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汇总归纳1.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91178692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6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汇总归纳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汇总归纳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汇总归纳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面汇总归纳1.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编知识点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二、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宏观意义:a.表示

2、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 K 铜 Cu 银 Ag 等;b.固态非金属。如:碳 C 硫 S 磷 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等 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 2 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 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F2(氟气)、C

3、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 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精编知识点(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交叉对调把已约

4、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核外电子排布:1-20 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布规律:每层最多排 2n2个电子(n 表示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 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 2 个)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 8 个电子(He有 2 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5、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碱性。(2)PH值越接近 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 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 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三、物质俗名及其对应的化学式和化学名:金刚石、石墨:C 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6、(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 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

7、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各元素质量比单质化学式的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金属单质如钾铜银精编知识点 四、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 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 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

8、 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 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 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 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 HNO3)等 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

9、3OH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五、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Cl 的化合物只有 AgCl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 SO42 的化合物只有 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含 CO32 的物质只有 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 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 Fe(OH)2)注意:沉淀物中 A

10、gCl 和 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CaCO3、BaCO3、Ag2 CO3 等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各元素质量比单质化学式的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金属单质如钾铜银精编知识点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六、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

11、石。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16 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17 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 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宋朝应用);18 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19 最早得出空气是由 N2和 O2组成的是法国

12、的拉瓦锡。七解题技巧和说明:一、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 Cu2+溶液、液态 O2(淡蓝色)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黄色:硫磺(单质 S)、含 Fe3+的溶液(棕黄色)绿色:FeSO47H2O、含 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

13、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各元素质量比单质化学式的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金属单质如钾铜银精编知识点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 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蓝色沉淀:Cu(OH)2、CuCO3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 Fe(OH)3红褐色沉淀 沉淀能溶于酸并

14、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2+2NaOH=Na2CO3+H2O(H2CO3+2NaOH=Na2CO3+2H2O)SO2+2KOH=K2SO3+H2O H2SO3+2KOH=K2SO3+2H2O SO3+2NaOH=Na2SO4+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O2+H20=H2CO3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N205+H2O=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

15、体都能使湿润 pH试纸变红色)5、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uO+2HCl=CuCl2+H2O Cu(OH)2+2HCl=CuCl2+2H2O CaO+2HCl=CaCl2+H2O Ca(OH)2+2HCl=CaCl2+2H2O 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K2O+H2O=2KOH Na2O+H2O=2NaOH BaO+H2O=Ba(OH)2 CaO+H2O=Ca(OH)2 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Mg(OH)2=MgO+H2O Cu(OH)2=CuO+H2O 2Fe(OH)3=Fe2O3

16、+3H2O 2Al(OH)3=Al2O3+3H2O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各元素质量比单质化学式的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金属单质如钾铜银精编知识点 二、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 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除 CO2可用:NaOH 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 CO2)除

17、 HCl气体可用:石灰水、NaOH 溶液、KOH 溶液 等(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 HCl)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二)、实验注意的地方: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 H2、CO、CH4)或用 CO、H2还原 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三)、常

18、见意外事故的处理:酸流到桌上,用 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沾到皮肤或衣物上:、酸先用水冲洗,再用 3-5%NaHCO3冲洗;、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步。(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1、制 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2、用盐酸和锌粒制 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3、制 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 NaOH和 CaO)、生石灰、无水 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

19、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 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 HCl)、澄清石灰水、NaOH 溶液(或固体)、KOH 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 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 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 CO2,有则先除掉)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 CuO,再将经过灼热的 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 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各元素质量比单质化学式的写直接用元素符

20、号表示的金属单质如钾铜银精编知识点 2、有 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 CuO,再将经过灼热的 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 CuSO4中。现象:黑色 CuO变成红色,且无水 CuSO4变蓝色。3、有 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六)、自设计实验 1、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21、 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 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证明 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七)、解题:计算题的类型有: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由和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

