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间火灾监控系统本科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125640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8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空间火灾监控系统本科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大空间火灾监控系统本科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空间火灾监控系统本科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空间火灾监控系统本科学位论文.doc(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X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XXXXXXX学院毕业设计 题 目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分 院 指导教师 20XX年XX月XX日摘 要大空间火灾监控系统主要应用于各种大型建筑及其它公共设施中,实现对这些场所早期的报警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种火灾监控系统是一个集信号检测、传输、处理和控制与一体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DALLAS公司研制、生产的智能型DS18B20温度传感器,以及MQ-2烟雾传感器模块作为探测器,将探测器所检测到的能充分反映现场火灾因素采集到火灾控制器,经过火灾控制器根据预期设计好的火灾模式判断,实现对火灾早期的准确报警和对相应的现场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为了适应不同规模的工程的

2、应用,便于信息的远程传输和系统的安装、维护,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应用多种标准串行总线(如RS-485等)形成一个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系统中,探测器完成对火灾信号的检测,然后数据传输到火灾控制器。同时,每个控制器可以通过RS-485总线将相应的报警信息传给位于各个位置的下位机,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防火、早期灭火局域网。关键词:火灾监控系统;传感器;模块化结构;局域网Abstract:Large space fire monitoring system is mainly used in various large buildings and other public facilities, wh

3、ich aims to achieve the intended purpose of getting early warning function of these sites.The fire monitoring system is a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combined with functions of signal detec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and control and integrated. The detector of this system is DS18b20 and smoke detect

4、or MQ-2 sensor module, the former is developed by DALLAS Company, it is a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sensore.the both detectors collect factors which they detect and could reflect the fire scene, and then transmit to the fire controller. After receiving the message from the both detectors, fire control

5、ler does the accurate early warning of fire and controls the relevant scene fire fighting apparatus with the reference of the expected fire modes.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scale of projects, to facilitate remot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and system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

6、nce, the system is formed as a network system by using modular structur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standard serial bus(e.g. RS-485,ect).in this network system, the detectors detect the fire, and the fire message is transferred to the fire controller, every lower computer gets the warning m

7、essage from homologous controller through RS-485 bus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way, a network which can prevent fire and do the early warning of fire is built.Key words:Fire supervisory system;Fire controller;Main line;Local area network目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发展历史11.2 系统主要结构和功能22 方案论证42.1

8、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方案42.2 火灾监控系统方案论证43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63.1 中央处理器STC89C5163.1.1 STC89C51RC/RD+系列单片机63.1.2 STC89C51RC/RD+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73.2 STC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83.3 下位机输入通道元器件选择83.3.1传感器选择83.3.2 A/D转换器选择103.3.3下位机数据采集系统设计123.4 键盘/显示接口电路设计133.5 报警电路设计143.6 电源电路设计153.6.1 +5V3A直流稳压电路原理153.6.2 +5V3A直流稳压电路参数设计164 系统软件设计184.1 主机程序流程

9、图184.1.1 DS18B20子程序流程图194.1.2 MQ-2烟雾传感器模块子程序流程图204.1.3 LCD1602子程序流程图214.1.4 AD转换子程序流程图224.2 总体程序235 硬件制作及调试245.1 使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具245.2 硬件制作与调试245.2.1系统PCB板的设计245.2.2 系统硬件调试255.3 软件调试256 总结27致谢28参考文献29附录1:电路原理图30附录2:PCB板31附录3:主要程序32401 绪论1.1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发展历史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在国外的起步比较早,我国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有个别企业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开发

10、。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市场,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检验标准,当时都是多线制的开关量系统,整个系统呈星型接法,每个探测器分别用两根线与控制器相连,系统中的探测器只能反映出三种状态,分别表示报警、正常和故障,随后出现n+1线制的开关量系统,也就是说n个探测器共用一根地线,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系统的布线。随着单片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同时也因为多线制(包括n+1线制)系统在工程安装、布线和维修都很不方便,人们开始将单片机技术用于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从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国内出现了总线制开关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这种系统仍然采用开关量探测器,探测器被安装在编址底座上,底座同时具有检测探测器工作状态的功

