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全部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149314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279 大小:4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全部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9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全部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全部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全部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pdf(27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3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 认“鸳、鸯”等 6 个字,会 写“融、燕”等 13个字。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三首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学点教重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 认“鸳、鸯”2 个字,会 写“融、燕”等 4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

2、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3.了 解 绝句的内容及诗中景物的季节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丽。具备教准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导语激趣,简介作者。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 作 绝句。师读:(课件出示2)古 诗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学生自由朗读。简介作者。(课件出示3)杜 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 巩 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设计意怪1】读诗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时 期 伟 大 的 现 实 主 义 诗 人。他 忧 国 忧 民,人

3、 格 高 尚,一生写 诗 一 千 四 百 多 首,诗 艺 精 湛,被 后 世 尊 称 为“诗 圣”。官至 左 拾 遗、检 校 工 部 员 外 郎,代表 作 有“三 吏”、“三 别”等,有 杜 工 部 集 传 世,纪 念 地 有 杜 甫 草 堂、杜 甫 墓、杜 公 祠、杜 甫 公 园、杜 陵 桥、杜 陵 书 院 等。新课教学()分钟二、初 读 感 知,学 习 字 词。()初 读 课 文,感 知 诗 意。1.鼓 励 交 流:同 学 们,首先请你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用 你 们 平 时 学 会 的 学 习 古 诗 的 方 法 学 习 交 流,朗读的时候,要 把 字 音 读 准,然 后 边 读 边 边

4、记 下 自 己 读 懂 了 什 么,标出读 不 懂 的 地 方。2 .(课 件 出 示4)阅 读 与 交 流 的 要 求:(1)自己读,定 位 识 字,读 准 字 音。(2)自由读,圈 出 不 理 解 的 词 语。(3)小 组 读,合 作 学 习,理 解 词 义。3.生 自 由 朗 读,小 组 交 流。4.检 查 交 流 情 况。(课 件 出 示5:生字)ro n g y a n y u a n y a n g融燕鸳鸯(1)指 名 朗 读,师 生 评 价,纠 正 不 正 确 的 读 音。注 意 读 准 翘 舌 音“融”,前 鼻 音“燕、鸳”,后 鼻 音“鸯”。(2)交 流 对 重 点 词 语

5、的 理 解。教 师 评 议,多媒体出示重 点 词 语 的 注 释。(课 件 出 示6)迟 日:春 天 日 渐 长,所 以 说 迟 日。泥 融:这 里 指 泥 土 滋 润。鸳 鸯:一 种 水 鸟,雌 雄 成 对 生 活 在 水 边。(二)识 记 字 形,书写生 字。(出 示 生 字 田 字 格 课 件7)融 燕鸳鸯1.你 是 怎 样 记 住 这 些 生 字 的?形 近 字 辨 析:“隔一 一 融”“怨一 一 鸳”“央一 一 鸯”【设 计 意 图:鼓励猜谜语:“一见上菜,口水下落,点点滴滴。”2.观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及笔画,交流讨论如下:“鸳、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融”左右结构,左宽右窄。3.

6、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提醒学生注意:“融”左下部里面是一横,右 边 的“虫”,横变提。“鸳”上面的左面不要多写一横。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三)学生熟读课文:开火车读、赛读、小组读、同桌读。三、品读欣赏,深入探究。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 绝句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天)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自己小声读读这首诗,动笔画一画。预设: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5.根据学生找到的景物随机学习:(1)迟日江山丽从第一句诗中能不能感觉到春天来了?迟日:春天的太阳。(课件出示8:)“迟日”,出 自 诗 经 七 月 :“春日迟迟。”迟迟:缓慢的样子。春日迟迟:是说在春天白天变得长了

