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之美绚丽盛开.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151158 上传时间:2022-03-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之美绚丽盛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传统之美绚丽盛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之美绚丽盛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之美绚丽盛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统之美,绚丽盛开 摘 要 我国民间艺术在历史进程中融合和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英勇、自强不息的宏大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凝合力和向心力。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适合幼儿的民间艺术内容,找寻幼儿园美术教化与民间艺术教化相结合的良好途径,实现老师与幼儿、与课程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这样,我们就能在保留本民族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幼儿健全人格。 关键词 美术教化民间艺术艺术特色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我国的民间艺术产于自然,生于劳作,内容丰富多彩,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

2、艺术情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更多的人起先崇尚外来的、现代的文化和艺术,这在肯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教化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间艺术教化内容,通过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开展民间艺术教化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培育幼儿的民族精神。 近两年,我园将民间艺术渗透于幼儿园美术教化活动作为一个课题来探讨,通过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学习的爱好 教化家陈鹤琴认为:“怎样的教化环境,

3、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是在与四周环境主动、主动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注意设计环境,丰富环境,改变环境,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使幼儿感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美,从而激发幼儿动手的爱好。 (一)巧用三维空间,培育幼儿的视察力 我们利用活动室内、外、门窗、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为幼儿供应大量易于接受的、色调艳丽的民间艺术图片、剪纸和各种手工作品,并分阶段、分层次的悬挂、陈设在三维空间中。 详细做法是:首先老师在活动室的墙面,布置一些利用废旧物制作的一些民间艺术工艺品。有编织、刺绣、剪纸、折纸等,以及具有深厚民间艺术特色的图片、挂饰、小型艺术品。

4、如有古老的传闻三个和尚的刺绣图画;有老鼠嫁女的民间剪纸故事等供幼儿日常视察、观赏、发问,通过观赏、视察以及老师的讲解,幼儿不断地了解了很多民间传闻。 其次,在室内的门窗、走廊、宣扬栏里张贴全国各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最突出的民间艺术作品、照片,供幼儿观赏、阅览、感受民间文化习俗,民间美术的艺术美。 第三,巧用民间艺术悬挂物布置环境,悬挂物的创设是调整幼儿园室内氛围、协作幼儿园教化的有效途径。 我们用剪纸、折纸、纸雕制成具有民间特点的花灯、十二生肖的剪纸、多彩多姿的风筝等分别悬挂在室内、走廊、门厅之中,并仔细遵循空间环境创设的特别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参加性原则、平安性原则,有层次地布置,

5、并定期更换内容,通过用以上形式布置三维空间,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染民间艺术的气息,视察、感受民间艺术的美,幼儿的学问量不断增加,学问面不断的扩大,并从小就萌发对民间艺术的爱好和酷爱,陶冶了幼儿性情,形成了擅长视察、留意视察、科学视察的良好习惯。 在进行主题活动闹元宵,观赏“花灯”美术活动时,老师以开“赏灯会”的形式,请每位幼儿带一盏自己最喜爱的花灯垂挂在教室的四周,他们穿梭在颜色、造型各异的花灯的海洋里,视察、观赏、谈论各自花灯的美。 (二)发挥区角作用,培育幼儿动手操作实力 在实践中,我们依据幼儿须要,在各区角设置民间艺术内容,并依据近期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为幼儿供应相应的材料、教具,供幼

6、儿操作、摆布、拼贴、尝试。通过操作,满意了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须要,而操作材料丰富,色调艳丽,又可以变幼儿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比如:在美工区内让幼儿观赏色调艳丽的民间染纸作品,并供应幼儿染纸的颜料、工具、纸张,幼儿可以自由折,随意染不同的颜色,通过亲自尝试、操作,幼儿发觉用不同的折纸法染纸又会改变出不同的花样图案,而乐此不疲。促使幼儿的思维实力、创建实力及动手操作实力得以发展。 又如:在进行主题活动闹元宵时,我们在美术区域投放笔、剪刀、胶水各种彩色纸和各种半成品材料,让幼儿通过画、剪、折等形式来制作自己最喜爱的花灯;在表演区播放闹花灯春节序曲等喜庆、欢快的音乐,让幼儿提着花灯随音乐翩翩起舞