11、能和控制通信的能力。一定数量带有探测器的编址底座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两根串行总线上,形成一个通信回路(以下我们将这样的总线称为回路总线)。每台控制器可以用多个独立的回路总线。每个报警系统也可以由多台控制器通过特定的串行总线连接起来,以方便的适应不同规模的建筑物。这种总线制火灾报警系统的出现不仅使得该领域在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且也为工程施工、布线、调试、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们不需要一根一根的对线、布线,而只要将探测器和安装底座像接灯泡一样并联在回路总线上。当系统发生报警或故障时,都能在控制器上反映出每个点的具体位置。但是这种控制系统与同时期的国外的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有一定的差距。一九九四年

12、在国内规模最大的北京国际消防产品博览会上,国外一些厂家将他们的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拿来展出,使得国内同行们对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相比之下,我们当时流行的总线制开关量系统就显现出了很多弊端。如开关量系统只能反映出火灾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状态,即要么是正常,要么是报警。它无法反映出火灾发生的全过程,难以实现对灰尘和潮湿等非火灾因素造成的探测器的灵敏度的漂移进行自动补偿,同时对超出补偿容限的探测器实施污染报警;无法根据使用环境和工作的时间段不同而对探测器的灵敏度自动调节;也不能对探测器本身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测试等等。此后,国内部分企业开始研究、开发智能型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时隔两年,在一九

13、九六年的北京国际消防产品博览会上,国内十几家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型系统,由于对智能型系统没有一个国家标准,所以各厂家所宣传的智能特性也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网络化模块化,应用了一些成熟的、标准的现场总线技术。从此,使得我国的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使用进入了智能化的时代。1.2 系统主要结构和功能大空间火灾实验室监控系统是由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装置、报警装置等组成。如图1.1所示。在图 1.1中,各种典型的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位于保护建筑内,下位机传送火警信号,控制器经正确判断或火灾确认后启动声报警装置,通告有关人员逃生,同时启动执行环节灭火。系统也应该报出系统的

14、断线、短路及接地等故障。该系统的中心是火灾报警控制器。如图1.1所示,它主要分五部分:1.输入单元它接收人工或自动火灾探测器送来的信号,送至CPU加以判断,确认,并认识相应的编码地址。2.输出单元确认火灾信号后,输出单元一方面输出声,光报警信号,另一方面把相关信息发送给上位机,以便能从全局的角度采取灭火措施。3.监控单元监控单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检查报警控制器与探测器以及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的线路的状态是否存在断路,短路等故障,如果存在这些故障,报警器应给出故障声报警,以确保系统工作的可靠。监控单元的另一个作用是自动巡回检测,自动定期周而复始的逐个对编码探测器发出的信号进行检测,实现报警控

15、制器的实时控制。4.记忆单元实时时钟记下第一次火灾报警的时间,直到火警消除,复位后方恢复正常。5.电源单元通常报警控制器的电源来自两个电源,即双电源。一个是采用220V市电整流进行正常供电。另一个是蓄电池,平时对其进行充电,当有火灾时,可在失去正常供电的情况下继续供电,以保证火灾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6.时钟及时间记录火灾报警控制器本身应提供一个工作时钟,用于对工作状态提供监测参考。当发生火灾报警时,时钟应能指示并记录准确的报警时间。7.输出控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具有一对以上的工作接点,用于火灾报警时的直接联动控制,如控制警铃、启动自动灭火系统等。输入单元CPU电源输出单元存储器监控单元外围接口温