7、。“迟日”就 是 指“春天的太阳”。春天的太阳什么样啊?(春天的太阳特别明亮。)在春天的太阳的照耀下,山啊,水啊有变化吗?山,水,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明丽秀美的大好春光。你想怎样读这句话?(指名读一一范读一一齐读)(2)春风花草香,这是一阵什么样的春风?(温暖柔和)你闻闻,春风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香气呢?(我闻到了香味。)谁愿意读读这句香气扑鼻的诗?(指名读)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字词,结合图片,理解诗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感情诵读古诗,锻炼了学生的

8、理解古诗、感情诵读、积累古诗的能力。】在春天明亮的太阳的照耀下,大好河山一片明丽秀美,你看到了吗?温暖的春风挟带着百花和芳草的清香,一股又一股扑鼻而来,你闻到了吗?谁想读读这两句!(指名读一一齐读)(3)泥融飞燕子可爱的小燕子让你感受到春天来了,你知道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忙什么呢?(筑巢)你知道诗中的小燕子用什么筑巢吗?(结合诗句)聪明的小燕子用湿润柔软的泥筑巢呢!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燕子,你此时会是什么心情?(高兴、快乐、激动)读出来!你们在春风中飞来飞去,一边唱歌一边筑巢,多快乐呀!读!眼看着既结实又漂亮的巢就要筑好了,内心多么激动呀!读!(4)沙暖睡鸳鸯。嘘看,那是谁呀?(课件出示9:鸳鸯睡觉图

9、)(指名读诗句)睡着了吧?看它们睡得多香甜啊!没有人来惊扰它们的美梦,多幸福啊!(再读!)可它们是睡在沙滩上啊,会不会着凉啊?(沙暖)它们睡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沙滩上,多舒服呀!(指名读一一再读!)春天里,冰冻的泥土融化了,小燕子们飞来飞去地衔泥筑巢,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河边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暖的,一对对鸳鸯互相依偎着睡着了,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静态的美。这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多有意思啊!再读。(指名读一一齐读)(4)这么多景物融汇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春意,面对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大诗人杜甫,也是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这首 绝句。请你再认真地读读这首诗,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关于这首诗

10、的题目“绝句”,你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1 0:)绝句,是一种古诗体,每首四句。如果每句诗都有7个字就是7言绝句,简称七绝;如果每句诗都有5个字就是5言绝句,简称五绝。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一首一一五绝。其实杜甫住在浣花溪草堂的时候,还写了很多首绝句呢!你们看:(课件出示1 1)绝句 绝句杜甫 杜甫两个黄鹏鸣翠柳,江碧鸟逾白,一行白鹭上青天。山青花欲燃。窗含西岭千秋雪,今春看又过,门泊东吴万里船。何日是归年。七绝 五绝杜甫所写的绝句还有很多呢,感兴趣的同学不妨课下去搜集搜集,然后拿到班上来,咱们大家分享!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1.(课件出示1 2)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

11、/睡鸳鸯。(板书:带节奏标志的古诗 绝句)2.教师引导:诗中的竖线是停顿符号。单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些,双竖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些。3.指名朗读。学生自由评议。4.教师小结:读古诗应该抑扬顿挫,还应有感情。5.教师范读,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6 .自由读,练习背诵。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五、检查背诵,体会感情。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 绝句,前两句勾画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让人一读就觉得心胸开阔,激情满怀。后两句选取两种极富春天特点的景物一一燕子和鸳鸯,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我真想读读这首诗啊!(范读一一练读一一指名读一一师生读)2.抽取学生检查背诵,学生一起背诵。六、

12、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教师导言: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杜甫,用一首简短的小诗把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鸳鸯春睡图。我们家乡的大自然的春天到处都是美丽的图画。希望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2.学生自选作业。(课件出示13)(1)画:画一幅图画,用自己的情感认真地描绘出春天无与伦比的美丽。(2)写:写一首小诗或一篇日记,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板书设计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1.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