22、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设未知量 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列出比例式,求解 答。八、初中化学中的“三”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各元素质量比单质化学式的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金属单质如钾铜银精编知识点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

23、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12、常用

24、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

25、、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九、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 Hg 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 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 NH4+、OH-);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 Cl-叫氢氯酸根)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 H原子就无中子

26、)。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8、最外层电子数为 8 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各元素质量比单质化学式的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金属单质如钾铜银精编知识点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 8。(第一层为最外层 2 个电子)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

27、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 S 一定大于 C。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

28、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 NH4NO3(前面的 N为-3 价,后面的 N为+5 价)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 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 H+、NH4+。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 NH4N

29、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 Na2CO3溶液显碱性。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 PH不一定小于 7),如 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Na+H+SO42-),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22、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 H+的溶液)23、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

30、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 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 OH-的溶液)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 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 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H2O、CO、NO)。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SO2、SO3、P2O5、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

31、水。2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各元素质量比单质化学式的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金属单质如钾铜银精编知识点 27、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有机物的燃烧。28、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

32、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30、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31、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 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如 Na加入到 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19、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 20、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MnO2+O2 2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2H2O+O2 现象:有气泡产生,使

3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2、加热氧化汞:2HgO=2Hg+O2 23、锻烧石灰石:CaCO3=CaO+CO2(二氧化碳工业制法)24、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现象: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25、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CuSO4+5H2O 3、置换反应:(1)定义:一换一()基本形式:酸与金属反应: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Mg+2HCl=MgCl2+H2 盐与金属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 CuSO4+Zn=ZnSO4+Cu 三、置换反应:(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26、

34、锌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27、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28、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29、锌和稀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 30、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31、铝和稀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2631 的现象:有气泡产生。32、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33、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

35、和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各元素质量比单质化学式的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金属单质如钾铜银精编知识点 3233 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6、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Cu+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40、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Zn=ZnSO4+Cu 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41、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

36、变成蓝色。(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38、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 39、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5、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34、镁和氧化铜反应:Mg+CuO=Cu+MgO 35、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2Fe+3H2O 37、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H2+CO 4、复分解反应:(1)定义:相互交换(正价与正价交换)(2)基本形式:()实例:酸与碱反应:Ca(OH)2+2HCl=CaCl2+2H2

37、O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酸与盐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碱(可溶)与盐(可溶)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盐(可溶)与盐(可溶)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满足下列任意一个条件()有水生成 ()有气体生成()有沉淀生成 四、复分解反应 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

38、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3+H2O 2、碱酸盐H2O 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NO3=NaNO3+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各元素质量比单质化学式的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金属单质如钾铜银精编知识点 Ba(OH)2+H2SO4=Ba

39、SO4+2H2O 3、酸盐新盐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Ba(NO3)2+H2SO4=BaSO4+2HNO3 NaHCO3+HCl=NaCl+H2O+CO2 4、盐 1盐 2新盐 1新盐 2 KCl+AgNO3=AgCl+KN 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BaCl2+2AgNO3=2AgCl+Ba(NO3)2 5、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NaOH=Cu(

40、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NaOH+NH4Cl=NaCl+NH3+H2O 五、其它反应: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2+Ca(OH)2=CaCO3+H20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 CO2,也可以用 CO2检验石灰水)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SO2+Ca(OH)2=CaSO3+H20 3、氢氧化钙和三氧化硫反应:SO3+Ca(OH)2=CaSO4+H20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5、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

41、反应(除去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H2O 6、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除去三氧化硫):2NaOH+SO3=Na2SO4+H2O 注意:16 都是: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2CO2+3H2O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0、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 现象:红色粉未变

42、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FeO+CO=Fe+CO2 12、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Fe3O4+4CO=3Fe+4CO2 1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各元素质量比单质化学式的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金属单质如钾铜银精编知识点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