16、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声报警1602图1.1 大空间火灾实验室监控系统框图2 方案论证2.1 火灾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大空间火灾实验室监控系统建立硬件设计”,该系统的工作对象是大型建筑的火灾安全,该系统主要是火灾探测器、信号调理装置、A/D转换器、火灾声报警装置、键盘显示装置、电源电路等装置构成。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筛选器件,最终确立了设计中上述各工作模块所采用的具体器件。火灾探测器分别采用DALLAS公司生产的一种DS18B20温度传感器及MQ-2烟雾传感器模块;信号调理装置即为几个简单的电阻和可变电阻,使得传感器的输出满足A/D转换器的输入即可;选用ADC0832作为该系

17、统的A/D转换器;火灾报警装置由声报警系统组成。键盘显示装置直接与单片机的P3口相连,完成键盘输入和LED显示控制功能。只有上面所列的器件是不够的,要通过系统的整体框图把这些器件有机的连接成一个性能可靠的整体,理想的整体系统框图如图2.1所示。2.2 火灾监控系统方案论证在上述最终方案确定之前,火灾报警控制器选用的是MC8051,理由是MC8051功能强大,外围电路简单,资料比较多,设计中会省去一大部分的工作。但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与当今被广泛应用的器件进行比较,发现火灾报警监控系统的控制器对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的容量有一定的要求,而MCS8051只有256B的数据存储器,要是选用MC

18、S8051单片机做火灾监控系统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就需要对单片机进行扩展其数据和程序存储器,此举在当今单片机已得到广泛发展的今天是没有必要的。最终方案中所选用的STC89C51作为主控制器,其数据和程序存储器的容量是足够系统的要求的。温度传感器选用DALLAS公司的DS18B20,在测量精度、转换时间、传输距离和分辨率方面足够满足系统的要求。烟雾传感器采用比较流行的MQ-2烟雾传感器模块,该模块具有快速响应恢复、长期的使用寿命和可靠的稳定性、对烟雾有良好的灵敏度。中央控制台(上位机)输出通道(驱动电路)输入通道(数据通信,采集信号查询报警发令复位编辑键盘鼠标紧急广播报警灯火灾联动#1单片机#2单

19、片机#8单片机探测器探测器图2.1 理想系统整体结构图3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3.1 中央处理器STC89C513.1.1 STC89C51RC/RD+系列单片机STC89C51RC/RD+系列单片机是宏晶科技推出的新一代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单片机,12时钟、机器周期和6时钟、机器周期可以任意选择,HD版本和90C版本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1.增强型8051单片机,6时钟/机器周期和12时钟/机器周期可以任意选择,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2.工作电压:5.5V-3.3V(5V单片机)/3.8V-2.0V(3V单片机)。3.工作频率范围:

20、0-40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0-80MHz,实际工作频率可达48MHz。4.用户应用程序空间:4K/8K/13K/32K/64K字节。5.片上集成1280字节或512字节RAM。6.通用I/O口(35/39个),复位后为:P1/P2/P3/P4是准双向口/弱上拉(普通8051传统I/O口);P0口是开漏输出,作为总线扩展用时,不用加上拉电阻,作为I/O口用时,需加上拉电阻。7.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无需专用仿真器,可通过串口(RxD/P3.0,TxD/P3.1)直接下载用户程序,数秒即可完成。8.有EEPROM功能。9.内置看门狗。10.内部集

21、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HD版本和90C版本才有),外部晶体20M以下时,可省略外部复位电路。11.共3个16定时器/计数器,其中定时器0还可以当成2个8位定时器使用。12.外部中断4路,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中断,power Down模式可由外部中断低电平触发中断方式唤醒。3.1.2 STC89C51RC/RD+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STC89C51RC/RD+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框图如下图3.1所示。其中包含中央处理器(CPU)、程序存储器(Flash)、数据存储器(SRAM)、定时/计数器、UART串口、I/O接口、EEPROM、看门狗等模块。STC89C51RC/RD+系列单片机几乎

