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全册教案2.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1497649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99 大小:10.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全册教案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全册教案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全册教案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全册教案2.pdf(9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标苏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除法课题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1 1本教时为第1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教学目标基本掌握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U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借助实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过讨论和比较,明确算理。教学重难点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幻灯片、小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复习1、表内除法口算2、复习除法笔算的格式3、导入新课二、新授1、教学40 22、教学46 23、练习4、教学笔算出示口算卡片,视算。9+2=指名板演。提问各部分

2、名称。出示课题:除法出示场景图。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出示第一个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40+2先自己想想,结果是多少,然后告诉你的同桌。组织全班交流。明确: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出示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46+2先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结果是多少,然后和同桌交流。组织全班交流。明确: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板书口算的想:40+2=206+2=3 20+3=23出示口算卡片,视算。选择几题说说算理。说明46+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板书2)46说明竖式的写法,以及在横线格上的位

3、置。学生如果有自己的口算方法也可以,比如先算4+2,然后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一个0。教 案46 2三、练习1、做想想做做 第 1题2、做想想做做第2 题四、课堂小结:五、作业自学除法笔算的方法。指导笔算除法的顺序和方法。提问:2 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第二个4 是怎么来的?第二个和第三个6 分别是怎样来的?讨论并指名回答。直接写得数。写完后比一比每组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先独立做前两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比比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完成后两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课堂作业:P2(3)晚自习作业:P2(4、5)课后感受本课题教时数:1 1

4、本教时为第2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课题除法的验算课型新授教学目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标 2、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教学重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难点教学准幻灯片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教 案一、复习二、新授(1)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2)教学有余数的除法验算3、小结三、练习1、做想想做做 第1题的第一组四、作业校对昨天晚自习练习。出示场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一问:36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列式并计算结果,同时,复习笔算除法的运算顺序和算理。老师板书。提问:算得对不对?你有办法来验证吗?先和同桌说,

5、再指名回答。板书乘法验算的竖式,说 说1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36又表示什么?怎么看算对了没有?指出:最后一定要和被除数比。出示第二问:65元可以买多少块蛋糕,还剩多少元?试着列竖式计算并验算,遇到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交流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老师板书除法竖式。提问:你是怎样验算的?板书乘法21X 3的竖式。结合竖式,提问:63不等于65呀?我们算错了吗?引出剩余的2元要加上去,板书完竖式。订正试做的题,再结合乘法竖式问问各部分的意思。比一比,刚才两题除法的验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先算一算,再看看每组中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课堂作业:P4(2)晚自习作业:P4(1剩下两组、3、4、5)课后感受

6、本课题教时数:1 1本 教 时 为 第3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课题练习一课型练习教学目 巩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标及除法的验算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1、掌握整卜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其验算;2、学会找到场景图中的隐含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基本题练习1、练习口算2、练习笔算二、综合练习1、做 P5(3)2、做 P5(4)3、做 P5(5)三、小结四、作业做 P5(1)。直接写得数。选择几题,说说是怎样算的。做 P5(2)前两题。做在作业本上。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验算的方法。先算一算,填

7、一填,再比一比。提问:哪个组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多?从这张表中,你还能看出什么?先独立解决,再进行交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场景图,图中的隐含条件是每2 个小朋友用一张课桌。先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说说解题思路。提问: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三辆车的座位?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课堂作业:P5(2)剩下两题。课后感受教学目 逐步积累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要标 求先要求”这样一种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方法。教案课题练习一课型练习本课题教时数:1 1 本教时为第4教时 备课日期月 日教学重难点收集、整理信息,并灵活组合信息。再进行有条理、合逻辑的思考。教学准备教学

8、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基本题练习1、练习口204-2 3 3 +3算4 04-2 6 3 4-38 04-2 9 3 4-3分类口算,整理算法。2、练习笔算 4 9 4-4和验算二、综合练习笔算并且验算。1、做 P 6(6)看图,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后,再交流。试着用“要求先要求”说说你怎么想。2、做 P 6 解答在作业本匕集体订正。看图,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后,再交流。3、做 P 6(8)用“要求先要求”说说你怎么想。解答在作业本匕集体订正。看图,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后,再交流。三、解答思试着用“要求先要求”说说你怎么想。考题解答在作业本上。集体订正。(1)铺垫:+3=23,口可以填几,

