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历史类分支类产品介绍-课件.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51322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历史类分支类产品介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育历史类分支类产品介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历史类分支类产品介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历史类分支类产品介绍-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继承、借鉴与拓展历史回顾问题走向当前概况第一部分:历史回顾中国高等教育之滥觞1萌芽夏商周时代萌芽并初步形成。孟子滕文公上中有阐述。这一时期出现中国最早教育机构的雏形,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大学与论语。夏商周萌芽出现校序庠三代共之到汉代,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了太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高等教育的开端。到公元178年,洛阳出现了“鸿都门学”,专门从事辞赋、小说、书画教育,可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学院。开端汉代中央设太学高等教育之开端鸿都门学东汉现鼎盛到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高等教育达到鼎盛时期,唐代的最高教育机构“国子监”下设“六学”,宋代设立了在后世享有圣名的八大书院。唐宋时期大发展高等教育到鼎盛国

2、子监下设六学八大书院盛名传衰退明清朝代,中国封建社会的高等教育逐步走向衰退。清初,政府对书院采取了限制性措施。1901年,光绪帝改书院为学堂标志中国封建社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瓦解。明清逐渐步衰退光绪书院改学堂办学模式终瓦解“高等教育”“现代大学”这种“高等教育”与现代社会所称的“大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如体制结构、办学宗旨、教学组织等等。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初的“大学”,是舶来品。是中国古老的“大学之道”与西方近代“大学体制”的艰难融合。尽管曲折繁复,但总体的脉络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即:继承、借鉴、拓展。第一部分:历史回顾2近代到当代的中国大学起步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开展了后来被称之为“洋务运动

3、”的革新,洋务运动的初衷是在制造业领域学习西方。由于洋务运动对“西文”、“西艺”人才的需求,借鉴西方“大学制度”的近代中国大学开始起步。近代洋务运动的革新大变革引入19世纪末,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学校成为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形,这些学堂大量引进当时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门类。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明确大学堂“造就通才为宗旨以各项学术艺能之人才,足供任用为成效”。教育方式的变化构建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移植西方模式、多元快速构建的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在融合美国、欧洲各国特点的演进过程中

4、,逐步形成以美国模式为基本走向的格局,中国高等教育从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上已经完全摆脱了古代“内圣外王”的传统价值。模仿西方的时期当代:1949年之后的中国高等教育,依次经历了大变革、大动荡、大调整、大发展几个特征明显的阶段。新中国建国之初,以前苏联模式为参照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和格局进行了改造,如将大学改为公立,进行前苏联式的院系构架、课题体系的变革。大动荡从1958年之后的近二十年时间,中国高等教育“泛政治化”的情况愈加严重,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后,经历了高校三年不招生、工农兵上大学及“斗、批、改”之后,中国高等教育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大调整1978年,中国已经结束了之后被称为“十年浩劫”的文

5、化大革命,解放思想的浪潮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调整。1985年、国家首次明确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任务,并对前苏联模式进行了调整、修正。大发展90年代以后,国家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扩张时期。第二部分:当前概况1基本数据:自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普遍“扩招”。当前高等教育数据与1998年对比,可以清楚地显示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脉络与现状。基本数据1.高校数量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022所;其中大学、学院590所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432所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358所(含独

6、立学院323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246所。第二部分:当前概况1基本数据2.研究生培养单位1998年全国培养研究生的单位736个其中高等学校408个,科研机构328个。2010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7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316个。第二部分:当前概况1基本数据3.研究生招生1998年全国招收研究生7.25万人在学研究生19.88万人毕业研究生4.71万人2010年全国招收研究生53.82万人在学研究生153.84万人毕业研究生38.36万人第二部分:当前概况1基本数据5.师资力量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102.9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0.72万人。2010年全国普通高

7、等学校教职工215.6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34.31万人。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面积15400万平方米。第二部分:当前概况1基本数据6.办学基本条件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74604万平方米(含非产权独立使用)。第二部分:当前概况2显著特征2.高等教育重心实现从外延向内涵的逐步过渡2002年前,高校经历大扩招的过程,迅速扩张相应带来了教育教学资源紧张、教学质量监控难度加大。高校教学质量总体滑坡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圈地运动外延建设评估体系相继完善中 国 教 育 部2002年后,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教育部先后颁布各种评估方案和行动计划。2012年,新一轮的评估方案基本确定,确