43、 如:SO2+H2O=H2SO3 SO3+H2O=H2SO4 15、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此反应放出热量)注意:碱性氧化物水碱 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 2NaOH 氧化钾溶于水:K2O+H2O2KOH 氧化钡溶于水:BaO+H2O=Ba(OH)2 16、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2NaCl 1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18、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19、葡萄糖的氧化:C6H12O6+6O2=6CO2+6H2O 六大营养物质(1)糖类(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参与许多

44、生命活动,是细胞膜及不少组织的组成部分;维持正常的神经功能;促进脂肪、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作用。(2)油脂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脂肪是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被人体吸收后供给热量,是同等量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供能量的 2 倍;脂肪还是人体内能量供应的重要的贮备形式。油脂还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体表脂肪可隔热保温,减少体热散失,支持、保护体内各种脏器,以及关节等不受损伤。(3)蛋白质 如果把人体当作一座建筑物,那么蛋白质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建筑材料。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液、肌肉、神经、皮肤、毛发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还参与组织的更新和修复;调节人体的

45、生理活动,增强抵抗力;蛋白质还产能,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能源,故又是产能营养素(4)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一类化合物,它们不提供能量,也不是机体的构造成分,但膳食中绝对不可缺少,如某种维生素长期缺乏或不足,即可引起代谢紊乱,以及出现病理状态而形成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 A,脂溶性。并不是单一的化合物,而是一系列视黄醇的衍生物(视黄醇亦被译作维生素 A 醇、松香油),别称抗干眼病维生素 多存在于鱼肝油、动物肝脏、绿色蔬菜,缺少维生素 A 易患夜盲症。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各元素质

46、量比单质化学式的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金属单质如钾铜银精编知识点 维生素 B1,硫胺素,又称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因子等,是水溶性维生素。在生物体内通常以硫胺焦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多存在于酵母、谷物、肝脏、大豆、肉类。维生素 B2,核黄素,水溶性。也被称为维生素 G 多存在于酵母、肝脏、蔬菜、蛋类。缺少维生素 B2 易患口舌炎症(口腔溃疡)等。维生素 C,抗坏血酸,水溶性。多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 D,钙化醇,脂溶性。亦称为骨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 D2 即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 即胆钙化醇。这是唯一一种人体可以少量合成的维生素。多存在于鱼肝油、蛋黄、乳制品、酵母。维生素 E,

47、生育酚,脂溶性。主要有、四种。多存在于鸡蛋、肝脏、鱼类、植物油。维生素 K,萘醌类,脂溶性。是一系列萘醌的衍生物的统称,主要有天然的来自植物的维生素 K1、来自动物的维生素 K2 以及人工合成的维生素 K3 和维生素 K4。又被称为凝血维生素。多存在于菠菜、苜蓿、白菜、肝脏。(5)水 水是人类和动物(包括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水可以转运生命必需的各种物质及排除体内不需要的代谢产物;促进体内的一切化学反应;通过不知觉的水分蒸发及汗液分泌散发大量的热量来调节体温;关节滑液、呼吸道及胃肠道粘液均有良好的润滑作用,泪液可防止眼睛干燥,唾液有利于咽部湿润及吞咽食物。(6)无机盐 无机盐即无机化合

48、物中的盐类,旧称矿物质,在生物细胞内一般只占鲜重的 11.5%,在人体中已经发现 20 余种,其中常量元素有钙 Ca、磷 P、钾 K、硫 S、钠 Na、氯 Cl、镁 Mg(也称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铁 Fe、锌Zn、硒 Se、钼 Mo、氟 F、铬 Cr、钴 Co、碘 I 等。虽然无机盐在细胞、人体中的含量很低,但是作用非常大,如果注意饮食多样化,少吃动物脂肪,多吃糙米、玉米等粗粮,不要过多食用精制面粉,就能使体内的无机盐维持正常应有的水平。无机盐的作用:细胞和组织的组成成分之一。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如:血液中的钙离子和钾离子。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镁离子是 ATP 酶的激活剂,氯离子是唾液酶的激活剂。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宏观各元素质量比单质化学式的写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金属单质如钾铜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