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词汇基础知识汇总之二(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91108586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90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词汇基础知识汇总之二(完整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会计词汇基础知识汇总之二(完整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词汇基础知识汇总之二(完整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词汇基础知识汇总之二(完整版)资料.doc(1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词汇基础知识汇总之二(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不定期清查(non-periodic checking method) 事先并无具体规定清查的时间,而是根据特定的需要,对有关的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所进行的临时的清查。不定期清查的对象和范围,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适应条件不定期清查都是为了特定的目而进行的。一般适应于四种情况;(1)有关财产物资、货币资金的保管人员变更时 ,要对其负债保管的财产物资、货币资金进行清查、核对,以明确各自的责任。(2)发生自然损失和意外损失后,要对受损财产进行清查,以查明损失情况。(3)上

2、级主管单位、财政部门、银行及审计部门进行检查和审计时,应根据需要,依检查的要求和进行清查,以验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可靠情况性。(4)会计主体隶属关系改变时,要对所有财产物资、债权债务、货币资金进行清查,以摸清家底。簿记(bookkeeping) 会计人员运用有关记录和核算的基本原理,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的总称。簿记属于会计发展的初级形式,在13世纪的意大利,已在商业活动中广泛应用。在我国,簿记一词最早见于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当时称账簿为簿账,簿记就是记账。后来,簿记又被作为会计和会计核算的代名词使用。簿记按期 采用的记账方法不同,分为单式簿记和复式簿记

3、;按其源头不同,分为中式簿记和西式簿记的称谓。单式簿记是“复式簿记”的对称,指采用单式记账法的簿记。其主要特点是:(1)平时记载现金收付及各种往来账户,而不涉及财产的增减与损益;(2)期末采取实地盘点和估价的方法编制财产目标;(3)确定本期损益的形式是以期末财产总值减去期被 财产总值。单式簿记在欧洲中世纪之前和我国明代以前曾普遍采用。复式簿记是“单式簿记”的对称,指采用复式记账法的簿记。其主要特点是:(1)对每笔会计事项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反映,并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2)定期或不定期根据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3)期末根据实地清查各项财产的盘

4、存清单与实相符。复式簿记产生于公元13世纪的意大利,现被世界各国会计实务广泛采用。中式簿记是“西式簿记”的对称,指我国历史上传统的记账、算账方法体系。其历史源远流长。周礼天官篇有“岁会”、“月要”、“日成”的叙述;两汉时出现名为“簿书”的账册;宋元以后,吏办理报销或移交时编制“四柱清册”,簿记方法初具规模,以后传民间,逐渐发展成完整的中式簿记体系。早期的中式簿记,多为单式簿记。明清后,出现具有复式簿记性质的“龙门账”、“天地合账”;19世纪未受西式簿记影响,进一步发生变化。 20世纪30年代,徐水祚等提倡“改良中式簿记”,因其不能适应处理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的要求,建国后逐渐被淘汰。其主要特征是

5、:(1)实行现金收付记账法;(2)采用上收下付直栏式账页,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计算标准,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3)账簿不印页数,使用“过”、“入”、“两讫”、“平”、“销”等戳记,表示过账和结账;(4)将存项(各项财产总额)减去欠项(各项对外欠款总额)计算损益,存欠相抵的长途或短少,便是盈余或亏损;(5)在处理经济业务时,一般是先登记流水簿,继而过入誊清簿和分类簿;(6)分类簿设有资本、生财、存货、往来等账户;(7)月终,分别结算前期结转、本期共收、本期共付、本期结存,据以编制成表。西式簿记是“中式簿记”的对称,指西方各国的记账、算账方法体系。早期的西式簿记,多为单式簿记。1494年,意大利学者

6、卢卡巴其阿勒在具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最是论述簿记的世界名著中,系统地总结并提出复式簿记理论。清末,西式簿记通过日本传入我国。其主要特征是:(1)实行借贷记账法;(2)发生经济业务都必须取得或填制凭证,并以此作为记账依据;(3)设置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4)一般先根据凭证登记日记账,继而过入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5)要,根据总分类账编制试算表,进行试算,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6)计算损益的方法主要是收入和费用相抵;(7)各账户的结算采用“”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这一计算公式。财产清查(physical inventory) 通过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