7、。在文学区投放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故事图片、图书,图文并茂,加深幼儿对花灯的感受和理解。在班级的“互动墙”上张贴幼儿和家长一起下载和收集的全国各地的花灯图片,以及幼儿自己设计的花灯。 二、利用适合的民间艺术素材,构建幼儿园民间美术教化的活动体系 民间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亲密相关,但并不是全部的民间艺术都适合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展,关键在于要选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规律的,可供幼儿操作学习的民间艺术种类,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新奇心,唤起他们操作的欲望,充分发挥幼儿的联想和想象。 我们课题组在对民间艺术素材的选择,课程内容的设置,活动的目标以及符合年龄特点的课程支配上,都作了很多大胆

8、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 下面就是我们课题组提升出的符合各年龄特点的活动。 1.小班 通过民间美术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民间美术的几种主要形式,培育幼儿对民间美术活动的爱好,逐步加强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和相识。在民间美术活动中熬炼幼儿手部的小肌肉,促进手的操作的精确性敏捷性,培育眼、手、脑谐调协作的实力。 (1)添画:让幼儿在已有的画面上,用民间色调来进行连线补色或粘贴而完成的绘画。 (2)印画:运用纸团、绒线、手指、器物等可印制的工具来完成的具有民间风格的绘画。 (3)色调画:用红、黄、蓝等民间色调来完成的绘画。 (4)装饰图案画:初步运用几何形体及民间传统装饰风格来进行的图画。 (5)染纸:

9、让幼儿自己用喜爱的颜色进行染纸活动。 (6)观赏 :观赏老师以及哥哥姐姐的各种民间美术作品。 2.中班 通过民间美术活动,加深幼儿对民间美术内容的了解和相识,能够初步识别年画及民间装饰画,培育幼儿对民间绘美术的爱好,初步学习民间美术的基本表现技巧,相识学习民间色调,培育简洁的民间造型,构图实力,学习运用民间装饰画风,进行装饰画训练。 (1)添画:在小班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在已有的画面上用民间色调来进行连线补色或粘贴而完成的绘画。 (2)印画:运用纸团、绒线、手指、器物等可印制的工具来完成的具有民间风格的绘画。 (3)色调画:用红、黄、蓝、紫、橙等色,学会用物体相近色涂色,涂色匀称。 (4)民

10、间装饰绘画训练:学会用对称均衡等民间装饰绘画构图形式完成作品,画简洁的动、植物纹样。 (5)染纸:在小班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一些简洁的要求,让幼儿自己用喜爱的颜色进行染纸活动。 (6)绳编:教幼儿一些简洁的绳编技能。 (7)剪纸:学习一些简洁的剪纸技能。 (8) 观赏:观赏老师以及哥哥姐姐的各种民间美术作品。 3.大班 在中班学习民间艺术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民间美术的相识,学习民间美术的基本表现技巧,能用民间色调装饰形象,能用民间造型构图的基本形式创作主题画。 (1)印画:在中班的基础上,运用纸团、绒线、手指、器物等可印制的工具来完成的具有民间风格的绘画。 (2)色调画:学习用各种颜色,

11、会用物体相近色涂色,涂色匀称。 (3)民间装饰绘画训练:在中班的基础上,学会用对称均衡等民间装饰绘画构图形式完成作品,画简洁的动、植物纹样。 (4)染纸:在中班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一些简洁的要求,让幼儿自己用喜爱的颜色进行染纸活动。 (5)绳编:在中班的基础上,教幼儿一些简洁的绳编技能,加深对绳编的了解。 (6)剪纸;在中班的基础上,对幼儿提出一些简洁的要求 ,进行剪纸活动。 (7)水墨画:初步学会运用中国画作画工具,学用浓、淡墨表现简洁的水果、蔬菜、花卉、树木等形象,能够运用23种国画颜色。 (8)刺绣:学习一些简洁的刺绣方法。 (9)年画:在中班观赏年画的基础上,临摹简洁的民间年画作品,体

