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24万吨的4100mm宽厚板车间设计-论文说明书(1)本科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125751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24万吨的4100mm宽厚板车间设计-论文说明书(1)本科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年产124万吨的4100mm宽厚板车间设计-论文说明书(1)本科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124万吨的4100mm宽厚板车间设计-论文说明书(1)本科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24万吨的4100mm宽厚板车间设计-论文说明书(1)本科学位论文.doc(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设计年产124万吨的4100mm宽厚板车间设计目录摘要:5第一章前言61.1中厚板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61.1.1中厚板轧机发展历史61.1.2 中厚板生产现状61.1.3中厚板发展主要问题71.1.4 中厚板轧机建设状况71.1.5中厚板发展方向81.2国外中厚板发展概况81.2.1中厚板轧机概况81.2.2国外中厚板生产技术发展状况91.3在包头新建中厚板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91.3.1 原料供应情况分析91.3.2区域辅助设施状况101.4总结10第二章 产品大纲和金属平衡表编制112.1 产品大纲112.1.1产品方案112.1

2、.2产品方案的编制原则112.1.3产品大纲112.2编制金属平衡表12第三章 生产工艺流程的制定143.1工艺流程制定的依据143.2生产工艺流程15第四章 轧机的选择、布置形式154.1 轧机选择原则154.2轧机的类型164.3轧辊尺寸17第五章 设备间距的确定和车间的平面布置175.1设备间距的确定175.1.1 轧钢机与加热炉距离175.1.2轧机机架间距185.1.3 热矫直机到精轧机的距离185.2车间的平面布置185.2.1车间布置原则185.2.2选择金属流程线18第六章 轧制制度的确定186.1制定轧制制度的原则和要求186.2压下规程的制定196.2.1道次压下量的分配规

3、律196.2.2 分配压下量196.2.3确定速度制度206.3计算各道轧制温度23第七章 轧制力能参数的确定247.1变形程度的计算247.2计算平均单位压力287.3变形区长度计算297.4计算轧制压力307.5计算各道次的轧制力矩307.5.1轧制力矩的计算:307.5.2总传动力矩的确定31第八章轧辊强度校核和电机能力检测358.1轧制咬人校核358.2轧辊强度校核368.3电机过载过热能力校核41第九章 车间年产量计算439.1典型产品轧制图表439.2轧机小时产量计算449.3轧钢机平均小时产量459.4 轧钢车间年产量的计算469.5 车间平面布置与起重运输479.5.1 原料库

4、面积计算479.5.2 中间仓库面积计算479.5.3 成品库面积计算48第十章主辅设备的选择及性能参数的确定4910.1加热区设备选择5010.2.矫直机主要技术参数确定5110.3冷床5210.4剪切机主要参数确定5310.5钢区设备选择54第十一章 技术经济指标5611.1概述5611.2 各类材料消耗指标5611.2.1金属消耗5611.2.2燃料消耗5711.2.3电能消耗5711.2.4轧辊消耗5711.2.5水消耗5811.2.6润滑油的消耗5811.2.7氧气消耗5811.2.8耐火材料消耗58参考文献59年产124万吨的4100mm中厚板车间设计摘要:我的毕业设计主要是以包头

5、市及周边地区为设计条件,设计年产量为124万吨的4100宽厚板车间。在设计中以连铸板坯为原料,SS400宽厚板为典型产品,产品规格为:2826005000(厚度宽度长度,mm),占年产量11.5。我的设计分析了在包头市及周边地区建造一个中厚板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按设计要求制定产品大纲和金属平衡表的编制,以典型产品为对象进行了轧制制度、温速度制度、轧制力以及轧制力矩的计算,对轧辊强度校核和电机能力检测,最后完成车间平面图的绘制。关键词:中厚板;生产工艺;轧机的布置Design of 4100mm heavy plate plant with an annual output of 1240000

6、 tonsAbstract: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Baotou area, designed annual output of 1240000 tons of 4100 heavy plate plant. With the continuous casting slab as raw materials in the design, SS400 heavy plate as a typical product, product specifications: 28 x 2600 x 5000 (thickness *width * l