7、往来款项的核对,确定各项实有额同账存额是否一致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基作用有五:(1)确定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的实有数,查明账存额与实存额之间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和责任,以便及时调整账面记录使账存额与实有额一致,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和可靠;(2)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储备和利用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充分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促进财产物资的有效使用;(3)查明各项财产物资有无挪用、贪污、盗窃以及有无毁损、变质和浪费等情况,以主时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保护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4)检查会计主体对财经纪律的遵守情况,查明各种往来结算款项的结算是否正常,及早发现长期欠的债权、债务,避免坏账损失的发生

8、,并自觉遵守结算纪律和制度;(5)查明财产物资的验收、保管、调拨、报废以及现金出纳、账款结算等手续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财产清查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被清查的对象和范围,可以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按清查的时间,要以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财产清查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一般包括三个步骤;(1)成立清查小组。财产清查前成立清查组,负债财产清查的组织和管理。其主要职责是,实施清查以前,合理安排清查工作;清查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清查结束后,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2)布置准备工作由准备工作清查小组负责安排主要包括:会计部门提供

9、的完整、正确会计记录,财产管理部门将各种手续办理齐全、将实物整理整齐,并准备有关的衡量器具及清查所需的登记表。(3)实施财产清查。清查人员按清查组的计划和要求,进行清查。在清查财产物资时,应有财产物资的保管员在场,并登记盘点表;清查现金,应有出纳人员在场,并登记现金盘点报告表;清查银行存款,应将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核对,并记录“未达账项登记表”,必要时还可以到银行查证;清查债权债务,可通过询证、函证进行核实,并登记“结算款项核对登记表”。财产清查包括对财产的实物量清查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人价值清查和核实两部分内容。对实物量的清查,常使用实地点法和技术推算法;对价值量的清查和核对,常使用账

10、面价值法和查询核实法。实地盘点法是通过实地清点或用计量器具确定法。各项财产物资实物数量的方法,技术推算法是通过特写的技术方法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量进行测算的方法(如对油罐中的油量进行测算)账面价值法是根据被清查财产的账面价值确定财产物资价值的方法。查询核实法是以账簿资料为依据,采用一定的查询方法,检查债权债务金额的方法。成本计算账户(costing accounts) 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发生的全部费用,并据此计算该阶段各个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成本的账户。成本计算账户的结构是:借方汇集经营过程中某个阶段发生的、应计入成本的全部费用;贷方登记转出已完成某个阶段的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11、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完成某个阶段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属于成本计算账户的主要有“材料采购”、“生产成本”等账户。这类账户除设置总分类账户以外,还明细分类核算,提供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货币指标和实物指标。从属账户(Secodary accounts) “统驭账户”的对称。又称辅助账户。受总分类账户控制并从属于总分类账户的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是对会计主体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它提供的是某一具体经济业务的明细核算指标。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之间平等登记的要求,一定会计期间的各明细分类账户的发生额合计及其余额合计必须要和其对应的总分类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相一致,即明细分类账户从

12、属于其对应的总分类账户,从属账户由此得名。备查账簿(memorandvn) 亦称备查簿、备查登记簿或辅助账簿。是对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要未能记载或记载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等。设置和登记备查账簿,可以对某些经济业务的内容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各企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这类账簿。备抵附加账户(provision and adjunct accounts) 依据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不同,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或者用来附加调整账 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当调整账户的余额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一致时,该类账户起附加账户的作用,其调整方式与附加账户相同。如在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

13、,需设置“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该账户就是“原材料”账户的备抵附加当实际成本大天计划成本时,“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原材料”账户的附加账户;当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时,“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原材料”账户的备抵账户。两者的代数和即为原材料的实际金额。备抵账户(provision accounts) 亦称“抵减账户”。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的账户。其调整方式可用下列计算公式表示: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要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相反,即如果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调整账户的余额一定在贷方,如“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账户;反之,如果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贷方,调整账户的余额一定在借方。表

14、外账户(off-balance sheet accounts) 不在本会计主体的基本会计报表中反映的账户。账户按其是否在本会计主体的会计报表中反映分类,可以分为表内账户和表外账户。表内账户是指明 和来核算一个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经营成果的账户,而表外账户通常是指明 和来核算不属于本会计主体的资产的账户,如租入固定资产账户、代管商品物资账户等。值得注意的是,所谓“表外”、“表内”只有相对某一特定会计主休来界定的,一般而言,本会计的表外账户,必定会是本会计主体以外的某一会计主体的表内账户。如经营租入固定资产账户,在承租方是表外账户,而在出租方则是表内账户。期间费用亦称期间

