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上传人:恋****泡 文档编号:913778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6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项 目目 名名 称称: 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建设单位(盖章): 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 编制日期:二编制日期:二一九年七月一九年七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制国家生态环境部制建建设项设项目目环环境影响境影响报报告表告表项项 目目 名名 称称: 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 建建设设单单位位(盖盖章章): 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 安徽禹水安徽禹水华华阳阳环环境工程技境工程技术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编编制日期:制日期:2019 年年 07 月月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

2、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建设单位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法人代表李景昶联系人余仁虎通讯地址安徽省淮南市长江西路附近联系电话18109646660传 真邮政编码232000建设地点淮南市潘集区长江东路以北立项审批部 门潘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潘发改【2017】119 号建设性质新 建行业类别 及代码G54 道路运输业 K70 房地产业占地面积 (平方米)110323.91绿化面积 (平方米)30,029.6总投资 (万元)78084.15其中:环 保投资(

3、万 元)250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0.32%评价经费 (万元)预期投 产日期2020 年 7 月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一、项目由来“十三五”期间,淮南市紧抓安徽省获批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和整体划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机遇,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重点建设基础配套设施,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属于潘集区重点建设项目。潘集区位于淮南市北部,距市中心半小时车程。潘集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三角腹地,处于承东启西、南北通衢的重要位置,是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公路四通八达,淮潘路、淮古路、潘姬路、S225 贯穿全境,形成了“三纵四横”网络交通

4、。距高速入口仅 50 分钟车程,距上海、南京、合肥分别为 5h、2h、1h 车程,把潘集区与全国各大城市紧密相连。铁路互联互通,阜淮铁路穿境而过,铁路货运编组站近在咫尺,东联京沪线,西接京九线,与京沪、京广、陇海、京九四大铁路动脉相贯通。京福高铁淮南段暨淮南东站建成通车,商行高铁途径淮南并设 2 站。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3水路通江达海。千里淮河沿境而过,茨淮新河、泥河、伊河、黑河、顾高新河、利民新河等水系遍布境内,水路流畅。正在规划建设的淮南港,将成为淮河流域最大的港口,同时,规划中的江淮运河南接长江、北连淮河,水运发展前景广阔。潘集区交通便利,建设城市综

5、合换乘中心的区位优势明显。在上述背景下,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拟投资 78084.15 万元,在淮南市潘集区长江东路以北投资兴建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规文件,建设单位委托安徽禹水华阳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审批,以期为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二、项目概况二、项目概况本项目由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投资 78084.15 万元建设,选址位于淮南市潘集区长江东路以北,为集商业、交通、物流

6、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分两个地块建设,其中 1#地块占地 61894.11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03642.24 平方米,主要建设交通枢纽站 1 栋(-13 层,其中-1F 为社会车辆、出租车停车区、1F 为公交农班下客区/长途发车区、2F 为长途下客区/商业区、3F 为长途停放区/公交农班停放区),商铺建筑 8 栋 4 层(主要功能包括汽贸、汽配、美容市场及其它类型商铺),1 栋3 层“L”形商铺(主要功能为日用百货);2#地块占地 48429.8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78326.81 平方米,主要建设商业建筑 3 栋 3 层,商铺建筑 6 栋 4 层(主要功能为智能物流产业园),商

7、业建筑 1 栋 3 层(局部为 8F,为酒店)。注:项目用地现状为空地,原为荒地,已经规划调整为商业服务及交通枢纽用注:项目用地现状为空地,原为荒地,已经规划调整为商业服务及交通枢纽用地。地。项目竣工后商业区入住的餐饮类等产生污染的项目需根据相关规范另行环评,项目竣工后商业区入住的餐饮类等产生污染的项目需根据相关规范另行环评,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本项目选址位于淮南市潘集区长江东路以北,其中东侧为空地,南侧为长江东路,隔路为戴庙新村,西侧为泥河路,隔路为空地,北侧为空地。三、工程内容与规模三、工程内容与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 110323.91m2,总建筑面积 181969.05

