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9108464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8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经济学原理-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ppt(6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学原理罗守贵:E-mail:助教:李文强,E-mail:课件地址:密码123456教学网站:1教材及教辅 教材: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N.GregoryMankiw,PrinciplesofEconomics(3rdEdition),ThomsonLearning 教学参考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微观部分、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辅助练习:尹伯成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最终成绩构成 考勤和上课表现10%网上作业10%期中测验10%书面大作业(两次)10%期末考试60%3第一篇 导言

2、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4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经济学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学习密切相关。萨缪尔森:学习经济学不一定能使您成为富翁或经济学家,但不学经济学是注定要吃亏的。曼昆:学习经济学本身不会使你富有,但它将提供一些有助于你努力致富的工具。5讨论以下问题 出租车司机希望车费上调还是下调呢?6比较一下不同的价格下,出租车司机的收益此问题至少牵涉经济学的两个概念:价格需求弹性、替代性(与公交系统)假设每公里油耗0.1元P1=2元/km,Q1=500km/天P2=1.5元/km,Q2=800km/天P3=3元/km,Q3=300km/天是不是越低越对司机有利呢?7 您读大学四年的成本是多少??8

3、您认为哪一种算法更合理?(1)学费6500元/年*4年=26000元(2)(学费6500元/年+生活费6000元/年)*4年=50000元(3)(学费6500元/年+生活费6000元/年+劳动所得损失18000元/年)*4年=122000元(4)(学费6500元/年+生活费6000元/年+劳动所得损失18000元/年)-学校生活费比在外面的节省3000元/年*4年=110000元9 如果你在炒股,周一早晨听到如下一则新闻,您是高兴还是忧虑?本周央行将回购1000亿元国债10回购1000亿元的市场效果 回购1000亿元等于向市场投放1000亿元货币,所以市场资金将更加宽松,对股市是利好。此行为属

4、于政府公开市场操作的一种手段。11其它一些问题 如以下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影响:(1)央行将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从10%提高到10.5%(2)国家决定将银行存款利率上调0.5个百分点(3)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涨6%1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 相对于人的无穷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曼昆说:稀缺性(Scarcity)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13马斯洛欲望层次说 基本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地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14对资源稀缺性的理解 讨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是稀缺的吗?15经济学面

5、临的四个选择 如何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如何选择满足欲望的方式?必要时如何牺牲某种欲望来满足另外一些欲望?16经济学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四个W:生产什么(what)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如何(how)生产?为谁(forwhom)生产?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when)?17经济学的定义-1 罗 宾 斯(1934年)的 定 义: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一门科学,它考察人们如何处理目的与多种用途的稀缺性手段的关系。18经济学的定义-2 尹 伯 成 的 定 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

6、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19经济学的定义-3 曼昆: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20经济学定义的共同本质 以上定义的共同之处是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及利用资源时面临的选择。21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一)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我们时时刻刻面临做决策,在做出自己的决策时,我们会考虑如何权衡(选择什么,放弃什么),会考虑是否划算,会考虑我们的投入与收益的变动哪个更大,会考虑那些对我们的成本与收益变动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的变化等等。22原理一: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我们每一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时刻面临选择问题,并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 每个人都面临着抉择分配他们有限的时间、金钱甚至感情

7、 每个社会也必须分配它的有限资源,并在各种选择中权衡要更多的大炮还是黄油?要更清洁的环境还是更多的GDP?23社会还经常面临在效率与平等间进行取舍 效率(efficiency)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更多的东西。公平(equity)指将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可以想象一下:效率与公平目标总能够一致吗?24在很多时候,效率与公平目标并不一致以下行为中哪些更有利于公平,哪些更能提高经济的效率?向富人征收更多的税 向中国西部地区投入更多的政府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建设 对贡献更大的员工发放更多的奖励,并给予更多的股权 向穷人发放救济政府是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还是“公平优先,兼

8、顾效率”,还是“效率与公平并重”,最终将决定资源在全社会的分配。25原理二:所得等于所失 由于上大学而造成的可能损失前面已经计算过了,它涉及到的是机会成本。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或者:机会成本是指一定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时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又称为经济成本。26理解机会成本的关键 衡量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必须在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收益中衡量,并且必须是最大可能收益。27判断下面的机会成本 一块地,生产玉米的收益是1000元、大豆的收益是800元、芝麻的收益是500元,请问生产玉米、大豆、芝麻