15、成本,与一定期间相联系,直接从企业当期销售收入中扣除的费用。从企业的损益确定来看,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一起从产品销售收入中扣除后作为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当期的期间费用是全额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其发生额不影响下一个会计期间。与生产成本相比较,期间费用有以下的特点:(1)与产品生产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的发生是为产品生产提供正常的条件和进行管理的需要,而与产品的生产本身并不直接相关;生产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它们应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有关的产品中去。(2)与会计期间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只与费用发生的当期有关,不影响或不分摊到其他会计期间;生产成本中当期守工部分当期转为

16、产品成本,未完工部分则结转下一期继续加工,与前后会计期间都有联系。(3)与会计报表的关系不同。期间费用直接列入当期损益表,扣除当期损益;生产成本完工部分转为产品成品,已销售产成品的生产成本再转入损益表列作产品销售成本,而未售产品和未完工的产品都应作为存货列入资产负债表。因此也可把生产成本称为可盘存成本,把期间费用称为不可盘存成本。按照配比原则,当会计上确认某项营业收入时,对因产生该项营业收入的相关费用,要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如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生产成本理应将其成本化,待产品销售时与销售收入相配比。期间费用由于它不能提供明确的未来收益,按照谨慎性原则,在这些费用发

17、生时采用立即确认的办法处理。例如企业支付的广告费,究竟在今后哪个会计期间将获得收益。难以确定。即使期间费用与将来的某些会计期间的收益确有联系,但却不可能预期未来收益的多少,经此作为分摊期间费用的依据。因此为简化会计工作,将期间费用立即确认较为合理。此外,期间费用直接与当期营业收入配比,从长期来看,由于各期的发生额比较均匀,对损益的影响不大。期间费用一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类。(1)销售费用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对工业企业而言,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工业性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费用。具体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

18、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销售佣金、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用,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材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费用。但企业内部销售部门属于行政管理部门,所发生的经费开支,不包括在销售费用之内,而应列入管理费用。(2)管理费用 企业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包括的内容较多,以工业企业为例具体包括:公司经费,即企业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即企业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和其他经费;工会经费,即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拨交给工会的经费;职工

19、教育经费,即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用于职工培训学习以提高文化技术水平的费用;劳动保险费,即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或按规定交纳的离退休统筹金、价格补贴、医药费或医疗保险费、退职金、6个月以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及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离休人员的其他经费;待业保险费,即企业董事会或最高权力机构及其成员为执行职能而发生的差旅费、会议费等;咨询费,即企业向有关咨询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咨询所支付的费用;审计费,即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查账、验资、资产评估等发生的费用;诉讼费,即企业因起诉或应诉而支付的各项费用;税金,即企业按规定支付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土地使

20、用费,即企业使用土地或海域而支付的费用;土地损失补偿费,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土地而支付的土地损失补偿费;技术转让费,即企业购买或使用专有技术而支付的技术转让费用;技术开发费,即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验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获得专项经费的中间试验费及其他有关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即场地使用权、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和其他无形资产的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即开办费和其他资产的摊销;坏账损失,即企业按年末应收账款损失;业务招待费,即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在年销售净额一定比例之内支付的费用;其他费用,即不包括在上述项目中的其他管理费用,

21、其他费用,即不包括在上述项目中的其他管理费用,如绿化费、排污费等。(3)财务费用 企业为进行资金筹集等理财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净支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和其他因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利息净支出包括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融资租赁款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企业银行存款获得的利息收入应冲减上述利息支出;汇兑损失指企业在兑换外币时因市场汇价与实际兑换汇率和不同形成的损失或收益,以脱离因汇率变动期末调整外币账户余额而形成的损失或收益,当发生收益时应冲减损失;金融机构手

22、续费包括开出汇票的银行手续费等。营业外收支净额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正常经营活动以外的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营业外收支亦称工农业外利得和损失,或简称利得与损失(Gains or Losses),或非常项目。这些收入工支出偶发性很强,前后不发生联系,而且每项收入、支出往往彼此是孤立的。收入没有相应的成本、费用,支出没有相应的收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德将营业外收与支出定义为得得和损失:利得是“一个企业由于主要经营活动以外的或偶然发生的交易,以及在某一期间队季收入和业主投资引起的影响该主体的所有其他交易和事项导致业主权益(净资产)的增加”;而损失是“一个企业由于主要经

