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械员事迹材料(范文六篇).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139611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械员事迹材料(范文六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军械员事迹材料(范文六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械员事迹材料(范文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械员事迹材料(范文六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军械员事迹材料(范文六篇)第一篇:个人事迹材料1986年,xx凭着38元的起家费走遍了几十个省市,起初经营鲜花生意,慢慢总结经验,然后回到家乡(原xx县xx乡峤山村桂花组)种植了两叁亩花木作为试验。通过试验,吸取其中的各种经验教训,将花卉种植业在xx乡逐渐发展壮大。通过经营鲜花生意,xx看到了花卉市场的大好前景,联想到自己家乡的各种环境以及实际状况,决定回到家乡发展花卉产业。起初自己种植了两叁亩花木进行试验,并及时总结经验,联系销路。xx在试验种植的同时,也一直想着如何把鲜花产业在xx乡发展壮大,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带动父老乡亲一起发展。有了这样的想法,xx更是下定决心,认真研究花木种植

2、,总结失败经验,吸取成功之精华,采取一切办法让花木种植盈利并在xx乡进行推广。凭着他对事业的执著,对花卉种植技术的掌握快、体会深,在亲身实践中不断创新,他的种花名气渐传开来。因为xx乡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都适合花木生长,又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再加上xx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实现花卉种植,并带动家乡农民种植花卉,发展种花卉大户并成立公司,总种植面积上千亩,总产值超几十万乃至上亿元。从原来两叁亩的规模发展到如今已经有叁佰多亩种植基地,年产值叁佰万元以上,解决了农民务工佰多人。在这二十几年的发展中,xx乡的花卉种植已成为一个地方产业。在年,xx创建了xx县xx乡花卉专业经济协会,并担任会长。在年,x

3、x又成立了xx县青源花木股份合作社,担任总经理职务。xx为了改变父老乡亲的生活现状,不仅带动村民发展花卉产业,解决农民务工问题,还深切关怀农民的日常生活,因了解了xx乡密园村农建组长期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于是在年6月份为密园村农建组的108户安上自来水。在这贰拾几年发展中,在xx的带动和技术的指导下,将xx乡的花卉事业发展壮大。为了把xx乡的花卉事业做大做强,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xx开展了花卉直供业务,形成了花卉生意链,保证了花卉的供应与销路问题。如今与xx乡花卉事业息息相关的商家就有xx娇艳绿化公司、陈名祥花店,忠县冉国清花店,xx的文金田花店,重庆市花卉市场的谭兵花店。第二篇:养殖户事迹材料

4、纪xx,有道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初心难忘,从最初到外地打工的几年时间里,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从北方到南方,从小饭馆的小老板到中介公司的总经理,努力赚钱成了她一切初始的动力。直到2010年,她回到了家乡,感受到了家乡急剧发展的脉动,欣欣向荣的气象,让她触景生情,激发了内心中一直潜藏的一个梦想。回家乡创业,为家乡父老做些事情。改变他们的面貌,也改变她自己的人生。经过对家乡环境考察,纪xx信心满满地回到了家乡,自筹资金180万元,在辽源市西安区灯塔镇龙背村建了肉鸡的饲养场。创业计划得到了灯塔镇党委、村党支部的一致支持,找场地,建鸡舍,通水通电。功夫不负有心人,肉鸡养殖场很快就建立起来,当年第一批

5、肉鸡出栏8000多只,赚了11万多。村里的百姓看到她的收益,纷纷都向她学习养鸡技术。但纪xx却非常顾虑,害怕带不了这个头,如果村民们跟着赚不到钱怎么办?而这个时候,镇党委的支持和鼓励给了她信心,2011年,她联合多家养殖户,创办了辽源市西安区元丰养殖专业合作社,龙背村的肉鸡存栏很快发展到了10万只。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年养鸡收入就实现150余万元。每个养殖户的纯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2013年8月,纪xx组织成立了辽源市西安区有邻养殖专业合作社联社。2013年9月,注册2000万元,吉林有道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搞养殖、做企业的过程中,某一天,一位老党员不经意地问起纪xx是不是党员,这个问题让

6、她心头一颤,“我可以入党吗”,她在心里自问。尽管心底的答案有些模糊,自身有许多缺点,但不忘初心,就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改变,去帮助,去带领乡亲们一同致富。因此,她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那时候起,便努力地向党靠近,学习理论思想,向身边的老党员学习,以身做责。并在2015年,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虽然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但肉鸡养殖市场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仅仅依靠传统养殖,是难以做大做强的。2015年初,我远赴广东“取经”,学习蚯蚓养殖技术,并带回了200斤养鸡用的蚯蚓苗。经过细心管护,5月份,有道现代农业公司的第一批“蚯蚓蛋”面世。同年,在党的关怀下,纪xx得到一次深造学习的机会