9、你怎么想的?如果口+3=23 口,第二个口可以填几,你怎么想的?第一个呢?(2)铺垫:+口=2 1,第三个口可以填几,你怎么想的?能不能填大于4的数?为什么?+=211,口填几,你怎么想?课后感受案教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1 1 本教时为第5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教学II标通过操作,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基本掌握首位除时有余数的除法笔算。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修学重难点理解首位除时有余的处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笔算。教学准备幻灯片、小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导入二、新授1、教学52 22、教学524-2的竖式3、小结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

10、:把 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 个班,每个班能分得多少个?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在草稿本上试算,说说与前面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交流你是怎么分的?突 出“先分给每个班2 筒后,还剩下1 筒和2 个羽毛球,该怎么办?”借借助学具或画图,体会先要分整筒的,分给每班2 筒,余下的一简要和单个的合起来再分。也就是余下12个,每班再分6 个。每班共分到26个。说明,5 2+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指名回答第一步,板书好十位上的2 和 2 乘 2 的 4。注意想:5 里面最多有几个2。接下去该怎么算?打开书本P7先互相说说,再试着把题做完。交流。提问:十位除后余下1 怎么办?合上书本,想一想怎

11、么除的,在草稿本上再算-遍。自己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先独立试做前两小题。指名板演。实际上课时,没有出示情景图。1、先组织分小棒游戏。先出示2 捆带2 根小棒,分成2 份,并列式计算。再出示4 捆带2 根小棒,分成2 份,列式计算。最后出示5 捆带2 根小棒,也分成2 份,这时让学生交流怎么分。先分4 捆再把1捆拆开(用 10根代替1 捆)把10根和2 根合起来再分。再列式计算。2、再教学笔算。先试算,再交流,指导算法。强调十位上余下1怎么办?接着用儿除以除数?三、练习1、做想想做做 第 1题四、作业集体订正。说说计算方法。独立做后两小题。课堂作业:

12、P8(2)晚自习作业:P8(3 前三组)课后感受教 案课题商末尾有0 的除法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1 1 本教时为第6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教学II标基本掌握商末尾有0 的除法笔算,理解不够商1要用0 占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不够商1用 0 占位。1 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复习二、新授1、教学62-4-32、教学62 3的笔算竖式3、练习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964-6 99+6笔算,指名板演。集体集体订正。先摆小棒6捆带2根,平均分成2份,怎么分?口答算式,并计算。再摆小棒6捆带2根,平均分成3份,怎么分?先摆一摆,再同桌交流。指名摆一

13、摆,说说想法。突出剩下的2根。口答算式,并写出结果。说明624-3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先在草稿本上试算,再交流。说说遇到什么问题。讨论个位上的2除以3不够怎么办。讨论后明白个位上2除以3,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再说说,为什么个位上要写0,能不能省略?怎样验算算得对不对?指名板演。先试做“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问一问商的个位上的0是哪里来的。再做后三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课堂作业:P10(4)晚自习作业:每课练P5先铺垫20X 3的笔算竖式。课后感受本课题教时数:1 1本教时为第7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课题除法练习课课型练习教学目 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难点

14、和重点。通过练习,提高正确率和计算速度。并在解决实际标 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基础题练习1、做 P10(3)2、做P8(6)二、综合题练习1、做 P8(4)2、做 P8(5)3、做 P10(5)4、做 P10(6)三、课堂小结先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观察,并指出错在哪里。再在书上改正三道题,指名板演。出示题目后,先估计第题的商是几十多。并指名说说估计的方法。再在书上写出各题的商是几十多。先看图,自己读题。说说你会解答吗?先独立思考,再指名提问题。其他学生口答算式。先看图,读题。解 答 第 响。说明解答

15、格式。思考第二问:怎样安排?在黑板匕列表帮助解答:第 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方 法11231549方法241010101020方 法 3101010101014先看图,读题。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算。交流。提问:为什么10顶帐篷还得加上1 顶?课后感受课题练习二课型练习本课题教时数:1 1 本教时为第8教时 备课日期月 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同时继续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根据算题特点,合理选择算法,逐步增强算法选择的针对性和自觉性,同时沟通不同算法的联系,体会其内在的一致性,从而在更高层次上理解算法,提高灵活运用不