8、m2,详细工程内容见表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1。表表 1 建设项目工程内容表建设项目工程内容表序号工程类别单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1主体工程1# 地 块枢纽 站1 栋-13 层,其中-1F 为社会车 辆、出租车停车区、1F 为公交 农班下客区/长途发车区、2F 为 长途下客区/商业区、3F 为长途 停放区/公交农班停放区,换乘 人次 2 万人次/日占地 29537.97 平方米, 建筑面积 35629.53 平方 米1# 地 块商业/ 汽车 后市 场商铺建筑 8 栋 4 层(主要功能 包括汽贸、汽配、美容市场及 其它类型商铺),1 栋 3 层 “L”形

9、商铺(主要功能为日用 百货),占地 32356.14 平方米, 商业建筑 11105.5 平方米、汽车 后市场 44583.96 平方米商业/ 酒店商业建筑 1 栋 3 层 (局部为 8F,为酒 店),占地 27746.64 平方米, 建筑面积 8808.56 平方米2# 地 块 汽车 后市 场商业建筑 3 栋 3 层, 商铺建筑 6 栋 4 层 (主要功能为智能 物流产业园)占地 48429.8 平 方米,总 建筑面积 78326.81 平方米由于本项目仅负责对商业 建筑的建设,采取“谁经 营谁装修”的管理形式, 针对商业区可能入驻的超 市、餐饮及其它商业用房 均不进行内部设计,施工 期仅预

10、留废气处理装置的 位置及烟道。商业区投入 使用后,其内部入驻商户 须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要 求另行环评手续1#地块 12323.25 平方米停车位地上 59 个,地下 241 个2辅助工程地下车库 2#地块 9472 平方米停车位地上 184 个,地下 237 个 1#地块绿化率 27%16711.4m23景观工程绿化2#地块绿化率 27.5%13318.2m2给排水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提供,排 水经长江东路市政污水管网进 入潘集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年用水量为 385841.5t/a; 年排水量为 307731.5t/a4公用工程配电房4 栋 1 层1#配电房位于 1#地块枢 纽站

11、下方车库内;2#配电 房位于 2#地块商业区建 筑内;3#配电房位于 2# 地块汽车后市场商铺建筑 内;4#配电房位于酒店 1 楼内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5污水处理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污废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 后,统一接管进入市政污水管 网设置化粪池 4 座、隔油池 4 座废气治理配套商业区、酒店施工时预留 排烟管道,地下车库各配套排 风口 1 个本项目排风口初步设计风 速小于 6m/s,风量 1000020000m3/h,排风 口朝向均朝向绿化带噪声治理隔声、降噪设施达标排放5环保工程固体治理2 个地块的垃圾箱共设置 50 个, 不设置垃圾集中收

12、集点有效处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表表 2 1#地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地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表 3 2#地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地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6四、总平面布置四、总平面布置本项目分 2 个地块建设,其中 1#地块建设枢纽站及商业汽车后市场/物流区,2#地块建设商业/酒店及商业汽车后市场/物流区。从总体布局来看,将酒店商业独立布置有利于“人物分流”;将商业区、枢纽站和汽车后市场/物流区分开设置,有利于避免相互影响,符合设计要求。总体来讲,平面布局合理。五、公用工程五、公用工程1、给排水室外给水:本工程水源取用市政供水管网,从长江东路引

13、1 条 DN500 的给水管,作为工程的生活、消防等用水水源。给水系统拟定采用蓄水池-生活水泵-各建筑。根据当地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尽量采用直接供水的方式,以减少能耗,用水点水压控制在 0.45MPa 以上。针对高于 6 层建筑给水通过设置水塔供给,配套设施设置在建筑物顶。排水: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后汇流入雨水立管,由立管排入室外雨水检水井;室外地面雨水由地面雨水口收集后经各雨水检查井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经污水管网进入潘集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72、供电 供电电源本项目配套配电