9、的机会成本各是多少。28记住v在进行选择时,力求使机会成本小一些,使经济活动行为方式的最重要准则之一。29原理三:边际思想贯穿于理性人的决策始终 边际增量分析(marginaladdinganalysis)是指分析自变量每增加一单位或增加最后一单位的量值会如何影响和决定因变量的量值。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marginalrevenueMR)、边际成本(marginalcostMC)等,宏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MPC)、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tosaveMPS)等。30每个人都要学会边际分析 当您要判断自

10、己多读书是否合算时,您需要对比的是您每多读一年书额外增加的成本和每多读一年书给您带来的收益的增加。这种分析就叫做边际分析。根据一本25万字的著作收取25000元出版费的标准,一本40万字的著作收取40000元是否合理?31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理性的人总是比较成本与利益后做出自己的相应决定,于是,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就会变动。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少吃苹果而多吃梨,这是人们受到激励的原因。对于这种现象,您将会看到,经济学会对替代性问题、交叉弹性问题等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进行分析。32(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我们的许多决策不仅影响我们自己,还会影响别人。人们可以扬长避短,

11、进行有效的分工 人们可以按照共同的信号看不见的手来行事 人们还需要另外一种有形力量来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比如政府33原理五:贸易的作用你好我好大家好 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只用自己1天的收入就可以买到花1年时间都造不出来的1件衬衫;服装师也很幸运,因为他只需要用自己1年收入的1/10就可以把他的子女送到上海交通大学课堂上来接受我的1学期经济学教育。美国生产1只香蕉的成本可能要10美元,古巴是0.01美元;反之,美国生产1只计算器的成本是1美元,古巴是100美元。而实际情况是:古巴常常用1只香蕉去换回1只计算器。谁吃亏了呢?都没有,大家都赚了大便宜。34原理六:市场是个好东东 生产要素的配置问题是经济

12、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就是对有限的资源如何进行理性选择的过程。根据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就有了所谓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分。35市场经济-1 由经济系统中的个人或公司做出与自身有关的所有决策,因而经济决策高度分散,为一只 看 不 见 的 手所引导,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36市场经济-2 在 自 由 市 场 经 济 中,资 源 的 配 置 借 助 于 经 济 当 事 人 下 列行为实现:企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力图使货币收入体现出最大价值。每个人自由做出他们的经济选择。企业和消费者做出的供给和需求决策相互影响从而决定市场价格。通过市场价格的

13、自发调节,资源朝着相对价格高的用途上配置。37对市场经济的评价-优点 市场经济自发起作用,不需要昂贵和复杂的官僚机构来协调做出经济决策,市场机制能对变化的需求和供给情况迅速做出反应,以便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38对市场经济的评价-缺点 企业之间竞争是有限的,一些大公司可能垄断一个行业;缺乏竞争和高利润使公司失去高效率的动力;权利和财富可能不会平等分配;一些公司的行为对社会是有害的(如化工厂);私有企业不会生产对社会有利但对自己无利的产品,于是公共产品的生产就无法实现;可能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市场大起大落;从伦理学意义上,自由市场经济从自我利益出发,可能会鼓励自私、贪婪、物质主义和权利至上

14、的观点。39市场配置资源案例1格兰仕如何建立微波炉霸主地位 1978年,梁庆德带领10余人筹办羽绒制品厂。1991年,格兰仕开始进入微波炉行业。1995年,格兰仕微波炉销售量达25万台,市场占有率为25.,在中国市场占据第1位。自1995年至今,格兰仕微波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居第1位,且大大超过产业界公认的垄断线(30),达到60以上(1998年5月市场占有率达到73.5,为历史最高点。2000年,格兰仕集团微波炉生产能力达到1200万台,全球第1,且是第2位企业的两倍多。40格兰仕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拿来主义+劳动力比较优势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微波炉行业投入重兵之前,孤注于当时尚