16、同算法进行计算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导入二、基本题练习1、做 P 1 1(1)2、做 P H(2)3、做 P 1 1(3)三、讲解思考题四、布置作业先看懂要求。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写一写。选择几题,指名说说是怎样估计的。再用竖式算出结果,做第一组。根据估计检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根据笔算判断估计的结果是否正确。先看懂题目,独立完成填表。再观察表格,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交流自己的发现,使同学们体会到钱的总数不变,能买的本数和单价之间的变化规律。先看懂题。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提问:为什么男孩会多付8角钱?这 8角钱是几本本子的价钱?课堂作业:P 1 1

17、(2 剩下三组)晚自习作业:每课练P 6课后感受教学过程设计课题复 习(1)课型复习本课题教时数:1 1 本教时为第9 教时备课日期月日教学1 1标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验算的方法;在计算时对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弄清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教学准备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导入二、练习1、做P做(1)2、做P做(2)3、做P做(3)4、做P做(4)5、做P做(5)三、布置作业直接写出结果。集体订正。选择儿道题要求说说口算方法。做第一组。强调末尾有0

18、的除法笔算。先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比一-比,说说上下两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做两题。做完后说说验算方法。看懂题意。说说单价的意思。直接填在书上。集体订正。先看图,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小组交流,试着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答。课堂作业:P12(2)后两组,P12(3)剩下两题。晚自习作业:每课练P7课后感受本课题教时数:1 1本教时为第10教时课题复 习(2)课型复习备课日期 月 日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筒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练习的同时不仅仅会做题目,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准备教

19、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做 P12(6)二做 P13(7)三、做P13(8)四、做P13(9)五、布置作业出示题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出示54 1 8,让同学们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进行试算。看图理解题意。做在本子上。指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看图理解题意。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租船。交流租船方案。再讨论租金的计算方法。交流,并选择较合理的方案。课堂作业:P13(9)思考思考题。晚自习作业:每课练P8课后感受课题农村新貌课型活动课本课题教时数:1 1本教时为第1 1教时 备课日期 月 日教学目标通过对整幅图的观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

20、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在活动中产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学重难点学会有序地观察,在观察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交流前先独立思考。教学准备场景图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导入课题二、观察场景图三、提出问题四、组织交流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1、对整幅图先进行有序的观察。2、分场景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些什么。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并把所提出的问题整理出来,写在纸上。分场景交流问题,出示所交流的问题,并解决问题。选择你所感兴趣的问题做在作业本上。课后感受课题认识整千数 课型 新授本课题教时数:6本 教 时 为 第1教时 备课日期 9月2 0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

21、过程,体验数的发展。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3.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教学重难点学生对整千数和一万的实际含义的理解。教学准备卡片、计数器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X 师 生 活 动 备注容一、复习二、学习新知1 .说出下面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并读一读。34 2 5 0 1 2 0 9 9 0 0 32 7 4 7 8 7 0 12 .说说已经知道的数位顺序。1 .想一想: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下面是几千?五千下面是几千?九千下面是多少?2 .一万是几个干组成的?3.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3,它表示什么呢

22、?如果在千位上拨5,又表示什么呢?4 .在计数器的万位上拨1,你知道它表示多少吗?5 .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其他学生思考:这些数分别表示多少?(学生进行拨数)6 .填空:3个 千 是()6个 千 是()5个 千 是()1个 万 是()7 .认识数位顺序表三、练习四、小结五、作业数位顺序表()()()()().位位位位位让学生进行拨数,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想一想: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8 .你觉得万这个单位怎样?我们学校大约有1 0 0 0人,要几个我们这样的学校的人数,大约就是1万呢?1 .完 成“想想做做”的 第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请学生进行交流。2 .完 成“想想