7、,进入到北京大学培训,这次学习,彻底打开了她的眼界和思路。“互联网+农业”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从北京回来后,有道现代农业开始了在电子商务、020经营模式的开拓。同年8月,蚯蚓蛋开始进入互联网平台销售,并注册了“两只母鸡”商铺名称。因为独特的理念和特色产品,微店开业3天营业额就做到了17万,蚯蚓鸡蛋成了“网红”。2023年底,有道农业通过电商平台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与逻辑思维、万科物业等多个著名电商平台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在有道农业的带动下,周边200余户农民实现了共同致富。现在,有道农业已经打造出初具规模的有机循环农业。事业的成功并不足以让纪xx欣喜若狂,2023

8、年7月1日,面向党旗,大声宣誓,成为一名中国党员。从此,便拥有了另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也拥有了矢志终身的信仰和追求。一个好的企业不仅是在市场上搏击风雨,更应该拥有远大志向,承担社会责任。几年来,有道农业公司,为本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直接带动就业100余人,间接带动创业就业500余人次。同时,也非常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每年组织员工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送温暖、帮扶联谊等慰问活动。今年,有道农业计划建设循环农业采摘园、建设特色玉米冷藏基地,并计划在三年内完成特色农产品物流园扩建项目。在党的光辉、正确领导下,在党的鼓励和帮助下,纪xx和她的有道农业公司将会不断壮大,取得更大的成绩。第三篇:养殖户事迹材

9、料“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我坚信只要勤劳肯干,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太湖县江塘乡五星村贫困户石纯英动情地说。今年57岁的石纯英,妻子去世的早,自己又身患膀胱癌,治疗费用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精准扶贫政策开始,经评定,石纯英被评为贫困户。乡村扶贫干部了解其家庭情况后,鼓励其发展产业致富。石纯英通过了解养殖行业发展情况,查询相关政策,最终决定养殖肉猪,每头生猪净收入200元,一年两批100头就能收入2万元,前景巨大。说干就干,2023年,石纯英通过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在新屋组山场搭起了猪棚,养猪生猪50头。从养殖场的选址,到买饲料,到购买猪崽再到养猪的防疫等,帮扶干部和

10、村干部们都一起为他牵桥搭线。2023年当年,石纯英户生猪养殖就赚了2万多元,再加上残疾人补助、产业补助、减免新农合等政策,石纯英户住房、医疗得到了保障,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多元,年底顺利通过了省第三方评估,实现了稳定脱贫。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石纯英户生猪养殖发展的如火如荼之际,202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造成石纯英户所养的近一百头生猪死亡,经济损失达8万余元。刚刚过上的好日子顿时又有陷入困难风险,但是在困难面前,石纯英并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与奋斗的目标。通过乡村两级帮扶干部的帮助和石纯英本人的努力,石纯英利用原有猪棚又干起了家禽养殖业,养殖鸭、豚等肉禽达到3千多只。每只家禽净收入约5元,年出栏三

11、批,年养殖净收入达到5万余元,一年就将瘟疫造成的损失赚了回来,石纯英又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习养殖技术,特别是防疫知识,注重风险的防范,这样才干得长,养得久”石纯英现在面对帮扶干部经常这样说。石纯英户的脱贫故事感染了很多人,增强了周边贫困户通过自身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五星村现有贫困户212户710人,已脱贫203户686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5%,今年将实现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3年五星村自身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达到120户,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自身的发展实现了脱贫致富。第四篇:养殖户事迹材料xxx,男,1957年生,复转军人,中共党员,原宝鸡市凤县留凤关镇麻峪河村

12、党支部书记。“当干部,不说让全村人富起来,但最起码得富起来一部分人,这才算当成了。”这是xxx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的心愿。他始终没有忘记一名员的“初心和使命”,用林麝养殖这一特色产业不仅自己富起来了,还带动了全村人脱贫致富,还给凤县树起来了一个“金牌”龙头产业。一、自学成才他出生在秦岭大深山中的瓦房坝乡,由于家庭贫寒,没有上过学。1979年当兵复原后,他决心寻找门路,改变贫穷的生活。后来听到了国家许可人工养殖林麝的政策消息后,他终于有了以养殖林麝来创业的机会。由于他不识字,前期学习技术知识很吃力。但是他不怕困难,为了把林麝养殖知识学到手,他请人教自己查字典、学识字,从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开始,提高自