13、受春色之美。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2.适当拓展赏析,一方面增加学生背诵方面的积累,另一面蓄积对春天的美好感受。3.课中有独立读、对读,个别读、齐读,读句子、读全诗等多次诵读,辅以适当的动作,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增加积累。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第二课时学标教目1.会认“惠、崇”等3个生字,会写“芦、芽”等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

14、情感。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出示春江晚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2.(课件出示15)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3.简介诗人苏轼:(课件出示16)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设计意图1:介绍古诗背景及作者,出示图片,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景。】新课教学()分钟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课件出示17)要求把

15、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hui ch6ng tun惠崇 豚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崇”是翘舌音,“豚”前鼻音。开火车读,齐读。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18:出示第1、2行)。(1)指名读(2)点击重点词:三两枝:指两三枝桃花。【设计意图:学习古诗,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课文插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想象画面,体会诗情,读出诗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师生交流,师归纳。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4)指导朗读:想想诗句意境,指导朗读。2.学

16、习第二句(课 件 出1 9:3、4行)(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读,再集体交流。想象当时的情景,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萎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4 .(课件出示2 0)出示问题,反馈所学知识。(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里什么?(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篓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萎蒿满地、芦苇冒尖,

17、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一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板书: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四、识记字形,书写生字。1.同 学 们,下面我们现在就来写一写诗中的几个生字。味。层层推进,很好地完成了古诗教学。】O(写 字 之 前 要 注 意 写 字 的 姿 势,做 到:头正身直脚 放 平,五 指 执 笔 笔 杆 正,一 寸 一 尺 和 一 拳。每个生字 写2次,争 取 第2个 比 第1个 写 得 好。)(出 示 生 字 田 字 格 课 件2 1:)惠 崇 芦 芽 短2.你 是 怎 样 记 住 这 些 生 字 的?熟 字 加 偏 旁:“宗+山”是“崇

18、是“户+什”是“芦”,“牙+卅 是“芽减 一 减:“穗”把“禾”减 掉,就 是“惠,3.观 察 生 字 在 田 字 格 中 位 置 及 笔 画,教 师 示 范,提 示 重 点 笔 画。(1)“惠”字 的 右 上 没 有 点,中 间 的 提 上 有 一 点。“芦,字 下 面 是 个“户”,不 是“卢二(3)“崇 芦 芽”都 是 上 窄 下 宽,“惠”上宽下窄。4.学 生 练 习 书 写,教 师 巡 视,个 别 指 导。【设 计 意 图: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严格落实新 课 标 关 于 学 生 课 堂要 写 字1 0分 钟 的 要 求,避 免 啰 嗦 无 重 点 的“说”,给 足 时 间 让 学生

19、去 识 字、写 字,提高了 学 生 的 书 写 质 量。】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五、背 诵 这 首 古 诗。六、找 一 找 其 他 描 写 这 个 季 节 的 诗 歌,与同学分享。书容【板 书 设 计】惠崇春江晚景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 诗 意-品诗味【答 案】1.h u i c h o n g t u n lu y a惠 崇 豚 芦 芽2.(1)三 两 只 枝:两 三 枝 桃 花。(2)鸭 先 知:群 鸭 好 像 最 早 感 觉 到 了 春 天 的 信 息。(3)芦 芽:芦 苇 的 嫩 芽。(4)河 豚:一 种 有 毒 的 鱼。(5)上:指 上 市,就 是 在 市 场 上 销 售。3

20、.竹 林 外 两 三 枝 桃 花 初 放,鸭 子 在 水 中 游 戏,它 们 最 先 察 觉 了 初 春 江 水 的 回 暖。河滩上已经满是篓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这首诗之前,对这首诗的背景题目及作者作了一番讲解,从而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再让他们理解这首诗的题目。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确实有很大的难度,特 别 是“三两只枝”“鸭先知”“上”这样的词语 因此我让孩子们一边课文的注解,一边自己理解课文,让他们对全诗有一个大概把握。接下来再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品味诗情,感情诵

