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120012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1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1)对水准点的检测及要求对场内设的水准点,每间隔一定的时间须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仪器采用 DS3精密水准仪,精度按三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2)结构施工中楼层标高控制方法及测设要求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S3水准仪往返测, 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注建筑标高,以红上顶线为标高 基准,每一施工段平面内红“V”不得少于二个,每一楼层红“V”设在同一水平高 度,其误差控制在5mm以内那么认为合格,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后视其中的两个红 上顶线以作校核。0. 000以上以及0.000以下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V”上顶线为标 高

2、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并在投测层标记红“V”,检核合格后,方可 在该层施测。(3)轴线投测施工层放线时,使用激光铅垂仪将基准点从预留洞位置传递至施工层、预留洞尺 寸15x15cm)用经纬仪测直角法测设出闭合轴线,与下一层已施工部位和外控严格校 核后,再放出细部轴线及细部控制线,考虑下一层校测的方便,把轴线引测至垂直于 控制线方向的外柱面上。预留洞做法:混凝土施工时,在每层顶板的同一位置预留好150*150的洞口,测 量放线时由下层引致上一层。洞口四周各附加一根长300nlm的e8钢筋,在二次结构 施工完成后,采用混凝土进行封堵。(4)标高传递如以下图所示:利用水准仪、塔尺和一把50m

3、钢尺,依次将二个标高基准点由线 锤预留洞口传递至待测楼层,并用公式。进行计算,得该楼层的仪器的视线标高, 同时依此制作本楼层统一的标高基准点,并对各点进行联测,高差满足2 mm的精度 要求后方能使用,用红三角标记。这些点即为该楼层的标高基准点,从而依此进行各 项测量工作。H2=H1+ bl+a2-a-b2竖向标高传递示意图公式G其中:乩一一首层基准点标高值;H,待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曲一一Si水准仪在钢尺读数;a2一一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bl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b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施工层抄平时,先校测自标高起始线传递上来的标高点校差小于3mm时,以其平 均点引测水平线,并作出该施工层

4、建筑500nlm线的水准点,红三角标明,作为二次结 构抄测的依据。本工程的500mm线均为建筑500mm线。(5)结构阶段重点控制点:顶板模板支好后,必须进行二次放线;外墙大角控制:弹外墙大角10cm控制线;梁、柱、剪力墙定位放线控制:通过基准点及外柱控制线进行控制。均弹10cm 控制线;梁、板高度控制:通过拉通线尺量、水准仪监测标高互相校核控制;柱垂直度:主要是型钢柱安装时垂直度的偏差。在吊装过程使用吊线锤和经纬仪 控制纵横向垂直度,两种方法结合控制。6、二次结构施工测量(1)根据结构施工时的控制线轴线放出二次结构的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并弹 出墙边的控制线作为装饰时抹灰的控制线。(2)按施工

5、图绘制皮数杆,作为控制墙体砌筑标高的依据,皮数杆上应有500mm 线位置,以及窗台、过梁、圈梁的竖向位置。(3)设置皮数杆的位置应选在施工段两端,最大间距不超过15米,施工时皮数 杆应固定在构造柱钢筋或框架柱边,皮数杆上的500mm线应与钢筋上抄的500mm线对 齐。(4)校测结构时作的500mm线水准点,在框架柱墙体上抄测出交圈的500mm线, 作为地面面层、设备、门窗安装的标高依据,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3mm。7、室内外装饰与安装测量(1)地面面层施工测量a、校核水准点后,在四周墙面与柱身上抄测出交圈的500nlm线,作为地面面层 施工的依据。b、基层打点冲筋后,用相应精度检查控制基

6、层标高。检测点间距:大厅小于5m, 房间内小于2m。(2)外墙面装饰的施工测量a、建筑物四角吊出铅垂钢丝并固定牢固,用以控制墙面竖直度,平整度及装饰 出墙位置。b、外墙装饰均由业主分包施工,需要我方配合时,全力配合。(3)电梯安装的测量a、每层弹出500nmi线,门套两边弹两条竖直线,保证电梯门坎与门前地面的高 度一致。b、用垂准线法测出电梯井井道两个方向的竖向偏差,并绘出剖面图。c、根据检查结果提供最正确电梯井净空尺寸断面图。8、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此项工作按设计要求进行,由甲方另行委托。在实际测量中坚持三固定原那么。9、验线工作(1)主楼定位后,由质检员验线合格后,上报公司及监理验线,合格后