7、ength, mm), the annual output 11.5%, accounting for.This design mainly analyzed in the Baotou are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um and heavy plate plant of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combined with design conditions to complete the product plan and metal working out of balance sheet, the rolling surfac

8、e, temperature system, speed system, deform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rolling torque of rolling pressure system, taking the typical product as the object, on the strength of the roller and rolling mill main motor ability was checked, and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of the equipment and aux

9、iliary equipment selection, finally finished painting workshop of planar graphsKeywords: plat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mill layout.第一章前言1.1中厚板发展进程中厚钢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不可缺少的钢材,广泛用于管道,压力容器,海上采矿,先进的武器,建筑,机械等领域的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品种。它的种类和用途很多,使用很宽的温度要求(-200600),可以满足复杂的环境要求(耐腐蚀,耐热性),高强度要求(强度和韧性,可焊性好)。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板材产品,从

10、数量和种类是非常高的质量要求1。1.1.1我国轧机的发展我国第一套三辊劳特式轧机建于1937年。前苏联援助成立后,我们的板材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目前已建成2450毫米板轧机,2700毫米板轧机,15套三辊研磨机。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宽厚板轧机开始的方向板,1979开发的舞阳钢铁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套4100毫米板轧机建成钢结构厂房;首钢用于引进国外3400毫米宽厚板轧机设备。这两组特殊钢厂主要用于生产以满足核动力舰艇和潜艇,以及大型民用工程机械,钢铁船舶生产的时间。1.1.2 中厚板生产现状1993年我国中厚板产量高达1020万t,已经居全球第一。2005年我国消费量和产量均达5

11、000万吨以上,占全球一半以上,为日、美、德、俄4国之和还多。2007年共生产中厚板8640万吨,较2006年的7973万吨增加39.6%,占全国所有钢材生产总量(78525万吨)的29.32%,已超过2002年全部钢材产量(7564万吨),相当于一些发达国家全年钢材总产量。快速增长的时期是2007年一月到五月,中厚板产量在五个月内的产量是4383.4万吨,为2006年同期产量(3227.5万吨)的136%。自1995年开始,中国中厚板出口量超过进口量,一直保持到2000年,达6年之久。自2001年开始,进口量超过出口量,达4年之久。自2005年开始,出口量又超过进口量,我国己成为全球中厚板出

12、口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在最近几年内建设了一大批中厚板轧机。就中厚板轧机来说,在2005年到2010年已建成或预计建成的中厚板轧机就有30套,其中4米级特宽厚板轧机4套(在此以前我国没有5米特宽厚板轧机),3米厚板轧机6套,2米卷轧机中厚板轧机4套,3米级中厚板轧机17套2。1.1.3我国中厚板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冶金设备及宽厚板生产技术一直显著的进步,但必须承认,整个设计和制造中的几个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自己的板坯连铸机和中厚板轧机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板坯和磨粉机设备主要是在结晶器振动和远程自动调整辊缝和厚度公差和平整度控制之间的差距;其次,自动化控制系统,特别是自动化过程控制

13、系统:三,冶金,连铸和轧制工艺。目前,先进的阻隔片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的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该国仍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工程设备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设备,成套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钢厂和钢铁冶金用户持有相应的研究机构一定的技术,实践经验,研究和发展机会。重复引进设备和技术,国内技术的全面发展是很难有机会进步和发展,国内设计单位和工厂只能得到机会合作,设计和制造基地,在国外掌握核心技术。因此,有效地强调技术创新和自主集成,促是我国的板坯连铸与轧钢的技术和装备取得持续的进步的关键之举2。1.1.4 我国轧机的发展(1)5米级特宽厚板轧机2007年江苏沙钢集团5000mm轧机投产,按双机架设置先建精轧机架,

14、单机架建成后再建设第二机架。到了2008年第二机架建成后,两套轧机年生产能力可达360多万吨。同事鞍山钢铁集团在新厂区开始建设5500 、5000mm双机架特宽厚板轧机,预计生产能力可达到200多万吨。(2)4米级宽厚板轧机在2006年以前,我们国家也就有3台4米级宽厚板轧机。其中鞍山钢铁集团的4300mm轧机在2001年时改进了机架和主电。2006年初首钢集团开始投产抚宁双机架4300mm轧机,2007年初浦钢新区开始投产双机架4200mm轧机。(3)中厚板炉卷轧机 2004年底到 2005年初,南京钢铁集团的中厚板炉卷轧机开始投产,预计生产能力可达310多万吨。这是用中厚度板坯连铸机和现代