21、读。不足之处:虽然孩子们对局部把握了,但由于教学上的不足,致使学生对全诗的把握不够,对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没有很好的理解。古诗该如何进行教学,我想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提高!第三课时学标教目1.认 识“减”1个生字,会 写“梅、溪”等4个生字。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具备教准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L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曾几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

22、春天是怎样的。(板书课题 三衢道中)2.简介诗人曾几:(课件出示23)曾几(1085 1 1 6 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设计意图:简明扼要地介绍古代诗词曲在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新课教学()分钟二、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课件出示2 4)要求把字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m ei x l fa n

23、jidn梅 溪 泛 减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泛、减”是前鼻音。开火车读,齐读。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课件出示2 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 .带着问题,再 读 古 诗 三衢道中。(课件出示2 6)(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2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3 .全班交流。(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 天 气 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 人 以 之 情(喜悦

24、)。(板书:梅黄一日日晴)【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读文,促使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2)读 第2句“小溪 泛 尽 却 山 行”,说说这句话写 了 什 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 仅 表 明 作 者 的 行 程,还 透 露 出 作 者 的 喜 悦 之 情。)(板 书:溪 一 泛、山 一 行)“却”在 这 里 是“再”的意 思。(3)哪 句 话 是 写 作 者 沿 途 所 见?(出 示3、4句)想 象 交 流 并 有 感 情 地 读 一 读。“不 减”“添”

25、分 别 解 释 成 什 么?(不 减:并没有少 多 少,差 不 多。添:增 添)(板 书:不 减 一 添)正 当 诗 人 有 些 失 望 的 时 候,却看到树上黄鹏的美丽,听 到 其 叫 声,于 是 情 不 自 禁 地 吟 出 了 下 面 两 句 诗。齐 读 后 两 句。引 导 学 生 用 关 联 词 语 填 写 后 两 句。绿 阴 不 减 来 时 路,(不 但)添 得 黄 鹏 四 五 声。(而 且)说 出 了 诗 人 的 惊 喜 心 情,该 怎 么 读 这 两 句?(男女 分 工 读)4.带 着 喜 悦 之 情 配 乐 诵 读。四、图 文 对 照,熟读成诵1.看 图 读 文,根 据 自 己

26、的 理 解 读 出 感 情。2.指 名 带 着 感 情 配 乐 诵 读 两 首 诗 词。3.你 喜 欢 这 首 诗 吗?为什 么?(学 生 自 由 交 流)4.在 齐 诵 本 诗。五、识 记 生 字,指导书写(课 件 出 示27生 字 田 字 格 课 件)梅 溪 泛 减1.你 是 怎 样 记 住 这 些 生 字 的?形 声 字 结 构 规 律 识 记:梅 溪 泛 减形 近 字 比 较:海 一 梅 喊 一 减 眨 一 泛2.观 察 生 字 在 田 字 格 中 位 置 及 笔 画,交 流 讨 论。“梅 溪 泛 减”都 是 左 右 结 构,左 窄 右 宽。3.教 师 示 范,提 示 重 点 笔 画。

27、提 醒 学 生 注 意:【设 计 意 图:引导学生通 过 朗 读、背诵增强语感,增 加 积 累,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所描写的意 境,受 到 美 的 熏 陶。】“梅”右下的“母”笔顺是:竖折/竖弯,横折钩,横,点。“溪”右 边 是“B+幺+大:“泛”的最后一笔是捺,要写得平一点,长一点。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六、背诵这首古诗。七、找一首含有本课时这首诗中景物的诗歌,与()分钟同学分享。三衢道中 宋 曾几板书内容 梅黄-日日晴溪一泛、山一行不减-添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注重朗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知诗的大意,读准诗的节奏。通过朗读、背诵增强语感,增加积累。2.中年级

28、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进行感悟。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3.巧设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足之处:由于放手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组织管理做的不太好,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有些乱。课题燕子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学标教目知 识 与 技 能:1.会