14、房 4 座,每座配电房配套 2 个 500KVA 的箱式变压器。 负荷估算建筑用电负荷按 40W/m2计。同时变化系数取 0.3。 防雷设计本工程内所有单体均为第三类防雷建筑。屋面四周采用避雷带作接闪器,利用结构剪力墙柱内、楼板内及基础的主要钢筋作引下线,建筑物超过 60 米均压环以防侧击雷。3、消防设计本项目按规范设置室内、外消火栓,按区内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栋建筑考虑,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均为 40L/s,火灾延续时间为 3 小时;自动喷水灭火用水量60L/S,火灾延续时间为 2 小时;大空间智能灭火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为1 小时;钢化玻璃冷却系统: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 2

15、 小时。六、设计能力六、设计能力枢纽站设计换乘量 2 万人次/日(含长途、农班、公交、社会);物流区设计吞吐能力 10 万吨/年,年人流量达 3650 万人次。七、规划及选址合理性分析七、规划及选址合理性分析(1)选址方案本项目选址位于淮南市潘集区长江东路以北,其中东侧为空地,南侧为长江东路,隔路为戴庙新村,西侧为泥河路,隔路为空地,北侧为空地。从选址方案来看,本项目选址位于主干道一侧,有利用交通运输,同时又远离市区,选址方案可行。(2)项目选址的规划可行性从规划上来看,本项目用地规划为城市枢纽及配套设施用地,与规划相符。(3)环境功能区划项目选址区域水体泥河功能为类水体;空气环境功能为二级区

16、;项目选址区域噪声环境为 2 类,临交通干线边界线 35m 范围内一侧执行 4a 类;项目建成后不改变该区现有环境功能。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8(4)建设条件项目建成投产后所需水、电等能源均由市政供水、供电管网供给,能源充足。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合理可行。八、产业政策八、产业政策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订版)中规定的限制及淘汰类项目,可视为允许类项目,同时项目已于 2017 年 7 月 21 日经潘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文号:潘发改 2017119 号。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九、九、“三线一单三线一

17、单”符合性分析符合性分析1、与生态保护红线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位于淮南市潘集区长江东路以北,属于淮南市潘集区规划城区范围,依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方案的通知,本项目不在淮南市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2、与环境质量底线相符性分析根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及淮南市环保局公布的例行监测数据,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泥河)水质满足类水体标准,声环境满足 2 类区标准要求,空气环境中 SO2、NO2、CO、O3年均值范围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浓度限值,PM10、PM2.5出现了超标现象。淮南市暂无达标规划,根据淮南市 201

18、8-2019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淮南市拟采取“加强调度指导,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开展拉网式排查,12 月 10 日前,完成各项 2018 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包括:燃煤锅炉淘汰、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集中供热改造,建筑施工扬尘治理、餐饮油烟治理等),不能提前完成的整治项目,一律“先停后治”。钢铁、水泥、玻璃制品、建材、化工、铸造、矿山等行业企业实。通过上述要求,可有效改善区域大气环境。3、与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性分析本项目运营过程中消耗一定量的电源、水资源等资源耗,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

19、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9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限要求。4、与负面清单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位于淮南市潘集区长江东路以北,根据淮南市城市总体规划,本项目位于规划中的城市枢纽及配套设施用地,不在该功能区的负面清单内。十、施工方案十、施工方案1、施工计划本工程计划于 2019 年 7 月开工建设,计划竣工时间为 2020 年 7 月。2、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1)车辆出入口服从现有道路流向与流量及现场条件,并经有关部门批准。(2)阶段平面布置与该时期的施工重点相适应。(3)划分施工区域和材料堆放场地,保证材料运输道路环环通畅,施工方便。(4)符合工程施工流程要求,减少对专业工种和各工程方面的干扰

20、。(5)施工场地布置时考虑文明施工创优的需要,做到简洁、美观。(6)各种生产设施布置便于施工生产安排,且满足安全防火、劳动保护的要求,临设布置尽量不占用施工场地。(7)一旦室外总体施工开始,区域内影响总体施工部分服从建设单位对总体施工安排,施工区域内临设、库棚、堆场相应调整、移位。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0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选址位于淮南市潘集区长江东路以北,其中东侧为空地,南侧为长江东路,隔路为戴庙新村,西侧为泥河路,隔路为空地,北侧为空地。项目为新建项目,现状为空地,无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