23、做做”的 第2、3题。同桌相互读给对方听,再请部分学生来读一读。并思考:你从这些数据中知道了什么?3 .完 成“想想做做”的 第6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组织交流。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只要是合理的都行。4 .完 成“想想做做”的 第7题。先让学生讨论:他们两家可能相距多少米?再组织交流。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都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熟悉的材料来理 解“万”的概念。“想想做做”第4、5题课后感受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过,所以这节课主要是要进一步建立“万”的概念。在练习中,感 知“万”。课题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1)课型 新授本课题教时数:6 本教时为第2教时 备课日期

24、9 月 21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熟练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会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重难点中间连续有两个0的读法。教学准备卡片、计数器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师 生 活 动备 注一、复习二、学习新知1 .想一想:我们昨天学习了哪个新的计数单位?2 .算一算:8 0 0 0-2 0 0 0=1 0 0 0 0-7 0 0 0=2 0 0 0+1 0 0 0=2 0 0 0+5 0 0 0=6 0 0 0+2 0 0 0=1 .师拿出计数器,在个位上拨“2”,想一想“2”

25、表示什么?2 .继续在十位上拨“5”,它又表示什么?它和个位上 的“2”合在一起,表示什么?3 .继续在百位上拨“6”,表示什么?与个位、十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又表示什么?4 .在千位上拨“3”,表示什么?与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又表示什么?谁能完整地来说一说?5 .师出示“2个千、3 个百、6个十和5 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的题目,请一位同学在计数器上拨-拨,其他同学思考:这个数是多少?怎么读?6 .请学生来报一个数,请另一个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要求说出这个数的组成及读法。三、练习四、小结五、作业7 .再出示“3个千、5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请学生试着写一写、读一读。8 .想一想“三

26、千零二是由几个千和几个组成的?9.谁能来读一读“3 0 0 2”这个数?学生先进行试读,在请学生来读。能不能读成“三千零零二”,在什么情况下两个“0”,只要读一个零?1 0.读一读:3 0 0 4 3 0 4 0 3 4 0 0 (体会:如果 0出现在数的末尾是不用读出来的。)1.做“试一试”先说出数的组成,再写一写,读一读。学生先独立完成,做完后进行交流,比较。2 .做“想想做做”的第1 题。先在书上写一写,再读一读。3.完 成“想想做做”第 2 题。先说出各数的组成,再读一读。3745516060 308 0 0 24.完 成“想想做做”的第3 题。写出下面商品的价钱。三千 五 百 五 十

27、 元 九 千 零 二十元二千八百零八元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明白了什么?完 成“想想做做”的第6 题。课后感受由于这部分内容学生都已经接触过,所以新课进行很顺利,在新授的同时,巩固前面所学的内容。“0”的读法掌握较好。课题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2)课型 练习课本课题教忖数:6本教时为第3 教时 备课日期 9月 22日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熟练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重难点0的读法教学准备卡片、计数器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师 生 活 动备 注一、复习二、练习1.算 一 算:2 0 0 0

28、+2 0 0 0=40 0 0+10 0 0=30 0 0+40 0 0=10 0 0 0-2 0 0 0=2 0 0 0+30 0 0=2.读一读:2 176 30 9 8 9 0 0 1 2 0 30 2 30 02 0 0 33.678 2 里 面 有()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30 0 4里面有3 个()和 4 个()。5 个千和4 个百组成的数是()o5 个千和4 个十组成的数是()o5 个干和4 个一组成的数是()01.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8 8 48米。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大约是40 2 8 米。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世界

29、第一斜拉索桥上海杨浦大桥全长八千三百五卜四米。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一一尼亚加拉瀑布宽一千二百四士米。3.做“想想做做”的第7 题。学生先在书上完成,再组织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每组3 道题之间的联系。4.找规律:让学生先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8题,然后同桌两人合作进行找规律,看哪个组先找到规三、小结四、作业律。5.组数活动:老师提供3、7、0、0 这四个数字,请学生进行组数活动。看谁组成的数最多?6.连一连:书上的第11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7.课外小知识:学生自学“你知道吗?”的课外读物。自学后请同学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些什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完 成“想想做做

30、”的第9 题。可以提高要求:组成读一个零的数;组成不读零的数。课后感受在练习中,让学生把“0”的读法分分类,有助于学生自己归纳已学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练习内容较为简单。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课型 新授本课题教时数:6 本教时为第4 教时 备 课 日 期 9月 2 3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2.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地对万以内的数进行大小比较。教学卡片、实物投影仪准备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师 生 活 动备注一、复习1 .比较下面数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3 2 4 ()4 3 2 3 2 4 ()