22、包含了数据采集和控制中所需的所有单元模块,可称得上一个片上系统。AUX-RAM1024字节RAM地址寄存器RAM256字节程序存储器ACCB寄存器堆栈指针双数据指针TMP1/2ISP/IAP定时器0/1ALU地址生成器定时器2WDTPSWEEPROM程序计数器串口Control UnitPort0,1,2,3,4锁存器RESETPort0,1,2,3,4驱动器 P0,p1,p2,p3,p4图3.1 STC89C51RC/RD+系列单片机内部结构框图3.2 STC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STC89C51内部有闪存储器,芯片本身就是一个最小系统。在能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采用此种方

23、案。用这种芯片构成的最小系统简单、可靠。用AT89C52单片机构成最小应用系统时,只要将单片机接上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即可,与8031外扩展程序存储器的最小应用系统相比,该系统省去了外扩程序存储器的工作。该最小应用系统只能用作一些小型的数字量的测控单元。如图3.2所示。图3.2 STC89C51的最小系统3.3 下位机输入通道元器件选择3.3.1传感器选择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人员、设备和建筑对消防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不断采用新技术来实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可靠保障。如何进一步缩短火灾探测报警的时间,减少火灾的发生,及时采取有效防火、灭活措施,为减少火灾损

24、失提供宝贵的时间等等。所以,有好的火灾探测器在现场可靠的运行是很重要的!由于本设计方案只针对普通的大空间可能发生的火灾,所以本设计方案选用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两种。感温探测器采用DALLAS公司生产的DS18B20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1Wire,即单总线器件,具有线路简单,体积小的特点,超低的硬件开销,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附加功能强,是测温系统的不二选择。DS18B20的主要特征有:1)全数字温度转换及输出。2)先进的单总线数据通信。3)最高12位分辨率,精度可达0.5C。4)12位分辨率时最大工作周期为750毫秒。5)可选择寄生工作方式。6)检测温度范围为-55C+125C(-6

25、7F+257F)。7)内置EEPROM,限温报警功能。8)64位光刻ROM,内置产品系列号,方便多机挂接。DS18B20芯片与单片机的接口如图3.3所示,采用两个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系统。图3.3 DS18B20与单片机接口电路如图所示,DS18B20只需要挂到单片机的一个I/O口上,由于单总线为开漏所以需要外接一个10K的上拉电阻。感烟探测器采用的是MQ-2烟雾传感器模块,它能准确的探测到,CO,甲烷,烟雾等多种可能引发火灾的气体的存在。它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与火灾中气体的探测。该模块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信号输出指示。2)双路信号输出(模拟量输出及TTL电平输出)。3)TTL输出

26、有效信号为低电平。(当输出低电平是信号灯亮,可直接接单片机)4)模拟量输出05V电压,浓度越高越有效。5)对液化气,天然气,城市煤气,烟雾有较好的灵敏度。6)具有长期的使用寿命和可靠的稳定性。7)快速的响应恢复特性。MQ-2烟雾传感器模块原理图如图3.4所示图3.4 MQ-2烟雾传感器模块原理图3.3.2 A/D转换器选择(1)ADC0832引脚结构及应用A/D转换电路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8位双通道A/D转换专用芯片ADC0832,其引脚结构如图3.5所示,其中CS为片选使能,低电平芯片使能;CH0模拟输入通道0,或作为IN+/-使用;CH1模拟输入通道1,或作为IN+/-使用;GND

27、为芯片参考0电位(地);DI数据信号输入,选择通道控制;DO数据信号输出,转换数据输出;CLK为芯片时钟输入;VCC(VREF)电源输入及参考电源输入(复用)。图3.5 ADC0832的引脚结构图ADC0832为8位分辨率A/D转换芯片,其最高分辨可达256级,可以适应一个的模拟量转换要求,其内部电源输入与参考电压复用,使得芯片的模拟电压输入在0V5V之间。芯片转换时间仅为32uS,具有双数据输出,可作为数据校验,以减少数据误差,转换速度快且稳定性能强。独立的芯片使能输入,使多器件挂接和处理器控制变得更加方便。通过DI数据输入端,可以轻易的实现通道功能的选择。正常情况下ADC0832与单片机的