29、 认 本 课“伶、俐”等 10个 字,其中两个多 音 字 散、杆”,会 写“拂、聚”等 13个 字,理 解 相 应 的 词 语。2.正 确、流 利、有 感 情 地 朗 读 课 文,使 学 生 进 一 步 了 解 春 天 的 特 征,了解燕子的 特 点。过 程 与 方 法:1.学 生 反 复 诵 读,通 过 品 读,抓 住 重 点 词 句,展 开 想 象 来 理 解 课 文,体 验 情 感。2.展 开 小 组 讨 论,对 课 文 的 思 想 内 容 及 情 感 进 行 体 验,交 流。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体 会 燕 子 的 美、春 光 的 美,体 会 春 天 给 人 们 带 来 愉 快

30、的 心 情 和 蓬 勃 向 上 的 力 量。教学重点着 重 观 察 燕 子 的 外 形 和 飞 行、停 歇 时 的 情 形。体 会 燕 子 的 可 爱、活 泼 和“我”对 燕 子 的 喜 爱 之 情。教学难点按 一 定 的 顺 序 观 察 画 面:按 照 由 远 及 近 的 顺 序 观 察 湖 面、稻 田;按照由近及远的 顺 序 观 察 燕 子。第一课时学标教目1.会 认 本 课“伶、俐”等 10个 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 写 拂、聚等 13个 字,理 解 相 应 的 词 语。2.正 确、流 利 地 朗 读 课 文,初 步 认 识 燕 子,了解春天的特征。具备教准课 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31、导入()分钟一、创 设 情 境,导 入 新 课。1.(课 件 出 示 2)出 示 放 大 的 燕 子 彩 图。提 问:谁能介绍 一 下 有 关 燕 子 的 情 况?(燕 子 是 候 鸟,春天从南方飞到我 们 这 儿 来。燕 子 的 特 点:翅 膀 很 长,尾巴象张开的剪子,背 部 的 羽 毛 是 黑 色 的,肚 皮 上 的 羽 毛 是 白 色 的。常在屋檐下 衔 泥 做 巢 居 住,捕 捉 昆 虫。)【设计意 图:创 设 情 境,调 动 学 生 的 生 活 体 验,激 情 导 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中。】板书课题,齐 读 课 题(板书:燕子)。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

32、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燕子的?(2)本文写出了小燕子的什么特征?(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小燕子的?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3.试着读课文。(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

33、件出示4)吹 拂 聚 拢 形 成 横 掠 偶 尔 飞 倦 伶 俐荡 漾 闲 散 纤 细 木 仔 几 痕翼尖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多音字“散 杆”的读音:“散”在 这 里 读“s a n”,另外还有一个读音“s d n”,组 词 为“分散”;“杆”在 文 中 读“g a n”,还有一个读音是“g加”,组 词 为“一杆枪”。5.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5:生字田字格课件:)凑 拂 集 聚 形 掠 偶 尔 沾 倦 闲 纤 痕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凑”,翘 舌 音“沾”,前 鼻 音“沾、倦、闲、纤、痕”,后 鼻 音“形【设计意图:把生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并且在学习生

34、字词的过程中达到正确朗读课文的目的。渗透给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的方法。】(2)学生写生字。A.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拂 聚 凑 纤 拢 沾 倦 痕(2)熟字比较。如:彩 一 形 遇 一 偶 你 一 尔B.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聚”一一下面的部分不是“禾工“倦”一一左窄右宽,注意右下部分是横折钩,竖弯钩,不 是“巳”字。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F.展示学生作品。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

35、.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伶俐:聪明、灵活。闲散:清闲而又无管束,本文指燕子悠闲的样子。旷亮无比:形容天空空阔而明朗。波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2.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燕子的?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1自然段主要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2自然段主要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第3自然段主要写飞行的燕子;第4段主要写停歇的燕子。板书:外形、赶来、匕行、停歇。)4.看图对照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燕子【设计意图:以自然段为单位把课文拆分,在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的 同 时 理