21、问题。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1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样性等):本项目位于淮南市潘集区长江东路以北。区域自然环境简况如下:一、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偏北部,东经 11621211171159,北纬 32324532024,全市面积 2596.4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556.4 平方公里,凤台县面积 1030

22、平方公里。潘集区位于淮南北部,西与凤台相邻,北与蒙城、怀远接壤,总面积 590 平方公里,是淮南市国土面积最大的区。二、地形、地质、地貌二、地形、地质、地貌淮南市境在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淮河台坳淮南陷褶断带(即华北地台豫淮褶皱带)东部的淮南复向斜。东界为郯庐断裂,西临周口坳陷,北接蚌埠隆起,南邻合肥坳陷,南北为洞山断裂和刘府断裂夹持。区内构造以北西西向构造占主导地位,受后期强烈改造,但总体形态变化不大,复式向斜内次一级褶皱及断裂发育。地质演化历史可分为前震旦纪、震旦纪三叠纪、侏罗纪第四纪 3 个阶段,前震旦纪,淮南地壳处于活动阶段;震旦纪三叠纪属于剧烈运动时期,先后经历了蚌埠、凤阳、皖南、

23、加里东、华西力、印支等运动。其间地壳几度隆起沉降,形成了海陆交互相地层。特别是晚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环境,为煤炭资源的生成提供了良好条件,从而形成了境内大量的煤炭资源。侏罗纪第四纪,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塑造出了今天的地貌特征。淮南市境以淮河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淮河以南为丘陵,属于江淮丘陵的一部分;淮河以北为地势平坦的淮北平原,淮河南岸由东至西隆起不连续的低山丘陵,环山为一斜坡地带,宽约 500 米1500 米,坡度 10左右,海拔 40米75 米;斜坡地带以下交错衔接洪冲积二级阶地,宽 500 米2500 米,海拔 30米40 米,坡度 2左右;舜耕山以北二级

24、阶地以下是淮河冲积一级阶地,宽 2500米3000 米,海拔 25 米以下,坡度平缓;一级阶地以下是淮河高位漫滩,宽 2000米3000 米,海拔 17 米20 米,漫滩以下是淮河滨河浅滩。舜耕山以南斜坡以下,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3东为高塘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西为瓦埠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中为丘陵岗地。淮河以北平原地区为河间浅洼平原,地势呈西北东南向倾斜,海拔 20 米24 米,对高差 4 米5 米。三、气候、气象三、气候、气象评价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基本特征: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四季分明,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季风显著,

25、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 16.6,最低月均气温(1 月)1.2,最高月均气温(7 月)28.4,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1.2,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2.2;年平均降水量 871.3mm,最大年降水量(1954 年)1428mm,最小年降水量(1956 年)471.9mm,最大日降水量145mm;20022006 近五年最多风向东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偏东风,冬季次主导风向东北偏东风,年平均风速 2.7m/s,最大风速 20m/s;全年日照时数 2092.4h,其中:植物生长期日照 1513.19h;全年霜期 32 日,初霜出现在 11 月 26 日;全年雾日 11 日。四、水文四、水文评价区域主要地

26、表水系是淮河。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是我国五大水系之一,也是全市工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源。淮河在淮南境内长 73km,河道宽一般 400m 左右,枯水期河道宽一般250300m,丰水期河道宽一般 400800m,净水域面积 21.5 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 813m3/s,最大流量 14050m3/s(1954 年 7 月 25 日),最小流量 0.5m3/s(1978年);90%保证率,年平均流量 300m3/s,多年最枯月平均流量 20m3/s;年平均含砂量 0.581kg/m3,最大含砂量 17.2kg/m3,最小含砂量 0.002kg/m3。五、植

27、被五、植被评价区域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棕壤。黄棕壤为晚更新代黄土状沉积物上发育的马肝土层,是主要旱作土壤。区域周围植被,主要是城市园林人工树种,林木植被10 余种,主要以蜀桧、广玉兰、龙柏、黄杨球为主,兼有阔叶树种杨柳、槐、榆、桑、桐等,针叶树种有松、柏等。六、生物多样性六、生物多样性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4淮河淮南段浮游生物 114 种,底栖动物 23 种,鱼类 70 余种。野生植物 139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5 种;主要农作物 123 种,林果 335 种;野生动物 23 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1 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10 余种。淮南市