7、填写工 程定位测量记录。(2)基础摞底及各楼层测量放线自检合格后报质检员、工程师、监理验线并填 写预检和楼层测量记录。(3)必须独立验线,包括人员、仪器、测法及观测路线。(4)验线内容a、定位依据桩及定位条件b、主楼平面控制网c、施工层高程控制网d、施工层控制线的竖向投测及闭合校核。e、轴线墙柱位置线,洞口尺寸。五、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技术要求a、本工程两侧场地狭窄且本工程质量管理目标为确保合格,测量放线作为引导 工程顺利进行的先导性工作应严格要求。b、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的工作目的。c、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根据场区平面控制网测设平面控制网。d、必须严格审核测

8、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e、定位放线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上报主管部门验线的工作制度。f、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2、精度要求:a、校核定位条件:校核红线桩允许误差角度为60、边长1/2500点位相对误 差5cm,水准点不少于两个。用附和法校核,允许闭和差为 10mm n (n为测站数)。b、基础放线尺寸允许误差: 20mm。c、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20mm。d、楼层放线的允许误差:外廓主轴线长度20mni,细部轴线2mm,承重墙、柱 边线3mm o非承重墙边线3mm,门窗洞口线3mm。e、层间测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总

9、高测量偏差不超过3H/10000 (H为建筑总 高度),且不超过:20mm。六、预防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和平安事故1、质量事故的预防:a、图纸的全面阅读与审核;b、学习有关规范;c、对仪器工具进行检验;d、制定作业方案,并使测量的每个人心中有数,通力合作;e、认真仔细态度;2、平安事故的预防:a、防止高处落物伤人或击坏仪器;b、离开仪器时,必须有人看护;c、注意仪器搬动和运输过程中的平安;d、遵守平安操作规程,对有关工种交叉作业时,可能发生的平安问题,事先联 系安排。七、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要求1)、本工程在房屋四角及建筑物外围每隔不大于20米,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2)、采用精密水平仪和钢尺,对

10、第一观测对象固定测量工具和人员,观察前应 严格校验仪器。3)、测量精度采用n级水准测量,水准测量采用闭合法。4)、观察时,应随记气象资料,观察次数和时间为: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 装饰工程一个月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不少于3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 年1次,直到下沉稳定为止。对于突然发生严重裂缝或大量沉降等特殊情况,应增加 观察次数。5)、观察点应避开其它物体,以免影响观测。6)、通过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一个时期跟踪观测,获得建筑物准确可靠的沉降 数据,了解建筑物的实际沉降情况,为建筑平安提供数据保证。2、沉降基准点的布设1)、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降的依据,经现场勘察后,本标段共设3个基准点

11、, 基准点应布置牢固,布设在不宜碰撞或扰动的位置。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沉降基准点应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距离新建建筑物基坑边线不 小于基坑深度的2倍距离,同时为了防止沉降基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沉降基准点的 埋设深度不小于0.5米,以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稳定,基准点平面布置详见以下图:1就赫鬻1 5H隹滤翻脑翻2)、沉降观测基准点布设应符合水准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应符合下表: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观测方法及要求二等1.00.300.6册0.86闭合观测注:n为测

12、站数3、沉降观测点布设1)、根据设计要求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应满 足以下要求: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 建筑结构特点,观测点按设计布置。3)、沉降观测点的标志,根据本工程特点采用墙式标志形式,标志的埋设位置 应避开雨水管、窗台线、散热器、暧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志与观测的障碍物, 并应立尺需要离开墙面和地面一定距离。标志的立尺部位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突出 点,并涂上防腐剂。4)、沉降观测点制作:采用20钢筋制作,形状为L形,在钢筋端部焊制30的圆球作为立尺点,如下图,然后打磨光滑。%1 ?20s-柱,墙结病面i