12、会民间年画造型、构图、色调形式。 (10)民间陶瓷、雕塑:让幼儿了解一些简洁的学问,学一些简洁的技能。 (11) 观赏:观赏老师以及一些闻名大师的民间美术作品。 三、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便于今后活动地开展 在课题的探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民间艺术在美术活动中的渗透,把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我们通过大量的试验课和研讨活动,提升出了以下教学方法:视察分析法、讲解演示法和嬉戏练习法,从而便利了活动的开展。 1.视察分析法: 幼儿年龄小,他们视察东西往往从爱好动身,视察比较片面,缺乏视察的长久性和依次性。我们课题组老师引导幼儿细致视察事物的基本特征,重点指物体的形态、颜色、结构、形态等,着

13、重培育幼儿视察的爱好。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视觉器官感知事物,用脑思索并进行比较,从而较完整地表现事物。 该方法一般分为两种: (1)一般性视察:平常随时随地进行,积累题材。例如:小班撕纸活动喂小鸡。老师引导幼儿通过视察小鸡和小米粒的实物,以及小虫的图片,重点了解小鸡喜爱吃小米粒和小虫,并用图形进行归纳总结,小米粒是圆圆的,小虫是长长的,在此基础上在进行撕纸活动,让幼儿有了肯定的感性阅历后地表现出了各种不同动态的小虫和小米粒。 (2)专题性视察:特地组织幼儿进行的视察活动。例如:大班剪纸活动漂亮的窗花,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进行视察:窗花的颜色、窗花的造型、窗花的花纹

14、、窗花是几折的等等。通过老师问题式的启发,引导幼儿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视察方法。 2.讲解演示法: 通过视察分析法,幼儿对内容已经有了肯定的了解,在美术活动时,幼儿想要表现,却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就须要老师为其讲解演示,讲解的语言要清楚生动,精练精确,富有启发性,演示时要娴熟,清晰而恰到好处,同时要把技能技巧告知幼儿,让幼儿了解与驾驭物体的形态、颜色、结构、特征以及绘制步骤,从而更好地投 入到活动中去。在我们课题组的实践中,讲解演示法法也分为两种。 (1)结合实物讲解。 例如剪纸活动瓶花 老师在讲解瓶花时,重点讲解花瓶的形态,花的凹凸、前后、疏密,并运用实物大花、小花演示前后关系,先剪什么?后

15、剪什么?怎么贴?几句话幼儿很快就明白和理解了什么是重叠,驾驭和了解了重叠的构图的表现方法。 (2)启发性讲解。 老师从多方面启发引导幼儿,使之确定绘制的内容。例如泥塑可爱的小动物,老师利用图片、实物讲解各种动物最典型的特点,启发幼儿运用团、捏、压、搓、修饰、粘接等技法,指导幼儿制作出一个个稚气生动、可爱的小动物,如兔子、乌龟、青蛙、蛇等。 3.嬉戏练习法: 幼儿的年龄小,身体发育不完善,要驾驭一种学问和技能往往须要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形成,这就要求美术教学活动以消遣或玩的方式进行,使幼儿饶有兴致地反复学习和操作,让幼儿在轻松开心、无思想负担的情境下进行美术活动,从而维持许久的爱好,获得学问和技能

16、。 我们一般采纳以下三种嬉戏: 1.印染嬉戏:老师教幼儿折出轮廓,幼儿自行印染。 2.撕纸粘贴嬉戏:老师供应主要形象,幼儿撕出小碎片,对形象进行粘贴。例如撕纸贴画蘑菇房子。 3.情景嬉戏:老师设计、创设嬉戏情节(或情景),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驾驭方法;如教幼儿学习运用排撕纸时,老师设计了“过生日”的嬉戏,“宽面条”(撕粗一点的纸条), “细面条”( 撕细一点的纸条 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绚丽的明珠,是中国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消遣性强,内容丰富,具有嬉戏性、趣味性、教化性等特点,深受幼儿宠爱,且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因此开展渗透了民间艺术的美术教化活动,不仅培育了幼儿的创建力以及才智潜能,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幼儿良好特性品行的形成,增长了幼儿对祖国家乡及四周人的主动情感,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和谐地发展。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