28、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5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建设项目位于淮南市潘集区长江东路以北。1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项目所在区域达标情况判定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本项目位于淮南市潘集区,本次评价选用淮南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开的 2017 年环境质量

29、公报,项目区域各评价因子现状如下表所示。表表 4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经判定,项目所在区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域,超标因子为 PM10和PM2.5,由淮南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开的环境质量公报可知,2017 年 SO2、NO2年均浓度、CO 24 小时平均浓度、O3最大 8h 平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PM10、PM2.5年平均浓度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补测内容如下: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委托安徽省中望环保节能检测有限公司于 2017 年 10月 15 日21 日进行监测,监测点位于本项目下风向 15

30、0m 的康德医院。监测数据如下:1)监测结果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62)评价方法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其计算公式为:Pi Ci/ Csi式中:Pii 污染物单因子指数;Cii 污染物实测浓度,mg/m3;Csii 污染物评价标准,mg/m3。3)评价结果及分析评价 PM10、SO2、NO2以日均浓度平均值作。评价结果见下表:ijC表表 8 现状监测(日均、小时值)结果与评价结果现状监测(日均、小时值)结果与评价结果小时值结果分析 采样 点项目浓度范围 (ug/m3)Pi超标数 (个)超标率 (%)最大超标 倍数 SO210190.020.03800 N

31、O217340.0850.1700 项目日均值结果分析 SO212160.080.1100 NO219280.240.3500康德 医院PM10511180.340.7900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7由上表可知,监测期间项目所在区域大气污染物 SO2、NO2 、PM10小时及日均浓度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浓度限值,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水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质量现状引用平圩经济开发区一期标准化厂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的泥河现状监测数据,引用数据如下:表表 9 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项目名称

32、采样日期1#2#3#评价标准 10 月 15 日7.347.607.42pH10 月 16 日7.317.527.386910 月 15 日223020COD10 月 16 日2128213010 月 15 日3.84.53.5BOD510 月 16 日4.14.73.6610 月 15 日0.7680.5290.696氨氮10 月 16 日0.7490.5870.6821.510 月 15 日0.060.130.07石油类10 月 16 日0.050.110.080.5由上表可看出:泥河各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体标准要求,水环境质量良好。3 3、声环

33、境现状、声环境现状(1)监测项目:Leq(A)。(2)监测时间和频次:连续监测两天,昼间和夜间各监测两次。(3)监测点设置:在本项目厂界布设 10 个噪声监测点,监测点设置见表12。表表 10 声环境现状监测点设置一览表声环境现状监测点设置一览表序号监测布点监测项目监测频率1#东厂界 1#2#东厂界 2#3#南厂界 1#4#南厂界 2#5#西厂界 1#6#北厂界 1LeqdB(A )项目厂界噪声分昼间和夜间进行 监测,连续 2 天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87#西厂界 2#8#北厂界 2#9#康德医院10#中石化希望小学(4)测量方法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

34、096-2008)的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厂界进行布点监测。测量分昼间(06:0022:00)和夜间(22:0006:00)进行,每个测点在规定时间内昼间和夜间各测两次。(5)监测结果及评价项目厂界的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参见表 11。表表 11 噪声监测结果汇总表噪声监测结果汇总表 单位:dB(A)依据表 11 中的监测结果,本项目各场界的监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4a 类标准要求。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9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所在地 500 米范围内无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

35、迹等特殊保护目标,根据项目的特点及周围环境调查,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表 12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坐 标/m名称XY保护对象保护内容环境功 能区相对厂址 方位相对厂界距 离/m -4500康德医院400 人W330-120-250中石化希望 小学200 人S1500180戴庙新村5000 人S180空气环境-320-200刘龙新村2800 人GB3095-2012 中二级标准SW250 地表水 环境泥河地表水体GB3838-2002中类N1200厂界 声环境-120-250中石化希望 小学200 人GB3096-2008 中 2 类标准S150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