15、处于启蒙的微波炉产业,迅速在国内取得了垄断地位,尔后,借助于劳动力极为低廉优势,在承诺国外关键零部件(磁控管)生产商既有利益前提下,将国外先进的设备搬到了国内,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奠定了基于高质量和低成本之上的全球微波炉的霸主地位。41市场配置资源案例2比亚迪如何击败日本电池帝国 1995年以来,比亚迪在镍镉、镍氢和锂电池三个战场上,将东芝、松下、三洋等日本电池制造商打得节节败退。2001年,比亚迪将镍镉、镍氢和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分别做到了世界第二、第三和第四位。1998年,先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玩具制造商、日本的Nikko公司将比亚迪作为他们的电池供应商,同年,世界上最大的无绳电话制造商V

16、-tech成了比亚迪的客户。1990、2000年,比亚迪势如破竹,大客户名单上添上了无绳电话制造商松下、索尼、GE、AT&T、Uniden,电动工具商Ryobi、Craftsman和业界老大TTI。42比亚迪如何配置资源 人海战胜流水线比亚迪将中国企业人力资本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将昂贵的自动生产线分解为必须的设备加最大限度的人力工序,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赢得了竞争优势。低成本淹死竞争对手一条日产10万只锂电池的生产线,比亚迪需要2000个工人,设备投入只有5000万元,日本人虽然只需要200个工人,但他们却需要投入一亿美元的设备投资。因此分摊到每块电池上的折旧费和人工费就大不一样,比亚迪这两部

17、分只有1元左右,而日本却需5到6元。43计划经济-1 又称命令式经济。在这一经济体制中,所有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活动都由政府或通过政府指令来进行。44计划经济-2在计划经济中,国家从三个层次对资源进行配置。在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分配,通过牺牲现在的消费,把资源用于投资,以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在微观层次上计划各行业以及各企业的产量、所使用的生产技术、需要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计划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产出的分配。45计划经济-3 计划经济从理论上可以证明资源能够达到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但实践证明,这种经济体制不能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效率较低。46对完全计划经济的评价-优点 中央政府的计划可以克服市场经

18、济的一些问题,使整个国家资源配置符合特定的国家目标。如果政府引导大量资源去投资可以实现高速增长;如果政府根据生产需要和劳动技能计划劳动力分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失业;国家收入可以更为平等或按需分配;如果政府可以预见结果,会考虑生产和消费对社会的影响(如环保)。47对完全计划经济的评价-缺点 经济越复杂和庞大,对做出家庭的关键信息收集和分析的任务越大,而复杂的计划可能导致昂贵的管理费用,其中包括臃肿的官僚机构。如由国家武断地指定价格,计划中可能包含资源的无效使用(如过去土地无偿使用导致住房占据黄金地段,今天拆迁成本很高)。很难给出适当的动机促使工人和管理者在不降低品质的情况下创造更多的产品。在

19、资源分配上完全由国家分配会导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个人自由。政府可能会强制执行计划,即使计划不得人心。如果按计划进行生产,消费者却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政府会遇到产品短缺或过剩的问题。48关于资源配置的小结 迄今为止,人们探索了多种配置资源的方式不同的经济体制,但实践证明,看不见的手市场的魅力最大。尽管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各自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却实现了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49原理七:政府也不是聋子的耳朵 正如我们前面的分析那样,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般认为,政府的作用在于:第一,提供安全有序的社会经济秩序。第二,促进效率:因为市场有时会失灵(marketfailure),比

20、如产生外部性(externality)和市场势力(marketpower)。第三,保证一定的公平分配。可以想象,如果让市场经济中的“马太效应”任意发挥作用,那么会产生大量的社会问题。50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externality)可以这样定义:在一个经济活动群体中,如果他们实际获得的净收益之和不等于由于他们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全部净收益(全部利益减去所产生的全部成本),则经济外部性(相对于这个经济活动群体)就产生了。51 当一个经济活动群体实际获得的净收益之和大于它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净收益,它就造成了消极的外部影响(negativeexternalities),另外一些经济群体就不得不承担了一部

21、分由于它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成本;反之,如果这个经济活动群体实际获得的净收益之和小于由于它创造的净收益,它便给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外部影响(positiveexternalities),其他一些群体无偿地享受到了他们创造的部分财富。积极的外部影响与消极的外部影响52 请您举一些积极的外部影响和消极的外部影响的例子。53市场力问题 如果一个市场主体能够对某种产品或服务价格进行一定程度或全部的控制,就说它具有市场力(marketpower)。试想,如果联通和移动联手将通话费上升到5元/分钟,政府的作用就十分明显了。54关于政府作用的小结 在经济方面,由于市场会失灵,政府就有了它存在的必要性。政府在很多时