15、化炉卷轧机相结合形成连铸连轧生产线3。1.1.5中厚板发展方向(1)宽厚板的生产我国新上的宽厚板轧机主要以3400mm、3900mm、4200mm、6000mm四辊单机架或双机架为主,其中5.5米轧机两套,4200mm轧机一套,3900mm轧机3套,3600mm轧机8套。(2)控制轧制技术在生产高等级和高技术产品时,一般都用控制轧制技术。采用此技术应该有比较好的冷却系统来配合生产.一些老生产线最近几年也对冷却系统进行了改造,目前先进冷却技术有ADCO气雾冷却, U形管层流冷却,直流式层流冷却。(3)炉外精炼技术当生产特殊钢材产品时,必须提高钢水纯净度。炉外精炼工序很重要。05年以前只有宝钢和鞍

16、钢等钢厂可以对供转炉的铁水进行炉外精炼。目前的生产线中绝大部分将炼钢、连铸、轧钢各工序有机地结合。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热衔接,有利于降耗、降成本。1.2国际中厚板的生产状况1.2.1中厚板轧机概况外国钢铁集团有150多套轧机。总共可生产1.4亿吨。可以达到市场需求。因此国外近几年很少建新的中厚板轧机。在轧机规格方面,加大轧机规格为发展普遍趋势。世界上4400 mm中厚板轧机有20套,4800 mm以上中厚板轧机有17套,6000 mm厚板轧机有12套。国外现代化中厚板厂大多数都设有在线超声波探伤装置。1.2.2国外的生产技术原料板坯以连铸坯为主,尽量增大原料单重,普遍采用热送热装技术。日本中厚板

17、轧机的原料热装率达到71%以上。装入温度一般达到780。板坯多采用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微机控制,以出钢机出料,避免黑印与划伤。普遍采用粗除磷和精除磷,提高出口水压,除磷效果较佳。中厚板轧机一般选用大刚度机架,大功率电机,轧制力大,以双四辊形式为主。国外主电机功率达到8700KW2台,以利于实施低温大压下量轧制,并配有液压AGC和轧制过程计算机自动控制。采用控轧控冷等先进技术来对厚度638 mm和强度级别相对较低的钢板进行生产。对厚度38 mm以上,强度级别较高的钢板则采用调制处理后直接淬火、回火工艺,以保证钢板性能。中厚板轧机压下系统广泛采用液压AGC,及横向板型计算机控制,实现了板型动态自动控

18、制要求,轧出切头切尾少、切边少、同板差非常小的钢板。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的精度和成材率。国际上的热处理设施比较齐全和先进。热处理量也大(主要是各类专用板量大),广泛采用辊底式或双步进式热处理炉型,采用先进的无氧化带有炉内保护气氛的热处理方式。采用矫直范围大高性能热矫并配有控冷设施,提高钢板性能与平直度,减少矫直道次81.3对在包头市建立中厚板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3.1 原料供应情况分析 包头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白云鄂博铁矿所),白云鄂博铁矿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分布集中、易于开采,尤以金属矿产得天独厚。白云鄂博已发现矿物74种,矿产类型14个。主要金属矿有:铁、稀土、铌、钛、锰、金、铜等

19、30个矿种,6个矿产类型。1.3.2区域辅助设施状况(1)交通运输状况包头市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包铁路,包兰铁路,包西铁路,包环铁路、包神铁路等在此交汇。包头市有多个火车站,最主要的是包头站和包头东站。(2)水资源条件包头市可以引用地表水总量达0.9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为8.6亿立方米。自50年代开始,包头市便开始了开发水资源,相继建立了黄河水源地多处较大的黄河提水工程,然后修筑了昆都仑水库。所以都满足了包头市及周边地区的生活、工业及农业用水的需要。第二章 产品大纲和金属平衡表编制2.1 产品大纲2.1.1产品方案 产品方案包括车间生产的产品名称、品种、规格几年常量计划。设计轧钢车间依据