31、3 4 22 .一件衣服8 7 元,条裤子2 1 8 元,裤子和衣服哪个更贵?你怎么知道的?1.出示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2 5 3 0 元,一台空调机的二、学习新价格是3 6 8 0 元,想一想:电视机和空调机比,哪一知台的价格低一些?2 .小 组进行讨论。3 .进行交流。(方法可能有两种,-是2 5 3 0 不到3 0 0 0,3 6 8 0 已超过3 0 0 0。所以,2 5 3 0 比 3 6 8 0 小。二是千位 上 2比 3小,2 5 3 0 就比3 6 8 0 小)4 .你会比电视机(2 5 3 0 元)和 冰 箱(2 3 5 0 元)的价格吗?自己先把你的方法与同桌说说,再组织班级

32、交流。(电视机和冰箱价格的千位上都是2,该怎样比呢?)5.任意选择两种商品,比一比它们的价格,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比的。6 .练习:比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 3 8 0 ()3 2 8 0 2 3 8 0 ()2 3 6 02 3 8 0 ()8 2 3 0 2 3 8 0 ()3 8 2 01.做“想想做做”的第1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三、练习2 .做“想想做做”的第2 题。火箭每秒能飞行4 5 0 0 米,人造卫星每秒能飞行8 0 0 0米。谁飞行得快?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3 .城关小学有学生1 0 3 6 名,林庄小学有学生8 9 0 名,哪个学校的学生多?

33、指名学生说比较的方法,然后完成在书上。4。做“想想做做”的第5 题。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5 8 7 0 4 0 1 2 4 9 0 0 7 1 0 45 0 0 3 2 8 9 5 6 0 4 4 8 0 0 2学生先相互说给对方听,再在班级里进行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完 成“想想做做”的第4 题三、小结四、作业课后感受作业中出现了把几个数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陶嘉星学生对这种题没有解题 策 略,不知从哪里想起,个别辅导。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课型 练习课本课题教时数:6 本 教 时 为 第4教时 备 课 日 期9月2 3日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比较万以内

34、数的大小。2.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准备卡片、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 师 生 活 动 备 注一、复习二、练习三、小结四、作业1 .比较下面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 5 6 0 ()5 4 6 0 4 5 6 0 ()4 4 6 04 5 6 0 ()6 4 5 0 4 5 6 0 ()4 5 2 02 .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 2 4 02 1 4 01 2 0 42 1 0 41.老师出示四个数字,请同学们先组成大小不同的数,然后两个两个进行比较。8、6、0、52 .学生先独立进行组数练习,然后同桌两人分

35、别拿出一个数进行比较。3 .你能把这些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4 .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7 题。你能根据下面的统计回答问题吗?先说给同桌听,再在班级里进行交流。5 .做书上“想想做做”的第8 题。多媒体显示我国五岳的高度,然后请同学们按照五岳的高度从高到低排一排?西岳华山1 9 9 7 米 北岳恒山2 0 1 7 米中岳嵩山1 4 4 0 米 东岳泰山1 5 2 4 米南岳衡山1 2 9 0 米6 .根据这些天所学的内容,你能也来出几道题目考考你的同学吗?(同学之间相互出题、做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完 成“想想做做”的第7、8 两题。课后感受由于学生前面知识

36、掌握较可以,所以这节练习课在上节课中顺利完成,学生掌握得也很好。课题练 习 三(1)课型练习本课题教时数:6 本教时为第5 教时备 课 日 期 9月 2 4 日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方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教学重难点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算方法。教学准备卡片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师 生 活 动备 注一、复习二、练习1 一千一千地数,几千后面的数是一万?2.10个一千是多少?3.6000接 近 1000还是接近10000?你是怎么想的?1.做“练习三”的第1 题。先让学生独立完