8、定以质量立校为发展主题。第二部分:当前概况2显著特征4.对高等教育的理念与价值的探讨逐步深入建国之后高等教育受国际国内形势和政治路线的影响,大学理念与价值呈现泛政治化倾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学校长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大学教授的地位也有了显著提高,学界“大学精神”的探求,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理念与价值的科学化、时代化。历史回顾问题走向当前概况202第三部分:问题走向1关于教育公平2011年高考全国大学录取率72.3%然而,一本学校录取率不足10%2北京26.9%地方一本录取率上海19.7%山东14%安徽10.4%河南4.9%全国一本院校数量26北京2012年一本院校前30名北京院校占12

9、所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第三部分:问题走向123关于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政 府高 校南方科技大学,2012年4月16日正式建立。国家首个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教授治学、学术自治”的原则被写入总则。第三部分:问题走向123关于大学的等级化4985211“985”“211”学校在全国学校数量6%科研经费70%重点实验室96%部属大学省属大学省属重点大学重点学科85%研究生73%政策扶持80%第三部分:问题走向123关于学术腐败4包括但不限于:论文抄袭、论文剽窃、学历造假、学术欺骗5 方舟子2012年7-8月学术打假成果节选:1.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傅瑾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文凭造假;2.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技

10、术学院教授陆骏简历造假,数篇重点论文均假借国外同名学者;3.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周怀北借举办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出版各种“学术刊物”大肆敛财;4.禹晋永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为野鸡大学,博士后经历造假;净化学术环境,不仅是高校重塑大学精神的基 本,也是学术发 展繁荣必由之路第三部分:问题走向123关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456刘道玉,原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原武大校长大学行政化积弊重重:专家学者官僚化,崇尚行政级别;内部按行政机构设置管理部门,官气很重;学术管理行政化,教授无发言权;教职工权力边缘化,违背学术规律,教师得不到尊重。温儒敏,北大中文系教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当前我国

11、高等教育的问题归结为“五病”,即市场化、项目化生存、平面化、官场化和多动症。称这些病症“严重挖空大学文化的基石,腐蚀现代精英的人格品质”。1500*2次*30天=180,000培训讲座基本工资1830*12月=21,960第三部分:问题走向123关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4567大学有组织地去牟利不符合大学固有的特征而大学教师赢利性兼职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的普遍现象8四川某省属高校某副教授年收入组成一览2011年补贴累加课时未够被校罚款10600-3000=7,600国培计划获利经费20500*4次=82,000包括走穴/科研等其他收入48,200总收入:339,760元52.97%培训讲座收入占第三

12、部分:问题走向123关于工程观与价值观456782011年9理论性研究对策性研究政策性研究高 校政 府大学管理的本质不是做工程,而是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及消除价值与价值的冲突。丧失了价值观的大学,它只会跟在社会的背后而无法成为引领者。大学管理的本质不是做工程,而是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及消除价值与价值的冲突。丧失了价值观的大学,它只会跟在社会的背后而无法成为引领者。陆昉,复旦大学副校长大学人文精神缺失: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学生丧失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部分:问题走向123关于“高级应试教育”456782008级重庆省某本科生四年课程类型组成分布(不含重复科目/论文/实习)共计46门课91017.4%兴趣发展共计8门涉及法律/电影/动漫/家装等4个方面43.5%证书培训共计20门涉及英语/教师/心理/导游/金融/物流/电脑等7个方面其中英语6门、教师5门8.7%生存技能共计4门分别为:体育(4学期)公关礼仪野外生存训练 就业指导共计14门通识教育4门 基础课程3门主干课程3门 拓展课程4门(注:政治相关8门课按1门计)30.4%专业课程历史回顾当前概况问题走向中国高等教育的前进一定是在继承中国国情基础上,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未来也将会进一步拓展和丰富高等教育的形式与内涵。高 校政 府谢谢观看设计者:dandoliy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