36、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1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环境境质质量量标标准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见表 13。表表 13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浓度限值(ug/m3)项目年平均日平均1 小时平均标准来源SO260150500NO24080200PM1070150PM2.53575CO410O31602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类标准2、地表水体泥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见表 14。表表 1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除 pH

37、 外为mg/L项目类水质标准标准来源pH69COD30BOD56氨氮1.5石油类0.溶解氧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4a 类区标准,见表 15。表表 15 环境噪声标准限值环境噪声标准限值 等效声级 LAeq:dB(A)类别昼间夜间适用对象26050其它场界4a7055适应沿长江东路边界线一侧 35m 范围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2污污染染物物排排放放标标准准1、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餐饮区油烟排放参照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

38、行)(GB18483-2001)。2、污水排放标准见表 16。本项目污水排放执行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接管要求。表表 16 废水排放标准废水排放标准 单位:mg/L污染物名称潘集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GB18918-2002 一级标准中 A 标准pH6969COD36050BOD518010NH3-N255(8)SS220103、营运期汽车后市场/物流区、枢纽站厂界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2 类标准;商业区噪声排放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 2 类标准,具体噪声执行值见表 17。表表 17 营运期噪声执行标准营运期噪声执行标准

39、 dB(A)类别昼间夜间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6050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 类6050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见表 18。表表 18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LeqdB(A)昼间夜间7055总总量量控控制制指指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上述废水分别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通过污水管网排入潘集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最后进入泥河。废水产生的总量纳入污水处理厂的总量范围内。COD 总量:15.4t/a、氨氮总量:1.5t/a。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

40、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3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图示):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施工期主要工艺过程和产污环节见图施工期主要工艺过程和产污环节见图 1:工艺流程简述:工艺流程简述:(1)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基础工程主要为场地的清理、平整、填土和夯实。从现状来看,基础工程目前已结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主体工程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主要为钻孔灌注,现浇钢砼柱、梁,砖墙砌筑。该工段工期较长,主要污染物为搅拌机产生的噪声、尾气,搅拌砂浆时的砂浆水,碎砖和废砂等固废。(3)装饰工程利用各种加工机械对木材、塑钢等按图进行加工,同时进行屋面制作,然后采用浅色环保型高级涂料和浅灰色

41、仿石涂料喷刷,最后对外露的铁件进行油漆施工,本工段时间较短,且使用的涂料和油漆量较少,有少量的有机废气挥发。为防止减少施工的污染,建筑方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施工阶段采用砂、石、砖、水泥、商品混凝土、预制构件和新型墙体材料等,其放射性指标限量应符合标准要求,室内用人造木板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测定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醇释放量达到标准要求。涂料胶粘剂、阻燃剂、防水剂、防腐剂等基础工程噪声、扬 尘主体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运行使用噪声、扬 尘噪声、扬 尘噪声、废弃物噪声、废烟 气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生活污水、生活垃 圾施工期营运期图图 1 施工期、营运期建筑工艺流程图施工期、营运期建筑工艺流程图淮

42、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4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含量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室内装修时,应采用无污染的“绿色装修材料”和“生态装修材料”,使其对人类的生存空间、生活环境无污染。(4)设备安装包括道路、化粪池、污水雨水管网铺设等施工,主要污染物是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尾气等。营运期流程如下:营运期流程如下:本项目营运期主要功能是集客运、货物托运、停车、物流、商业于一体,是潘集区客流、物流现代化中心站,有利于加快推进潘集区城市化进程。 (1)枢纽站)枢纽站1)城市公交及城乡公交车辆进站 通过纬一路右转进入场地北侧道路右转(or 直行)进入场地内部通道左

43、转进入场地内部道路右转进入各自停发车区。 2)城市公交及城乡公交车辆车辆出站 发车位驶出右转左转进入场西侧内部道路左转进入场地西侧内部道路右转进入西侧泥河路进入周边道路系统 3)长短途大巴及旅游大巴车辆进站 通过纬一路右转场地内部道路右转进入场地内部道路右转下客区下客上坡道到达二层发车平台各自区域发车注:社会车辆与出租车在泥河路停靠。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5主要污染工序:主要污染工序:一、污染因子分析一、污染因子分析(1) 废气 各种机动车辆进出产生的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 CO、NOX、HC;商业区餐饮部分产生的天然气燃烧废气、烹饪油烟产生的油烟;(2