23、营活动以外或偶然发生的交易以及在某一期间除了费用和分派业主所引起的影响该企业的所有其他交易、事项导致的业主权益(净资产)的减少”。在第8号国际会计准则中,将营业外收入定义为非常项目,指“企业正常活动以外的事项或交易所产生的盈利或损失,因此不期望经常或定期发生。”作为营业外收支,必然同时具备两个特征:一是意外发生,企业无力加以控制;二是偶然发生不重复出现,即不具备再生性。不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的项目应作为正常经营利润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与企业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经济业务,如发生自然灾害、非常事项或其他客观因素造成的财产损失,以及其他各种意外的收入和支出等等。在计算企业总额时,把

24、一与经营活动无直接联系的收支与营业收入、成本和费用区分开来,在报表上单独列示,目的是为了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合理的考核,同时加强各期利润信息的可比性和预测性,向报表用户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对营业外收支,应当尽可能控制营业外支出的发生,避免损失。虽然可以给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下一个定义,但实务上仍然很难清楚地划分究竟什么是与经营活动有直接联系的项目,什么是与经营活动无直接联系的项目,而且,这种划分标准各类企业因情况不同,相关悬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8号国际会计准则中说明,需要作为非常项目单独反映的收益和损失,不完全取决于事项或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不是取决于事项或经济业务与企业正常活动的关系。例如,

25、在一个经营房地产的企业,出售房地产的盈亏不属于非常项目,而在另一企业,则可能将其纳入非常项目。我国在过去长的一段时间里,会计实践中,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的具体内容和范围都是由国家财政部统一规定。以工业企业为例,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盈和出售净收益、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工农业外收包括固定资产的盘盈和出售净收益、罚款收入、因债权人原因确定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等。净损失,非季节性和非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职工子弟学校经营和技工学校经营,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在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3号中,则将利润和损失的主

26、要来源与内容分为4类:(1)偶发或非经营活动的受益或牺牲如出售有价证券损益、清理已使用设备变价收入工根据债权人弃让低账面金额清偿债务等。(2)企业与其他主体间的非交换性浆转移如由于赠予或接受损赠资产、法律诉讼损失、失窃损失、罚款若赔偿收入等。(3)持有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变动如存价格涨跌的损益、有价证券和股票市价变动及汇兑损益等。(4)自然灾害或其他环境因素导致的利润或损失如水灾、火灾损失,或者是由于战争或交战国接管等环境因素变动造成的企业净资产损失。注:FASB,SFAC No.3,1980,第67,68页。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编国际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1992年版第77-79。葛家

27、澍林志军著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夏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页。加速折旧法(accelerated depreciation methods) 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以递减状态分配其成本的方法。加速折旧法的依据是效用递减,即固定资产的效用随着其使用寿命的缩短而逐渐降低,因此,当固定资产处于较新状态时,效用高,产出也高,而维修费用较低,所取得的现金流量较大;当固定资产处于较旧状态时,效用低,产出也小,而维修费用较高,所取得的现金流量较小,这样,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折旧费用应当呈递减的趋势。加速折旧法使折旧费用呈递减的动态,则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便呈递增的状态。与直接法相比,所得税的现值总和就

28、更低,这实质上可以使企业获得一笔无息贷款。从这个意义上讲,折旧是国家的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可用于鼓励某一行业的发展或刺激投资。美国政府就曾对税法中的折旧方法作过多资调整,1952年为鼓励电子等新兴工业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税法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方法。1962肯尼迪政府为复兴经济实施“直接计划”,将折旧缩短30-40%。1971年为配合尼克松政府的“新经济政策”,制定三种使用年限不同的加速折旧方法。1981年里根政府制定经济复兴税法,实行资本成本回收制度(CCRS)。(1)年数总和法(sum-of-the-years-digits):以呈递减状态的年数分数对成本进行分配的方法。(2)定率递减法(