28、接口应为4条数据线,分别为CS、CLK、DO、DI。但由于DO端与DI端在通信时并未同时有效并与单片机的接口是双向的,所以电路设计时可以将DO和DI并联在一根数据线上使用。当ADC0832未工作时其CS输入端应为高电平,此时芯片被禁用,CLK和DO/DI的电平可以任意。当要进行A/D转换时,必须将CS使能端置位低电平并保持低电平直到转换完全结束。此时芯片开始转换工作,同时有处理器向芯片时钟输入端CLK输入时钟脉冲,DO/DI端则使用DI端输入通道功能选择的数据信号。在第一个时钟脉冲的下降之前DI端必须是高电平,表示起始信号。在第二、三个脉冲下降之前DI端应输入2位数据用于选择通道功能,当此两位

29、数据为“1”、“0”时,只对CH0进行单通道转换;当此两位数据为“1”、“1”时,只对CH1进行单通道转换;当此两位数据为“0”、“0”时,将CH0作为正输入端IN+,CH1作为负输入端IN-进行输入。当此两位数据为“0”、“1”时,将CH0作为负输入端IN-,CH1作为正输入端IN+进行输入。到第三个脉冲的下降之后DI端的输入电平就失去输入作用,此后DO/DI端则开始利用数据输出DO进行数据转换的读取。从第四个脉冲下降开始由DO端输出转换数据最高位DATA7,随后每一个脉冲下降DO端输出下一位数据。直到第十一个脉冲时发出最低位数据DATA0,到此一个字节的数据输出完成。也正是从此开始输出下一

30、个相反字节的数据,即从第十一个字节的下降输出DATA0。随后输出8位数据,到第十九个脉冲时数据输出完成,也标志着一次A/D转换的结束。最后将CS置高电平禁用芯片,直接将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就可以。作为单通道模拟信号输入时ADC0832的输入电压是0-5V且8位分辨率时的电压精度为19.53mV。ADC0832与单片机及MQ-2烟雾传感器模块的原理图如图3.6所示。图3.6 ADC0832、MQ-2烟雾传感器模块及单片机接口电路(2)ADC0832内部逻辑结构ADC0832由一个8位输入寄存器、一个8位DAC寄存器和一个8位D/A转换器组成。结构图如图3.7所示。8位输入寄存器8位D/A转换器8

31、位DAC寄存器 VREF 数据输入 数据输出 图3.7 ADC0832的内部逻辑结构图3.3.3下位机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下位机的数据采集的主要流程为:现场的情况通过传感器来反映,而从传感器传出来的信号是模拟量信号,该模拟量信号通过A/D转换器,把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只有转化成数字量后,单片机才能接收到传感器传来的信号,下位机数据采集系统原理图如图3.8所示。图3.8 下位机数据采集系统原理3.4 键盘/显示接口电路设计本模块以STC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由于本模块只用了5个按键,不需要译码器,直接与单片机的P3口相连,如图所示,大大简化了硬件设计,充分的利用了单片机的资源,这也是本设计的巧

32、妙所在。可通过键盘来设置温度上下限,并在液晶显示屏1602上显示。通过软件编程,负责键盘扫描、消除抖动处理和显示输出工作。系统框架电路图如图3.9和图3.10所示。图3.9 键盘接口电路图3.10 显示接口电路3.5 报警电路设计大空间火灾监控系统的报警系统主要是由声报警组成。在火灾可能发生或发生时在或者某个火灾探测器出现问题的时候,都需要火灾的声报警系统来提醒工作人员或告知有关人员逃生。下面分别对火灾监控系统的声报警系统做详细的介绍。火灾报警控制器在两种情况下发出声音报警:当检测到故障信号时(如传感器断线,电缆断线或传感器接触不良时)由蜂鸣器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蜂鸣器工作电流12mA,由P2.