13、 /加工成半圆弧面iz /防腐、防锈处理-g /室外地面以上。二6 m后工地下室为底板面以上。.6m含、装饰面层3。 ,00, , ,沉降观测点大样5)、沉降观测点埋设;当建筑物施工完一层,撤除墙柱模板后在建筑物周边墙 面上弹好+50线,根据平面位置在墙柱上钻孔,用建筑植筋胶镶固,立尺点位置控制 在+50线左右,然后刷黑漆二道,圆球涂刷红漆标记。锚入墙柱内长度200 mm,外露 出墙面100 mm,待装修完成后外露20 mli1。4、观测技术要求1)、观测仪器选用水准仪NAL224测微器精密自动安平光学水准仪及与其配套 锢瓦条码尺。该仪器具有以下特点:精度高。该仪器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为 0

14、.3mm;2)、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采 用单路线往返观测。观测过程中做到:主要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及附属设备固定、安 置的镜位固定、观测方法及程序固定。3)、沉降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精度进行,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度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二等DSZ-2+SF-1W50mWl.OmW3.0m20.5m44)、观测顺序:顺建筑物一圈闭合观测。5、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1)、观测前30分钟,晴天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2)、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 平行

15、。3)、除路线转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一条直 线。4)、观测周期: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往返观测1次,作为沉降 观测点的初始值;5)、荷载变化期间的观测周期要求:主体施工期间每一层观测一次;出现不均 匀沉降时,根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6)、结构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 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 月观测一次;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交工前观测一次。6、沉降资料的提交1)、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 点的初始值;并做好沉降观测记录;

16、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布置图。2)、正常观测过程中,每观测一次,提供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载-沉降量曲 线图。3)、沉降观测工作完成(作业终止)后,提供汇总分析报告。技术报告包括: 作业说明;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沉降观测记录。八、平安文明施工1、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平安管理规定;2、进入施T现场必须佩带好平安用具,平安帽戴好并系好帽带;不得穿拖鞋、 短裤及宽松衣物进入施工现场;3、作业人员处在建筑物边沿等可能坠落的区域应佩带好平安带,并挂在牢固位 置,未到达平安位置不得松开平安带;4、在场内、场外道路进行作业时,要注意来往车辆,防止发生交通事故;5、在建筑物外侧区域作业时,要注意作业区域上方是

17、否交叉作业,防止上方坠 物伤人;6、观测作业时撤除的防护网及护拦应及时恢复。一、编织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施工测量准备11、测量人员及其职责划分12、测量仪器配备23、现场准备2四、各阶段主要施工测量方法41、建筑物的平面定位及控制网测设42、工程施工测量53、高程控制网布设64、基础施工测量75、结构施工测量76、二次结构施工测量97、室内外装饰与安装测量98、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109、验线工作10五、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0六、预防测量放线工作的质量和平安事故11七、沉降观测111、沉降观测要求112、沉降基准点布设123、沉降观测点布设144、观测技术要求155、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156、

18、沉降资料提交16八、平安文明施工16一、编织依据1、石狮国宾壹号院施工图纸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石狮国宾壹号院施工组织设计4、甲方提供的测绘院测绘成果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福建省石狮市宝盖镇宝岛东路和学府路交叉口,北邻宝岛中路、南邻兴学 路、西邻规划用地,东邻学府路。本工程共拟建4栋高层住宅、6栋低层住宅带1层 整体地下室及1栋12层配套建筑,总用地面积24379.00k,总建筑面积为 87722. 44m2,地下室面积为15798. 05 地上建筑面积为71924. 39 ml高层区1-3# 楼为34层建筑高度99. 9m、5#楼为31层建筑高度91. 2 m,低层

19、住宅6T1#楼为3层 建筑高度H. 15 m,商业及物业12#楼为2层建筑高度9. 9 m,配电室13#楼为1层建 筑高度4. 5 m,整体地下室1层。高层建筑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其他为天然基础。序号项 目内容1建筑面积87722. 44m22建筑层数地上71924. 39m2地下15798. 05m23建筑高度0绝对标高1#=14. 6m, 2#=13. 4m, 3#=15. 4m, 5#=16. 0m6#=15. Om, 7#=15. 2m, 8#=15. 4m, 9#=15. 6m10#=15. 8m, 11#=16. Om, 12#=15. 9m, 13#=14. 4m建筑总高99.