20、为任务书,并通过对包头钢铁集团的实习和研究来选取具有代表性规格的产品作为典型产品。 通常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达到用户的要求,形状、规格和性能是所有产品都必须要满足的要求。所以各类产品的分类、编制、牌号、化学成分等,国家均有标准规定,如国标和企标,如果国家没有标准规定,可由生产厂家和客户商定。2.1.2编制要求产品方案是进行其它工艺设计的重要依据,所以轧制工艺设计首先从拟定车间产品方案开始。 1) 符合国家对产品的需求,在这个条件下,根据车间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特点和市场的要求进行产品开发。2) 生产能力达到标准,消耗指数比较低,产品质量高,成本低。3) 为了达到产品的平衡,应该把当前和长远的需求协调发

21、展。2.1.3产品大纲本设计的产品是根据我国已有生产线的实际调查和详细可信的市场调研确定出来的,可以满足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有足够的市场前景6。产品大纲表2-1-3 序号 产品名称代表钢号原料规格(mm)厚宽长执行标准产量(万t)百分比(%)1碳素结构钢SS40068022003600400014000GB/T709JIS GB310114.2611.52桥梁用板Q2352533008000GB/T714 18.6153优质碳素结构钢SS49056015004200300018000GB-T711-20086.254造船板 AH32812015003800300018000GB7123.7

22、235机械工程用钢StE4605022003600600016000DIN1710225.4220.56建筑结构板 A572、A573830015003800300018000ASTM6.257压力容器板16MnR、 15CrMoR510012003600300018000GB6654JIS G3115ASTM12.4108耐大气腐蚀板15MnCuCr810015003800300018000GB417214.88129锅炉钢板 16Mng、A20215015003800300018000GB7139.92810低合金高强度钢Q34568022003600600016000GB159112.4

23、102.2金属平衡表金属平衡表的编制通常根据任务书来设计的,对世界各地的钢铁企业所能达到的先进指标进行参考,计算产品的成品率和金属平衡表的编制时要参考包钢中厚板车间的具体情况。金属消耗是轧钢车间中最重要的消耗,一般占产品成本的一半以上,降低金属消耗对节约金属,降低产品成本有重要意义2。金属消耗的多少一般用金属消耗系数来表示,它的含义是生产一吨合格钢材需要的钢锭或钢坯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K=W/Q或K=1/b (2-1) 式中 b成材率,%; W金属损失量,t; Q原料重量,t; K金属消耗系数。轧钢车间生产中厚板时通常有两种金属损失:一是物理损耗。二是化学损耗。为了研究金属消耗情况,任何轧钢

24、车间都要按期进行金属平衡分析工作,对期间金属消耗诸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金属消耗变化的影响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尽力降低金属消耗,提高车间的综合经济效益6。表2-2金属消耗系数表序号钢种金属消耗年产量(万吨)原料重量(万吨)消耗系数K(%)成材率(%)烧损 比例切损 比例轧废 比例1SS4001.020.614.2614.7110.290.72Q2351.230.918.620.32109.2891.53SS4901.03.50.86.26.7108.1192.54AH320.931.03.724.07109.6591.25StE4601.13.61.125.4227.51108.2

25、392.46 A572、A5731.03.86.26.26.64107.1893.3716MnR、 15CrMoR1.1312.412.413.05105.2595.0815MnCuCr2.542.114.8816.53107.4490.09 16Mng、A2020.941.29.9210.45105.3894.910Q3451.13.90.912.413.26109.991.056第三章 生产工艺流程的制定3.1制定生产工艺的原则 合理的生产过程,应保证完成设计任务书的质量和产量,具有最低的消耗,最小的设备,厂房面积最小的,最低的成本,并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有助于今后的发展,良好的工作条件