36、 清 课 文 的 顺序。】的?(先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观察到燕子出现时的春光美景,再观察燕子飞行时的动态,最后观察燕子停歇时的静态。)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 10个会认的字,会写了 12个字,了解了春天里小燕子的伶俐可爱,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1.整体把握,抓住燕子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文中写了哪些景物,从燕子外形、赶来、飞行、停歇等方面想象燕子的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2.注重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的能力,放手给学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

37、主学习的能力。课中字词的学习是重点,扫清了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长此以往来培养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知识的查找习惯。不足之处:如何很好地组织教学,合理维护课堂秩序的问题。放手给学生,必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该注意到的。第二课时学标教目L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姿态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2.体会燕子的可爱、活 泼 和“我”对燕子和春天的喜爱之

38、情。具备教准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7)吹 拂 聚 拢 形 成 横 掠 偶 尔 飞 倦 伶 俐荡 漾 闲 散 纤 细 木 杆 几 痕 翼 尖2.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伶俐可爱,这节课我们继续朗读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燕子的可爱。【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出示字词,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新课教学()分钟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1 .看图学习第。(1)看图,口述燕子的外形特点。(2)指 名 读 第1自然段后回答:课文从哪几方面描述了燕子的形象?是按什么顺序来描述的?(课文着重通过羽毛、翅膀、尾巴勾画出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

39、象。是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描述的。板书:羽毛、尾巴、翅膀。)(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之情)(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把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读出来。2 .看图学习第2自然段。(1)看图,口述燕子活动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2)课文抓住哪些景物来描述“烂漫无比的春天”?(默读并划出有关词语。讨论并板书:细雨、轻风、柔柳、青草、绿叶、鲜花)(3)比较句子:(课件出示8)“下过几阵雨。风吹着柳。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O【设计意图:通过对

40、比句子,体会使用修饰语烂漫无比的春天。”对比一下,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启发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的这些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春天万物生长、百花争艳的生趣。“如毛的细雨”,形容雨点很细小,这是春雨的特点。“轻风微微吹拂着”,是说春天的风轻轻地吹动象抚摸着人一样。“千条万条的柔柳”,写出了柳丝的姿态是那样的美;写出子柳丝的枝条是千万条;“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个比喻句以动写静,描绘出春天里树木茂盛,花草繁多,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生机勃勃的景象。)(4)填空:(课件出示9)那 么()的小燕子也从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的图画中,为 春 光()了许多生趣。(“伶俐可爱”“光彩夺目”等修饰语的运用,表达得

41、更加生动,具体。)(板书:加入、平添、生趣)(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3.看图学习第3自然段。(1)看图,说说燕子是怎样飞行的。(2)指名朗读课文,哪些词写出了燕子飞行的特点?(斜、横掠、沾、荡漾”等词语突出了燕子飞行时轻快的特点。(板书:斜、横掠、叽、沾、荡漾)(2)比较句子:(课件出示1 0)“燕子在天空里掠过,由这边飞到了那边。”“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把这两个个句子比较一下,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课文中的句子除突出燕子飞行的特点之外,还写出了春天的景色:阳光、稻田、柳树。这样把燕子和春天紧密地联系

42、起来写,进一步说明燕子的好处。激励学生学会使用修饰语,喜欢使用修饰语。】教学反思“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让春天显得更加生气勃勃”。)(4)指导朗读这一段。4.看图学习第4自然段。(1)燕子飞倦了,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读课文,其余看图。)(2)引导学生讨论“落、痕”等几个词的用法。(“落”字写出燕子的轻巧。“痕”字写出电线的远,若有若无。这两个词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倦时的形象。讨论中随时板书:落、痕、停。)(3)指导朗读这一段。【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结合课文插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想象画面,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读出味道。层层推进,很好地完成了阅读教学。】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三