20、9m基底标高(黄海)7. 5nT10. 54建筑平面横轴编号AL纵轴编号121三、施工测量准备1、测量人员及其职责划分人员职务职 责 划 分黄滤杰施工员领导、指导本楼的施工测量放线、验线工作周伟昆质检员协助工程工程师对测量放线工作进行日常性监督管理郑朗朗测量组组长测设平面、高程控制网,复测施工层要害部位,负责 仪器的使用管理。填写测量资料尹望测量员轴线、及细部控制线的测设测量放线工作是集体性技术工作,工作中各成员要团结协作,紧密配合施工,认真负责地完成工作,确保下道工序的顺利开展。2、测量仪器配备3、现场准备名称型号数量所处状态水准仪DS32合格经纬仪TDJ2E1合格激光铅垂仪DZJ31合格全

21、站仪Ts091合格钢尺50M2合格盒尺5M假设干合格墨盒假设干线绳假设干线锤2对讲机4合格本工程现场平整完毕,具备三通一平条件,基层须处理干净。高程控制点由测绘院提供桩点和数据,引测现场设置。本工程测绘院给5个坐标点和5个高程点,分别如下表:点号纬坐标X经坐标y高程(m)备注A1.159516424.61411.66A2.545516518.30213. 97A3.235516520.45014. 90A4.361516454. 83015. 82A5.067516395.40915. 17x=2737277J59 y=516424.614H=lL66mx=2737108.067y= 5163

22、95409H=15, 17mx= 2737235.545 y= 516518.302 =13. 97mV x2737203.235 y=516520.450 H=14. 90mx=2737078.3613516454.8而H=15. 82m技术资料准备:(1)资料准备:城市规划部门测绘成果及桩点通知单;工程勘察报告;施工设计图纸及现场总平面图: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资料;(2)现场 总图及施工平面图审核;建设用地红线桩点及坐标与角度、距离是否对应。建筑物定位依据及定位条件是否明确、合理;首层土0. 000和改造后的自然地坪是否一致;临设、设备的设置是否会影响到后续工程的施工;(3)

23、建筑施工图审核建筑物各轴线的间距、夹角及几何关系;建筑物的平、立剖面及节点大样图的轴线尺寸;各层标高(相对标高)与总平面图中有关局部是否对应;(4)结构施工图校核校对轴线尺寸、层高、结构尺寸(如墙厚、柱断面、梁断面及跨度数量等);以轴线图为准,比照基础、非标准层及标准层之间的轴线关系;对照建筑图,校对两者相关部位的轴线、尺寸、标高是否一致;(5)设备施工图校核对建筑结构施工图,校对有关设备的轴线、尺寸及标高是否对应;校对设备基础、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尺寸、标高是否与土建图一致;四、各阶段主要施工测量方法1、建筑物的平面定位及控制网测设本工程的工程定位已由甲方联系测绘院完成,测绘院已提供楼角点

24、桩位,我工程 部主要根据测绘院提供楼角点桩位,设置工程施工时所需的平面控制点。工程的平面 控制采用平面控制网法。(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那么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那么。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平安、易保护的地方。控制点桩位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标记。(2)平面控制网轴线布置如下:基础结构控制线:南北轴三个点d-K d-15、d-26,东西轴三个点基u、d-j、d-ao 地上主体结构内控点布设分别为:(见图)注:放线孔为“斗字形” 150*150mm,每层预留1#、2#、3#楼0.00以上放线

25、定位图注:放线孔为“斗字形” 150*150mm,每层预5#楼放线定位图(3)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须符合下表的规定。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级121/150002、工程施工测量(1)工程测量控制方法本工程在0.00以下采用外控法,以轴线控制桩为基准,根据建筑物的定位图 和土方开挖平面图,准确将轴线引测至基坑外。并在场地上做好控制点。控制点的做 法为用2m长钢管打入地下,地面上留200mm(比道路低50mm),上焊铁板并在铁板上 划十字线。并在控制点外砌砖墙,中间浇捣素混凝土至控制点面并在砖墙上加盖,防 止垃圾等杂物进入。在0.00以上采用内控