26、和最佳的经济效果。制定生产工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1)依据生产方案的要求。由于产品的产量、品种、规格及质量的不同,所采用的生产方案就不同,那么主要工序就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生产方案是编制生产工艺流程的依据9。(2)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为达到设计所要求的产品需求,要采用对应的操作进行生产,从而使产品达到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要求。(3)根据车间的生产力要求。车间生产状况不同索要满足的要求也不一样。通常在生产一样的产品时,生产规模大的车间,工艺相对复杂。因此,生产力的设计要求是设计过程的起点。3.2生产工艺流程 第四章 选择轧机4.1 轧机选择原则轧机是全金属轧制变形的主要设备,是关键的代表车间的生产技

27、术水平,不同于其他植物类型。因此,选择合理的轧制厂车间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轧机选择原则:根据生产产品品种、规格、质量和产量的要求来选定成品或半成品轧机的类型和尺寸,并辅助、起重运输和附属设备,然后根据现场各种因素的要求最后加以平衡选定。轧钢车间设计内容是:确定轧机的结构,机架的主要参数,它的数量安排。在轧机的选择。目前,由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在轧钢生产中越来越进步,主要厂现在删除一些特殊的目的,基本上趋于系列化,标准化。4.2轧机的类型轧机可按轧辊的排列和数目分类,也可按机架的排列方式分类。1)二辊结构简单、用途广泛。它分为可逆式和不可逆式。前者有初轧机、轨梁轧机、中厚板轧机等。不可逆式

28、有钢坯连轧机、叠轧薄板轧机、薄板或带钢冷轧机、平整机等。80年代初最大的二辊轧机的辊径为1500毫米,辊身长3500毫米,轧制速度37米/秒。2)劳特式三辊上下辊传动,中间辊浮动,轧件从中辊的上面或下面交替通过。因中辊的直径小,可减少轧延力。常用于轧制轨梁、型钢、中厚板,也可用于小钢锭开坯。这种轧机渐为四辊轧机所取代3)四辊工作辊直径较小,传递轧制力矩,轧延压力由直径较大的支承辊承受。这种轧机的优点是相对刚度高、压下量大、轧延力小,可轧制较薄的板材。有可逆和连轧两种,广泛用作中厚板轧机、板带热轧或冷轧机以及平整机等。4)万能轧机万能轧机是在二辊可逆轧机,三辊劳特逆轧机配置成卷筒或相对的侧面相对

29、的辊式粉碎机的结构的出口的入口侧。设置磨边机的目的是生产钢包边,修剪以后需要提高产量和生产率。但实践证明,由于轧边容易使钢产生横向弯曲,产生了小于60至70只卷边厚度工作12。4.3轧辊尺寸工作辊辊身长度已经确定,是4100毫米。支撑筒长度与工作辊筒长度的选择是一致的,都4100毫米。由实验式:K =L / D其中L - 辊身长度,mm;D - 辊直径,mm;L / D比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反映了轧机的结构特征。当相同的轧辊直径,L / D是不一样的,同样的压力式轧机轧辊下受到弯曲应力是不同的。的L / D较小时,增加刚度轧机,以提高轧制产品的精度和生产光,薄壁钢板也是可能的。所以,现代轧机。作为

30、产品的增加的精度要求,L / D值是逐渐减小的趋势。对于四辊轧机工作辊,K取3.82,直径D为D = L / K = 4100/3.48,取D到1178毫米。辊式粉碎机的四个支承辊,K取1.93,D = L / K = 4100/1.93的直径D,取D到2224毫米。在轧制过程中,轧辊表面由于磨损,在一定时间后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那么你就需要重型车辆或重磨,每次重车量0.55MM,为0.010.5毫米修磨量。同时降低了轧辊的直径在一定程度上,该辊是不再使用。让重型车辆用新的侧倾率通常是滚动的百分比,它的价值是:中厚板轧机57。经过重型车辆轧辊直径1120,22007.第五章 确定主设备的间距和

31、车间布置原则5.1设备间距的确定5.1.1 轧机到加热炉的距离从轧钢机到轧机之间由高压水除鳞装置,故计算轧钢机与加热炉距离应由坯料的最大长度加上粗轧机轧出的最大长度,并且在加上一定的余值即可。L=5.1.2轧机机架间距我所设计的车间,采用双机架轧机布置形式,粗轧机选择四辊可逆轧机,精轧机也选择四辊可逆轧机。轧机机架间的距离等于粗轧机轧出长度与精轧机轧出长度之和,再加上一定余值。所以轧机机架间距选择为60m。5.1.3 热矫直机到精轧机的距离L=2.511.5=30m参照包钢宽厚板厂,热矫直机到精轧机的距离取30m5.2车间的平面布置5.2.1车间布置原则(1)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使生产流程线合