33、3经驱动放大电路驱动。原理图如图3.11所示;当检测到火灾时,由报警器发出警铃报警,它由三极管8550、电子和无源蜂鸣器相关电路够成。图3.11 声报警系统电路原理图3.6 电源电路设计本系统中,由于MQ-2烟雾传感器模块对电流要求比较高,故外加的稳压器必须达到足以提供模块工作以及其他电路工作的条件,所以本系统采用开关电源芯片LM2576完成从12V到5V的转换,为系统供电。3.6.1 +5V3A直流稳压电路原理+5V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电路,传统方式采用分立元件构成,该火灾监控系统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3A电流输出降压型稳压器LM2576。它内含固定频率振荡器(52kHz)和基准稳压器(

34、1.23V),并具有完善的保护电路,包括电流限制及热关断电路等,利用该器件只需极少的外围器件便可构成高效稳压电路。LM2576因其稳压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外围电路简单、容易设计和制作、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维修简单等优点,所以在各种电源电路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LM2576系列开关稳压集成电路的主要特性如下: 最大输出电流:3A; 最高输入电压:LM2576为40V,LM2576HV为60V; 输出电压:3.3V、5V、12V、15V和ADJ(可调)等可选; 振东频率:52kHz; 转换效率:75%88%(不同电压输出时的效率不同); 控制方式:PWM;工作温度范围:-40 +125 工作模

35、式:低功耗/正常两种模式可外部控制; 工作模式控制:TTL电平兼容; 所需外部元件:仅四个(不可调)或六个(可调);器件保护:热关断及电流限制; 封装形式:TO-220或TO-263。LM2596的典型应用电路如图3.12所示,这是一个输出+5V直流电压的稳压电路。IC采用LM2576,C4、C5、C6、C7分别为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容,D1为续流二极管。L1为储能功率电感。图3.12 +5V直流稳压原理图3.6.2 +5V3A直流稳压电路参数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图3.17中电感L1的选择要根据LM2576的输出电压、最大输入电压、最大负载电流等参数选择,首先,依据如下公式计算出电压.微秒常数(

36、E.T):E.T= (Vin-Vout)*Vout/Vin*1000/f上式中,Vin是LM2576的最大输入电压,Vout是LM2576的输出电压,f是LM2576的工作振荡频率值(52kHz)。E.T确定之后,就可参照参考文献所提供的相应的电压.微秒常数和负载电流曲线来查找所需的电感值。该电路中的输入电容C4一般应大于或等于100uF,安装时要尽量靠近LM2576的输入引脚,其耐压值应与最大输入电压值相匹配。而输出电容C6的值应根据下式进行计算(单位:uF):C=13300Vin/Vout*L上式中,Vin是LM2576的最大输入电压,Vout是LM2576的输出电压,L是经过计算并查表选

37、出的电感L1的值,其单位是uH。电容C的耐压值应大于额定输出电压的1.52倍。对于5V电压输出而言,推荐使用耐压值为16V。二极管D1的额定电流值应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1.2倍,考虑到负载短路的情况,二极管的额定电流值应大于LM2576的最大电流限制。二极管的反向电压应大于最大输入电压的1.25倍,推荐使用IN582X系列的肖特基二极管。Vin的选择应考虑交流电压最低跌落值(Vac-min)所对应的LM2576输入电压值及LM2576的最小输入允许电压值Vmin(以5V电压输出为例,该值为8V),因此,Vin可依据下式计算:Vin=(220Vmin/Vac-min)如果交流电压最大允许跌落30%

38、(Vac-min=154V)、LM2576的电压输出为5V(Vmin=8V),则当Vac=220V时,LM2576的输入直流电压应大于11.5V,通常可选为12V。4 系统软件设计4.1 主机程序流程图为了便于系统维护和功能扩充,本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系统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都是通过子程序调用实现的。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1所示。开始1602、18b20、MQ-2初始化显示结果、处理数据是否越警传送信号给报警器 是 否结束图4.1 主程序流程图4.1.1 DS18B20子程序流程图DS18B20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2所示。开始初始化DS18B20存在? 否 是ROM操作命令存储操作命