22、候会改善市场结果,但也并不总能这样。因为政府可能受到了某个利益集团控制,这样,它制定的政策可能就很难保证公平;另一方面,政府的信息可能不充分,这样它虽然有好心,但却未必能办好事。因此,学习经济学能帮助您判断政府的政策优劣;当然,也完全可能的是,当您未来成为一个重要的政府决策者时,您会不仅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55(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以上的个体行为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但仅仅研究经济的微观领域显然是不够的。以解决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为对象划分,西方经济学从总体上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前者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后者研究资源利用问题。也可以说,微观经济学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宏观经济学

23、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56什么叫资源利用 格兰仕和比亚迪的案例从厂商角度看十分精彩,但从一个国家来看就未必如此。试想:如果所有厂商都集中使用劳动这一种资源或要素,那么整个国家的国民产出是否能够达到最大呢?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都达到了充分利用状态了吗?更浅显的例子是:电影院中1个人站起来会使自己看得更清楚,但如果所有人都站起来,大家的处境又都和原来一样了。所以要研究资源利用问题。57原理八: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决定一国的生活水平 中国的人均GDP与美国相差20倍,当然还有比中国更低的非洲国家,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最基本的解释是:各国的劳动生产率(productivity)一个劳动者单位时间内

24、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的差别。另外,一国的生产增长率也决定了平均收入的增长率。58美国与中国的差距及其解释 20年前,媒体报道,中国的农民平均每年生产粮食不到1千公斤,而美国的一位家庭农场主可以生产30万公斤。20年后的今天,中国也有种粮大户每年能生产10万公斤了。这个数据解释了中国与美国收入的差距,以及收入差距在缩小的事实与原因。59原理九:通货膨胀都是money惹的祸 对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部联邦情况的精彩描述:过去我们一般都在兜里装着钱去商店购物,将买到的食物装在蓝子里带回来。而现在我们是用篮子装钱,再用衣兜装回所买的食品。除了纸票子以外,一切都十分缺乏!物价一片混乱,生产也一塌糊涂。

25、以前一顿饭的价格与一张歌剧票差不多,可现在几乎是原来的20倍。每个人都在囤积“东西”,并尽力抛掉“不值钱”的纸币,这就将值钱的金属货币赶出了流通领域。结果,人们的生活部分退回到极不方便的物物交换时代。60其他国家都有过通货膨胀的历史 德意志魏马共和国:从1922年1月到1923年11月,价格指数从1上升到10,000,000,000(一百亿),这意味着1922年的一张3亿元债券在两年后买不到一块糖。比较近的时期:俄罗斯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50%;巴西20世纪8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700%。中国的民国时期:中国钱币的故事中有一句话:抗战胜利后,法币恶性膨胀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战前能买一

26、头牛的法币,到1948年已买不到一盒火柴。61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由于通货膨胀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乃至社会问题。所以世界各国都把保持低通胀作为经济政策的一个目标。通货膨胀的原因:简单地说,钞票相对于物品与劳务增长得太快了。试想:如果其他部门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没有改变,而印钞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那么物价就会上涨1倍。62原理十:通货膨胀与失业是跷跷板的两端 1958年,新西兰出生的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对英国近一个世纪的实证研究,得出了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结论,并把这种结果表示为所谓的菲利浦斯曲线(PhillipsCu

27、rve),后来,人们进而把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货币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延伸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它表示的是一种短期现象。这种理论表明,政府政策可以根据目标定位在承受更多的通货膨胀还是承受更多的失业痛苦之间做出权衡。63经济学十大原理回顾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如何相互交易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效果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64内容提要 关于人们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面临不同目标的权衡取舍;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可以用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做出决策,而人们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关于人们如何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是:贸易是可以互利的;市场通常是协调人们之间贸易的一种好方法;如果存在市场失灵,或者不平等,政府可以改善市场效果。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是: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货币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而且,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65复习、思考与练习 P131、2、3、4、6、7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