26、法,在首层设置内控点。楼层放线时用铅垂仪竖向投测 主控制线。(2)内控基准点布设基准点选在首层距轴线内偏1米的交叉位置,布设时为避开混凝土墙柱,C轴控 制线内偏1米。预留相应孔洞150义150mm,控制点设置成与轴线平行或垂直的闭合 矩形及其延长线,以便于校核。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X 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爪与顶板钢板焊牢。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每层在相应位置留洞,以便于基准点的竖向投 测。(3)内控基点竖向投测方法a、在每个施工段的各个预留孔洞处均使用铅垂仪进行施测。定位出一条控制线 上X或Y方向上的两个基础准点,以这两个基准点可以比拟精确的定出此控制线。依 次投

27、测其它控制线,直到所需控制线投测完毕。b、对所投测的控制线进行角度、距离闭合测量,满足精度要求后即作为该楼层 的平面控制网,并以此作为本楼层放线的依据。c、根据以上投测的控制线,测定其它各轴线。d、每一区域所有轴线,细部线测放完毕后,需进行自检,自检人员须另定其它 测量人员。(4)投测面内轴线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允许偏差(mm)L 30 米5mm30 L 60 米10mm3、高程控制网布设依据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引测到现场东侧的围墙上,设Bl、B2二个高程控制 点。在控制点周围严禁堆放材料、机具等,保证控制点通视。本工程在0.000以下施工时。以上述二个高程控制点为基础,将标高引测至基 坑内。

28、本工程在0.000以上施工时,将水准点再引测首层柱面,布置水准点的周围严 禁堆放杂物,向上每层在相应位置留洞,以便于基准点的竖向投测。(1)高程控制网起始依据高程控制网依据业主提供场区内高程控制基点测设。(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根据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标高控制网拟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等级每千米 高差误差路线 长度水准仪 型号水准 标尺观测 次数附合 闭合差(mm)二结寸6 mm50 kmAL25A双面往返各一次12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测量仪器选用DS3型水准仪,往返观测。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符合下表规定。等级水准仪 型号

29、视线长 度前后视 距较差前后视距 累积差视线离地面 最低高度基辅分划 读数差基辅分划所 测高差之差三级DS375 m2 m5 m0. 3 m2. 0 mm3.0(3)标高竖向传递标高竖向传递采用50米钢尺,加尺长、温度、拉力三项改正,每层均需交圈闭 合检查,误差不得超过5nim。4、基础施工测量(1)轴线投测a、先用经纬仪根据平面控制网放出建筑物轴线,并在边坡顶(道路边沿)上做 好轴线控制点。控制点用红三角油漆标志。b、垫层施工完成后,根据施工控制网精确测定建筑物位置,并进行控制网加密, 各轴线交点以红三角作标记,要求轴线间距、线垂直角附合规范要求。c、根据已测设的主轴线控制桩分别测设出基槽上

30、口及基槽下口位置桩,沿上口 桩撒出开挖边界线,基槽上口桩位允许误差为+50mm,-20mm,基槽下口桩位允许误差 为 10mm。d、基槽开挖时,测量放线工作重点在于防止边坡偏陡,超挖错挖及护坡的监测 工作。e、在挖土接近槽底标高时,把标高引至距槽底1米处用于控制槽底标高,土方 施工清底在预留的20cm30cm层面,每隔3米设水平桩控制基底标高。f、基础施工测量前,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并编号,用木 桩或钢筋头并拉线定出轴线,然后用钢卷尺根据轴线定出桩位,在桩孔中心位置用钢 筋头插出815mm深小孔,然后倒入白灰做标记,并标识桩位。g、垫层施工完毕后,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线法向垫层上投测各控制线,投测 允许误差3mm,在垫层上闭合校测无误后,再用大尺分出各轴线,细部线。h、基础钢筋绑扎完成后,将各控制线投测下去,由钢筋工配合,标出墙柱位置 线,与垫层上所放墙柱线联合校正插筋位置,并点焊牢固,上绑三道固定筋以防钢筋 移位。i、为检测模板位置与控制板墙垂直度,板墙两侧弹出控制线,精度同轴线精度。(2)高程传递:用附合测法将0.000线抄至槽边一垂直立杆上,用50米钢尺沿立杆量至施工 层,划出整米数,操作时钢尺要进行三差改正,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误差控制在 3mm以内,各层施工时,后视两点以作校核。5、结构施工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