39、令读取温度值返回图4.2 DS18B20子程序流程图4.1.2 MQ-2烟雾传感器模块子程序流程图MQ-2烟雾传感器模块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3所示。开始初始化MQ-2存在? 否读取烟雾浓度 是返回图4.3 MQ-2烟雾传感器模块子程序流程图4.1.3 LCD1602子程序流程图LCD1602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4所示。开始初始化1602存在? 否 是单片机向LCD写命令单片机向LCD写数据显示数据结束图4.4 LCD1602子程序流程图4.1.4 AD转换子程序流程图AD转换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5所示。开始初始化启动A/D转换A/D转换完成? 否 是数据输出延时结束图4.5 AD转换子程序流程

40、图4.2 总体程序总体程序见附录3主要程序。5 硬件制作及调试本硬件的制作调试主要分为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两部分。经过初步的分析设计后,在设计制作硬件电路的同时,调试穿插进行,应用系统的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是分不开的,许多硬件故障是在调试软件时才发现的。但通常是先排除硬件系统中明显的硬件故障后才和软件结合起来调试,如此才有利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不会造成问题的积累,从而可以节约大量的调试时间。软件编程中,我首先完成单元功能模块的调试,然后进行系统调试。5.1 使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具笔记本一台;单片机仿真器一台;DT9205A型数字万用表一个;TLW-T调温烙铁一把;Keil开发软件一套。5.2 硬件制

41、作与调试5.2.1系统PCB板的设计PCB即印刷电路板,是电子电路的承载体。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几乎都离不开PCB。PCB板的设计是电路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对原理图的再设计。因此PCB板的设计是理论设计到实际应用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印刷电路板(PCB)是电子产品中电路元件和器件的支撑体。因此,在进行PCB设计时,必须遵守印制电路板设计原则和抗干扰措施的一般原则,并应符合抗干扰设计的要求。本次设计采用Altium公司PROTEL系列设计完成SCH到PCB的设计,并且手工完成电路焊接以及整机的装配。5.2.2 系统硬件调试本系统的硬件调试分为以下阶段进行调试:(1)逻辑错误调试样机硬件的逻辑错误

42、是由于设计错误和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性错误所造成的。这类错误包括:错线、开路、短路等几种,其中短路是最常见的故障。(2)器件调试元器件失效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器件本身已损坏或性能不符合要求;二是由于组装错误造成的元器件失效,如电解电容、二极管的极性错误,集成块安装方向错误等。(3)可靠性调试引起系统不可靠的因素很多,如金属化孔、接插件接触不良会造成系统时好时坏;内部和外部的干扰、电源纹波系数过大、器件负载过大等造成逻辑电平不稳定;另外,走线和布局的不合理等也会引起系统可靠性差。(4)电源故障若样机中存在电源故障,则加电后将造成器件损坏。电源的故障包括:电压值不符合设计要求,电源引出线和插座不对应

43、,电源功率不足、负载能力差。在本次调试在调试样机加电之前,先用万用表和示波器,根据硬件电气原理图和装配图仔细检查样机线路的正确性,并核对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和安装是否符合要求。还特别注意电源的走线,防止电源之间的短路和极性错误,并重点检查扩展系统总线是否存在相互间的短路;或其它信号线的短路,由于本设计的印刷电路板布线密度较高,出现了几处因工艺原因造成短路,短路点用刻刀断开。对于样机所用的电源事先做了单独调试,调试好后,检查其电压值、负载能力、极性等均符合要求,然后加到系统的各个部件上。在不插片子的情况下,加电检查各插件上引脚的电位,仔细测量各地点电位是否正常,还特别注意单片机插座上的各点电位是否正常,防止了联机时会损坏仿真器。5.3 软件调试软件调试与所选用的软件结构和程序设计技术有关。本系统采用模块程序设计技术,逐个模块调好以后,再进行系统程序总调试。在调试第一个任务时,同时也调试相关的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和操作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