37、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2.完 成“练习三”的第2 题。读出下面各数,并说 说每个数中的“6”各表示多少,再用线连一连。3.做“练习三”的第3 题。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1)在海拔三千一百九十七米的高原上,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一青海湖。(2)世界上的鸟类大约有八千七百种。(3)在一千三百八十年前,我国挖成了一条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一京杭大运河。(4)这一版报纸大约有一万字。4.计算:7200-2000 7000+3000 8000-30006700-700 600+3000 10000-6000学生先做在书上,再组织交流。5.填表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1030 人2914 人3027 人a)每天参观的人

38、数个接近几千?b)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大约三、总结四、作业多几千人?学生先独立做在书匕在组织交流。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1 .完成书上练习三的第4、5两题。2.预习明天要学习的内容。课后感受通过今天的练习,学生做题的正确率普遍有了提高。回答问题有了进步,能较流利并响亮地回答问题。课题练 习 三(2)课型 练习本课题教时数:6 本教时为第6教时 备课日期9 月2 6日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教学重难点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

39、的算方法。教学准备卡片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 师 生 活 动 备 注一、练习数1.出示书上第6 题,在O 里 填 上 或。的大小比99801020 480004080 710307120较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老师再组织交流。2.补充练习:306003600 230003200 600005999如:2980接 近 3000,6926比 3000多得多,二、比一3045 比 3000 多一些。比,说一出示:5880 6930 9900 7260 6044 7946 3045,说,在小组让学生也用上谁比谁多得多?谁与谁比较接近?谁里交流。比谁多一些来说几句话。出示书上的图形,让学生进

40、行找规律的练习。三、找规律待学生找出规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四、在()里 可 以 填5()26(5314 39()2 3968几?这道题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尽可能地让学生说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答案。五、小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六、作业完成练习三的第6、9 题。课后感受这节课在做练习的时候,特别重视了学生思维的训练。课后学生说特别喜欢 P34(8)织蜘蛛网找规律的题。课题认识千克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4本教时为第1 教时 备课I I期 9月 2 7 日教学目标1.认识各式各样的秤。2.学习计量单位千克,让学生体会到千克是日常生活中计量物体轻重的需要。3.通过让学生称一称,拎

41、一拎,数一数,丰富学生对1千克的感受。教学重难点体 会 1 千克有多重。教学准备一千克大米9 袋、各式各样的秤,两袋各500克的食盐,一袋茶叶等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师 生 活 动备注一、课前谈同学们,你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千克和克,话那么对于千克和克,你想告诉大家一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千克又叫公斤,用字母k g 来表示,克可以用字母g 来表示。1 千克=1000 克。二、感 受 11.大家对千克和克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那 么 1千 克 的 重千克到底有多重呢?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 1 千克里重的大米,请大家来拎一拎,体会一下1 千克到底有多重?2.学生

42、进行拎1 千克大米的练习。3.师 出 示 水 果 1 袋,请学生拎一拎,猜一猜,水果大约重几千克?4.师出示两袋重量分别是500克的食盐,再次请学生来掂一掂,充分体会1千克到底有多重?1.打开课本,在书上将书本出现的秤编号,然后以2.认识各小组为单位,将自己认识的秤,写上名称,不认识的式各样的打上问号。秤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认识秤的学习。3.组织交流。4.老师随意出现秤,请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秤?1.做“想想做做”的第1 题。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2.做“想想做做”的第2 题。三、练习你知道它们各可以载重多少千克吗?电梯可载重1000kg,大卡车载5000kgo3.做 想想做做”的

43、第3 题。说出下面每种蔬菜各重几千克。大白菜:3 千克 冬瓜:8 千克芹菜:1 千克 南瓜:7 千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4.做“想想做做”的第4 题。你知道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几千克吗?西瓜:大约是4 千克 菠萝:大约是2 千克四、小结五、作业5.做“想想做做”的第5题。一袋大米重2 5 k g,4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学生先独立做在书上,再进行交流。6.课外请大家到商店里去看一看,了解哪些物品 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再帮妈妈拎拎,看看你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4题。课后感受由于这部

44、分知识学生二年级已经学过,所以这节课主要还是复习,通过拎米,进一步感知1千克的重量。课题认识克 课型 新授本课题教时数:4本教时为第2教时 备课日期9 月2 8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1克有多重。2.让学生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教学重难点体 会1克有多重。教学准备2分硬币、各类标有克作单位的包装袋、直尺、羽毛、黄豆、橡皮等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 师 生 活 动 备 注一、复习二、学习新知三、巩固练习四、小结五、作业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千克和克这方面的知识,谁来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克作单位?1.你 知道怎样的物品重大约是1 克?请举例。2.一根羽毛的重量比1 克轻还是重?