32、理。 (2)有利于生产,使占地面积小,运输线短,为了缩短周期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以确保操作简便,安全生产。 (4)金属流线和其他物资运输线不能重复。 (5)考虑余地的未来发展。第六章 制定轧制制度6.1制定轧制制度的依据(1)根据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来提高产量,尽量全部发挥全部轧机能力来提高产量的途径是:压下量的增加、轧制道次的减少、速度机制的确定、减少站址周期、缩短换辊时间、提高作业率以及合理选择原料增加坯重等。对于四辊可逆式轧机来说主要是通过增加压下量来减少轧制道次。一方面要求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另一方面又要求保证设备安全和操作方便,这就是只能在设备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去努力提高产量。(

33、2)在保证操作稳便的条件下提高质量:中厚板的精轧阶段对于保证中厚板的性能、表面质量、板形以及尺寸精度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厚板的板型质量和厚度精度的确定,应该满足板凸度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来制定轧制道次的压下量。6.2压下规程的制定减少程序板制造商计划,组织,根据生产实施,因此如何开发和优化的时间表草案是一个问题的制造商一直都在关注。制定压下规程的主要依据是: (1)符合车间生产的要求; (2)确保设备安全; (3)各传递负载尽可能均匀,以避免虎头蛇尾; (4)保证良好的平整度。 所以板扩大和延伸的几个阶段之前通过轧制规程设有一个阶段,采取轧温度的优点是高,厚的特点,最大限度地磨,用大量减少的能力

34、,然后轧制力矩是一大制约因素,轧制力是一个主要的限制因素,经过几道次所轧的板形,轧制力逐渐降低。6.2.1道次压下量的分配规律压下量的分配规律图6-2-1本次所设计的车间生产的产品满足(b)的分配规律6.2.2 分配压下量道次操作轧制方式出口厚度 /mm出口宽度/mm出口长度/mm压下量/mm压下率/%粗轧250160021001转钢横轧2002000210050202横轧155260021004522.53转钢纵轧119260027143623.24纵轧90260035892924.35纵轧68260047512224.4精轧6纵轧54260059821420.57纵轧44260073421

35、018.58纵轧3826008502613.69纵轧3426009502410.510纵轧3126001042138.811纵轧2926001114026.412纵轧2826001153813.46.2.3确定速度制度(1)生产中厚板时:通常所轧的轧件比较长,为了使轧制简单,通常采用梯形速度图。(2)根据以往经验和设计的实际情况,选择轧机的平均加速度a40r/min和平均减速度b60r/min。本次设计的压下规程:粗轧阶段15道次压下量比较大,采用低速咬入, ny20 r/min的咬入速度,nd40 r/min的稳定轧制速度,np20 r/min的抛出速度;精轧阶段:612道次压下量较小,采用

36、咬入速度ny20r/min,稳定轧制速度nd60r/min,抛出速度 np40r/min。(3)计算各道纯轧时间纯轧时间包含轧制时间、稳定轧制时间和减速轧制时间。 代入数值ny20 r/min、nd40 r/min、np20 r/min 、D=1120mm计算得出:粗轧阶段第一道次 1.59 s第二道次 =1.59s第三道次=1.62s第四道次=2.28s第五道次=2.81s精轧阶段将数值ny20 r/min、nd60 r/min、np40 r/min 、D=1120mm代入计算得出:第六道次=2.01s第七道次=2.39s第八道次=2.73s第九道次=3.01s第十道次=3.27s第十一道次