13、己的文化基础,长期认真钻研林麝养殖技术。请县林业局和县药材公司领导帮忙,邀请来了原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邓凤敏同志和他的团队同事们,他把自己的家当做林麝养殖基地,让专家们吃住在他家,全家人为他们做后勤。他恭敬拜师,如饥似渴的学习。专家团队在他家一年的研究探索过程中,他学到了林麝养殖饲料配方和疾病防治知识,基本上掌握了人工养殖林麝的科学管理技术。在此基础上,他把学习来的科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亲自掌握林麝驯养的第一手资料。为此,他常常一连几个月吃住在圈舍,通宵达旦进行观察,做详尽的记录,做深刻的理论分析,不断进行系统总结,特别是对突发情况,更是详记深思,悟其原由。就这样坚持了十几年,用

14、别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探索出了一整套的林麝人工养殖管理经验,2010年自己编写出林麝养殖管理、防病治病及麝香提取的相关技术资料。这套资料后来作为全县林麝人工养殖实用技术成果,正式编印出凤县林麝饲养管理、林麝养殖技术资料汇编,并发给了全县所有林麝养殖农户学习,作为当时唯一的培训班教材使用。王洪永教授和北京林业大学的教授们,经过几年在他家座谈交流,整理他的经验体会后,编辑出版了七十万字的实用养麝学和近百万字的中国麝类两书。二、无私奉献他依靠林麝人工养殖由贫穷变富裕,成为全村致富带头人、林麝养殖能手、陕西省林麝养殖第一人。他家现在林麝人工养殖资产总值超过2000万元,每年林麝人工养殖纯收入200余万元

15、(包括技术服务)。2007年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并当上了村支书。他致富不忘群众,自己拿出100余万元为村上改善基础设施,自己担保为村上贷款200余万元,给村上修建了通村的水泥公路、四座人行吊桥、一座平板水泥桥、完成了村上人畜饮水工程和农电网改造,为56户300余名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基本难题。他还为40多户贫困户赊给近200万元价值的林麝让他们饲养,使这些农户在2023年创造经济效益800余万元,户均收益40多万元。原来全村八成以上日子难过的村民,如今三分之二的家庭都开上了小轿车。在他的带动下,凤县林麝人工养殖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宝鸡市凤县的扶贫主打产业。目前,宝鸡市凤县全县现有林麝人工养

16、殖大型企业31家,养殖场700多个,2023年凤县林麝人工养殖存栏规模达2.5万多头,年产值达4亿多元,9000多名山区农民在产业中脱贫致富。2023年凤县老科协写出他的4000多字的先进事迹老支书的富民路被宝鸡市老干局以正式文件印发至全市学习,人民日报“人民网”随后全文播发。因为他的带领下,凤县林麝人工养殖占到全国的65%以上,2023年凤县荣获国家授予的“中国林麝之乡”美称。三、高技能服务近十几年来他不断钻研林麝人工养殖管理技术,在林麝人工养殖疾病救治中,特别是在林麝剖腹产、截肢、化脓性胞疮手术上,开创了全国先河。xx能独立做好林麝各类疾病的大型手术,成功率95%以上,2023年他又在林麝

17、毛球病手术上开创了又一个全国先河。他现在每年给林麝做剖腹产手术150多例,毛球病手术200多例,截肢手术400多例,化脓性胞疮手术600多例。从2012年起,他为全国最大的林麝养殖医药企业“逢春济民可信科技养殖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和技术顾问,这九年以来xxx让该家公司的林麝疾病死亡率降低了60%以上,提高经济效益超过25%,该企业领导人给凤县领导做汇报时说:“他比我们企业聘请的专家教授都厉害”。多年来全县其他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有任何难题他都能做到随叫随到,乐意为大家精心服务。除此之外,他这些年在北京、山西、湖南、河南、重庆、山东、河北、陕西等地区,开展技术培训300多场,3万多人接受过他的技术

18、培训,每年还有多家集团公司到他家中学习。初步统计已有100多个单位、高校、公司带人住在他家进行学习培训。特别是在近10年中,北京林业大学多次聘请xxx为大学生就林麝人工养殖管理技术讲课,并与他们合作进行林麝疾病救治难题科研攻关。四、荣誉满载在林麝人工养殖中和担任村干部之中,由于xxx有突出贡献,2007年被聘请为宝鸡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林麝疾病救治中心专家,享受专家津贴、2013年荣获宝鸡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13年当选全省劳动模范、201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多年来多次当选宝鸡市老科协会员先进个人、2015年至今担任陕西省林麝养殖协会副会长、2015年2月县上确认他为林麝养殖“土专家”、202