45、3.一把直尺呢?4.用手去掂一掂2分硬币,看它有多重?5.看图说出下面的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克?橙子:1 5 0 克 哈密瓜:1 2 5 0 克6.拿出带来的包装袋,看一看包装袋上,分别标有多少克?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包装袋,分辨每个包装袋分别装有多少克?1 .试一试称称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再称称铅笔盒大约重多少克?2 .做“想想做做”的第1 题。你能说出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吗?3 .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用手掂一掂,估计下面的物品比1克轻还是比1克重?一根橡皮筋、一包餐巾纸、一些铅笔屑。4 .做“想想做做”的第3 题。2千克=()克 3 0 0 0 克=()千克9 0 0 0 克=()千克 7

46、千克=()克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在组织交流。5 .做“想想做做”的第4 题。观察杯子里的水与空杯的变化,想一想:(1)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2)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完 成“想想做做”的第3 题。课后感受复习克的知识和千克和克的关系。效 理 想。这部分内容学生在二年级时也已经接触过,所以这里只是复习以前所学的知识,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课题练习课 课型 练习本课题教时数:4 本 教 时 为 第3教时 备 课 日 期9月28日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物和相应重量的连线以及选择相应的计量单位,巩固已初

47、步建立的千克和克的概念,体验这些单位在生活里的应用。2.联 系 生 活 实 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千克和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准备卡片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师 生 活 动备 注一、估计二、填空三、填 或四、算一算五、比一比出示书上的图片,(梨、公鸡、鸡 蛋、猪)先让学生进行估计,每样物品大概有多重?然后进行连线练习。在 括 号 里 填 上“千 克”或“克”。铅 球 重4 ()篮 球 重6 50 ()乒 乓 球 重()杠 铃 重50 ()80 0克()4千克 3千 克()3 0 0 0克2千 克()

48、1 50 0克 7 0 0 0克()9千克出 示 一 袋 重 为1 9 0克的面包,再出示4个一袋的面包,每 个 重 为7 0克,想 一 想 这5个面包一共是多少克?出示一袋牛奶馒头,净 含 量 为4 0 0克,一袋素菜包,净 含 量 为4 2 0克,一 袋三鲜馄饨,净 含 量 为6 0 0克。(1)一袋三鲜馄饨比一袋牛奶馒头重多少克?(2)一袋 牛 奶 馒 头 比 袋 素 菜 包 轻 多 少 克?(3)你还能提哪些问题?六、想一想七、实践活动八、思考题九、小结十、作业一个空杯重240克,1号杯重300克,(1)1号杯里的水重多少克?(2)你能估计出2、3号杯里的水各重多少克吗?到食品商店去看

49、一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克;有哪些袋装食品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千克。(请大家利用休息日到商店里去走一走,看一看。)每个菠萝都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1个菠萝的 重 量 是1个苹果的几倍?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你的同桌相互说一说。完成练习四的第3、4、5题。课后感受通过练习,加深了千克和克的认识。在练习中还应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同学们在练习中发展能力。课题实践活动 课型 活动本课题教时数:4本教时为第4教时 备课日期 9月2 9日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千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50、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对物品重量的估计。教学准备健康秤、台秤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 师 生 活 动 备 注一、称水果和蔬菜二、称 体重三、课外小知识四、质疑问难五、总结六、课外拓展1.出示:苹果、橘子、西红柿、黄瓜各1 个,先让学生估计一下,每个各重多少克?2 .想一想:如果称一千克的苹果,大概是几个?橘子呢?西红柿呢?黄瓜呢?3 .进行称一称的练习。4 .学生将实际动手后获得的答案写在书上。1 .分小组先分别称一称每个人的体重。2 .比一比,谁最重,谁最轻。3 .如果一个小朋友比2 3 千克重一些,另一个小朋友 比 2 4 千克轻一些,请大家估计一下,这个小朋友的体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