:。【练 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指出不正确之处,并在旁边修改。(以下堂上完成)A.标准状况下,1 mol H.O 的体积约为2 2.4 L oB.1 mol 气体的体积约为2 2.4 L oC.1 mol N?和 1 mol Ch 体积相同。D.在标准状况下,1 0 10 1。2 的体积约为224。E.在标准状况下,1 mol Ch 和 N 2 混 合 气(任意比)的体积约为2 2.4 L。F.标况下NO2的体积约是2 2.4 LG.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

47、2 2.4 L。【练习2】在标准状况下(1 )3.01x10 2 3个 HC1气体占有的体积是多少?(2)33.6LH2的质量是多少?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 o推论: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体积之比等于 之比也等于 之比。【练习3】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 和 He气,分 子 个 数 比 为;原子个数比为 o【练习4】同温同压下,同物质的量的H2与 02体积比是()A.3:1 B.1:1 C.1:3 D.2:3【练习5】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或分子数或物质的量)的下列气体中,质量最大的是()A.He B.H2 C.O2 D.N2 课 堂 小 结 (堂上完成)一

48、、气体摩尔体积1、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o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间距离 o2、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符号:,单位:或 o3、公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标准状况下(101 kPa 0时),Imol 的体积约为 L。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推论:同温同压下,。课后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I mol H z O 和 I mol H

49、 z 的体积都约是2 2.4 LB.2g H2和 4 4 g C 02的体积相等C.I mol O 2 和 I mol N 2 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 2.4 LD.在标准状况下,0.5 mol H 2 和 1 1.2 L O 2 的物质的量相等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I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 2.4 L。B.标况下,2 2.4 L 某气体的物质的量约是I mol,所含分子数约是6.0 2 x 1()2 3 个。C.在 l O l K P a、2 0 时,一定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总比2 2.4 L 大。D.在 2 0 2 K P a 的压强下,I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总

50、比2 2.4 L 小。3 .2 moi c b和 2 moi c Ch 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 D.质量相等4 .在标准状况下,2.2 g C O2的物质的量是 g,体积是 L o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 ol 比 0的质量为1 8g/mol B.3.0 1 X 1 0 个 S O?分子的质量为3 2 gC.CH,的摩尔质量为1 6 g D.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 2.4 L6 .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A.9g H Q 和0.5 mol Cb B.1 1.2 L NZ(标准状况)和2 2 g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