19、3年3月至今他被凤县职业教育中心聘请为林麝养殖专业任课讲师、2023年起担任中国野生动物协会保护与利用委员会麝类养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2023年10月陕西省老科协评定他为高级畜牧师、2023年5月宝鸡市委评选他为全市优秀员。第五篇:养殖户事迹材料永xx,男,汉族,xxxx年8月出生,康县两河镇中营村花园社人,中营村养鸡大户。中营村花园社位于两河镇西面,距镇政府1.5公里,交通相对便利,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于是他外出务工了几年,由于接受新事物快,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的优势,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他于xxxx年3月份开始了土鸡养殖。精明强干的他将目光投向了养殖

20、业后,他拿出多年的积蓄新修圈舍220余平方米,特意到外地土鸡养殖场考查并购买先进设备。自己通过翻看大量的家禽养殖技术书籍,很快的就掌握了基本的养殖知识。他坚信,以自己的聪明才干和勤劳的双手,一定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通过自学判断生鸡病情,自配饲料,有时候,碰到仔鸡孵化到产房里,24小时照顾,直到天亮。自20xx年以来,土鸡价格较为稳定,使他们尝到了养鸡的甜头。现如今巩永乐的养殖规模达到了:年产土鸡1000多只,幼鸡500余只,年产值在5万元左右,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巩永乐练就了一手养鸡好技术。自己也通过养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致富不忘乡亲,他作为一名中营村花园社村民,始终

21、不忘自己的责任。多帮帮乡里乡亲,他们挣个钱不容易。由于他的传、帮、带,中营村的养鸡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养殖户如雨后春笋地涌现,全村及周边邻里的养殖户都得到了他的帮扶,在他的示范作用下,全村养殖大户达4户以上,形成中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外面相比,我们不算富,但看到周围乡亲比以前富了,我感到自豪;巩永乐话里充满了自豪感,也透出自信,通过敢闯敢干,取得了自己的成功,在自己致富和帮助别人致富的过程中,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巩永乐在大山深处,以他坚韧的毅力,不服输的性格和帮助他人的热心,成为大山的掘金人。我们相信:他的养鸡事业会更好,在致富的路上会走得更顺、更远。第六篇:个人事迹材料窦铁成有个口头禅:“看

22、标准规范怎么说?拿规范说话!”工程施工,有两台50吨重的变压器就位后离标准还差1厘米,他带领大家干了两小时,直到分毫不差。技术考核,有名职工考了58分,他扣了人家三个月奖金。变电所管理,他在地沟里发现了一条草绳,罚了值班人员数百元。1厘米、58分、一条草绳,有人说不影响大局、何必认真?然而一支二极管装反就可能导致火车掉道,变电所停电就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窦铁成深知“小恶不除,必酿大患”,他说不按标准施工就是给自己挖陷阱,不执行标准就是犯罪啊!凡是窦铁成主持的工程,无一例外的顺利交工。业主赞叹之余常说,“我们想到的,你们做到的;我们没有想到的,你们还是做到了!”工程竣工,皆大欢喜,之前不以为然、粗

23、枝大叶的职工这才明白窦铁成的良苦用心。在窦铁成“严字当头”的管理思想下,所在公司的整体施工能力持续增强,从电气化变配电专业的初学者成长为技术领航员。此时,那个过去得了58分的职工已是技艺扎实,能独当一面了。窦铁成把一种浩然正气传播给同事,运用在工作中,自觉地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把每个细节都做到位,不出现一丝偏差。标准看似教条刻板、冰冷无情,其实也散发着人性,充满了魅力。标准的制定恰恰是最大程度上满足需要,充分考量操作者的因素,所禁止的就是对人的关怀和爱护,所要求的就是应有的目标和高度。一部机器,钢铁齿轮之间的传动,一旦遵循了标准,动作就变得柔和、富有美感。一个工程,每道工序的标准完全执行,会使工程运行的过程变得和谐有序,细节的完美就是一步步缔造精品。窦铁成把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烂熟于心、随手拈来,一丝不苟,运用实践、就是努力践行着这种精神。他苛求标准、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实际上已经超越标准的要求,逐步变成自觉自发的一种行为,引导成一种唯实唯美的工作正气,创造出一种高于标准的价值和精神。魅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