29、declining balance method):以固定比率和递减的折旧基础对成本进行分配的方法。折旧费用的大小取决于所估计的残值,如果残值估计为零,则折旧率为100%,固定资产成本一次计入当期费用。为限制过高的折旧率,美国税法规定,定率递减法的最高限为直接法的两倍,故称双倍余额递减法(double declining balance method)。在定率递减法下,折旧是按照固定资产账面成本来计算,而不是折旧基础(原始成本残值),残值不是在计提折旧时事先扣除,而是在最后一年确定的,表现为最后一年的折余价值。由于定率递减法的计算误差,特别是双倍余额递减法中折旧率的人为因素,最后一年的折余价值

30、很可能高于或低于估计的残值,这样,残值可以通过“折旧费用折余价值估计残值”来确定。如果误差太大,很可能使最后一年的折旧费用过高或过低而与以前的折旧费用产生重大差异,与整个减趋势不相称,不符合固定资产折旧“系统而合理”的基本要求,若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的最后二年采用直接法。(3)直线法与加速折旧法: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直接线法下,每年的折旧费用为一个固定不变的金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每年以定额减少,在加速折旧法下,折旧费用和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均呈递减状态,下图可以表示不同折旧方法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及折旧费。可见,如果折旧方法不当,将

31、会对每年的收益产生相反的作用。从会计报表的角度出发,选择折旧方法应当考虑维修保养成本和价格变动两个因素。考虑维修保养成本可以使固定资产总成本与其所产生的收入相配比。如果每年的维修保养成本相同,而且每年的成本、总成本、折旧费用、维修成本、年经济利益也相同,那么,通过直线法和相同的维修保养成本就可以得到每年相同的总成本;如果维修保养成本递增,那么,递减的折旧费用和递增的维修保养成本也同样可以得到每年相同的总成本。此外,在选择折旧方法时,还应当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即是否以不变货币计量未来实现的收益(参见通货膨胀会计)。公司债券利息摊销 将债券的名义利息费用调整为实际利息费用的过程。公司发行的债券应于

32、规定的付息期按债券面值和每一计息期的票面利率计算并支付利息,如果付息期与计息期不一致,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因,每一计息期都应计算应付利息。公司债券支付或应付的利息是筹资的一种费用。公司各期支付或应付的债券利息,构成当期的债券利息费用。但只有在平价发行债券时,以上两者的数额才会相等,而在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的情况下,各期支委会相等,而在溢价或折价发行债券的情况下,各项实际发行的债券利息费用,则应通过溢价或折价的摊销,对当期支付或应付的债券利息进行调整来确定。债券溢价,对发行债券的公司来说,是对债券购买者以后多付利息事先收回,应逐期加计在少付的利息上。这样,就能正确反映各项实际负担的利息。公司债券以溢价

33、或折价发行的作用,在于平衡发行债券公司的利息支出和投资公司的利息收入,使最终双方均能按市场利率支付利息费用和获得利息收入。公司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方式有直线法和实际利息法两种。直线法债券折价或债券溢价按还款期限(或计息期数)平均摊入各项利息费用的一种办法。按这种方法摊销的溢价或折价时,每次的摊销数额是一样的。在直线法下,发行债券溢价或折价摊销的有关项目计算公司如下:本期票面利息(应付利息)摊销额面值计息期的票面利率本期溢价(或折价)摊销额溢价或折价总额计息期数本期利息费用(本期票面利息本期溢价摊销额)或(本期票面利息本期折价摊销额)期末末摊销溢价(或折价)期初未摊债券账面(或折价)本期溢价(或

34、折价)摊销额期末应付债券账面价值(期初应付债券账面价值本期溢价摊销额)或(期初应付债券账面价值本期折价摊销额)按直线法摊销债券的公司每次付息期入账的利息费用金额并不十分。在为每期利息费用应与债券账面价值相联系的,账面价值大,利息费用也应多,账面价值小,利息费用也应少。但在直线法下,债券发行公司每期应计利息费用相对于债券的账面价值而言,是与按市场利率(即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不符的。由于每期摊销的债券折价相同,这就形成了实际利率逐渐降低的情况,这显然是不很合理的。实际利息法用债券的每期期初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来计算债券每期应计利息费用的方法。在实际利息法下,发行债券溢价或折价摊销的有关项目计算公式