44、) 废水办公区、商业区、汽车后市场/物流区、枢纽站等用房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SS、氨氮、BOD5、动植物油等。(3) 噪声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是分体空调、变压器、水泵等产生的设备噪声以及进出的机动车、人群活动以及人群商业活动产生的噪声。(4) 固废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来自枢纽站、商业区、办公区、汽车后市场/物流区等产生的生活垃圾。二、污染源强计算二、污染源强计算(1) 废气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商业区餐饮部分产生的油烟、进出小区的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NO2、HC、CO 等。商业区油烟废气根据规划,本项目商业区等建筑施工期均预留公共烟道,但由于商业区就餐饮人数

45、及灶头规模等尚无法确定,因此,商业区餐饮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本项目在商业建筑施工过程需预留公共烟道。(商业区餐饮入驻时,需单独环评)汽车尾气 本项目共设置停车位 721 个,其中地上 243 个,地下停车位 478 个。由于地面停车产生的汽车尾气经空气流通扩散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且产生量不大,因此,针对地面停车产生的汽车尾气量不作量化计算。本项目主要分析地下车库停车产生的汽车尾气情况及排放情况。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6建设项目地下车库停车位共 478 个,汽车尾气主要是指汽车进出车库及在车库内行驶时,汽车怠速及慢速(5km/hr)状态下的尾气排放,包括

46、排气管尾气、曲轴箱漏气及油箱和化油箱等燃料系统的泄漏等。由于目前市场上已全面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汽车废气中主要污染因子为 CO、HC、NO2、醛类、SO2等。汽车废气的排放量与车型、车况和车辆数等有关,一般住户家庭用车基本为小型车(轿车和小面包车等),参照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有代表性的汽车排出物的测定结果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 19。表表 19 机动车消耗单位燃料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机动车消耗单位燃料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L)污染物 车种COHCNO2醛类SO2轿车(用汽油)19124.122.30.3240.291停车场的汽车尾气排放量与汽车在停车场内的运行时间和车流量有关。一般汽车出入

47、停车场的行驶速度要求不大于 5km/h,出入口到泊位的平均距离如按照 50m 计算,汽车从出入口到泊位的运行时间约为 36s;从汽车停在泊位至关闭发动机一般在 1s-3s;而汽车从泊位启动至出车一般在 3s-3min,平均约 1min,故汽车出入停车场与在停车场内的运行时间约为 100s。根据调查,车辆进出停车场的平均耗油速率为0.20L/km,则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产生的废气污染物的量可由下式计算:g= fM其中:M= mt式中:f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g/L 汽油),具体见表 19;M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耗油量(L);t汽车出入停车场与在停车场内的运行时间总和,由上述分析可知,约为 100s;m

48、车辆进出停车场的平均耗油速率,约为 0.20L/km,按照车速 5km/h 计算,可得 2.7810-4 L/s由上式计算可知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一次耗油量为 0.0278L(出入口到泊位的平均距离以 50m 计),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产生的废气污染物 CO、HC、NO2与 SO2的量分别为 5.310g、0.670g、0.6g 与 0.00809g。停车库对环境的影响与其运行工况(车流量)直接相关。本次评价取最不利条件,即泊车满负荷状况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此时车库内进出车流量相当大,此类状况出现概率极小,而且时间极短。一般情况下,区域进出车库的车辆在中午、晚间两次较频繁,其它时间段较少,同时车辆进出具有随机性,亦即单位时间内进出车辆数是淮南市潘集区交通局潘集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7不定的。根据类比调查,每天进、出车库的车辆数,可按平均中、晚一日出入两次,进出时间按 5 分钟/次计算。根据停车场的泊位,计算出单位时间的废气排放情况。车库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20。表表 20 车库汽车废气污染物产生情况车库汽车废气污染物产生情况污染物排放量(t/a)泊位(个)日车流量 (辆/日)COHCNO2SO247811581.8490.2390.2150.003(2) 废水根据项目性质,本项目营运期排放的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