43、、指导背诵,写作训练。(听配乐朗读录音带,进一步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学习有感情地读。)1.这篇看图学文以燕子为中心,从燕子的外形写到春天的景色,再写燕子飞行的情形,最后写到燕子停歇时的形象,从而赞美了春天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2 .用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齐读全文。3.请写一段话,抓住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特点写,注意使用恰当的修饰语。(课件出示1 1)书容板内【板书设计】2燕子外形:羽 毛 翅 膀 尾 巴(静)赶来:细 雨 微 风 柳 丝 青 草 绿 叶 鲜 花 一 春 光(静)赶 来 加 入 平 添 一 生 趣(动)飞行:斜 横 掠 叽 沾 荡 漾 一 轻 快(动)停歇:落痕

44、停(静)成功之处:1.配合外形和动作,感悟朗读。学习描写燕子外形的片段,引导学生抓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的特点的词语,体会燕子的伶俐、可爱。在学习燕子飞行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轻快灵活,是一个飞行的能手,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抓住“斜”、“横掠”、“沾”等动词。修饰语的学习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设计两次对比句子,看看带有大量修饰语的句子于不带修饰语句子的区别,从而体会修饰语在遣词造句中,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2.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燕子的知识,这样可以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长此以往来培养孩子们对不熟悉的知识的查找习惯。不足之

45、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喜欢上语文课。课题荷花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 课时学标教目知识与技能:1.认 识“挨 蓬”等5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挨”,会 写“瓣、蓬”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荷花的美丽。2.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发展观察、想象的能力。3.通过老师的指导,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锻炼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学点教重通过

46、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学点教难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第一课时学标教目1.认 识“挨、蓬”等 5 个生字,其中一个多音字“挨”,会 写“瓣、蓬”等 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瓣儿、花骨朵儿、莲蓬、衣裳”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具备教准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L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板书:荷花)2.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

47、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3.让我们一起到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2:荷花图)【设计意佟1: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3:出示要求)(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3.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4:出示词语)挨挨 挤 挤 莲蓬 饱 胀 翩 翩 起 舞 舞 蹈 花 瓣 儿蜻 蜓 昨 夜 好 梦 破 裂 一 幅 衣 裳(2)自由

48、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多音字“挨”的读音:“挨”在这里读“d i”,另外还有一个读音,一个是“di”,组 词 为“挨打”。【设计意图:解决生字的音、形、义,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 自 学 能 力、探究能力。】另外读好卷舌音“花瓣儿”。4.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5:生字田字格课件:)瓣 蓬 胀 裂 姿 势 仿 佛 随 蹈 止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姿、随”,翘 舌 音“止、胀、势”,前 鼻 音“瓣”,后 鼻 音“蓬、仿”。(2)学生写生字。A.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瓣 蹈 蓬 胀 裂 姿 势仿 佛(2)熟

49、字比较。如:瓣一辨 裂一烈拂一 佛 正 一 止B.链接前置性学习,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评价书写。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导。“瓣”一一左 边“辛”最后一笔是撇。“势”一一上宽下窄,上 面 是“执工“佛”一一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笔顺是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F.展示学生作品。5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6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6:出示词语解释)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挨挨挤挤:本课形容

50、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清香:清淡的香味。饱胀:饱满得发胀。荷 花 的 美 丽、情 致 的 美 好,从 而 实 现 对 学 生 的 审 美 教 育。破 裂:出 现 裂 缝。姿 势:身 体 呈 现 的 样 子。三、再 读 课 文,理 清 顺 序。师:大 家 能 不 能 理 清 楚 这 篇 课 文 的 脉 络,把握住作者的 思 路 呢?带 着 这 个 问 题,请 大 家 再 去 认 真 读 课 文。2.小 组 讨 论。3.交 流 讨 论 结 果:课 文 共 五 个 自 然 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 荷 花”和“想 荷 花”两 大 部 分或者说“初 闻 荷 香”、“再 赏 荷 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