37、 =3.47s第十二道次=3.59s(4)确定各道间隙时间开始轧制的三道次板坯比较短,不用使用推床定心,根据设计要求和以往的经验,确定间隙时间为2.5s,在四辊轧机往复轧制中需要使用推床定心,根据设计要求和包钢厂的情况,当板坯长度l8m时,间隙时间为6s,当l8m时,间隙时间为4s,故各道次间隙时间分别如下:t1=2.5s t2=2.5s t3=2.5s t4=6s t5=6s t6=6st7=6s t8=4s t9=4s t10=4s t11=4s t12=4s 6.3计算各道轧制温度典型产品钢SS400在加热炉中加热到1220,除了空气冷却的高压水规模设施和转印过程可以由50降低。 粗轧:

38、t=12.9z/hT1/10004 (6-3-1) 精轧:t=17.2z/hT1/10004 (6-3-2) 式中T1轧制前一道次的绝对温度,K Z辐射时间,s h轧制前一道次的轧后厚度,mm粗轧阶段辐射散热引起的温度降可由近似公式(6-3-1)计算:则第一道次温降:第一道次轧后温度为:t1=1170-0.92=1169.08第二道次:第二道次轧后温度为:t1=1169.08-1.14=1167.94第三道次:第三道次轧后温度为:t1=1167.94-1.47=1166.47第四道次:第四道次轧后温度为:t1=1166.47-3.85=1162.62第五道次:第五道次轧后温度为:t1=1162

39、.62-5.37=1157.25精轧阶段开轧温度为1050辐射散热引起的温度降可由近似公式(6-3-2)计算:第六道次:第六道次轧后温度为:t1=1050-6.21=1043.79第七道次:第七道次轧后温度为:t1=1043.79-8.03=1035.76第八道次:第八道次轧后温度为:t1=1035.76-7.72=1028.04第九道次:第九道次轧后温度为:t1=1028.04-9.09=1018.95第十道次:第十道次轧后温度为:t1=1018.95-10.25=1008.7第十一道次:第十一道次轧后温度为:t1=1008.7-11.18=997.52第十二道次:第十二道次轧后温度为:t1

40、=997.52-11.73=985.79第七章 轧制力能参数的确定7.1变形程度的计算 轧辊线速度:v=nD/60 式中n轧辊的转速,r/min; D轧辊直径,mm。平均变形速度 式中: R为工作轧辊半径; h压下量; v轧件出口速度。则粗轧阶段v为:粗轧阶段第一道次:由第一道=3.11s-1 t=1169.08 查得s=91Mpa,再由压下率20%查得修正系数K0.98。故改道次实际变形抗力为:s=ks=0.9891=89.18Mpa。第二道次:由第二道=3.75s-1 t=1167.94 查得s=90Mpa,再由压下率22.5%查得修正系数K0.98。故改道次实际变形抗力为:s=ks=0.

41、9890=88.2Mpa。第三道次:由第三道=4.33s-1 t=1166.47 查得s=91Mpa,再由压下率23.2%查得修正系数K0.99。故改道次实际变形抗力为:s1=ks=0.9991=90.09Mpa。第四道次:由第四道=5.10 s-1 t=1162.62 查得s=90Mpa,再由压下率24.3%查得修正系数K0.99。故改道次实际变形抗力为:s=ks=0.9990=89.1Mpa。第五道次:由第五道=5.88 s-1 t=1157.25 查得s=98Mpa,再由压下率24.4%查得修正系数K0.99。故改道次实际变形抗力为:s=ks=0.9998=97.02Mpa精轧阶段v为:

42、第六道次:由第六道=9.12 s-1 t=1043.79 查得s=120Mpa,再由压下率20.5%查得修正系数K0.98。故改道次实际变形抗力为:s=k=0.98120=117.6Mpa第七道次:由第七道=9.59 s-1 t=1035.76 查得s=122Mpa,再由压下率18.5%查得修正系数K0.96。故改道次实际变形抗力为:s=ks=0.96122=117.12Mpa第八道次:由第八道=8.88 s-1 t=1028.04 查得s=121Mpa,再由压下率13.6%查得修正系数K0.90。故改道次实际变形抗力为:s=ks=0.90121=108.9Mpa第九道次:由第九道=8.25 s-1 t=1018.95 查得s=120Mpa,再由压下率10.5%查得修正系数K0.84。故改道次实际变形抗力为:s=ks=0.84120=100.8Mpa第十道次:由第十道=7.92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