35、,除下列两项外,均与直线法相同:本期利息费用期初应付债券账面价值实际利率本期溢价(或折价)摊销额(本期票面利率本期利息费用)(负数绝对值为折价摊销额)采用实际利息法,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或折价的分摊而差减少或增加,因此,所计算出的应计利息费用也随之逐期减少或增加,因此,所计算出的应计利息费用也随之逐期减少或增加。每期应计利息费用和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费用的差数,即为每期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数。按实际利息法摊销公司债券溢折(或折价)时,在逐期增加(或减少)的债券账面价值上乘以固定的利率(发行时的市场利率),所以,实际利息费用的金额必须逐期增加(或减少),从递增(递减)的利息费用中减去每

36、期支付的固定利息,得出的折价摊销额也逐期递增(递减)。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s) 根据债券合同规定可以在一定期限之后,按规定的转换比率或转换价格转换成发行公司股票的债券。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和发行公司都有较大的吸引力,它兼有债券和股票的优点。可转换债券的售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债券本金与利息按市场利率折算的现值;另一是转换权的价值。转换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当股价上涨时,债权人可按原定转换比率转换成股票,从而获得股票增值的惠益。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有两种会计方法:一种认为转换权有价值,并将此价值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另一种方法不确认转换权价值,而将全部发行收入作为发行债券所得,其理

37、由,一是转换权价值极难确定,二是转换权和债券不可分割,要保留转换权必须持有债券,行使转换权则必须放弃债券。当债券持有人将转换成股票时,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账面价值法和市价法。采用账面价值法,将被转换债券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发股票价值,不确认转换损益。赞同这种做法的人认为,公司不能因为发行证券而产生损益,即使有也应作为(或冲抵)资本公积或留存损益。再者,发行可转换债券旨在把债券换成股票,发行股票与转换债券两种为完整的一笔交易,而非两笔分别独立的交易,转换时不应确认损益。在市价法下,换得股票的价值基础是其市价或被转换债券的市价中较可靠者,并确认转换损益。采用市价法的理由是,债券转换成股票是公司

38、重要股票活动,且市价相当可靠,根据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两个信息质量要求,应单独确认转换损益。再者,采用市价法,股东权益的确认也符合历史成本原则。固定资产折旧(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 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期内对固定资产成本进行系统 事理分配的过程。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基础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会计上几乎没有折旧概念,此后,由于大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的发展和股份公司的出现,使人们产生了长期资产的概念,并要求区分“资本”和“收益”,因此而确立了折旧费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费用。折旧概念的产生及是企业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的重要标志,其概念基础是权责

39、发生制以及体现这一制度要求的配比原则。按照配比原则,固定资产的成本不仅仅是为取得当期收入而发生的成本,也是为取得以后各项收入而发生的成本,即固定资产成本是为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取得收而发生的成本,自然与上入相配比。折旧仅仅是成本分析,折旧燕不是对资产进行计价,其本身既不是资金来源,也不是资金运用,因此,固定资产折旧并不承担固定资产的更新。但是,由于折旧方法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从而也会对现金流量产生一定影响。可折旧固定资产并不是所有固定资产都计提折旧,可折旧固定资产应具备条件是:使用年限有限而且要以合理估计,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被逐渐损耗直到推动使用价值,土地就是典型的不可折旧固定资

40、产。我国不同行业的财务制度对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作了不同的规定,以工业企业为例,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1)房屋建筑物;(2)在用的机器设备、食品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4)以经营租凭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凭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1)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要的固定资产;(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3)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4)按照规定提取维修费的固定资产;(5)破产企业和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6)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应当考虑三个因素:固定资产成本、残值和使用

41、寿命。(1)固定资产成本:这里指固定资产的账面成本,其确定方法参见“固定资产”:(2)残值:在固定资产服股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置时估计可望收回的市场价值净额,如果在固定资产处置时会发生清理费用,则应从处置收入扣除,差额作为残值。如果未来的残值不确定或很小,可估计为零。如果固定资产处置时的清理费用高于清理收入,估计的残值为负数。固定资产成本与残值的差额称为折旧基础。(3)使用寿命:固定资产在其报废处置之前所提供的服务的单位数量,服务单位既可用固定资产的服役时间表示(如年、月),也可以用固定资产的业务量或产出量表示(如机器小时、钢铁的吨数、汽车行驶的公里数),最常见的表示方式为固定资产的股役时间。固

42、定资产使用寿命的上限是物质寿命。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因素主要是物质损耗和功能损耗,物质损耗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磨损睡因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物质上的侵蚀,使用越频繁、自然条件越恶劣,固定资产使用寿命越短。功能损耗是因固定资产过时或不适应而造成的,如固定资产功能落后、新型同类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降低生产成本、因生产工艺或过程变化而使得固定资产不适应等。根据上述三个因素,可将固定资产折旧的一般公式表述如下:其中:d折旧费用q固定资产于当期实际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寿命内可提供的服务总量C固定资产成本S估计固定资产残值公司债券发行价格(corporate bond issuing

43、 price) 公司债券从发行人手中出售给债券初始投资人时的价格。发行公司,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发行价格:(1)票面发行价格。按与债券面额相等的价格发行公司债券。债券采用票面价格发行表明发行公司确定的债券票面利率和实际市场利率正好相等。(2)溢价发行价格。按高于债券的价格发行公司债券。共原因蛤平原 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由于债券的利息高于市场利息,以后发行公司要多给债券购买者利息,所以,溢价部分对发行公司多付息有一种补偿与调整作用,也是对票面利息费用的一项调整,这就使发行公司和投资者谁也不费用的一项调整,这就使发行公司和投资者谁也不吃亏。(3)折价发行价格。按低于债券面额的价格发行公司债券。其原

44、因是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债券折价相当于债券发行者预付给债券投资者的一笔利息,从票面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对比分析,发行公司和债券购买者都不吃亏的。选择不同的债券发行价格,可以使其同不断变化的市场利率保持基本平衡,对投资者的实际收益进行适当调整。以上3种价格方式,到底采取哪一种,对发行公司降低筹资成本,并吸引投资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决策技巧主要是综合分析3个因素:(1)实际市场利率;(2)社会经济状况:(3)发行公司自身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当然从债券发行价格的具体计算程序和方法上分析,债券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而债券的价值又取决于以下4个因素:到期偿还的债券面值;债券面值按市场利

45、率换算的现值;债券按名义利率各项所支付的利息;债券利息按市场利率换算的现值。其总和构成债券价值,所以必须按照市场利率把发行公司将来支付的面值和利息折算成现值,这才是债券的发行价格。收入的确认(recognition of revenue)指收入入账的时间。收入的确认应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定时;二是计量。定时是指收入在什么时候记入账册,比如商品销售(或长期工程)是在售前、售中,还是在售后确认收入;计量则指以什么金额登记,是按总额法,还是按净额法,劳务收入按完工百分比法,还是按完成合同法。收入的确认主要包括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和劳务收入的确认。另外,还包括提供他人使用企业的资产而取得的收入,如利息、使

46、用费以及股利等。收收入的确认除了要满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四个基本前提外,收入的确认还必须符合一些一般的标准。收入确认标准的规定,各国都不大相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德中指出,根据收入实现原则,收入通常在(1)收入已实现或可实现(Realized or Realizable);(2)收入已经赚取(Earned)时才予以确认。当企业已将其商品或劳务用于交换现金;当企业商品或劳务用于交换,所交换的资产可随时转化为书籍金额的现金或现金要求权时,则说明收入可实现;当企业实质上已经完成为获取收入所必须付出的努力(如已向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预计不再会发生大量售后成本

47、时,即赚取收入的过程已经完成或实质上已经完成。根据这一原则,销售商品而获得的收入一般在销售当日(通常是指将商品发运给顾客的日期)确认;提供劳务而获得的收入一般在履行了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责任并构成了向顾客收取服务费时确认;供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而获得的收入,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资产的使用程序而逐步确认。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相比,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着重从所售资产在所有权上的重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给买方这一基本标准来界定收入时点。在第18号国际会计准则书入的确认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为该类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他人使用企业生息性资产)提供了具体的确认标准。在第18号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商品销售收的确认规定的标准为:(1)商品的卖方已将所售资产在所有权上的重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买方,即卖方已经完成了所有主要的销售环节,并不再以行使所有权的方式继续参与所转让商品的管理或不再实际控制已转让的商品;(2)在以下方面不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销售商品可望获得补偿;生产 将要发生的有关成本;可退货的幅度。(1)商品已经交付,并且实质上完成了为取得收入所必须进行的其他工作;(2)价款已经收讫,或者已经取得收取价款的权利。在对劳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